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临床技术应用(西南学习班)
86例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实践经验
86例漂浮导管术护理配合及实践经验摘要目的:探讨漂浮导管术中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实践经验。
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在2008年6月1月至2014年6月1日期间行漂浮导管术的86例危重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
A组患者在漂浮导管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细微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
结果:两组行漂浮导管术患者在护理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比较时无明显差异,A、B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B组经细微护理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程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细微护理在漂浮导管术中应用时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
关键词漂浮导管术;护理方法;细微护理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已成为十大危险疾病之首。
心血管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出现危重病情,而在危重患者中用于评价其病情的主要指标是心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1-3]。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漂浮导管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的病情检测中[4]。
目前,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实践经验影响着漂浮导管术的检测指标[5]。
为此,本研究中将我院的86例行漂浮导管术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漂浮导管术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细微护理,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意义。
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中的86例行漂浮导管术的危重患者的病例选用时间介于2008年6月1月至2014年6月1日期间。
整合所有患者的资料信息得知,A组患者中最大年龄是77岁,最小年龄是26岁,平均年龄是(54.36±4.52)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心肌梗死患者有20例,心力衰竭患者有17例,心律失常患者有6例;B组患者中最大年龄是75岁,最小年龄是27岁,平均年龄是(55.17±3.84)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4例,心肌梗死患者有16,心力衰竭患者有18例,心律失常患者有9例。
热稀释漂浮导管讲课
与压力传感器比较
热稀释漂浮导管同时监测血流和温度变化,提供更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而压 力传感器只能监测压力数据。
优缺点分析
优点
热稀释漂浮导管具有高精度、操作简 便、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提供可靠 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有助于医生做出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详细描述
在这些科室中,热稀释漂浮导管可以用于监 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例如,在呼吸科中, 热稀释漂浮导管可以用于监测呼吸衰竭患者 的循环状态;在肾内科中,可以用于评估肾 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06 未来热稀释漂浮导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CHAPTER
技术创新与改进
CHAPTER
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洁
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热稀释漂浮导管,去除残留物和
污垢。
润滑
定期使用专用润滑剂对热稀释漂浮 导管进行润滑,确保导管滑动顺畅。
保护
避免导管受到撞击和挤压,以免损 坏内部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检查与维修
检查
定期对热稀释漂浮导管进行检查,包括导管的完整性、密封 性能和滑动性能等。
问题
导管移位或脱落。
问题
监测数据不准确或不稳定。
解决方案
在安装时要确保导管的位置合适,固定牢固,在使用过程 中也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移位或脱落的情况。
解决方案
在安装和使用时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导管和连接器,同 时也要根据需要调整热稀释漂浮导管的相应设置,确保监 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3 热稀释漂浮导管的维护与保养
精确度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解建漂浮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初的二腔导管只能用于测压,后来发展到最常用的四腔导管,可通过热稀释法测定CO,目前还有五腔导管、带起搏电极的导管、能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CO的导管。
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一、置入方法1.作好操作前的准备:除消毒器具、穿刺包、导管、测压管道、监护仪外,病人常规作心电、血压、Sp02的监测,休克者最好能动脉直接测压,开放静脉通道,并准备好除颤器、常用的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等,以备治疗操作中的严重心律失常。
2.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这是漂浮导管操作的最佳途径,导管可以直达右房,并发症少,容易成功。
但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可能会受呼吸机管道的妨碍,操作往往比较费力,对气管切开者也不适宜,此时可以选择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而且导管固定也较经颈内静脉途径方便、稳妥,便于护理。
3.操作程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洞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
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
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J州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
此时可注射冰盐水15ml(4S内快速注入)测定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监护仪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
必要时还可抽取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输送(D02)、氧耗(v02)、氧摄取率(ER02)等指标。
测量完毕将导管退出少许,并作好固定,床边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
漂浮导管的应用与护理 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CU 刘庆华
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概述
临床应用
适应症
漂浮导管
(Swan-Ganz)导管
构造 置管方法
监测指标及意义
心排血量的测定方法
漂浮导管的护理
并发症及防治
ppt3课件
2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
1970年Swan和Ganz首先成功的使用气囊漂浮导 管行右心插管测量肺动脉嵌入压,从而对左心功能 状况的判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漂浮导管也 被称为Swan-Ganz导管,是最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 测导管。
ppt课件
21
热稀释法测CO
ppt课件
22
热稀释法测CO
ppt课件
23
血流动力学计算
ppt课件
低心排高阻力
24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60岁,诊断为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和 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1天,多巴胺以2.0ug/Kg.min微 泵泵入,现测得HR123次/分(房速), ABP147/92mmHg,CVP13mmHg,
7
置管方法
• 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此处从皮肤到右心房的 距离最短,导管可直达右心房。
ppt课件
8
①右房压(RAP)波形
• 漂浮导管进入20cm左右可看到。
• 有两个向上的圆钝波形。
• RAP也代表CVP,正常值为2-8mmHg。
• RAP与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及右室功能状态有关。
ppt课件
9
②右室压(RVP)波形
ppt课件
3
临床应用
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判
断心脏功能,外周血管舒缩状况,肺循环 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参数,对于危 重病人救治具有重大使用价值。
漂浮导管技术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技术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郭丽;纪红;严之红;李镝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13)6
【摘要】目的探讨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指导意义.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ICU的75例急性心衰患者中35例患者在漂浮导管监测下给予常规心衰治疗,另40例患者未予漂浮导管监测下给予经验性常规心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缓解时间.结果 35例在漂浮导管监测指导下治疗的患者较未予漂浮导管监测治疗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短、心衰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漂浮导管技术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郭丽;纪红;严之红;李镝
【作者单位】10009,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高干二科;10009,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高干二科;10009,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高干二科;10009,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高干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漂浮导管技术在严重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冯裕;古妙宁;朱秀龙;丁伟
2.降钙素原在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詹建福;邱磷
安;林培森
3.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杜言凯;姜伟伟;孙维强;吴裕侃
4.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杜言凯;姜伟伟;孙维强;吴裕侃
5.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陈斐;李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漂浮导管在ICU的应用与护理
漂浮导管在ICU的应用与护理梁 皎,陈建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浙江杭州310009)中图分类号:R540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80(2001)02-0040-02漂浮导管自1970年由Sw 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最近3a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开展漂浮导管监测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情况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0年4月收入E ICU并行漂浮导管监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6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
年龄26~59岁,平均(40.5 11.3)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9例,挤压伤5例,其他伤4例。
36例患者共损伤112处,平均每例(3 1 0.9)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值25~66分,平均(36.7 9.4)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值18~39分,平均(26.7 8.5)分。
入ICU时全部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支持通气,伴有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21例。
1 2 材料与方法:选用Arrow公司的7 5F四腔漂浮导管和S&W Athena NT+多功能监护仪。
患者做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开放静脉通道。
取颈内静脉(左侧8例,右侧14例)或锁骨下静脉(左侧6例,右侧8例)径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
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
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AW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气囊漂浮导管简称Swan-Ganz导管,于1970年首先报道用于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
由于该导管不需X线帮助,是当今国际上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常用的手段,为监护治疗中心常用的监测手段。
Swan-Ganz导管在一般右心导管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导管顶端有一气囊,导管经静脉进入心腔后,充气的气囊有导向作用,使导管顺血流方向漂浮,在较短时间内自动地由右房经右室进入肺动脉,并嵌顿在肺动脉较小分支内,分别测得右房、右室、肺动脉和肺动脉楔压。
充气的气囊包围了导管的顶端,从而减少或避免导管顶端碰撞右室壁引起的心律失常。
通过四腔管的热敏电极提供了用温度稀释法监测每搏量与心排血指数。
通过Swan-Ganz(1)①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低排综合征、休克和严重的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或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拟进行或已进行主动脉内气囊⑥危重病人和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监测⑨其他:如利用漂浮导管技术进行临时性心房,心室或房室顺序起搏,超速(2(3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经皮穿刺静脉或静脉切开插管。
将导管插入静脉轻轻前送,若使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可在抵达上腔静脉时部分充盈气囊,导管抵达右房后,将气囊充盈到0.8至1.0ml,可记录到右房压(RAP)。
继续送导管至右心室可记录右室压力曲线(RVP),连续前送导管可记录到肺动脉压力曲线(PAP),继续前送导管直至肺动脉压力波形变成肺动脉嵌顿压波形(PAWP),此时,气囊阻塞在中等大小的肺动脉,导管不能再进。
让气囊被动放气,PAWP波形变成PAP波形。
为获得PAWP 、在连续观察PAP下再将气囊充气,PAWP出现时停止充气。
这样可防止过度充盈气囊致使肺动脉破裂。
必要时,回撤导管,这样可保证在气囊充气仅0.8~1.5ml时测得PAWP。
充气小于0.8ml即记录到PAWP 说明导管尖太接近肺动脉远端。
插管成功后,抽吸并冲洗导管,通常将通向肺动脉与右心房的管腔、肝素冲洗装置管腔与冲洗用注射器,分别和三通活塞管连接,再与压力监护仪上的传感器连接。
规培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规培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目录一、个人基本信息 (3)二、培训背景 (3)1. 培训单位 (4)2. 培训时间 (5)3. 培训专业 (6)三、年度工作内容概述 (7)1. 临床工作 (8)门诊诊断与治疗 (9)住院病历书写与管理 (10)康复治疗与指导 (11)2. 学术活动 (12)参加学术会议与研讨会 (13)发表学术论文 (14)参与科研项目 (14)3. 教学任务 (15)授课次数与内容 (16)实验室指导与管理 (17)四、年度重点成果 (18)1. 临床技能提升 (20)2. 学术成就 (20)3. 教学成果 (21)4. 其他突出贡献 (22)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3)1. 存在的问题 (24)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25)学术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26)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27)2. 改进措施 (29)提升临床技能的方案与计划 (30)加强学术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31)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2)六、未来发展规划 (33)1. 专业发展方向 (34)2. 学术目标与计划 (36)3. 技能提升计划 (36)七、总结与展望 (37)1. 本年度工作亮点回顾 (38)2. 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39)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40)一、个人基本信息本人XXX,现任职于XXX医院,担任规培医生一职。
我在医院各个科室进行了全面的临床学习和实践,专业领域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方面。
我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细致的总结。
我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本年度的工作收获与成长经历。
二、培训背景本年度规培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围绕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目标展开。
在此背景下,我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规范化培训项目,以提升自身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漂浮导管在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漂浮导管在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漂浮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导管,用于在外科ICU中治疗病人。
它被设计成可以漂浮在液体中,以便在患者的血管中进行导管置入和内镜检查。
与传统的固定导管相比,漂浮导管具有更小的创伤、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观察将对漂浮导管在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观察对象为外科ICU中使用漂浮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
观察内容包括导管置入时的疼痛评分、置管成功率、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使用时长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
在漂浮导管置入时,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感受。
可以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如VAS(可视模拟评价法)或者NRS(数值评价法),评估患者在导管置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在使用漂浮导管置入时的疼痛评分较低,与传统固定导管相比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
置管成功率是评估漂浮导管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观察结果显示,使用漂浮导管进行置管的成功率相对较高,置管时间更短,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
相比之下,传统固定导管的置管成功率通常在80%左右。
导管并发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观察结果显示,使用漂浮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上相对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如导管滑脱、穿透血管壁或器官、导管堵塞等在使用漂浮导管时均有所降低。
导管使用时长也是评估漂浮导管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观察结果显示,使用漂浮导管的患者导管使用时长较长,平均使用时长可达到5-7天。
漂浮导管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稳定性,可满足患者在外科ICU中长期治疗的需要。
治疗效果是评估漂浮导管应用效果的最终目标。
观察结果显示,在使用漂浮导管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例如,在气管插管的治疗中,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改善,氧合度明显提高。
在心脏手术后的体温管理中,漂浮导管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体温监测,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波动。
综上所述,漂浮导管在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显示,相比传统固定导管,漂浮导管具有更小的创伤、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APE与CTEPH-的治疗进展
肺栓塞
胸痛伴活动后气短或咯血,休息后缓解,需考虑肺 栓塞的可能。
尤其是50-60岁、长途飞行史、久病卧床、下肢静脉 炎、心肺疾病、肿瘤、外伤骨折、妊娠和分娩、服 用避孕药、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插管及介入手术 病史等的患者。
可确诊肺栓塞的技术与方法
1)肺动脉造影 2)增强CT(螺旋、电子束) 3)磁共振肺动脉造影 4)放射性核素显像(灌注、通气) 5)超声心动图 6)DVT的检查
右心导管结果
• RA 19/3, 9 mmHg • RVEDP 30 mmHg • PAP 62/32 mmHg • mPAP 45 mmHg • PCWP 11 mmHg • CO 3.4 L/min • PVR 10W • 吸入万他维20ug 10分钟,重复测压及心排量无
明显改变
PAH血液动力学定义
5.病因未明多因素所致PH – 5.1 血液疾病:慢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 性疾病,脾切除术 – 5.2 系统性疾病:肉状瘤病,肺组织细胞增 生症,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 5.3 代谢性疾病:糖原贮积病,戈谢病,甲 状腺失调症 – 5.4 其他:肿瘤性阻塞,间质性纵膈炎,慢 性肾衰,节段性PH
先天性心肌病
肺动脉造影的发展史
1929年,Forssmann – 第一例心导管术 1939年,Robb GP – 第一例心脏造影术 1951年,Bolt – 第一例肺动脉造影术
II型 累及叶,段
III型 累及段,亚段
血清学改变
肺栓塞
动脉血气分析常有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压氧 分压差增大,部分患者的结果可以在正常范围内。
血脂:TC 3.48mmol/L,TG 1.02mmol/L,LDL-C 2.17mmol/L。 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糖化血红蛋白等未见异常。 癌谱: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9.430ng/ml,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 0.09。 复查心肌酶:MYO:105ng/ml,TNI:0.59ng/ml,CK-MB:3.1ng/ml
Swan-Ganz漂浮导管
• 高危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监测(开
胸心脏手术)
• 严重创伤、心包填塞 •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型诊断
.
8
Swan-Ganz导管的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畸形,
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可使原发病加重。
• 慎用:肝素过敏
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风湿病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近期置起搏导管者 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心脏或大血管有附壁血栓 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 原因:气囊过度充气或充气不足 – 处理:回抽后重新充气 – 原因:气囊破裂 – 处理:回抽,切忌充气(造成气体栓
塞) – 原因:导管移位 – 处理:找医生 – 原因:设备问题 – 处理:找技师(工程师)
.
25
压力波形监测常出现的问题(三)
• 压力突然变化:
– 原因:换能器位置变化 – 处理:调整换能器位置,重新调
.
31
总结
• 压力分析不仅仅局限于数字 • 正确地理解压力数值的来源及其意义有助
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 对波形的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的生
理活动
.
32
送入导管时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中心静脉压 ◎右心房压 ◎ 右心室压 ◎肺动脉压 ◎ 肺动脉嵌顿压
.
33
可以常规测定的 血流动力学参数
• 心率 • 右房压 • 肺动脉压 • 肺动脉嵌顿压 • 心排血量
漂浮导管其实是在血流漂浮和压力z导管的操作过程
.
16
.
17
Swan-Ganz导管的压力监测
肺动脉楔嵌压曲线
肺动脉压力曲线
高级工培养方案
高级工培养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目的与意义 (2)1.2 培养目标 (3)二、课程设置 (4)2.1 基础课程 (5)2.1.1 文化基础课 (6)2.1.2 技术基础课 (6)2.2 专业课程 (8)2.2.1 专业理论课 (9)2.2.2 专业技能课 (10)2.3 实践课程 (11)2.3.1 实验课 (12)2.3.2 实习课 (14)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5)3.1 教学方式 (16)3.2 教学手段 (17)3.3 教学评价 (18)四、师资队伍 (19)4.1 师资要求 (20)4.2 师资培训 (21)4.3 师资激励 (21)五、教学设施 (22)5.1 实验室与设备 (23)5.2 图书资料 (24)5.3 校外实习基地 (25)六、培养计划实施与管理 (27)6.1 制定培养计划 (28)6.2 计划实施与监控 (29)6.3 计划评估与调整 (31)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作为产业一线的重要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与企业发展。
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高级工培养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高级工培养方案旨在适应新时代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要求,明确高级工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实施路径。
通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养培养,以期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具备创新能力又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技能人才。
1.1 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高级工作为具备高超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高级工培养方案的实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级工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漂浮导管术主导词编码
漂浮导管术主导词编码一、漂浮导管术概述漂浮导管术(Floating Catheter Technique)是一种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微创手术方法,主要用于心脏、肺部、血管等部位的诊断和治疗。
该技术通过在人体内插入一种特制的导管,借助X光、CT等成像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漂浮导管术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漂浮导管术的编码分类根据导管插入的部位和治疗目的,漂浮导管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心脏漂浮导管术: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2.肺部漂浮导管术: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肺炎、肺栓塞等。
3.血管漂浮导管术: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4.神经系统漂浮导管术:用于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
三、漂浮导管术的应用领域漂浮导管术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心血管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2.肺部疾病:肺炎、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
4.肿瘤科:肿瘤的介入治疗、化疗等。
5.其它:如肾脏病、肝脏病、胃肠病等。
四、漂浮导管术的优缺点优点:1.创伤小,患者痛苦轻。
2.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3.疗效显著,治疗成功率较高。
4.重复性强,可根据病情进行多次治疗。
缺点:1.技术要求高,对医生经验要求严格。
2.设备昂贵,投入成本高。
3.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五、我国漂浮导管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漂浮导管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备逐渐完善。
在心脏、肺部、血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漂浮导管术的应用范围、技术研发和临床实践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我国漂浮导管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总之,漂浮导管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在我国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wan—Ganz漂浮导管在重危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Swan—Ganz漂浮导管在重危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秦元旭;赵秀智;侯立人;赵光录
【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7)2
【摘要】通过对10例重危病人术中应用 Swan Ganz 漂浮寻管进行 PAP、PAWP 的监测,说明 PAP、PAWP 能及时反映重危病人左心功能,并能指寻用药、输液,对预防肺水肿及左心衰竭有着重要意义。
探讨了影响 PAWP 的因素、漂浮导管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页数】3页(P114-116)
【关键词】重危病人;手术;S-G漂浮导管
【作者】秦元旭;赵秀智;侯立人;赵光录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一附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2
【相关文献】
1.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在重症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 车龙通;李玉楚;黎赞星;周少宇
2.Swan-Ganz漂浮导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J], 周文科;高娉;侯立仁
3.swan-Garrz漂浮导管在重危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J], 秦元旭
4.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的意义 [J], 秦丹丹;梁宁;张庆
敏;黄中华
5.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王尚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漂浮导管置管技术
Backform
距离标志
热敏导丝 接头
热敏电阻接头
热敏导丝
Swan-Ganz导管置管技术
置管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外套管, Swan-Ganz导管,压力传感器,压力冲洗装置 等
➢ 患者应有可靠的静脉通路,床旁应备有除颤器 及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 PAC外套上保护鞘,将肺动脉腔及CVP腔用盐 水冲注,与标定好的换能器相连,注1.5ml气体 检查气囊是否匀称
注意事项
1、操作须严格无菌
2、送置漂浮导管时动作应轻柔,进入心腔后应严密监测心 电变化,一般在右心室流出道时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如发 生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转变导管方向或退出导管至腔静脉 ,必要时给予药物处理后再置管
注意事项
3、注意避免导管在心腔内打结,特别是在推送导管时,如遇 阻力不要强行送管,应使用退、转、进的手法使之顺利前进 ,防止盲目置管造成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 将PAC置于患者身上以观察其自然曲度,并设 计如何有利于导管顺利漂入心脏
Swan-Ganz 置管为何要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而不是左侧?
• 右侧的胸膜顶低于左侧,不 易刺入胸膜,可避免气胸、 血胸;
• 右侧没有胸导管,不易发生 乳糜瘘;
• 右侧解剖变异少,易于穿刺 定位;
• 右侧的颈内动脉位于静脉的 后内侧且平行走行,可减少 刺穿动脉的几率。
Swan-Ganz 导管置管技术
爱德华(上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许科
13902205649
•Swan-Ganz导管家族
• •
• • •
• •
Edwards Lifesciences
• 爱德华是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的领导者 • 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有率为7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入导管的距离(cm)
位置
距上腔静脉/ 右房交界的距离
距肺动脉的距离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右肘窝 左肘窝
15-20 10-15
30 40 50
40-55 35-50
60 70 80
全
肺身 循循 环示意图环系统示意
图
冷 水 注 射 热稀释
漂 还是不漂 还能漂多远
肺动脉漂浮导管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葛衡江
心
泵(排量) 大、小循环 前、后(容量)负荷 腔室与压力梯度 肺动脉-肺循环-左心房 电传导-肌活动 组织消耗汇总站
漂
气囊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由来 Swan-Ganz
HISTORY
1970 Flow Directed Double Lumen Catheter*
冷 水 注 射 热稀释
肺毛细血 管楔压 肺动脉压 右心室压
右心房压
正常置管全程波形
置管技术
置管位置: 右颈内静脉(常用) 右锁骨下静脉 左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肘正中静脉
1. 易于定位 2. 易于穿刺 3. 提供了进
入上腔静 脉的最直 接通路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 布置足够范围的无菌操作台面;
出厂气时囊置便漂放此将浮目漂导导的浮管管除远导必检端须管查放选的导置择管目于 一 其 收 此 射 气 的脉地必合 并 再 乃 据个 目 集 时 器 体是,判与适 置 通 至实是 管 固 环 盐带 的 导 , 向 ,口 入 过 右际将为断压否 腔 。 水堵导 除 管 利 球 看情径 专 此 心其便位力通肝一冲塞管 保 排 用 囊 球况的 用 鞘 房畅素般洗或远于置传的护气导内囊外导送,确外化可管空透气过管注是端及,感周管达操定,防用腔气明囊程所入否送时置器静引中作导还止肝,进塑外的配充l脉导心者管达而放及~具血素然入料,冲专气鞘穿鞘静应1肺准前测有液生后血杯还洗用,.置刺,脉根5使凝理严循动确务压m中可液注有l,。 无 装入偏置部密心位和关等。监闭,选三护并择通通仪不接过连同头塑的接,料外并以杯周保调中 液 零浅体完表证查静毕空看脉,气是穿绝以否刺对漏便时不气操,能(其作进如经过入未导管程配 塑 中管料观尖腔保端察;护插;杯至者右,心应房将所导需管要置
1976 1974
Fiberoptic
Monitoring Catheter*
1977 1977
Four Lumen TD
Catheter
1978 1978
Pacing TD*
1979 1981
VIP™ Catheter*
1980 S-Tiprin Coating
气囊漂浮导管(balloon flotation catheter)
70年代发明 诸多的革新与改进,甚至变型 基本用途依然如旧(心功能或血流动力学
的监测)
正是由于这种卓越的贡献, Swan-Ganz 导管几乎成为了所有气囊漂浮导管的代 名词,尽管它们不尽相同。
导管结构简介
早期的气囊漂浮导管有三个内腔,简称三腔管
两个腔为中空的管道
分别在导管顶端和距顶端20-30cm(7F)或15cm(5F) 处开孔;
一个腔为充气管道
与近顶端处的气囊相通。
充气的气囊使导管的远端完全包裹,20从cm而(减7F轻) 或避 免
导管远端碰撞右室壁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三个管道相互隔离并分别于导管尾端形成三个分支
以成人用导管为例 气囊漂浮导管外径一般为7F,长约110cm 从导管远端开口处开始,每1cm有一刻度 每隔10cm有与长度数相应的黑色环形标记 导管远端10cm形成一向左弯曲的 “J” 弧形,便
肺毛细血 管楔压 肺动脉压 右心室压
右心房压
正常置管全程波形
-1~7mmHg 平均4mmHg
收缩压 5~25mmHg 舒张压 0~8mmHg
收缩压 5~25mmHg 舒张压 0~8mmHg 平均压 10~20mmHg
2. 准备和检查漂浮导管:
3. ① 管腔冲洗与排气:
4. ② 检查气囊的完整性:
5. ③ 连接测压装置:
6. ④ 放空气囊,
7.
收入保护套内待用。
8. 3.确定导管进入的部位:
9. 4.置入导管鞘:
10. 按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及 置
11. 管方法置入与所用气囊漂浮 导
12. 管配套的导管鞘。
许多类型的气囊漂浮导管
1971 1971
Thermodilution
PA Catheter*
1972 1972
Triple Lumen PA
Catheter*
1973 Pediatric Catheter
1974 Cardiac Output Computer*
1975 1973
Bi-polar Pacing
Catheter*
1984 Oximetry TD Catheter* 1985 Paceport ™ Catheter*
Chandler ™ V-Pacing Probe* Sat-I ™ Oximetry Catheter 1989 REF ™ Volumetric TD Catheter* 1990 Sat-2 ™ Oximetry Catheter 1991 REF-OX ™ Catheter* 1992 REF ™ Electrode-Free Volumetric TD Catheter 1993 Vigilance ™ and IntelliCath ™ CCO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CCOmbo ™ Combination Catheter* 2000 CCOmbo Volumetric Catheter *
于导管容易通过右心室而进入肺动脉 当气囊漂浮导管远端位于肺动脉时,尾端标明
“CVP”的管腔远端开口一般位于右心房部位
漂浮肺动脉导管(PAC)
1970年具有随血流漂移特点的爱德华Swanganz双腔肺动脉导管问世后一年,具有热稀 释功能PA导管便用于临床,使临床医师能够 获得其他常规临床评估所得不到的血流动力 学数据。例如心内压,心排量,混合静脉血 氧饱和度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外周 血管阻力和肺循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