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病(黑热病)
黑热病防控知识小常识
黑热病防控知识小常识1.什么是黑热病?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经白蛉叮咬传播。
2.人得了黑热病会出现什么症状?得了黑热病会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更为显著)、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血清球蛋白增多为特征,此外,可出现面部、手、足以及腹部皮肤色素沉着,若不及时治疗,发病后1-2年常因病情恶化而死亡。
黑热病是有特效药的,所以只要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3.黑热病会出现人传人吗?在平原地区传染源主要为患者,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居多,丘陵山区传染源主要为病犬,10岁以下儿童多见,在新疆、内蒙古等荒漠地区传染源主要为野生动物,以2岁以内婴儿居多。
黑热病的病原体,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人、犬或者野生动物宿主体内,传播媒介雌白蛉叮咬患者或者被感染动物时,杜氏利什曼原虫进入白蛉体内,1周后在体内发育繁殖大量的具有感染性的前鞭毛体,当白蛉再次叮咬人或者其他动物宿主时,便将原虫注入体内,引起感染发病。
4.怀疑自己得了黑热病怎么办?如果在蚊虫滋生季节被白蛉叮咬后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一定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B超等相关检查看是患上了黑热病,但只有做骨髓穿刺在显微镜下发现利什曼原虫才能确诊该病。
5.黑热病治愈后易复发吗?黑热病治疗有特效药,首选葡萄糖酸锦钠。
患者只要经过正规治疗,痊愈率很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6.犬了黑热病有什么症状?潜优期数周、数月乃至1年以上。
病犬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晩期则常出现皮肤损害,表现为脱毛、皮脂外溢、结节和溃疡。
以头部尤其是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
并伴有食欲不振,精神委靡,消瘦贫血及嗓音嘶哑等症状,最后死亡。
7.犬得了黑热病怎么办?应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定期对犬进行检查,发现阳性犬应扑杀无害化处理。
8.如何预防黑热病?黑热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主要通过媒介白蛉传播,在 5-9月白蛉活动季节,居住于或进入可能有白蛉分布的地区, 如山区丘陵,多窑洞、砖土结构房屋、畜舍等,应该正确使用纱窗、蚊帐等防蛉设施;野外作业时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白蛉叮咬;暴露的皮肤最好涂抹防蚊油和驱蚊药,特别要加强儿童的个人防护,防止白蛉叮咬;远离有脱毛、烂鼻、指甲弯曲、脱屑、精神萎靡等症状的患病犬只。
黑热病应急预案
一、背景黑热病,又称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黑热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黑热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领导黑热病防控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各级卫生、疾控、农业、林业、住建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1.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2)定期开展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动态。
(3)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
2.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2)疾控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性质。
3.病例救治(1)对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2)确诊病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4.健康教育(1)加强黑热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2)开展群众性灭蜱活动,减少利什曼原虫传播途径。
5.灭蜱灭鼠(1)加强野外灭蜱灭鼠工作,降低蜱密度。
(2)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实施灭蜱灭鼠措施。
6.物资储备(1)各级疾控机构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物资调配,确保防控物资供应。
四、应急响应1.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2.一级响应:当发生重大疫情,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时,启动一级响应。
3.二级响应:当发生较大疫情,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二级响应。
4.三级响应:当发生一般疫情,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三级响应。
5.四级响应:当发生局部疫情,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四级响应。
五、后期评估1.对应急响应过程中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利士曼原虫病的概述、形态和生活史
皮肤发黑伴有全身不 规则发热,故称黑热 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主要流行于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 家。2010年WHO报告利什曼病在非洲、亚洲、欧洲和 美洲的88个国家,共有1200多万人被感染。目前全球 有3.5亿人面临着感染的威胁,每年新增感染人数达 150万至200万人。迅速致命的内脏利什曼病是该病最 严重的形式,正形成令人担忧的全球流行趋势。
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
(二)生活史要点
1.宿主关系 人为脊椎动物宿主;白蛉为非脊椎动 物宿主;狗为保虫宿主;
2.感染期及途径 前鞭毛体,经皮肤; 3.寄生部位 巨噬细胞(骨髓、脾、淋巴结、肝)。
我国仅有杜氏利什曼原虫一种流行。1949年 前后我国有病人及感染者53万余人,1958年本病 被消灭。目前我国每年新生病例约300例。
一、形态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分无鞭毛体(amastigote)和前鞭毛体 (promastigote)二个时期。
(一)无概述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是一类导致利什曼原 虫病的病原体,这类原虫是由节肢动物白蛉所传播的,侵 入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人体后,寄生于巨噬细胞内, 在巨噬细胞内生长发育,大量破坏巨噬细胞,从而引发利 什曼原虫病。患者临床表现有不规则发烧、皮肤上有大量 黑色素沉着。故又称本病为黑热病。
1.外形 虫体卵圆形或圆形; 2.大小 为(2.9~5.7)×(1.8~4.0)µm; 3.虫体结构 虫体细胞质呈淡蓝色或深蓝色,核圆形,呈红色或淡紫色。细 杆状的动基体位于核旁,深紫色。
(二)前鞭毛体又称鞭毛体, 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1.外形 成熟虫体呈梭形; 2.大小 (14.3~20)×(1.5~ 1.8)µm; 3.虫体结构 核位于虫体中 部,动基体在其前部。动基 体之前有一基体,由基体发 出一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
黑热病
三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热:不规则发热,夜间有盗汗; 肝、脾、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为该病的主要体征; 营养不良及贫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至营养不良、消瘦,晚 期出现重度贫血; 其他:因血小板减少,常有牙龈出血和鼻衄;因血浆蛋白比例 严重倒置及贫血,常有下肢及脸部水肿; 并发症:主要有肺炎,其次是走马疳和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三 者是导致黑热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二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传染源:平原地区多为黑热病患者,山区多为病犬。 传播媒介和途径:主要通过白蛉的叮咬而传播,亦可由 击碎的白蛉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均可产生免疫,再度感染
者极为罕见。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根据传染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平原型(人源型):多见于平原地区。 山丘型(犬源型):多见于山丘地区。 荒漠型(野生动物源型):主要分布在荒漠边缘地带。
山西等西部六省,目前我省黑热病流行于川西北的汶川、南坪、茂 县、理县、北川和黑水等6县(市)。属山丘犬源性流行区。据统 计,地震灾后四川省所检出的输入性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 重视。
概 论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内脏的巨噬细胞中而引起
的一种寄生虫病,由白蛉为传播媒介。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 的发热,消瘦,肝、脾、淋巴结肿大,以进行性脾肿大常见,全血 细胞减少和蛋白比例倒置等,如不给予合适的治疗,患者大都在得 病后1~2年内因并发症死亡。
感谢聆听 THANK YOU
诊断及鉴别诊断
网状巨噬细胞内的利-杜小体
由网状巨噬细胞胀裂出的 无鞭毛体(利-杜小体)
①
黑热病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
血常规
黑热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 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少,血小板减 少。
病原学检查
骨髓穿刺和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可找 到利什曼原虫,是确诊黑热病的金标 准。
肝功能检查
部分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轻至中度升高,与肝损害程度 一致。
降低疾病负担
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和 流行,降低患者的经济和 社会负担。
2023年版更新内容概述
诊断标准的更新
治疗方法的优化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对黑热 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在原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治 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耐受性。
预防措施的加强
患者管理和随访的规范
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 黑热病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
可显示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及内 部结构变化,为黑热病的辅助诊断提 供依据。
CT/MRI检查
对于评估肝脾肿大程度、发现腹腔淋 巴结肿大及判断有无其他并发症具有 重要价值。
教育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黑热病防治知识,提高自 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06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防护措施推广普及
提倡使用蚊帐、蚊香 、驱蚊液等防蚊用品 ,尤其在夏季和蚊虫 活跃时段。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宣 传,如勤洗澡、勤换 衣、保持皮肤清洁等 。
推广穿着长袖长裤等 遮盖性衣物,减少皮 肤暴露。
黑热病病人的护理
【病原学】 (二)生活史
前鞭毛体 白蛉 胃中
繁殖
无鞭毛体 患者或被感染动物
成熟前边毛体 1周后聚集于
白蛉口腔
有些直接 被吞噬细胞吞噬
有些 侵入血流 至全身各部位
(二)生活史
【流行病学】
表1 黑热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城市平原地区 丘陵地区 荒漠地区
患者
病犬
野生动物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又称黑热病原虫,引起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也称黑热病(Kalaazar)。该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
染病,经由白蛉传播。 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肝脾肿大,
【临床表现】
(一)典型临床表现
2. 脾、肝及淋巴结大 脾脏呈进行性增大 肝轻度至中度增大 淋巴结亦为轻度至中度肿大
3. 贫血及营养不良 病程晚期出现 有精神萎靡、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水
肿及皮肤粗糙,皮肤颜色可加深故称之为 黑热病。
【临床表现】
(二)特殊临床类型 1. 皮肤型黑热病 皮损:面颈部多见,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一般情况良好,大多数能照常工作及劳动,病程可长达数
【治 疗】
(二)病原治疗
5价锑制剂:葡萄糖酸锑钠 成人:一次6ml(1支,含
五价锑0.6g),一日1次, 连用6~10日,每日1次。 小儿:总剂量按体重150~ 200mg/kg,分为6次,每日 1次。
非锑剂药物: 锑剂无效或禁忌时 米替福新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巴龙霉素 联合治疗
【治 疗】
浆细胞 大量增生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及护理
避免接触可能携 带病原体的动物 和昆虫
适当进行户外运 动,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谢谢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治 疗及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01.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概述 02.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方法 03.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护理措施
1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概 述
发病原因
黑热病: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
皮肤利什曼病:黑热病治愈后,利什曼原虫 残留在皮肤中,引起皮肤病变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清淡、易消 化、营养丰 富
食物选择: 多摄取蔬菜、 水果、优质 蛋白质等
避免刺激性 食物:辛辣、 油腻、高糖 等
水分补充: 保证充足的 水分摄入, 预防脱水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多吃新鲜 蔬菜水果,避免 辛辣、油腻食物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长时间 待在密闭空间
乏力等症状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 肿胀,影响正常活动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皮 肤出现红斑、 丘疹、结节等
0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功 能、肾功能等
03
影像学检查: X光、CT、 MRI等
04
病理学检查: 皮肤活检、淋
巴结活检等
2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治 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利什曼原虫 药物:如葡萄 糖酸锑钠、氯 喹、奎宁等
3
激光治疗:利 用激光照射皮 肤,破坏皮肤 中的利什曼原 虫
4
冷敷:利用冷 敷减轻皮肤炎 症和疼痛
心理治疗
STEP1
【疾病名】内脏利什曼病
【疾病名】内脏利什曼病【英文名】visceral leishmaniasis【缩写】【别名】black sickness;Burdwan fever;kala-azar;黑热病;内脏利什曼原虫病【ICD号】B55.0【概述】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不同虫种引起的利什曼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ML)三种。
内脏利什曼病也称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长期发热、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见于亚洲的中国和次大陆及中东一些国家,非洲和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南美巴西、秘鲁等国。
我国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四川、湖北、甘肃、新疆、内蒙均曾有本病的流行。
建国后开展大规模防治工作,至1958年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但在新疆、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仍有散发病例发生。
在流行病学上本病可分为人源型(平原型)、犬源型(山丘型)和自然疫源型(荒漠型)三大类型,前两型的传染源为病人和犬,后型主要为野生动物如野鼠等。
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白蛉,在新疆则为长管白蛉。
荒漠型内脏利什曼病主要见于新疆及内蒙,患者主要为2岁以下的婴儿,外来人群的成人感染者可以表现为淋巴结型利什曼病,传播媒介为野栖蛉种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
人类对本病有普遍的易感性,但10岁以下儿童更为易感。
营养不良等因素也有利于本病的发生,而免疫状态的低下可使本病的病情更为严重。
【病因】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指名亚种、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恰氏亚种,也有学者认为这三种均是独立的虫种。
传染病防治:利什曼原虫病
传染病防治:利什曼原虫病为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由白蛉传播。
临床表现随虫种的不同而异。
一般有三种: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有两个寄主,即脊椎动物寄主如人、犬、鼠等和无脊椎动物寄主白蛉。
当白蛉叮咬人或其他动物贮存寄主时进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
黑热病一词来自印度语,意为黑色的发热,因严重感染患者在发热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由多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潜伏期为3—5个月,起病缓慢,临床上有发冷、发热、盗汗、疲乏、无力、肝脏和脾脏肿大。
双峰热(24小时内体温出现两次高峰)是本病的特征。
脾脏肿大明显。
诊断主要依据在骨髓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脾脏穿刺检查虫体的阳性率比骨髓穿刺高。
皮肤利什曼病表现为原发性皮肤溃疡,一般不产生内脏病变。
其病原体为热带利什曼原虫和硕大利什曼原虫。
无合并症者可在2—12个月内愈合,遗留一个下陷的瘢痕。
在溃疡边缘硬结区穿刺,抽出物作涂片染色检查,若在单核细胞内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黏膜皮肤利什曼病又称鼻咽黏膜利什曼病,其病原体为巴西利什曼原虫。
体表暴露部位皮肤出现与皮肤利什曼病近似的原发病灶,部分病例在1—2年后出现鼻腔、口腔和咽部黏膜的转移性病灶,病灶逐步破溃,并广泛地破坏软组织和软骨,产生变形和毁容。
早期在病灶边缘刮片检查,可找到大量虫体,后期则不易找到虫体。
五价睇剂(如葡萄糖酸睇钠)为治疗的主要药物。
对皮肤或黏膜皮肤利什曼病患者则应延长疗程。
抗睇患者可应用戊烷眯或两性霉素B。
预防主要是消除传染源,如治疗病人和消灭动物贮存寄主犬,每年定期喷洒杀虫剂以消除媒介白蛉等。
黑热病防治知识知多少
黑热病防治知识知多少1.黑热病概念黑热病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英文名称为kala-azar,就诊于感染科室。
黑热病主要是由于杜氏利什曼原虫(又称为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疾病。
过去常流行于长江以北的某些地区地区。
诱发黑热病的传染源为黑热病患者和癞皮狗,传播的方式主要是借助白蛉进行传播。
由于每年的5~8月份是白蛉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当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就会进入到白蛉体内,不断发育、繁殖成为鞭毛体,一个星期之后白蛉在再次叮蛟人体时,就会将鞭毛体注入到人体血液内,随后人体就被传染上黑热病。
当病原虫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血液、肝、脾、骨髓或者淋巴结中。
1.黑热病的临床表现2.1黑热病典型的临床表现黑热病的发病进程比较缓慢,感染黑热病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呈现出双峰热,中毒的症状比较缓和,早期中毒症状为肠胃道出现食欲减退以及腹泻等,与感冒的症状类似。
但是黑热病的周期比较长,甚至数月不见好转,感染黑热病的人全身无明显的中毒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还能够进行体力劳动。
黑热病患者的脾胃、肝脏以及淋巴结会发生明显的肿大现象,脾胃发生肿大后,患者在发病后半个月左右即可察觉,可触摸到且质地柔软,随之逐渐增大,发病半年后肚脐部位以及盆腔等都会有明显的症状,质地变硬。
肝脏部位发生轻度或中度肿大现象时,质地较软,常伴有黄疸和腹水的症状。
淋巴结肿大属于轻度或者中度的肿大现象。
黑热病患者的贫血或者营养不良的症状会在病程的晚期产生,患者会觉得精神萎靡不振、心悸气短、头发稀少、身体水肿等症状,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
常会因人体的血小板减少而使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在整个病程期间,病情的加重和缓解会交替进行,通常在发病后一个月左右进入疾病的缓解阶段,患者的体温会有所下降、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等到持续数周后,疾病便会再次复发。
2.2黑热病特殊的临床症状皮肤型的黑热病大部分患有黑热病的患者都会有黑热病的病史,极少数患者属于原发性。
黑热病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遵循治疗方案
确诊后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随 访。
坚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谢谢观看
谁需要关注黑热病?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应加强对黑热病的监测与研究,提供技 术支Hale Waihona Puke 。全球合作有助于控制疾病传播。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识别
如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
早期识别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生活在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尽早发现潜在感染。
黑热病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合沙蝇的生存与繁殖。
什么是黑热病?
传播途径
通过被感染的沙蝇叮咬健康人传播,偶尔也可通 过血液或母婴传播。
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提高防范意识。
黑热病的危害
黑热病的危害
健康影响
黑热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贫血、脾 肿大和免疫系统抑制。
黑热病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黑热病? 2. 黑热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黑热病? 4. 谁需要关注黑热病?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黑热病?
什么是黑热病?
定义
黑热病,又称为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 的寄生虫病。
主要通过沙蝇叮咬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病。
什么是黑热病?
流行地区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是关键。
谁需要关注黑热病?
谁需要关注黑热病?
高风险人群
生活在流行区的居民、旅行者以及从事相关工作 的人员需要特别关注。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治及护理
临床症状:皮肤出现结 节、溃疡、红斑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
查等
影像学检查:X光、CT 等
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 淋巴结活检等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病理学检查等指标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综合治疗,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 针对病因,消除病原体 预防感染,避免并发症 加强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2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药物治疗
01
抗利什曼原虫药物:如葡 萄糖酸锑钠、戊烷脒等
02
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 胸腺肽等
03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等
04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 皮质类固醇等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避 免皮肤感染
01
避免皮肤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 性护肤品和化 妆品
03
定期检查:定 期检查皮肤, 及时发现并处 理皮肤问题
05
02
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保湿霜, 避免皮肤干燥
04
防晒:使用防 晒霜,避免阳 光直射皮肤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淡、易
消化、营养丰富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
02
物理治疗:使 用紫外线照射 等方法,减轻 皮肤症状
03
心理治疗:对 患者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心 理压力
04
生活护理:保 持皮肤清洁, 避免刺激性物 质接触皮肤, 注意饮食调理, 提高免疫力
3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传染病防治:黑热病
传染病防治:黑热病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地方性寄生虫病。
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肝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脾、肝和淋巴结肿大。
骨髓利什曼原虫的检出是确诊的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
黑热病的病原治疗包括:
锑剂是传统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效迅速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国外对锑剂无效、过敏或并发粒细胞缺乏症者多用喷他脒。
对上述两药均无效者或可试用:(1)两性霉素B:剂量自0.1mg/kg开始,逐渐递增至
0.5mg/kg,每日或间日1次,溶于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总剂量成人为1.5~2.0g。
为减轻毒性反应可并用小量肾上
腺皮质激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以减轻毒性。
目前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逐渐成为首选抗利什曼原虫药物。
1。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不光是伊恐怖分子骚扰:黑热病困扰驻伊美军
/ 2003-12-08 10:21:41 中 新网12月8日电 新华网的消息称,美军第101空降师发言人凯特7 日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说,该师有20名士兵在当地被沙蝇叮咬 后感染黑热病,现在已被送回美国医治。
近,弯曲
形态—前鞭毛体
• 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
形态—前鞭毛体
• 细胞质呈蓝色,核呈紫红色 • 前鞭毛体运动活泼,鞭毛不停地摆动
白蛉(Phlebotomus,sand fly)
体小,3 mm,约为蚊子1/3,驼背状,全身密生细毛,灰黄色。
•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 二分裂法繁殖
凯特说,该师还发现10至20个疑似病例,目前处于观察阶段。 他表示,黑热病的出现不会构成什么“问题”,也不会影响驻伊美 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据悉,迄今为止,整个驻伊美军部队中约有 150名士兵感染黑热病。凯特说,美军在进驻伊拉克前曾采取预防 传染病措施,如分发防昆虫叮咬的药水,在军装和蚊帐上喷洒杀虫 剂等。
临床表现
• 潜伏期:4~7个月或更长 • 症状:①长期不规则发热;②脾、肝、淋巴结肿
大,特别是脾肿大(出现率在95%以上),晚期 可见面颊处色素沉着;③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 (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此外,出 血倾向,易继发感染,有的患者有蛋白尿、血尿。 • 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可获终生 免疫。
流行环节
传染源 病人、病犬及野生哺乳动物
传播途径 白蛉叮刺为主,偶可经皮肤、黏膜及胎长
流行区类型
人源型 主要在人群中分布,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传播媒介主要是家 栖型中华白蛉和新疆长管白蛉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三、利什曼原虫病的症状
1、长期不规则发热。 、长期不规则发热。 2、脾、肝、淋巴结肿大。 、 淋巴结肿大。
(1)脾肿大 ) 导致全血减少 脾肿大出现率95%以上。 脾肿大出现率 %以上。 RBC↓ 贫血 血小板↓ 血小板 WBC↓ 鼻衄、 鼻衄、齿龈和皮下出血 免疫力↓,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免疫力 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肺炎、痢疾等。 常见并发症,肺炎、痢疾等。 不治疗死亡率高,一经治疗,痊愈率高。 不治疗死亡率高,一经治疗,痊愈率高。
4.A/G倒置: ①血清白蛋白下降:肝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减 少;肾功能受损,部分白蛋白从尿中排出。 ②球蛋白上升:浆细胞增生,产生球蛋白增多。 5.蛋白尿、血尿: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引起免疫病理损 害,引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肾炎。 6.内脏利什曼病预后:患者不经治疗,死亡率达 70%-90%。
七、流行
1. 世界:中国、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为主。 2. 我国:长江以北16个省市自治区,甘肃、 四川、陕西、山西、新疆和内蒙古更多见。 我国在黑热病防治工作成绩卓著 ,1958~ 1960年先后达到了基本消灭的要求 。 1958 年山东省率先在全国达到基本消灭要求 。 现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00人。
细胞内充满大量的 利杜体
1 无鞭毛体
巨噬细胞破裂,无鞭毛体游离又进 入其它巨噬细胞,重复增殖
基体
动基体
前鞭毛
前鞭毛体 (鞭毛体) 虫体呈梭形,大小为 10~20m×1.5~4m 10~20m×1.5~ 核位于虫体中部 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发 出一鞭毛,长与虫体相 近,弯曲 寄生于白蛉的胃内。核Βιβλιοθήκη 黑热病病人--肝脾肿大 黑热病
黑热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Kala-azar)。
它的病原体是几种趋内脏的(viscerotropic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
原虫主要寄生于病人体内的巨噬细胞里,由双翅目昆虫白蛉为传播媒介。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和血清球蛋白的增加,如不予合适的治疗,患者大都在得病后1-2年内因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把黑热病列为再度回升的一种寄生虫病。
回升的原因大致有3 条:①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增加,特别是艾滋病(AIDS)在全球的流行;②开发荒漠或森林,使人类移居入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导致原来仅在动物间流行的内脏利什曼病由野栖白蛉传播给人,成为人类的疾病;③一些有黑热病流行的国家因战乱频繁而发生人口的大范围流动,促使疫区扩大,病人增多。
中国已在50年代末宣布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但事实上,在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黑热病从来没有消失过,90年代在上述6省、自治区内,每年仍有新感染者200-300 例,在甘肃和四川两省还出现了新的黑热病疫区.。
非流行区的人群进入黑热病疫区经商或打工获得感染回归故里后发病的例子亦并不罕见,以致造成误诊误治而死亡。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旧大陆黑热病的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和婴儿利什曼原虫,在新大陆是恰氏利什曼原虫。
这3种利什曼原虫在形态上虽无差别,但根据原虫的基因型以及同工酶图谱分析,可把杜氏利什曼和婴儿利什曼区别开来,恰氏利什曼的酶谱则和婴儿利什曼相似。
在流行病学上,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儿童和青壮年中,而由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恰氏利什曼原虫所致的黑热病,患者均主要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婴儿利什曼和恰氏利什曼应同属一种。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利什曼病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杜氏利什曼,婴儿利什曼和恰氏利什曼可以视为不同的种,并将三者组合为杜氏利什曼复合体(L.donovani complexes)。
利什曼原虫是二态性原生动物,传播过程中需要两种不同的宿主相互交替。
在白蛉体内,原虫的形态为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在人、犬科动物或啮齿动物内则为无鞭毛体(amastigote)。
当媒介白蛉刺叮病人,病狗等宿主时,血液或皮肤内的无鞭毛体被吸入白蛉的胃内,变为前鞭毛体,在白蛉胃内分裂繁殖,至吸血后6-7天,前鞭毛体即可抵达蛉的咽或喙部,该时白蛉胃血已消化完毕,感染白蛉如再次吸血,前鞭毛体即侵入人或狗等宿主体内。
白蛉吸血时分泌的唾液也能增大前鞭毛体对宿主的感染性。
侵入人或动物宿主体内的前鞭毛体,一部分可被血清中的补体溶解或被多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被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
前鞭毛体侵入巨噬细胞内变成无鞭毛体的过程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虫体被吸附在巨噬细胞的表面后,可诱发细胞形成伪足,把前鞭毛体摄入胞质内,之后鞭毛消失,变成无鞭毛体,巨噬细胞伪足的胞膜包裹原虫后形成带虫空泡,与溶酶体融合并使虫体处在溶酶体的包围之中,但虫体上的脂磷酸聚糖能使利什曼原虫逃避细胞水解酶作用而在细胞内增殖。
含虫的巨噬细胞可藉淋巴或血流到达人体的任何部位,但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的巨噬细胞中最易繁殖,由于虫数大量增加,直到巨噬细胞容纳不下而告破裂,散出的无鞭毛体又侵入其它巨噬细胞,继续进行繁殖,如此反复不已,引起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极度增生,导致脾、肝、骨髓,淋巴结等器官产生一系列病变。
AIDS若并发黑热病,利什曼原虫还可播散到胃肠道和皮肤组织,在胸腔积液与血液内极易查见原虫。
在临床上,未合并感染HIV的黑热病患者,除了有脾、肝肿大等症状外,还表现为免疫球蛋白的大量增加,但对机体无保护作用;患者的细胞介导免疫受到抑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作用降低,需待治愈后才能恢复。
受感染白蛉叮咬的人,除一部分人可发展成为典型的黑热病外,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其主要依据为:①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是虽生活在非流行区,但在白蛉季节内曾去过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中,有些人从未有过黑热病史,但当感染了HIV 或成为AIDS后,发现其同时也是黑热病患者;另有一些癌症患者和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了黑热病,这都表明他们先前已感染了利什曼原虫。
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巴西和以色列的黑热病流行区,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达%-%;在我国甘肃省,1997年曾用ELISA法检测黑热病患者的家庭成员的血清抗体,阳性率达%。
③用利什曼素对黑热病疫区的健康人作皮内试验,具有很高的阳性率,表明亚临床型较为普遍。
隐性感染者一旦患有任何一种能使宿主细胞免疫抑制倾向的疾病,诸如营养不良、癌症、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损,均可使隐匿在机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增殖,发展成为黑热病。
因此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利什曼病专家委员会认为,黑热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
流行病学黑热病的分布极广,波及亚、欧、非及拉美四大洲。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全球50 余个国家有黑热病流行,约有2亿人口生活在疫区,每年有新感染病例10万左右,各地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尽相同。
南亚次大陆是人源型黑热病疫区。
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传染源是患黑热病的人,特别是患有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 PKDL)的病人。
通过近家栖的银足白蛉(P. argentipes) 进行传播,尚未发现动物宿主。
目前在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及尼泊尔等国,均有黑热病流行。
东非和西南非州一些国家内黑热病的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和婴儿利什曼原虫,主要传染源是病人,虽然在一些食肉类动物、鼠及狗的内脏曾查见利什曼原虫,但这些动物在当地黑热病流行病学上的地位颇难确定,媒介白蛉P. martini主要栖息在野外。
由于人口的频繁流动,一些国家内常发生小范围爆发流行,特别是在苏丹,因战乱导致的人群流动,黑热病的流行已持续多年。
分布在西欧、北非、中东、西亚和中亚以及中、南美州40余个国家的黑热病均为动物源型。
除巴西的病例较多外,其余的多为散发性。
在欧、亚及北非,黑热病的病原体为婴儿利什曼原虫,在中、南美州则为恰氏利什曼原虫,病狗是主要传染源,狐、狼等野生动物是黑热病的野生动物宿主。
在西欧、北非及中东一带,该病由多种劳蛉亚属(subgenus larroussius)的白蛉进行传播。
在中,南美州,媒介为长须罗蛉, 当地的黑热病除了流行于村镇外,人们也可因开发森林而进入该病的自然疫源地而发生感染。
黑热病在我国长江以北的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曾广泛流行,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市、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和新疆。
流行病学上大致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
人源型(平原型):分布在平原地带,包括冀南、山东、苏北、皖北、豫东、陕西关中平原、湖北江汉平原以及新疆喀什绿洲。
病原体主要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可发生大的流行,病狗罕见,患者以较大的儿童和青、壮年占多数,传播媒介为家栖的中华白蛉(P. chinensis),在喀什则为近家栖的长管白蛉(P. longiductus)。
这类地带的黑热病大都于60年代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残存的媒介白蛉密度很低或几近绝迹。
但在新疆喀什绿洲目前仍有黑热病流行,当地长管白蛉的数量很大。
人犬共患型(山丘型):分布在山区及黄土高原地带,包括甘肃和青海的东部,宁夏南部,川北,陕北,晋中、南,冀北,北京市郊各县和辽宁省中、南部。
病原体主要是婴儿利什曼原虫,当地的黑热病主要是狗的病,人的感染大都来自病狗,病人比较分散,患者以婴幼儿为主,媒介为野栖或近野栖中华白蛉。
该型黑热病在有些地区的流行已得到控制,但在甘肃、陕北,川北及晋中、南一带,新感染的病例仍不断出现,在川北的野外还查见自然感染婴儿利什曼原虫的中华白蛉,推测某些种类的野生动物也有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狗的感染可由野生动物而来。
在北京市的密云县,曾从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的内脏查见婴儿利什曼原虫的感染,它可能是冀北山区黑热病的野生动物宿主。
野生动物源型(荒漠型):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荒漠地带。
病原体为婴儿利什曼原虫,当地的黑热病是某些野生动物的疾病,人类因从事生产活动进入这类地带而获得感染,尚未查见病狗。
干旱荒漠地带的患者大都是2岁以内的婴儿,砾质荒漠地带则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
传播媒介有野栖的吴氏白蛉(P. wui)和亚历山大白蛉(P. alexandri),吸血地点主要在野外,夜间在灯光的诱引下,白蛉也可飞至居民点室内吸血。
必须指出,在山丘和荒漠地带,黑热病患者虽然主要是婴幼儿,但近十余年来,自非流行区进入该两型疫区经商或打工的成人中,已发现不少黑热病病例。
他们从疫区获得感染,返回原籍后发病,如果当地有合宜的媒介白蛉,即有可能传播开来,形成新的黑热病疫区。
临床表现潜伏期根据国内的观察,在白蛉季节内出生的婴儿至出现临床症状大体需4-6个月。
印度曾用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银足白蛉去叮咬5个健康人,受试者自叮咬至发病均在5-6个月之间。
但黑热病潜伏期的长短还受到患者的免疫力、营养水平以及感染原虫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或减短。
早期症状黑热病的症状大都是逐渐发生的。
初起时一般有不规则发热,脾脏随之肿大,并伴有咳嗽及腹泻。
恐惧和失眠亦为黑热病早期常见的症状。
婴幼儿除有发热和腹泻等症状外,尚可有夜啼、烦躁等现象。
月经过多或闭止,常是妇女患者的早期症状。
主要症状病人在发病2-3个月以后,临床症状就日益明显。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发热:发热是黑热病最主要的症状,占病例数的95%左右。
有些病人因就诊时正值缓解期,或是仅夜间发热而不自觉,以致在医生询问病历时误认为无发热史。
黑热病的热型极不规则,升降无定,有时连续,有时呈间歇或弛张,有时在一天内可出现两次的升降,称双峰热,在早期较常见。
患者一般在下午发热,发热时患者感到倦怠,当发热至390C以上时,可能伴有恶寒和头疼,但并不发生神昏谵语症状,夜间大都有盗汗。
2.脾肿:脾肿是黑热病的主要体征,一般在初次发热半个月后即可触及,至2-3个月时脾肿的下端可能达到脐部,半年后可能超过脐部,最大的可达耻骨上方。
肿大的脾脏在疾病早期时都很柔软,至晚期则较硬。
脾脏表面一般比较平滑,且无触痛。
3.肝肿:有半数左右的病人肝脏呈肿大。
肝肿出现常较脾肿为迟,肿大程度也不如脾肿明显,很少有超过右肋缘下6cm 者。
4.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常有口腔炎,除粘膜有溃疡外,齿龈往往腐烂,且易出血,儿童患者每易并发走马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