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或implicit curriculum)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方面的论文。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却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课程理论家则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则从哲学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隐性课程定义: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举例子
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举例子一、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内涵(一)幼儿园潜在课程的概念20世纪初,杜威指出:“除了正规学习以外,还有与正规学习同时产生的经验即同时学习。
”它是有关情意方面的学习,比正规学习更重要。
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在提倡设计教学法时提出了“附学习”一词。
“同时学习”“附学习”这两个概念与潜在课程都非常相似。
“潜在课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室生活》一书中提出,随后出现了大量关于潜在课程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潜在课程的概念存在着争议与分歧,尚无统一的认识。
就目前来说,国内比较权威的和比较有影响力的是靳玉乐所提出的潜在课程概念,即“潜在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关系结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
[1]由此,我们将幼儿园潜在课程定义为,幼儿园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关系结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幼儿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
(二)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内容依据潜在课程存在的广域性,我们将幼儿园潜在课程分为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和文化心理类三种。
1. 物质空间类:主要指幼儿园的建筑、教室的设计与布局、走廊的布置、整体规划等物质空间环境。
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
”由此可见,幼儿园建筑的设计与规划、班级区域活动的划分、班级环境的设计、物质材料的安放等,这些物质空间环境不是无关紧要的、随意的,而是有其自身特点,且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成长的。
2. 组织制度类:主要指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师幼行为准则等。
科尔伯格曾指出:“潜在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
”所以,这类潜在课程对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遵守各项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比显性课程更能发挥作用。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时课数及期限。
3、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6、个体发展的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7、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综合课程也被称为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
9、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10、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除了学校正式教学外,通过学校教育实践中未正式秉承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非官方的“潜在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与正式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相辅相成。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与作用隐性课程潜伏在学校生活和日常教学中,通过学校环境、师生互动、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
它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非明确的,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在学校中,学生往往需要与来自不同背景、观念和价值观的学生相处。
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与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这些社交技巧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遵守规则与纪律学校是一个法治意识培养的场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校规、课堂纪律等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则,他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权利、遵循规范和纪律,并养成自律的习惯。
3. 思辨与批判精神隐性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观点,并通过各种讨论和思辨,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
这种精神在学生面对信息浩瀚的社会中,帮助他们辨别真伪、理性思考,提高自己的素养。
4. 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学校是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相聚的场所,通过接触不同文化,学生能够培养包容与尊重的态度。
这可以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好地理解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1. 学校文化每所学校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理念、传统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的文化特点会对隐性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纪律和规范,要求学生服从与遵守规则。
2. 师生互动教师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承载者之一。
他们不仅在教学中传递学科知识,还可以通过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
老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和价值观。
潜在课程的概念
潜在课程的概念黄光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甚巨。
近年来台湾教育的改革,课程的革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课程是政府或学校的规划,经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经验和知识。
经验是个体和情境互动所得的东西,而人间大部分的知识大都是根据经验而来的,经过科学的程序而获得的。
这类经验与知识,通常称为官方课程,或显著课程,或正式课程。
这种课程大致表现在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科用书或上课时间表当中。
教师、家长及学生都清楚理解,他们知道学了这些课程,学生会获得什么知识、技能和态度。
除了这种显著课程之外,还有一种课程称为潜在课程。
这个课程的新领域,从一九七零年代在美国得到课程学者的关注,学者不同,所给的名称也不同,诸如: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implicit curriculum、unstudied curriculum、untaught curriculum、unwritten curriculum等。
简单的说,潜在课程是官方课程之外,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东西。
这些东西除了认知领域,更包含情意领域。
潜在课程学习的结果大都是情意领域的,比如: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等。
因为学生所学的态度并非全是正面的、积极的,而且常有负面的、消极的,再者,潜在课程的影响常非教师的意图,而学生常是不知不觉的。
最麻烦的是这种影响特别深刻且久远。
因此,更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和关心。
我们研究潜在课程,大致从三个环境下手: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及认知环境。
以下就从这三种环境来说明其所产生的潜在课程。
壹、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教育效果称为「境教」,指的是校园的规划,校舍的设计及教室的安排等等。
一、校园规划:牛津及剑桥是两所世界知名的学府,两所大学都有小河贯穿其间,特别是剑桥大学。
学校建筑物古色古香,即使新盖的建筑物,其颜色也是一致的,比如牛津大学,新旧的建筑物都是土黄色的。
每个学院,碧草如茵,看起来十分舒适。
潜在课程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潜在课程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李梅
【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1
【摘要】潜在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潜在课程具有隐蔽性、稳定性、无形性与易接受性等特点.潜在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师生双方隐性因素的作用和校园环境与文化的熏陶作用.实施潜在课程应从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即知识文化建设、活动形态文化建设、环境设施文化建设和校园风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李梅
【作者单位】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广西,钦州,5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3
【相关文献】
1.充分挖掘潜在课程资源的育人作用 [J], 姚丙义
2.简论潜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J], 马怡;王秉琦
3.发挥潜在课程在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J], 李顺阳;孙慧佳
4.充分挖掘潜在课程资源的育人作用 [J], 姚丙义;
5.潜在课程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发挥作用 [J], 陈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内涵与开发
幼行 为准则等 。科尔伯 格曾指 出 : “ 潜 在课 程作 为道 划 的 内容 。【 5 虽然对 幼儿 园课 程的理解 不 同 ,但人们 德教育 的重要手段 ,比显性课程来得更 为有力 。”所 还 是 比较认 同幼儿 园课 程 中包含着潜在课 程 ,而且认
以 ,这 类潜在课程对 于规范幼儿 的行 为 、培养幼儿遵 可其是生 活化 、经验化 的。幼儿 园的一 日生活是统一 守各项 准则 、养 成 良好 的行为 习惯 、维护 良好 的班级 的 ,幼儿 园生活与家庭生 活是统 一的 ,幼儿 园生活的 秩序 比显性课程更能发挥作用 。 领域和形式是 统一的 。由于生活是 统一 的整体 ,是 不
者 克伯 屈在 提 倡设 计 教 学法 时 提 出 了 “ 附学 习 ”一 机构 的精神 与灵魂 。” 由此 可见 ,幼儿 园建筑 的设 计 词。 “ 同时学习 ” “ 附学 习”这 两个概念 与潜 在课程 与规 划 、班级 区域活动 的划分 、班级环境 的设计 、物
都非常相 似 。 “ 潜 在课 程 ”一词 最早是 由美 国学者杰 质 材 料 的安 放等 ,这些 物 质 空 间环境 不 是无关 紧要
究生。
幼 儿园潜在课 程是幼儿 园课程 的组成部分 ,它在 和 比较 有影响力 的是靳玉乐所提 出的潜在课程概念 , 促 进儿童道德 、情感 、意志 的发展 ,促进儿童 良好价 即 “ 潜在 课程 是 指学 校 通 过教 育环 境 ( 包 括 物质 、 值 观念 的形 成 ,培养儿 童 良好 的行 为习惯等方 面发挥 文 化和社会关 系结 构 )有意或无 意地传递 给学生 的非 包括 学术 的与非学 术 的 )” 。I l 由 着潜 移 默 化 的作 用 ,是 幼儿 获 得幸 福 童年 的重要 保 公 开性教 育经验 ( 证 。幼 儿园潜在课程 与幼儿 园正规课程 同等 重要 ,为 此 ,我们将幼 儿园潜在课程定 义为 ,幼儿 园通 过教育 包括 物质 、文化和社会关 系结构 ) 有 意或无意 促进幼 儿身心健康 和谐 发展 ,促 进儿童完整 人格 的形 环 境 ( 包括 学术的与非 成发挥 着合力 。因此 ,在充分 利用幼儿 园正规课程 的 地 传递给幼 儿的非公开性 教育经验 (
潜在课程与德育.pdf
潜在课程作为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从潜在课程及其构成入手,探讨了潜在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功能以及在实践中如何精心设计,发挥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
“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对潜在课程的探讨不断增多,研究逐步深入,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在学生个体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本文拟从潜在课程及其构成入手,谈谈潜在课程与德育改革。
一、潜在课程及其构成 迄今为止,对于何为潜在课程,尚无公认的准确定义。
一般认为,潜在课程“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起到教育作用的。
”也即,潜在课程是指融入学生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不为学生意识到的一种教育影响。
它是相对于政治、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和体育、科技等活动课程而言的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1、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
包括校舍的布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的布置、运动场所的设置、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等。
环境是人创造的,环境也能塑造人。
2、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
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活动制度等。
合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
3、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
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校风,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等。
这些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及学校成员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
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强有力的潜在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曾指出,潜在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
他要求“利用潜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从理论上看,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幼儿园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
幼儿园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课程和教学计划之外的潜在的和非预期的课程,是广义的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部分。
隐性课程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而通过幼儿园情境有意或无意地对幼儿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园、社会体系和正规课程之中的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
笔者认为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隐性课程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幼儿园隐性课程正适应新《纲要》为我们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
如新《纲要》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强调“幼儿在生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新《纲要》还指出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等等,所有这些要求仅仅靠有计划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借助于隐性课程去实现。
隐性课程客观存在于教育中,对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只重视正规课程,导致了教育中许多片面性,如过分重视智力发展,一味教授读写算,忽视个性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
有意识、有计划的学习仅仅是幼儿学习的一部分,幼儿无意性占优势,在想象、思维、注意、记忆等方面均有表现。
这使幼儿学习具有无序性、隐蔽性、情景性、弥散性等特征,这些和潜在课程紧密相连。
另外,“寓教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是幼儿教育对教育者的一贯要求。
幼儿一日生活安排,从入园到离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教育无时无处不在。
幼儿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言语、行为、态度、情感表达、花草树木、房屋建筑、人际关系、玩具教具、图书等,都会成为学习的内容。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利用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在园时间长的特点,注重挖掘幼儿生活中的隐性课程,积极捕捉教育时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实施策略,愿与广大幼教同仁交流:一、观察研究策略笔者认为:隐性课程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构成幼儿早期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潜在课程:指学校潜在课程指学校内部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式课程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总和;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4、课程:“课程”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首先涉及到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其次,课程也涉及到对预定的教育标准或目标、预期的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定;再次,课程还涉及到对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据此,可以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即给教学、教育活动提供方案;作为方案,课程是学校各类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或“蓝图”,各类教学、教育活动则是课程的实施或具体执行;5、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二、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答: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2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3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和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种活动既是双边活动又是双向活动,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多种要素,各要素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2、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答:现代教师的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我国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勇于坚持真理等内容; 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主要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规定;这是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而教师历来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有美好的心灵;在今天,拥有丰富的知识已不再是为师者的决定性条件或主要素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为师者的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道德: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三,尊重同事,团结协作;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能力素养;教师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3、简述潜在课程的特点答:内容的渗透性和差别性;潜在课程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由于学校间客观条件和长期形成的传统不一样,潜在课程又具有了差异性;内容上的全面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全面地包括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概念上的相对性;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相互联系上的非系统性;潜在课程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逻辑步骤,没有前后相继的知识线条等;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答: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因此说作为教育管理本身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教育评价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但实践已经证明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1鉴定功能;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4诊断功能;5调节功能;6监督作用;7管理功能;8教育功能;5、简述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答:1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2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3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以有时可能起不利的、消极的影响;4人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不但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不仅是环境改造人,人也可以反过来改造环境,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那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环境消极决定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三、论述题1.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原理论述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答:经济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客观的,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成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生产技术上有发明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同时,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是举足重轻的;2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在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即在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教育也是科学技术知识扩大的、高效的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发挥着创造、发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使高等学校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另外,高等教育还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人们形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价值观念、协作观念等、态度、行为习惯等,并作为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和协调作用;第二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2、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3、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教学内容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尽可能快速的促进学生身心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4、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5、大教学论: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着的教育学专着,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着作;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的特点答:教育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爱,赏识,理解,尊重,放手,反思,引导;中国的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看清教育是什么,不是像垃圾桶什么东西都能向孩子灌输,重要的是连家长自己的定位和教育方法都得不到反思和思考;教育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教育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2.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答: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着差异;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3.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着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2 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4.简述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答:1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要使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调查研究,掌握后进生的特点,找准导致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寻找闪光点,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的满足和自信心的树立对推动后进生的进步至关重要;老师要注意鼓励后进生,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让他们得到尊重,重拾信心;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师要主动亲近后进生,用爱感染他们;讲道理要深入浅出,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4抓住时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要善于抓住转变时机;教师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勇敢冲击;5注意反复,坚持不懈;后进生的个别转化教育是长期性的工作,进步过程也不会都是直线的,教师要有耐心和决心,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5.现代社会教育的差异性答:现代社会教育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首先,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一是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其次,资本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不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此外,资本主义教育还有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地推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方法、产生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等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答:络时代将产生教育模式的“三大裂变”:1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将让位于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以链接和组合提供高效的检索和更多的信息;单纯的文字阅读将发展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2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方式走向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单纯文字写作转变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学会进行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交互式的写作;3计算方式的变革;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走向学会使用电脑高速计算;电脑语言将成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虚拟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到教学;由此网络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三种培养模式:1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2培养内容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3培养方法应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第三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教育价值: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3、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做法如下:⑴布置各科实验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参考书、实验仪器、标本等学习用具,设教师1~2人;⑵每个学生遵照作业指定的指引,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将学习内容分月安排,与教师订立月“学习约”;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作业,并公布在作业室内;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安排学习速度和时间,可以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⑷学生完成本月“学习约”规定的内容并经教师考核合格后学习下一个月的内容,并将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4、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着;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着;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性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2.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答: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第三、学校教育能指导学生选择、成长;第四、学校教育有教师的科学指导3.简述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的必然性及局限性答:必然性——个人本位论有其历史必然性;它的鼎盛时期是18世纪后半期,主要代表人物卢梭所期望教育培养的自然人实质上是一种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人;可以说以卢梭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在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反抗封建的社会制度对人的压制,弘扬人的主体性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局限性——对于个人本位论来说,在对个人主体性张扬的同时,他们忽视了个体存在的社会制约性,甚至把社会臵于与个体对立的地位;4.简述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答: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的教育机智,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二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三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5.简述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民主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着名的教育目的论;三、论述题1.谈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答: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对教育的影响、冲击是空前的,它要求教育对社会转型的适应,避免所培养人才成为不懂时代变化、发展的“庸才、蠢材”;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不能培养素质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废人”;为此,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确定知识经济价值观——包括认识到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把重视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不断地学习知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加速知识的社会运用转化——即要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发展科技中的作用加强,社会有效地促进科技的生产力转化;。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程按照呈现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这个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当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易错点,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概念核心首先,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其次,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
与“显性课程”相对。
与其相联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深等方面。
二、区别与联系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计划性。
首先,隐性课程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课程主体来说总是内隐的、无意识的;而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对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意识的。
其次,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的。
再次,隐性课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
当显性课程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隐性课程影响为更多的课程主体所意识,而有意加以控制的时候,隐性课程便转化为显性课程。
三、相关例题1、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本身也是一种课程。
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解析:C。
课程表是学校情境中的一种常见的课程形态,并非学生计划内要掌握的知识,所以是隐性课程。
2、课程表上安排的各门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解析:D。
课程表上安排的各门课程都是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去完成和接受的课程安排,所以是显性课程。
潜在课程 名词解释
潜在课程名词解释
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正式课程以外的、未明确规定的、但仍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经验和学习机会。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潜在课程进行解释。
1. 定义角度,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机会,这些经验和机会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 学科角度,潜在课程可以包括学生在学校以外参与的各种学科相关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科学实验、参与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3. 社会角度,潜在课程还包括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经验,例如参与社团活动、参加志愿者工作、实习等,这些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4. 个人发展角度,潜在课程还包括学生在个人成长和发展方面的经验,例如参加体育运动、学习音乐乐器、参与艺术创作等,这些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 价值观角度,潜在课程还可以涉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例如家庭教育、社会媒体、文化传统等,这些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各种学习经验和机会,这些经验和机会可以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发展、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浅谈潜在课程
浅谈潜在课程作者:冉亦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8期摘要:文章旨在简要梳理潜在课程的相关理论以及发展历史。
从1968年“潜在课程”的提出到21世纪国内外学者对于“潜在课程”深入细化的研究。
从“潜在课程”的构成要素到“潜在课程”的功能以及研究意义。
进一步深化课程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潜在课程;显性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知识观一、潜在课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定义课程理论于20世纪初由博比特和查特斯提出,之后一些学者投入到课程研究当中。
30年代,教学家杜威提出“附带学习”和“同时学习”的概念,已蕴含“潜在课程”的概念,其中“同时学习”实质上就是“态度”与“喜好”,而这些特质是面对未来生活的根基。
杜威认为,学校课本上提供的知识,属于静态知识,无法完全应付未来生活中的困难,但如果在学习这些传统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符合社会价值的信念、态度,就可以更好地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教师指导、教学内容以及学校规章制度、集体活动、校风等其他无意识的教学活动。
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在《班级生活》中第一次提出“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个概念。
与之相比,我国的“潜在课程”研究晚于美国,大量理论研究文献于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译介到国内。
对于“潜在课程”这一概念,国内外的学者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
杰克逊认为,“任何人,或稍加思考的人都了解:学生在读、写、算或其他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了学校教育的结果。
除了这些外,学生正从学校生活的经验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状态的成长。
而且,这些形式教育之非学术的结果比学校主要任务之教学更具有影响力。
”胡森(Husen)认为,“潜在课程”是那些在课程教学和学校正常方面不明确的地方,但这个部分又是不可获取的。
美国学者范兰丝(Vallance, E.)认为,“潜在课程一词,是指学校教育的非学术结果,这些结果不但重要而且系统发生,但未明示于各级公立学校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之中”。
隐性课程
里发呆。后来,笔者接手了这个班,首先制止学生们叫她的外号和讥笑她,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漂亮,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相信她数学成绩也能提高……笔者的一切言行都表现出不鄙视她,不放弃她,处处用善意的鼓励来激发她的上进心。教师的示范表率,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她的尊重。她逐渐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得了70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学们跑到她家去报喜。交谈中,她说:“以前人家都说我傻,我也认为我傻,不识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考试时胡乱写,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由此可见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心理共鸣,学生就会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环境可以育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富有艺术之美的它应该是师生眼中的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一幅充满温馨的全家福,而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牢笼”。所以,优美的教室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在布置教室时,笔者特别注意室内各种
潜在课程名词解释
潜在课程名词解释(一)潜在课程:以无意识心理结构为载体,通过榜样示范、同伴群体和社会舆论等方式间接地影响儿童。
其本质是“我思故我在”,由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外在行为组成。
潜在课程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是重要的主体。
(二)活动课程: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能力和经验,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经验、技能和态度的课程。
(三)班级授课制:学校为每个儿童安排固定座位,按年龄分成固定的班级,每班固定人数,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四)道德发展阶段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他认为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增长及角色同一性的扩大而发生。
(五)基本动机:学生对某项学习或活动的向往与追求,是引起学生活动的直接原因。
它包括需要、愿望和理想。
(六)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横向迁移指在不同情境中具有共同要素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纵向迁移指两种学习材料之间具有共同的中介经验。
(3)认知策略是指学生调节认知活动以适应一定的学习任务或完成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
(七)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八)心理社会性发展: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性的、习得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学校中的非正式团体是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因素。
学校团体也称为社会化团体,是有组织的群体,在其中儿童可以学习各种社会化技能。
(九)游戏化教学:把游戏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是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游戏,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促进学生游戏的策划和组织。
(十)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的较稳定的道德意识倾向。
(十一)问题:是引起儿童注意并使之聚焦的事件或刺激。
(十二)焦虑: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是学生在预期的某些消极后果即将出现而又难以肯定时产生的担忧和紧张情绪。
论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论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很多关注。
潜在课程指的是基于特定教育活动和学习内容开发的各种课程,它们通常被用于为学生提供扩展学习机会,特别是针对低收入或特殊行业的学生。
首先,潜在课程的开发通常可以丰富学习者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
为了补充现存的课程,学校可以利用潜在课程的学习资源,采取一种更加有趣、有效且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可能性,并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兴趣。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潜在课程来开发虚拟课堂,让学生参与实时在线交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更多参与积极性。
其次,开发和利用潜在课程可以提升学习者的流动性。
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学校可以通过潜在课程的开发来增加学习者的流动性,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领域更加灵活,更加有竞争力。
针对特定行业的技术领域,学校可以更加关注技术、实现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投身社会。
最后,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特殊行业、低收入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及服务。
例如,如果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缺乏商业知识,学校就可以借助潜在课程来重新定义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的指导,或者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从而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总之,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者的流动性,也有助于为特殊行业及低收入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服务。
因此,开发和利用潜在课程对学校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教育社会学意义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因此,教师和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态度和理念的形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或implicit 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出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
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
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
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视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布卢姆(B. Bloom)在《教育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着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
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
第十章潜在课程与教学环境
潜在课程与教学环境
一、潜在课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潜在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是一种教育性经验,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影响因素。 (二)作为教育性经验的潜在课程,是学术性内容与非学术 性内容的综合体。 (三)潜在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所谓非预 期性是指不能预先料到的。 (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 统一。 (五)潜在课程既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又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 会教育之中。
四、现代教学环境的重新界定
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 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 教学环境作为一处特殊的育人环境,它是按照人的 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 来组织和安排设计的,是各种有形“硬环境”和无 形“软环境”的综合。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 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 素。概括起来说,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 境两大方面。
1.人际关系。 2.课堂心理气氛。 3.教与学的形式。
五、现代教学环境的功能
(一)教育导向功能 (二)凝聚激励功能 (三)传播整和功能 (四)娱乐释放功能 (五性质和特点 2. 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分析如何开发潜在课程与优化教学环境以增强育
人效果
六、实践与活动
(一)物质教学环境
环境物质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物质的、 物理的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有形的“硬环境”,是学 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由教学设备、 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
1.教学设备。 2.教学信息。 3.教学组织形式。
(二)心理教学环境
心理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 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 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它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 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课程的概念黄光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影响学校教育的成败甚巨。
近年来台湾教育的改革,课程的革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课程是政府或学校的规划,经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经验和知识。
经验是个体和情境互动所得的东西,而人间大部分的知识大都是根据经验而来的,经过科学的程序而获得的。
这类经验与知识,通常称为官方课程,或显著课程,或正式课程。
这种课程大致表现在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科用书或上课时间表当中。
教师、家长及学生都清楚理解,他们知道学了这些课程,学生会获得什么知识、技能和态度。
除了这种显著课程之外,还有一种课程称为潜在课程。
这个课程的新领域,从一九七零年代在美国得到课程学者的关注,学者不同,所给的名称也不同,诸如:hidden curriculum 、latent curriculum、implicit curriculum、unstudied curriculum、untaught curriculum、unwritten curriculum 等。
简单的说,潜在课程是官方课程之外,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东西。
这些东西除了认知领域,更包含情意领域。
潜在课程学习的结果大都是情意领域的,比如: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等。
因为学生所学的态度并非全是正面的、积极的,而且常有负面的、消极的,再者,潜在课程的影响常非教师的意图,而学生常是不知不觉的。
最麻烦的是这种影响特别深刻且久远。
因此,更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和关心。
我们研究潜在课程,大致从三个环境下手: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及认知环境。
以下就从这三种环境来说明其所产生的潜在课程。
壹、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教育效果称为「境教」,指的是校园的规划,校舍的设计及教室的安排等等。
一、校园规划:牛津及剑桥是两所世界知名的学府,两所大学都有小河贯穿其间,特别是剑桥大学。
学校建筑物古色古香,即使新盖的建筑物,其颜色也是一致的,比如牛津大学,新旧的建筑物都是土黄色的。
每个学院,碧草如茵,看起来十分舒适。
建筑物的旁边植有美丽的花卉,四季开花争艳。
有些学院,例如剑桥大学的一所学院,里面雕有英国伟大人物的石像,像是Francis Bacon , Issac Newton等等,倍增人文气息。
这两所大学培养了无数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徜徉其间,会有很深的感受。
有人说,在牛津和剑桥住上几年,既使没有得到博士学位,气质也会变得高雅许多。
二、校舍设计:英国大英博物馆中的图书馆在未新建以前,设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央。
阅览桌成放射状的编排,几百年的历史,内部设计古朴典雅。
藏书以千万计。
世界上著名人物,如马克斯、孙中山等等,曾在此处研究过。
坐在其中,坐拥书城,也顿觉自己在享受浓郁的人文氛围。
美国学者Eisner很关心美国的教室,他发现美国的小学有几个特征,千篇一律,比如:不考虑美观;不关心隐私;不讲究舒适;重视坚固耐用、敲不破、摔不坏。
他说了一个笑话:「连味道都差不多!」想想看,一个学生,在这种环境六年、八年,甚至十二年,耳濡目染,长期接触之后,可能产生什么心态?会塑造何种人格特质?实在值得深入研究!我们的价值观念,孕育了教室,孕育了校园规划,这些教室和校园,孕育了成千上万我们学生的价值观念。
他说:「我们创造了教室,教室创造了我们的学生。
」于是我们价值观念就间接的影响了学生。
如果,一个校长能完全决定学校的建筑和规划,校长的价值观念则可以透过校园而塑造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换句话说,学生已经和校长有相近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了解,校园的规划不仅是重视美观而已,达到美育的功能而已,事实上它有潜在课程的价值存在,具有陶冶的作用,我们不得不重视。
美国学者Costello比较一所大学的两个学院,即法学院和社会工作学院,研究它们如何透过校舍的规划和运作,借着社会化再制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
亦即再制了法学是属于男性的职业,而社会工作是女性的工作。
法学院毕业生服务的对象是富裕的男性白人,而社会工作学院毕业生工作的对象常是贫穷的有色人种的女性及儿童。
该校法学院的长廊设有捐款榜,捐款者大都是男性白人,这提醒学生法律在传统上是白人男性的天下。
激励学生自许有朝一日也向这些捐款的杰出校友看齐。
而社会工作学院的长廊墙上没有悬上捐款校友的名牌。
法学院的长廊挂有退休教授及杰出校友的画像,这些画像基本上是男性白人,象征着这一事业乃是男性白人的世界。
社会工作学院的公共场所展示的艺术品常是女人、儿童及有色人种,比如,在学生交谊中心挂着以「世界的儿童」为主题的照片,这说明女性、儿童及有色人种等是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
另外,法学院和社会工作学院的交谊中心也潜在的传递一些讯息。
法学院的交谊中心是布置优雅的咖啡馆,学生品味可从菜单上看出:研磨咖啡和高级餐点。
而社会工作学院的交谊中心,只摆了几张简陋的家具和几部自动贩卖机。
两相比较,前者显得高雅,后者显得寒酸。
总之,学生不论身处学校何处,潜在课程的影响,却无所不在。
整个学院点点滴滴的个别影响,可能不算什么,但汇合起来的整体影响,却是难以估计的。
三、教室安排:教室桌椅的编排也透露潜在课程的讯息。
Costello研究的法学院演讲厅,教授的位置在讲台上,学生的位置则在他前面的拱形座位上。
教授可以俯视每个学生,而学生的视线则锁定在前方。
教授高高在上的位置,传达了其社会的优越性,建构了师生的权力阶层。
法学院演讲厅的设计形成灌输给法学院的学生纪律、阶层关系及对于权力和威权的尊敬。
社会工作学院教室桌椅的安排乃是圆形的,也可以因应小组或全班讨论的需要,做各式各样的编排。
教授没有高高在上的座位,这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美国学者Getzels在1974年的一篇文章中,探讨了美国教室在不同年代有其不同的桌椅编排方式。
比如,二十世纪初叶是长方形的;三○年代是正方形的,但是学生的椅子可移动成不同的型态;五○年代也是正方形的,不过桌子可以排成圆形的;到了七○年代,则教室大了四倍,没有教师和学生的桌子,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室,教室里放了零星杂物,像是儿童的游戏间或放满儿童随身用品的仓库。
Getzels认为,不同的座位编排有其不同的教育信念,例如:长方形教室认为学生是心中空无一物的学习者;正方形认为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圆形认为学生是社会的学习者;而开放式则认为学生是寻求学习刺激的学习者。
事实上,Getzels的研究,如以潜在课程而言,个人认为至少有两个意义:1、对于师生关系观念的改变:例如我们现在的课堂,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教室和学生之间有一道鸿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无法面对面沟通,老师高高在上很有权威。
但是一旦教室课桌椅的编排改成圆形以后,老师坐在其中一个位置,与学生平起平坐,师生的对话,同学的沟通,变成畅通无阻。
也就是从单向的沟通,变成双向的沟通及多向的沟通。
而且师生的地位变成很民主,两者之间是一种「对话」,而非「教训」。
于是教室布置的改变,就把师生关系也转变了。
2、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像我们目前课堂的布置,显示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听讲角色,好像学生的脑袋里都空空的,需要老师去「灌输」。
如果是圆形的,开放式的,那你就会发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非学习的局外人。
老师要协助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我念初中的时候,全校才一部显微镜,结果只有老师会操作,他舍不得让我们使用,其实他已经看了好多年,已经不用学习了,真正要学习的学生,却没有显微镜可以看。
老师代替的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少了。
美国著名大学如Harvard等校,其显著课程与其他大学大同小异。
这些大学之所以称为名校,除了杰出的教授和丰富的藏书之外,更重要的是普遍存在于这些名校的学校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是许多因素所形成的,其中当然包括物质环境。
师生长期默默欣赏这种学校文化,不知不觉,而有以致之。
贰、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制度、措施及仪式等。
一、Jackson的研究Jackson在一九六八年,写了一本书叫做《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the classroom)。
这本书在那时的影响不大,地位不高。
但是到一九七○年代以后,潜在课程变成课程研究的热门主题之后,这本书一夜之间成为研究潜在课程专家必读的一本书。
他研究美国的小学,观察出美国的小学有三样事实:第一、学生多、校地小、资源少。
第二是评价,学校时时处处不是在评价别人,就是要受评价。
第三是权力的不平等,老师和学生之间亦然。
Jackson提到学生多、校地小、资源少,可能影响什么呢?因为学生多,相对的资源有限,设备少,像饮水机、厕所有限,可是学生人数太多,大家就要排队、等待,可惜等待并非完全有效,有的却等不到。
等不到的人「期待」就被削弱了,潜在的影响是「耐心」、「忍耐」和「欲望的放弃」。
再来是评价,比如学生考试、打操行分数和教职员工的考绩等。
老师评价学生,老师也在被别人评价,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本来,Jackson认为,学校是追求知识的地方,而学生被评价、被惩罚,常常不是因为功课不好,而是行为态度不合老师的期望而受惩罚。
迟到、制造噪音、不听教师指导,或排队推挤等等,都会被惩罚。
由于时时处处都在受评价,因此学生就学会趋奖,往可能受到奖赏的一方追求;或是逃避,尽量避免受到处罚。
把不好的藏起来,把好的表露出来。
例如考了一百分,就拿回家表功邀奖,考了三十分的考卷就丢进垃圾桶,装成没考试,这样就会产生「顺从」和「作假」以及「冷漠」的态度。
为什么说「冷漠」呢?因为他每次考十分,就会挨骂挨打,好不容易考了三十分,照样要挨打,因为还是不及格。
可是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从十分进步到三十分的努力过程。
因此就会造成他冷漠,以及无动于衷的心理。
最后,再来谈「权力的不公平」。
Jackson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比较,老师的权力比较大。
他举了两个例子,在我们看来,也许不伦不类,可是因为发生在美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说,老师可以支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所以不公平;另外就是老师比学生自由得多,所以也不公平。
因为老师有事,可以请另一个老师「代课」,可是学生有事不能到校,就是不能请另一个同学「代坐」在位子上听课,这就是老师、学生权力不平衡的例子。
既然老师的权力那么大,学生方面自然的就学会「奉承」了,老师喜欢什么,就一直表现。
另一方面学会隐藏教师不悦的言行,老师不喜欢的就尽量隐藏,结果呢?就是培养出「听话」的学生。
另外学生也学会小小的「欺骗」以得到好处。
二、Eisner的观察Eisner在其1994年的《教育的想象》(Educational imagination)一书中提了一些潜在课程的例子。
第一是服从行为的培养。
学校有很多措施希望学生「听话」,希望学生有「服从行为」。
从这儿我们就可以发现不仅是我国,连美国也一样,总是希望学生能听话。
而最值得玩味的,是学生会研究老师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互相达到师生皆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