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bec9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6.png)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字词详解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为业:以……为生.为:作为.缘:沿着.行:前行,这里指划船.远近:偏义复词,这里指远.忽逢:忽然遇到.夹岸:两岸.杂:别的,其它的.芳:指花.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甚:很,非常.异:对···感到奇怪.欲:想要.便:于是,就.穷: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得:看到.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舍:离开.初:开始.才:副词,仅仅,刚刚.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通:通过.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意思;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现在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总意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对某一问题从长期思索不解而后忽然领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舍:房屋.平:平坦.旷:宽阔.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之:这.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得见.相闻,可以互相听到.其:那.种作:耕田劳作.着:穿着.悉: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并:表承接顺接,而且.怡然:愉快的样子.乃乃大惊的乃:副词,竟,竟然.大:很,非常.从来:从……地方来.具:详细、详尽.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要yāo:通“邀”,邀请.咸:副词,都,全问讯:询问消息.语:yù向.........人说,告诉云:说.先世:祖先.妻子:指妻子、儿女.邑人:同乡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焉:兼语词,从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间隔:断绝来往.今:现在.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无论:更不用说,更不必说.叹惋:感叹,惋惜.延至:邀请到.延,邀请.为:无义.具言:详细地说.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具:详细.停:待.辞去:辞别离开.语:对……说.不足:不必,不值得.为:向、对.道:说.既:已经;······之后.得:找到.便扶向路: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记号.志:动词,作标记.及:到了.郡下:指武陵郡城下.诣:到,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如此,判断句,像这样即:立即.遣:派遣.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名词性所单独可不翻译.遂:竟然.复:又,再.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南阳:郡名,治所在现在河南南阳.刘子骥:即刘驎之,字子骥,东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高尚:品德高尚.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打算.寻:随即,不久.未果: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果:实现.问津:本指打听渡口,这里是访求寻找的意思. 津,渡口.小石潭记作者: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译文: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注释1从:自,由 .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清,清澈.冽: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7.屿:小岛. 18.嵁:不平的岩石. 19.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2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2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皆:全,都. 2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透过. 24.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5.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26.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7.乐:玩乐.28.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2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忽明忽暗.斗: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30.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 其:那. 31.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3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33.以其境过清:认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认为.清,凄清. 3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5.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36.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7.龚古:作者朋友. 38.宗玄:作者的堂弟. 39.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4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注释奇:奇特.曰:叫.以:用.径:直径.之:的.为:做,这里指雕刻.罔:无,没有.因:依据.势:样子.象:模似,仿照.具:具有.情:神情.各:各自.态:姿态.尝:曾经.贻:赠.余:我.盖:大概,原来是.泛:泛舟.云:句尾语气词,无意.约:大约.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意思同“又”.奇,零数.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可:大约.许:上下.轩:高.敞:宽敞.为:是.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覆:覆盖.之:代词,代指“船舱”.开:开设.启:打开.而:表修饰.相望:左右相对.焉:语气词.之:代窗.则:就.徐:缓缓地.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色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糁:涂染,名作动.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表并列,并且.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居:位于.为:是.阅:阅读,看.执卷端:拿着画卷的右端.执:拿着.卷端:画卷的右端. 抚:轻按.卷末:画卷的左端.如:好像语:说话.现:露出.侧:侧转.其:他们的.比:靠近.绝:极,非常.类:像.矫:举.属zhǔ:相类似.诎:同"屈",弯曲.而:表并列,并且.倚:倚靠.之:代左脚.可:可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楫:船桨.舟子:撑船的人.状:的样子.其:那.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 衡:通“横”,与纵相对.攀:扳.若:好像.视:目光.端:正.容:神情.寂:平静若:好像.然:的样子.其:那.夷:平题:题写.其:船的背面,船底.曰:刻.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钩画:笔画.了了:清楚明白.其:代字.墨:黑.用:刻着.篆章:篆字图章.丹:朱红色.通:总.为:刻.并:和.有:同“又”,连接零数和整数.而:表转折.计:计算.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盈:满.简:通“拣”,挑选.修狭:长而窄.为:做,这里指雕刻.之:代“核舟”.以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⑵洲:水中的陆地.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⑿芼mào:择取,挑选.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注释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2.苍苍:茂盛的样子3.为:凝结成.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6.一方:那一边.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8.从:追寻.9.阻:险阻,道路难走.10.宛:宛然,好像.11.曦xī:干.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13.跻jī:水中高地.14.坻chí:水中的沙滩15.涘sì:水边.16.右:迂回曲折.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c018d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4.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与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译: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冰与霜正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长安的城阙高踞三秦中枢,遥望岷江的五津,隔着无尽风烟。
你我之间有难忘的离愁别绪,因为彼此都是漂泊流离在外做官的人。
四海之内若有知心存在,再远的天涯也仿佛近邻。
不要在我们挥手作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情难自禁哭湿佩巾。
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授能的贤君。
想到天地是那样永久长远,独个儿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4、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翻译:(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276b676c175f0e7dd13724.png)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八下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默写
![八下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7dbda58011ca300a7c3901f.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重点复习一、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著称。
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eb31873c850ad02de80414e.png)
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风和烟雾都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看得到底。
游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一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处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还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地,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生性嗜好喝酒,但因家穷不能常常喝到。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去喝酒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说走就走。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依然安然自若。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f88c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7a.png)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八年级下册古文:北冥有鱼 原文 注释 翻译
![八年级下册古文:北冥有鱼 原文 注释 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5bf36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1.png)
八年级下册古文:北冥有鱼【原文】:北冥¹有鱼,其名为鲲(kūn)²。
鲲之大³,不知其⁴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⁵。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⁶而飞,其翼若垂⁷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⁸则将徙(xǐ)⁹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¹⁰也。
《齐谐¹¹》者,志怪¹²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¹³三千里,抟(tuán)¹⁴扶摇¹⁵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¹⁶。
”野马¹⁷也,尘埃¹⁸也,生物¹⁹之以息²⁰相²¹吹²²也。
天之苍苍²³,其正色邪(yé)²⁴?其远而无所至极²⁵邪(yé)?其视下²⁶也,亦²⁷若是²⁸则已²⁹矣。
【重点词注释】:¹北冥:北海。
下文“南冥”,指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²鲲:传说中的大鱼。
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⁴其:指示代词。
⁵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⁶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⁷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垂:悬挂。
⁸海运:海水运动。
古有“六月海动”之说。
⁹徙:迁移。
¹⁰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¹¹《齐谐》:书名。
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
一说人名。
¹²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¹³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
击:拍打。
¹⁴抟: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一作“搏”(bó),拍。
¹⁵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八年级(下)所有文言文课文中的重点句汇总及翻译
![八年级(下)所有文言文课文中的重点句汇总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44feed2aa00b52acfc7ca93.png)
《马说》句子翻译1、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在奴役的手中受到耻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2、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译: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译:(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5、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6、呜呼!其真无马邪(yã)?其真不知马也。
译: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不识得千里马吧。
《送东阳马生序》句子翻译1、余幼时即嗜(shì)学。
译: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学习。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ài)。
译:(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5、以是人多以书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6、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
译: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7、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29e02b05ef7ba0d4a733b68.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烟雾全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端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长满了苍翠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6、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山峦相互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8、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嘤嘤成韵,和谐动听。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叫个不停。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极力追名逐力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1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译:(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因)家境贫穷,经常没有酒喝。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去喝酒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喝醉了就回去,并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5、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译: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箪里瓢里常常是空的,(可是他却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4ef41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9.png)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论语》十则孔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此句意为: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孔子说:复习旧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孔子说:不到愤懑的时候不启发,不到困惑的时候不点拨。
如果举一个例子,不能推知其他三个,就不再教导了。
6.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8. 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注释】孔子说: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所学到的东西。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善于变通,仁德的人内心宁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仁德。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古文解词和翻译句子[宝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古文解词和翻译句子[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6339b37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9.png)
从流飘荡:顺、随猛浪若奔:飞奔的马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窥谷忘反:通“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望曾不吝情去了:舍不得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箪瓢屡空:经常是空的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或许食之不能尽其才:通“饲”喂通“才”骈死于槽里之间:两马并驾才美不外现:通“现”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正确的方法执策而临之:面对走送之:跑着俟其欣悦:等到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腰白玉之环:腰佩水尤清冽:格外为堪:不平的岩石潭中鱼可白许头:大约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百废具兴:通“俱”全、皆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荣誉一起或异二者之为:或许,表委婉语气这里指心理活动(指两种心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伛偻提携:腰背弯曲射者中,弈者胜:下棋树林阴翳:遮盖杂然而前陈者:摆开太守谓谁:为,是冻风时作:起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柔梢披风:开,分散麦田浅鬣寸许: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湿透恶能无纪:怎能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的向上,直插青天,形成无数山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能看见太阳。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自我消遣,文章稍微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天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且欲与长吗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么?大概是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知经叩问曾经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当我从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就有离开国度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别人批评、指责的心理,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了啊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9a7b438b90d6c85ec3ac6c5.png)
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一段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记叙、抒情为主)“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
平静的江面,水之清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
山之峻峭,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
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
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
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第22课《五柳先生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145af147375a417866f8fa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21与朱远思书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面上的烟雾都消失了,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象奔腾的骏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五柳先生传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但)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4、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5、(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通其意——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不懂它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
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d7d809f3186bceb18e8bb04.png)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八年级下古文重要句子翻译
![八年级下古文重要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aeec0e8551810a6f52486e6.png)
八年级(下)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喜欢读书,(但)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升官发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互相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面竹子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旁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此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忧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凄凉,感伤到了极点而悲伤了啊。
10、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迎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1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bec43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5.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必背古文及译文渔人看到这里,大为惊奇,问这里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人详细回答了他的问题。
渔人便想回家,设宴招待他们。
村里的人听说有客人,都来询问情况。
这些人说他们的祖先在秦朝时期逃避战乱,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了,与外界隔绝。
他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也不知道魏晋时期的事情。
他们详细地讲述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令人感叹不已。
其他人都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招待他们食宿数日。
离开时,村里的人说:“这些事情不应该对外人说。
”渔人回到家后,记录下了所见所闻。
他去见太守,向他讲述了这件事。
太守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但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
南阳的XXX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想去探险。
但他最终因病去世了。
此后再也没有人问津这个地方。
文章中有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被删除。
以下是改写后的每段话:初,我们开始走进一条才通人的小路。
当我们通过这条小路时,突然间,我们看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场景。
这个地方非常平坦,旷阔,而且整齐划一,就像是这个属于某个特定类型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有一些人正在种作,穿着各种不同的衣服。
我们发现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好,对外人也很热情。
我们问这些人关于这个地方的情况,他们都很详细地告诉了我们。
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吃饭,我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
在饭桌上,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来到这个地方,而且一直以来都与外界隔绝。
他们非常幸福,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听到这些话,我们感到非常惊讶和惋惜。
我们决定辞别这些人,但他们邀请我们再次回来。
我们告别他们后,顺着原来的路回去。
一路上,我们做了许多记号,以便下次回来时能够找到这个地方。
最终,我们回到了南阳。
XXX是明朝一个奇巧的艺术家,他能用径寸之木创作宫殿、器皿、人物,甚至是鸟兽和树石,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他曾送给我一艘核舟,这艘船大约八分长,高度只有两黍左右。
船中间有一个宽敞的舱室,用箬篷覆盖。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a2a51849b6648d7c0c746df.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古文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烟雾全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端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长满了苍翠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6、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山峦相互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8、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嘤嘤成韵,和谐动听。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叫个不停。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极力追名逐力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1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译:(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因)家境贫穷,经常没有酒喝。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去喝酒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喝醉了就回去,并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5、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译: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箪里瓢里常常是空的,(可是他却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
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常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7、好读书,不求甚解;译:(他)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八年级语文下册 古文参考译文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古文参考译文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0a1cc958fb770bf68a5534.png)
八年级〔下〕古文参考译文文言文学习方法口诀文言文短小思想深刻,结构层次也较清晰。
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积累知识须坚持。
初学方法要定格,贪多求全不消化。
文学常识心里明了,字词语义认读准。
翻译不能全盘上,多看注释勤思考。
重点句、关键句、特殊句,直译意译相结合。
熟读背诵经常用,看看“提示〞文意通。
谦虚认真学古人,妙笔生花文章新《与朱元思书》吴均译文〔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一样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开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竭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但心里很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古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好像在互相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它们争着比高,笔直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五柳先生传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2、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与烈日。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送东阳马生序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读到很多的书。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人贤人所讲的道理
3、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4、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注意课文最后一段的翻译,特别是出现生字词的句子,这些不是特别重要,但比较难,要多留意)
小石潭记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呆呆的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待得太久。
岳阳楼记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衔接远山,吞吐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6、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7、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里有穷尽。
9、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就有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的就为他的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的就为他们的君主担忧。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注意课文2、3、4段写景的句子,近几年中考很喜欢考写景句的翻译)
七年级古文翻译
口技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喧哗的人。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抚摸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人一面用手来轻轻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同时都响起来,各种妙处都具备。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正了身子。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
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每个手有百个手指,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一个人有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不能说出其中的任何一处地方。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时宾客当中没有一个不脸色大变,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个大腿大哆嗦,几乎想要抢先逃跑。
木兰诗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
4、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为国而死,壮士征战数载胜利归来。
6、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8、
9、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不愿意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儿回故乡。
10、
1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