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合作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主合作学习
城关一小刘光先
语文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效应,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中提升,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把它分成独立学习、共同激发、师生互动三个有效的组成部分。独立学习是前提和基础,共同激发是丰富和完善,师生互动是升华和延伸。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自主独立学习的关键,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资料收集、自主独立学习目标。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前任务实行的可能性和兴趣的激发性。体现出带着问题去收集,带着问题去自学,带着答案或问题(新问题)来课堂。
预习是学生先于课堂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
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利于教学深入开展。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先让同学回去观察自己家的周转环境,并提出了四个问题:一是你家周围有树木吗。二是形成的原因。三是如果你家周围绿树环绕你会觉得怎么样(如果相反呢)。四是结合课文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把自己所得到的答案与小组的伙伴进行交流,然后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及特别性的组织全体进行讨论。因为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都想把自己的情况讲给同学听。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能准备好解答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的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把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进行梳理,准备答案。此外,教师还要准备与主题相应的情景道具:投影、录象、音乐、多彩板书等。学生的准备主要有:一是充分地做好讨论前的预习,如认真阅读教材,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初步感知,特别是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二是对老师提前布置的问题,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去初步寻找答案。同时,对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再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
2、设计好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同桌式、小组式和全班式三大类。一般说来,同桌讨论适用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组讨论适用于要求学生分析现象、弄明事理、沟通联系、总结方法的内容;全班讨论适用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模糊不清、持不同意见的地方或者课堂上随
机出现某一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时段、要求及学生的课堂反应、预习情况等灵活选用不同的形式或组合形式。
二、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合作讨论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形式。在合作讨论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并且,只有老师的精心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讨论应有的功效。
1、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与确定。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发现学生产生了争论,有一定迷惑、容易产生错误的时候就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理清头绪。对学生在课堂上萌发的“随机话题”,教师要估量其价值性,择其要者组织学生讨论,切不可为了赶进度而将其抛置一旁,那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讨论时机。
2.指导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注重采用民主讨论式,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方法。一是要求学生能说会听。二是要求学生做到尊重他人。三是要求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同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文意,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或看法。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讲事实摆道理,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激发合作学习潜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
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应明确,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实现方法方式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难度大于个体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要使学生经过合作小组的努力能够得到解决。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潜力。
4、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有效地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激发学生的讨论愿望。主要方法有:①反激法,即当遇到“启而不发”的僵局时,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其产生一种急于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的愿望。②引导法,即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设置矛盾,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二是创设师生平等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妄加”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不同见解,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
三、加强操作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通过操作,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和积累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的潜能。例如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黑板刷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画下来,然后结合课文把大家画的展示给学生们。由于学生们亲自体验了角度不同带来的“惊奇”,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应用能力。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感悟生活中的实际,体验人性与事物的美好,理性看待现实社会的现象,用正确、道德、健康的观念投入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的活动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语文学科的信心,学会用正确的健康的个性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学习知识的领域。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把平时的类似故事说给大家听,然后将自己的处理方式与课文中小朋友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课堂上我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如果你与同学发生的矛盾应该如何处理,由于事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己,学生们感觉很亲近、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