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入大单元教学。

这可以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历史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同时还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制定适宜的单元教学目标,挖掘单元教学内容,进而开展相应的主题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展开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更加强调文本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主要是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的描述,相对较为冗杂,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缺失。

再加上许多地区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明确,导致了历史教学存在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等问题。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仍比较传统,无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导致了许多学生喜欢上历史课,但缺乏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历史素养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进度是根据小单元开展的,但是大单元作为整体的教学导向,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指导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技巧。

教师通过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使单元课程教学更加系统和灵活。

通过优化单元内容,学生的知识学习可以更加系统,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转移,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1]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单元教学主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而教学目标的树立是从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出发的。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促进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对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教学方法的探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的热点话题。

将核心素养导向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素养,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可以使历史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不仅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历史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影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对于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历史素养水平。

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设定、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讨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历史教学。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设计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等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1. 以学生为中心。

历史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以问题为导向。

历史教学应以问题引领学习,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的答案中探索历史的规律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境化教学。

历史教学应注重情境化教学,通过实例、案例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思维能力。

4. 融合跨学科知识。

历史教学应融合文学、地理、政治、经济等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5. 提倡实践性教学。

历史教学应提倡实践性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物展示、数字化资源利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历史,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体验和认知水平。

1. 教学内容: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发展2. 教学目标:(1)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过程;(2)掌握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1)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繁华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城市的生活气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城市经济的特点、城市政治的组织和城市文化的表现,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探索历史规律的求知欲。

(3)情境化教学:利用实地考察或数字化资源,让学生亲身感知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和市场交易等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感知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某一具体城市在中世纪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的经济活动、社会变迁和文化繁荣,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摘要:核心素养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运用能力、学习和思考能力密切相关,可为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由于大单元整体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教育部门提倡教师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在此背景下,多数教师开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开展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

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率、质量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引言:大单元整体教学可整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保障,为学生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教师无法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教学活动存在教学质量、效果不如意的问题。

究其根本,为教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了解不深、选用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因此,下列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意义1.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教学为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能力,从而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迁移整合知识提供保障,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需以核心素养训练为方向,做到教学内容、历史思维、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机结合,通过巧妙引导使学生站在宏观、微观层面学习、探究知识、内容,做到教材课题的有效联结。

2.提升学生系统思维提升学生系统思维是高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意义之一。

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材可发现,其特点为内容繁杂,按照通史体进行编排。

教材编写者之所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时序思维。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在背景介绍将说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教学目标将明确本次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课程内容安排将详细介绍整体教学设计中的课时分配和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将提及教学手段和策略,教学资源将说明本次教学所需的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源,评价方式将讨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衔接高考将探究如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高考考点。

最后在总结回顾将概括本次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展望未来将展示对高中历史教学未来发展的期许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引言、背景介绍、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方式、衔接高考、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历史背后的意义和规律,通过历史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衔接高考的机会。

部分,是为了让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实际教学需求,更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服务。

1.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本次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1. 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包括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了解;2.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分析;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关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见解;4. 强化学生的历史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历史事件和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历史交流;5. 培养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认识。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古代历史
2. 近代历史
3. 现代历史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历史;
2. 问题求解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 课堂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学习历史知识;
4. 研究性学习法:通过课堂研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五、教学活动设计:
1. 观看历史记录片《大明王朝1566》并进行讨论。

2. 分组进行历史事件的研究,包括“甲午中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3.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片,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制作历史博物馆,展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表达。

5. 提供历史课程选择题,让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

六、评价方式:
1. 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
2.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3. 学生的作业和练习的完成情况;
4. 学生的历史课程选择题的得分。

高中历史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对历史事实和概念的理解,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方法的应用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概念的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例如中国历史中的一次革命,或者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大冲突。

通过深入讲解和讨论这些历史事件和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问题。

同时,利用课堂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与历史事件和问题相关的任务。

例如,分析历史文献或者进行小组研究项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3. 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文化展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估:1. 书面考试:设置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3. 参观活动记录:要求学生记录实地考察或参观活动的所见所闻,并写出感想和思考。

评估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设计:1. 历史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演示和文献资料;3. 实地考察和文化展览的参观计划和安排。

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评估方法选择,以达到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核心素养导向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强调培养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时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导向融入到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并实践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具备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核心素养导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1.2 核心素养导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核心素养导向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等,旨在使学生具备面对未来社会和职场挑战的能力和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导向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

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历史信息,拓宽历史知识面。

核心素养导向也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体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核心素养导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到此结束,总字数为297字】2. 正文2.1 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实现。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问题解决任务,让学生通过研读历史文献、观看历史影视作品等多种途径,主动探讨和解决历史问题,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学科之一,历史教育在高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历史素养,成为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时,必须紧密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来进行。

核心素养是指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等。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认知。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时,应该立足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要紧密贴合国家的课程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反映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假设你是古代皇帝,你将如何治理国家?”的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受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篇文章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历史单元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其中知识是学科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价值观是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动力。

在历史学科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知识素养:包括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基础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的阅读方法等知识。

2.历史思维素养:包括历史思维的基本概念、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历史思维的基本能力等。

3.历史情感素养: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以及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情感体验。

二、整体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教学设计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整体的过程。

在历史单元的教学中,整体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2.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安排等,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要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三、历史单元的教学设计本文中所涉及的历史单元为“近现代社会的反动和革命”。

该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现代社会的背景和历史事件,能够分析反动和革命两种思潮对社会的影响,并且能够对当代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教学内容:以“近现代社会的背景”“反动两极思潮”“革命思潮的台前幕后”“反动和革命的冲突”“革命的成果与教训”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近现代社会的反动与革命历史事件。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是当前历史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历史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资料搜集,学生要具备信息素养,能够独立获取历史相关的信息,并有能力加以分析和利用。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以上就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通过这些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 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内容。

历史课程内容应包括知识性的内容和能力性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实例等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研究、历史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学历案设计策略作者:张国斌都瑶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4年第03期摘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体量大、覆盖面广、知识密度大,需要教师以大概念为引领,重构知识内容体系,使知识内容围绕某一主线展开,形成逻辑的层层推进。

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地为导向,以学生会学和因材施教为落点,设计历史大单元学历案,以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策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通称《课标》)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会学和因材施教为落点,设计大单元学历案,取代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教案,以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例,探索高中历史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某一单元为教学单位,以《课标》为依据,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核心概念,以大任务、大情境为驱动展开的历史教学和学习活动。

由于大单元教学往往设有整体目标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从而推动教学设计的合理开展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践。

大单元学历案以学为中心,因此在进行主题设计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对学情、《课标》、教材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循序渐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是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指挥棒”,对学历案设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学历案设计应注重过程性、增值性和综合素质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一、开展深度研讨,确定单元主题为了让大单元教学理念真正发挥其自身的引领价值和作用,教师应通过集体研讨的方式明确单元主题,按照单元教学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并依据主题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料进行整合,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和思维模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大单元、大概念引领下完成必备知识的学习、达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能力,培养宏观视野、树立家国情怀。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导言】高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使其能够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本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侧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本文将以高中历史单元《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例,设计一套整体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历史;(2) 掌握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形式、途径和影响;(3) 掌握历史资料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方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变迁、文明冲突与融合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或个案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知识讲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历史,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文化交流与变迁、文明冲突与融合等。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3. 学习方法训练: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或文献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情况,并归纳总结出交往的方式、途径、影响等。

4. 学生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文化交流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方式,探究其原因和影响,并向全班做报告。

每个小组的报告内容需包括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

5. 教师辅导与指导: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中扮演辅导和指导的角色,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6. 学生独立思考与总结: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总结,撰写学习笔记或小结,归纳总结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为此,历史教学应该因时而变,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简介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核心特质,以及其对于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包括了传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素养,也包括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要培养的思维能力、经验运用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素养。

如今,核心素养已被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广泛应用,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二、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而核心素养则是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

比如说:1.知识素养:学生应该掌握历史学基础知识,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2.思维素养:学生应该具备思想批判意识,判断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理和背景,理解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情感素养:学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和文化成就,培养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

4.经验运用素养:学生应该将历史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以上四方面,是历史教育中需重视的核心素养。

只有在这些方面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具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能够独立研究并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历史人才。

1.前期准备教师通过文献调查和瞄准学生需要,确定目标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信息渠道,了解历史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面等。

2.教学过程在知识涵盖的前提下,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关键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相应因素,并打造理性思考、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沟通的展示端口。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一、引言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品质。

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导向,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着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高中历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学科,其教学设计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成为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方法,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关注,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策略、实施步骤及案例分析,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它主要包括文化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其中,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包括语言文字、数学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素养;自主发展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创新的能力;社会参与是指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篇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等方面。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联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它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注重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融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其次,核心素养强调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核心素养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注重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合理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明确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培养的历史兴趣和情感态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高中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已成为当前历史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改变这一局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素养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设计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力求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录,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高中历史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和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认知能力。

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通过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完善,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概念和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等。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如何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推进单元教学设计是其系列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从课程的层面看,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板块并依据历史时序,以“点—线”结合方式加以构建,特定时段的历史发展特征构成单元教学的内容主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又划分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主题教学成为单元教学的重要特征。

从教学的层面看,“学科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模式,奠定了单元教学“上接下联”、贯通上位学科核心素养与下位课时教学目标之间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针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具体的、单项历史核心素养的课时教学设计较多,而渗透于单元主题、依据历史核心素养所作的综合性、系统性单元教学设计相对较少。

鉴于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所设模块、主题(单元)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整合较为简略,而其培育却又带有长期性、综合性,故此,实施层面的相关单元教学设计探讨不仅必要,且更为急需。

从内容上讲,单元是“为使儿童的思维活动有一个段落,将教材或学习经验构成一个个有机的单位”。

①单元作为构成课程内容的有机要素,既有特定的内容边界与指向,各单元之间亦具有特定的、协调性的整体联系。

教学实践中,倘若单元教學设计不考虑上述因素,常会出现如下误区:一是单元教学设计缺乏系统的整体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上接学科课程目标,下联课时教学目标,带有纵向的上下贯通性,单元教学设计如果不考虑其自身的上下连接作用,就会出现脱节或背离现象。

比如,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必修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两个专题单元都应蕴含“救亡图存”“近代化”两个主题,如果仅从其中某个维度作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就会偏离学科课程目标。

二是单元教学设计的边界无限扩大。

尽管新课程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如果不考虑单元主题,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作无限制地发挥,将相关或不相关的内容都扯入课堂教学,单元教学主题就会淡化,教学成效亦会大打折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者:迟习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3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64-02
在以往的高考一轮复习中,由于我们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担心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通过导学案设计,狠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史料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扩展、挖掘。

这种教学模式看似重视学生基础、注重史料教学,却在无形中把“鲜活的历史”变成了“死去的知识”,既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反思自己备考复习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对教材标题层层解析为抓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式。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单元和课节标题,通过步步紧逼的方式,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同时,打破了对教材知识的简单重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以整个单元作为教学设计单位,有利于理清每课内容与单元标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例,说明这种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操作要领。

一、紧抓单元标题,通过步步紧逼层层设计问题
围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这一单元标题,我们通过采取步步紧逼的方式,从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可以层层设计出的问题有:(1)当今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标志是什么?和以往的划分标志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怎样不同的史学观念?(2)“西方”一词在历史学中的含义是什么?相对应的“东方、近东、中东、远东、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各是什么意思?(3)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之处?与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确立?确立的标志是什么?(5)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后,在其他国家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哪些规律性认识?
对以上问题的设计,需要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为单靠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很难达到要求。

教师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需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内容、高考大纲、课程标准、高考能力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非常熟悉的基础上。

二、紧抓课节标题,结合课程标准认真思考问题
在引导学生对单元标题和课节标题之间的关系有了准确把握和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围绕课节标题,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来思考问题,看自己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

比如,围绕本单元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以结合“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这些课程标准,设计出以下问题:(1)什么叫君主立宪制?它有几种表现形式?(2)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标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其建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完善过程?这对英国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权利法案》是在哪年由哪个阶级制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什么叫责任内阁制?在这一制度下,英国的首相与内阁大臣、首相与议会、首相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主要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

教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考查,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在这一环节,我惯用的教学手段有: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评选、课堂练习检测等。

三、利用教材知识,围绕核心素养深入挖掘问题
在通过结合课程标准检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阐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

再来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教材中讲到了议会的由来。

那么,英国的议会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各自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从教材中的“历史纵横”中找到部分答案:13世纪,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大宪章》上签字;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召开的会议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后来议会逐渐演变为上下两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下议院;1830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再如,英国的政党政治起源于什么时候?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英国的内阁制与中国明清时的内阁制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问题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涉及到,并且要让学生弄明白。

在这个环节处理上,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学习延伸”等栏目中的內容当作史料来解读,自己设计问题,并利用这些“史料”和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四、找到相似之处,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对比分析
在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中,除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外,还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等。

对美国、法国、德国等教材知识的整理思路其实与英国是一样的。

在完成对这些教材知识整理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找到他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对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

比如:比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比较美国的共和政体与法国共和政体的异同;比较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或法国总统)在权限、产生办法、与国会关系、任期等方面的异同等。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近代有哪些体现?最终的结局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和探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不但对教材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达到了中外贯通、内外相联的效果,增强了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再加上我们适时选用一些典型材料和高考真题,作为对学生史料实证学科素养和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就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考要求,从而为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