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
卫战胜发表于 2010/11/10 21:34 489次点击 | 收藏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过短期的研究,后因航天发展的调整而终止。在“九五”期间,科技部给予支持,民间的积极性更高,中国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1999年底展示,其燃料电池就由北京富源公司提供。“十五”期间,科技部加大了对燃料电池研究的投入,仅对燃料电池车一项,拨款就达5.8亿人民币,加上中国科学院、自然基金委、地方科委,国有及民营企业资金等估计带动20亿人民币。到今天为止,中国已经自主开发出燃料电池公共汽车6辆,燃料电池轿车10余辆。
据有关专家报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595辆各类新能源电动汽车累计行驶371.4万公里,载客441.7万人次,其中,3辆燃料电池大巴和20辆燃料电池轿车参加奥运会全程服务。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委会的马拉松比赛中,燃料电池车用作运动员收容车,成功完成任务。奥运会后,燃料电池大客车继续进行公交车的示范,作为中国科技部(MOST)、UNDP/GEF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的一部分,在北京801路公共汽车运行,直到2009年7月结束。
“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的第二阶段将在上海展开。示范项目的筹备工作在进行中,中国公司成功竞标6辆燃料电池大客车。
上海复星集团及其子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7日至11日访问丹麦,讨论计划2009年在丹麦示范神力的燃料电池大巴。这表明中国的氢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均渴望走向世界。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6日,并于2007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燃料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本公司系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共同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总股本为7700万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新源动力依托大连化物所承担“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拥有自主
智慧财产权,已申请40多项发明专利(/)。其网站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公司新闻、分支机构、荣誉资质等分栏目均是空白。
新源动力已分别在江苏和上海市投资设立了两个全资子公司。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以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关键部件批量生产为目标,将建成可年产5500KW燃料电池堆用关键部件的批量生产线,成为中国第一个燃料电池材料及部件的产业化生产基地.上海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将以车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运行,数据采集/分析,现场服务为主营业务,成为新源动力的系统集成,总成生产与技术服务中心。
(/)
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全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自行车。伯明翰大学负责评测的Mathew Slin博士认为,攀业的氢燃料电池非常轻便,在电动自行车上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和实用性。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丙伦介绍说,攀业公司已联合江苏红豆集团旗下的千里马车业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全新的"绿色天使"系列氢燃料电池自行车。整车针对燃料电池的特点进行了很多优化,车身结构采用铝合金,车重30公斤,电池功率220W
(/cysc/newmain/list/cl/200808/20/t20080820_16557664.shtml)。
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空冷自增湿PhyX-5000燃料电池实现批量生产,出口到欧盟。这是继2008年该公司燃料电池自行车成功销往西班牙2008萨拉戈萨世博会后,又一个进军国际市场的燃料电池新产品。此款空冷自增湿PhyX-5000燃料电池,功率达到5千瓦,为目前同类产品中最大。该产品可作为叉车、游览车、游览船的动力电源以及备用电源。(2009-4-16 13:08:39 精细化工在线,
/news/show.asp?ShowID=261128)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2日,由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和武汉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在材料学科的传统优势,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核心组件为基点,致力于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公司研发中心以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
室及材料复合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拥有一流水平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条件及仪器,具有极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公司现有人数三十多人,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CCM/MEA及燃料电池模块的开发与应用,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燃料电池膜电极供货商。膜电极组件是氢燃料电池最关键的部分,被称为燃料电池的“芯”。从2000年开始,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经过6年多的研究,率先在中国研发成功膜电极组件,并获得发明专利。目前它代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据武汉理工大学潘牧教授出示给笔者的材料表明,从2007年以来,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向美国本土的公司出口MEA高达12万件[毛宗强和潘牧的私人通信材料]。
据重庆时报2008年4月16日报导,重庆可利用自身优势,在中国率先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欧先进材料论坛”在渝举行,来自欧洲和中国的40多名专家共同探讨全球新材料发展方向,寻找中欧在新材料领域的合作方式。英国伦敦大学教授郭正晓透露,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的科学家都在关注氢燃料电池汽车,但是找到物体来储存氢,并将其放置到汽车车身中,一直是个世界级难题。目前,镁是最理想的储氢原材料,而重庆的镁合金研究是世界一流的。“解决镁在释放氢分子的温度问题,是中英双方正在攻克的难题。”郭正晓说,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普及,先要解决输氢管道和加氢站的建设问题,另外,如何降低成本和建设氢的生产基地也需要时间。“估计到2030年,重庆可利用水资源和镁合金研究的优势,在中国率先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2008-04-16/105281401.html)
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项目分别在北京、上海进行,分别购买6 辆公交车、建设一个加氢站、示范公交车运行总里程达160 万公里。项目总资金约为3600 万美元,其中GEF提1200 万美元。中央和当地政府将提供2000 万美元,其中400 万美元由私人公司提供。上海计划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工程,它将在2010 年世博会期间继续执行。
“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从2009年起,一系列以清洁能源为燃料的混合型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将驶入上海街巷。科技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11月15日在双方合作的“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启动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出资560万美元的此项目,旨在通过推动技术改造,在中国城市地区带动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商业化推广,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除了为上海带来示范性的燃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