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罗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
具体来说,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幼儿天性
攻击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不同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尽相同,在社会教育中,我们需要转移幼儿对这种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这种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球的,正常的儿童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处于均衡状态,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则不然。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也许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愿意。如有的小朋友遇见其他的小朋友很爱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或抢其玩具,这就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至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毫无目的的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
2.家庭因素——权威或溺爱
有些父母按照一套硬性的规矩管制子女行为,强调权威和传统,要求子女服从,常常表现为对子女的强制、命令甚至采用专断、独裁的态度。这些往往强迫父母武断专行,往往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他们认为儿童必须服从,必须限制儿童的自主性;权威型的家长常常滥用职权,不鼓励儿童有同父母不同的看法,对儿童缺少温暖和慈爱;并实行高度严格的控制,不鼓励儿童的独立自主。孩子稍有错误就严厉打骂,例如四岁的童童,他就特别调皮,上课老师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还搞恶作剧,喜欢抢别人的东西甚至还经常打小朋友,老师给他爸爸反应后,爸爸给他的是一顿打骂。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导致孩子情感冷漠、自卑、孤僻、不合群,容易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也可能形成依赖、情绪不安和自卑的性格。[3]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从不打骂孩子,甚至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为孩子找借口,这样的家长便是太过溺爱孩子。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保护得过分,事事都由自己出面替子女办理,是子女什么都不会做。这类家长既看不到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一味地娇惯和放纵孩子,甚至不惜作子女的奴隶,把子女捧为“小皇帝”,对子女的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行为采取包庇袒护的错误。如,当孩子摔倒时,家长就会赶快跑过去抱起孩子,心疼地说:“有没有摔疼啊,都怪这个门槛把我们的宝贝儿绊倒了,妈妈打他。”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是地面伤害了他,让他感到疼痛,是地面的错,而不能认识到是自己不小心绊倒。慢慢的,儿童形成了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没有和别人商量的余地,大多数情况下,较弱小的一方可能退缩,渐渐的就会形成助长
攻击性行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幼儿园的中心,所有的同伴都要服从自己,渐渐就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幼儿关系,让孩子无法意识到其他同伴和自己是一样的,从而缺乏尊重和平等的意识。更是助长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4]
3.幼儿园教育——缺乏平等意识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幼儿教师的教导在幼儿的身心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拿东西砸向同学,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教师的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儿童有偏见,一再批评该儿童,这样其他小朋友也会对这个小朋友产生偏见,儿童经常处于这种被排斥,不被接纳,缺乏关心、表扬的环境中,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该儿童为了使自己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排斥与欺负就会对其他人产生防备心理甚至是防备行为,时间长了这种防备行为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幼儿园活动的设置也会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5]
4.社会因素——不正当的模仿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调查表明,幼儿的攻击是严重习得的社会行为,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因素主要指消极的事件。
美国心里学家班杜拉的一项有名的实验研究就揭示了模仿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他让一组幼儿观看承认对玩具娃娃的攻击性行为,另一组幼儿观看成人安静摆弄玩具,然后让幼儿来玩这些玩具,结果看到成人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看到成人安静摆弄玩具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要厉害得多。还有在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当灰太狼与红太狼对羊村里的羊进行攻击或危害羊们时,羊村里的羊就会采取措施,反过来攻击狼,例如,拿凳子砸,拿锤子敲,拿石头扔,甚至用炮弹蹦等,儿童对狼产生厌恶,让儿童看后很过瘾,刺激。同时让他们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久而久之,也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案例分析:中班小朋友一三五的早上,教师带幼儿一起自有阅读,幼儿可以到书架上取书,也可以看自己带来的书。老师发现,看着看着,一群男孩子就围在一起了,原来,他们在看“铠甲勇士”的大图书,还不时用手指指点点,不时模仿其中的动作,挥拳弄掌。在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恶意的相互打闹,但也有很多时候,他们把模仿来的打斗动作用在了攻击伙伴身上,导致其他幼儿受伤。松松就在和一凡玩的过程中,由于松松拒绝把自己的书给他看,被一凡狠狠地在身上打了一拳,两人一下子打了起来。所以,现代许多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景也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
5.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促使幼儿在行为和认知上保持统一
幼儿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同龄人伙伴的信息以自我为中心做出判断。如果一个儿童对别人的行为判断是敌意的,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如果他对别人的行为判断为善意的,他的攻击性行为不会产生。而在幼儿中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彼此间没有搞清楚他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用敌意的动机去判断别人的动机,这样他攻击的次数和被攻击的次数就增加。另外,同伴间也产生行为上的相互模仿,一个不善攻击的幼儿在一个相互攻击的群体中,很快也会以攻击的形式对付其他幼儿。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幼儿童正确认识和同伴的关系,教育幼儿学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