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安全用氧
新生儿安全用氧措施及操作规范

新生儿安全用氧措施及操作规范新生儿的生命十分脆弱,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当新生儿需要接受氧治疗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下面是关于新生儿安全使用氧的措施和操作规范的详细说明。
1.医疗人员培训和守则:确保参与新生儿氧治疗的医疗人员接受了相应的培训,了解新生儿氧治疗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并严格遵守这些要求。
新生儿氧治疗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务人员或护士来执行。
2.设备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新生儿氧治疗所使用的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设备的水平仪、流量调节装置、氧浓度监测器等都应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查。
3.合理用氧: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确定新生儿的用氧浓度和流量。
过高的氧浓度和流量可能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过低的氧浓度和流量则可能导致氧供应不足。
4.氧浓度监控:对新生儿所接受的氧浓度进行定期的监测。
设备上应配备氧浓度监测器,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氧浓度有助于及时调整氧气供应,以保持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5.氧气供应:使用安全可靠的氧源。
氧气瓶和氧气管道应储存、运输和使用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使用氧气瓶时,应确保瓶身不受破损,阀门正常,连接紧密可靠;使用氧气管道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以防止污垢和漏气。
6.防火措施:由于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确保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火和易燃物品。
禁止在氧气附近吸烟,使用防静电工具,避免产生火花。
7.积极观察和监测:持续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皮肤颜色、活动程度等生理指标,及时调整氧气供应。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8.保持环境清洁:保持新生儿氧治疗环境的清洁和无菌,避免感染的发生。
对于使用面罩或导管等接触新生儿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9.家属指导: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氧治疗的安全操作指导,告知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氧瓶和面罩,并提醒他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例如禁止将氧瓶放置在火源附近、洒水等。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头罩用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工作目标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工作规范要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筒放貉阴凉处。
周围严禁烟火或放貉易燃物品,禁止在简的螺旋处涂油。
2 .持续吸氧者每日更换1次头罩,湿化瓶,内芯及湿化水。
3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使用,停用时应先拿去头罩,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 .用氧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按病情选择合适的用氧方法及氧浓度。
5 .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
以便及时调换,并避免急救使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洗手、
戴口罩
1.核对患儿姓名、住院号
2.安置体位:患儿取舒适体位,清洁鼻腔连接皮条
3.调节氧流量,氧气流出通畅
4.固定
5.婢:呼吸道、导管是否通畅,面色是否转红、TcSaO2是否
上升。
6.吸氧毕:拿掉头罩,潮量表开关,卸氧气装置
1.安!患儿
2.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注:*调节氧流量:轻度峡氧为1.~21.√min、中度缺氧为2~41.∕min、重度缺氧为4~61.∕min,小
儿为1'21.Zmirio
湿化瓶内装蒸储水1/2至2/3瓶。
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装50%酒精并贴标签注明
头罩用氧操作评分标准。
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与护理

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与护理
在进行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检查婴儿的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并确定婴儿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婴儿进行必要的呼吸机辅助治疗和监护措施,如给予婴儿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心电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和掌握婴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护士还需要掌握婴儿的吸氧浓度和通气压力,确保氧气浓度和压力的正确调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护士还需注意婴儿的平卧位,避免婴儿的压力溃疡发生,并定期更换婴儿的姿势。
在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结束后,护士需要对婴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
包括观察婴儿的呼吸情况、氧饱和度、皮肤颜色等。
同时,还需对婴儿进行必要的心肺功能检查,如肺功能测定、血液气体分析等,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疗程的调整。
在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护士需要进行婴儿的基本护理,如喂养、清洁、保暖等,保证婴儿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护士还需注意婴儿的精神安抚,减轻其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痛苦。
其次,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婴儿的疾病和治疗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技能培训。
护士还需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及时反馈婴儿的病情变化,并参与制定和调整婴儿的治疗方案,保证婴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治疗新生儿和早产儿疾病的有效手段,并需要护士对婴儿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并给予婴儿和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康复。
新生儿氧疗指针及注意事项

逐渐提高或降低氧浓度,使血红蛋白氧合逐渐增加至90%。
如果心率没有迅速增加至>100次/分,则需改善通气策略,用 100%氧。
如果没有空氧混合器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也没有足够时间 将孕妇转送,可按足月儿来给氧复苏。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复 苏时短时间给100%氧可以导致早产儿损害。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氧疗的监测
在存在通过动脉导管右向左分流(PPHN)的 情况时,右上肢PaO2较下肢高,应使用两台监 测仪,监测导管前后的血氧饱和度。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 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 早产儿呼吸暂停 病因治疗,间断吸氧。 不必吸氧
氧疗时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在不同的呼吸支 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 50~80 mmHg, TcSO2 90~95%。 机械通气患儿病情好转、血气改善后,及时降低FiO2。调 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 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多中心研究表明:早产儿给氧达到高于
目标的氧饱和度,不能改善生长发育 有研究GA〈30周早产儿,在TcSO29194%和95-98%两组中, 在12个月大时,其体重、身长、头围及 失明、脑瘫等均无差异。 但高TcSO2组到纠正胎龄36周仍需依赖 氧的比率更高(64% versus 46%)、在 家接受氧疗的比率高(30% versus 17%)、依赖氧疗的时间更长(40天 versus 18天)
氧疗的监测
目标脉搏氧饱和度:
新生儿吸氧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吸氧的注意事项新生儿吸氧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但是,吸氧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首先,确定吸氧的指征。
吸氧是为了治疗新生儿体内氧气不足的情况,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病、肺炎等。
在吸氧前,医生会进行充分的评估,确定吸氧的必要性,并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和浓度。
其次,正确使用吸氧设备。
吸氧设备通常包括氧气桶、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等。
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清洁状况,确保氧气正常供应和无细菌感染的风险。
面罩或鼻导管要与新生儿的脸部或鼻孔贴合紧密,避免氧气泄露或不良刺激。
第三,控制吸氧浓度和流量。
新生儿对氧气浓度和流量的需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生理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吸氧浓度在21%至60%之间,流量在2-10升/分钟之间。
过高的浓度或流量可能导致氧中毒或肺损伤,过低则无法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此外,注意监测吸氧效果和反应。
吸氧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如果出现呼吸窘迫、心率异常、肤色变化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吸氧条件,或考虑其他治疗措施。
另外,避免吸氧的过长时间。
长时间吸氧可能导致儿童久坐不动,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在吸氧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评估吸氧的效果,并根据需要逐渐减少吸氧时间和浓度,以最终实现无需吸氧而保持足够氧气供应的目标。
最后,注意预防感染。
吸氧设备和面罩鼻导管等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繁殖和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经常更换设备、经常洗手,并提供适当的消毒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新生儿吸氧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指征、正确使用设备、控制浓度和流量、监测效果和反应、合理控制吸氧时间,以及预防感染。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确保吸氧安全有效,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
气管插管吸痰前婴儿的给氧标准

气管插管吸痰前婴儿的给氧标准主要是为了确保婴儿在吸痰过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以维持其呼吸道通畅和身体正常功能。
在进行气管插管吸痰操作之前,需要确保给予婴儿适当的氧气供应,以防止出现缺氧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给氧标准方面,需要根据婴儿的芳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给予适当的氧气浓度和流量。
一般情况下,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的给氧标准:1. 根据芳龄确定给氧浓度: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来说,由于其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通常需要给予高浓度的氧气,一般可选择40-60的氧气浓度进行给氧。
而对于较大一些的婴儿,则可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一般可选择30-40的氧气浓度。
2. 根据病情确定给氧浓度:在确定给氧浓度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婴儿的具体病情来综合考虑,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呼吸困难明显,可以适当提高氧气浓度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
而对于病情较轻的婴儿,则可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以避免给予过高浓度的氧气而造成不良影响。
3. 根据体重确定给氧流量:除了给氧浓度外,给氧流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一般来说,给氧流量应该根据婴儿的体重来确定,通常以每分钟1-2升的流量进行给氧,但具体的流量大小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予婴儿氧气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便随时调整给氧参数,确保给氧效果的达到和婴儿的安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气管插管吸痰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当操作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也需要随时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婴儿的安全。
气管插管吸痰前婴儿的给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综合考虑婴儿的芳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科学确定给氧浓度和流量。
在进行气管插管吸痰操作时,也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婴儿在操作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氧气供应,同时也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新生儿长期给氧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长期给氧的注意事项新生儿长期给氧是指需在出生后持续而有规律地给予氧气治疗的情况。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儿身上。
长期给氧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
首先,确保氧气给予过程的安全性。
新生儿对氧浓度和流量的要求可能会频繁变化,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氧气的浓度和流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此外,要及时更换氧气罐,避免氧气供应不足或中断的情况发生。
其次,保证氧气的纯净性。
新生儿的呼吸系统非常脆弱,容易受到细菌和污染物的侵害。
因此,使用纯净的氧气供应设备和呼吸器具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需定期清洗和消毒呼吸器具,以防止细菌滋生。
另外,与长期给氧相关的关键问题是新生儿的肺发育。
因为长期给氧可能导致肺泡发育不足,从而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促进新生儿的肺发育,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呼吸康复训练。
这包括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呼吸锻炼,如轻轻按摩胸部、背部和腹部来促进呼吸肌群的发育。
此外,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体重控制也是新生儿长期给氧期间需要关注的问题。
营养充足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免疫力。
医生应根据婴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恰当的喂养计划,并经常评估其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
此外,应注意监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以及其他身体表现,如皮肤颜色和情绪变化。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最后,新生儿长期给氧期间,家长的关注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给氧方法,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此外,家庭环境的舒适和安静也对新生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总之,新生儿长期给氧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合理安排氧气给予、保证纯净性、促进肺发育、保持营养和体重控制、监测体征变化、提供适宜的家庭支持等都是重要的注意事项。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支持,才能帮助新生儿克服疾病、健康成长。
新生儿氧疗PPT课件

新生儿氧疗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将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
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随着新生儿氧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新生儿也能获得更好的治 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THANKS
感谢观看
。
注意保暖
新生儿在氧疗过程中应注意保 暖,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定期评估
对新生儿的氧疗效果进行定期 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
方案。
监护设备与指标
监测血氧饱和度
心电监测测新生儿的血氧饱 和度,了解氧合情况,及
时调整氧疗参数。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心律等,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氧疗的历史与发展
最早的氧气治疗由英国医生发现并用 于临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生儿氧疗技术也不断完善。
目前,新生儿氧疗已经成为了新生儿 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尤为重 要。
02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持续气道正压氧疗
持续气道正压氧疗是一种通过增 加气道压力来改善通气和氧合的
目的
纠正新生儿的低氧状态,维持其 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因缺 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促进宝宝 的健康成长。
氧疗的必要性
01
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适应外界环 境,但他们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容易出现低氧血症等缺氧 症状。
02
氧疗能够迅速提高新生儿的血氧 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防止因 缺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脑损 伤、肺炎等。
新生儿氧疗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氧疗概述 •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 新生儿氧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新生儿氧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新生儿氧疗是一种对呼吸系统有问题的新生儿进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氧疗方法:
1. 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可以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来帮助其呼吸。
呼吸机可以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来维持宝宝的呼吸功能。
2. 氧气面罩:对于需要额外氧气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面罩来给予额外的氧气。
面罩可以根据宝宝的氧气需求来调节氧气浓度。
3. 氧气头罩: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头罩来给予氧气。
头罩可以固定在宝宝头部,让宝宝在呼吸时吸入氧气。
4. 氧气浓缩器: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浓缩器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浓缩器可以通过管道或氧气面罩给予氧气。
无论使用哪种氧疗方法,都需要严格监测宝宝的氧气饱和度和呼吸情况,以确保氧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氧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应用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质量。
方法:选取103例采取温箱内吸氧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6例;新生儿肺炎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重度窒息8例,其他2例。
均采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给予治疗,对温箱内采取消毒、调节温箱内温度和湿度、监测温箱内氧浓度及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等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温箱内吸氧及其他对症治疗,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患儿均获得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新生儿温箱内吸氧是一种较好的吸氧方法,通过细心、规范的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温箱内吸氧;护理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治疗新生儿缺氧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
以往新生儿吸氧常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输氧法,但是此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临床应用中存在隐患[2]。
2012年2月~2014年10月采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配合严格细致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用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103例采取温箱内吸氧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6例;新生儿肺炎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重度窒息8例,其他2例。
吸氧时间平均为5 d。
1.2 方法:吸氧所用的装置同普通鼻导管法,但是不用鼻导管,而是把吸氧管末端直接插入温箱上方的小孔内3~5 cm,斜向患儿头部,与患儿头面部距离为25~35 cm,然后将患儿放入温箱,先给予10 L/min的氧流量3~5 min,以使温箱内的氧浓度迅速达到40%,再将流量调至3~5 L/min;当需要开启温箱门窗进行操作时,需将氧流量提高至 6~8 L/min,持续2 min,操作完成后再恢复至3~5 L/min。
采用测氧仪检测温箱内氧浓度。
关闭温箱门窗,在3~5 L/min的氧流量下,氧浓度为26%~40%;开启单个小窗,氧浓度下降至25%~27%;开启4个小窗或温箱门时,氧浓度为23%~25%;关闭温箱门窗,提高氧流量至6~8 L/min,持续2 min,温箱内氧浓度即可恢复至26%~30%[3]。
临床常用的给氧方法

临床常用的给氧方法
有:
①浅鼻导管或鼻塞法:将导管头放入鼻前庭,胶布固定,方法简单,比较安全是常用的给氧方法。
新生儿,婴幼儿的氧流量为0.5-1升/分。
②漏斗法:整个漏斗扣在鼻子上面,边缘距面部皮肤稍有距离,婴幼儿又不易固定、氧气大部份被流掉,吸入不多,效果不佳,但对极度烦躁不安、不能接受鼻导管法患儿,此法可取。
③头罩法:用硬塑料头罩,氧流量3-5升/分。
最好通过雾化器。
头罩大小约40×40×40(cm)小的易有CO2存留。
④口罩雾化给氧:通过雾化器口罩给氧,小儿流量3-5升/min,氧深度40-60%,因为氧通过雾化器,部分雾粕可过到细支气管,高湿度可以防止氧气干燥,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咯出,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⑤正压给氧法:危重病儿当发生呼吸衷竭时要予器械呼吸正压给氧,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持续正压给氧(CPAP),间歇正压给氧(IPPB)或呼吸终末正压给氧(PEEP)等也可采用高频通气法。
早产儿安全用氧培训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缺乏,造成肺泡萎陷、肺 透明膜形成及肺间质水肿,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 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早产儿常见问题及管理-按系统分类
0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02 发病机制 03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萎陷,
02
Maintain pH at 7.20-7.40,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at 45-65 mm Hg,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at 50-70 mm Hg.
03
The optimal range of oxygen saturation in CLD is controversial, but maintain saturation of arterial oxygen (SaO2) at 90%~95%.
早产儿常见问题及管理-按系统分类
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总胆红素界值,mol/L)
胎龄/
出生~24 h
出生体 黄重疸 光疗
换血
~28 周 / ≥17~86 ≥86~120
<1000g
(≥1~5) (≥5~7)
28~31 周/ ≥17~103 ≥86~154
1000~1500g (≥1~6) (≥5~9)
早 产 儿 安 全 用 氧 培 训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定
中国:胎龄﹥28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新生儿用氧注意事项

新生儿用氧注意事项新生儿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用氧的相关事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新生儿用氧的注意事项。
一、确定是否需要给新生儿使用氧气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早产、窒息、呼吸困难等,医生可能会建议给新生儿使用氧气。
但是,给新生儿使用氧气必须要经过医生的判断和指导,不能自行决定。
因此,在使用氧气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
二、选择合适的氧气浓度和流量给新生儿使用氧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浓度和流量。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使用的氧气浓度在21%~30%之间,流量一般在1~2L/min。
但是,具体的浓度和流量还是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生理状态来确定,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三、正确使用氧气设备在给新生儿使用氧气时,需要正确使用氧气设备。
首先,要保证氧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检查氧气瓶的压力是否足够,氧气管路是否畅通。
其次,要正确连接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新生儿的呼吸系统中。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使用过程中没有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四、注意氧气使用时间和频率给新生儿使用氧气时,要控制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长时间高浓度的氧气暴露可能对新生儿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监测结果,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和浓度。
同时,也要注意逐渐减少氧气的使用时间和浓度,以促进新生儿逐渐自主呼吸,提高自身呼吸功能。
五、注意新生儿用氧的副作用使用氧气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长时间高浓度使用时。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氧中毒、视网膜病变、肺损伤等。
因此,在给新生儿使用氧气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保持新生儿用氧环境的清洁和安全给新生儿使用氧气时,要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首先,要定期更换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其次,要保持使用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积聚过多的二氧化碳。
新生儿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生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接受短暂的氧气吸入治疗,以帮助维持适当的血氧水平。
新生儿长期给氧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长期给氧的注意事项新生儿长期给氧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因呼吸障碍、氧合障碍等原因而需要持续给予氧气治疗。
正确的给氧处理对于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新生儿长期给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确保氧气浓度的精确度。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疗人员应使用精密的氧气供给装置,确保提供给婴儿的氧气浓度在目标范围内。
过低的氧气浓度可能导致低氧血症,而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氧中毒,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其次,需要定期监测新生儿的氧合状态。
医疗人员应通过非侵入性或侵入性的监测方式,例如心率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动脉血气分析等,实时观察新生儿的氧合情况,及时调整氧气浓度和给氧方式。
监测过程中注意对新生儿的不适反应、血压、出汗情况等进行观察,以及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第三,需要合理选择给氧的途径和方式。
新生儿长期给氧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可选择,如面罩、鼻导管和气管插管等。
在选择具体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新生儿的年龄、重症程度、生理特点、病情及病因等因素,遵循个体化原则。
同时,还要保证给氧方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不适途径而产生压迫感、感染或表面损伤等并发症。
第四,需要合理调整给氧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给氧的时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随意增减。
新生儿长期给氧的持续时间主要由病因和氧合水平决定,需根据氧合状态定期评估给氧的必要性,并逐步减少给氧时间。
过长的给氧时间会导致新生儿氧感受器对氧的刺激过度敏感,从而降低其自主呼吸的能力,引起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第五,需要合理控制氧流速和湿化条件。
给氧时,应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血氧饱和度和氧气浓度等因素,调整氧气流速,以保障氧气的有效供给。
同时,要保持适当的湿化条件,以防止氧气从鼻导管或面罩中直接流过时引起鼻腔黏膜干燥、气道炎症等问题。
第六,需要注意给予新生儿补充抗氧化剂。
长期给氧可能增加新生儿患氧化应激的风险,因此需要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来减轻氧气对机体的氧化损伤。
新生儿用氧注意事项

新生儿用氧注意事项新生儿用氧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予额外的氧气供应。
这种情况下,正确的使用和管理氧气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新生儿用氧的注意事项。
1. 医生指导下使用:新生儿用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氧气浓度和流量,并制定相应的用氧方案。
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氧气浓度和流量。
2. 使用专用设备:新生儿用氧需要使用专门的氧气设备。
家长在使用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
3. 维持室内空气流通:新生儿用氧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积聚。
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但要注意室内温度的保持,避免新生儿受凉。
4. 避免氧气泄漏:使用氧气设备时,要注意检查氧气管路是否完好,避免氧气泄漏。
氧气泄漏不仅会影响氧气浓度的准确性,还有可能导致火灾等危险情况发生。
5. 避免过度用氧:新生儿用氧时,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控制氧气浓度和流量,避免过度用氧。
过度用氧可能会导致氧中毒,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损伤。
6. 定期检查氧气浓度和流量:家长在使用氧气设备时,应定期检查氧气浓度和流量是否正常。
可以使用专门的氧气浓度计和流量计进行检测,确保新生儿得到合适的氧气供应。
7.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状况:使用氧气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况。
特别注意呼吸、皮肤颜色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8. 避免与其他气体接触:新生儿用氧时,要避免与其他气体接触,尤其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烟雾、有害气体和尘埃等对新生儿的刺激和伤害。
9. 定期检查氧气设备:家长应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使用情况。
可以观察氧气管路是否有老化、破损等情况,并定期更换氧气管路和过滤器等易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使用安全存储:在家中存储氧气时,要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⑨HFO高频振荡通气
三个特点:通气频率5-50Hz(300-3000bpm)可调,主动 吸气和主动呼气,通气潮气量大约等于病人的死腔容积。
适应症:当常频通气无效时:
--- 肺顺应性降低 --- BPD--- RDS/ARDS患者 --- 气漏 --- 胎粪吸入
--- 肺炎 --- 肺不张 --- 肺发育不良 其它:
氧疗的目的
纠正缺氧, 使血氧饱和分压维持在50-8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
90-95%, 满足机体细胞对氧的需求,防止缺氧对组织器官的
损害,在原发疾病和呼吸功能恢复之前帮助患儿度 过危机。
氧疗指征
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 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50 mmHg 或经 皮氧饱和度<85%者。
--- PPHN(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氧疗合并症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
生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氧疗是其常用的治
疗方法,但长时间吸入高体积分数氧易致新生儿肺
2L/min。新生儿一般不用。
③头罩给氧:可用于不同程度低氧血症的新生儿,但要
求罩内空气、氧气混合流量至少5L 以上,否则会使罩内
二氧化碳重新吸入。 5-8L/min。只用于足月儿。测鼻前
庭的氧浓度。
④温箱内给氧:氧流量(LPM)
箱内氧浓度
2 0.25—0.30
0.35
4
0.29—
6 0.33--0.41
注意:经短时间(2~4h) 试用NPPV 无效后应及 时改为有创。
⑧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是指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向患儿输送常规正压通 气,每次IMV均恰好发生在患儿吸气相,可使循环负担减轻 和呼吸肌得到锻炼。
初调参数:氧浓度(Fio2):0.4 流量(Flow):6~10L/min 吸、呼时间比(I/E) 1:1.5~1:2 呼吸频率(RATE):25~40次/分 呼吸末压力(PEEP):4~6cmH2O 吸气峰压(PIP):15-20cmH2O<30cmH2O
参数: 压力2—6cmH2O,流量3—5l/min。要应用 装有空气、氧气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浓 度,避免纯氧吸入。
⑦NIPPV无创正压通气
指在不需要气管插管的情况下,使用各 种技术增加自主呼吸患者的通气 。
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面罩 压力支持通气的结合、辅助控制通气。所有这些 模式均以通过面罩给予气道正压为特征,其呼吸周 期由患者控制。
新生儿安全用氧
1.氧疗指征 2.氧疗方法 3.如何安全用氧
学习目的
氧的重要性
氧是维持生命所必需,体内储备量很有限,组织细 胞依赖循环系统继续不断地供氧才能维持有氧代 谢。
据研究,呼吸停止45s 左右,动脉血氧分压便低于 正常水平,延长至4-5min其血氧饱和度为75%,为 呼吸空气时重要的氧储备,仅能供呼吸停止后维 持生命4-5min 所需要的氧。
缺氧的原因
①动脉血氧合不全。 ②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③组织细胞处氧释放障碍。 ④组织细胞氧耗或组织细胞中毒
缺氧的临床表现
呼吸窘迫:(代偿阶段) 1.呼吸急促:足月儿>60,严重80-100次/分 2.吸气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下及肋间凹陷 3.鼻翼扇动、鼻孔扩张 4.呼气呻吟:呼气相后期声门关闭气流冲击的声
给氧方法
一般给氧法 ①鼻导管吸氧法LFNC:为最常用的低流量给氧法,
适用于轻度低氧血症患儿,有单鼻导管、双鼻导 管、鼻前给氧法,有鼻塞给氧法及双鼻外置开孔 式导管给氧法,一般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 度<30%。
② 面罩给氧:简易面罩、带贮氧囊面罩、以面罩盖住
病人口鼻,其吸入氧浓度比导管法为高,一般氧流量为1-
音。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
呼吸衰竭(失代偿阶段)
1.呼吸困难:呼吸>60 次/min,伴明显的三凹征和 呼气呻吟,危重病例反而减慢(<30 次/min), 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
2.青紫:除外周围及其他原因的青紫。 3.神志改变:精神萎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 4.循环改变:肢端凉,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
长,心率<100 次/min。
新生儿血气分析(确诊)
正常新生儿:血氧分压为80-100mmHg 低氧血症:血氧分压<10.7kPa Ⅰ型呼吸衰竭:血氧分压<6.67kPa(50mmHg) Ⅱ型呼吸衰竭:血氧分压<6.67kPa且动脉二氧化
碳分压升高>6.7kPa(50mmHg)
注:如血氧分压下降,PH维持正常,缺氧较轻、时间短,代偿阶段; 如血氧分压下降,PH下降,缺氧较重,时间长,失代偿性酸中毒。
婴儿,例如:呼吸窘迫综合症,细支气管炎,早产
儿窒息等(CPAP 替代 • 早产婴和足月儿拔管后 • 用于因CPAP致鼻部损伤的新生儿 • CPAP撤机策
略)
参数:氧流量2-8L/min,氧浓度21%-40%
⑥nCPAP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给氧
nCPAP 可增加功能残气量,使萎陷肺泡 或渗出的肺泡扩张,并能通过减少渗出改善水肿, 使气体交换及氧合改善。可解决部分因分泌物堵 塞肺泡及肺不张所致的低氧及通气障碍的患儿, CPAP 对没有严重二氧化碳滞留的低氧血症患儿有 较好的效果。
空气中的氧输送到细胞内的过程。 包括:肺通气,肺泡内气体弥散入肺毛细血管血, 氧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释放并为细胞所 摄取利用。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 都可引起 缺氧。
氧的储备
体内的氧储量很少,一旦供应停止,能维 持生命的时间不超过5min,更严重的是这小量储存 中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被利用的,即当血液氧分压低 于1.7kPa,相当于每100ml 血中氧含量6.4ml,神 经元不再有利用氧的功能而意识丧失。
0.52
8
0.37—
10
0.45—
机械通气
◦ 当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窘迫 ◦ 吸入氧浓度(FiO2) >0.5时, ◦ PaO2< 50mmHg、 PCO2 >60mmHg ◦ 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⑤HHFNC高流量给氧
通过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直接经鼻输入经
过加温湿化的混合氧气。治疗有呼吸系统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