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提升突破专题十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带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全面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电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电化学内容涉及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尤其是新型电源和光电设备不仅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与科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学科规律。学习和使用电化学知识既能解决化学问题,又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电化学试题的情境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电源、研发中的新型电池、实验室中的电化学装置以及生产中的电化学设备,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电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考查基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证据推理等认知方面的素养,也能渗透灌输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情感态度方面的素养。

1.【2019新课标Ⅰ卷】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

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还属于否定式单选题,仍要求选择错误的说法。A项正确,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

催化剂,而生物燃料电池则在室温下合成氨,条件温和,且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图中的氢

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2MV2+=2H++2MV+,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MV2+发生还原反

应生成MV+,左室电极上反应式为MV+-e-=MV2+,即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左电极为该生物燃料电池的负

极;C项正确,正极区,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反应N2+6MV++6H+=2NH3+6MV2+,氮元素由0价降低为-3

价,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项正确,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MV+-e-=MV2+,

正极反应式为MV2++e-=MV+,则内电路中带正电的质子(即H+)移向正极,即从左极室移质子交换膜,

进而穿过交换膜移向右极室。

【素养解读】本题以生物燃料电池、室温合成氨等真实情境为载体,考查原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渗透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素养的水平1、水平2、水平3的考查,体 现了考纲中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能力的要求,也体现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2019新课标Ⅲ卷】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 −Zn )可以 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 −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

Zn(s)+2NiOOH(s)+H 2O(l)−−−→←−−−

放电

充电

ZnO(s)+2Ni(OH)2(s)。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单选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 、多孔增加了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沉积的 ZnO 分散度高,故A 说法正确;B 、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正极反应式为NiOOH +H 2O +e -

=Ni(OH)2+OH

,充电时,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阳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即阳极反应式为Ni(OH)2(s)

+OH -

(aq)-e -

=NiOOH(s)+H 2O(l),故B 说法正确;C 、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负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 高,即负极反应式为Zn(s)+2OH −(aq)−2e −

ZnO(s)+H 2O(l),故C 说法正确;D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阴离子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故D 说法错误。

【素养解读】本题以新的科学成果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二级电池等知识, 涉及变化观念、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等素养,体现了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难 度系数不大。

1、新型化学电源

一般这类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科技成果为素材设计高考题,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点很高,但考查的内容并不难,落脚于电化学基本理论,主要考查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极反

应及离子移动方向等,注重于基本能力的考查。

首先大致浏览一下题目和题目所配的原理图(此时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关注需要回答的问题,看是否属于考查原电池一般原理的题目。如是,解决必须借助化学电源工作原理解决的题目时,要带着问题去研究题目或题目所提供的原理图。

电极反应式书写与判断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溶液中阳离子(或氧化性强的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则正好相反;

步骤二:两电极转移电子数守恒,符合正极反应加负极反应等于电池反应的原则;

步骤三: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若反应,一般要将电极反应和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反应合并。

【典例1】【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

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

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答案】D

【解析】电池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A项正确;结合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需吸收CO2,而充电时释放出

CO2,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C,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2CO2-3+C,

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C被氧化生成CO2,D项错误。

【素养解读】本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可呼吸Na—CO2二次电池为背景,要求考生依据题干给予的电极材

料信息判断出电池正负极,进而判断电极反应式;命题要求考生对于电化学反应原理不仅要有感性认识,

还要应用模型思想、综合相关模块知识、辩证分析与解答具体问题。

2、多池串联模型

(1)常见串联装置图

模型一外接电源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