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社交网络、微博、微信还是短视频平台,这些新兴媒介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方式。
然而,这种新兴的交流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大学生状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日益提升,社交媒体也随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统计,超过80%的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
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成倍增长,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内容传播速度显著提升。
虽然这种参与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连接,但也为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积极影响1. 信息共享与心理支持社交媒体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包括课程资料、学习经验、生活建议等。
此外,在遭遇情绪困扰或心理问题时,大学生也能借助社交平台寻求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
这种动态的信息流动和相互帮助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
2. 社交网络与人际关系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能够建立和维持多样化的人际关系,不论是同学、老师还是远方的朋友。
这些在线关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支持系统,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不再孤单。
例如,在校内外活动中,大学生能够迅速建立联系,共同参与活动,从而增强团体凝聚力。
3. 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自我的平台。
在这里,他们可以发布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是艺术创作。
这种自我表达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
尤其是在探索自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阶段,这种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消极影响1. 虚荣心与攀比心理尽管社交媒体为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网络诈骗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网络诈骗的社会心理学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犯罪现象,并且每年的受害人数和受害金额都在不断地增加。
针对网络诈骗犯罪,警方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但是,网络诈骗犯罪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了监管不严的因素外,社会心理学因素也不能忽视。
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诈骗进行分析。
第一章、诈骗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1.1 情感欺诈背后的心理学情感欺诈是网络诈骗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
情感欺诈的背后,隐藏着诈骗者的心理学特征。
诈骗者往往采用情感欺诈来拉拢受害人,让其自愿泄露个人信息或是财物。
情感欺诈的核心在于利用了人类天性中的“同情心”和“信任心理”。
受害人往往出于一些信任因素,愿意相信并配合诈骗者的要求。
一般来说,诈骗者使用的手段可以是虚构个人经历或故事,以触动受害人的情感,建立起信任。
1.2 自我认同与网络诈骗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人类在社交过程中,需要被他人接受和赞同,以便提升自尊心。
而网络诈骗也恰好利用了自我认同心理。
诈骗者通过熟练使用网络技术,伪造个人信息,以获得他人的信任,满足自我认同心理,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1.3 人际交往心理与网络诈骗人际交往的核心在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需要建立起诚信、信任和互惠的关系。
而网络诈骗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诈骗者在社交平台等网络连通环境中,往往会采用虚假身份或者虚假财富等方式,建立起虚假的信任关系,从而欺骗受害人。
第二章、受害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2.1 喜新厌旧心理与网络诈骗喜新厌旧心理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渴望新鲜事物,但是对于已经拥有的事物,却容易感到厌倦。
而网络诈骗往往利用了这种心理。
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中,也包括了一些看似“高科技”的诈骗手段,总是能够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或求异心理,从而让受害者信以为真,被欺骗上当。
2.2 社交平台的需要心理与网络诈骗社交平台在近年的发展中,成为了人们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数字反哺与群体压力: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数字反哺与群体压力: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深入到了许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老年人在使用微信朋友圈的过程中,既受到数字反哺的正面影响,也面临着群体压力等负面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和社交媒体使用体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将从数字反哺和群体压力两个维度入手,分析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数字反哺指的是年轻一代对老年一代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种反哺关系对于老年人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而群体压力则是指老年人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受到来自同龄人或社交圈子的影响,这种压力可能会对老年人的使用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数字反哺和群体压力对老年人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还将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社会背景等因素,综合分析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多元影响因素。
最终,本研究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优化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体验,促进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融入和发展。
本研究也将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制定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政策和实践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信息传递、人际互动的重要平台。
老年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交媒体使用行为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
微信朋友圈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对老年群体的社交、信息获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反哺与群体压力对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数字反哺指的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授数字技能和知识的过程。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数字反哺对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研究
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微信朋友圈是广泛应用的一个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生活、交流社交和分享信息的平台。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社交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后果。
我们需要了解微信朋友圈行为的动机。
研究表明,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行为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需求: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维持关系,而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生活和情感状态的平台。
通过发布动态、评论和点赞,用户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表达关心和关注他人。
2. 自我展示: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人们展示自己生活精彩瞬间的平台。
用户通过发布精心打造的照片、文字和视频来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以获取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3. 社交比较: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也会进行社交比较,即通过观察和与他人的行为进行对比,来评价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幸福感。
这种行为动机可能来源于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微信朋友圈行为的基本动机。
这些行为动机是否会对个人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的积极影响因素包括:1. 社交获得: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互动,人们可以得到朋友们的赞赏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并获得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
2. 自尊提升:在微信朋友圈中获得他人的赞美和认可,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心,增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3. 社交比较带来的激励:有时候,社交比较也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激励,激发个人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尽管微信朋友圈行为的积极影响因素存在,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的消极影响因素:1. 社交焦虑:一些用户可能会因为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表现不够出色或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2024年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拟剧理论视角下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作为中国主要的社交平台之一,其用户数量庞大且活跃度持续上升。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少用户会出现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的现象。
本文以拟剧理论为视角,对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拟剧理论背景及适用性拟剧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强调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如何通过行为、语言、符号等手段进行表演,并达到特定目的。
在社交媒体中,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人们通过发布状态、评论、点赞等行为展示自我,实现社会互动。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其用户的互动行为和情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拟剧理论的影响。
三、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概述微信用户社交媒体倦怠指的是用户在频繁使用微信后产生的对社交媒体活动的兴趣减少、疲劳感增加的心理状态。
这种倦怠现象与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社交压力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因素分析1. 信息过载:随着微信信息流量的不断增加,用户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和处理信息。
长时间的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产生疲劳感,从而出现倦怠现象。
2. 社交压力: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用户在展示自我和互动过程中会感受到一定的社交压力。
过高的社交期望和外界评价可能会让用户产生厌倦感。
3. 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模糊: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中,用户需要不断进行“表演”,这种表演可能会让用户感到疲惫。
同时,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模糊也可能导致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情感疏离。
4. 缺乏深度交流:微信等社交媒体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方式,但往往缺乏深度交流的机会,用户可能因此感到交流的浅层化和空虚感。
5. 个人心理因素:用户的个人心理状态,如自尊心、自我效能感等,也会影响其对社交媒体的态度和倦怠程度。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等方法,收集微信用户的相关数据。
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情绪稳定
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情绪稳定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通过微博、微信、抖音还是其他平台,用户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点滴。
然而,社交媒体的普及并不仅仅带来了方便和乐趣,还有可能对用户的情绪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情绪稳定,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社交媒体与情绪的联系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具有直接关系。
社交媒体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互动,也很容易导致情感的放大。
对于一些人来说,社交媒体是一个表达自我、寻求支持的平台,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其中感到孤立和焦虑。
积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社交媒体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情绪调节手段。
例如,当用户分享自己的成功、快乐时刻或获得他人支持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
这种交流不仅可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还能增进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支持网络:社交媒体为人们建立和维护支持网络提供了便利。
当有人面临挑战或困境时,朋友和家人的声援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信息获取:社交媒体还为用户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
通过浏览动态,他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经历和感受,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
自我表达:通过发布照片、视频和文字,用户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这种自我表达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改善情绪。
消极影响然而,社交媒体也可能引发负面情绪。
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比较效应:许多社交平台展示的是人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这往往会导致用户与他人进行不合理的比较。
当看到朋友、同事过得更好,他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进而影响自尊心。
信息过载:在信息高度泛滥的环境中,用户很容易感到疲惫和紧张。
无休止的信息流可能使人在注意力集中和消化信息方面遇到挑战,从而造成情绪波动。
孤独感:尽管社交媒体可以增强联系,但也可能导致孤独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微信的成功
、
微信 的简 介
二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微信的成功
朋友们状 态信息 以及 大家 围绕这些 内容产生 的互动也就 使微信更快 更
微信后起 勃发, 在众 多现代人不可 或缺的社 交工具 中脱 颖而出。 我 方便 。 另外 , 微 信是基 于 “ 熟人 圈” 的社 交工具 , 用户在 “ 朋友 圈”中发 们可能 没有微 博号, 可能不会 玩人 人、  ̄ a c e b o o k , 可能不知 道什么是好 布的内容只有自己的微信好友 才能看到 , 在这一点上微信也更 能满足人 看 簿, 但我们手 机软件 中微信 是必不可少 的, 拥有一个微信号更 是成为 们的 自 我保护心理 。 种 流行, 这也让 “ 你今天朋友 圈了吗?” 成为 新时代的 问候语 。 可见 , ( 六) 荣格根据心理 能量的指 向将人划分成两种性格 类型
论与赞来 寻得心理 的安宁。 有一种被 关注 的欲望 。 对 于内倾型的人依然 喜欢表 达 , 这种人 发布 的信息其 实更多的不是为了与他人互动或 是寻得 评论 , 关注、 转发 。 他更像是一种 与 自 身的对 话者, 把发布信息作为一种 记录自 身、 表达 情感 的工具。 微信 同时满足 了这两 种人的需 求 。 外 倾型 人格特 性的人会从微信的回复中体验 到外界 对自身的评价 。 而对于 内倾 型 人格 的人来说 , 关注 点常常局限于 自身, 因而微信 可以让 他能够 有机 交需求 , 不仅仅 是跟熟 悉人的交 流, 还 能结识陌 生人。 朋友圈 的互动会 会 接触 到更多客 观 , 更 多吸取 客观信息 反馈 的渠道 就 能够帮助 他朝 向 让 真实的 自己隐藏在 “ 面具 之下, 但这样 也能收到好友的评论与点赞 , 人格平衡 的方 向进行发展 。 再 者微信贴心 的服 务都满足了人们尊重 的需要。 微信可 以关注很多订阅 由此可见, 人们在 微信 中不仅能展 现真实 的自己, 还 能展现理 想 的 号, 可 以是 一些名人 的, 也可以是一些 公益的, 还 可以是一些学者 的, 这 自己。 同时, 微信作为一 款社 交软件不仅满足 了其他 社交 软件所能满足 可以让 人们 获取很多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了 们 自我实现的需要。 的人们 的需 求 , 更 重要 的是它所 独有 的一 些功 能满 足了人们更 多的需 ( -) 行为主义认为强化对于 一个行为的养成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求。 这让人们有理 由相信 微信成 功的未来。 人们发布 在朋 友 圈中的消息 , 在 收到别 人评 论 的时刻就 是对 发朋 友圈这一行为 的一种强化 , 这就 促进 了发朋友 圈这一行 为的养成 。 微信 的朋友 圈收到 的是来 自好友 的强化 , 而微信 中摇一 摇 、 附近 的人、 漂 流 瓶 的强化作用更 明显, 这是来自 于 陌生人 的强化。比如 , 再玩 附近 的人
即时通讯技术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九)
即时通讯技术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前言在当代社会中,即时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通过短信、社交媒体还是各种即时通讯应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
这种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引发了众多社会心理学现象,本文将对即时通讯技术的社会心理学进行分析。
1. 无形的连接与社交焦虑即时通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无形的连接。
通过 WhatsApp、微信等应用,人们可以与远隔千里之外的亲友建立起实时的联系。
然而,这种连接却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焦虑。
人们不再能有借口称自己不在线,他们需要及时回复信息,尽量不让对方等待太久。
这种坚持即时回复的责任感不仅使人们不敢错过信息,也使得他们更加担心自己发送消息后的回应。
这种社交焦虑,使得人们更加在意自己的在线状态以及消息回复的速度。
2. 社交媒体上的虚拟身份与自我表达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之一。
通过个人主页的设计、朋友圈的状态更新以及照片分享,人们可以以自己想要展现的方式塑造虚拟形象。
这种虚拟形象的塑造与社交媒体的使用相辅相成,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如何通过更新个人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然而,这种表达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这使得人们更加在意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和受到的反馈。
3. 即时通讯技术和社交关系的影响即时通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过去,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电话沟通来维系朋友关系。
而现在,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即时通讯方式来与朋友保持联系。
尽管即时通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它也削弱了人们之间的实时互动。
通过文字和表情符号,人们难以完全准确地传递情感和意图,这可能导致沟通的误解和冲突。
4. 即时通讯技术的对个人隐私的影响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们的个人隐私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分享了大量个人信息,包括家人、朋友、兴趣爱好等。
这些信息可能被他人滥用,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安全问题。
大学生对移动社交媒体沉迷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2/1上大学生对移动社交媒体沉迷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阴王瑞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社交媒体的种类日益多样化,几乎能满足当前大学生所有的关于社交、信息、学习、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故而出现大学生普遍使用且出现过度使用的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文章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大学生能科学、健康地使用移动社交媒体。
关键词:从众心理焦虑心理网络媒介素养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山西大学生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现状及沉迷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H-18087)研究成果。
根据对山西省十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关于移动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大学生最频繁使用的移动社交媒体就是手机。
他们在学校期间的使用频率普遍呈碎片化状态,不分时间、地点随时使用,存在过度使用并沉迷的情况,这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有效防止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原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
一、移动社交媒体可满足大学生的信息传播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获得越来越容易,人们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呈现普遍性。
移动社交媒体的功能可以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也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让大众的自我表达诉求与信息传播诉求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大学生作为移动社交媒体普及性最高的群体,对接收信息的需求与传播信息自我表达的需求最高,他们将移动社交媒体作为了解世界并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工具。
经调查,大约有66%的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就是为了获取资讯与信息,而且对信息的需求与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心理学对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的探析
基于心理学对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的探析微信的社交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即时的交流方式。
通过微信,人们可以轻松地给亲友发送消息、分享照片和视频,或是参与群聊和微信公众号的订阅。
这种简单快捷的社交方式使人们更加容易感到满足和连接感。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满足这种需求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信的社交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关系、增加幸福感和减少孤独感。
微信也存在着一些社会化问题。
微信的使用频繁和便捷性使人们往往掉入社交媒体的泡沫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互动。
心理学研究发现,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存在着差异,虚拟社交往往缺乏真实性和深度,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亲密关系和人际支持的需求。
长期以来,研究也发现虚拟社交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沉迷等。
微信的使用需要适度和谨慎,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微信的社交功能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焦虑。
在微信上,人们可以随时查看他人的动态,了解他人的生活和状态。
这种社交比较往往引发人们的自我比较和虚荣心,产生焦虑和不安。
心理学家费斯滕伯格提出了“社交比较理论”,指出社交比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以此评价自己的价值和自尊。
微信的社交功能可能加剧人们的社交比较,对自尊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微信的社交功能也存在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微信上的信息来源众多,信息量庞大,人们往往感到困惑和疲惫。
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多的信息对人们的认知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并引发压力和疲劳。
微信的使用需要理性和适度,合理管理和筛选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揭秘为什么我们会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产生上瘾
心理学揭秘为什么我们会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产生上瘾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对这些科技产品产生了依赖性甚至上瘾,这引发了人们对于上瘾机制和心理问题的关注。
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为什么我们会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产生上瘾的原因。
一、即时满足感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
无论是微信、微博、新闻APP,还是视频网站、游戏等,这些都带给我们即时满足的感觉。
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获得他人的赞同和关注,增加自己的自尊心和满足感。
这种即时满足感让我们产生了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依赖,进而产生了上瘾的倾向。
二、奖赏机制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上的很多应用都设计了奖赏机制,通过激发我们的获奖欲望来增加使用的动力。
比如,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游戏中的奖励道具和排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我们的大脑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够带来快乐感的神经递质。
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时得到的奖励刺激会使我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反馈,进而导致我们对它们的依赖和上瘾。
三、逃避现实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常常使人感到疲惫和沮丧,而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则成为了我们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通过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暂时忘记问题和困扰,寻求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容易形成习惯,进而导致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上瘾。
四、缺乏自控能力许多人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上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自控能力。
在面对刺激和快乐感的诱惑时,我们往往难以抵制住诱惑,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
这可能与个体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关,例如,具有冲动性、焦虑、孤独等特征的人更容易上瘾。
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也容易导致自控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上瘾的倾向。
五、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我们对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上瘾产生了一定影响。
社交网络的普及让许多人感到与他人的连接更加紧密,因而更容易受到他人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交行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交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他人互动和影响的科学。
社交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社交行为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和幸福感都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社交行为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等方面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交行为。
一、社交行为的定义社交行为指的是人与他人之间的各种互动和交往,包括语言互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礼仪和社交技能等。
社交行为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社交行为获取支持、信任、友谊和爱情等重要的生命资源。
二、社交行为的特征1. 多样性社交行为的形式和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个人交往、小组互动和群体互动等,无论是直接的面对面交往,还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社交网络等渠道的线上交往,都可以作为社交行为的表现形式。
2. 动态性社交行为不是静止的、单向的行为,而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
社交行为中的参与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反应和情绪也可能变化。
3. 意义性社交行为不仅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包含了人类社会、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社交行为,人们可以获得有关对方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三、社交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交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经历和技能等。
个体的性格特点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比如外向性的人更善于交际。
个体的兴趣爱好也会涉及到社交行为,比如爱好音乐的人可能会更容易结交一些音乐方面的朋友。
个体的经历和技能也会通过社交行为来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比如在工作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会让人们更懂得如何和他人相处。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和组织等因素。
社会和文化是社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社交行为有着不同的规范和标准,比如一些文化可能更注重礼数和面子,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自由和独立。
家庭也是社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的温馨和支持会让个体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和他人沟通。
2021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社会心理学及建议范文1
2021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社会心理学及建议范文 网络语言指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语言和词汇。
随着网络普及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优良成果。
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还是文化与社会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语言文化川。
青少年群体中,网络语言使用十分普遍。
这是由青少年群体的特定心理因素和生活用语习惯决定的。
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进行探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概况 (一)使用目的据笔者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群体接触过网络,比例较高。
其中,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青少年仅有9.60k,获取相关信息的只占10.8%,而进行娱乐活动(看电影、聊天、听音乐或者玩网络游戏等)却占79.6%.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接触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体闲和娱乐。
在体闲和娱乐方式中,虚拟交友聊天比例最高。
而网络交友聊天是使用网络用语的重要途径二(二)使用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3.40%的学生对使用网络语言持接受态度。
部分青少年认同使用网络语言,认为在恰当范围内使用网络语言是可行的,并没有达到所谓的盲目推崇程度。
部分青少年不认同使用网络语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网络语言比较低俗,与文明社会建设不符;二是网络语言中有不易识别和理解的文字符号,同时书写难度也非常大。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并使用网络语言。
(三)使用范围除基本网络媒介外,手机短信成为进行网络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手机短信中插入一些网络用语,如表情符号、行为符号等较为生动的形象,广受追求新鲜的青少年群体推崇。
但总体来说,网络语言使用范围不大,大部分青少年表示不会在作文中使用。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再三强调书写作文时要注意语言规范。
可见,青少年虽喜爱使用网络语言,但往往能够合理控制使用范围。
二、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混杂地方方言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对当地方言具有特殊情感,喜欢在平时的网络语言中掺入方言。
社交心理学趋势之社交行为和心理趋势
社交心理学趋势之社交行为和心理趋势社交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交行为和心理趋势的学科,通过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分析了当前的社交行为和心理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
一、社交行为趋势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微信等成为人们日常社交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过这些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交流观点和建立社交圈子。
社交媒体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表达机会,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2. 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虚拟社交网络(VR/AR)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沉浸式的社交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与朋友或陌生人在虚拟空间中互动,创造出远离现实的社交体验。
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使得社交行为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3. 移动社交应用的普及移动社交应用如WhatsApp、Snapchat和Line等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社交方式。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与朋友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交流。
移动社交应用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和社交习惯。
二、心理趋势1. 社交焦虑的增加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虚拟社交网络的流行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到社交焦虑。
在面对大量社交信息和虚拟空间中的社交压力时,人们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形象或缺乏真实的互动而产生焦虑情绪。
2. 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加重视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
他们希望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真实的自我,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的形象。
这种心理趋势也推动了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3. 社交比较和自尊心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常常陷入社交比较中,对他人的生活和成就进行评判和比较。
这种社交比较往往会对个体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正面的社交关系来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未来趋势展望1. 面向个体需求的社交媒体平台未来的社交媒体平台将更加注重个体需求的满足,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基于心理学对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的探析
基于心理学对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的探析【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析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现象。
在研究背景中说明了微信作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率,以及社会化对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
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微信在社会化中的心理影响,对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等。
研究目的是揭示微信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社会互动中的特点和作用。
正文部分包括心理学角度解读微信使用行为、微信社会化特点分析、微信在社会化中的心理影响、社会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微信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心理学对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部分对文中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强调微信在社会化中的心理影响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微信使用、社会化、心理学、社会化特点、心理影响、社会互动、个体心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心理学角度、社会互动、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信作为中国最流行的社交软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社交功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微信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在微信上的社交行为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多样化。
探究基于心理学的微信使用的社会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微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人们大部分的社交需求。
随着微信的使用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在微信上的社交行为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特点与现象。
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微信使用行为,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动机,进而揭示微信在社会化中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微信在社会化中的作用,分析其社会化特点并解析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旨在揭示微信在当今社交媒体环境中的重要性。
也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基于心理学的社会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微信作为当前社会中最流行的社交应用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微信使用的社会化行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社交行为模式和心理动机,还可以揭示出社交网络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社交媒体依赖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分析与探究
2020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在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升级和换代,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当前我国在互联网时代,高达90%的人们使用手机上网,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应运而生下,其微博、视频等平台也开始迅速崛起,整个社会也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之中。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虽然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为人们的方便快捷交流搭建桥梁,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形成了社会心理,这是每一人都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
一、社交媒体依赖的涵义社交媒体依赖,就是人们在网络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社交媒体去获取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可以说,一旦没有接触社交媒体时,人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躁的情绪,以及生理上出现想要接触的欲求,并且接触之后就会感到踏实和愉悦,这属于一种对社交媒体使用的瘾癖。
当前,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的社会心理,主要包含八个方面的表现形式:1)无论在任何时候总是想要打开社交媒体;2)在工作和思考等任务中,容易出现中途的中断,并去使用社交媒体;3)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已经超过了预期值;4)持续性、或者不间断的想要去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甚至期望自己收到消息提醒、得到@和评论等;5)在无聊时会使用社交媒体,尽管得不到满足但也放不下;6)很多时间会因为社交媒体耽误正常事情的进展,比如工作、学习、等车等等;7)虽然尝试不去使用社交媒体,但次次失败;8)不用社交媒体时,就会感受到焦虑和不知所措。
在这八点之中,只要达到三点及以上,就是具有社交媒体依赖的倾向,超过五条就属于超出正常社交媒体的使用范围,产生强烈的依赖症,从而造成人们出现社交媒体依赖的社会心理。
二、社交媒体是现代人们个性社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人,属于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并需要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生存的物资和信息,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心理学报告: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报告: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一、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的起源与演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
本小节将探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起源,以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1 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社交媒体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个人网站和即时通讯工具,如ICQ和MSN。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微信。
1.2 社交媒体的人际关系影响社交媒体的出现和使用给人际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虽然社交媒体被批评为虚假的、浮浅的,但它也对人际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本小节将具体探讨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1 扩大社交圈子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社交媒体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大拓展了社交圈子。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发现共同兴趣和经历的他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2.2 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社交媒体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到朋友们的动态和信息,以及社会热点话题,进而和别人展开讨论和交流。
三、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尽管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本小节将详细探讨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3.1 社交媒体沉迷与社交隔离社交媒体的使用过度容易导致人们对实际社交的隔离。
一些人对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过于关注,而忽视了身边的人际互动,这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3.2 信息超载与交流障碍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的大量涌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注意力分散。
信息的泛滥和快速更新,使人们难以掌握有效的交流技巧,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质量。
四、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尽管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但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调解手段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微信中的心理学
品质生活心理学堂微信中的心理学文/肖赣贞不再是孤身一人,摆脱了独处,会觉得更安全。
在微信的各项功能中,“朋友圈”更趋向于展示出符合社会共同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形象,比如理智、富于同情心、博学等等,能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
由于“朋友圈”成为发布与自己相关的各类内容的平台,人们可以很快获知联系人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生来就存在好奇心,这源于童年时期对自己身世的好奇与追问,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在微信上,虽然一条帖子的转发和传播数量有限,容易造成信息搁浅,但是极大地照顾到了用户的体验。
微信中的信息需要主动关注,主动获取,人们关心的大都是自己想获取的信息,从而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精确化。
微信通过图文传递进行表达,这个过程本身具有觉察及整理思绪的功能,能够从潜在的“下意识”层面提高到“意识”层面,从而启动情绪疗愈。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出发,把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四个象限: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这个心理学原理被称为“乔哈里视窗”。
其中公开象限表示个人信息—— 态度、价值观、情感、知识、体验、技能、视角等等,不仅自己知道,而且别人也知道。
一般来说,明星、领袖和著名企业家等,其名气越大,公开象限就越大,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事也越多。
隐私象限指自己知道但对其他人隐藏的信息,包括不可告人的内容、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以及“忘了说的秘密”。
盲点象限指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信息。
潜能象限则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信息。
当我们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少,打交道人类天生就有获得别人关注的需求。
个体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和价值,以满足被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关注的需要——微信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这种功能。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缩了人们用于情感交流的时间,而心理认同感有所减弱促成了社交平台的繁盛。
与完全开放式的社交平台中的用户不同,微信好友通常是较为熟悉的人,关联度较高,认同感也可能较强。
即时通讯技术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一)
即时通讯技术的社会心理学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即时通讯技术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MSN、QQ到如今的微信、WhatsApp,即时通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以信息传递和交流为核心的时代,探究即时通讯技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
首先,即时通讯技术对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即时通讯应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
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沟通,即时通讯技术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子。
与此同时,即时通讯技术也带来了一些社交问题。
由于信息传递的高效便捷,人们往往更喜欢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来沟通,而放弃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加,社交关系变得相对脆弱。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和珍惜身边的真实社交,不要完全依赖即时通讯技术。
其次,即时通讯技术对个人心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们习惯了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这一点给大家带来了安全感。
然而,这也让人们对独处和孤独感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即时通讯技术促使着人们习惯了时时刻刻得到他人的回应,这种实时性让我们忘记了独处带来的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适时放下手中的即时通讯工具,独处一段时间,给自己提供一个更好的思考环境。
另外,即时通讯技术还对人们的情绪和焦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即时通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压力。
不断刷新微信朋友圈、浏览WhatsApp群组,使人们陷入了信息过载的困扰中。
我们渴望获取更多的信息,与此同时又担心错过重要的讯息,这种焦虑感让人们身心俱疲。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适度地使用即时通讯技术,避免陷入焦虑的泥沼。
最后,即时通讯技术对个人隐私和安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即时通讯应用,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各种个人信息。
然而,即时通讯技术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网络攻击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
年轻微信用户发布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及心理动机研究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5), 4177-4187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https:///10.12677/orf.2023.135417年轻微信用户发布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及心理动机研究郭小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6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摘要如今,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已经变得网络化,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大部分年轻人进行人际交往与自我呈现的平台。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任何行为都伴随着动机,本文即以自我中心导向动机与他人中心导向动机两个维度研究年轻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及其心理动机。
通过网络发放问卷,收集问卷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年轻微信用户发布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动机在两维度上都处于较强水平,其中娱乐消遣和自我形象管理分别最好体现了年轻用户的自我呈现动机,并且自我呈现动机两维度在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上都不存在差异,在用户对朋友圈的使用程度和频率上均存在差异。
娱乐消遣和自我形象管理分别呈现着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能够达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的统一,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心理动机A Study on the Self-Presentation Behavior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YoungWeChat Users Publishing MomentsXiaodong Guo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Received: Jun. 28th, 2023; accepted: Sep. 15th,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2023AbstractNowadays, th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has become networked; especially the Wechat郭小东circle of friends has become a platform for most young people to carry 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y behavior is accompanied by motiv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lf-presentation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young light letter users in the circle of friends from two dimensions: self-centered motivation and other-centered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hrough the network,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corresponding data were analyzed, and conclusions were drawn: The self- presentation motivation of young users Posting moments is at a strong level in both dimensions, among which entertainment and self-image management best reflect the self-presentation moti-vation of young users, an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two dimensions of self-presentation moti-vation of users in terms of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and frequency of users’ use of moments. Recreation and self-image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present the true self and the ideal self, which can achieve the unity of self-harmony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and finally realize social harmony.KeywordsWechat Circle of Friends, Self-Presentation,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在逐渐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使用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微信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媒介产品,在日常生活、媒介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方面对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从2011年推出到2013年,微信用户在短短两年内突破3亿,这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
但目前学界鲜少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微信使用行为进行研究,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微信的最主要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心理特征对微信使用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笔者从自我认知、人际互动和从众三个方面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文献梳理对影响个体微信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自尊高的人期望通过自我展示获得他人正面评价,故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状态、心情发布或者分享链接的可能性大于自尊低的人;微信半私密的传播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个体对隐私暴露的忧虑,所以个体在使用微信与网友进行人际互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暴露与自我展示;易受从众心理影响的个体希望通过一定的行为与周围其他社会成员保持一致,因此个体的从众心理促进其微信认知及使用行为的产生。
1.1 研究背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其重要载体——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即时通讯应用((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软件)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
原有的MSN手机版、飞信手机版、手机QQ等都是由PC端迁移到手机端的,在功能和操作体验上远远不如一开始就定位在手机上的IM软件。
为了满足广大移动用户的需求,各互联网公司开发纷纷开发出新的即时通讯软件,例如飞信、易信、米聊等,在新的IM软件行列中,微信所拥有的用户则遥遥领先于其他。
:微信2010年11月18日正式立项,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腾讯微信iPhone 版本,3天后推出Android平台版本,随后推出塞班版本。
优越的性能让微信方兴未艾,它被IT业界誉为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最有价值的互联网产品,是继新浪微博之后的又一大互联网变革。
据数据统计,2012年3月29日,微信的注册使用者突破1亿,用时433天,平均增速23.09万/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使用者数突破2亿,用时172天,平均增速58.14万/天;截止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使用者数突破3亿,用时120天,平均增速83.33万/天。
微信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引起业界的关注,学界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
1.2 研究目的目前学界对于微信的研究主要可以归为三个方面:第一类是理论研究,多从传播学相关知识如人际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微信的传播机制以及微信使用者的行为和意图进行解读和预测,认为微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第二类是实证研究,通过对微信使用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微信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例如大学思政教育和警务工作再利用微信之后的实际效果和帮助;第三类是应用性研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微信在市场营销和商业运作中的意义和实效。
虽然对于微信的相关研究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并且除了传播学和经管类的研究比较成熟外,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实际上还处于萌芽阶段。
此外也有一小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微信使用者的社会资本进行研究,但这类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微信的使用者数量为何会有如此快速的增长,作为个体——微信使用的主体,又是为何会对它有如此“迷恋”,解释这些问题,还需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微信受众的使用行为进行分析,这类研究虽然部分涉及到了心理学领域,但也停留在表层,并未作深刻的剖析。
所以笔者在本研究中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微信受众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的使用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1.3.1 现实意义如前所述,有关微信的研究大多是站在即时通讯技术的角度进行,目的是了解微信受众的使用状态和使用满意度等状况,为预测和推动微信发展前景提供依据。
然而,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使用不仅仅是给相关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它也给个体的生活甚至是整个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例如微信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获得资讯的方式、娱乐消遣的方式等等,这些社会影响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不能排除消极的问题,例如有些微信使用者沉迷于其中,花费过多时间在微信上,因此耽误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因此,洞察微信受众的使用动机和行为习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微信对个体的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与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能为众多应用提供商的开发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1.3.2 理论意义微信使用者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在使用微信时虽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但是个体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也就是说,个体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变化是决定其使用微信与否最基本的原因,所以本研究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微信使用者的使用动机进行深刻分析。
正如学者所说,微信本身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工具或手段,那么在对微信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时,必然要涉及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与微信相关的研究虽然涉及多学科领域,但学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比较浅,所以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对微信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有所理论补充。
第二章文献梳理2.1 微信使用现状目前学界关于微信使用原因或动机的分析还比较少,但已经有一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微信使用者的使用意图和行为,并对影响微信受众使用态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有学者从科技接受模型的角度来出发,发现微信个人使用者多为19-35岁的年轻人,主观规范是影响使用者使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微信的“有用”及“易用”性非常重要(王潇雨,2013)。
马良(2012)也认为个体使用微信的动机有两类:一是作为个体对微信易用性、有用性、娱乐性的感知,二是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交性的需要。
熊莎(2012)在提出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和趣味性与微信使用正相关之外,还提出网络外部性对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她认为微信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使用的用户越多,个体就会觉得它的价值越大,越想使用这个产品。
此外,人口统计变量对个体对微信的感知易用性、有用性、趣味性也存在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微信使用意愿。
陈攀(2012)将个体使用微信的动机分为人际交往、感知娱乐性和低成本消费三个变量,认为人际交往和低消费成本对微信的使用意向影响都是显著的,而感知的娱乐性对使用意向影响并不显著,但人际交往会显著影响感知的娱乐性,用户通过微信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够获得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放松。
2.2 微信使用动机近两年以来,有部分研究者开始从以往的技术接受模型中走出来,转而应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微信手中的行为进行解释。
刘静楠(2013)通过对微信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播特征等情况的分析,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大学生——微信主要受众群体使用微信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包括:接触新媒体的需求、从众心理的驱使、人际交往的需要、娱乐、消遣的需要,展示自我,获得关注和认同,获取信息、资讯,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等等。
王潇雨(2013)也提出,微信本身的半私密传播方式促进了个体使用者的感情互动,形成最频繁的稳定成熟的联系人交际圈,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示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树立个人形象以及情感需要;同时,微信使用者通过关注公众账号等完成信息的获知和分享,避免了信息遗漏,满足了用户的认知需要。
类似的,有学者认为,微信作为媒介之所以被爆发式增长的用户接受,主要是由于它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包括:沟通交流需求,社交需求,降低成本需求,休闲娱乐需求,任务需求以及时尚需求等(詹恂,严星,2013)。
当然,也有学者没有对微信进行直接具体研究,而是对移动社交网络进行研究,提出先关理论简介,对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用户的动机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其中信息性动机、社交动机、便捷动机、利他动机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使用频率具有正向影响,即用户的信息性动机、社交动机、便捷动机、利他动机越强烈,使用移动社交网路的频率就越高。
娱乐动机、归属动机除了直接影响其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时间外,还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使用时长。
信息动机、社交动机、便捷动机、利他动机对用户的使用频率产生影响;信息动机除了对使用频率产生直接影响外,还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使用频率(刘忠国,2013)。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关于微信使用者使用原因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科技接受模型,提出个体对微信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以及网络外部性都对微信的使用具有正面影响;二是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微信可以满足个体的社交需要,情感需要,娱乐需要,信息需要等,所以个体产生使用微信的意愿。
个体作为微信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使用行为不管是使用技术接受模型还是“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解释,都必然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心理特点,个体的心理特征会影响其认知和需求,从而影响其行为。
然而,学界目前嫌少从心理学角度对微信使用原因进行分析,故本研究尝试从社一些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微信使用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对微信相关研究作出些许贡献。
第三章研究设计3.1 研究方法3.1.1 文献分析法本研究的文献是近五年国内相关学术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通过对之前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了解学界当前研究现状并发现不足,进一步从之前的研究中得到启发,建立自己的理论假设,构建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2 问卷调查法为了解微信使用者的心理特征与使用情况,本研究根据理论假设设计问卷,这是本文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问卷中问题的准确性和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参考了网络上其他相关研究,采用了相关题目。
处于时间和成本的考虑,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式(主要是偶遇抽样和雪球抽样)分别发放纸质问卷和网页问卷。
回收后通过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验证理论假设。
3.1.3 个案访谈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填答了问卷的部分被调查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使用微信的原因和行为习惯,并通过交谈了解被访谈者的性格特征,发现微信是用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内在联系。
将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材料,为研究假设提供依据。
3.2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没有具体限制,但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的问题,在发放问卷时采用了方便抽样和雪球抽样的方法,在最终获得的200份有效问卷中,填答者包括笔者身边的同学、家人、亲戚、朋友以及这些人的亲朋好友等,年龄跨度从18岁以下到50岁上不等,地区跨度也比较广,但除了在身边同学、朋友中发放纸质问卷外还发放了网络问卷,所以样本中所有人都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使用技能,因此可以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拥有一定互联网使用技能(能够打开网页链接并进行简单操作)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