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哲学的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哲学的革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P11、13。

时代背景: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经历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机器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交往关系;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凸显,经济危机频频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难困苦;资产阶级为开辟世界市场,用血与火开路,到处建立殖民地,使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等等。

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社会背景。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广泛吸纳了其他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欧洲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历史雪茄的观点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等,这些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渊源。

2、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两个转变”→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两个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结果。

他们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1)马克思的哲学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如何理解?p19~20。

如何理解:马克思认为,哲学要抓住“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问题“是公开的、无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哲学应该是对人民最关心的时代问题的探究,是对人民根本的意愿、要求和呼声的理论表达。

他主张哲学应该走出书斋,从“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转向考察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在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上的《伦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他已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2)《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P23~24
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把人的解放作为奋斗的目标。

他认为,政治解放是指反对封建的基督教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是世俗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是市民社会从原来一体化的国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

人的解放则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个人的宗教信仰和金钱崇拜,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他认为政治解放确实是一个历史进步,但是如果把政治解放当做人的解放,就把世俗的政治国家理想化了,这同信仰基督教有某种相似之处。

只有变革市民社会,废除私有财产,克服对异己的力量——宗教和国家的迷信,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P22~23 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揭露了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提出了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的唯物主义观点。

黑格尔的国家观考察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认为市民社会是私人活动的领域,它由追求私人利益的活动和以私有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构成。

在黑格尔看来,作为普遍观念的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不过是国家观念分化出来的两个环节。

黑格尔从国家、社会团体、家庭等引申出个人,使个人从属于社会整体;而马克思则从经验的、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说明社会组织和国家,认为经验的、现实的个人是与他人具有社会联系的人。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他的胡子、他的血液、他的抽象的肉体,而是他的社会特质”,应该用人的社会特质说明人在国家中的职能和活动,那些行驶国家权力的人是私有财产的占有者和维护者。

现代政治国家是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属于市民社会之外的领域,它无法实现对市民社会的
有效统治。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

(4)《<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P25
马克思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他已经把自己的哲学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自觉结合了起来。

他把自己的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比喻为“头脑”和“心脏”的关系,认为实现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即不可能摆脱奴役的贫困状况。

仅有革命的理论是永远不够的,还要有群众的革命要求。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5)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P26~27
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在肯定英国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革命的同时,对它进行了批判,认为它是“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

它的主要缺陷在于,“经济学没有想去过问私有制的合理性的问题”,而是将其视为不言而喻的前提,“这些前提创造并发展了工厂制度和现代奴隶制度,这种奴隶制度就它的无人性和残酷性来说不亚于古代的奴隶制度”。

恩格斯指出,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自私自利的学说,在它看来,每个人都把自由竞争、追求自身利益作为目的。

它采用纯经验主义和纯客观主义的方法揭示私有制社会的经济规律,然而,私有制社会的经济是存在矛盾的,对其进行的经济分析必然会得出与其前提相悖的结论。

于是,它就用诡辩和伪善的方式掩盖矛盾,用仁爱的伪装掩饰私有制的反人性。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及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马克思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手稿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出版。

马克思在手稿中系统分析了工人的异化劳动,提出了批判异化劳动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并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了批判。

(1)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p30~32。

异化是指主体从自身的活动中分离出自己的对立面,它作为与主体相疏离、相对立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存在。

异化劳动是指主体的劳动活动及其结果与之相离异,并作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和支配主体。

异化劳动包括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

第二、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异化。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

第四、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2)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思想。

P32~33。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承认私有财产的异化形式中包含着积极的成果,把它作为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不能抽象地、全盘地否定私有财产,倒退到野蛮的原始状态去。

私有财产的扬弃不只是对物质财产的普遍占有,而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是人的类本质的复归。

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3)《手稿》的意义。

P3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通过分析社会的经济事实,抓住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预示了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

但是,他又受到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思想的影响,用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抽象的人本主义的方式,说明工人劳动的性质和工人获得解放的途径。

4、《神圣家族》的主要哲学思想及意义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一部著作,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文学总汇报》散布思辨的唯心主义,反对革命的民主主义,否认人民群众历史的作用的观点。

(1)主要哲学观点:5条P35~39.
第一、揭露思辨结构的秘密。

在黑格尔看来,苹果、梨、扁桃等之间的差别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他们都属于“果品”这个实体。

第二、批判精神和群众对立的观点。

第三、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

第四、批判抽象的个人的观点,论证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第五、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起源、特点和理论归宿。

(2)意义。

P39。

《神圣家族》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共同奋斗的基础。

虽然此时他们还未意识到费尔巴哈哲学也是对人的一种抽象理解,但他们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的唯心主义方法、敌视人民群众的观点以及抽象、孤立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批判,通过对法国社会方面的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学说必然联系的探讨等,已经接近了新世界观,处于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前夜。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观点,p43~45。

第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夸大精神能动性的缺陷。

第二、揭露了宗教的世俗基础。

第三、对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解。

第四、阐述了新哲学的基本特征。

(2)《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本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著作。

1、历史的物质前提。

P46~47;
马、恩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指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无疑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所以,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与其他自然的关系。

他们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考察了历史活动和历史关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历史活动。

第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已经不是动物式的生理需要,而是由社会生产引起和满足的社会需要。

第三,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人口的生产和繁衍,这通过家庭来实现。

第四,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P47。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社会结构及诸方面的相互关系。

社会的基本结构:人们的物质生产条件包括生产力、分工和人们的社会交往等,在人们的物质交往关系基础上又形成政治的和精神的交往关系,这样,就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A、生产力:自然和历史的统一,“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P48。

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是全部历史的基础。

马、恩提出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思想。

他们认为,自然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改变的“历史的自然”,历史是以对越来越多的自然物的改造为基础的“自然的历史”,从而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现实基础。

B、物质交往关系(对费尔巴哈的超越)P48。

马、恩把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物质交往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感性直观的人,即使他谈到人与人的关系,也只是抽象的爱和友情等道德关系。

C、社会分工思想。

P49。

分工首先与生产力相联系,又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相联系。

第一,分工导致了私有制。

第二,分工造成劳动条件的不合理分配。

第三,分工造成特殊利益和普通利益的矛盾。

第四,分工把人束缚在特定的活动领域和范围,具有强制性、异己性。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P49~51。

市民社会是国家和观念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法律等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

国家和法同私有制的关系。

意识形态同分工、私有制的关系。

4、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P51。

经验论是对僵死的历史事实的收集,唯心论是把历史虚构为“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而唯物史观则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

5、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P52。

一定的交往关系起初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社会关系作为人们共同活动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扩大了的生产力。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就变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让位给新的交往形式。

这样,就形成一个交往形式历史变化的序列。

交往形式发展的历史也是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6、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P53。

“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他的事业——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狭隘的、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6、问世:《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的第一部著作。

(1)《哲学的贫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更准确、完善。

P54~56。

第一,从安排经济范畴的方法上。

马克思认为,历史绝不是范畴的逻辑推理,也不是永恒平等理性的自我表现,而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

第二,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第三,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受到既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到不可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

因此,现实的人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是在既定历史条件制约下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人。

没有抽象的、固定不变的人性,“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进而已”。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哲学思想。

P57~60。

第一,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

第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关系的生产和发展。

第三,同传统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决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