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二十九中、鼓楼实验中学【最新】九年
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淬火后的缝衣钢针能弯成鱼钩B.夜晚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査找原因C.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D.通过相互刻画,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3.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D.
4.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电解水的反应中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放热反应
5.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用石墨作电刷
C.用铜丝作导线D.用氮气作保护气
6.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7.【最新】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南京由此全面开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玻璃瓶B.塑料袋C.易拉罐D.废报纸
8.化学学习者应该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能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
B.CO和CO2性质不同是因为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同时加热相同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这是因为其着火点更低
9.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10.下列有关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氟乙酸甲酯中碳、氟元素质量比为3:1 B.氟乙酸甲酯由四种原子组成
C.氟乙酸甲酯属于含氧化合物D.1个氟乙酸甲酯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11.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D.酒精
12.关于CO和CuO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uO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CO2(CO)——点燃
C.CaO(CaCO3)——高温煅烧
D.CO(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1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70% B.50% C.30% D.10%
15.将一定质量的甲醇(CH3OH)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m>n B.m=9.6
C.CO2和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若再增加1.6gO2,该反应就不生成CO
二、填空题
16.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请从①武德合金、②一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⑤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
(2)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______。
(3)可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__。
(4)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
17.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当前,人类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2)瓦斯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有害气体的总称。
近年来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件,已成为煤矿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瓦斯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3)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SO2、NO2会发生反应:SO2+ NO2 一定条件
SO3+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综合应用题
18.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Ⅰ、试剂: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大理石、二氧化锰
Ⅱ、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等已省略)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了便于控制反应且获得平稳的气流,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填字母)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该装置和提供的试剂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也能制得氧气。
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若要得到9.6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请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知识回顾)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交流讨论)
(1)图一中能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图二中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_。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
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
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KOH),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写出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拓展延伸)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纸质
图书档案失火的原因:_______。
20.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CuO粉末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图甲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提示: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蒸气)
(设计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査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后关闭弹簧夹;
③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④再次打开弹簧夹,通入氢气后,加热装置C;
⑤待C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
⑥继续通入氢气,待装置C恢复到室温后,关闭弹簧夹;
⑦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为了提高实验的安全性,步骤④加热装置C前,
应在E导管口收集一试管气体后,进行如图乙所示操作,若该操作过程中听到尖锐爆鸣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C中玻璃管质量为60.0g)
(1)小组同学在装置A中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中,若夹紧弹簧夹,则A中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
(2)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
(数据处理)
(1)根据上表中数据,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_______(使用原始数据列式,不用算出结果)。
(2)甲同学通过计算认为,实验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可能不是铜。
他査阅资料了解到如下信息。
请根据上表信息及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实验后玻璃管中的红色粉末为_______。
你认为这会使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的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五、推断题
2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G为单质,A、B、E、F是氧化物。
B 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E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反应①在自然界中极为普遍,反应②能释放出大量的热。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F_______
(2)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单质,熔点较高,选项错误;
B、汞俗称水银,是通常情况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选项正确;
C、铝在常温条件下也是固体,熔点较高,选项错误;
D、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可做灯泡中的导电丝,选项错误,故选B。
2.D
【详解】
A、淬火后的缝衣钢针硬度很大,不能弯成鱼钩,故错误;
B、夜晚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査找原因,否则会引发爆炸,应立即关闭天然气阀门,开窗通风,故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故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硬度大,通过相互刻画,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故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故A不符合题意;
B. 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故B符合题意;
C. 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燃放鞭炮”,故C不符合题意;
D. 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国家节水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择B。
4.C
【详解】
A、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风能、潮汐能,A错误。
B、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生石灰与水反应也放热,B错误。
C、电解水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正确。
D、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用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时稀有气体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用石墨作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用铜丝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
6.B
【详解】
已知碳为6号元素,“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
氦为2号元素,故“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故选B。
7.C
【详解】
A、玻璃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金属材料;
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属于金属材料;
C、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属于金属材料;
D、废报纸,不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C
8.D
【详解】
A、水中Ca2+、Mg2+的含量高,水的硬度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吸附水中Ca2+、Mg2+,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此选项错误;
B、CO和CO2性质不同,是因为CO2和CO的分子构成不同,此选项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与氨分子的质子数相同,不能说它们属于同种元素,此选项错误;
D、同时加热相同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这是因为其着火点更低,此选项正确。
9.A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的质量小于或等于10g,故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故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氟乙酸甲酯中碳、氟元素质量比为(12×3):19=36:19,此选项错误;
B、氟乙酸甲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
C、氟乙酸甲酯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含氧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D、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氟乙酸甲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故选C。
12.C
【详解】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都是化合物,故错误;
B、氧化铜失去氧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错误;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固体是氧化铜,反应后固体是铜,因此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故正确;
D、反应前和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故错误;
故选:C
13.C
A 、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 、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不会燃烧,不能将一氧化碳除去,选项错误;
C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掉,多的固体只有氧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 、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会含有水蒸气,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 。
14.C 【详解】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
3
×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32%=44%;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3
×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64%=12%;
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
15.C 【详解】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 +12.8=10.8+8.8+n ,则m =n +6.8,所以m >n ,选项正确;
B 、生成的10.8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
1216
⨯⨯+ ×100%=1.2g ,则甲醇的质量mg=1.2g÷
14
121416
⨯+⨯+ ×100%=9.6g ,即m=9.6,选项正确;
C 、由B 可知,参加反应的甲醇的质量为9.6g ,则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9.6g+12.8g−10.8g−8.8g=2.8g ,则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数,即化学计量数的比=
8.844g :2.828
g
=2:1,选项错误; D 、由C 可知,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 ,由化学方程式2CO+O 2
点燃
2CO 2可知反应中
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6:32,所以若再增加1.6gO 2,生成的2.8g 一氧化碳就能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选项正确,故选C 。
16.⑤ ③ ① ②
【详解】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大理石,故选⑤。
(2)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故选③。
(3)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故选①。
(4)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选②。
17.煤 混合物 NO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壁有水珠出现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瓦斯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有害气体的总称,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S 、N 、O 的个数分别为1、1、4,反应后S 、N 、O 的个数分别为1、0、3,因此X 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学式为NO ;
(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证明甲烷含有氢元素: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有水珠出现;
证明甲烷含有碳元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C 、F 或A 、F 2H 2O 22MnO 2H 2O+O 2↑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二氧化碳 94.8g
【详解】
(1)实验室制取氧气,根据所给药品,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为了便于控制反应且获得平稳的气流,要用分液漏斗,所以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C 、F 或A 、F ,
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
MnO 2H 2O+O 2↑。
(2)用该装置和提供的试剂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二氧化碳。
(3)解:设要得到9.6g 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
⨯↑4
24222KMnO K MnO +MnO 加热2158O g 32
+9.6x
⨯2158
32=9.6g
x ,x =94.8g 【点睛】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9.2254P+5O 2P O 点燃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空气或氧气 放热 2K+2H 2O=2KOH+H 2↑ 相同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以隔绝空气;另外,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温度至纸张的着火点以下,且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详解】
[知识回顾]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54P+5O 2P O 点燃。
[交流讨论]
(1)图一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图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白磷,白磷可以燃烧,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空气或氧气。
[综合应用]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KOH),会立刻着火, 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拓展延伸]
相同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以隔绝空气;另外,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温度至纸张的着火点以下,且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故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纸质图书档案失火。
20.2H2+O2点燃
2H2O 关闭弹簧夹后,试管内生成的氢气无法排出,压强增大,将液体
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让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进入D装置,使其全部被吸收减少误差[(159.1-158.2)-(68.0-67.2)]: (68.0-67.2) 氧化亚铜无影响
【详解】
[完善实验设计]
若该操作过程中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是因为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
2H2O。
[进行实验]
(1)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中,若夹紧弹簧夹,则A中反应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弹簧夹后,试管内生成的氢气无法排出,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2)步骤⑥的目的是让生成的水蒸气全部进入D装置,使其全部被吸收减少误差。
[数据处理]
(1)根据上表中数据,装置C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是水的质量,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159.1-158.2)-(68.0-67.2)]: (68.0-67.2);
(2)氧化铜的质量为8g,其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64
8g100%=6.4g
80
⨯⨯,因为最终得到固体的
质量为7.2g,因此氧元素的质量为7.2g-6.4g=0.8g,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6.4g0.8g
=2:1
6416
:,因此为实验后玻璃管中的红色粉末为氧化亚铜,这不会影响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的结果。
21.O2CaO 2H2O 通电
2H2↑+O2↑CO2+Ca(OH)2=CaCO3↓+H2O
【分析】
B在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为二氧化碳,E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反应②F和水能释放出大量的热,F为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H为碳酸钙,F(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G 为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D为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A为金属氧化物,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为氧气,F为氧化钙,故填:O2;CaO。
(2)由分析可知E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O2↑,故填:2H2O
通电
2H2↑+O2↑。
(3)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碳和C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