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版)

2024年秋季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期末复习专用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的露水)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质量第2课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③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的使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①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②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③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三年级科学第2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2单元知识点

空气第2单元知识点1.空气的性质: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气体,占据空间,可以流动。

2.空气一样会占据空间。

空气是可以流动。

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空气有什么作用呢?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石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空气和水的共同点: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

空气和石头共同点: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空间。

判断题:1.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错误的是()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B.空气很难密封C.空气都有声音2.下面不属于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的是()A.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B.都是无色无味的C.都要占地方3.下列物质不属于液体的是()A.牛奶B.酱油C.冰块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做空间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空气和水的比较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化(不可以压缩)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变化(可以压缩)相同点:能占据空间水和空气都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和水比较,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发生变化。

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或扩张.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托盘天平的特点:把天平调平衡后,两边放上物体,如果重量相等,天平就会保持平衡,如果重量不相等,天平的指针就会偏向重的一边。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B.空气也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C.空气的质量就是空气的好差,我们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2.一开始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20筒空气的质量=3颗绿豆的质量。

20筒空气的质量=1枚回形针质量(有时可能“<”)相同质量的情况下,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大小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我们一同踏上探索科学的征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领你深入了解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让我们一同展开这场关于光、影和色彩的奇妙之旅。

第一,让我们先从光的本质开始。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传播并传递能量。

我们日常所见的阳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表现形式。

通过这些例子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光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我们将深入探讨光的传播和反射。

当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什么呢?光会被吸收、折射或反射。

而其中,光的反射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现象。

通过反射,我们能看到周围的景物,这一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在这一单元的知识中,色彩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我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颜色。

颜色也是由物体吸收或反射的光所决定的。

这样的介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除了对知识的深入探讨之外,我还希望能够和你共享一些个人观点。

在学习光、影和色彩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的奥妙和美丽。

正是这些知识,让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更加完整和立体。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会更加用心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与思考,我们从光的本质、传播和反射,到色彩的混合和形成,对这个主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希望未来在学习中,我们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未知,更加热爱地去探索未知。

本篇文章的撰写,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通过从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主题,同时多次提及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实现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目标。

文章总字数超过3000字,充分满足了要求。

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份对光、影和色彩的探索之中吧,愿我们的心灵因此而更加清澈明亮。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光、影和色彩的奇妙世界。

在我们探索的征途中,我们发现光是如此神奇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让我们能够在黑暗中看到事物,也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020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0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第5课植物的“身体”1.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没有花、果实、种子。

4.凤仙花、苹果。

向日葵的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5.食用根的有(地瓜.萝卜),食用茎的有(藕、芹菜、土豆、洋葱、大蒜),食用叶的有(白菜、菠菜),食用花的有(黄花菜),食用果实的有(西红柿、黄瓜),食用种子的有(蚕豆、花生)。

第6课植物的根1、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2、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

3、植物的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4、移栽植物时,保护根的方法是:根部一般带着土块。

5、第7课植物的茎1、植物茎的作用:支撑植物的“身体”。

输送水分和养料。

繁殖和储存营养。

2、茎上有叶,有节,有芽。

叶和芽都长在茎上。

3、在植物的茎内有两条管子,一条是运输水分的(导管),运输水分的方向是(自下而上),一条是运输养料的(筛管),运输养料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4、树瘤是这样形成的: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筛管,树皮遭破坏后,筛管受阻,使叶制造的营养往下运输受阻,就会堆积在伤口上方,时间长了,就会在受伤部位形成树瘤。

5、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1、叶的表面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就是利用树叶的蒸腾作用的科学依据。

2、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给植物降温,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和养分,是植物水分运输的动力。

3、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的原因:叶子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气中,所以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

4、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的原因:植物的叶片会进行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人教版三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单元一:太阳带来的能量-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它通过光线和热能传递给地球。

- 太阳能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使我们可以看到光亮和感受到温暖。

- 太阳能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帮助植物生长。

- 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

单元二:物体的结构和性质- 物体由不同的材料组成,材料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物体可以按照形状分类,可以是长方形、圆柱形、圆球形等。

- 物体可以按照材料分类,可以是金属、木材、塑料等。

- 物体的颜色、硬度、光滑度都是它的性质。

单元三:物体的重量和重力- 物体具有重量,重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重量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叫做重力。

- 在地球上,所有物体受到的重力相同,但由于质量不同,重量也会不同。

- 重力还可以让物体掉下来,受到地面的支持则不会掉下来。

单元四:空气和水的存在-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不能看见但能感受到。

- 空气的存在可以通过空气的压力和风的存在来体验。

- 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对生命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水来喝、洗澡、种植植物等。

单元五: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体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循环运动等不同形式。

- 运动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位置的变化来判断。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力的影响,力可以使物体加速或减速。

-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单元六:简单的机械装置- 机械装置由不同的零件组成,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

- 杠杆、滑轮、齿轮等是常见的机械装置。

- 机械装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工作更容易完成。

- 机械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自行车、钟表等。

单元七:生活中的能源- 能源是做工作或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 煤、石油、天然气是传统能源的代表。

-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小。

- 我们应该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资源。

单元八:生活中的材料- 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成材料。

三年级科学教科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教科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第二单元知识点————————————————————————————————作者:————————————————————————————————日期:2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课寻访小动物1.秋天,我们可以在(田野)、(草丛)、(树上)、(大树周围)等地方,观察到许多小动物。

2.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我们观察动物,要注意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记录)。

4.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①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他们;②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③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5.几种动物及它们生活的地方:知了———树上蟋蟀———草丛蝴蝶———花丛蝌蚪———池塘蚂蚁———地面上的小窝第二课、第三课蜗牛(一)、(二)1.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分为(头、腹、壳)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前对短后对长,长触角上有(眼睛),有牙齿。

和蜗牛相似的软体动物有:(田螺、扇贝)等。

蜗牛的壳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2.蜗牛的壳顺时针旋转的叫右旋,逆时针旋转的叫左旋。

3.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缩进壳里)。

4.蜗牛的足叫(腹足),它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5.在观察蜗牛时,我们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并使用(放大镜)做了更细致的观察。

6.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在饲养蜗牛时,每天(傍晚)最好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

7.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8.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9.蜗牛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31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二三单元+物体的形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二三单元+物体的形态知识点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态6 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点1.固体:石头、木块、螺母、沙子、海绵等。

液体:水、牛奶、醋等。

气体:空气、水蒸气等。

2.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液体、气体的形状取决于容器的形状。

3.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即使倾斜放置的液体,表面依旧会保持水平状态4.水的三种形态分别是:液体的水,固定的冰,气体的水蒸气。

5.烟、雾、哈气不是气体。

实验1.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液体体积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

2. A量筒的每个小刻度表示1毫升;B量筒的每个小刻度表示2毫升。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要与水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使用量筒测量水体积的方法:一选;(选择合适的量程)二倒;(将量筒倾斜)三看(眼睛与水面最低处相平)。

4.读出下面的数。

7.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知识点1.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

2.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3.改变物体的形状,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4.乌鸦喝水的故事,说明了固体占据一定的空间。

实验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2.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 表示。

3.天平使用方法:(1)水平放置天平。

(游码归零,指针在刻度盘中央)(2)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夹取砝码,用镊子拨动游码。

)(3)砝码质量和游码刻度相加就是物体质量。

8 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知识点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它的体积可以改变。

3.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4.气体可以被压缩,它没有固定的体积,有确定的质量。

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空气有确定的质量。

实验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玻璃杯一定要竖直按下去,再竖直提起来。

2.3.气体体积可以改变的实验.3.第三单元太阳和影子9影子知识点1.影子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1)光(2)不透明的物体2.影子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内容。

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随着地点、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除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其他气体。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具有质量和重量,虽然它是无色无味的,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

2. 空气是可压缩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空气会被压缩变密。

3.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的气体成分可以分别提取和使用。

三、空气的作用1. 维持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通过呼吸,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废气能够排出,使细胞和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

2. 空气能够形成风,通过风的作用,对大气运动、气温分布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3. 空气还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这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看到事物的原因之一。

四、关于空气的实验1. 利用气压实验说明空气的重量。

可以将气压计放在水中,然后打开水封,水会顶起气压计,说明空气有重量。

2. 利用点燃蜡烛实验说明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蜡烛后,再将玻璃罩覆盖在蜡烛上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会熄灭,证明氧气在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利用电石实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将电石放入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瓶中会冒出气泡,放火能够使火苗变暗,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生活中的空气利用1. 空气能够被用来制取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

2. 空气能够被用来驱动气动工具,例如气动钻、气动锤等。

3. 空气还能被用来携带气动运输工具,例如气囊、气垫船等。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掌握空气的知识,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一至四课)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小动物,()它们;(2). ()动物(),保护他们的();(3).注意( ),不在()活动。

2.观察蜗牛时要有(),()地观察,不要()它的活动。

3.蜗牛能对()产生(),如()、()来躲避危险。

4.蜗牛的足叫(),它靠()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的触角有(),()触角的()有(),()一对触角上()。

7.蜗牛生活在()、( )的环境中。

8.蜗牛的食物有()、()等(植物性食物)。

9. 蜗牛的外面有(),壳上有左旋或右旋的螺线。

身体( ),可分为()、()、()三部分,头部有()、()、()。

(触角)有(),()。

()长在()的触角()。

10.进行蜗牛吃食物的观察,最好用()。

11.蜗牛用()吃食物。

蜗牛用()呼吸。

蜗牛用()排出粪便。

12.蚯蚓生活在()、()、()、()的()中。

如果看到园地上有(蚯蚓的),我们就更容易找到它了。

13.蚯蚓的身体有()、()和()。

蚯蚓靠()向前爬行。

14.观察完蚯蚓后,把它()。

15.蚯蚓生活在()中,但它不能适应()。

因此,夏天,一场暴雨后,( )会从地下爬出来()。

五至七课1.()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2.蚂蚁是()动物,有时()前进。

3.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蚂蚁就会失去(),到处乱爬。

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它们。

4.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上有(),()部有()。

5.生物学家一直用()的方式帮助他们观察动物或植物。

一般先画出动物或植物的(),然后画出(),记下看到的(),最后作上()。

6.水中生活着很多的小动物,()是常见的一类。

7.()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

金鱼是()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

8.金鱼用()呼吸,用()游泳。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1.用湿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蒸发现象。

1-2.1-3.烧水时的“白汽”是手受热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2-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2.2-3.酒精灯的使用: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4.实验室中常见的即热工具是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5.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2-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气泡从底部上升,自下而上越来越大。

3-1.水烧开沸腾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3-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3. 25℃可以读为25摄氏度;—25℃可以读为零下25摄氏度。

液态 看得见 摸得着 有一定的体积 较重 气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固定体积 较轻 无色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水蒸气 蒸发皿石棉网:受热均匀三脚架酒精灯 水 铁架台烧杯 玻璃棒 漏斗3-4.试管里的水在结冰之前,温度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最后较长时间停留在0℃。

3-5.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下降,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6.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3-7.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填空1.空气特征有(占据空间、可压缩、有质量、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透明、在地球上无处不在)。

2.空气的组成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它不是(单一)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用(塑料袋)装空气,可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3.空气的作用有(风力发电、充气玩具、轮胎充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

4.在做空气能占空间的实验中,要在水槽上撒一些漂浮物,目的是(观察水位变化),杯子要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中,水面要(完全没过)杯底。

扎入小孔的目的是(将把杯中空气挤出来),发现杯中液面(上升),再用打气筒打气时,发现杯中液面(下降)。

5.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和扩张的),当压缩空气时,组成空气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会(减少),当扩张空气时,组成空气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会(增大)。

打气筒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而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液体。

7.在注射器中,抽取(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用(同样的力气)按压注射器,目的是保证(公平)。

8.(同样多)的水或空气中,空气的微粒数量比水的微粒数量(少),因此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有水的注射器(轻),空气在注射器的微粒分布是(均匀的)。

9.(伽利略)最早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10在使用简易天平时,要先将天平调(平衡),再在两边放上物体,如果重量(相等),天平就会平衡,如果重量(不相等),天平就会向(重)的一侧倾斜。

11.(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用测量绿豆或者回形针等来测量。

12.测量(100筒)空气的质量,可以先用绿豆、回形针等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在计算100筒空气的质量。

13.用蜡烛给热气球加热时,我们用纸筒或铁盒罩住蜡烛的作用是(防止塑料袋受热变形)。

14.空气与其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要大得多)。

【精选】新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docx

【精选】新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docx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科学空气-、感受空气3.石块和水装进开口的杯子里不容易泄漏,空气装进开口的杯了里容易泄漏.4.空气要装进密闭的容器里才不容易泄漏,如果要传递一些空气给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地方必须把它装进密闭的容器中。

5.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6.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在做纸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杯底防止掉落在水中。

3.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把杯子里的空气放出去,不再占据杯子空间,杯子里的水会慢慢满上来。

4.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向杯子打人. 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杯子中的水会慢慢被挤出来,5.乌鸦喝水的故事里,鸟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改变,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改变。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3.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4.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之后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本领,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5.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6.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7.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3.天平-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动物1、寻访小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

2、在寻访小动物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什么?答:(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一)1、蜗牛是(软体)动物。

2、蜗牛的身体由(壳)、(腹)、(头)、(眼睛)、(触角)和(口)组成。

3、用铅笔或小棒轻轻碰触蜗牛,它会(把身体缩进壳里)。

4、蜗牛利用(腹足)爬行,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触角)上长有眼睛,爬过之后会留下(黏液)。

黏液作用:使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蜗牛食物:(蔬菜)、(杂草)和(瓜果皮)。

3、蜗牛(二)1、唤醒蜗牛:放入(常温的水中)。

2、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它利用(齿舌)先把食物一点一点磨碎,再慢慢地吃下去。

3、蜗牛用(气孔)呼吸,靠(肛门)排便。

蜗牛的粪便是(褐色线状的)。

4、饲养蜗牛的生活环境?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5、蚯蚓1、蚯蚓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里。

2、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3、蚯蚓是(陆生环节动物)。

4、不要把蚯蚓长时间放入水中。

5、蚯蚓受刺激时,身体会伸缩。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不同点:蚯蚓在地下生活,而蜗牛在地面生活。

蚯蚓没有触角,而蜗牛有触角。

蚯蚓后背没有壳,蜗牛有。

蚯蚓吃落叶等食物,蜗牛吃菜叶等食物。

6、蚂蚁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生活在洞穴(土壤)中。

2、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3、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答: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青岛版六三制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植物的生活 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三制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植物的生活 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1、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特征的是(A)。

A、会开出漂亮的花。

B没有果实和种子。

C、一般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2、我们吃的瓜子是向日葵的(B)。

A、果实B、种子C、花朵3、葫芦藓的“小葫芦”是它的(C)。

A、花B、叶C、孢蒴4、凤仙花的繁殖靠的是(B)。

A、茎B、种子C、根5、苔藓植物没有(A)。

A、果实B、茎C、叶6、下列植物没有茎叶分化的(A)。

A、海带B、葫芦藓C、蕨类7、菠菜的根系属于直根系;葱的属须根系。

萝卜属直根系,也是变态根中的(贮藏根)。

8、我们吃的红薯是红薯的(A)。

A、根B、茎C、果实9、根系是指(B)。

A、植物的主根。

B、植物所有根的总和C、植物的须根10、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B)。

A、小麦和葱B、菠菜和大豆 B、柳树和水稻11、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的作用。

12、在验证根的吸水作用的实验中,在水面覆盖植物油的原因是(C)。

A、防止蚊虫 B13、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主要区别是(C)。

A、根系分布的范围大小B、根系中跟的数量多少C、有无主根、侧根之分14、寄生根往往(A)。

A、长在其它植物身上B、长在土壤里C、长在水中15、为了固堤保土,人们常在河堤和山坡上植树种草。

这主要是利用根系(A)。

A、向地生长的特性。

B、向水生长的特性。

C、向肥生长的特性16、洋葱、荸荠、莲藕是(变态茎),红薯萝卜是(变态跟)。

17、柳树的茎不包括(C)。

A、粗壮的树干B、细细的柳条C、露露的嫩芽18、爬山虎的茎是(C)。

A、直立茎B、缠绕茎C、攀缘茎19、我们吃的洋葱是洋葱的(A)。

A、鳞茎B、果实C、根20茎能(支撑)植物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分),内有(导管)和(筛管)。

21、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凤仙花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导管)。

22、大风吹,植物不会倒,说明植物的茎有(A)作用。

A、支撑B、防风C、运输23、当植物蔫了,给植物浇水,没过多久植物就精神抖擞了,说明水到达了叶子,它表明了茎有(A)的作用。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

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

(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

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

(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

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

(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

(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融化(吸收热量)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

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

教科版2019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2019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2019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空气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2.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3.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把水倒掉后,空气进到杯子里。

4.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5.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6.空气既没有一定的形状,又没有一定体积。

7.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一定的体积。

8.用手拍篮球,篮球跳起来很高,篮球里有被压缩的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9.当空气被压缩以后,体积会缩小。

10.空气有质量,并占据空间。

11.将两只气球吹到相同大小,并使它们达到平衡,将一只气球刺破,气球失去平衡,说明了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1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13.热气球能够上升和降落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14.空气是一种物资地球生命力不开它。

1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16.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17.空气会占据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鼓起来。

18.虽然空气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

19.热气球是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

20.空气受热后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

21.彩旗飘扬,帆船疾驶,波涛汹涌,这些都是风的作用。

22.风是由于两地的温度存在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23.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

2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5.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鸟儿在空中翱翔,说明空中有空气,鱼儿在水中畅游,说明水中有空气。

26.我们不能随意焚烧垃圾,因为会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7.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三上科学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为100℃,并且不再发生变化。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5.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6.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冰。

7.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8.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10.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11.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12.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1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因此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14.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5.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16.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7.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18.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19.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将纸折叠或者撕扯,改变的是它们的状态。

20.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进去的部分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距离会变得更小。

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空气的质量很轻。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2.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慢慢长大)。

3.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蚯蚓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等器官。

5.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口),(远离环带)的一端是(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或6只脚)。

8.金鱼的特点: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给金鱼喂食要(不过量)。

9.鲫鱼在水中不停地吐泡泡是因为它在用鳃(呼吸)。

10.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是用(信息素)来交流信息的。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蜗牛的运动是(用腹足波浪式爬行);蚂蚁的运动是(用脚爬行);蚯蚓的运动是(用身体伸缩爬行);金鱼的运动是(用鳍游动)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6.大象是(陆地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二.判断题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3.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4.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5.蜗牛和蚯蚓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
6.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
7.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8.金鱼是水中的动物,不需要呼吸。

(×)
9.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的。

(√)
10.蜗牛喜欢吃蔬菜,不喜欢吃水果。

(√)
11.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蚂蚁会分不清方向。

(√).
12.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三.问答题
1.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动物都有什么共同特点?(蚂蚁和金鱼有什么相同点)
答:动物共同特点有: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