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纳里标准结构

合集下载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是指根据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和特征,将产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这一标准产业结构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进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首先,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将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

第一部门是原材料和能源部门,主要包括采矿业、农业和林业等;第二部门是制造业部门,包括加工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部门是服务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这种划分方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不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作用。

其次,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还将每个部门细分为若干个行业。

比如第一部门的采矿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第二部门的制造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第三部门的服务业则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这样的细分能够更加具体地描述各个行业的特征和发展状况。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制定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产业分类体系,有利于深入分析各个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络,找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和系统的产业分类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企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衡量产业结构演进水平或高度的标准。
2.相似性系数法
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区域(通常为产业结构高的区域)的产业结构为
参照标准,将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公式为:
=
σ
=1
2 2
σ
=1
(4.1)
A为被比较的区域,B为参照区域, 表示产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
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如制造业比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
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
=

=1 )/

2

=1 σ=1 )/
(4.11)
>1,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即波及效果
较强的产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2.关联产业
发展。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要通过新主
导产业替代和原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
的产业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所有
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

钱纳里标准模型 口诀

钱纳里标准模型 口诀

钱纳里标准模型口诀
钱纳里标准模型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培训成效的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Kirkpatrick)和詹姆斯·菲利普斯(James Phillips)共同提出。

该模型包括四个层次: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和结果层次。

这些层次可以帮助评估培训活动对员工学习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口诀,帮助记忆钱纳里标准模型的四个层次:
“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掌握牢。

培训效果测评准,钱纳里模型助你跑。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您记住钱纳里标准模型的四个层次:反应层次(反应)、学习层次(学习)、行为层次(行为)和结果层次(结果)。

这四个层次是评估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有助于确定培训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程度。

钱纳里标准模型 口诀

钱纳里标准模型 口诀

钱纳里标准模型口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钱纳里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是理论物理学中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描述了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钱纳里标准模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了几十年的实验证实和理论探索,逐渐形成了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基本模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钱纳里标准模型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口诀的方式来串联起相关概念,从而更深入地掌握这一复杂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关于钱纳里标准模型的口诀,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记忆有所帮助。

我们来看看钱纳里标准模型所涉及的基本粒子有哪些,它们可以分为两类:费米子和玻色子。

费米子是我们熟知的物质构成粒子,包括了夸克(quarks)和轻子(leptons)。

而玻色子则是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包括了胶子(gluons)、光子(photon)、Z玻色子和W玻色子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口诀吧:钱纳里标准模型口诀:粒子奇偶打开局白票芽子三彩蛤夸克六分轻子色光子快电荷破Z和W 玻色子整体夸可夫差许多这个口诀利用了押韵和谐音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钱纳里标准模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

接下来,我们对口诀中的每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和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

1. 粒子奇偶(Fermions and Bosons)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类,费米子包括了夸克和轻子,而玻色子则包括了传递相互作用的胶子、光子、Z玻色子和W玻色子等。

费米子具有半整数的自旋,遵循费米-狄拉克统计;而玻色子具有整数的自旋,遵循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2. 打开局(Quarks and Leptons)夸克是构成强子的基本粒子,共有六种:上(u)、下(d)、奇(c)、异(s)、顶(t)和底(b)夸克。

轻子则被分为三代,每个代表包括一个带电量和相对荷的粒子。

夸克和轻子互相作用以形成物质。

3. 白票芽子三彩蛤(Gluons, Photons, Z and W)胶子(gluons)是夸克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光子(photons)传递电磁相互作用;Z玻色子和W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是指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将产业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原材料工业部门,第二部门是生产品工业部门,第三部门是服务业部门。

这种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对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原材料工业部门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采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等。

这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从事资源的开发和生产,为生产品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在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中,原材料工业部门扮演着支撑和保障生产的重要角色。

其次,生产品工业部门是指以加工制造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这些行业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成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

生产品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最后,服务业部门是指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餐饮等。

这些行业为生产品工业部门和个人生活提供各种服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业部门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将产业分为原材料工业部门、生产品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三大部门,这种划分方式体现了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也在不断加强,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产业结构,可以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因此,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钱纳里标准结构是指在创作文档时所采用的一种结构规范,它可以帮助文档作者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文档内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档的信息。

在钱纳里标准结构中,文档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首先是引言部分,引言通常用于介绍文档的主题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性地介绍文档所要讨论的内容,并提出文档的目的和意义。

在引言部分,作者需要清晰地阐述文档的主题,并简要说明文档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把握。

引言部分的语言通常要简洁明了,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正文是整个文档的核心部分,是作者详细阐述观点和论证论点的地方。

在正文部分,作者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文档的主题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提供充分的论据和例证,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正文部分,作者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使得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接受文档所传达的信息。

最后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整个文档的总结和概括,是作者对文档主题的观点和立场的最后表述。

在结论部分,作者需要对文档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强调自己的核心观点,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或建议。

结论部分的语言通常要简练明了,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使用钱纳里标准结构的过程中,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其次,要保持文档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在表达上出现歧义和混乱;最后,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简洁,避免出现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总之,钱纳里标准结构是一种在文档创作中非常实用的结构规范,它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文档内容,使得文档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通过合理地运用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作者可以更好地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信息,实现文档的有效沟通和传播。

因此,在撰写文档时,我们可以尝试采用钱纳里标准结构,以提升文档的质量和效果。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渭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11/25 8:49:00 陕西统计局近十年来,渭南市经济经历了一段追赶跨越高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生产总值达到1460.94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五位,人均生产总值27372元,按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1428元计算,达到了4456美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3.7%,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即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容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也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一方面随着近十年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工业结构偏“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工业产业链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少、规模小等问题已有所显现,全市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另一方面,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政策,使全市经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避免全市经济发展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解决好当前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环境资源约束压力、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等等,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渭南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一些产业发展理论,分析全市产业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渭南经济的稳步、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统计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利用100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 N 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 D P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

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

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 D 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

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调整为2003年的∶∶。

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调整为::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3、就业结构。

2005年,赣州市农业劳动力为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

(江西省2004年为41%)4、工业内部结构。

2005年,赣州市的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总商品增加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机械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江西省2004年此两项比重分别为%和%)5、贸易结构。

2005年,赣州市机电产品出口额1200多万美元,占海关总出口额的%。

(江西省2004年为%)我国和赣州市各年份城市化率(%)年份我国赣州市1998200320106、城乡结构。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需求规模和的影响大,而受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1970年的美元)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说明: (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

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

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

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调整为2003年的∶∶。

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调整为::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3、就业结构。

2005年,赣州市农业劳动力为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

(江西省2004年为41%)4、工业内部结构。

2005年,赣州市的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总商品增加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机械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江西省2004年此两项比重分别为%和%)5、贸易结构。

2005年,赣州市机电产品出口额1200多万美元,占海关总出口额的%。

9.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9.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生的变化为依据。 第二,使用劳动力指标,考察伴随经
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 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9.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
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 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 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 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9.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2.库兹涅茨定理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 涅茨(Simon Kuznets)研究了各国经济增长 的统计资料,归纳出了经济增长的特征。
(1)数量特征:人口的高增长率和产量 的高增长率,以及生产率的高增长率;
(2)结构特征:经济结构的转变(从第 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后又转向第三产业);
9.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如何理解?
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 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 的。人们总是由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 产业移动。
9.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如何理解?
第一产业:从需求角度看,第一产业主要向人 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收入中用于支付生活必需品的比例相对减少。恩格 尔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这一点。从供给角度看, 第一次产业技术进步较慢,生产周期较长、土地规 模有限、受自然因素制约严重,其产出在短期内很 难实现快速增长。
15.4%
偏差
-5.4%
第二产业 43.9% 43.4% 0.5%
第三产业 46.1% 41.2% 4.9%
与钱纳里—塞奎因模式相比,中国的第一、第二 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10%、43.9%和46.1%, 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大致相符。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当人 均国民收入由400美元飞跃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 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升至 42.3%。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 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 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钱纳里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的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 对象的,而对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是否适用呢?20 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 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更加深 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 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 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 纳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 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他认为,在经济 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 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农业的产值份额为 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服务业的产值份额 为41.1%,基础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 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服务业的就业 份额为32.7%。

产业经济学课件 (6)

产业经济学课件 (6)

第一节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四)人口规模与结构
2. 劳动力质量 (1)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质量(劳动者身
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 人力资本投资。
(2)由于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成为实现一国 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基础性产业。教育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提 供了大量的急需人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 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劳动力所 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发达国家农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持 续下降,下降至3%~4%时才逐步稳定下来。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三个重要前提 第一,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 化为依据。 第二,首先使用劳动力指标,考察伴随经济 的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 变化。 第三,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节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三)需求结构
1. 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 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指出的总量,包括消 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也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 买与净出口(出口减进口)。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个人 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 结构、净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均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值 得指出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与过剩经济条件下,需求结构对产 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居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 差距决定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层次,决定是否会产生排浪式消费,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第一节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第二章-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第二章-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本章考情:2021版教材本章改动较大,文字表述类的内容增多,既有计算与应用的内容,也有一定数量的简答题需要准备。

对于咨询规划的常用方法,重点在于“区位熵”、“产业与人口分析”的定量计算与数据分析,并且对于“钻石”模型“4+2”的因素能够理解并且牢牢把控。

对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大家重点掌握“影响力-利益”矩阵的绘制,并且能够把各相关者正确放进这四个象限中,且给出简单的处理措施即可。

2020年本章考到了“区位熵”和“利益相关者分析”。

2021年本章预计考分在10分左右。

第一节 区域发展基础理论1.城镇和产业的空间分布(1)中心地理论所谓中心地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城镇。

中心地按规模和功能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等级。

高等级中心地提供高级的服务,低等级中心地提供低级的服务,高等级中心地为低等级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得到应用。

(2)增长极与点轴开发理论增长极具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极化效应。

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吸引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不断向极点聚集,在极点地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扩散效应。

增长极的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产生落差,导致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基本思想:增长极理论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强调首先要尽可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强化增长极的实力,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连接点(增长极)的交通线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交通线聚集,产生新的生产生活集聚点。

(3)中心一外围理论中心一外围理论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中心区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

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转移。

钱纳里 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

钱纳里 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

元)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300
48.0
21.0
31.0
300
39.4
28.2
32.4
500
31.7
33.4
34.6
1000
22.8
39.2
37.8
2000
15.4
43.4
41.2
4000
9.7
45.6
44.7
>4000
7.0
46.0
47.0
分时期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业化阶 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600—1200 1200—2400 2400—4500
发达经济 阶段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
2100-3360 3360-5040
4500—7200 7200-10800
赛尔奎和钱纳里的发展模式
人均GDP(1980年美 第一产业
改革开放前(19531978)
100.0
23.7
54.6
21.7
1953-2005
100.0
4.1
58.1
37.8
“五五”
100.0
51.9
14.8
33.3
“六五”
100.0
24.1
40.5
35.5
“七五”
100.0
16.3
43.1
40.5
“八五”
100.0
4.4
63.6
32.0
“九五”
.0

第四章 产业结构

第四章  产业结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二元: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一元: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
基本理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或接近于零,从而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只要城市支付的工资 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劳动力就会为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由于现代工业的利润储蓄和投资 倾向高于农业,所以吸收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的劳动 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到同一水平为止。
扬州大学商学院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示意图
扬州大学商学院
(四)认识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这两种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 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平衡增长理论 更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更符合实际国 情;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阶段,有了较牢 固的工业化基础,资本的积累也较为丰富时,平衡 增长理论就更多地被应用,以使国民经济能够得到 长期、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雁行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同时开 发发展模式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导入期
进口替代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口期
雁行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日本、 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 以日本为例,从1956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 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 等一大批新型企业(“导入期”)。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 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最终 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出口 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

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

2008年4月人口与经济POP ULATIO N&ECONO MICS增刊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黄洪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

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程度予以密切关注。

以往研究常用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观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程度。

库兹涅茨、钱纳里等的多国模型证明,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都始终存在,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这种偏差在不断缩小。

国内有学者研究多国模式三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演变规律时发现:当人均GDP从低到高演进时,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较高的正偏离逐步向0偏离靠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较高的负偏离逐步向0偏离靠拢[1]。

还有学者测算多国模型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演变规律发现: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大于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2]。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也存在偏离,但偏离程度如何?近年来是否有所缓解?制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不利因素?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差演变特征和国际比对(一)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差的演变特征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用来衡量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程度的常用指标。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

比较劳动生产率为某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之比。

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大于零(正偏离),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也即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小于零(负偏离),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则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产业间没有行政壁垒,即呈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产业的生产逐步趋于一致,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逐步趋于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就逐步接近1。

产业经济学案例解析分析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产业经济学案例解析分析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材料1:美国烟草业的掠夺性定价行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烟草托拉斯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逼迫它的竞争对手以低价将公司卖给它。

例如,1901年,烟草托拉斯在北卡罗来纳州有个香烟品牌叫“美国丽人”,它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的类似产品相竞争。

“美国丽人”的价格是每千支1.50美元,恰与要求缴纳的税金一样多,可见这个价格是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

不过烟草托拉斯声称低价是产品导入期的优惠措施。

在1903年,烟草托拉斯就顺利收购了无法与其竞争的威尔斯白头烟草公司。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特征及其后果。

材料2:加成定价法美国许多行业中的巨人都采用加成定价法。

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入资本的大约15%的税后利润为预定目标的。

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得到的价格就是所谓的标准价格。

在20世纪60年代,其他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福特和克莱斯勒,每年为各种型号汽车制定价格时似乎也采取了相同的程序。

这些价格一旦宣布,一般是整整一年内不发生变化。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成本加成定价的步骤及其优势。

材料3:波音公司收购麦道公司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用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为20万人,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场不寻常的并购使得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到65%,牢牢站稳市场领导者地位。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标准结构钱纳里标准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商业文档和报告的写作结构,它能够帮助作者清晰地表达观点和信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钱纳里标准结构的基本框架和写作要点,帮助您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

在文档的开头部分,我们需要引入主题并提出问题或观点。

引言应该简洁明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兴趣。

在引言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阐述一个有趣的事实,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二、背景介绍。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让他们对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背景介绍可以包括历史背景、相关研究现状、数据统计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主题的整体认识。

通过清晰地呈现背景信息,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内容。

三、问题分析。

在钱纳里标准结构中,问题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需要结合相关的数据和案例,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并引导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解决方案。

针对前面分析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部分应该清晰地列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指导读者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改进现状。

解决方案的提出需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建议。

五、实施计划。

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我们需要给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应该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

实施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核心要点,我们需要确保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并产生预期的效果。

六、结论。

在文档的结尾部分,我们需要对整个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前面的观点和建议,强调主要的信息和意义。

通过结论,我们可以让读者对整个文档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我们的观点。

七、参考文献。

最后,我们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包括我们在文档中引用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纳里标准结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当人 均国民收入由400美元飞跃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 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升至 42.3%。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 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 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钱纳里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的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 对象的,而对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是否适用呢?20 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 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更加深 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 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 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

钱纳里标准结构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 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 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 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他认为,在经济 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 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农业的产值份额为 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服务业的产值份额 为41.1%,基础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 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服务业的就业 份额为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