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回归_辽宁省村镇结构形态应对策略_荣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7年第17卷第8期
却过程中,若采用直接冷却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
使其丧失再利用的价值;改直接冷却为间接冷却后,不仅节约了水,而且提高了水的使用价值。

二是采用非水冷却,免用冷却水。

三是合理利用冷却水,不仅达到节水目的,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3)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回用。

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回用也就是非传统式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过去的用水“工程型”为“资源型”“生态型”
,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长治市工业企业的主要行业为煤炭、电力、化工与机械等,要在这些企业中宣传“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提高用水效率”的指导方针。

4.3农业用水节水措施
农业是长治市用水量较大的行业,农业也是总体缺水最多的行业。

长治市农业灌溉为“以供定需”的灌溉模式,水系属于一般“资源型”缺水,节水措施需要采用一定的“工程型”节水措施,同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资源型”节水措施。

提高渠道的防渗率与灌区的管理水平以及田间管网输水效率是农业节水的有效措施。

(责任编辑:白尚平)
───────────────
第一作者简介:杨丽霞,女,1973年12月生,1996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现为太原理工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030024.
ProbeintotheUtilizationofUrbanWaterResourcesand
theWater-savingMeasuresinChangzhiCity
YANGLi-xi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situationofthewaterresourcesandurbanwatersupplyinChangzhiCity,andputsforwardsomewater-savingmeasuresforstrengtheningtherationalutilizationofthewaterresources.KEYWORDS: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water-savingmeasure;ChangzhiCity
辽宁省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典型东北风貌和人文特色、自然形态与人工聚落环境极为和谐的村镇形态。

从鸦片战争殖民者入侵东北至今,在种种因素影响下,由于村镇的经济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逐渐转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的变迁,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这一变化,村镇的结构形态就应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建造出了迥异于传统村镇的城镇形态。

新的村镇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然而,在村镇形态的变迁过程中,传统村镇形态受到冲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辽宁省传统风貌和人文特色逐渐丧失。

针对上述状况,试根据当前村镇结构形态面临的问题,拟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促进传统村城镇结构形态特色的延续和回归。

1村镇结构形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代城镇是辽宁省城市化的空间产物,其结构形态特征体现了工业
社会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等方式把复杂的自然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需要的复杂物。

这种组合过程造成了关系实体的失衡或是异化,使得村镇脱离了原有的发展轨道,走上了一条有异于传统的、不和谐的村镇形态。

1.1形态结构失去地域性
每一个村镇都是以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为基础连续发展起来的,但
从当前辽宁省的村镇空间形态格局发展来看,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等地域性的因素对村镇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小,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正趋于相同——
—千镇一面,个性化、地域化的村镇空间形态正在消失。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而且有近40个少数民族镇。

而每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村镇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体化,被“汉化”“同化”了。

汉族的村镇也受影响,追求一种“现代化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从某种程度其发展割断了村镇自身发展的文脉,未来的发展将会失去“自我”。

1.2形态发展失去自组织性
同传统村镇的发展模式相比,这一时期的村镇发展同样具有很大的
自发性,所不同的是后者在工业化推动下和经济利益驱动下,自发无序的发展。

大多村镇的结构布局开始从生活型道路为骨架转向以过境公路为骨架,形成跨路或骑路发展的布局形式。

不但如此,在组织规划中,规划单位并没有阻止这种失自然的发展态势,而表现出加强这种趋势,规划出以过境公路为发展轴,几大功能组团沿其周围的组织结构,如铁岭市的威远堡镇、业民镇等等。

1.3结构规划失去针对性
受工业化影响,目前大多数村镇规划缺乏对村镇本身自然环境的研
究,同时也缺乏对村镇居民的深入调查,盲目套用理想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式,同时由于村镇职能由单一趋向于多元,村镇由均质状态向异质状态转化,致使规划盲目追求功能分区和环状的道路网结构,强化城镇的“显性”形象。

辽宁省不少村镇规划都套用大城市规划所擅用的在用地
文章编号:1005-6033(2007)08-0102-03
收稿日期:2006-10-15
理性回归———辽宁省村镇结构形态应对策略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要:分析了辽宁省村镇结构形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村镇结构形态理性回
归的原则,指出了村镇形态理性回归的途径。

关键词:村镇结构形态;理性回归;辽宁省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02
外围规划一条环路,试图限制村镇的外扩,不符合村镇自身的生长要求,其结果往往使村镇的空间发展偏离自身的发展规律。

2村镇结构形态理性回归的原则
传统村镇的结构形态在当前的村镇建设中或是渐渐失落,或是外观形态趋于同化,要促进村镇传统结构形态的理性回归,必须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调整村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为前提,确定适合于小城镇的建设模式,从而促进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2.1适度原则
传统村镇和近现代村镇的结构形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适应社会发展产生的。

现代村镇虽然存在问题,如果又将其完全回归到传统村镇的形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回归要有“度”,要理性回归。

所谓理性回归就是要适应现代村镇发展要求的、将从工具理性走向主体理性的全面复归。

2.2自组织演化与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
传统村镇在自组织演化机制引导下发展得井然有序,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的城镇发展可以摈弃城市规划,因为现代城镇的发展与传统村镇面临着不同的环境。

针对当今村镇建设复杂的内外环境,应将自组织演化和城市规划这两种作用机制相互结合,形成互动的机制,才能引导村镇空间向有序化方向发展[1]。

2.3硬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村镇结构形态发展的模糊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对村镇未来发展的预测只能是相对的近似,不能用纯粹硬性的方法来认识村镇形态,否则只能导致面对大量不定性的尴尬[2]。

村镇规划要有强制性、硬性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弹性的成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持其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村镇形态理性回归的途径
3.1地域文化的回归
地域文化是指在时空维度不同的地域空间所形成的不同“文化圈”,而独特的“文化模式”则是“地域文化”的内涵[3]。

地域文化的回归就是复归地域空间所特有的“文化模式”,针对辽宁省村镇应包括规划理念的继承和建筑形式的创新。

3.1.1规划理念的继承
“天人合一”是传统村镇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这一理念使得传统村镇和谐地发展。

村镇结构形态的回归应首先继承传统村镇的规划理念,具体包括:
(1)保护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延续传统村镇的格局。

辽宁省村镇的历史长短不一,对开发建设的村镇要通过对其历史发展的研究,弄清历史上该村镇的面貌和演变过程,规划建设是要有意识的保留传统的村镇格局,延续其发展脉络,使其格局能很好地融入自然中和自然和谐发展。

(2)规划新建要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

每一个村镇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规划新建部分要成为村镇的一部分,就要体现出村镇的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现代采取的技术、使用的材料及工艺都与过去不同,但仍然可以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建出既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又完全符合现代使用功能的村镇,从而也就创建出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村镇。

3.1.2建筑形式的创新
传统建筑形式的回归不应单单是照搬当地民居单体的形式,也不仅是在民居上应用一些特有的建筑符号,而是应适应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从而进行创新。

在建筑设计上应该了解当地村镇居民的性格,这种性格要反映到建筑之中。

一方面,是由于设计者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也在于不同地区的建筑只有充分满足当地人的行为心理要求,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比如:完整的建筑体量,也正符合防寒保温、集中紧凑的空间布局要求;建筑的大块凹凸,适于辽宁省长年天高气爽、日照充足的自然特点,而产生强烈的阴影效果,更加强了建筑的体积感;简洁朴素的装修,又宜于用新技术的手段去表现。

3.2街道形态的回归
街道是村镇交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

街道富于连续性和指向性的人性空间也为这种交往提供了可能。

在现代村镇中,由于交通方式的改变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得传统村镇中的主要街道变成了过境公路。

过境公路给村镇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正是如此,使得村镇的商业集中到公路的两旁,这样过境公路成为村镇居民交易、交往的场所,过境公路“街道化”。

3.2.1调整道路的功能
根据村镇的实际情况,将村镇中的道路明确功能,避免过境公路“街道化”,由于村镇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街道形态回归上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发展可以脱离过境公路的村镇,采取在村镇外围规划新的道路将过境车辆引导出去,使车行对居民的干扰尽可能少,调整原有的内部路网结构,重塑街道的交往功能,建立以生活型道路为主的核心区。

对于那些对过境公路有绝对依赖性的村镇,采取土地使用性质置换的方式,尽量将居住区用地置换到过境公路的一侧,避免过境公路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3.2.2村镇内部街道的尺度
辽宁省的传统村镇地广人稀,人均占地面积比较大,除了住宅建筑之外,在宅前或宅后有一定的自家院子,再加上宅间宜人的小路,展现了农家田园的生活气息。

但是,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现代村镇中的道路往往规划得“宜车”而不是“宜人”的尺度,所以规划得都很宽,其宽度远大于传统村镇中的街道。

村镇内部的道路动辄就是十几米,而路边的建筑高则两三层,低则就是平房,其道路宽度和沿街建筑的高度比为D/H=2,3,……,这样宽的内部道路和这样的高宽比割裂了居民住宅与自然融合的田园气息。

因此,村镇中生活性街道的尺度应在保证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应回归到传统村镇街道的宜人尺度,在对车流量的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街道的宽度,并根据村镇发展的具体情况实行弹性的规划。

3.3规划建设者的回归
传统村镇都是村镇居民自行建设的,居民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建设出适应自身发展的村镇形态,而现在的村镇是由有资质的规划单位和当地政府来规划建设的,而这部分人对相应的村镇了解有限,所以规划出来的村镇往往是技术上说得通,但是在村镇实施起来就困难重重,所以规划工作者和当地政府应适当转变在村镇规划中的角色,在村镇规划中充分起引导的作用。

(1)对村镇居民进行深入的调查,充分了解居民的概况及其生活意愿等,整理总结出居民的需求和该村镇的社会人文情况。

(2)实行“不完整性”规划,即在总体规划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某些规划建设内容留有一定的弹性,由村镇居民来完成,如村镇住宅可以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模式,供村镇居民选择。

4结语
辽宁省村镇结构形态的理性回归要从提炼传统村镇的特色出发,经过结构形态的解析,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传承原有的特色的基础上对现在的加以创新,这或许是在现代辽宁省要建造体现地域文化、有文脉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可供选择的一条路[4]。

参考文献
[1]赵立德.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浅析[J].建设论坛2004(5):28-109.[2]张军.小城镇规划的区域观点与动态观点[J].城市发展研究1998(1):1-90.
[3]唐作剑,张艳锋,陈伯超.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辽宁省小城镇建设——
—以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3(11):1-280.
[4]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
—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30.
(责任编辑:张红)───────────────
第一作者简介:荣澈,男,1980年10月生,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现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荣澈理性回归——
—辽宁省村镇结构形态应对策略本刊E-mail:bjb@mail.sxinfo.net决策参考
103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7年第17卷第8期
TheRationalRegression———
TheReplyingStrategyofRuralStructuralFormsinLiaoningProvince
RONGChe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on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ruralstructuralformsinLiaoningProvince,advancessomeprinciplesoftherationalregressionofruralstructuralforms,andputsforwardsomepathsfortherationalregressionofruralstructuralforms.
KEYWORDS:ruralstructuralform;rationalregression;LiaoningProvince
太原市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大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较差,故而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太原市气候、土壤条件较差,大气污染严重,致使许多园林树种如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等乡土树种生长不良。

尤其是迎泽大街、新建路分车带内的常绿针叶树叶色普遍变黑,枯枝落叶等树势衰弱现象严重,有些地段甚至出现死亡,严重影响了我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太原市城区主要街道常绿针叶树生长不良原因调查
植物的生长与其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主要包括气候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土壤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如果树木与任何一种生态因素不相适应,都会影响树木生长。

某一生态因素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素的变化,这种或这几种生态因素就成为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

如能找出限制因素并加以改善,使这些因素逐渐恢复有益效应,就能使树木生长好转。

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太原市常绿针叶树生长不良原因时,从新建路、迎泽大街的油松、侧柏生长状况入手结合这4种生态因素进行研究。

1.1气候因素
太原市近郊东西山地区均有油松、侧柏分布,且长势很好。

可以充分
说明油松、侧柏完全适应太原区生长。

据每年7月和8月,对常绿树地段的小气候进行观测与对比。

每天8时、14时、20时观测3次,分别测定地下5cm和30cm地温,观测结果为,迎泽大街分车带及新建路绿化带内多为裸露地面,一个月中14时的
30cm中地温高于26℃的天数分别为19天、9天,而一般树木根部生长活动适宜温度在12℃~26℃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根系活动明显减弱。

在30cm中地温最高值往往出现在15点30分左右。

可想而知,地下20cm~30cm地温要比14点观测时的地温值高出许多。

也就是说7月10日至8月10日高温季节,常绿针叶树根系多数时间处于地下20
cm~30cm这一炽热土壤层中,尤其是迎泽大街分车带内裸露地面下地温更高,这里的根系(主要是须根)不但活动减弱,树木生长势也最差。

对迎泽大街、新建路马路分车带内的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观测,分车带7,8,9月3个月土壤含量出现全年最低值,一般不足10%。

据油松、侧柏的生物学特性资料表明,水分供应是不足的。

此时,气温地温出现最高值时期,树木需水量达全年最高值,常绿树地上部分蒸腾量最大。

位于马路边的树木由于连续不断的车流,加大了其环境中的风速,树木蒸腾更强,此时如果土壤中水分供应不足,树木根系,尤其是须根系在高温缺水的条件下,不但发育不良、吸水功能降低,而且许多根系是很难越夏的。

裸露地面地温过高、干旱、缺水则成为我市常绿针叶树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

1.2生物因素
就病虫害而言,常绿树病虫害主要有危害油松的黑长大蚜、针叶小
爪螨等。

但根据资料显示和笔者观察对比近年来新建路、迎泽大街的常绿树并没有明显受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植株,在调查生长不良原因时,基本上可以排出病虫害的影响。

据资料表明,松属植物为外生菌根类型,柏科植物为内生菌根类型。

菌根可以促进树木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真菌可以提供额外一些无机盐类,特别是增加可给态氮素来改善营养,并提供某些促进生长的物质,增强树木的代谢作用,菌根可以使吸收水分和盐类的根表面积扩大100~1000倍,使叶色正常,生长健壮。

外生菌根真菌的繁殖体在土壤表层4cm~5cm以内数量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其数量减少,真菌的感染率也随着下降。

通过测定,生长在天龙山、晋源苗圃的油松菌根、菌种数量远大于迎泽大街的油松菌根、菌种数量,其根系发达,长势良好;而迎泽大街油松生长衰弱。

可见常绿针叶树生长好坏与根系发育状况,尤其是与菌根的菌种和数量多少有关。

1.3人为因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太原市城区的常绿针叶树均不同程度地受害于
大气污染。

据《林木与大气污染概论》认为“硫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含量并不多,一般约占其干重的0.1%~0.3%,为此,我们采集了迎泽大街、新建路、迎泽公园等处的几种常绿针叶树针叶,对其含硫量进行了分析。

各观测点平均含硫量为:新建路0.83326%,迎泽大街0.66254%,迎泽公园0.396%,与植物体内含量的最高值作为标准进行比较,得出:迎泽大街、新建路常绿针叶含硫量超过最高值0.3%。

据绿化树种对SO2的
文章编号:1005-6033(2007)08-0104-02
收稿日期:2006-11-28
太原市城区常绿针叶树生长
不良原因调查与改良措施
李美娟
(太原动物园,山西太原,030009)

要:调查并分析了太原市城区主要街道常绿针叶树生长不良原因,提出了解决常
绿针叶树生长不良的措施。

关键词:常绿针叶树;栽培管理;太原市中图分类号:S79;TU985.11
文献标识码:A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