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孔宪立 石振明第三章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球的圈层构造。

矿物的概念,结晶质的基本特点。

便于肉眼鉴别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常见的造岩矿物岩浆岩的成因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的成因沉积岩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岩的矿物特征,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变质岩地质年代的概念(绝对、相对)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第四纪的主要地质特征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板块运动的基本概念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岩层产状的概念。

褶皱构造的成因,摺曲的类型节理(裂隙)的成因和类型断层要素、断层的主要类型、断层的组合形式整合与不整合的概念,不整合的类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岩体的概念,岩体的结构面第四章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土的粒度成分、粒度分析方法土的矿物成分及性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概念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特征土的成因类型特征特殊土(软土、黄土、红粘土、膨胀土、冻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第五章地下水地下水与含水层的概念岩土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主要影响作用流沙和潜蚀产生的机理第六章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带的意义流水的侵蚀作用河谷的类型及河流接地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滑坡的主要治理措施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措施岩溶的形成条件。

地震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成因。

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震级、烈度地震效应(地震力、地面破坏、地基液化)地基承载力的实质地基液化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832《工程地质学》复习大纲(2016年)

832《工程地质学》复习大纲(2016年)

432《工程地质学》复习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及其与土木工程的关系,熟悉地质作用与地质历史的概念、主要的矿物和岩石及其性质、主要地质构造的研究方法及其工程意义,地下水的概念、类型、运动及其工程意义,掌握主要地表地质作用研究评价方法及其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措施,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级和分类以及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有初步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工程地质》(第二版),石振明,孔宪立主编,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工程地质》(第四版),孙家齐,陈新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工程地质》,张忠苗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一、岩石和地质构造与工程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

岩石按成因的分类,各成因类型岩石的形成特点。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影响岩石工程性状的主要因素。

岩层的绝对地质年代与相对地质年代的概念,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褶皱的构造要点,褶皱构造对路基、边坡及隧道工程的影响。

断层的基本要素,断层对工程建设场地的不利影响。

节理的概念和分类,各类节理的特点及其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二、地下水与工程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的概念。

土中渗流的达西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土的渗透系数。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地下水对地基、基坑、钢筋、混凝土的影响以及地下水的管涌、流土等现象。

三、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风化作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

河流地质作用,河谷类型及河流阶地的概念。

滑坡的定义及基本构造,滑坡类型,滑坡的发育过程及滑坡的一般治理原则。

崩塌的发生和发育条件,崩塌的治理方法。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1.层状地层接触关系-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质发展历史的记录。
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conformity):时间上连续,产状上一致。反映地壳 连续均匀下降。
不整合接触(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disconformity):
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一致。 反映地壳间断上升。
地质年代:
绝对年代: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 的准确时间,通过放射性元素蜕变周期测定。
相对年代:通过地层之间的上下层序、古生物 化石、岩性变化和地层接触关系测定。
地层层序法、古生物化石法、岩性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层序法
充分利用沉积岩的泥裂、波痕、雨痕等层面构造特征
地层层序法
古生物化石法
实例:
1.节理组合 形成危岩
2.建筑地
基中的大 裂隙需要 先处理
不稳定
稳定
二、断层
→破裂
面两侧岩 块有显著 位移的断 裂构造。
(—)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 断盘(上下盘) 断层线 断距(水平断距、铅垂断距) 断层破碎带
(二)断层的基本类型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断层的组合类型
§3.4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地壳中岩层或岩体受力达
到破裂强度发生断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基本类型 →按其规模及断裂面两侧的
相对位移
→节理、断层。
节理(裂隙)
→岩石中岩块沿破裂面没有显著
位移的断裂构造。
构造节理:分布广、规模大、规律性强 非构造节理:原生、次生→规律性不强、范围小
构造裂隙分为剪节理、张节理和劈理
角度不整合(discordant):
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不一致。 反映地壳剧烈运动。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1.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造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答:①阐明建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造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造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切当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造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造物。

④ 根据建造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造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造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⑤研究工程建造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 ,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

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②地质构造。

③水文地质条件。

④动力地质作用。

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造材料。

5.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造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造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 17 世纪以后开始浮现地质环境对建造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

20 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

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密切相连 ,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 ,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石振明-第一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石振明-第一章
软流圈: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一的 固态岩石圈层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间,成分仍为含铁 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
导言
地核是古登堡面以下地心 的一个球体。半径3470km。其 成分以铁镍物质为主。根据其 状态可分为外核、过渡层及内 核。
案例2:意大利瓦伊昂水库左岸大滑坡
实验性蓄水时岸坡发生大规模裂缝。
1960年的蓄水试验中已经发生 过两次崩岸,箭头所指处即为 崩岸滑坡点。
案例2:意大利瓦伊昂水库左岸大滑坡 滑坡体全貌
案例2:意大利瓦伊昂水库左岸大滑坡
左坝肩碎裂灰岩、碎屑岩体
右坝肩厚层-块状坚硬灰岩岩体
洪水冲袭前后对比
案例3 比萨斜塔的修建
第三节 工程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例如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条件是由该地的大地构造演 化历史构成骨架,又由近代外力地质作用雕塑而成。岩石 风化、成壤作用、冻土的形成等都是在这些自然因素控制 下进行的。
由于各种要素组合的不同,不同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 随之不同,表现在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性质的差异,主次 关系配合的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所包括的各方面因素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是因为它们共同受地质发展历史 的控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模式。
(2)岩土体的开挖 目的:建基、道路修建、洞室利用、 建材取用等。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岩土体开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
·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
·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 ·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 ·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
巴陕 高速 公路 八庙 隧道 岩爆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工程地质勘察)【圣才出品】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工程地质勘察)【圣才出品】

⽯振明《⼯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程地质勘察)【圣才出品】第⼋章⼯程地质勘察1.⼯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可分为哪⼏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有什么具体要求?答:(1)⼯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①获取建筑场地的⾃然条件的原始资料,以制定技术上正确、经济上合理和社会效益上可⾏的设计和实施⽅案。

②为了获取建筑场地及其有关地区的⼯程地质条件的原始资料和⼯程地质论证。

⼯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内容和⽅法视⼯程的类别不同⽽各异。

(2)分为三个阶段:可⾏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与施⼯勘察阶段。

①可⾏性研究勘察阶段,也是选址阶段,该阶段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本阶段的⼯程地质⼯作要求: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

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和⼟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等⼯程地质条件。

对⼯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他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作。

②初步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程评价。

本阶段的⼯程地质勘察⼯作有:搜集本项⽬的可⾏性研究报告、场址地形图、⼯程性质、规模等⽂件资料。

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性质、地下⽔埋藏条件、冻结深度、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当场地条件复杂,尚应进⾏⼯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对抗震设防烈度⼤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应初步判定场地和地基效应。

初步勘察应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程地质测绘或调查以及勘探、测试和物探⼯作。

③详细勘察与施⼯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应密切结合技术设计或施⼯图设计,按不同建(构)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案作出论证、结论和建议。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工程地质学》考研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译名:Engineering Geology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要求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考试时间:2小时分数:100分教材:宿文姬, 李子生. 工程地质学(第三版).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参考书:1.时伟主编.工程地质学. 科学出版社, 2016.2.石振明, 孔宪立主编.工程地质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3.唐辉明主编.工程地质学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考题类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论述题考试内容:绪论知识点:1.工程地质学的定义;2.工程地质学研究目的;3.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 4.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5.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2.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3.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第1章地质知识知识点:1.内动力地质作用;2.外动力地质作用;3.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基本要求:1.掌握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分类;2.掌握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分类;3.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第2章矿物和岩石知识点:1.造岩矿物;2.矿物的几种物理性质;3.矿物的鉴定方法;4.三大类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鉴别方法;5.岩石地质性质基本要求:1.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主要特征、鉴定方法;2.掌握三大类岩的地质特征;3.了解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第3章地质构造知识点:1. 地质年代表; 2. 岩层产状及其测定; 3. 褶皱构造; 4. 断裂构造;5. 地质图基本要求:1. 掌握地层接触关系; 2.掌握褶皱、节理、断层构造的基本类型、工程地质性质; 3. 掌握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第4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知识点:1. 第四纪地质概况; 2. 第四纪沉积物; 3. 第四纪地貌基本要求:1. 掌握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质; 2. 理解岩石风化的分带、工程意义与评价; 3. 了解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第5章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知识点:1.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及特征;2.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3.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4.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分类基本要求:1.掌握一般土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2.掌握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3.掌握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4.了解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分类方法第6章地下水知识点: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2. 地下水的类型;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4.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要求:1. 掌握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2、掌握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3. 掌握达西(Darcy)定律; 4. 理解地下水的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第7章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知识点:1. 斜坡变形破坏的类型;2. 崩塌特点、产生条件及防治;3. 滑坡特点、分类、影响因素、稳定性评价、防治措施;4. 泥石流特点、形成条件、分类、防治措施;5. 岩溶分布特征、发育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6. 地震特征、破坏作用、震级和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基本要求:1. 掌握崩塌的特征及防治措施;2. 掌握滑坡的特征、分类、稳定性分析方法、防治措施;3. 掌握泥石流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4. 掌握岩溶发育基本条件及防治措施;5.了解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措施第8章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知识点:1.工程地质测绘;2.工程地质勘探;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等级、阶段;2.掌握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3.掌握工程地质勘探的手段;4.理解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章

85-56
2.跨盖
采用梁式基础或 拱形结构跨越溶洞、 沟槽等,或用刚性大 的平板基础覆盖沟槽、 溶洞。
隧道边墙下溶洞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57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3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4
PPT文档演模板
泥石流的危害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5
PPT文档演模板
泥石流的危
害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6
2004年7月,云 南省德宏州盈江县 先后发生了两次特 大洪涝泥石流灾害,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9
PPT文档演模板
地形条件
典型的泥石流流 域可划分为形成区、 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 区段。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10
形成 区
该区多为三面环山、 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 段,周围山坡陡峻,沟谷 纵 坡 降 可 达 30° 以 上 。 斜 坡常被冲沟切割,且崩塌、 滑坡发育;坡体光秃,无 植被覆盖,这样的地形, 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 水流的固体物质。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第六 章
85-28
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 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崩塌为辅的地质营 力的综合作用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统称,又 称喀斯特(karst)。
岩盐类岩石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3162402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材料力学、土力学、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适用专业:交通工程开课教研室:交通工程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选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绪论、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等8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课上课下紧密结合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下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下作业、课堂讨论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4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石振明,《工程地质学》,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陈仲颐,《土力学》,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3)沈扬,《土力学原理十记》,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4)顾宝和,《岩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评》,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5)李广信,《高等土力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期刊(1)蔡建.原状土的抗剪强度研究.岩土力学,2012,33(07).(2)杜修力,张佩等.论有效应力原理与有效应力.岩土工程学报,2017,34(10).(3)刘孟适,罗强等.过渡型粗粒土渗透变形试验及破坏类型判别.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10).(4)刘博,李江腾等.非饱和土渗流特性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2).(5)赵明华,刘小平等.非饱和土路基降雨渗流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9,26(03).(6)刘汉龙,赵明华.地基处理研究进展.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1).(7)Vasiliki E. Dimitriadi; George D. Bouckovalas.Seismic liquefaction performance of strip foundations: effect of ground improvement dimension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7,20(08).(8)常丹,刘建坤等.冻融循环对青藏粉砂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07).(9)赵成刚,韦昌富等.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岩土力学,2011,32(12).(10)Huang,C,C. Model tests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saturated sand ground.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 2017,24(02).3.网络资源(1)董炳炎,工程地质学,同济大学,壹课堂/course/1528.html(2)岩土在线 (3)白志勇,土木工程地质,西南交通大学,爱课程/sCourse/course_3188.html(4) 河海在线,河海大学土力学精品课程/jpkc/tlx%5Fnew/index.htm(5)银符考试题库.新乡学院,党政机构,图书馆,电子资源,教辅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2学时第1章绪论1.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2)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两次转化;(3)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4)整理好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教具以及实验室用品等;(5)外部联系,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前去参观考察的项目的前期联络。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圣才出品】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圣才出品】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地壳答:地壳是指地球的固体外壳。

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厚薄不匀,造成地球表面的高低不平,大陆上厚度达70多公里,海洋里薄度仅10多公里,平均厚度在33km左右。

2.岩浆岩的结构答: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3.绝对地质年代答: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4.变质岩答: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二、填空题1.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案】解理【解析】解理是指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2.按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深成岩、和喷出岩。

[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案】浅成岩【解析】按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

3.玄武岩是岩。

[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案】岩浆岩【解析】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4.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和长石。

[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案】石英【解析】花岗岩是深成侵入岩。

多呈肉红色、灰色或灰白色。

矿物成分主要的为石英和正长石,其次有黑云母、角闪石和其他矿物。

5.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案】下老上新【解析】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下伏岩层先沉积,年代较老,上覆岩层后沉积,年代较新。

6.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中间,又称中间层或过渡层,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

【答案】地幔上层;地幔下层7.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酸性岩类、、基性岩类、。

【答案】中性岩类;超基性岩类三、判断题1.地球内部构造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条件[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二、填空题1.地壳是指地球体的表层。

地壳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构成人类生存和工程建筑的和。

【答案】环境;物质基础三、判断题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 )[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答案】正确【解析】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四、简答题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答: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6)为拟定防治和改善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地壳答:地壳是指地球的固体外壳。

由各种化学成分组成,厚薄不匀,造成地球表面的高低不平,大陆上厚度达70多公里,海洋里薄度仅10多公里,平均厚度在33km左右。

2.岩浆岩的结构答: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圣才出品】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圣才出品】

斜;向斜称为短向斜。长宽比小于 3︰1 的圆形背斜称为穹隆;向斜称为构造盆地。
5.裂隙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答:(1)裂隙的类型 裂隙又称为节理。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秱的
3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横剖面上两翼对称。
②倾斜褶曲(丌对称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向丌同方向倾斜,但两翼岩层的倾角丌等,
在横剖面上两翼丌对称。
③倒转褶曲:轴面倾斜秳度更大,两翼岩层大致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层位正常,另一
翼老岩层覆盖于新岩层乊上,层位发生倒转。
④平卧褶曲: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也近于水平,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发生
2.褶曲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答:褶曲是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是褶皱构造的组成单位。褶曲要素是指组成一个褶
1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曲的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 ①核部:褶曲的中心部分。核通常是指位于褶曲中央最内部的一个岩层。 ②翼:位于核部两侧,向丌同方向倾斜的部分。 ③轴面: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是为了标定褶曲方位及产状而划定的一个假想面。可
4 / 13
圣才电子书

(2)裂隙倾向玫瑰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先将测得的裂隙,按倾向以每 5°或每 1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裂隙的条数,幵算出
其平均倾向。
②用绘制走向玫瑰图的方法,在注有方位的圆周上,根据平均倾向和裂隙的条数,定出
各组相应的点子。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1.什么叫岩层的产状?它的表达方法是什么? 答:(1)岩层的产状 岩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①岩层的走向是指走向岩层层面不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延 伸的方向。 ②岩层的倾向是指倾向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 方位角。岩层的倾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③岩层的倾角是指倾角岩层层面不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岩层的倾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 角度的大小。 (2)表达方法 ①书写 走向为北西 320°,倾向南西 230°,倾角 35°的岩层产状,一般写成:NW320°,SW230°, ∠35°的形式,野外测量时,只记弽倾向和倾角。上述岩层的产状,可记为 SW230°∠35°。 ②图示 在地质图上,岩层的产状用符号“ ”表示,长线表示岩层的走向,不长线垂直的 短线表示岩层的倾向,数字表示岩层的倾角。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三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三章

实验2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 地质构造,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 号、颜色和各种花纹、表示在地形图上 的一种图件.
• • • • • •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1.比例尺 2.地形地貌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接触关系
3.5 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浆岩:强度高、均质性好
(5) 风化作用
3.5.2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s s s
M M (a) M
s
1. 岩体结构分析
(1) 结构面 成因分类: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浅表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层理,层面,软弱夹层,不整合面, 假整合面,古冲刷面等。 火成结构面:侵入体与围岩接 触面,岩脉、岩墙接触面,喷出岩 的流线、流面,冷凝节理 变质结构面: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 弱夹层。
原 生 结 构 面
• • • • •
构 造 结 构 面
节理(X型节理,张节理) 断层(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层间错动带,羽状裂隙,破劈理。
沉积岩:强度不稳定,各向异性 变质岩:不稳定与变质程度和原 岩性质有关 岩体=岩块+结构面 岩石分类
岩 体
结构 面
岩块
不连续面: 包括节理、 裂隙、孔 隙、断面、 孔洞、层 面
3.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1)矿物成分: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压强 度,这是由于矿物本身的特点,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强 度。 (2)结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岩石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 细粒结晶的岩石比粗粒结晶的岩石强度高。 胶结情况:对沉积岩来说,胶结情况和胶结物对强度的影 响很大。 (3)构造:层理、片理 (4)水的作用:水对岩石的抗压强度起着明显的影响。由 于水分子的侵入改变了岩石物理状态,削弱了粒间联系, 使强度降低。

工程地质学第3章 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学第3章  地质构造
图3.7(e) 侵入接触
3 地质构造
5.断层接触 即地层与地层之间或地层与岩体之间,其接触面本身为断层面(如图 3.7(f ))。
图3.7(f) 断层接触
3 地质构造 3.3 褶 皱
3.3.1 褶皱的概念 组成地壳的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称
为褶皱构造(图3.8)。
褶皱中背斜1、3、5与向斜2、4、6共存 (a)水平岩层受力挤压;(b)岩层的弯曲一个接着一个
腰和山顶这些位置经常出现。未经过人工作用而自然暴露的露头称天然 露头,还有一些是经人为作用暴露在路边、采石场和开挖基坑中称人工 露头。
露头线是指岩层层面(或断层面、节理面等)与地面的交线。它的形态取 决于岩层的产状和地面起伏即地形状况。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和倾斜岩 层露头线分布特征是不相同的(图3.5)。
构造运动使地壳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构 造变动在岩层或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形迹)称为地质构 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和节理。断层和节理又 统称断裂构造。
3 地质构造
图3.1 水平岩层
图3.2 倾斜岩层
原始沉积物多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层状堆积物,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了 层状岩层。当它未受构造运动作用,或在大范围内受到垂直方向构造运动影 响,沉积岩层基本上呈水平状态在相当范围内连续分布,这种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图3.1)。经过水平方向构造运动作用后,岩层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 状态,称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往往是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图3.2), 是不均匀抬升或沉降所致。
图3.7(a) 整合接触
3 地质构造
2. 不整合接触 上、下相邻地层之间层序有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 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 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征,不整合可分 为两种类型:即平行不整合(也称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1. 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

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

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②地质构造。

③水文地质条件。

④动力地质作用。

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

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

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论)【圣才出品】

石振明《工程地质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壳?地壳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1)地壳是指地球体的表层。

地壳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构成人类生存和工程建筑的环境和物质基础。

(2)重要性
①地壳是人类赖以生活和活动的场所;②地壳是各种地质作用进行的场所;③人类目前所能开采的矿产资源都埋藏于地壳上部的岩石圈内;④一切工程建筑物都建筑在地壳上;⑤地壳是建筑材料和矿产资源的主要来源地。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研究内容
①基本研究
研究组成建筑物地基的地层、岩土性质。

②深入研究
研究建筑物场地的自然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

a.平原地区
第一,一般土层较厚,且简单和均匀;
第二,须查明土层的分布、厚度、均匀性和其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等的工程地质条
件;
第三,评估地基承载能力和建筑物沉降量以及土体被挤出的可能性。

b.山区
第一,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第二,研究上述平原地区所必需的地质条件和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
第三,勘察建筑物场址四周的地质环境,研究分析有害地质现象,提出评价和治理的意见。

③建筑场址选择
a.必须事先勘察清楚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选取地质条件较优的方案;
b.场址确定后,须按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来设计,发现地质问题要进行整治处理。

2019年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9年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

202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根底考试专业根底〔下午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集料的以下密度中,最小的是:〔〕A.表观密度B.真密度C.毛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答案:D2、改变水泥各熟料矿物的含量,可使水泥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要使水泥具有比拟低的水化热,应降低一下哪种物质的含量:〔〕A.C3SB.C2SC.C3AD.C4AF【答案】C3、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将:〔〕A.增大B.减小C.无变化D.不确定【答案】A解析:第一章第三节,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土强度将增大,应选A。

4、以下说法中,不属于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目的的是:〔〕A.确定水泥剂量B.确定最正确含水率C.确定抗压强度D.确定最大干密度【答案】C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组成设计目的是确定结合料剂量、确定混合料的最正确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选C。

5、消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氧化钙B.氧化镁C.氢氧化钙D.硫酸钙【答案】C解析:消石灰。

第一章第三节,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应选C。

6、确定施工所需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主要依据是:〔〕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疏密、捣实方式【答案】D解析: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施工工艺及设备条件下,易于进展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应选7、用来评价沥青的胶体构造类型和感温性的指标是:〔〕A.软化点B.针入度C.延度D.针入度指数【答案】D解析:针入度指数。

第一章第五节,针入度指数是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指标,针入度指数越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应选D。

8、以下不属于土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质的是:〔〕A.拉伸强度B.撕裂强度C.顶/刺破强度D.耐久性【答案】D解析:土工合成材料力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 地质构造,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 号、颜色和各种花纹、表示在地形图上 的一种图件.
• • • • • •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1.比例尺 2.地形地貌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接触关系
3.5 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浆岩:强度高、均质性好
(2)地层与地层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 上下地层不连续,存在沉积间断,二者间缺失 某一时代地层。 • 不整合界面存在古风化壳。 • 上下地层岩性和生物组合表现为突变。 •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3)地层与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 • • •
上下地层不连续,存在地层缺失。 不整合界面存在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岩性突变。 生物演化不连续。 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
§3.2 褶皱构造
褶皱指岩石在主要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应力长期 作用下所发生的永久性弯曲变形
岩层
岩层
岩层
3.2.1 褶曲
向斜
背斜
3.2.2 褶曲的分类
(1) 按轴面的产状
直立的
倾斜的
倒转的
平卧的
(2)按枢纽的产状
倾斜褶皱
水平褶皱
§3.3 断裂构造
断层
脆性岩石
节理
破裂面
3.3.1 节理(裂隙) 节理(joint)或称裂隙,是存在于岩层、岩 体中的一种破裂,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显著位 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节理的分类 1.节理的成因分类 1)构造节理; 2)非构造节理 2.根据节理产状与所在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 ; 2)倾向节理 ; 3)斜向节理 ; 4)顺 层节理 3.根据节理走向与所在褶曲的轴向的关系分类 1)纵节理; 2)横节理 ; 3)斜节理 4.按力学性质分类 1)张节理 ; 2)剪节理
② 板块驮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③ 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壳活 动性强烈的地带; ④ 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动力地 质作用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3.1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岩层产状
三要素:倾角、 倾向、走向 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叫做岩层的产状 岩层产状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 定,它们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
原 生 结 构 面
• • • • •
构 造 结 构 面
节理(X型节理,张节理) 断层(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层间错动带,羽状裂隙,破劈理。
第3章
• • • • • • •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构造运动的类型 水平岩层及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倾斜岩层及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褶皱构造 节理构造 断 层 识读地质图
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
挤压弯曲隆起:褶皱山系
水平运动:
张裂:裂谷或海洋
相伴发生 水平为主
垂直运动: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地表高低
(5) 风化作用
3.5.2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s s s
M M (a) M
s
1. 岩体结构分析
(1) 结构面 成因分类: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浅表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层理,层面,软弱夹层,不整合面, 假整合面,古冲刷面等。 火成结构面:侵入体与围岩接 触面,岩脉、岩墙接触面,喷出岩 的流线、流面,冷凝节理 变质结构面: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 弱夹层。
◆ 岩浆岩中的节理
◆ 构造节理
a: 压应力节理
b: 张应力场下形成的节理
• 剪节理 • 张节理
3.3.2 断层
断层面
1. 断层要素
断层 走向
断层 上盘
断层 下盘
断层 移动方向
2. 断层的基本类型
◐ 按照两盘相对移动方向
*正断层 *逆断层 *平推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逆断层
平推断层
平推断层
3.断层组合形式
倾向不同 的正断层 形成地堑 倾向相同 的正断层 形成地垒
倾向相同 的逆断层 形成叠瓦 状构造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1) 地层与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
• 地层整合接触关系 表现为: • 上(B)、下(A)地 层连续,无沉积间 断。 • 上、下地层之间无 地层缺失,岩性渐 变。 •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
起伏和海陆变迁
垂直为辅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 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海底扩张学说
火山岛
洋中脊 海沟 海沟
上涌
地幔:
① 刚性岩石圈被分裂成多个巨大的块体—板块;
沉积岩:强度不稳定,各向异性 变质岩:不稳定与变质程度和原 岩性质有关 岩体=岩块+结构面 岩石分类
岩 体
结构 面
岩块
不连续面: 包括节理、 裂隙、孔 隙、断面、 孔洞、层 面
3.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1)矿物成分: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压强 度,这是由于矿物本身的特点,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强 度。 (2)结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岩石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 细粒结晶的岩石比粗粒结晶的岩石强度高。 胶结情况:对沉积岩来说,胶结情况和胶结物对强度的影 响很大。 (3)构造:层理、片理 (4)水的作用:水对岩石的抗压强度起着明显的影响。由 于水分子的侵入改变了岩石物理状态,削弱了粒间联系, 使强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