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口语训练(4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教师职业口语训练(4课时)
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注意领会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中的特点,学会应用教学口语进行教学;初步掌握运用教育口语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领会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中的特点,学会应用教学口语进行教学。
教学难点
教育口语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第一节教学口语概说
一、教师口语的含义和性质
教师口语是指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工作用语,包括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口语、教育口语和交际口语等,即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系列口语表达方式与口语技能、技巧。
教师口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它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语言。
教师在之一过程中通过负载着一定知识和思想教育信息的口语,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师口语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工具和主要中介,起着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作用。
第二,教师口语是展示教师语言行为的规范。
主要体现在:教师口语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还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所有这些规律影响和特约着教师口语运用的策略、方向和技巧。
由此可见,教师口语主要是研究、揭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语运用规律,解决从教过程中的口语应用问题。
教师口语在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高度灵活的创造性言语行为。
它的口语形式融合了多种成分:是口头语言又带有书面语色彩;以独白为主又含有对话成分;采用有稿演讲形式,又需要进行即兴发挥等等。
这要求教师不能固守某一特定言语形式。
因此,只有进行大量的口语实践,才能逐步掌握教师口语运用的技能技巧和规律。
二、教师口语的基本特征
教师口语作为一种专门工作用语,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任务、对象决定的,同时也受到教师工作环境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
教师口语的重要特点是: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可接受性、生动性和多体性。
1、科学性
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师口语的科学性。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青少年学生知识积累较薄弱,分辨能力也不及成人,因此,教师的讲授绝不允许出现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的错误,否则将会误入子弟。
这就要求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都要做到释义、判断准确,表述严密、科学,推理合乎逻辑。
不能概念不清,不能用想象代替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不能让深究生产生岐义和误解,不能似是而非,含混模糊。
讲知识要确凿无误;说道理要实实在在。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培养出科学的思维方法。
2、规范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其职业要求。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当然,教师口语也要具有示范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口语必须力求规范。
教师用方言来讲课,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国家规定教师要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法定的教学语言。
教师口语应当是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准确,发音清晰。
并且要求声音要有力度,宏亮,持久和达远;语流通畅,快慢得当,语调自然适度。
教师口语的规范性,除了指语音规范外,还指使用的语汇要规范,讲出的话要符合普通话语法规则和现代汉语习惯。
无论叙事状物,说理抒情,都要做到用词恰当,条理清楚,要避免冗长、罗嗦,做到简约、规范。
规范,还包括语言的纯洁性,要戒绝粗话脏话,避免口头禅,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做到文明高雅。
3、教育性
学校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把思想教育贯穿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身心素质。
由此可见,教师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密不可分。
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师口语,必然要受到教育目标的制约,它的表达内容和形式都带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性。
4、可接受性
教师口语是在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运用的口语,其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领悟与接受的情况如何。
教师口语的可接受性要求,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言语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使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教育的目的。
可接受性首先表现为教师口语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而加以变化,以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对初中生讲话,可尽可能浅显、清楚、形象,而对高中生讲话则要求严格、深刻、富有哲理。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
那种不顾对象,无的放矢的说教,是不易被学生接受的。
教师口语的可接受性,还要求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呈现不同的言语特征。
如文科用语要突出生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而理科用语则强调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
此外,对水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态度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言语方式。
5、生动性
青少年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理解力都不如成人,他们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想象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要求教师口语要生动活泼,鲜明形象。
要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把学习当成乐事,学而忘倦。
要求教师注重口语修辞,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深究根底。
教师还要注意配合姿态、表情、动作等。
来增强口语表达效果。
富有变化的态势语能形象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会使讲述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6、多体性
教师口语包括许多口语形式,如演讲口语体、日常口语体、事务口语体、科学口语体、指挥口语体等,这便构成了教师口语的多体性特点。
教师口语的多体性是由教育教学的不同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决定的。
各种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将在后面各章中分别专门讨论。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更重视语体的选择,更重视各种语体的交叉配合。
口语表达受语体法则的指导,教育教学口语的选用必须注意合作和得体的有机结合,制约和变异的和谐统一,一般和个别的相互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口语的中介作用。
练习
一、什么是口语交际?它有什么特点?
二、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口语交际与语境的关系。
三、简述教师口语与一般口语的关系。
四、交际话题应对训练。
(1)一位同学考试作弊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这个同学说:“不就是想考一个好分数吗?这有什么错”如果你是教师,你怎么教育他?
(2)法国大诗人海涅因是犹太人常遭无理的攻击。
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使我惊奇的是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听了这充满恶意的话,应怎样回答?
(3)一位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教育孩子就得有奖有罚。
考100分我就奖给十元钱,考不及格一分钱也不给他,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决窍。
你说这办法对吗?”针对这位家长的糊涂观点,老师应该怎么说?
五、模拟情境训练
(1)班里新来一个同学,请你根据这个同学的特点,向大家作介绍。
(2)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你向各位代表介绍自己的情况。
(3)模拟在一个正式场合的发言。
六、听一堂优秀教师的课,根据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加以赏析评价。
第二节教学口语
一、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既是有文字凭借的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等因素的限制,更具有规范性和严密性。
教学口语是口语的分支,以有声语言为主,辅之以表情、手势、姿态等态势语。
在使用时具有口语的共同特点,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独具的特点:
(一)科学性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口语带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有特定的概念、术语、定义等。
一方面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系统性和渐进性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打牢,培养良好的治学习惯,因此,教学口语务须做到严密、规范,能准确无误地表述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说话要确切有理有据,不能信口开河,游移不定,否则就会造成知识信息的不可信,失去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例]师:……我们举一个例子算算阿佛加德罗常数是多少?一个碳原子是1.993×10-23克,碳的原子量是12,计算一下,12克碳里包含着多少碳原子呢?
生:大约是6.02×1023个碳原子。
师:为什么是大约呢?
生:12克被1.993×1023克除时,有余数余掉了,所以就大约是6.02×1023个,而不能说成绝对是6.02×1023个。
师:对。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大的数值,近似为6.02×1023。
例中教师讲述阿佛加德常数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字“大约”,而不是“绝对”,维护了知识的科学性。
同时也阐明了理由,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才是可靠的。
(二)教育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教学口语的教育性是由教学目的、任务决定的。
任何教学过程,除了反映知识内容本身的客观规律外,还受到社会需求和教育方针、目的和任务的制约,教学活动必须体现这些因素,因此,教书必须也必定在育人。
教师在口语施教时,一定要牢记自己所说的话对学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所以这一特点要求教师要做到:
1、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给学生以教育。
备课时就要设计好如何进行教育,又不让学生感到是在说教。
[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在讲授《岳阳楼记》时:
师:那么,作者认为到底怎样做?他的伟大抱负在哪里?
生:[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很好,正确。
……这一先一后,就写出人物心灵的高尚、抱负的伟大。
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还很欣赏并效法范仲淹的这个伟大抱负。
近千年前,我们古代的仁人志士,就具有这种伟大的胸怀,的确令人敬佩。
这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教育和启发了千百万后来人去为祖国繁荣,民族的兴盛,不遗余力地去拼搏,奋不顾身地去斗争。
我也从小也要立志做这样的人,为祖国为民族去拼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从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给学生以思想教育渗透。
这是教师自己在钻研教材时获得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口语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受益。
[例]徐振维老师在讲《祝福》这一课中:
师:噢,以村镇上的祝福开头和结尾,这究竟跟祥林嫂有什么关系?[一生说:对比]有人说是对比,你同意吗?
生1:课文写了祥林嫂,同时又写了祝福。
师:让其他同学来补充你的意见。
生2:这样写祝福,是为了说明祥林嫂是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的。
生3:这就更突出祥林嫂死得悲惨。
生4:突出当时社会的腐朽。
师:一面是热烈的希望,祈求神明赐给幸福。
另一方面祥林嫂这样的劳动人民在悲惨地死去。
鲜明的对比,这样一写就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显得更深刻。
3、着眼现实,正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而不能讽刺、挖苦、鄙夷学生。
[例]一位男教师在上数学课。
例题讲完后,他指名让一个差生到讲台上来板演。
这个差生面对算式愣了神,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同学们在下面纷纷议论,指手划脚。
此时老师走近这位学生,气愤地说:“下去吧,像你这榆木脑子,给你讲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还当学生呢,嘿,真丢人!还不如回家跟你爹妈种那二亩老坟地咧。
”
这时同学们偷偷发笑,窃窃私语。
那个同学趴在课桌上抹着眼泪,不时怒视着老师。
后来,那个同学真的离开了学校,再也没有踏进学校门槛了。
这一例子说明教师要注重口语的教育性,使用不当,会酿成不良后果,给学生造成终身遗憾。
(三)审美性
有人比喻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超级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学到文化知识,得到美的享受。
语言是教师表演的重要手段,尽管形式基本上是独白,却能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声音的韵律美:声音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2、语言的含蓄美:语言含而不露,余味隽永;
3、姿态的形象美:形态自然得体,贴切传神;
4、表达的情感美:表达以情感人,以情带声。
正是这美的表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1、抑扬顿挫,有声有色。
教学口语的抑扬顿挫能调节学生的神经体系,有声有色更能鼓舞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授课有节奏、有起伏,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2、寓庄于谐,活跃气氛。
教学口语的灵活性与趣味结合,能给学生一个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四)即时性
教学口语不同于一般口语,但是尽管在内容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形式上却具有口语的共同性,是带有口语色彩的语。
首先,教学口语必须以教材为蓝本,对严密的科学知识的叙述必须精确、恰当,这就决定了教师口语是带有书面成分的。
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照搬照念,完全复述写好的教案,它还要经过加工:语体的转变—把书面语加工为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语音的加工—不是随意地聊天对话,而是句读分明、有板有眼的讲说;词汇语法的转换—把一些书面语强的词汇、语法现象转换成口语化强的形式表达,更形象、具体。
其次,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有许多因素临时产生,会影响教师口语的表达。
教学情境的变化,包括学生听讲的情绪,课堂内的偶发事件,教室外面的干扰等等,都要求教师不拘泥于原来想好的思路和内容,而应当随机应变;教师授课时思维的变化,也会顿悟出新的理解、新的想象,并将之融进教学当中,甚至调整原有的授课计划。
即时性是教师口语的一大特点。
(五)灵活性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口语的运用也就不一样。
教学口语是以讲授语为主,结合着提问语、导入语、应变语等多种类型,具有综合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使用。
同时,教学口语的各种表达方式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师恰当地配合多种方式,就会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学口语的类型与技巧
(一)教学口语的类型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用语,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分不开,大致分类有以下几种:
1、导入语,也叫导语即开始语。
导:引导、指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使用的语言,用在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开头。
教师走上讲台,寥寥数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轨道,使用导入语要深入思考,巧妙设计,切忌千课一律,平淡无奇。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涯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
这段话有情有景,绘声绘色。
即使在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生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强烈欲望。
2、提问语“学贵于问”,提问语是教师以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等所使用的言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教学用语。
它是深入的阶梯,是启发的导线,是觉悟的契机。
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也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提问语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要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回答;又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沿着所学知识的进程一步一步地弄懂每一个问题。
同时提问要巧妙设疑,不要简单地问“是不是”。
“对不对”“是这样的吗”。
3、讲授语即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进行讲解的言语。
它以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讲授语也就无所谓教学。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把全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解决学生不明白、没弄懂的问题,都必须通过讲授语,因此讲授语要针对学生特点、规范、准确,自然流畅,通俗易懂。
4、过渡语是教师在教学时用于承上启下,由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等所使用的语言。
它的使用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衔接自然,转变顺畅。
过渡语不宜过多、过长,往往比较简单,一、二句话即可。
5、应变语是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对付教学过程中的突出事件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所使用的言语。
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
情况错综复杂,不曾预料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使用应用语,变被动为主动,化解尴尬局面,融化对立情绪,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一次语文课上,一名小学生失口直呼了老师的名字。
同学们都屏住气息,等着语文老师的训斥,那个学生更是恐惧得水敢抬头。
而老师呢?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一样,只是微笑着说:“难得张铭同学把老师的名字记得这么牢,这么清楚,希望你在课余时间把我的容貌、声音、性格、爱好都描写出来,写在日记本上,我相信你一定能描写得很好。
”说完便继续讲课。
假如这位老师没有恰当的运用应变语,而是对此进行批评,从而是中断讲课,甚至控制不住情绪,那么这一堂课无法继续。
6、结束语也叫结语,包括小结语和总结语,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概括和回顾时所使用的言语。
它可用在一堂课的中间,也可用在一堂课的结束,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弄清楚来龙去脉,为新知识作好铺垫,同时提醒学习注意容易忽视的问题,以检验学习效果。
[例]老师在要学生用不同的语调模仿不同的人说“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一段话后,总结如下:
师:人练习模仿各种人说话,急性子、慢性子、好心人、坏心人,知识分子读什么调,没文化的人读什么调……这样练习,一句话可以读出几十种语调来,这样你的朗诵水平就提高得快。
如果将一篇文章从头读到尾,那当然也可以提高朗诵水平但提高较慢。
抓住三五句自己喜欢的句子,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音量,不同的感情去读,一定能较快的提高朗诵水平。
好,就讲到这里。
(二)教师口语的技巧
课堂教学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对象层次的高低、基础的好差、教学人数的多少、教学场地的大小、教学内容的不同等,它们都直接影响着教学口语的使用。
为充分发挥教学口语的优势,就要通过训练,掌握教学口语的技巧。
1、教学口语的语音技巧
口语是用语音传递信息的,语音由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组成。
语音的任何表现都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从而反映教学效果,因此,要把握教学口语的语音技巧,要在响度、清晰度、流畅度和速度上下功夫。
①响度响度就是指声音的高低、强弱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每年学生都能听见、听清、教师的口语就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响度,并随着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节控制。
响度不能过高过强。
声音过高过强不仅使发音不清晰,而且也听不真切,形成一种躁音,刺激耳膜容易造成听力疲劳,教师嗓音也极易损坏。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气势不用声来造”,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响度不能过低过弱。
声音过低过弱会显得有气无力,学生集中精力竖起耳朵也听不清楚,
同样也容易疲劳而不听讲。
一般课堂教学口语的响度应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听清,同时第一排的学生又不觉得刺耳为宜。
如果教学需要用低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某种效果,也一样要做到低而不虚,有内在的声音力度。
一般课堂教学以中音区发音为主,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听得悦耳。
响度不宜过于平直。
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响度没有变化,一调到底,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单调信号,容易进入抑制状态;信号适当调整变化,它的感受力才能保持新鲜和旺盛状态。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变化声音的响度,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②清晰度清晰度是指出语和表意的清晰、明白的程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口语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理解和接受掌握知识的程度。
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的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学习成绩有负相关。
”出语,要求每个音节的发音都要准确、规范,防止吞音现象;表意要求每句话表达一个基本意思,用正确的语音表现出来,词语搭配恰当,语法运用准确。
表意的清晰准确是教学口语最重要的要求。
教师口语的不清晰除了最基本的发音部位不准和发音方法不当而造成音节发音不清之外,还有音变规律掌握得不好,语音响度太弱、语速过快,对教材把握不准,逻辑性差等原因,只有纠正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口语的清晰度。
③流畅度流畅度是指说话语流顺畅自然的程度。
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完整地讲述一段话的意思,字字清晰,句句连贯,不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甚至“卡壳”,出现语流中断。
为做到流畅这一点,必须加强语言实践,充分准备,锻炼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能力,由此而提高说话的流畅度。
④语速语速是教师口语表达速度的快慢,它直接影响清晰度和流畅度。
过快,一连串音节往外蹦,学生应接不暇,接受不了,最终就会放弃;过慢,半天吐不出一个字,学生感觉吃不饱,昏昏欲睡。
因此,教学口语语速的快与慢,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学内容等而定,一般以中速为主,需重点强调时,可以稍慢一些。
训练:
(1)讨论:教学口语的语音技巧的几个方面与教学内容、师生情绪的关系。
(2)模仿:每个学生准备则材料,分别模仿上课讲述。
注意响度、清晰度、流畅度和语速的恰当处理。
(3)选择几段绕口令进行训练。
2、教学口语的口语修饰技巧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语句可以表示出不同的意思,为什么呢?这是修饰的作用。
口语的修饰主要是指在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方面的加工,通过润色,使口语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语气修饰。
语气,简言之是说话的口气,它往往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比如:“没有”这个词,用比较平和的语气和微微下降的语调来,就表现出肯定的、坚决的语态;如果把“没”字拖长,“有”字较短且落地较轻,则带有明显的不耐烦的情绪。
语气的修饰在教学口语中的讲授语和应变语中表现突出,教师如果不善于修饰语气,声音平淡没有变化,课堂气氛就不会融洽,学生也会觉得乏味。
语气修饰主要是指:
a、增强语气——为教学的内容所打动,需提醒学生注意的重点时,往往加强语气,审慎庄重;
b、压低语气——为控制情绪或进行比较时,往往故意压低语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