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私的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私的表现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学生自私的表现:

成绩差的同学,怕耽误时间;自己的参考资料从不借给同学,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从不告诉同学,只怕别人超过自己。

人听不成老师讲课;有甚者上课不仅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其他人;自习课到处借东西或问作业,还振振有词说他没有讲闲话。

为了维护它,甚至可以放弃正义、信誉、友情等宝贵的东西;生活上不愿助人,怕给自己惹一身麻烦,从之是个人利益至上。

;自己座位旁有一张废纸,就因为不是自己值日,明明看见了,也不把它捡起来投入垃圾箱;随地乱扔纸屑和杂物,而轮到自己扫地却一走了之;

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等别人干好了共享荣誉;

和同学的批评,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当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总找借口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只能占上风,不能吃亏;不断向别人述说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琐碎事,从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在他(她)们眼中,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经常向别人诉苦,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感兴趣;自己的东西不愿借给他人,怕损坏。

自己的所有要求,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让座位;大声喧哗;带着宠物随地大小便;不按次序排队等。

学生自私产生的原因:

自私的产生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有:

一、人的本性里蕴涵的利己主义,当一个人不懂事时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东西是我的不能给他人,否则自己一无所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拥有;

二、当人懂事以后所产生的利己心态是利益的驱使,有的人信奉:“有光不沾三分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表现在生活中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三、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在狭小单调的空间里,他们缺乏和同龄小伙伴们嬉戏、追逐、游玩的体验,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机会,无论是玩具、糖果,还是父母的宠爱,他们都完全独占。久而久之,孩子不自觉的就养成缺乏“谦让”“宽容”“理解”、“互相帮助”、“与别人合作”、“爱别人”等精神,也体会不到与别人分享的乐趣。心目中只有自己,极易形成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狭隘、自私的性格。

四、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减轻压力,超越别人,以求自保,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私地心理。

间接原因有:

一、家长的过分宠爱:现代家庭孩子少,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要别人迁就,常常提出无理要求。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欠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自私心理及家长那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都助长了孩子自私心理的膨胀。如:某些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纠纷,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短,生怕孩子吃亏。在集体活动中,怕孩子累着晒着,怕孩子耽误学习,怕这怕那......总归自己的孩子最金贵,有的甚至教孩子怎样蒙混过关。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家长的过高要求: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心想把孩子教成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给孩子提出他个人能力不可能达到的要求,当孩子有错误时便嘲讽、鄙视、责备、打骂、惩罚,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封闭自己,回避与他人的交往,结果导致孩子自私的产生。

四、老师对学生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当今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普遍是用一张考卷见分晓,特别是中小学,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在现行考核和评比机制下,首先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其次,追求班集体的荣誉,有时老师会不自觉的站在自己班集体的利益一方,护着自己班的学生,不让帮其他的班级,这样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会使孩子纯洁的心灵发生变化,,如果教师心存公正,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种正直无私的班风,反之,学生必然同老师一样局限在狭障的集体荣誉感中,说到底,这是“小集体”的自私行为,通过研究,我进一步认识到,狭隘的“小集体”主义远比一个人的自私后果更严重。

五、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孩子耳濡目染,看到有的大人不给老幼病孕者让座位,自己还背着书包,就更不用让了。看到有的人家把狗放到公共场所大小便,又没人管,又想到自家的狗一天到晚把家里搞得臭烘烘的,还要费劲收拾,就把狗放到外面。大人们插队、随地吐痰、随手扔果皮纸屑、把公用的东西占为己有......等,都对孩子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偏差。

消除自私现象的策略:

首先:让孩子认识到自私的危害: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私现象既然出现在孩子身上,就要从孩子身上花大气力解决,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只有通过实践体会,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自私的害处,为此有目的地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活动中设立多种互助环节,需合作完成,如体育比赛:接力赛、篮球赛、排球赛、跳鞍马(需有人保护),分组知识竞赛、办板报等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感受他人对自己帮助的重要,为自己狭隘的自私心理而愧惭,进而矫正自私的心理。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无私的榜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应当做到对孩子少溺爱、多用合理的方式要求孩子,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做事应替他人着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孩子在空余时间适当的做一些家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帮同学、邻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别人的赞许声中体验为他人服务所获得的喜悦。教育孩子在接受了他人的帮助时,要懂得谢谢和感恩。家长还应为孩子树立楷模,在孩子面前要尽量树立起胸怀开阔、善于克己的形象,言传身教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做到大公无私,不能见利忘义。父母之间互敬互爱,父母尊老爱幼,与邻里、亲朋、同事之间和睦相处。父母的这种无私的行为对孩子会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这种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