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的文化性及其翻译-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中华大地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每个地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以及社会文化的认知和表达。

在本文中,将对中国的地名文化进行一些名词解释,带您领略中国地名的丰富多样。

城市名中国的城市名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幽远而有意思的地名。

有些城市名字取自于当地的地理特征,比如北京的“北”和“京”分别指北方和京畿地区;上海的“上”则表示其地理位置在长江下游。

还有一些城市名取自于历史事件或文化传承,比如南京的“南”意味着它是中国南方的京城,西安的“西”代表其地理位置在中国西部,以及杭州的“杭”即江南杭门。

村庄名中国的村庄名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故事。

有些村庄名字中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景观的描绘,比如“青山村”、“碧水村”等。

而更多的村庄名则与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和传说相关,比如“杨府村”、“英雄村”等。

这些村庄名字通过语言的表达,将历史和传统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让人们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

山水名中国是一个山水之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山水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也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中。

山水名字通常以其地貌或特定特征命名,如黄山、华山等。

同时,山水名也承载着人们对山水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敬重。

河流名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河流的国家,中国的河流名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河流名字中蕴含着对河流起源、路径和特征的描述,比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更有些河流名代表着历史事件和传说,如母亲河、神农水等。

这些河流名字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名胜古迹名中国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其名字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胜古迹名字通常以其地理特征、建筑风格或历史事件为基础,如故宫、长城、丽江古镇等。

这些名字不仅代表着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智慧。

总结中国的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面镜子。

中华地名演讲稿

中华地名演讲稿

中华地名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华地名”。

地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承传承展示着民族的智慧和积淀。

在中华大地上,分布着无数富有文化内涵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有着其独特的故事和价值。

首先,中华地名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大多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北京的皇城、长城和故宫,上海的外滩、南京路和城隍庙,都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地名。

这些地名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也带给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传承。

其次,中华地名反映了地方的独特特色。

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特色也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广东的“珠江”代表了该地区丰富的珠宝资源,山东的“泰山”象征了该地区宏伟的山脉。

每个地名都是对地方特色的一种诠释,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

再次,中华地名反映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擅长创造,这种智慧也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陕西的“华山”以其雄险的地势和独特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福建的“鼓浪屿”以其独特的西洋建筑风格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地名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地名丰富多彩,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通过了解和研究地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中华地名的文化价值,用心去理解每个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最后,我想以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地名如诗,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的智慧。

”谢谢大家!此演讲稿仅供参考,可以适当增删内容。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号,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

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与期望,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有的地名源于地理特征,比如“山海关”,因其位于山海之间而得名;有的则与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像“赤壁”,让人联想到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还有的因当地的物产而得名,比如“攀枝花”,因其富含丰富的钒钛资源。

这些地名就像是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地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以“洛阳”为例,作为我国的古都之一,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传世佳作。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街道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我们提及“洛阳”这个名字,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这座城市的地理认知,更是对其灿烂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地名也是当地居民情感的寄托。

对于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某个地方的人们来说,地名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比如一个小小的村庄叫“杏花村”,或许这里曾经杏花满园,美丽的景色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即使他们离开了家乡,只要听到这个名字,那份浓浓的乡情就会油然而生。

地名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为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使人们能够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同时,地名也是地域特色的重要标识,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推广。

比如“张家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地名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老的地名逐渐消失,被新的、更加现代化的名称所取代。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断裂,使人们失去了与历史的联系。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地名的管理和规范,在命名和更名时充分考虑地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其次,加强对地名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名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中国地名的英译模式及原则

中国地名的英译模式及原则


国 厦门 Amoy
吉林 Kirin
地 名
天津 Tientsin
新疆 Sinkian
的 英
井冈山 the Chingkang Mountains
译 模
洞庭湖 the Tungting Lake




二、 中国地名的英译标准及其 法律依据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组织决定采用
国 地
罗马字母作为拼写的统一形式。
中 • A.a.都江堰[川] the Dujiang Weir
国 地
b.都江堰市[川] Dujiangyan City (不
名 可译作:Dujiang Weir City)

英 • B.a.九寨沟[川] Jiuzhai Valley
译 模
b.九寨沟县[川] Jiuzhaigou County
式 及
(不可译作:Jiuzhai Valley County)
英 译
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 (不可译作:
模 式
Baishui River Nature Reserve)



连真然
•E. a.青铜峡[宁] the Qingtong Gorge
b.青铜峡水利枢纽[宁] Qingtongxia Key Water Control Project (不可译作 :
模 式
青海湖[青] the Qinghai Lake

台湾海峡[闽、台] the Taiwan Straits


连真然
3) 专名(意译)+ 通名(意译)
这种模式适用于文学作品、旅游地

最新-中国古代地名文化概述 精品

最新-中国古代地名文化概述 精品

中国古代地名文化概述篇一:中国古代地名在江苏东台县东南,西距安丰镇六十里,稍南为三仓河。

俱产盐。

一斗泉在河北房山县西南上方山象王峰。

其上多大石钟乳,乳端水滴,汇而成泉。

相传旧有毒龙踞此山。

后汉时华岩慧晟禅师驱龙开山,龙竭山泉以行,禅师以锡掷之,令留水仅得一笠。

故名。

一都村在浙江于潜县北,当东西两天目山之间,枫柿成林,秋时红叶满目。

一合坞在河南宜阳县西,又作一全坞,亦曰一泉坞。

晋永嘉中魏浅屯洛北石梁坞,族子该聚据一泉坞。

(水经注)云:洛水又东迳一合坞南,城在川北原上,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我合固。

一合之名起于是。

北周置重兵于此,以御高齐。

一棵树镇在辽宁辽源县东南。

四洮铁路经之。

一拉溪在吉林永吉县西。

路通双阳县。

一迷河见伊勒门河条。

一面城在辽宁铁岭县。

产金。

一面坡在吉林延寿县南蚂蜒河西滨。

中东铁路经之。

一亩泉河源出河北满城县贤台社。

泉自地中涌出,方广一亩,故名。

东合难距泉迳城濠南,东入寇水。

一女关在云南洱源县。

(明史地理志)记载:浪弯县东北有佛光山。

山后险仄。

名一女关。

一泡江源出云南祥云县北梁王山,南流至九鼎山,岐为三支,一南流曰万花溪,下流为白崖江;一东南流潴为青龙海;一东北流潴为品甸海,汇周官司紫海水与青龙海合,东流折北为一泡江,东北会你甸河。

至姚安县注于金沙江。

明嘉靖元年,改十二关长官司于一泡江之西,即此。

一片石在河北临榆县北七十里,有关城。

明末李自成东攻吴三桂于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清兵来援,先败一片石之兵,遂入关,破自成。

旧有参将驻防。

一前唢在热河阜新县。

产煤。

一宿河在贵州广顺县东从仁里。

俗传明建文帝入白云山时宿于此,因名。

一条山镇在甘肃靖远县西北。

南倚长城,北通宁夏阿拉善额鲁特部。

一秃河详伊通河条。

一线天在江苏吴县西洞庭山之石公山。

有洞穴深可二丈,广仅容人,其外方向东斜下,乃一石壁之缝,长可十余丈,仰望青天,如拖一线。

在浙江杭县灵隐山,有玉乳洞,旭光一线,上透极顶,俗称一线天。

(最新整理)地名有哪些文化?

(最新整理)地名有哪些文化?

(完整)地名有哪些文化?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地名有哪些文化?)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地名有哪些文化?的全部内容。

地名有哪些文化?地名的分类和起源地名种类繁多,意义各异。

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种类.而且部分地名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模糊,既可以说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说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细抠其类别了。

一、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

如黑龙江、大横沟、青崖头、石崖只、窑子门、中岔口、岭底、坡头、沙凹、红土坡、苌池、红崖底、窄门只、车箱、磁盆水、宽坪、白石、黑石窑、黄龙头、岑峰等.有典型性的是“四龙村”,它是以背着一条南北走向如龙的山貌与村落所处的地形而命名为黄龙头(龙王头)、黄龙凹、龙潮湾和青龙坡。

还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还有一种格式,是姓氏与地名的结合,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格式的综合部分.在人口密集、地貌各异的地方,这样的名称不胜枚举。

如*家*,一般第一个*是姓氏,第二个*一般说的是地貌,如沟、梁、峪、陵、丘、阜、畈、墩、乡、亭、聚、坞、壁、垒、戍、堡、镇、铺、集、市、场、务、平、坪、门、砭、碱、寺、塔、咀、店、渠、岭、湾、汇、垴、川、场、窑、城、台、池、坳、屯坎、坟等等.具体如:亢家沟、李家梁、戚家庄、马家砭、肖家汇、梁家寨、蔡刘家坡、赵家岔、郭家坪、苏家岭、袁家梁、王家湾、朱家坟等。

其中如“岳各庄"这种名称,是由于发音的变化演变过来的。

岳各庄其实就是岳家庄而已,这些都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而来的。

先秦时代,华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这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地貌起伏不平,人们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则说明它们日后被黄河等河水漫流所挟泥沙淤平;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内地出现的“镇”、“集”、“市”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带“不"字,可以认为是“不”这一古代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造成的,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

中国人名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

中国人名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中国人名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系别外语系年级、专业 07级商务英语班级 3班学生姓名吴芬芳指导教师李陈兰茜二O 一O 年五月目录一、旅游景点的翻译 (1)(一)专名和通名 (1)(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非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2)二、地址公司机构的翻译 (2)(一)地址的翻译 (2)(二)公司机构的翻译 (2)三、翻译人名的方法 (3)(一)用拼音翻译 (3)(二)音译和意译 (3)(三)利用英文名字 (3)四、翻译人名时的注意事项 (4)(一)姓名的大小写问题 (4)(二)姓名的排序问题 (4)(三)隔音符号的使用 (4)五、结论 (4)参考文献 (4)中国人名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摘要:地名是历史的产在信息社会中,地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而关于中国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用汉语物,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本身的文化遗产。

拼音字母拼写中国的地名,这是中国的统一标准,也是国际的统一标准,全世界都要遵照这个标准。

人名是一个人的标志,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成员的标志。

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本文主要讲述关于中国人名的地名在英语中的翻译,从而让读者掌握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地址,专名,通名,汉语拼音引言:随着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得到提高。

但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关于一些中国人名和地名的翻译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

为了使外国人对中国的人名地名文化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到正确地翻译中国的人名地名呢?一、旅游景点的翻译(一)专名和通名在翻译旅游景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专名和通名对地名进行分类。

所谓的专名,就是指定的对象,比如说,太阳,它就是一个专名;通名,就是惯用的称呼,比如,山,海,省等,这些都是通名。

特别是在旅游英语中出现的地名景点,我们常常可以运用此法对地名进行翻译。

翻译时我们可以先把专名进行音译,这也是为了使之保留中国特色,然后对通名先进行音译,并与专名连写,最后再意译一遍通名。

我国地名应如何翻译

我国地名应如何翻译

我国地名应如何翻译作者:胡珊珊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H319.5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地名的文化内涵1. 中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

许多古老的地名往往负载着历史时代的许多印记,地名可以告诉人们朝代的年号、官府的名称、皇帝用字的避讳等。

而且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如:古城苏州,有十几个别称:春秋时期是勾吴的首府,称为吴中,也称吴都。

战国时建立吴国,别称吴门。

秦属会稽郡,郡县连称吴会。

隋朝以后才以姑苏山为由改称苏州。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其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也就是避讳。

这种避讳在历史上非常流行,唐宋时期达到高峰。

如河南省洛阳市的宁人坊,原名为宁民坊,因其讳唐朝李世民的名字,而更改为宁人坊;湖北咸宁县,原名为永安县,但在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因避太祖父赵殷永安陵讳而更名为咸宁县。

2. 中国地名的宗教文化内涵中国自古至今曾出现过许多宗教,各种宗教名胜古迹的名称均属地名,是宗教文化产物。

我国的宗教名胜大致可分四类:庙(如八仙庙、药王庙、老虎庙等)、观(如白云观、玄妙观、回龙观等)、宫(如天宝宫、后天宫)、寺(如南山寺、少林寺)。

庙是人们供奉祖先、佛、神、仙、历史名人或进行祭祀的地方,如关帝庙、岳飞庙、土地庙等。

这些庙名虽然简单,却反映出丰富的文化含义。

有的庙名是以各种神、佛、仙名命名,如财神庙;有的是以历史人物命名,如周公庙;有的是以其他神如动物神或山神命名,如老虎庙。

观,在上古,是作为宫廷或宗庙大门两侧的高大建筑物。

如白云观、产生观、等。

这些道教的“观”名称,有的表明道教的理想,如产生观;有的表明道教的信仰,如朝天观。

宫,原用于指人们的住宅,后指帝黄的高大居室。

3. 地名与社会心态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地名不仅反映地理的自然景观的种种特点,而且也反映人文地理景观的各种特点,甚至还反映民族的社会心态。

在我国地名中,地名往往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心理、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等人们所共有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

地名中的传统文化含量

地名中的传统文化含量
When I was much younger, I was an avid reader. But I was also fortunate enough to have been on inspection tours to such provinces as Henan, Shaanxi, Shanxi and Gansu. Whenever I saw inscribed on boundary markers I happened to pass place names
第三十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汉译英优秀译作选
笤学习辅导笤
地名中的传统文化含量 Names of Plac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 历史有 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直白地说, 历史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 空间创造的事件。 时间是流动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空间却相 对的固化,“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 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 《春江花月 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所 见是历史的时间地图; 路中所见是 历史的空间地理。 而空间地理首先 是从地名反映出来的。 2
62 College English
often mentioned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r Zi Zhi Tong Jian (History as a Mirror), I would be greatly moved and couldn’t help imagining myself in another time, another space. At such moment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no longer seemed remote; they were right there with me. The name of the place is the first thing to be remembered about one’s hometown. Near the end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during the Yongjia era, due to ceaseless warfare in northern China, many people pulled up their stakes and moved down south. Uprooted, these people didn’t know when they would be able to return. On their way to a new home, they set up many new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and named them after the hometowns they left behind in the north.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quite common for human beings to preserve their memories of a hometown in names of places. During the colonial expansion following the Age of Discovery, European settlers in America or Australia also used the names of their hometowns to name their new home. Such names can be found virtually everywhere, from the U.S. to Canada and then to Australia.

中国古代地名中蕴含的文化

中国古代地名中蕴含的文化

中国古代地名中蕴含的文化古代地名中蕴涵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巨大的财富,要了解中国古代地名中的内涵,需要一翻细心研究。

大千世界,万象物类,无不有名。

而养育一方物种和人的山水土地,亦各有其名。

据资料介绍,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地名上千个。

如此算来,我国见诸文字记录的地名历史迄今约有4000年了。

一个古老地名,不啻是一本密码手册,打开查阅,久已湮没的历史文脉便会清晰“显影”,从中可以解读出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以及先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心愿。

古人多以地理方位为地方命名,陕西的得名,据《国语》讲,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划分召公和周公的封邑,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

“陕西”地名遂沿袭至今。

而关中富平县,夏商时期地属雍州,西周时期则为京畿之地,春秋时期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始置县治,屈指算来已有2460多年的历史。

富平古称频阳,就是缘于县治设在县境制高点频山以南。

地名命名,也与古人的美好心愿相关。

如西安古称“长安”,即寓有“长治久安”之意。

至于“富平”,当是寓含富庶太平之意了。

其实“富平”这一地名是“外来户”,史载,富平县治西汉时期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南,东汉时期迁至甘肃彭原界(今庆阳市西南),西晋时期方自彭原界迁至今天富平县华朱乡怀阳城处,与当时的频阳县并存。

东汉末年(包括三国时期)及西晋时期,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

从富平县治的一迁再迁中,不难窥知当时非但民不聊生,甚至连“政”亦难安其所。

有趣的是,这个“外来户”后来竟取代了“频阳”地名,沿用至今。

个中奥秘,大概在于“富平”地名中所代表的人们的美好心愿了。

地名作为中华文化的衍生品,自是保留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某些基因密码。

如受“龙文化”影响,我国不少地名与“龙”有着不解之缘。

小时侯,常去富平老城南郊的龙桥沟、卧龙村游玩,但对此地名的来历却懵懂不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弄清这地名是来自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某天,突然石破天惊、电闪雷鸣,村人待外边平静下来,方敢出去观看,只见一条巨龙落于村南,原来是条病龙。

古城地名文化的价值特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城地名文化的价值特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城地名文化的价值特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城地名文化是指古代城市所留下的地名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

这些古城地名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探讨古城地名文化的历史意义、文化传承以及当代价值,旨在揭示古城地名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展望古城地名文化的未来发展。

1.2 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会首先介绍古城地名的历史意义,探讨古城地名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分析古城地名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并探讨古城地名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们将讨论古城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并展望古城地名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剖析古城地名文化的价值特色,深入挖掘其深远意义和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古城地名文化的价值特色,通过分析古城地名的历史意义、文化传承以及当代价值,揭示古城地名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古城地名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促进其传承和发展,为古城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挖掘古城地名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未来发展前景,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历史文化留下珍贵的遗产,为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提供借鉴和启示。

2.正文2.1 古城地名的历史意义古城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是深远而丰富的。

首先,古城地名记录了城市的开创历史,揭示了古代人们对土地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通过古城地名,人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建立的时间、缘由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这些地名如同历史的见证,带着古代文明的烙印,让我们能够窥见过去的辉煌。

其次,古城地名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比如,一些地名可能与古代的行政机构、宗教信仰、商业活动等有关,通过这些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

同时,古城地名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地名文化发言稿

地名文化发言稿

地名文化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地名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地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通过研究地名,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特点、人文风貌以及发展历程,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首先,地名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标志和象征。

地名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地理标志和象征,传递着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特色。

比如,北京的“故宫”,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皇帝的居住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再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代表着法国的工业精神、工程技术和现代化程度,成为法国的象征之一。

地名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代表性地标,让人们对地区有更深刻的印象,并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

其次,地名文化体现了特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地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从地名中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统。

比如,江苏苏州的名字中包含了“苏”字,这个字源于古代中国的苏文化,反映了苏州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影响力。

再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个名字来自于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城市Barcino,它的地名体现了古老的罗马文明和西班牙的历史底蕴。

通过研究地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和文化传承。

此外,地名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地名和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地标和地名取而代之,往往抹去了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因此,我们要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地名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地名文化的管理和规范,保护传统地名不受污染和侵蚀,同时注重培育新的地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推广地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创新和交流。

地名文化的推广不应该只是死板地传统宣讲,而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

地名文化介绍

地名文化介绍

地名文化介绍地名,就像是大地上的一个个独特标签,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地名文化。

有些地名一听就特别形象。

就说“马鞍山”吧,你看那山的形状,可不就像个马鞍子似的横在那儿嘛。

这就好比一个人长得高高瘦瘦,还驼着背,远远看去就像个数字“7”,大家就可能给他取个类似“弯杆儿”这样形象的外号。

地名有时候也是这么来的,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给这个地方安上个贴切的名字。

像这样的地名,你一听到,脑海里就能浮现出那地方大概的模样,多有意思啊。

再讲讲那些有历史故事的地名。

拿“赤壁”来说,那可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大战的发生地。

想象一下啊,当年曹操率领着大军,战船林立,气势汹汹地杀过来。

孙刘联军呢,就在这赤壁之下,凭借着长江天险和智谋勇气,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丢盔弃甲。

这赤壁啊,就因为这场大战而名垂青史。

现在我们去赤壁这个地方,站在江边,仿佛还能听到那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这就像你去参观一个名人故居,一脚踏进去,就好像能看到这个名人在这屋子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很奇妙吧。

还有些地名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紧紧相连。

比如说云南的“大理”,提到大理,大家是不是马上就想到了白族呢?白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他们的服饰精美,姑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戴着漂亮的头饰。

大理这个地名,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白族文化的大门。

你要是去了大理,不体验一下白族的三道茶,不看看那精美的扎染工艺,就像到了海边不看海一样,简直是白跑一趟。

有些地名还反映了当地的物产。

像“景德镇”,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瓷都啊。

景德镇的瓷器那可是精美绝伦,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

这个地名就是瓷器的代名词,一说起景德镇,人们心里想的就是那些精美的瓶瓶罐罐、碗碗碟碟。

这就好比提起“莱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莱阳梨,咬一口汁水四溢,甜到心里去。

这地名就像是一个广告招牌,把当地最有名的东西广而告之。

地名啊,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中国古典特色文化翻译实例总结

中国古典特色文化翻译实例总结

经典中文的英语表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even though miles apart.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ˈbʊzəm] friend(知心好友)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potalapalace布达拉宫largeleshanbuddha乐山大佛huangshanmountain黄山dongtinglake洞庭湖shaolintemple少林寺snakehilleastlake东湖westlake西湖peoplesgreathall人民大会堂summerpalace颐和园bundb?nd外滩上海外滩shanghaibunddr
中国四大名著: 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 三国演义:The Roam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水浒传:Heroes of the Marshes[mɑ:ʃ]沼泽
传统文化词语: 京剧:Peking Opera 炎黄子孙:Chinese descent [dɪˈsent] 血统 五行:five elements 美猴王:Handsome Monkey King
Snake Hill 蛇山 East Lake 东湖 WestLake 西湖 People‘s Great Hall 人民大会堂 the Summer Palace 颐和园 the Bund [bʌnd] 外滩 上海外滩 Shanghai Bund Dr. SunYet-sen’s Mausoleum [ˌmɔ:səˈli:əm] the Forbidden City 紫禁城

地名的语言文化涵义论文

地名的语言文化涵义论文

地名的语言文化涵义论文地名的语言文化涵义论文一、“某场”类地名的语言文化意蕴这或即《说文》所言:“场,一曰治谷田也。

”当用来收获或储藏时,需将“场”碾压成平整的地块。

《汉书·郊祀志》:“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

”颜师古注:“积土为坛,平地为场。

”不过,早期“场”中所种植的并非一般的菜蔬或谷物,而是珍异之物,并由专人管理,且为此设立了官职,称作“场人”。

《周礼·地官·场人》:“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

”又《序官》“场人”孙诒让正义:“场人者,掌园地之官也。

”《国语·周语上》:“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

”韦昭注:“场人掌场圃,委积珍物,敛而藏之也。

”盐城东台地名中所含的“场”指的或即这样一种机构。

早在汉代,官府就在盛产海盐的地区设立了这一管理机构,其中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西溪即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设立盐场,称“西溪盐亭”。

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场”不同,该机构所司并非菜蔬、庄稼或蓏果等物,而是关乎人类生命的盐。

掌管场圃的称“场人”,掌管盐业的则被称作“盐人”,此称《周礼》亦见,为《天官·盐人》:“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

”之所以会有众多含“场”的地名出现于东台,这与东台的海盐文化历史密切相关。

东台东濒黄海,自然地理条件于产盐而言可谓得天独厚,自古即以盛产海盐著称。

据载,“(东台)因位于西溪之东,且烧盐亭场林立,故又名东亭。

”由此即可见东台当时海盐生产的繁荣程度。

二、“某总”类地名的语言文化意蕴盐城还有不少成序列的以“总”入名之地,如二总、三总、五总。

欲探求以“总”入名的理据,首先应清楚“总”的语义。

《说文·糸部》:“总,聚束也。

”段玉裁注:“谓聚而缚之也。

悤有散意,系以束之。

”《释名·释首饰》:“总,束发也,总而束之也。

”《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

中国地名英译(合集五篇)

中国地名英译(合集五篇)

中国地名英译(合集五篇)第一篇:中国地名英译中国地名英译的几点注意事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不仅是中国的统一标准,而且是国际标准,全世界都要遵照使用。

一、专名是单音节的英译法专名是单音节,通名也是单音节,这时通名应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后重复意译,分写。

例如:1、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山西)2、淮河 the Huaihe River(河南、安徽、江苏)3、巢湖 the Chaohu Lake(安徽)4、渤海 the Bohai Sea(辽宁、山东)5、韩江 the Hanjiang River(广东)6、礼县 Lixian County(甘肃陇南地区)二、通名专名化的英译法通名专名化主要指单音节的通名,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按专名处理,与专名连写,构成专名整体(汉语带点的字和英语的画线部分即为通名专名化)。

例如:1、都江堰市 Dujiangyan City(比较: the Dujiang Weir)(四川)2、绥芬河市 Suifenhe City(比较:the Suifen River)(黑龙江)3、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比较:the baishui river)(甘肃)4、青铜峡水利枢纽 Qingtongxia Water Control Project(比较:the Qingtong Gorge)(宁厦)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Wryishan Nature Reserve(比较:Wuyi Mountain)(福建)6、西湖区风景名胜区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of Xihu (比较:the West lake)(浙江杭州)三、通名是同一个汉字的多种英译法通名是单音节的同一个汉字,根据意义有多种不同英译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英译词不能互相代换。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

关于地名文化的作文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号,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情感和故事,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由来和含义。

有的地名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山海关”,因其依山傍海而得名,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有的地名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赤壁”这个名字,让人不禁想起三国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还有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安”,寓意着长治久安,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繁荣的美好向往。

地名文化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地名展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比如,在江南水乡,有许多以“桥”“溪”“塘”命名的地方,如“周庄”“西塘”“乌镇”,这些地名体现了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小桥流水的独特景观和生活方式。

而在北方,像“张家口”“赤峰”等名字,则透露出了北方的豪迈与粗犷。

地名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家乡的地名,对于每一个游子来说,都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无论走到哪里,听到那熟悉的地名,都会勾起无尽的乡愁和思念。

它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永远无法割舍的纽带,承载着我们对亲人和故土的深深眷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名面临着被更改或消失的命运。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盲目地更改地名,导致地名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这种现象令人惋惜。

保护地名文化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地名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深入了解每一个地名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其次,政府在进行地名规划和更改时,要充分考虑地名的历史文化因素,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避免随意更改。

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名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地名文化的保护中来。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传承地名文化,不随意破坏和篡改地名。

当发现有破坏地名文化的行为时,要勇敢地站出来加以制止。

地名文化与汉英翻译

地名文化与汉英翻译
地 名 中 土 化 错 译

Hale Waihona Puke 1.都说Pearl Harbor是“ 珍珠港”的 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 蚌埠。 2.都说Greenland是“格陵兰”的意思, 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青岛。 3.都说Deep River是宇多田光的专辑, 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神奇的名字叫“深 圳”。 都说Newfoundland是纽芬兰,其实有更北 京的翻译:新发地。 4.都说rock hometown是“摇滚之乡” 的 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石家庄。 5.都说New York是“纽约”的意思,其 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新乡。 6.都说Red River Valley是“红河谷” 的意思,其实还有更中土的翻译:丹江口。
地区
• 陕西省 Shaanxi Province 山东省Shandong Province • 陕县Shanxian County(山西) 六合县Luhe County(江苏) • 荥阳市Xingyang City(河南) 六盘水市Liupanshui City(贵州) • 柏城镇 Bocheng Town(山东高密市) 单城镇 Dancheng Town(黑龙江双城县)
外国国名来历
智利:Chile 在印加系语言中,Chile 为“chilly寒冷”的意 思。原来居住此地的阿劳干人认为这个地方比印 加帝国纬度高,所以称为“寒冷”。 格陵兰:Greenland 根据北欧神话史诗萨迦的记载,红胡子埃里克 森因为犯谋杀罪而从冰岛流亡至此。埃里克森一 家及其奴隶向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存在在那里 的陆地。当他发现了天边地平线上的一抹绿色, 于是便定居下来,给该岛取名 Greenland,意为 “绿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 新加坡:Singapore Singapore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是梵语“狮 城”之谐音。在梵文中,Singa 意即“狮子”; pore 意即“城堡”。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 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 商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名的文化性及其翻译摘要: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它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地名的译写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同时还具有传递各种文化内涵的功能。

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为主之外,“等效原则”则是实现文化有效传递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文化内涵;音译;等效原则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名称,是由一定的词和词组构成,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对toponymy 的解释为:“the place-names of aregion or language or etymological study of them.”从以上中英文对地名的解释来看,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意义,尤其是词源意义。

地名的命名都有其原因,或依据自然地貌特征,或依据某社会人文特点。

如“海参葳”,其指称意义是指前苏联与中国、朝鲜接壤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其词源意义是“盛产海参的港湾城市”,又如Europe,其指称意义是欧洲大陆,而其词源意义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欧罗巴”的芳名。

可见,地名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文化内涵,它还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其某一历史阶段的地貌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对地理位置的命名更是丰富多彩。

一中国地名的文化内涵1 中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

许多古老的地名往往负载着历史时代的许多印记,地名可以告诉人们朝代的年号、官府的名称、皇帝用字的避讳等。

而且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如:古城苏州,有十几个别称:春秋时期是勾吴的首府,称为吴中,也称吴都。

战国时建立吴国,别称吴门。

秦属会稽郡,郡县连称吴会。

隋朝以后才以姑苏山为由改称苏州。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其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也就是避讳。

这种避讳在历史上非常流行,唐宋时期达到高峰。

如河南省洛阳市的宁人坊,原名为宁民坊,因其讳唐朝李世民的名字,而更改为宁人坊;湖北咸宁县,原名为永安县,但在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因避太祖父赵殷永安陵讳而更名为咸宁县。

另外,地名还能够折射出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行各业,各种市集的集散地。

如北京的马厂、羊房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兴旺发达的畜牧业;北京的沙锅刘胡同、豆腐陈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手工业情况;北京的瓷器口、帽儿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经销的商品。

北京的周口店、长城、天安门、紫禁城、十三陵等地名都能折射出古老北京的悠久历史。

2 中国地名的宗教文化内涵中国自古至今曾出现过许多宗教,各种宗教名胜古迹的名称均属地名,是宗教文化产物。

我国的宗教名胜大致可分四类:庙(如八仙庙、药王庙、老虎庙等)、观(如白云观、玄妙观、回龙观等)、宫(如天宝宫、后天宫)、寺(如南山寺、少林寺)。

庙是人们供奉祖先、佛、神、仙、历史名人或进行祭祀的地方,如关帝庙、岳飞庙、土地庙等。

这些庙名虽然简单,却反映出丰富的文化含义。

有的庙名是以各种神、佛、仙名命名,如财神庙;有的是以历史人物命名,如周公庙;有的是以其他神如动物神或山神命名,如老虎庙。

观,在上古,是作为宫廷或宗庙大门两侧的高大建筑物。

如白云观、产生观、等。

这些道教的“观”名称,有的表明道教的理想,如产生观;有的表明道教的信仰,如朝天观。

宫,原用于指人们的住宅,后指帝黄的高大居室。

道教兴起,尊奉天上玉皇大帝、神仙,自然可用“宫”作为建筑物名称,如太清宫、布答拉宫。

这些道教的宫名称,有的表明道教的理想,如万寿宫;有的表明道教信仰,如奉仙宫。

寺是佛教建筑名。

禅院,佛寺的别名。

“禅”的意思是“静虑”、“思维修”,即心中寂静、没有杂念。

这是苦修成佛的途径。

“院”本指宫室的围墙,后来和尚、尼姑等主处称院。

明代以后,出现禅院。

佛教的命名反映出所供奉的佛神、佛教文化追求的理想、倡导的修行理念以及对国家的态度。

有的佛寺是以佛神命名的,如千佛寺、观音禅寺;有的是以佛教追求理念命名的,如报恩寺、永泰寺等;有的是以佛教修行的理念命名的,如南华禅寺、观音禅寺等;有的是以佛教教义命名的,如菩提寺、华严寺;有的是以佛教爱国观念命名,如兴国寺、报国寺等。

3 地名与社会心态郭锦桴认为:一个民族的社会心态不仅有伦理观念而且还有社会价值观、社会共同心理,甚至有宗教信仰精神。

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地名不仅反映地理的自然景观的种种特点,而且也反映人文地理景观的各种特点,甚至还反映民族的社会心态。

在我国地名中,地名往往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心理、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等人们所共有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

如长安镇、吉安县、福建省等这些地名反映出人们对美好富裕生活的一种向往,对幸福长寿生活、富强昌盛的社会的一种追求;太平山、永安市、安定门等这些地名反映出人们希望天下太平,永远过着和平、安定、平安的日子;顺义县、武汉市、五华山等这些地名则反映出人们重义、重武卫的社会心态。

另外,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是一个重宗族的社会,人们把宗族看成是社会构成的主要支柱。

皇帝把天下当做自己的天,老百姓把本宗族的居住地当做本族的乐土,在地名上冠以族姓。

如石家庄、李家弯、王家店等。

除此之外,我国许多地名还反映人们对龙神及历史人物崇敬和敬仰的社会心态。

汉代《说文》介绍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由此表明,龙并非一般动物,它变换摸测,是了不起的神物。

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因为其头部像牛、马或蛇,又有蛇躯、鳞身、鱼尾、鹰抓、龟足,因此人们认为龙能反映中华多民族的融合,被作为中华民族崇拜、信仰的图腾。

因此中国许多地名都带有“龙”字。

如盘龙江、龙王庙、龙山等。

二中国地名的翻译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交际的正常进行有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对象。

源出者(originator ,指作者或说话人) 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传递信息,接受者( receptor 指读者或听者) 根据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功能来正确把握其意义。

译者只有忠实完整地再现原文,尽量做到译语与原语的功能效果对等,才能使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多的信息和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关于地名的翻译问题,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着作编译局、新华社、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等单位。

在20 世纪中叶, 各自制定了英、俄、法、德等语种的地名译音表。

1989 年,中国地名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和英、法、西、德、俄、阿等语种的地名汉字音表以及罗、蒙、捷、匈等54 个语种的地名译章表草案.1993 年, 中国地名委员会颁布了英、俄、法、德、西、阿等地名译写规则. 中国地名委员会撤销后, 这方面工作由民政部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司负责.1999年我国又颁布了《地名标牌城乡标准》,明确规定用汉语拼写我国地名。

笔者认为“等效原则”(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最适用于地名的翻译。

所谓等效原则并不是指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对等关系,即“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

等效原则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而非形式对等。

地名是某一文化中特有事物的名称,属于专有名词。

翻译时究竟采取什么译法,必须视具体情况而作灵活处理。

1 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transliteration) 为主,力求准确规范过去我国地名、人名译写均使用威妥玛式拼法。

威妥玛式拼法是由英国外交官、汉学家Thomas Francis Wads(威妥玛,1818-1895)所创,他在中国从事了四十多年的侵略活动,与1888年创造的威妥玛式拼法影响很大。

威妥玛式拼法拼法译写我国地名人名是不准确的,如用英语的清辅音“p,t,k”拼写汉语的爆破音“b,d,g”,如青岛(Qingdao)-Chingtao,北京(Beijing)-Pewking等。

1979年后,我国政府规定使用汉语拼音译写我国地名和人名,这是符合“以标准音为依据”的国际通用惯例。

音译要严格遵守源语和译语的标准发音规则,如英语发音要根据通用的国际音标,汉语发音则要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地名的音译可参照《英汉译音表》、《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或《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

如果一个地名的专名和通名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是应根据汉语的读音规则,将通名看作专名的组成部分进行音译,然后再意译通名,分开书写。

如:泰山(Mount Tai), 长江(the Changjiang River),太湖(Tai Lake)等;对于那些同字不同音的汉字,由于他们在具体的地名中读音却是固定的,在翻译这类地名时,我们必须按照中国地名词典标注的汉字读音进行翻译。

如:洞庭湖(the Dongting Lake), 哄洞县(Hongtong County), 六盘水(Liupanshui City) 六合县(Luhe County)。

2 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应以意译为主,音译加意译为辅地名的基本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反映出该地名的地域特征意义,或表达人们对地域的吉祥期待,或人们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念等。

由于有的地名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旅游点名称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在翻译地名时,为了引介地名的文化涵义,激发游客的好奇心理,引发人们对地名的联想,所以地名的翻译除了采用音译法外,还采用意译的方法。

所谓地名的意译是指翻译时可将不易为英语读者理解的地名先化解为意义相当的词或词组,然后再译成英文。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过:“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

许渊冲教授也认为“翻译甚至可以说是‘化学’,是把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即使将我们所熟知的地名搬到译文中去,英语读者也会莫明所以。

如: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虎妞着了慌。

到娘娘庙,她求了个神: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味草药。

(老舍《骆驼祥子》)施晓青将其译为:Xiangzi was dead to the world for two days and nights,and Tigress began to went to the Temple of the Goddess of Fertility and asked for magic prescription, which called for a little incense ash and two or three medicinal herbs.如果把娘娘庙按照音译的方法译为“Liangliang Temple”,则无法把我们崇尚神灵的宗教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而施晓青将Liangliang转化为theGoddess of Fertility,国外读者就会对中国这样的宗教文化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