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实为依据
《谏逐客书》挖空翻译+重点知识归类+理解性默写

《谏逐客书》挖空翻译+重点知识归类+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4页为教师版,5-8页为学生版)班级:姓名:一、挖空翻译“臣闻吏议逐(驱逐)客(客卿),窃(私下)以为(认为)过(错)矣。
昔穆公求士,西(名作状)取(得到)由余于(从)戎,东(名作状)得(得到)百里奚于(从)宛,迎蹇叔于(从)宋,来(使……来,招来)丕豹、公孙支于(从)晋。
此五子者,不产(生)于秦,而穆公用(任用)之,并(吞并)国二十,遂(于是)霸(称霸)西戎。
孝公用(使用,采用)商鞅之法,移(改变)风易(改变)俗,民以(因此)殷(富裕)盛(多),国以(因此)富强,百姓乐用(被使用),诸侯亲(亲近)服(归附),获(俘虏,打败)楚、魏之师,举(占领,攻下)地千里,至今治(政治安定)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名作状)并巴、蜀,北(名作状)收上郡,南(名作状)取汉中,包(兼并)九夷,制(控制)鄢、郢,东(名作状)据(占据)成皋之险,割(割取)膏腴之壤,遂散(使……散,瓦解)六国之众(通“纵”,合纵),使之(他们)西面(向西,古今异义)事(侍奉)秦,功施(延续)到今。
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使……强,加强,增强)公室,杜(杜绝,堵塞)私门,蚕(名作状)食(逐步侵占)诸侯,使秦成(成就)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依靠)客之功(功劳)。
由此观之,客何负(对不起)于秦哉?向使(如果,假使)四君却(拒绝)客而不内(“纳”,接纳),疏(疏远)士而不用,是(这)使国无富利之实(实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得到)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悬挂)明月之珠,服(佩带)太阿之剑,乘(驾驭)纤离之马,建(竖立)翠凤之旗,树(摆,架起)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出产)一焉,而陛下说(“悦”,喜欢)之,何也?必(一定,如果一定)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这)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珍贵的玩赏之物);郑、卫之女,不充(充实)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充满)外厩;江南金锡不为(被)用,西蜀丹青不为(用作)采。
丁志权故意杀人案

丁志权故意杀人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立场,但案却出现了“官不悔判”的奇怪现象。
该案被告人丁志权本来含冤被判死缓,可当真凶落网后,却又“唆使真凶替丁定罪”的“事实”,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庆幸的是黑龙江省高院的严格把关,否则丁志权就只能在另一个世界等待沉冤昭雪了!我们不禁要问,“真凶没落网”的错案有错少呢?丁志权,41岁,黑龙江省塔河县人。
1992年2月,丁志权的妻子遇害。
一个月后,丁被当地公安机关确定为凶手。
塔河县公安局的侦查终结报告认定,丁志权与妻子发生口角并厮打,丁持匕首在距其家北侧40多米的巷道内将妻子追上并将其杀害。
经法医鉴定,丁妻的死亡时间为当晚9点至10点,但与丁志权在一起的李友平证实,丁打麻将至当晚10点半后才回家,但这一关键的不在场证明并未引起重视。
同样关键的凶器、血衣、指纹等重要证据也未发现,据以认定丁志权为凶手的最主要证据就是丁本人的口供。
丁志权却说,他的口供是遭到侦查机关体罚后的违心所为。
更令人吃惊的是,提审丁志权的竟是塔河县公、检、法三家联合组成的专案小组。
丁志权的辩护律师王蕴华提出,此举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检、法三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然而,经由律师发出的这声微弱的反对并未产生丝毫影响。
公检法联合办案、侦查中的刑讯逼供、忽视疑点轻信口供,等等,每一项都足以令案件的诉讼进程远离真相的发现,每一项都足以令民众对司法的公信产生合理的怀疑,进而动摇本就脆弱的司法权威。
然而,更令人深思的还在后面。
1993年7月,丁志权被大兴安岭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丁不服,上诉至黑龙江省高级法院。
而后经历了三次发回重审,丁仍被判处死缓。
与“两黄案”一样,留有余地的“死缓”也为丁志权留下了一缕生机。
就在丁志权被羁押后的第4年,有个叫张伦的犯人在狱中交代,丁妻是他所杀。
张伦的出现让丁志权和家人无比兴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又一场厄运正悄然降临。
以事实为依据的三个基本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的三个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的三个基本原则,这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聊起来还蛮有趣的。
大家都知道,事实就是事实,甭管你信不信,它在那里就在那里。
就像你吃了个大西瓜,嘴巴上沾了汁,那就是实实在在的。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润色”事实。
说白了,就是想让别人觉得我说得对。
你看,有的人就爱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没谱的东西,结果一查,发现全是空中楼阁。
说到底,信誓旦旦的发言,根本没有事实做支撑,就像那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咱们得聊聊证据。
证据就像是你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作业做了没,那种沉甸甸的作业本。
没有证据,怎么让人信你说的话呢?这就好比你约朋友出去吃饭,你一口咬定是你请的,结果发现你口袋里只有几块零钱。
哎呀,那可就尴尬了。
没有确凿的证据,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信任寄托在你那一堆空话上。
证据能够让事实变得更真实,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有底气。
光靠嘴巴可不够,要用事实和证据说话,让人信服。
真理往往藏在细节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保持客观。
说白了,就是别把自己的情绪掺和进去。
想想看,如果你心情不好,那些本来好好的事情在你眼里也会变得很糟糕。
比如,朋友请你喝咖啡,你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可能就觉得咖啡不好喝,服务员态度差。
其实不是咖啡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客观的看待事情,让你能从事实出发,看到事情的真相。
有些人总是情绪化地发表看法,结果弄得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该信谁。
就像一场大雨,没必要把所有的水都往自己头上泼,别让情绪模糊了事实的真相。
说了这么多,咱们生活中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以事实为依据,别让情绪来搅和,让证据做你的坚强后盾。
我们每个人都想在生活中把事情做好,面对问题的时候,运用这三个基本原则,能让你在各种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想象一下,跟朋友们聊天,大家都能理智地讨论,哪怕观点不同,也能彼此尊重,简直就像一场温暖的聚会。
生活就是要轻松愉快,事实、证据和客观的态度就是我们聚会的三大法宝。
记住,事实不怕辩论,最怕的就是无的放矢。
人民调解工作守则

人民调解工作守则(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规程规范、条例细则、程序标准、岗位职责、管理守则、试题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management methods, management regula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procedural standards, job responsibilities, management rules, complete test questio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民调解工作守则浩如烟海的网络各种人·民调解,守则,调解相关的内容质量参次不齐,为解决您的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人·民调解工作守则范文,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行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二)公正、公开地行使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职权。
(三)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文明执法。
第二章管辖第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违法案件行政处罚。
伤亡事故案件的行政处罚,由组织事故调查的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实施。
第五条涉及两个以上辖区的案件,由案件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处理,如发生管辖争议,报请共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裁定。
第六条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理。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对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实行监督指导,必要时,可直接办理下一级管辖的案件。
第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现所查处的案件不属于本部门管辖时,应填写《案件移送书》,及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管辖。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八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安全生产监察员证》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证》等有效的监督检查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并对被检查单位明确指出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和配合检查的要求。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九条基本理念

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指导下,公司和个人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绩效表现。
这些准则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评价和提高绩效。
下面将围绕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九条基本理念展开深入的讨论。
1. 以卓越为目标,这一理念强调了对卓越绩效的追求。
在工作中,卓越并不仅仅是达到标准,而是要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
在实践中,可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卓越绩效。
2. 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强调了个人或公司的核心优势。
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明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绩效表现。
3. 客户为先,这一理念强调了以客户为中心。
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对客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卓越绩效。
4. 持续改进,这一理念强调了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性。
要实现卓越绩效,就需要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流程和流程,不断追求更高效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5. 以事实为依据,这一理念强调了决策和评价要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
在工作中,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客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绩效水平。
6. 团队合作,这一理念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要重视团队合作,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努力,共同实现卓越绩效。
7. 社会责任,这一理念强调了公司在社会中的责任。
在工作中,除了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助力社会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8. 诚信正直,这一理念强调了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要坚守诚信原则,做事要光明磊落,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提高绩效水平。
9. 人才重要,这一理念强调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从而实现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九条基本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评价和提高绩效的方法。
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卓越为目标,发挥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先,持续改进和创新,以事实为依据,重视团队合作,关注社会责任,坚守诚信正直,重视人才,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绩效表现。
公务员类行政执法资格模拟题2020年(139)_真题-无答案

公务员类行政执法资格模拟题2020年(139)(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单项选择题1. 1.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A. 事实、性质、后果B. 事实、性质、情节C. 事实、性质、手段D. 事实、情节、后果2. 2.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手续A. 注销B. 撤销C. 吊销D. 终止3. 3.解除查封、扣押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
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
A. 补偿B. 赔偿C. 适当补偿D. 适当赔偿4. 4.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 承接其义务B. 有权终止C. 有权解散D. 承受其权利5. 5.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范围内( )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A. 跨省重大、复杂B. 全国复杂C. 全国重大、复杂D. 全国重大6.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六个多项选择题7. 7.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对被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依法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对其生产经营场所依法进行实地检查。
关于检查的正确的说法是()A.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查阅或者要求被许可人报送有关材料B. 被许可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C. 对检验合格的,行政机关应当发给相应的证明文件。
D. 收取必要的抽检费用8. 8.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B. 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C. 依法拍卖财物,由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D.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9. 9.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实事求是的意思是什么

实事求是的意思是什么实事求是的意思是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基于客观真实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在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是一种理念和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学、教育还是其他领域,实事求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从不同层面来阐述实事求是的意思和作用。
首先,在政治方面,实事求是表明了政府和决策者应当根据真实的情况来制定政策和规划。
政府领导者应当对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避免以主观偏见来决策。
实事求是是科学决策的基石,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在经济领域,实事求是意味着企业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制定营销策略和经营决策。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策略。
同时,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资源。
只有实事求是,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意味着科学家必须依据实验和观察来得出准确的结论。
科学家要进行严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在科研过程中要勇于接受事实的挑战,并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
只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才能取得真实的科学发现,并为人类社会提供准确的知识。
此外,在教育领域,实事求是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判断和思考。
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辨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实事求是强调基于真实的情况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学还是教育领域,实事求是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唯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真实的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处理医患纠纷的原则是什么?

处理医患纠纷的原则是什么?一、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二、以医学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为重要依据的原则三、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原则四、以有利于医院健全制度和严格管理为原则五、以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为原则六、以行政处理和行政调解为原则七、医疗纠纷处理注意事项。
医患纠纷在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被不断的激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经济开通的多种途径去解决医患纠纷,其中作为第三方的医患纠纷委员协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这些机构在解决纠纷是必须严格遵守▲处理医患纠纷的原则,才能真正的解决矛盾。
▲一、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就是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详尽、公正调查基础上,弄清事实真相,进行医学科学的鉴定,查明造成病人不良后果的原因、性质、程度及其间的因果关系,分清责任性质,并在正确划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基础上作出处理。
2、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除《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以及《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普通法律以外,特别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卫生部、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凡中医医疗纠纷还要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有关规章。
▲二、以医学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为重要依据的原则1、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一定要尊重科学。
(1)由于一些病人或家属因缺乏对医学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导致病人对出现的不良后果造成误解,因此医务人员要重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2)在医务人员内部也要注意防止两种不正确的现象发生,一是迁就病人家属的激情要求和人情相托而放弃原则,作出违反医学科学原理的结论;二是医务人员的内部矛盾和人际关系导致作出不符合临床实践常规的结论。
2、为了使医疗纠纷处理能符合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纠纷结论必须经专家们技术鉴定后,根据医务人员有否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及其违反性质和程度,作出相应处理。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执法、司法机关应该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然而,说是这么说,究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知的。
通俗地讲,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查清事实;二是要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首先是事实。
这个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那么如何证明所认定的事实本来就是那个样子?这就需要用证据来证实。
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就不是法律上的事实。
也就是说,没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即使事情本来是那个样子,在法律上也是不能够认定的。
因此,法律事实和真实事实是不一定完全一致的。
我们通常说,什么事情都得要讲究证据,没有证据,怎么能让人相信是真的?这也可以理解,比如打官司,你说真实情况就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但是法官不知道啊,又不可能把真实情况象放电影一样地再现一遍给法官看,怎么才能够让法官相信呢?那就得靠证据。
你的证据能证明什么程度,法官只能认定什么程度。
有些当事人对此就很不理解,那也没有办法。
你不能光靠嘴说,谁信呢?事实要用证据来证明,不能举证,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因此,事实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证据的问题。
说以事实为依据,其实就是以证据为依据。
即我们通常说的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诉讼的学问、诉讼的精髓全就在于是否能够搜集到能够证明你所主张的事实的有力证据。
有些当事人对自认为很简单的案子信心十足,认为象他的那种情况肯定能赢,等到判决出来一败涂地,很是想不通,问题就在于没有证据,或者所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所主张的事实。
因此,打官司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你所主张的每一个事实、每一个细节,都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
而且证据必须要有证明力。
一般当事人在这个方面就不一定能判断准确,怎么搜集证据,该如何搜集,该搜集哪些,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有力的证据,等等,并不是很清楚。
《谏逐客书》理解性质默写

2.《谏逐客书》中李斯指出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 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句子是: 藉寇兵而赍盗粮。
3.《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不仅不能统一天
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 的句子是“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
“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1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 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14.《谏逐客书》中用“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比喻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 罗人才。
15.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泰山、河海两个比 喻是陪衬,“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两句才是本意。
7.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 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进而提出诘问: “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
8.《谏逐客书》中,抓住秦王使物用人之间的尖锐
矛盾,揭露逐客之非,先尽情铺叙秦王喜爱异国的 美色、音乐、珍宝,然后用“ 今取人则不”然一句 收拢,得出秦王重物轻人的结论。
4.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 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 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 可能是: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5.《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 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是: “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用一个假设句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总提,然后引出六 个连续主谓句而且是否定性的句子进行铺陈。
9.比喻论证,形象生动,说理深刻,能增加文章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用“ 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
关于求真求实的名言

关于求真求实的名言1.实事求是,不做空洞的口号。
2.真理来自实践,而非空想。
3.尊重事实,勇于面对现实。
4.求真才能真,求实才能实。
5.以事实为依据,以实际为准绳。
6.实事求是是发展的基石。
7.实事求是是智慧的源泉。
8.对事实保持敏感,对真相保持执着。
9.实事求是是成功的基础。
10.真实才有力量,实在才有价值。
11.求实是进步的动力。
12.真实是成功的奠基石。
13.实事求是是创新的条件。
14.只有敢于求真,才能有所发现。
15.勇敢地搞清楚事实真相,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6.真实是人们信任的基础。
17.实事求是是建设的指南针。
18.寻求真实,踏实向前。
19.真实能打动人,实在能让人信任。
20.真实是思想的源泉,实在是行动的动力。
21.不要害怕失败,它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22.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登上高山。
23.行动胜于雄辩。
24.优秀不是偶然,而是坚持不懈的结果。
25.真理往往掌握在实践中。
26.正确的态度决定一切。
27.求真求实,是成功的基石。
28.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核心。
29.真实不掺杂任何虚假。
30.只有理性思维才能达到真实。
31.努力实干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
32.真理越是简单,越是深藏其中。
33.有真实的基础,才有可持续的发展。
34.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到深入。
35.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最佳途径。
36.笃定的信仰是人生的底气。
37.实实在在的努力,才是最起码的尊重。
38.有真实的动力,才能坚持到底。
39.放下虚荣心,脚踏实地。
40.求真求实,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41.逆境是磨砺意志的砥石,挫折是检验智慧的试金石。
42.行动是理论的源泉,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43.最实在的人生,是把无常当常,把有限当无限。
44.求实是成功的阶梯,虚伪是失败的深渊。
45.实践告诉我们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46.真理掌握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检验。
47.没有实际行动的名言,只是一句空话。
48.实事求是是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治安管理处罚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become a bigger compan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治安管理处罚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根据规定可知,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种,1、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
3、公开、公正原则。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一、治安管理处罚应当遵循什么原则1、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这就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实质,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它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管理处罚应当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将此原则设定在条文中,是一种遗憾。
2、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这就是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的核心,它是指治安管理处罚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这体现了法制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公平性。
3、公开、公正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坚持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是指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据和被处罚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应公布于众。
行政案件的办理公开本身并不能直接实现实体权利与义务的公正,是用以公正的保障。
公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不以当事人的身份为实施处罚轻重的标准;其次,所给予的治安管理处罚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法律以事实为依据

法律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以事实为依据的概念是法律制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指出法律应该基于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事件。
这一原则反映了法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便法律能够切实应对社会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法律的构建和应用过程中,事实作为依据是确保法律公正、适用和可行的关键因素。
首先,事实作为法律的依据确保了法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带有主观意识。
因此,通过将事实作为法律的依据,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法律的干扰,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事实的使用使得法律能够更准确地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人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中,每个案件都具有自身的特定背景和情况。
法律需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裁决,而事实提供了法律所需的具体信息和背景,有助于法官或裁决机关作出更加明智和公正的决策。
此外,法律以事实为依据还有助于考虑到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法律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只有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准确把握,法律才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事实依据的使用也有助于确保法律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只有当法律根据真实的事实制定并得到实施,才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司法实践中,事实的明确和充分的调查是判断案件的关键,而法律的实施和效果也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估和检验。
综上所述,法律以事实为依据是法律制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
事实的使用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施效果。
作为法律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事实的运用有助于法律更好地服务社会、解决问题,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因此,法律应该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确保公正的司法决策和法律的有效实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题库(含答案)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三治安管理处罚法(810题)一、判断题(共300题)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均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2.在我国领域、船舶、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3.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4.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由公安机关负责解决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6.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7.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殴打他人和故意损毁公私财物这两种行为。
(×)8.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9.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予处罚。
(√)10.对于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意接受调解处理,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11.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不予处罚。
(×)12.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处理。
(√)13.治安案件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调解。
(×)14.赵某寻衅滋事将王某打成轻微伤,对此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15.对可以适用调解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也必须及时依法调查取证,查清事实真相,收集固定证据。
(√)16.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偷开机动车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以事实为依据的作文

以事实为依据的作文
咱老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意思就是,凡事咱得拿事实
说话,可不能瞎胡猜、乱琢磨。
就说前几天吧,我听隔壁王大妈说小区门口的水果店卖的水果不新鲜。
我
当时就想,这能是真的吗?我可得亲自去瞧瞧。
结果呢,我到那一看,水果一
个个水灵灵的,新鲜得很呐!这王大妈估计就是自己买的时候没挑好,就到处
乱说。
你瞧,要是我就这么信了王大妈的话,那水果店老板得多冤枉啊!
还有一次,学校里传着说某个同学考试作弊。
这消息传得那叫一个快,大
家都对那个同学指指点点的。
可后来老师一调查,才发现是误会一场。
原来那
同学只是在考试的时候借了支笔,被别人误以为是在传小抄。
这没搞清楚事实
就乱说,差点毁了人家同学的名声。
在生活中啊,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
有些人就喜欢听风就是雨,随便听到
点啥就到处传。
可咱不能这样,咱得有自己的判断,得亲眼去看看,亲自去了解,以事实为依据。
比如说网上那些个新闻,有时候标题写得特别吓人,可你要是仔细读内容,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啊,咱可不能被那些标题党给忽悠了,得
认真分析,看看事实到底是咋样的。
总之啊,不管是大事小事,咱都得记住“以事实为依据”。
别跟着瞎起哄,别乱传谣言。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看清真相,才能不冤枉好人,也不放过坏人,让生活变得更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治安管理处罚基本原则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基本原则是什么?治安管理处罚基本原则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是指中国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法规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基本原则是什么▲?1、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这就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实质,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它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管理处罚应当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将此原则设定在条文中,是一种遗憾。
2、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这就是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的核心,它是指治安管理处罚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这体现了法制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公平性。
3、公开、公正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坚持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是指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据和被处罚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应公布于众。
行政案件的办理公开本身并不能直接实现实体权利与义务的公正,是用以公正的保障。
公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不以当事人的身份为实施处罚轻重的标准;其次,所给予的治安管理处罚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法律法规能作为诉讼证据吗

法律法规能作为诉讼证据吗一、法律法规能作为诉讼证据吗法律法规不是证据,属于法律依据。
法院审判以事实为以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证据是去证明事实和诉求的,而法律是支持诉求的依据。
与事实和请求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在法律文书或审判活动中表示出来,以表明自己说的话和诉求是有法律依据的,以此来求得法院的支持。
二、民事诉讼证据特征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所谓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
所谓关联性,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证据材料最终被采信为证据的要经过两个阶段。
首先,必须看证据材料是否具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不能考虑采用为证据。
其次,对于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还应就其关联性的程度加以评价。
所谓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为法律禁止。
合法性不仅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和提供,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概括起来,合法性包括三个方面:收集证据的合法性;证据形式的合法性;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材料要成为证据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
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是任何一件民事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的属性,三者缺一不可。
但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之间又绝不能等量齐观。
客观性是民事诉讼证据的前提属性,没有客观性不可能有关联性和合法性。
只有具有客观性的证据材料才有可能具备关联性。
只有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才有可能具有合法性。
而在某种意义上,合法性又是最重要的。
一个证据材料如果同时具备客观性与关联性,但不具备合法性,一般来说它不可能成为民事诉讼证据。
例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也就是说,如果勘验情况和结果即使是客观的和与案件有关联的,但如果没有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即勘验人或当事人没有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它仍不能成其为民事诉讼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执法、司法机关应该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是,在十几年前的云南,却发生了杜培武冤案。
1998年4月22日上午,在昆明市圆通北路40号,警方发现了一辆被丢弃的警用昌河牌微型面包车,车内有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现场勘查后证实,男性死者系昆明市所辖的路南县(现为石林县)公安局副局长王俊波,另一人是昆明市公安局女民警王晓湘,两人身着便服,被人近距离开枪打死。
警方认定,杀人的凶器便是王俊波随身佩带的“七七”式手枪。
枪支去向不明。
此时,警方把目光锁定在了杜培武身上,死者王晓湘是杜培武的妻子,王俊波是杜培武的同学。
先不管王晓湘和王俊波是否有不寻常的关系,从测谎的当天晚上开始,办案人员给杜培武戴上了脚镣,喝令他交待杀害“二王”的犯罪过程。
他们用手铐将杜的双手呈“大”字形悬空吊在铁门上,吊一段时间后,在脚下塞进一个凳子,以换取杜的“老实交待”。
杜不断地声称冤枉,这又被认为是“负隅顽抗”,审讯人员便又猛地抽掉凳子,让杜突然悬空,如此反复…酷刑下,杜培武被迫低下了不屈的头颅,他开始“供述杀人的罪行”。
“为了不挨打,我不仅要按照审讯者的要求说,而且尽可能地揣摩他们的意图。
”杜培武说。
杜培武当庭展示了他身上清晰可见的伤情以及一件血衣,并强烈要求公诉人出示驻所检察官拍摄的照片,以证明刑讯逼供事实的存在。
但公诉人说,当时没有拍过照片。
法院以查无实据,不予论定不了了之。
1998年7月19日,杜培武被送回看守所。
专案组的其中一个小头目警告说:“如果翻供小心收拾你!”然而,半年之后,一次的偶然,让民警抓到了真凶。
杜培武在《死囚遗书》中说的一段话让我感慨万千,他说:”我一个无辜的家庭,一半毁在罪犯的手里,一半毁在司法腐败的手里。
蒙冤之后,却要把洗脱罪名的希望寄托在真凶的身上,这是多么的可悲!
最后,以刘少奇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话题:我作为国家主席,但是这部宪法却不能保护我。
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