学海导航“法”为径 学海导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与去年相比,在试卷结构编排和个别试题的要求上略有变化:试卷结构按“古代诗文阅读”、“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共五大块顺序排列,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利于考生厘清答题思路和水平的发挥:“写作”部分错别字扣分,由原来的每错一字扣1分最多扣3分改为最多扣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2009年的12分减为9分,把3分加到第五大题的时文评述题上;诗歌鉴赏题模仿上海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除了一道主观题外,其余采用了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试卷的难度值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主要侧重检测考生的基础积累和能力迁移。纵观几年来新课标下的福建语文高考及各地的模拟试卷,我认为高三语文复习应注重三个方面工作,即基础、能力、技法,如果能够把这三方面落到实处,那么应对高考试卷该是游刃有余了。

一、基础是细胞

在高考试卷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比皆是,大到对文本的解读,小至对名篇名句、文字的书写等等,无不是对考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因此,夯实基础,是高三语文复习的关键,是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

落实默写,加强识记。2010年福建高考对名篇名句的考查,由2009年的12篇增加到18篇(段),针对这18篇(段),学生要人人抓落实、篇篇抓过关,且要做到会背、善记,即所有要求的篇目均会背诵,又能掌握每篇的名句、重点句及其正确的书写。教师要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这18篇(段)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及易错字,并通过练习或考试的形式加以巩固,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落实古文,加强拓展。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知识是与高考试题联系最密切的一部分,但高考并不考教材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再现、能力的迁移,正如叶圣陶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大多可在教材中找到例子。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题中加点的“属、具、寻、贾”等四字,不止一次在教材中出现,只是变换了另一个语境

而已,如果学生熟悉教材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在复习必修5个模块的文言文部分时,要针对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旬式特点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归纳、总结并做好知识的迁移引导。另外熟记、巩固教材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对解读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化经典部分将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因为高考要求的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落实名著,加强识别。“文学名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和课外阅读的效率,仍然定位于检测学生是否“读书”,虽然考查中外八部小说,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但试题仍是对名著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简述题,能力层级均为A级(识记)。正因为名著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在高中三年教学中,对名著阅读应该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可采取化整为零,逐渐积累的方法,根据教材后指定的阅读篇目及本校的特点,把八部作品分散在各个学期完成,高三复习时加以总结,化零为整,强化突破。同时,在学生掌握名著情节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辨别同一个情节或人物在命题角度上的变化而作答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

落实语用,加强联系。“语言运用”部分,范围广、涉及面大、实际运用强。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改为――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描写了“今夜部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本题所选材料为2010年5月份报刊登载的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这样的题目设置既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文明”的教育,又能在现实情景中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查内容为成语使用(或修改病句)、语言连贯两个考点。

“语言运用”部分是现行初中教学的一大盲区,这给高中教学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如果知识点逐个讲解,内容多,耗时长,且收效甚微。我认为除了“修改病句”这一考点需单独复习外,其他考点如仿写、成语使用、语言连贯得体等等均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

笔者每次外出教研、学习,内心得到的感受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基础好,什么先进经验都比不上。因此,基础的落实、巩固,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法宝。

二、能力是灵魂

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考而不教,教而不考”已是明摆着的潜在规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考生的发展潜能,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它把考查的能力分为六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能力是高考的灵魂,是基础知识内化或外化的结果,能力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可以说,解答试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生语文能力外在显现的一个过程。

当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习得的,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各种语文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高三语文复习更要以“能力”为突破口,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各种能力如审题、语言运用、阅读、探究等的培养力度。其中,写作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头戏、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分数占70分,作文的得失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作文训练要贯穿教学始终。而审题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写作的重点、难点,这两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充分展示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从要求上看,体现了“四自”方针:自主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从材料内容上看,开放性大,采用“无主题材料”,即材料没用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说是“多元主题材料”。“多元主题材料”,写作角度多,但必然涉及“多元有界”,必然涉及“最佳立意”,因此,今年作文存在一定的审题难度,检测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多角度审读和提炼能力。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今年作文的关键。

因此,作文教学中,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明确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领会“四自”方针,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材料,领会文意,提炼观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辨明作文类型,加强文体写作指导,对现在流行的四种作文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根据各种类型的写作特点,逐一训练,让学生辨明写法,同时针对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不同的文体特征,适当训练加以区别,规范文体写作:再次,适时提高审题难度,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高考命题是不可臆测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好种种预设,以最坏的打算获取最好的成绩。

三、技法是支架

技法指的是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高考是在一定框架下答题的特定考试,有其潜在的游戏规则。虽然有的考生答案大意基本相同,但有时评出的成绩却有出入,因此,如何规范答题是考生减少失分的必备条件。我认为,在高考试卷中,最佳的答题规范有三:观点明确、开门见山、分点阐述。当然,题型不同,命题角度不同,答题技巧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分析试题、讲授习题答案时,应帮助学生归纳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让学生掌握答题规律,在答题时有“法”可依。

作文是评卷中主观性最强的题目,虽然采用两评或三评四评,较为公平、公正,但由于评卷时间短,阅卷老师大多是匆匆扫过,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开篇点题、观点明确、材料新颖、结构匀称、有文采及书写规范等,将是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考场作文获得好成绩所必备的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