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设计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e60d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4.png)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城市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城市交叉口的安全和顺畅,制定了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下面是我对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的一些总结。
一、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顺畅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拥堵。
3.效益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适应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适应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二、布局设计1.交叉口类型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等。
2.交叉口位置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道路网布局,选择合适的交叉口位置。
3.道路宽度: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宽度,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
4.交通信号灯: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状况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三、交叉口标志标线1.交叉口标志: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志,包括禁止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
2.交叉口标线: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线,包括车道标线、停车线、导向箭头等。
3.交叉口光源: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叉口光源,确保夜间交通安全。
四、交叉口通行能力1.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满足需求。
2.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安全设施1.人行过街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人行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等,确保行人安全通行。
2.缓冲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缓冲设施,包括缓冲地带、护栏、分隔带等,防止车辆相撞。
3.交通警示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通警示设施,包括警示灯、交通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fcbd1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5.png)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一、交叉口类型1.十字型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宽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红绿灯信号控制,确保交通流畅。
2.T型交叉口:适用于次要道与主干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次要道交通流的安全性,并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3.Y型交叉口:适用于高速公路出口与次要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高速公路的出口车流量和次要道的交通流量,确保安全通行。
4.环形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窄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环形交通标志和标线,并设置合适的进出口位置。
5.立交交叉口:适用于大型道路或高速公路的交叉口设计。
设计时需要考虑立交桥的高度和梁间距,确保车辆的通行,以及合理设置匝道。
二、交叉口设计参数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2.车速和车道数: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道数,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直行车道、转弯车道的长度。
3.安全视距:根据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
4.行人通行设施:根据交叉口周边的人流量和行人需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
5.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要求和交通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的行驶方向和规则。
三、交叉口设计计算交叉口设计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流量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类型、车道数和车速等参数,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计算各个车道的流量以及总流量。
2.信号配时计算: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可以采用绿波带长度法或交通流模型进行信号配时计算。
3.安全视距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计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安全性。
4.车道长度计算:根据车速和车道数,计算交叉口的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和右转车道的长度要求。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6d0b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2.png)
2.设计车辆
1)平面交叉口旳设计也采用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或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旳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 时旳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旳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
3) 各级公路旳平面交叉口应以16m总长旳鞍式列车进行控 制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四、交叉口旳设计根据
满足服务水平下旳通行能力
第二节 交叉口旳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1. 任务
⑴.确保车流、行人安全 ⑵.提升通行能力
2. 措施
⑴.正确组织不同去向旳车流 ⑵.设置合适旳车道数 ⑶.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 ⑷.渠化交通
3. 详细措施
⑴.设置专用车道 ⑵.组织左转车辆
着眼点:处理左转及直 行车辆旳交通组织
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旳路口离岛驶出旳
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特点:驶入交叉口旳多种车辆可连续不 断地单向运营;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 冲突点; 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 长了车辆绕行距离,尤其是左转弯车辆; 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能看到相交道路上旳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用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这段必要旳距离应该不小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 由相交道路上旳停车视距所构成旳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 驾驶员视线旳障碍物。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一、交叉口旳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2.设计车辆
4)公路左转弯曲线采用(5~15)km/h行驶速度旳鞍 式列车控制设计;
5)大型车百分比很小旳公路,可采用5km/h行驶速度旳 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 行驶时旳行迹控制。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204e0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f.png)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视距保证、缘石半径、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
一、平面交叉口的形式1、按交叉口形式分类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复合交叉等。
2、按渠化交通的程度分类简单交叉口、拓宽路口式交叉口、渠化交叉口。
3、按交通控制分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有信号控制交叉口(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定周期和不定周期、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4、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C类:环形交叉口二、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1、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错点的种类: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冲突点数量多,影响大,主要与左转车流有关,与车道条数成正比。
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冲突点,如采用设置信号灯、合理组织左转车、实行单向交通等方法。
2、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行道的交通组织1、设置专用车道2、合理组织左转车(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不准左转(3)变左转为右转(4)环形交通3、渠化交通组织4、调整交通组织交通语言包括道路语言和一切关于行的标记、符号、文字指示牌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路语言。
道路语言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标线、标示、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还包括以物理形式出现的交通岛、分离岛和栅栏等物理渠化设施(一种特殊的“道路语言”)。
有路必须有道路语言,道路语言是道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二)行人的交通组织1、交叉口人行道的宽度及行人的组织2、人行横道的设置(位置、形式、宽度、通行能力)3、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三、简单交叉口设计1、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一般采用 3.0~3.5米,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 2.8m。
转角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弯半径大小设置车道加宽。
2、平面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0.5倍-0.7倍。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
![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c284b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f.png)
交叉口设计应优先考虑交通流量大的路口 优化车道布置,提高车道使用效率 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流冲突 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设立人行横道,确 保行人安全过街
设置合理的交叉口 信号灯,保障行人 和非机动车的通行 安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化交叉口设计, 提高通行效率,减 少交通冲突
建立完善的交通监 控系统,实时监测 交通状况,及时处 理交通问题
功能:提供道路拥堵、事故、管 制等实时交通信息,发布最佳路 线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组成:交通信息中心、交通信息 显示板、车载终端等
优势: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车 辆拥堵和延误,提升交通安全和 出行效率
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实时监 测交通流量和车辆等待情况,调整信号 灯的配时方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审批流程:设计方案 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符合规范要求
备案制度:设计方案 审批通过后需进行备 案,以便后期监管
审批与备案的意义: 确保设计方案的科 学性和合法性,保 障道路交叉口的安 全与畅通
审批与备案的要求: 设计方案需提供详 细的技术资料和图 纸,符合相关法规 和标准
监管部门:负责监督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实施过程 监管内容: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 监管方式: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监管效果:确保道路交叉口设计符合规范要求,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雕塑及小品设计的意义:提升交叉口景观品质,增强城市文化氛围 设计原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 常见类型:主题雕塑、景观小品、绿植雕塑等 实际应用:根据交叉口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
照明方式:采 用高效LED灯 具,实现均匀、 舒适的照明效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a593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1.png)
满足排水要求
确保交叉口能够迅速排除雨水, 避免积水对交通造成影响。
在雨季期间,应考虑加强排水设 施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排水系
统的畅通。
针对特殊的气候条件,如暴雨、 洪水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 设置排水沟、雨水收集系统等,
在交叉口设置交通岛,可以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过交叉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装交通标志和标线
根据道路勘测设计规范,在交叉口安装交通标志和标线,指示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 全。
04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一个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强调了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和实际应用。
交叉口竖向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保障 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义。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意义
提高交通效率
合理的交叉口竖向设计能够减少 车辆拥堵和延误,提高交通效率
。
保障交通安全
正确的交叉口竖向设计能够确保车 辆在交叉口处有足够的视距和明确 的行驶轨迹,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 发生。
满足排水要求
交叉口竖向设计要考虑到排水系统 的设置,以避免雨季时路面积水现 象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
满足交通运行安全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视距 和清晰的行驶轨迹,同时要尽量避免车辆在交叉口处出现 拥堵和延误现象。
满足排水要求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设置,以避免雨季时 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考虑排水要求
在设计标高时,要充分考虑排水流向,确保雨水能够顺畅地排出交叉口,避免 积水现象。
道路交叉设计问答
![道路交叉设计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79cf0072f242336c1eb95eed.png)
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2)正确设计交叉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3.平面交叉口的型式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如何?答:常见的交叉口型式有:十字型、T字型、X字型、Y字型、错位交叉和多路交叉(五条或五条以上道路的交叉口)等几种。
(1)十字型交叉口是最基本的平面交叉口型式。
它型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处理,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
(2)X字型交叉口是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
当相交的锐角较小时,将形成狭窄的交叉口,对交通不利(特别对左转弯车辆),锐角街口的建筑也难处理。
所以,当两条道路相交,如不能采用十字型交叉口时,应尽量使相交的锐角大些。
(3)T字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和Y字型交叉口均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交叉口的直顺方向。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一条尽头式干道和另一条滨河主干道相交,两条主干道亦可设计成T字型交叉。
必须注意的是,不应该为了片面地追求道路的对街景处理而把主干道规划和设计成错位交叉,致使主干道曲折,影响了主干路车辆的畅通。
(4)复合交叉口是多条道路交汇的地方,容易取得突出中心的效果,但用地大,并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困难,采用时必须慎重考虑。
其中最基本的型式是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其他形式可以看作是由这两种型式变形而成的。
由于这两种交叉型式简单、视线良好、行车安全、用地经济,故我国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大多数采用这两种型式。
但应注意下列情况下的平面交叉口应避免采用T字型交叉和十字型交叉这两种型式。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6dba2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9.png)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1.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平C类:环形交叉口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平面交叉口类型选型推荐形式可选形式主干路-主干路平A1类——主干路-次干路平A1类——主干路-支路平B1类平A1类次干路-次干路平A1类——次干路-支路平B2类平A1类或平B1类支路-支路平B2类或平B3类平类或C平A2类3、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十字形环行交叉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交叉多路交叉畸形交叉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1)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2)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3)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环形平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道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环形交叉口的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的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要信号控制..●一般高于其他平面交叉..环形交叉适用于交通量适中;经过验算后出、入口间的距离能满足交织长度的要求;或按“入口让路”规则设计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3~5岔的交叉..“入口让路”环形交叉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以及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的交叉..4、平面交叉口形式的选择1形式要简单;相交道路的条数要少..尽可能选用正交或接近90度的十字交叉..2尽量是相邻交叉口直通..一般情况下;干道与干道相交不易选用T形交叉口..除非在市区;因受地物条件限制必须设置T形交叉口3交叉道路应避免锐角相交;尽量以近似于90 度相交..a.改斜交为十字交叉b.改斜交为双T形交叉错位交叉c.改小交角为大交角d.禁止左转e.改Y形交叉为正交或接近T形正交(4)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5)道路规划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多路和畸形交叉..平面交叉口拓宽条件:1、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于3或4pcu小交叉口为3;大交叉口为4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右转车多于4pcu时;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2、根据交叉口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件设置交通岛..交通岛应以缘石围砌..人行横道处缘石高度可降为零..3、交叉口进口车道宽度;小型汽车车道可采用3m;混入普通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与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3.25m..4、交叉口的进口道设右转专用车道时;右侧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右转专用车道长度应保证右转车不受相邻停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两者均应调查后计算确定..各级道路路口拓宽的规定:主干路当路段单向车道为3车道时;进口道拓宽为5车道;出口道为4车道;拓宽段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或出口道外侧路缘半径的端点向后起算;下同80m;当路段单向车道为2车道时;进口道为4车道;出口道为3车道;拓宽长度为80m..以上拓宽段两侧红线宽度各增加5m详见图8—1..次干路当路段单向车道为2车道时;进口道拓宽为3~4车道;出口道为2~3车道;拓宽段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或出口道外侧缘面半径的端点向后起算;下同70m;当路段单向车道为1车道时;进口道为2~3车道;出口道为1~2车道;拓宽长度为60m..以上拓宽段两侧红线宽度各增加2~5m详见图8—2、8—3..无论什么道路;在其交叉口拓宽时;拓宽车道数一般为1~2条;过多的拓宽车道对于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无多大意义;拓宽长度也不能过长;一般只要满足车辆排队长度即可;入口拓宽段和出口拓宽段可对称布置;或入口拓宽段长度略大于出口拓宽段长度..拓宽渐变段的长度;一般不得小于20m;在条件较困难的地带也不能小于15m..当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附近有广场时;靠近广场一侧对的道路拓宽段长度可适当延长;用于广场附近的临时停车..于支路与主干路或次干路相交的交叉路口;一般无需拓宽..平面交叉口的人行道应该布置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线的靠近道路交叉口中心一侧;宽度不要小于5m..拓宽后的平面交叉口的出入口道路宽度最好能有供机动车左行、直行和右行的三条车道;这样可以使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大为改观..图8—1 主干路与主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图8-2主干路与次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图8-3 次干路与次干路路口渠化标准图。
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
![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e2ca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f.png)
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1.引言1.1 概述交叉口优化设计是指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对交叉口进行设计和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着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在现代城市交通中,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和交通流量的增大,交叉口容易出现拥堵、事故等问题,给城市交通与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解决交叉口问题,交叉口优化设计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使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得到最优化的分配和调控,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同时确保交通的安全性。
通过优化交叉口的布局、信号灯控制等因素,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排队长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
交叉口优化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优化交叉口的布局和信号灯控制等因素,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交叉口优化设计,可以在不增加交通设施投资的情况下,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交叉口优化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未来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交叉口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改善交通拥堵和提升交通效率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长文的概括和组织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内容组成。
在交叉口优化设计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阐述交叉口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引言- 1.1 概述:对交叉口优化设计进行简要介绍,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1.2 文章结构:对本篇长文的结构进行解释,提供整体框架的概述。
-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预期成果。
第二部分:正文- 2.1 交叉口优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详细介绍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定义、背景和意义,探讨其在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9c39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f.png)
交叉口设计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效率、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方面。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交叉口设计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需求、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方面。
交叉口设计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需要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实现城市交通、土地利 用、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交叉口设计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 和交叉口类型确定车道数
量
车道布置:根据交通组织 和交通流方向确定车道布
置方式
车道导向:使用交通标志、 标线等设施进行车道导向
车道过渡:使用交通标线、 标线等设施进行车道过渡
交叉口交通信号灯配时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与标准
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原则:安全、畅通、环保、
02
交通标志:设置位置、 标志内容、标志尺寸等
03
交通标线:设置位置、 标线类型、标线颜色等
04
交通护栏:设置位置、 护栏类型、护栏高度等
05
交通岛:设置位置、岛 型、岛尺寸等
06
交通监控:设置位置、 监控类型、监控范围等
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评价与改善措 施
交叉口安全评价标准与方法
01
02
03
04
绿色交通理念及其在交叉口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交通理念:提倡环保、
0 节能、高效的交通方式,
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1
交叉口设计原则:以人为
0 本,安全第一,提高通行
效率
2
绿色交通设施:如自行车
0 道、人行道、公共交通优
先等
3
交叉口设计优化:如优化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3fd8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e.png)
提高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安全性
确保视距
在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应保证驾驶员的视距,使得驾驶员在通过交叉口时能够清 晰地看到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提高行车安全性。
避免反坡现象
在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反坡现象的出现,以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判 断能力,降低行车安全性。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交叉口竖向设 计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绪论 • 交叉口竖向设计基本理论 •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工程实例 •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优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绪论
交叉口概述
交叉口定义
交叉口是指两条或多条道路相 交形成的交通节点,用于引导
交通流的安全、顺畅转换。
交叉口类型
根据相交道路的数量和交通功能 ,交叉口可分为十字交叉、丁字 交叉、Y字交叉等。
在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问题,确保排水设施、 交通标志等能够方便地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交叉口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考虑后期管理
在交叉口竖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后期管理问题,包括交通组织、安全监控 等方面,力求使交叉口的设计与管理相协调,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
05
结论与展望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工程内容
路基设计、排水设施设计、安 全设施设计等。
04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优化建议
合理确定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案
合理确定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变化、排 水要求、道路纵坡等因交叉口竖向设计时,应根据地形起伏 变化和排水要求,结合道路纵坡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确保交叉口的排水顺畅、行车安全。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4e0d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f.png)
3K2S *»5 ■5^3( >
J-5>
第一节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3) X型、Y型斜交型交叉口缘石半径应视交叉口交角形
状选用,在保证视距前提下,锐角的半径值宜小,钝角处 半 径值宜大,以利车辆行驶。
(4) 城市道路旧街进口道为一车道的,应适当加大缘石半
径,以便扩大停车线断面附近车行道路宽度,减少阻塞。
使横向的车辆停驶,这时,交叉口内的冲突点可从16 点骤减 为2点,即只有在绿灯中直行车辆与对向左转车产生 的冲突
点。若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有左转车道,在红灯变 绿灯后, 车辆按“先左转后直行”的原则驶出停止线通过 冲突点,后 续的左转车可以在以后的直行车流的空档中穿 过,交叉口内 也可以很畅通。
但是,在我国城市干路的横断面大多采用机、非并行的 三 幅路形式,在路段中,机非分流交通组织较简单,到达 平面 交叉口时,机非混行,使交叉口的交通变得非常复杂。
第一节平面交叉口
♦二.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 1、分岔点、交汇点与冲突点 ♦分岔点 交叉口上的车流,在前进中有不同去向,
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 称为分岔点(或称分流点)。
♦交汇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 向同
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或称合流 点);
♦冲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 (或
平面交叉口的事故率比路段小,但随着平面交叉口信 号 灯的自动化控制的推广,交警的减少,机动车数量 的增 长,车速的提高,可能平面交叉口的事故率会高 过路段 的。为此,当交通流量较大时,需要采取展宽 交叉口措 施弥补通行时间的不足(即“时间不足,空 间补”); 还要按车流前进的方向划分车道,以减少 相互干扰,提 高通行能力及安全性。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cec32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4.png)
公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在公路工程中,交叉口是连接道路的关键节点,交通流量的集散和安全导向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规范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交叉口分类在公路工程中,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重要性,可以将交叉口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互通式立交、互通式枢纽、信号化交叉口、非信号化交叉口等。
每种类型的交叉口都有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
二、交叉口布置交叉口的布置应考虑到交通组织、司机视距、道路等因素。
根据国家规范,交叉口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交叉口位置交叉口应合理设置,避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
在选择交叉口位置时,需要考虑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因素,并符合规范中的要求。
2. 交叉口间距交叉口间距的设置对于交通组织和通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规范要求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三、交叉口几何设计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交叉口内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曲线半径的确定、车行道宽度的安排等。
1. 横断面设计交叉口的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组织和通行要求。
规范要求横断面应包括适当的车行道宽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以满足各类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2. 曲线半径的确定交叉口内部应遵循曲线半径的要求,以确保车辆在弯道转弯时能够稳定行驶。
规范中对不同类型的交叉口,曲线半径有相应的最小值限制。
3. 车行道宽度的安排车行道宽度对于车辆通行安全和交通流量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规范的要求,车行道宽度应考虑到车辆类型和通行流量,合理设置。
四、交叉口交通信号灯设计在规模较大或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口,通常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来引导交通流动和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信号灯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信号灯布置及配时交通信号灯的布置应满足交通流量需求和交叉口的通行特点。
信号灯的配时也需要根据道路流量、交叉口形式、车辆和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0a78f010661ed9ad51f3ee.png)
43
对渠化的改进方案
44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优先合理组织机动车交通; 2)组织行人交通应以保证行人安全为前提,同时注意 使行人交通尽量少的干扰其他交通方式。 3)保证非机动车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同时着眼 点放在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如何提高非机动 车的通过能力上。
55
拓宽车道的长度计算
56
2.交叉口拓宽车道的设计
3)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 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应能使右转车辆(如向进口道的左侧拓
反应时间可以忽 略,集团式进入
交叉口 以均匀的速度缓 慢通过人行横道
线
弱势
46
三种方式拓宽机动车 道数: 1)压缩左侧进口道; 2)压缩非机动车道 3)压缩人行道
47
一、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进口道车道的划分
交叉口处车辆必须要减速或等待以后通过,其一个车 道的通行能力低于路段车道的通行能力,因此为保证在 交叉口上的通行能力不过多的低于路段通行能力,通常 采用在交叉口进口处增加车道的办法来解决。
5
2.交叉口存在的交错点 此外还有行人过街产生的冲突点。 非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产生的危险面。 注意: 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呈面状散开,因此造成局部交 通的冲突面。
6
从这张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
交通畅通和效率问题
混乱交叉口 的冲突点
8
交通冲突分析(2/3)
交通冲突区
图例
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非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 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2)正确设计交又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稳定,同时保 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3)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 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 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
交叉口设计规程
![交叉口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cdf7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e.png)
交叉口设计规程交叉口设计规程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顺畅与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正确的交叉口设计对于交通流量的分配、行车安全以及行人通行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篇全面、有指导意义的交叉口设计规程。
第一部分:交叉口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交叉口设计应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行车安全为原则。
对于各类交通参与者,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应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2. 通行效率:交叉口设计应考虑道路通行效率,合理设置道路车道数目、转弯半径等参数,以减少车辆拥堵和交通阻塞。
3. 公平公正:交叉口设计应平等对待不同交通参与者,合理设置信号灯、斑马线等设施,确保各类参与者的通行权益。
第二部分:交叉口布局设计要求1. 路口标志和标线: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交叉口标志和标线,包括交叉口提醒标志、路口导向标志、禁止标志、交叉口减速标线等,以指示交通参与者的行驶方向和限速要求。
2. 车道设置: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交叉口的车道数目和宽度。
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车道数目应相匹配,避免交通流量不平衡。
3. 转弯半径:交叉口内的弯道设计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需要。
合理设置转弯半径和转弯速度限制,以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
4. 行人通行设施:交叉口应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包括斑马线、人行横道、行人天桥或地下通道等。
行人信号灯应与机动车信号灯同步,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
第三部分:交叉口信号控制1. 交通信号灯: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包括红灯、绿灯和黄灯。
信号灯的设置应符合交通参与者的通行需求,平衡交通效率和安全。
2. 倒计时显示:信号控制中应设置倒计时显示,以提醒交通参与者信号灯即将变更,让行人和驾驶员做好准备。
3. 双向排队:为减少驾驶员等待时间,交叉口信号灯应设置双向排队,让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分别排队,减少交通阻塞。
第四部分:交叉口安全措施1. 路口监控:重要交叉口应设置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数据支持,及时调整信号配时和车道设置。
平面交叉设计课件
![平面交叉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a93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1.png)
分流点 合流点 n(n2)
冲突点 n2(n1)(n2) 6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四路交叉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16个减至4 个,而五路交叉口则从50个减到5个。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1.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 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
6)公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右转弯不设专门 的行车道,鞍式列车控制设计的速度可与左转弯的相同或略 高一些;
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
3.规划交通量
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相交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作 为交叉口规划交通量,并根据实测的转弯车辆比率决定各路口的左转 、右转和直行交通量。
平面交叉口设计年限不一定等于道路设计年限,其值应根据相交道 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和交通组织方式决定,因为有时道路未达到设计 年限,其交通量已较大,一般形式的平面交叉已无法适应,这时需作 特殊处理或修立体交叉。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的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时的行 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的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
3) 各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应以16m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 计。
设பைடு நூலகம்车辆
4)左转弯曲线采用(5~15)km/h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 控制设计;
5)大型车比例很小的公路,可采用5km/h行驶速度的鞍 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行驶 时的行迹控制。
交叉又有用地过大和左转绕行过长等。
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 同。
两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 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的70%。
当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次要公路一方由于为保证交叉正 交等原因而需要在交叉范围内改线或不得已而采用较低的线形指标 时,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织段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交织角
交织长度的定义: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道行驶互 相交织时,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路程,称为交 织长度。
最小交织段长度
设计车速(km/h)
20 25 30 35
最小交织段长度(m) 25 30 35~40 40~45
R V 2 b 0.5
127( i) 2
R nl b 0.5
2.交叉口存在的交错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 相交叉后向不同方向行驶的地点。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 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向同一方向汇合 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交通畅通和效率问题
混乱交叉口 的冲突点
交通冲突分析
交通冲突区
图例
2 2
中心岛最小半径(m)
环道设计车速 20
横向力系数u 0.14
i=0.02
20
i=0.05
20
25 30 35 0.16 0.18 0.18 25 35 45 25 35 50
交织角
通流通畅。
图:p216
五、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
(一)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 确定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 环道的宽度与横断面设置 ➢ 交织长度和交织角的大小 ➢ 环形交叉口的渠化 ➢ 环岛的通行能力
(二)适用条件:
环形平面交叉口:环交,“转盘”,车辆绕岛作逆时 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
环形交叉:是用中心岛组织车辆按逆时针方向绕中心岛 单向行驶的一种形式。
二 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改建
城市道路经常面临着交叉口改建的问题, 常见的是十字交叉和T型交叉口, 应避免采用: 1)交叉角小于45°的斜交交叉; 2)两相邻交叉口间距小于60m的交叉; 3)复合(或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二、交叉口形式的选择和改造 改建方式一:扩大交叉口
所谓渠化交通,就是指:在道路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 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 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通过。但主 要采用划线方式,这样做可以避免车辆撞岛事故,而且也 便于交叉口调整交通管理措施。
渠化交通设施设计的类型
渠化交通的优点
1、明确车辆的行驶方向,避免误行。 2、限制车辆的行驶方向 ,改变交角。 3、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4、渠化设施可以作为绿化的场地,以及安全岛。
特点:变冲突点为交织点,安全,不用信号灯,便于组 织交通,绕行距离大,占地面积大,通行能力低。
适用于:1、多条道路交汇; 2、左转交通量大; 3、立交过渡;
不适用:
1、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交通量大于2700辆/h, 交织路段大于1400辆/h 2、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量大;
(三)几何设计
1、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中心岛形状: 一般为圆形,方形圆角,椭圆形、菱形以及其
他不规则的形式。
中心岛半径: 计算时要求要满足转弯半径和环岛交织的要求。
环岛半径的拟定 满足弯道行驶行车半径的要求,按以下公式计算。
R V2 b
127 ( i) 2
μ――横向力系数,0.1~0.2 i ――环道横坡度(%),一般采用1.5%; V――环道计算行车速度(km/h),路段的60%—70%; b ――一条车道的宽度。
错位交叉:是两个相距不远的T型交叉相对拼接,通常 将斜交改造为这种形式。
Y型交叉:是道路分叉的结果。存在着与X型交叉口类似 的问题。
多路交叉:指五路及五路以上的道路交叉口,该形式对 交通负面影响较大,交通难以组织。通常在用地面积足够 时,可以在城市中心广场等处采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宜采 用。
左转专用车道
la
设
无中央分隔带
置
方
法
la
宽中央分隔带
la
窄中央分隔带
左转专用车道
车
道
长
度
ls
ld
la
左转专用车道长度La如图4.5-12所示,由拓宽 渐变段Ld与拓宽段长度Ls两部分组成
改建方式二:渠化交叉口
通过设置渠化来改善冲突点
改善前
改善后
11 个交错点
6 个交错点
青岛某交叉口的渠化
改斜交为正交 改斜交为双T型
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非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3、消灭冲突点的措施
1.在交叉口装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使发 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的时间错开。
2.渠化交叉口,合理布置交通岛,进行交通组织, 限制行车路线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 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
3.修建立体交叉,将互相冲突的车流分别从通行空 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
二、交叉口的型式和设计
1.平面交叉口的类型
平交口的设计范围
平面交叉的类型
十字型交叉:适用于相同或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结 构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容易处理。
X型交叉:为两路斜交,一对角为锐角,此形式转弯交 通不便,司机不易判断方向、街角建筑难处理,当锐 角太小时此种形式不宜采用。
T型交叉:适用于次干路连接主干路或尽头式干道连接 滨河干道的交叉口。
改斜交为正交
对渠化的改进方案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优先合理组织机动车交通; 2)组织行人交通应以保证行人安全为前提,同时注意使行人交通 尽量少的干扰其他交通方式。 3)保证非机动车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同时着眼点放在减少 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如何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过能力上。
3、渠化交通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 1、了解平交的主要交通冲突; 2、了解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思路; 3、掌握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方法; 4、掌握环交的设计重点内容; 5、了解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一、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交叉口存在的危险点
交叉口的交通流线越多,危险点就越多。这些危险点是引发交 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交叉口安全性能较差的重要原因。
2、渠化交通设施设计
渠化设施在作为引导,限制车流的作用时,设计时要注意 渠化设施的尺寸、形状、其他的设计要素。交通岛的形状 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图形,其设计要素如图 。
三、平面交叉口的改善
除了拓宽,交通渠化,其他方法如下:
1、错位交叉改为十字交叉; 2、斜角交叉改为十字交叉; 3、多路交叉改为十字交叉,部分路口组织单向交通; 4、合并次要道路,再与主要道路交通连接,使主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