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与作用

小微企业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与作用
小微企业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与作用

浅谈小微企业中领导者存在的影响力

内容摘要: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活跃的力量,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又属于弱势群体,普遍受到“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的生存,束缚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而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对于逆转小微企业困境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领导力;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影响力;企业文化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相当活跃的经济主体,“由于2011年6月才从中小企业中分出微型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微型企业的具体统计数据。”工信部总经济师朱宏任解释,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1%;完成利润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66.8%,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9%。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效率。

对小微企业来讲,领导者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企业经营战略了解最深刻的应当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一般来讲,他们要比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一般员工掌握的信息要多,对企业战略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以及相互联系的关系了解得更全面,对战略意图体会最深,因此战略的实施应当在高层领导人员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进行,要求企业的每个部门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但在战略实施中所发生的问题,能在小范围、低层次解决问题,不要放到更大范围。小微企业也具备这样的优势,企业规模小,结构扁平,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分配、信息的沟通、乃至组织机构的调整、激励制度的建立等各方面,使得才能相互协调、平衡,使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卓有成效的运行。

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旺发展与否。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领导者通过这种影响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并造成员工的追随与服从,引领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领导者的影响力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最主要的表现在于他的领导力。

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企业领导者感召、吸引和带领追随者的能力。领导力具体来说就是人对人的影响力,在小微企业中,工作人数极其有限,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也会变得尤为明显。小微企业因自身存在的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对于逆转小微企业困境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领导者在小微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领导者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的领导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领导者对企业的风格和内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一、领导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

战略是确定企业方向的决策,可包括使命愿景、市场趋势、行业环境、竞争结构、资源能力、优势短板可能很多小微企业都认为战略是大企业才需要的,对小企业来说过于空泛,但是战略对发展是起关键作用的,战略管理其实离小微企业并不遥远。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战略又称企业战略一个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如果选择了一种战略,公司即在不同的竞争方式中作出了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略选择表明了这家公司打算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

所以,很多小微企业把企业赢利当做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第一步,应该没错的,但是对挣哪方面的钱,挣谁的钱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明确目标。比如今天做服装加工,明天又想做养殖业,房地产,等,使企业的经验风险大大增大,很多决策是靠老板拍脑袋或者朋友推荐等感性方式决定的。像这种缺乏明确目标的经营几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该企业的发展艰难。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将资源能力整合并加以控制,能够使企业构思和设计好的战略得以实施,从而提高企业效果和效率。包括全部的资产,能力,竞争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例如:金融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源,客户关系,公司网络,战略不动产。小微企业的资源通常都不是很多。通过分析来看,小型企业各种资源有限。就拿财务软件来说,缺乏专业财会从业人员,岗位权责划分不够明晰。由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业务与财务关联度不高,聚焦点是希望利用简便的经营方式,迅速降低企业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迫切需要一套功能实际、界面友好、操作简洁、价格低廉的管理软件来帮企业更好的经营,以期在耗用最少资源条件下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所以提供的一套易用、实用、够用的“懂税的ERP”财税管理系统。系统利用关键的财务、业务可分离式管控模型,将企业流程简明化,习惯财税人员日常操作方式,将企业资源耗用降到最低。产品以“轻松经营,快速盈利”为核心理念,旨在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财税集成管控平台,减少无谓信息系统耗用时间,利用核心功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快、最大化目标,让客户的经营体味轻松之感,在管理中实现快速盈利。小微企业当整合资源,并且充分利用。提高盈利能力。

企业领导者管理战略规划的过程,战略规划的成果也需要通过企业领导人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因为他们是战略执行的细胞。战略规划在企业内部传达的过程中,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和追随,企业领导者的热情和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领导者对企业的执行力的影响

很早以前,水桶是有一片片木块对接起来的,一个周边高低不等的木桶,它的盛水量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一个企业组织是由很多板块组成的,每个板块都是企业组织中一个有生命力的部分。这些部分是我们所说的战略、组织、领导、人力资源、资金、市场、技术等等,独立于这些基本要素之外的是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的管理。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这些板有长、有短,也就是说有优势、亦有劣势。探讨这些优劣势,或企业组织的长板与短板是现代管理的哲学化思维之一。我认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做专,比如你有技术,就可以转化,不愁卖不出去;你有资金,打一个广告就可以把市场做大;你有市场,不论卖什么产品都可以赚钱……。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你把一个板块做好了就行。等市场发展了、成熟起来后,市场进入了细分阶段,企业仍是可以把长板块或优势做好,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竞争力优势,这个优势是针对市场而言的,是针对市场竞争者而言的。在这方面人们总结出一些策略如降低成本的策略、市场细分策略等等,这些策略又可以理解为是长板策略,是不遗余力地发展企业某一个方面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同时,长板策略是针对市场而言的,是发展企业长板优势的理论。小微企业明白这个道理,发展壮大应该不是梦想。例如:江门市一位摩托车贸易商的一番话说道,“小企业一方面受自身实力限制,资金、市场以及人才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但最关键的是,很多小企业的发展理念有问题,从开始成立时就只想着替别人加工或模仿市场,很少有企业注

重自己开发,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如果他们在自己专长上面确定自己的定位,那么未来的市场就是属于他的了。

这里面说的组织,也是我认为小微企业要关注的要点,如果将小微企业里面的“人”转化成组织,是企业管理重要的体现。当小微企业的领导者能有意识的将具有一定能力的人联合起来,让他们互相协作而结合成集体和团体。形成组织结构就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了。这走向发展壮大规模化的如破性的一步。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是一个描绘企业蓝图的过程。企业战略能否实现,在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战略,也要依靠企业领导者的力量去执行,去组织实施。特别是以企业首席执行官为中心的企业领导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对战略实施起着决定作用。企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且更多地取决于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的企业领导的能力及其发挥程度。企业领导团队只有在观念上形成“执行”的共识,才能克服战略执行中的困难和行动的阻力,扭转战略执行的不利局面。

三、领导者对企业文化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处理坚持,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现实施偏差,或者错误等问题,就需要重新做评估,乃至调整。以保证目标正确。战略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实践的,企业只有加强对战略执行过程的控制与评价,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完成战略任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控制系统、监控绩效和评估偏差、控制及纠正偏差三个方面。这是动态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对小微企业这个过程也是比较痛苦的。态度改变到行为的改变,领导者的决心尤为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内人员的共同信念与行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但要有非常科学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落后比技术落后更可怕。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是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思想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最终将成为整个组织的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可以说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文化,即企业主要领导长期形成的一种做事习惯,这在民营企业中的表现尤其明显。企业文化是以公司领导者为同心圆的圆心,向外一圈圈地扩散,笼罩到每一个员工,让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拥有和他同样的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企业领导者的理念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形成一个可供始终如一操作的观念。

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诸多力量中,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是排第一位的。企业领导者的行为传达出他们的信念、价值观和内心中对企业所处环境的认识。领导者行为对员工产生的影响远于企业的各种制度和文件。

企业领导者行为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的作用已为许多优秀企业的业绩一再证明。如海尔集团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与张瑞敏的领导者行为是密切相联系的。我曾到过一个企业,企业的领导者要求员工要有礼貌,见面必须微笑说“你好!”,以使在企业内部形成友好团结的文化氛围,但企业领导者本人讲话时很多时候有不文明之语。这样的企业要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恐怕很难。

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维护者。企业领导者要引导塑造市场至上的观念,塑造企业与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多赢的观念,致力于创造一种企业与员工双向诚信的企业文化。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活广大员工的潜能,使企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四、如何提高小微企业领导者的影响力

在有目的的影响下,个人需要依靠能力和信誉来改变和影响周围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真正的领导力发生在追随者主动选择跟随他们领导者的时候,也是在对领导者以及他们清楚描述的愿景产生信任的时候。领导力是一个涉及许多人为一个共同愿景而共同努力的过程。,卓越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以下6点能力:

1.信念力

一个没有坚定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伟大企业家的,因为到达胜利的目标或者终点的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可能会碰上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者阻碍,这时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

2.规划力

作为团队的企业家,你得有能力结合组织所处行业与发展阶段向团队描绘未来的愿景,你得有能力规划出吸引人的未来,你得有能力清晰地指出整个团队未来能达成什么目标,有能力够激起员工参与的热情,让成员与组织的双赢成为可能,成员才会努力工作。

3、目标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卓越领导力必须要有效认清现在,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带领团队有效达到目标,这是领导力三个核心因素的真实写照,缺一不可。

4、影响力

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强大影响力,否则还难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因为要改革、要推进新的管理措施,必然会引来强大的阻力或者是不和谐的声音,这时,企业家如果缺乏对他人的影响能力,必将使改革受阻,或者是良好的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5、人际力

作为领导者的你,是否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并与其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利用好这种关系?企业家要愿意投资在建立与保持人际关系上,有能力让团队成员信服,带得动工作团队,而且需要的时候,找得到人帮忙。

6、包容力

对我们自己而言,有时候舌头和牙齿也会“打架”。更何况是企业的人,身为企业的企业家,有时候也会被下属、客户、供应商,甚至社区等误会。作为企业的企业家,是继续冲撞对抗,还是停下来找出口?企业家得有包容能力。正所谓宰相肚中能撑船!否则,企业就很难运作下去了。

领导者是企业管理过程的主体,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企业的文化建设也与企业领导者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领导者的思想往往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个强调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往往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在现代小微企业中,领导者特别是高级管理者处于重要的地位,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对于企业的成败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领导者已成为企业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到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经济市场的多样化、多元化,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构建优秀的企业中流砥柱,将正确地引领企业的朝着企业的营业目标稳步持续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其领导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关系。领导者的决定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某些时候,领导者的决定与措施甚至可以主宰一个小微企业的生存。

主要参考文献:

1、俞文钊, 《现代领导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卿庆,小微企业领导力论略,《山东社会学》,2012年S2期

3、亨利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1973.

4、中国人力资源网《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监事会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清楚的认识,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概述了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其次就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再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中关于强化监事会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事会;地位;作用[中图分类号]F276.1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得以有效的实现,就必须注重监事会在企业发展中监督职能的发挥。因而为了更好地发挥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职能,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其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概述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 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代表公司股东和职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股东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 在一般企业中,监事会主要由股东大会选举和企业职工民主选择产生,在国有企业中则由所出资的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和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监事会是代表出资人即各级政府监督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法依规正确履行职责的监督机构,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因而通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否则必须解除原有的职务,以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从而保证监事会能独立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奖惩和任免意见。 其职能主要在于检查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检查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及时制止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各种违法违纪和侵犯投资人利益的行为,确保投资人利益。对经营班子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建议。 由此可见,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2 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监事会在一般公司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投资人的权益,因为国有企业兼负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责,所以在国有企业里面,监事会除维护国有资产所有人政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017年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与税收优惠

企业划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2、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三个标准: 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行业划型 (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发挥领导力在团队中的作用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发挥领导力在团队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在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艰难生存,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各行各业的组织都在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并开始重视领导力在团队管理建设中的作用。而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如何发挥领导力的作用也成为相关经济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组织行为学在管理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团队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组织行为学对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团队发挥领导作用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如何发挥领导力在团队作用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领导力;团队;影响;观察 引言 任何一个组织要想达到最佳管理水平,都需要科学的领导和强有力的管理活动。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对一个群体愿景的实现以及一系列目的的达成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在一个企业中,相关领导者在工作中必然肩负着组织领导本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其自身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心理素质等都能够对领导力的发挥以及基层员工的工作成效产生影响,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

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的获取,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效益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发挥领导力在团体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组织行为学 (一)在管理学中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在西方国家产生较早,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式传入中国。然而,中国心理学界的研究者其实在早期研究中就已经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并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是也正是由于心理学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局限于心理学课题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所以研究的代表性和系统性都相对偏低。同时,由于中国在组织行为学中的专题研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至今尚未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所以相关研究者为了对组织行为学研究加以深化,从中国古典文化入手,探寻中国文化中潜在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例如较为典型权术与御心术理论[1]。并适时的将中国文化中的组织行为思想与西方现代社会组织行为学中较为著名的领导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行为学。如今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进程不断推进,各行各业中相关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被不断的扩大,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企业中的领导者作为带领组织发展的领头羊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肩负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领导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化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凡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是实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关键性因素。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呢?这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人自封的,而是财务管理自身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从学科理论上讲,财务学产生于经济学之前,有关资本、资金循环周转,货币、计价、利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表面上表现为财务学和经济学共有的内容,但其实质是财务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不能把财务学与经济学关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简单地对比,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容质疑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然而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企业科学化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行。 2.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综合性反映 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所以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3.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论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还是资金的补偿,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可以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管理范围,它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管理上的优势,同样是企业其他任何一项管理所无法替代的。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1.管理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另外,还要

企业文化与制度协同.doc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 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 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 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 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 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二、如何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

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是什么

深圳顶呱呱工商财税:https://www.360docs.net/doc/8717809836.html, 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是什么? 小微企业标准是什么?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行业划型是怎样的? 1、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工业 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4、批发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许多企业都希望它们的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创造出更具创新力的团队。但他们应该如何做呢?如果你询问那些独具创意的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高效,你很可能会听到,“其实我不知道。 其实我不知道。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或是他们会编造出一些听起来耸人听闻的东西。但真实的情况是,精通于某事的人,往往不善于指出他们的能力源于何处。因此,为了解有创新力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的特征,我们展开了这项研究。研究伊始,我们找到一家颇具声望的电信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龙呈熟悉大型集团企业的内部运作与管理w这家企业的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在大多数管理能力上得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我们选择了该企业中33位在创新能力上位于前百分之一的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由同侪、下属和上司的360评测中选出。我们相信,这些与之关系最为亲密的同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使这组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在大型企业中脱颖而出。 我们随后电话采访了每一位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以及他(她)的上司,直系下属与同侪。当我们将采访与360反馈结合起来的时候,10项与众不同的行为浮出水面。这些行为使这组成员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型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以下10项特征按重要性降序排列: 1.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最高效的创新型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能够生动描述他们的未来愿景。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的:“我的老板擅长给出关于最终目标的清晰描述,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努力找到实现它的方法。” 2.以顾客为中心。这些人着迷于令顾客感到有趣的细节。他们极力了解顾客内心。他们始终与顾客保持联络,持之以恒地追问他们的需要和需求。 3.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创新总会面对一定程度的风险。并非所有创新点子都能够实现。这些高度创新型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与为他们工作的创新者建立起了和谐的合作关系。他们平易近人,易于沟通。同事们知道,如果事情出错,他们的上级不会和自己划清界限,而会努力补救。绝不会有人因为无心之过而被处罚。 4.无畏地坚持做有利于企业和顾客的事。比起取悦老板或是地位更高的管理者,他们认为做有益于项目和企业的事总是更重要。 5.坚信上行沟通的文化。这些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相信,最好与最具创意的理念往往来自底层。他们努力构建一种鼓励任何层级提出好主意的文化。他们通常被形容为乐观、充满活力,以及善于接受新理念的管理者。他们善于用玩笑取代冷酷无情的态度。 6.善于说服他人。这些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善于推销自己的好点子。他们并不会采取逼迫手段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团队。相反,他们充满热情与信念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团队自然乐意追随。 7.设定具有延展性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努力工作是不够的。有延展性的目标要求员工找到更新的方法,达到更高的标准。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地位及意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 地位及意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中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从国有企业来看,首先,国有企业可以一段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或是改善一个国家国际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手段。其次,国有企业可以解决某个时点上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平抑经济周期的大起大落。可是,从国有企业的不足上来说,其一,国有企业治理改革不彻底,组织结构尚待优化。其二,过于强调经济目标,忽视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其三,过于依赖制度优势,软实力发展不足。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我们的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是通过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经济时,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则出现和发展了民营企业,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反观民营企业,其优势在于:1.有利于分配资源,优化产能。2.中国经济内需的增加必须靠民营经济的扩大。民营企业更能合理分配资源和经济利用,并且能很有效地成为消费增长的动力,拉动内需的增长等等。但是,辩证地来看,民营企业也有它自身的不足,比如:1.产权结构不合理和产权关系不明确。2.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3.政策支持不到位,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不明确。4.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缓慢以及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也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一方面来

讲,我国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存在,协调发展,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发挥各自的特点,完善资源利用与分配,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从商品经济学中所论述的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来讲,首先明晰价值规律的含义: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其作用表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存,很好地解决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使利用率更高,发展迅速。2.自发地激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律,效率低下的企业则会被淘汰,这样,在良心竞争下,国企与私企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同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同,两种企业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对于国企会造成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则民营企业的存在很好地平衡了这一消极后果。而比如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配置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都在二者共存中协调着,平衡着。因此,可以这么总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界定标准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呢?理论上讲,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作用 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扩大就业,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企业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经营者的主观意愿融合于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教育与氛围,这也是企业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出现分离,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员即现在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便在企业之中自上而下创设了一种适合工作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从而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我国的众多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不仅仅依靠经济硬实力水平的增强,同时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本文正是对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予以论述。 一、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依托于企业管理的主体意识,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萦绕于企业各个环节的文化形态的集合。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并非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思想观念简单地加和,而是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意识体现。从某种层面来讲,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指企业管理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群体意识与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文化,因为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了企业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文化也将不复存在。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纵观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有五大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与辐射功能等。 所谓的凝聚功能就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奋斗目标更为一致与明确,将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同企业整体的利益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企业内部上下更为凝聚。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都能够我企业与员工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为之奋斗。 企业的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以及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等,通过对其精神上的激励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智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指在发挥其导向功能的同时,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予以制度上的约束,从而纠正员工的不良意识与观念,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工作的意义与方法。 辐射功能则是指优秀企业文化对于社会大众所显示出来的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文化的辐射作用,扩大企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为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奠定基础。 二、关于良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一)始终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路线

中小微企业的定义及划型标准

中小微企业的定义及划型标准 (一)中小微企业定义 这一概念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二是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三是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定以外的行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二)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各行业划型标准具体为: 国税函[2012]6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中小微企业税收划型统计问题的通知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

领导力-360度领导力模型

360度领导力模型 领导人就是一个指挥家。很多人在成为领导人之前,有的是做技术的,有的是做营销的,有的是做研发的,有的是做服务的。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原来的经验和能力已经成为非核心竞争能力,过去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能力,现在已成为一种支持力和外围竞争能力。他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指挥家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当一个小提琴演奏者成为指挥家以后,经常会得意于自己的小提琴演奏,他常会离开指挥位置,坐到乐队中拉一曲优美的曲子;当一个做营销的人成为领导人之后,看到下属遇到困难时,就会自己冲上去,替下属谈客户。其实在这个时候,指挥家、企业的领导人已经离开了指挥的位置,成了一个演奏手了。 企业的很多失败和混乱,并不是员工造成的,也不是经理人造成的,而是由于领导者离开了指挥位置,没有行使指挥的责任,从而搞乱了整场演奏。所以一个领导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指挥能力。 构成领导力模型的六种能力 1.人们对领导人的评价和期许 作为一个领导者,究竟需要哪些能力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对领导人做出如下的一些评价和期许 ? 领导人要有超速成长的能力,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

队伍的前列; ? 领导人应该高瞻远瞩,能够鉴常人之所不能鉴,能够为常人所不能为; ? 领导人应该能选贤任能,可以把优秀的人才与企业的财和物聚合在一起,创造业绩; ? 领导人应该能不断地复制自己,带队育人; ? 领导人应该有超常的绩效; ? 领导人应该会凝聚人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跟他走,拥有大批的追随者。 2.领导力模型的六种能力 如果人们对以上的特质不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印象的层面,而是把它们抽象出来,就会构成一个领导力模型。这个领导力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六种能力: ? 学习力,构成的是领导人超速的成长能力; ? 决策力,是领导人高瞻远瞩的能力的表现; ? 组织力,即领导人选贤任能的能力的表现; ? 教导力,是领导人带队育人的能力; ? 执行力,表现为领导人的超常的绩效; ? 感召力,更多地表现为领导人的人心所向的能力。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表时间:2009-05-26T15:00:47.48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下旬供稿作者:胡岁才 [导读] 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摘要: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1 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目前世界各国(地区)所设定的参照系标准各不相同。美国通常把员工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小企业(small business),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1]。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出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下发了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中小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再制订与《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分标准;对尚未确定企业划型标准的服务行业,有关部门将根据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共同提出企业划型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该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 由此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是指根据企业的出资人的多少、经营活动的范围、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固定资产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具体是指那些企业的出资人是个人或一个群体、经营活动的范围除了营销活动均在本地进行、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低于40000万元、年营业额数少于40000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生活时报》的“美国的中小企业”一文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99%的雇主,雇用了52%的工人,38%的高技术行业的工人,提供了51%的私营企业的产值,是新工作机会的源泉[3]。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目前被统计的1800万家欧盟企业中,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1792.4万家。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占欧盟总产值的55%,吸收就业人数占到欧盟就业总人数的70%。日本拥有近650万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国职工人数的78%。在1998年,英国中小企业几乎涉足所有行业,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产值占到除金融业以外英国GDP的42%。台湾,由于以灵活、机动的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支柱,成为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地区之一。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我国2003年6月底时的全国城乡全部,中小企业为1163万个,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推算,目前应当有832.4万个中小企业[4]。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的主体。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还有环境的因素。 3.1 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家长式管理妨碍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经过是国有、集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完成的,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它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发展后的经营管理的需要,限制了企业向较大的规模发展。 3.2 中小企业普遍生产技术落后,创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劣势,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地生存,而必须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或附属企业。中小企业自身也在搞“小而全”,盲目追求独立经营,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同大企业竞争,往往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到淘汰。 3.3 融资难仍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无法成为沪深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需要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目前的中小板规模层次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现行的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按照规定,企业发行上市的量化要求包括: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另外,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高、融资规模小、再融资程序复杂等,也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根据这一规定,在全国2200家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中,截止2007年10月1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仅仅只有174家;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4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4.1 由于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是通过转改制而出现的,即通过“官造民营企业家”演变而来的,规范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①政府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要持续加强。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让家族制企业的建设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规范市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的卖方市场,建立一个文明的消费市场,倡导品牌消费意识。②在政策上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如企业利税改革、企业融资等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向产业升级转变,走规模经营、高效发展的道路。③家族制企业要转变思想。排除"家长制"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紧随时代脉搏的跳动,走科学、民主、创新求变的发展道路,用制度管人。 4.2 积极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实施专业化生产,实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迅速集中、快速反应,将是企业具有参与合作资格以及实施敏捷制造的前提。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主体,企业核心能力的实现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激发人力资本效益增量来达到。为此一方面要求企业完善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软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符合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管理者确认企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从而促进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概念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1)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外观等;(2)制度文化,是指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包括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等;(3)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以及企业的整体容貌,比如企业领导或员工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企业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工作活动和企业氛围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于公司具体的制度而言,企业文化其实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展现一个企业整体的状态和要求。员工的素养和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倡导精神都会传递在企业文化上,在大家相互交流、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塑造着企业文化。不同的团队就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文风,不同的管理体制就会有不同的企业体系,它包含着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 2.企业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管、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成。企业管理主要依靠根据企业自身特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实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从宏观来说,制定精准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战略目标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长远的发展下去。从微观来说,企业管理可以渗透企业的每个角落,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利润,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日常的企业管理。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犹如一棵成长的小树,要想变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不断地扎根、不断地开枝散叶。企业文化就像是肥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帮助企业建立牢不可破的框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不仅可以创造个人价值,还可以提升企業的综合实力,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小微企业定义及理论

2.2小微企业融资 2.2.1小微企业定义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促使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大量出现,而这些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合称为小微企业。上述企业不断成立以及发展,促使我国政府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细分文件,并注重对于微型企业的具体划分。当前我国工信部等部委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员工人数、资产价值总量以及营业收入等相关财务经营指标将中小企业具体划分为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三种类型。一般来说,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根据贷款数额进行实际划分,通常贷款数额基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主要为微型企业,而贷款数额在100~500万元范围内的企业为小型企业。这种划分方式使得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具体差异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指标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 2.2.2小微企业融资 当前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关键的组成单元之一,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而经济理论以及实践研究过程中,经常将小微企业与中型企业进行整体讨论,因此很多获得与小微企业发展和影响直接相关数据。同时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已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例如服务业、制造业、农业以及高科技行业。小微企业建立以及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意义重大,对于我国产业战略发展来说,小微企业与大企业能够进行分工合作,从而达到国民经济合理配置的目的。另外大企业可以根据小企业灵活多变以及成本较低等特点,将技术含量低、品种多以及数量少的生产活动转移给这些企业,这样既可以使得大企业节约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如果当前政府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合理,那么这些小微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集聚,并基于整合资源以及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还可有效提升第三产业实际比重,从而有效优化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缺少发展资金,并且具有固定资产比重低、财务信息不透明以及经营风险程度高等特征,这样使得其与大中型企业发展模式差异较大,其融资特点具体归纳为“短、急、频、快”。首先小微企业融资时间相对较短,其资金基本为临时性周转资金,其使得小微企业期望贷款审批时效少于10个工作日,并且以短期借款为主,同时小微企业实际贷款额度相对较少,单笔资金需求大多在100万元以下。对于抵押担保物品来说,小微企业规模小,并且资金量不足,还缺少土地和固定资产等变现率高资产。基于上述特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具体表现为下列4个方面。 首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大且成本高,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其实际可利用融资渠道少,同时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其使得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过高。其次小微企业主要利用内源性融资方式吸纳企业发展资金,其缺少信用记录、规范财务信息以及信用担保资产,因此难以利用外源融资渠道。接下来微企业信贷融资大多为短期贷款,其更加重视借款时效。最后民间融资作为小微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融资渠道,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这样促使这些企业使用民间融资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2.2.3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2. 2. 3. 1信息不对称 这种理论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平性以及平均性不足,当前社会条件下,信息发布具有同时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很多信息难以被各类人员了解。,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双方参与,一方会具有明显的信息数量以及质量优势,而另一方面则处于劣势。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上述企业发生管理混乱、经营不规范以及变动性大等情况可能性较高,尤其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基本处于信息劣势位置,这样导致其难以有效清楚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并且还会影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等级,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