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用法的误区
使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使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29448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3.png)
使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甘露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甜味剂和调味剂,它由于其低热量和不引起血糖波动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使用。
然而,根据使用甘露醇的个体差异、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不同,可能存在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首先,甘露醇作为一种人工甜味剂,具有低热量、不发酵和不腐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和体重管理人群的食品中,有助于实现减少糖摄入的目的。
然而,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尤其是婴儿和儿童,使用甘露醇需要谨慎。
婴儿和儿童的消化系统和肠道菌群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甘露醇的耐受性较低,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和胀气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婴儿和儿童的日常饮食中不建议过量使用甘露醇。
其次,甘露醇具有轻微的泻剂作用。
正常情况下,适量摄入甘露醇不会引起明显的泻症状。
然而,对于一些个体来说,特别是对甘露醇敏感的人群,过量或长时间摄入甘露醇可能引起腹泻。
因此,建议在使用甘露醇时要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
此外,甘露醇虽然不引起血糖波动,但是它仍然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摄入甘露醇的数量会提供能量供给。
甘露醇的热值约为蔗糖的一半,约为2.6千卡/克。
因此,在一些需要严格限制热量摄入的情况下,如严格减肥、糖尿病人群或其他特殊疾病患者,应该注意限制甘露醇的摄入量,以避免额外的能量摄入。
同时,甘露醇的甜度约为蔗糖的0.7倍,相对来说甜度较弱。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替代蔗糖时,需要增加使用量来达到相似的甜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甘露醇的使用量可能会增加摄入的热量,需要合理控制使用量,以避免过量摄入。
此外,甘露醇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容易与口腔中的细菌结合,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对牙齿造成腐蚀,增加蛀牙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含有甘露醇的食品或口香糖时,应注意适度使用,不可长时间咀嚼,以减少对牙齿的损害。
最后,甘露醇作为一种化妆品原料,应注意使用安全。
尽管甘露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安全无害的化妆品成分,但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人群,或在特定条件下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引起不适反应。
甘露醇应用误区及经验
![甘露醇应用误区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809a93b83c4bb4cf7ecd1b5.png)
消化器官:偶有恶心、呕吐。
过敏症:偶有出现发疹等过敏症状。
3.老年人用药
一般情况下,因老年人的生理代谢功能有反降低,故需注意减量服用。
4.孕妇的用药
由于怀孕期给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因此,对孕妇及可能妊娠的妇女,在治疗上,只有在判断其有益性高于危险性时方可投药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误区及经验
2.消除内淋巴水肿
在麻醉犬的实验中,将本剂经静脉注射后,发现一次性胸管淋巴流量增加2-35倍的现象。这被认为是水肿液的排出。
此外,就土拔鼠的内耳血流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内耳静压下降,脉搏的振幅增大。通过投与本剂,表明内耳血流增加同时促进内耳液的分泌和吸收。
3.脑内血流量的改善作用
通过对麻醉犬的实验表明,本剂在静脉给药后,颈内动脉的血流量增加了50%以上。这种作用不会被抗组织胺剂的前处置而受拮抗,反而有增强的倾向。
7吕彦锋 顾庆焕.临床神经外科急症.第1版.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2,263
临床应用
1.临床效果
包括双盲试验在内的总病为875例的临床试验证明,本剂对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等反伴随的眩晕、头晕感等有效。
2.副作用发生率及其对临床试验值的影响
在总病例2,254例中,有副作用报告的为26例(1.2%),主要副作用是恶心10人次(0.4%),
发疹3人次(0.1%)。
3 江基尧 朱 诚.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50.
4 张鸿斌.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护理研究,200418(2):286
5 王敏香.静滴甘露醇醇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8.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b02a3fe0242a8956bece432.png)
1.1.3 甘露醇用时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1.2 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20%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作用时间较长。注药后10min~20min内颅内压开始下降,0.5h降到最低水平,可使颅内压降低50%~90%。约1h后颅内压开始回升,约4h~8h回升到用药前水平。一般用量:1g/kg.d~2g/kg.d,0.25g/次~0.5g/次,3次/d~4次/d。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 结
1:用药时机 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
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个体化。
甘露醇注射液的28种配伍禁忌,一定要掌握
![甘露醇注射液的28种配伍禁忌,一定要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1a9288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b.png)
甘露醇注射液的28种配伍禁忌,一定要掌握2019-06-15樱儿基层医师公社临床中常用的甘露醇注射液规格为250ml:50g,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是一种组织脱水药,为单糖且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较少被重吸收,从而起到渗透利尿作用.它除了可以组织脱水、降低眼内压、渗透性利尿外还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可以作为冲洗剂使用以及用于术前肠道准备。
正因为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作为临床医师更应该掌握其存在的配伍禁忌,做到合理使用。
1、甘露醇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为澄清液体,常用于缓解心绞痛及心肌梗塞,临床中常遇到在静脉输注甘露醇注射液的过程中同时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泵入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两药物溶液混合后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甘露醇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两药物不可以联合使用或者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2、甘露醇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与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溶液会出现乳白色浑浊,说明阿米卡星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两药物不宜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3、甘露醇注射液与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为无色或者黄绿色的澄明液体,与甘露醇注射液直接混合后溶液会立即产生白色混浊,放置30分钟后白色混浊并未消失,因此甘露醇注射液与地西泮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两药物不宜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4、甘露醇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溶液会出现白色浑浊,放置24小时后有沉淀析出,说明甘露醇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两药物不宜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5、甘露醇注射液与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与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溶液会出现乳白色浑浊,震荡后并未消失,放置24小时后浑浊物并无明显变化,说明甘露醇注射液与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两药物不宜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6、甘露醇注射液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制剂甘露醇注射液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制剂配伍使用时溶液会出现混浊,放置24小时后会逐渐析出沉淀,说明甘露醇注射液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制剂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两药物不宜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甘露醇用法2(材料特制)
![甘露醇用法2(材料特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ec815403d8ce2f006623b9.png)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误区及经验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国家基本药物,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
回顾性总结甘露醇在神经学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谈谈自己的用药经验。
1.1 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
⑵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⑶甘露醇用时过长。
⑷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
⑸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
⑹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1.1.1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
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7%)显著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2%)[1]。
Hallenbeck 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2]。
1.1.2 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3]。
1.1.3 甘露醇用时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4];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甘露醇注意事项
![甘露醇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e21fb63a98271fe910ef932.png)
)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 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e739e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b.png)
甘露醇的注意事项甘露醇是一种低热量的人工增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
由于甘露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甘露醇不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物质。
虽然甘露醇的毒性很低,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甘露醇在肠道中的吸收和代谢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因此,使用甘露醇时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一般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
其次,甘露醇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虽然甘露醇的热量很低,无营养价值,但长期大量使用甘露醇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甘露醇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肥胖等问题。
因此,应控制使用甘露醇的频率和摄入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甘露醇不适宜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使用。
由于甘露醇的影响仍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证实,因此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等人群中使用时应慎重。
对于这些人群,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谨慎使用甘露醇。
最后,甘露醇的用途和剂量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
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摄入量会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日甘露醇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
在使用甘露醇时,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使用剂量。
总之,甘露醇作为一种低热量的人工增甜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使用时需要注意上述几点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摄入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避免给特定人群带来不适。
与此同时,也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使用甘露醇的剂量和频率。
只有正确使用甘露醇,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增甜效果,同时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_20150803_202210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_20150803_202210](https://img.taocdn.com/s3/m/9bf0a7004431b90d6c85c7fe.png)
⑷病人头痛等症状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应用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3用药前应注意的问题
3.1药物质量检查认真查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及结晶,因一旦输入甘露醇结晶易发生栓塞,会引起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使用无结晶的甘露醇。
1.2.4 临床颅内压简易判断方法: ⑴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d~4d出现,7d达高峰;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
⑵甘露醇应用后10min~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治疗干预。
1.2.1 甘露醇应用注意点:静点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循环负荷过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肿,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甘露醇中加入氨茶碱、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减少用量。每克甘露醇约排尿10ml。进行性肾衰,肺水肿,颅内活动性出血(开颅手术除外)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联合速尿。应用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2.2 甘露醇静点要求:静点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
3.2静脉血管的选择选择粗且直的弹性血管,尽量少用或不用足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勤观察,对躁动不合作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约束;输液处有渗出肿胀,即使有回血也应重新穿刺;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使血管壁能够得以修复,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减少穿刺点局部刺激。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20aea8784254b35eefd345f.png)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作者:周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01-01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而甘露醇是治疗脑出血时常用的药物,所以甘露醇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讨论。
1.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1.1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
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1.2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2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
⑵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⑶甘露醇用时过长。
⑷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
⑸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
⑹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3.甘露醇应用的临床总结3.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
![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f8eda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4.png)
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
甘露醇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甘露醇具有低卡路里、不增加血糖和低蛀牙性等优点,成为很多人选择使用的替代糖。
然而,甘露醇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甘露醇是一种具有轻微泻药作用的物质。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时,不宜过量摄入,否则可能会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
甘露醇的每日摄入量限制为不超过50克,建议根据个体情况适量摄入。
其次,甘露醇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高温不仅会加速甘露醇的分解,降低其甜度,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存储甘露醇时,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远离高温和湿气。
此外,甘露醇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在摄入甘露醇后应适量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症状的发生。
另外,对于存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人群,虽然甘露醇对血糖影响较小,但仍需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
因为长期高剂量使用甘露醇可能对胰岛β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胰岛功能下降,进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最后,甘露醇作为一种人工甜味剂,虽然甜度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
过多依赖甘露醇作为甜味
剂可能会影响对天然食物的味觉感知,进而导致营养失衡。
综上所述,甘露醇的使用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量使用,避免过量摄入引起腹泻;避免高温暴露,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需咨询医生合理使用;合理搭配其他食物,避免过度依赖甘露醇。
只有注意这些使用注意事项,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甘露醇带来的优点。
甘露醇降颅压,你用对了吗?
![甘露醇降颅压,你用对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1ebf039502020740bf1e9b34.png)
甘露醇降颅压,你用对了吗?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具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因其降颅内压效果确切,价格低廉,目前仍是我国乃至欧洲治疗脑卒中降颅内压的最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对甘露醇使用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甘露醇的药理学作用1.1脱水作用甘露醇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后不易通过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迅速提高细胞外液血浆渗透压,促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从而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1.2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增加,血液黏滞度降低,并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甘露醇经肾小球滤过后几乎不被重吸收,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压,使水在髓袢升支和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减少,产生利尿作用。
1.3神经保护作用甘露醇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羟自由基,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
2.甘露醇的应用原则2.1不推荐甘露醇用于预防脑水肿。
2.2根据病情个体化使用对神志清醒、症状较轻,无颅内高压表现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
对脑出血患者应考虑病情、血肿大小及部位等因素。
对于发病6h内、颅内压增高尚处于代偿阶段的脑出血患者,不宜盲目应用甘露醇。
若有活动性出血,应禁止使用。
如意识障碍加重,昏迷程度加深,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可联合使用其他降内压药物。
2.3给药方法正确甘露醇静脉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10-15mL/min)。
2.4用量怡当对于甘露醇的用量,目前存在以下观点:(1)对重症颅内高压需迅速降低颅内压者,主张大剂量(1.0g/kg)为宜,并在2h内复给药。
(2)主张小剂量(0.2-0.5g/kg),降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及减少发生甘露醇外渗。
张蕾等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急性脑卒中应用小剂量甘露醇在短期内的总有效率优于大剂量甘露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甘露醇的使用注意事项
![甘露醇的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68d60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4.png)
甘露醇的使用注意事项甘露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醇,具有甜味,常用作食品和药物添加剂。
然而,在使用甘露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剂量:甘露醇属于高强度人工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约2倍,但热量只有蔗糖的约1/2。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时,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摄入过多,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肝肾疾病患者慎用:甘露醇在体内代谢时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的参与,因此对于有肝肾疾病的人群来说,过量的甘露醇摄入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负担,加重疾病的症状。
特别是慢性肾病患者要注意减少甘露醇的使用量。
3. 慎用于婴幼儿和孕妇:婴幼儿和孕妇的新陈代谢较差,对于甘露醇摄入的处理能力有限,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
对于这两个特殊人群来说,最好是避免或减少使用甘露醇。
4. 可能引发腹胀和腹泻:甘露醇在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代谢产生气体,容易引发胃肠道不适,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对于容易出现胃肠道敏感的人群,最好是减少或避免使用甘露醇。
5. 不适宜用于低糖饮食:虽然甘露醇的热量相对较低,但它在体内被代谢的速度相对较慢,会产生部分糖原,导致血糖升高,不适宜用于低糖饮食。
6.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甘露醇过敏,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甘露醇并寻求医疗帮助。
7.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甘露醇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在使用甘露醇的同时,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应注意遵医嘱或咨询医生。
在使用甘露醇时,我们应保持适量、适度,根据个人情况和身体状况合理使用,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甘露醇注意事项
![甘露醇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41c557ff61fb7360a4c6560.png)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国家基本药物,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甘露醇在神经学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及用药经验。
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 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脉点滴。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且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有研究表明,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显着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
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
⑵ 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⑶ 甘露醇用时过长。
甘露醇用量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脉点滴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⑷ 甘露醇静脉点滴,越快越好。
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 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甘露醇静脉滴注应注意问题
![甘露醇静脉滴注应注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dbf40c998fcc22bdd10dda.png)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应注意的问题甘露醇作为医治颅内高压经常使用药,在排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形成,拯救患者生命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药疗效显著,无“反跳”现象。
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因轻忽了该药的不良反映,给患者造成必然的痛楚和损伤,因此,静脉滴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静脉炎与外渗静脉炎相关因素及处置由于静脉滴注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引发血浆pH改变、机械刺激、各类微粒因素、药物浓度的阻碍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20%甘露醇为高渗性利尿脱水剂,快速滴注进入人体,散布于组织外液中,其渗透作用可将细胞内及血管外液摄入血管,同时以高渗性利尿作用使组织压专门快降低,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发挥作用。
另外,甘露醇可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增加氧利用率使组织压尽快降低,并增进组织功能的恢复,但也会对局部静脉产生必然的损伤而引发静脉炎。
经临床观看20%甘露醇对局部的损伤与局部静脉血管穿刺次数有关,也与甘露醇的温度有关。
有报导把20%甘露醇对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阻碍,与生理盐水作对照研究,静脉滴注2次,二者无不同,大于4次时,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血管周围显现炎症、血管内淤血现象,那么说明多次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据有关报导,甘露醇加温35℃后溶液中的微粒数量明显减少到最低水平。
处置方式: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应尽可能减少在同一静脉持续穿刺的次数,使血管壁在利用后得以修复,以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利用甘露醇时,应尽可能使药液维持在适合的温度,当显现静脉炎时,及时局部热敷,还可局部超短波理疗或药物医治,以减缓病症。
血管外渗漏的相关因素及处置当甘露醇外渗进入皮下组织时,不易被组织吸收,并损伤组织,同时提高了组织液的压力,造成梯度的反差,促使更多的液体由血管内渗透到组织中去,加重了皮肤、组织的损伤,从而显现局部肿胀、刺痛。
临床护理中处置甘露醇外渗有多种方式,成效不尽相同,用50%硫酸镁湿敷在临床上是较为简便易行的减轻外渗的方式,硫酸镁的高渗作用促使组织水肿在短时刻内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甘露醇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呢
![甘露醇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71393a0e4693daef5ff73d94.png)
甘露醇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呢关于《甘露醇的配伍禁忌有哪些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甘露醇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青光眼,脑疝,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西药。
甘露醇的口感十分不错,清凉甘甜,因此近年来很多生产商将甘露醇用于咀嚼片、清凉剂的制作当中。
但甘露醇毕竟是一种药物,也存在它的配伍禁忌。
如果配伍不当则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甘露醇的配伍禁忌。
一、将20%甘露醇250ml与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两种药物均经卫生药检合格)直接混合进行实验,即出现白色浑浊,放置24 h有沉淀析出,说明甘露醇与地塞米松存在配伍禁忌。
2体会建议临床上两者应间隔用药;若需连续使用时,可在其间使用生理盐水冲管;若需同时使用时,可采用其他静脉通道给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甘露醇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药理作用:1、脱水作用静脉给药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致使组织间液及细胸内的水分向血浆转移,产生组织脱水作用,从而迅速降低颅内压、眼内压。
2、利尿作用起效迅速,一般静脉给药后10min左右开始利尿,2~3h利尿作用达高峰,持续6~8h。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⑴经紧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使肾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大,提高渗透压,从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⑵扩充血容量,既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又反射性抑制加压素的分泌;⑶扩张肾血管,增加肾髓质血流量,加速髓质间液中的Na+和尿素随血流移走,从而降低髓质高渗区的渗透压,减少集合管内水分的重吸收而利尿。
3、清除自由基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脂质引起细胞膜损伤。
甘露醇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于防治细胞性脑水肿有效。
甘露醇的用途:(1)组织脱水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
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误区及经验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国家基本药物,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
回顾性总结甘露醇在神经学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谈谈用药经验。
1.1 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
⑵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⑶甘露醇用时过长。
⑷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
⑸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
⑹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1.1.1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
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7%)显著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2%)[1]。
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2]。
1.1.2 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
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3]。
1.1.3 甘露醇用时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4];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1.1.4 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5]。
1.1.5 甘露醇是一种结晶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7%~7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不氧化,在人体内代谢与体内胰岛素无关,不是口腔微生物作用的适合底物而不致龋齿。
甘露醇作为脱水药和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不会导致血糖增高,且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以及防龋齿的甜味剂[6]。
1.2 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20%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作用时间较长。
注药后
10min~20min内颅内压开始下降,0.5h降到最低水平,可使颅内压降低50%~90%。
约1h后颅内压开始回升,约4h~8h回升到用药前水平。
一般用量:1g/kg.d~2g/kg.d,0.25g/次~0.5g/次,3次/d~4次/d。
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
1.2.1 甘露醇应用注意点:静点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循环负荷过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肿,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
甘露醇中加入氨茶碱、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减少用量。
每克甘露醇约排尿10ml。
进行性
肾衰,肺水肿,颅内活动性出血(开颅手术除外)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联合速尿。
应用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2.2 甘露醇静点要求[7]:静点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
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
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
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
1.2.3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导[7]: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颅内压(ICP)正常成人为0.7kpa~2.0kpa(5mmHg~15mmHg),儿童为0.4kpa~1.0kpa(3.0mmHg~7.5mmHg)。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颅内压(ICP)监测临床意义:①量化监测颅内压。
②了解颅内压容积代偿能力。
③早期发现颅内病变,早期予以处理。
④监测脑灌注压(CPP)与脑血流量(CBF):CPP=平均动脉压(MSAP)-平均颅内压(MICP);CBF=CPP/CVR(脑血管阻力)。
正常的CPP 9.3kpa~12.0kpa。
当ICP>5.3kpa,CPP<6.7kpa 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失败。
当ICP接近MSAP时,颅内血流几乎停止,患者可在20秒内进入昏迷状态,4min~8min可能进入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
⑤指导治疗。
调整脱水剂、血管解痉剂等用量。
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⑦判断预后。
1.2.4 临床颅内压简易判断方法:⑴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d~4d出现,7d达高峰;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
⑵甘露醇应用后10min~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治疗干预。
⑶下一次应用甘露醇前出现典型颅内高压,用药后达到上次用药效果时,说明用药间隔时间合理。
⑷病人头痛等症状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应用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⑸血管性头痛,静点甘露醇后头痛亦能有所缓解,是因甘露醇的扩容作用,短时间内脑血流增加,但头痛缓解持续时间较短。
⑹静点甘露醇后,病人头痛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随补液、头低位等处理症状缓解,提示颅内低压。
1.3 甘露醇静点护理问题及措施:⑴如果注射静脉出现疼痛、发红等变化及时采取热敷或应用有效药物,防止静脉炎发生。
⑵避免药物渗于皮下组织引起剧痛、水肿甚至坏死。
发现穿刺部位有外渗透情况,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渗液处行硫酸镁热敷,必要时可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注射。
⑶心功能不全及脱水至少尿的患者慎用,有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时除外),因能透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组织水肿,故孕妇禁用。
⑷大量、长时间应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观察并记录尿的性状、监测肾功能,一旦产生明显肾功能损害,改用甘油果糖及速尿。
甘露醇快速脱水利尿引起电解质紊乱,监测中心静脉压及电解质,及时补充体液及电解质。
⑸可影响某些检查结果,可使血胆红素、肌酐增加,尿酸、磷酸盐增加,分析检验结果时需充分认识。
1.3.1 神经科病人甘露醇使用率较高,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穿刺、PICC穿刺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血管穿刺性损伤,同时所选血管较粗,血流速度较快,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一旦出现注射静脉疼痛、发红等静脉炎症状,及时采取酒精湿敷、50%硫酸镁热敷、甘露醇加温输入等方法,可控制静脉炎症状,必要时更换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1.3.2 输注甘露醇时,一旦发生渗漏,需及时处理,可采取50%硫酸镁局部湿敷、0.01%酚妥拉明溶液浸湿纱布湿敷、烫伤膏外敷等措施,可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防止组织坏死。
如外渗伴
有局部淤血,可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注射,可降低局部血管的脆性,从而减轻或阻止液体的外渗及疼痛反应,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
如处理不及时,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对已发生局部缺血,严禁使用热敷,因热敷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加快,氧耗增加,加重组织坏死。
1.3.3 甘露醇的规范使用,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发生率并不高,通过观察并记录尿量、尿的颜色,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能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联合速尿、甘油果糖应用,一般预后良好。
如发生较重肾功能损害,予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或行血液透折治疗,可改善肾脏功能,同时加强原发脑部疾患治疗,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