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

主备人:顾文年审核人:周吉琳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

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

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5.一词多义。

(1)非:

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不是) ②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2)或:

①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②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人)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3)得:

①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 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③ 至德不得( 得失) 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到)

(4)相:

①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互相 ) ② 相见恨晚( )

③ 死者相藉(相互) ④ 伯乐相马( 鉴定,识别)

(5)势:

①其势弱于秦( 势力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3)后秦击赵者再(介宾短语后置句)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

五、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课中导学

一、研读第一段

1、重点词语解释

非兵.不利武器弊.得赂秦弊端盖.失强援因为

赂秦而.力亏.因此减弱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相互灭亡全都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不锋利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二、研读第二段

1、重点词语解释

小则.获邑与.战胜而.得者固.不在战矣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举.以予人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暴秦之欲无厌.满足此言得.之适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2、古今异义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古:他实际上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3、词类活用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4、句式举以予人(省略句)

5、翻译句子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

6、高考中曾经考过的名句,请背诵文章后,默写。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04北京卷】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06浙江卷】(同07上海卷)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08上海卷】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08山东卷】★学习反思

★课外拓展

请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完成文后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