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科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的十六次科举

1楼资料来源:《元史》《新元史》等

元仁宗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

次,直到元朝灭亡,中间因为因为元惠宗时期丞相伯颜擅权,执意废

科举,1336年科举和1339年科举停办。

元朝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

元仁宗时期

延佑二年(1315)三月,廷试进士,五十六人及第。

延佑五年(1318)三月,廷试进士,五十人及第。

元英宗时期

至治元年(1321)三月,廷试进士,六十四人及第。

元泰定帝时期

泰定元年(1324)三月,廷试进士,八十六人及第。

泰定四年(1327)三月,廷试进士,八十六人及第。

元文宗时期

至顺元年(1330)三月,廷试进士,九十七人及第。

元惠宗(元顺帝)时期

元统元年(1333)三月,廷试进士,一百人及第。刘基刘伯温于该年

中进士。

因为丞相伯颜擅权,执意废科举,1336年科举和1339年科举停办。

至正二年(1342)三月,廷试进士,七十八人及第。

至正五年(1345)三月,廷试进士,七十八人及第。

至正八年(1348)三月,廷试进士,七十八人及第。

至正十一年(1351)三月,廷试进士,八十三人及第。

1351年五月,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在以后的十八年中,各地农民

起义此起彼伏,此后的五次科举均受到全国战乱的影响。

至正十四年(1354)三月,廷试进士,六十二人及第。

至正十七年(1357)三月,廷试进士,五十一人及第。

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及第。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廷试进士,六十二人及第。

至正二十六年(1366)三月,廷试进士,七十三人及第。

附: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间1311年三月-1320年正月

元英宗硕德八剌,在位时间1320年三月-1323年八月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时间1323年九月-1328年七月

元文宗图帖睦尔,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1328年九月—1329年

正月,第二次在位时间1329年八月-1332年八月

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在位时间1333年六月-1370年四月,1368年八月

逃离大都,回到漠北草原,1368年八月-1370年四月为北元皇帝

•2010-6-11 15:21

•回复

•2楼《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对元朝科举的介绍:

恢复科举考试

爱育黎拔力八达使官僚队伍更加儒化的大胆尝试,是他改革元朝制度

的最重要措施。儒士以前在元朝政府中之所以没有起到重要作用,主

要原因是以前各朝都没有把他们的学问视为补选官员的基本标准。大

多数高官是以出身为评选标准而产生(通过承袭和荫的特权,荫即降

等承袭其父辈的官职),而多数中下级官员则是由吏入官。结果是大

多数官员并没有受过儒学教育,也不具备儒家的政治倾向。

为改善通过承荫得官者的教育水平,1311年下诏规定汉人职官子孙承荫,需考试一经一史,考试合格者直接任职,免去见习期。③蒙古和色目职官子孙承荫者可以选择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授官时比原袭职务高一等。可能是为了减少儒官的竞争,由地方机构胥吏出身的官员可以出任的最高职务自四品官降为五品。④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所做的最有意义的制度变化,是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是中原王朝甄选统治精英的主要途径,关系重大,所以在忽必烈朝不断围绕恢复考试问题展开争论,但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在恢复科举考试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有两个原因。①第一,由于元廷主要依靠承袭制补充官员队伍,采用考试制度将会损害蒙古、色目甚至汉人贵族家族的承袭和荫的特权,所以会遭到反对。第二,在汉人士大夫中对考试是否是补充精英的有效制度和采用何种科目亦存在完全

对立的看法。一派赞成采用宋朝和金朝的考试科目,注重文学和经学的考试。受朱熹对考试制度的观点影响颇深的理学家反对这种观点,主张在科目中去掉文学,注重重要经典和策问考试。

因为没完没了的争论,科举考试一直没有恢复。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形势发生了变化。改善官员水平的急迫需要和皇帝本人欲使他的政府更加儒化的迫切要求,使得请求恢复科举考试的呼声再次高涨起来。②此时因为理学在元廷官员圈中已经占了明显的优势,以前理学家提出的方案几乎未遭任何反对就被采纳了。

1313年颁诏并在其后的两年中首次实行的新考试制度,显然有利于理学家的观点。考试科目重经学而轻文学。它还指定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参试者的标准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参试者增试科目的标准用书。这一变化有助于确定理学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具有超出元代本身的历史意义,并被后来的明、清两代基本沿袭下来。③

除此之外,新考试制度还有一些反映元朝统治下特有的多民旅社会的特征。在新制度下,蒙古和色目人的考试不仅比汉人、南人简单,他们还在种族制度下享有“同等席位”,通过各省考试参加会试的名额,按照四等人的划分,每等人75个名额。另外,为了不损害旧贵族家族的承袭特权和扰乱现存的官僚体制,登第殿试的名额控制在较低水平上,每次考试不超过100人。此后元廷举行了16次考试,考中进

士的共计1139人。这个数字,只比同时期文官总人数的4%稍多一点。

①因此,科举考试制度并不意味着对享有特权的贵族子弟利益的严重

损害。

爱育黎拔力八达推行的考试制度,应被看作施行平等任官机会的汉人

观念和作为征服王朝的元朝的社会政治现实之间的结合。然而,爱育

黎拔力八达恢复科举考试制度,既有文化意义,也有社会和政治意义。

把儒家学说作为甄选精英的标准,给汉族士人入仕提供了一条正常的

道路。这对江南的士人更为有利,因为直到此时他们多被排除在官场

之外。此外,考试制度也鼓励蒙古人和色目人学习汉学,特别是那些

不属于贵族家族的人,并由此加速了征服者的汉化。②

•2010-6-11 15:23

•回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