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辩证法

合集下载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物化的克服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非常大的一个缺陷就是造成主客二分,使无产阶级被物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阶级意识。

因此,卢卡奇认为,人们必须运用主客体相互作用、二者统一的总体性辩证方法来克服物化这一现象,希望通过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标签:物化;总体性;克服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总体性的辩证方法都作了独创性的探索。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敏锐地洞察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物化现象及其危害,坚定地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方法的扬弃之路。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必然现象——物化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既不是偶尔有之的现象,也不是专对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言的,物化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必然遭遇到的现实。

正像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讲到的一样:“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1]。

(一)何谓“物化”在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物化”一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本义是指:“在头脑中使某种抽象的东西表现为一物”[2]。

毫无疑问,对卢卡奇而言,马克思《资本论》中对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成为其分析和研究“物化”问题最重要的依据。

对于物化的具体含义,卢卡奇认为有两层:1.第一层含义:是指商品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把人与人的关系用物所呈现。

卢卡奇引证了马克思的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3]。

不可否认,卢卡奇对“物化”概念此层含义的分析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2.第二层含义:是指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着人,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主客二分,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主客体被界定得很清楚,资产阶级更多的是主体,而无产阶级和劳动资料是客体。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就是指在对待事物、问题的认识上,强调整体思考、系统思
考和历史思考,旨在深入理解事物和问题的本质。

这种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研究
中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也是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从孤立、单一的角度出发,而
是通过分析事物和问题的各个方面,考量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系统。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揭示其内部矛盾和变化
趋势,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整体性思考外,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注重历史思考。

他认为,每一个事物或
问题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全面考虑其历史渊源、
发展过程和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发现其中的客观必然性和主
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施策。

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总体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
实践经验来进行验证和实践。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步深化人们的认识,
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系统、历史地认识科学问题的方法,它强
调整体性思考、历史思考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指导人们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也可
以应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实践。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

卢卡奇在他的《总体辩证法》中提出了关于总体辩证法的观点,由此构建了概念的系统、
有明确的逻辑结构和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卢卡奇强调要以实践为起点,以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实践,坚持辩证法原则,即
统一和对立统一相结合。

例如,从实践出发,辩证法必须从“爱因斯坦空间”和“崩溃者
空间”中运用思维,即要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不同的事态,要发挥其在统一方面的作用,以
此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

同时,要认识到某些事态的不同,从而可以对这些事态的不同寻
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二,卢卡奇认为,总体辩证法也应该以实践关系为根据,来建立概念的系统,其中
有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伦理辩证法。

卢卡奇指出,唯物辩证法反映了
物质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历史辩证法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有机共存,
社会辩证法表达了社会联系的多样性与有机一致,伦理辩证法则将系统性抽象出来,探讨
人类关系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

最后,卢卡奇认为,辩证法的运用应当延伸到对其他思想的审视,因此他提出了“思
想的和平”的概念,以充分发挥辩证法的作用,消弭思想之间的矛盾,促进哲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卢卡奇在《总体辩证法》中提出的辩证法的实践观点,是一种物质、历史、社会和伦理思考方式,消弭了矛盾和偏见,实现思想的和平,并且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和具体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理论指导。

总体性辩证法——结构辩证法——内在关系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三种解释比较

总体性辩证法——结构辩证法——内在关系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三种解释比较

/。

~’、T H E O R E T I C A L HORIZON目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性辩证法——结构辩证法内在关系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三种解释比较■黄继锋【提要】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阿尔都塞的结构辩证法,以及奥尔曼的内在关系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解读。

本文将对这三种观点作简要的勾画,并力图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关键词】总体性结构内在关系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自卢卡奇始,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问题卢卡奇指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一直是两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焦点。

其中,卢卡奇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的总体性辩证法,阿尔都塞的结构辩证法,以及奥尔学有决定性的区别。

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曼的内在关系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义辩证法解释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

本文将对这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方法的本质。

”【I】三种观点作简要的勾画,并力图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所谓总体的观点,就是“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21。

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整体对于局部具有方法论的优越性,局部的本质有赖于从整体上进行说明,而整体一、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却不能归结为孤立的局部的总和。

据此,卢卡奇极力卢卡奇是最早试图从辩证法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推崇的自然科学孤立静止的研进行重新解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于1923年出版究方法。

他说,虽然孤立化的研究方法对于个别研究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副标题就是“关于马克领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把这种方法应用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卢卡奇在总结当时欧洲革命失于研究社会,就会掩盖社会的整体的本质。

因为用孤败的原因时认为,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资本主义会随立、直观的方法看到的事实往往是一种假象,它与内着经济危机而自然崩溃的观点丢掉了马克思的革命的在的、本质的、但是隐蔽着的真正事实大不相同,甚辩证法,丢掉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阻碍了无至是颠倒的和相反的。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一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对辩证法的理解与发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概念,并探讨了它们与辩证思维的关系。

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他认为,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将物质与意识割裂开来,将物质视为客观存在,而将意识视为主观心灵的产物。

他认为这种分割是错误的。

卢卡奇提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物质通过意识表达,意识通过物质来实现。

他强调了身体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和转换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思维和感受。

而“总体性”概念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它们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关系。

他反对将事物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个体,而主张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来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在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物化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而总体性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

物化使我们意识到了物质世界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而总体性则使我们意识到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事物本身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性。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物化与总体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物化是总体性的基础,总体性又反过来影响物化。

物化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止的存在。

总体性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关联和分析。

通过理解事物的物化过程和总体性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进程。

卢卡奇的“物化”和“总体性”是他独特的辩证法思想的核心,通过理解物质和意识的互动关系以及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这种辩证法思维有助于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
成 亚 慧
( 海 师 范 大学 知识 与 价值 科 学 研 究 所 ,上 海 2 0 3 ) 上 0 2 4
摘 要 : 体 性思 想 是卢 卡 奇重 新 解读 马 克思 主 义 的关 键 所 在 , 卡 奇 的 总 体 性 辩 证 法 是 具 体 性 与 历 史 性 的统 一 .主体 与 客 体 的 总 卢
第1 O卷 第 2期
20 0 9年 6月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Vo .1 1 0 No. 2
J 0URNAL 0F JANGS P I U OLYTECHNI C UNI VERS TY I
J n 2 0 u .0 9
卢 卡 奇 的 总体 性 辩 证 法 对 当代 实践 的启 示

总体 性辩证 法 的特 点及 缺 陷
卢 卡奇 的总体性 理论 是 以社 会历 史辩 证法 的反
收 稿 日期 :2 0 一O —3 09 3 O
会 ,提 供 了许 多有 效 的 、可供借 鉴 的方法 和思 路 。

方法 , 旨在把 社会 作 为总 体来 认识 。 _ ” 这 是 总体 性 2 方法对 对 象 的规定 。同 时 ,卢卡 奇还 认为 , 总体 的 “ 观点 不仅规 定 对象 , 而且 也规 定认 识 的主体 。 [7 ”2 总 J
唯物史 观视 角 下进 行 的 。总体性 是 卢卡奇 阐述辩 证
法 思想 的一 个基 本 范畴 。 认为 马 克思 的辩 证方法 , 他 旨在 把 社 会 作 为 总 体 来 认 识 。在 《 史 与 阶级 意 历 识 》提 出 :“ 体范 畴 ,整 体对 各个 部分 的全面 的、 总 决 定性 的统 治地 位 ,是 马克 思取 自黑 格尔 并独创性 地 改 造 成 为 一 门 全 新 科 学 的基 础 的方 法 的 本 质 。

论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的内在契合

论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的内在契合

久 超越 , 望将 教育软化为一种新 文化 , 卢卡奇那里 , 渴 在 总体 性 认识告 诉我们 , 类的真 正历程 是一种 自我实现 的运动 , 人
承诺 人 的历史性 , 承认 人 的现 实性 , 也就 是承诺 了人得 以发
与这些 抽象的局部规律按 照预先合理 的估计起作用 相对立 , 越来越表 现为只是错误 的源泉 ” _ 。 1 抽象 的局部规律割裂 了 劳 动过程流 动性 的特点 , 使人在 局部之 中不能感 受整体 性 , 放入历 史 中也同样失 落 了时 间感 , 把时 间降到空 间的水平 “
的统 一。现代教育方法则 渴望实现教师 与学生主体 间性 的有效 转换 ,改变 以往对教 育主体 的单 向认识 ,要在教 师与学生之
间建 立真 实的活动关 系,强调形 成 以以人为本为核 心的 “ 尊重 的教 育”的理念 ,重视培养 有能力获得 、形成 知识的人 ,而
不是教育本身 的客体化走 向,与卢卡 奇总体 性辩证 法的构建 有着一定 的相似性。
被这种合理化原则 打破 。 其三 , 由于劳动过程 的合 理化 , “ 工人 的人 的性质和特点
主、 客体关 系的认识 可作 为教育方 法这一 渴望 的活 源泉 , 而 主、 客体 间 的包容 性 、 进性 , 共 都可作 为 教育 改革 的思想 动
力; 现代教 育方法渴 望创新 , 望实现人 在历 史文 明中的持 渴
上 ” 。
展 的可能 性 ; 现代教 育方法 渴望改革 人类 的总体意识 , 渴望 从 根本上 发扬教育 的应然 实效 , 意识是 人类 自觉活 动 , 自觉
创 造 的基 础 , 通过卢 卡奇对无 产阶级 意识 的分 析 , 认为无 产 阶级不 是被动 的被命运所 推动 , 而是 基于 自身意识努力 实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当我们提到哲学家卢卡奇时,总体性辩证法必然被提及。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通过人类社会中自然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新的哲学观点。

总体性辩证法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论更注重以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

其主要理论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集体行动的二元性、人类文化的总体性和开放的未来。

首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环境的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

卢卡奇提出,人类社会应该从适应自然界到改造自然界,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类需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并通过技术手段将自然界改造成符合人类利益的样子。

其次,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人类的集体行动具有二元性。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集体行动不仅是社会共性的反映,同时也是个体行为的具体体现。

卢卡奇提出了“主体-客体”的概念,即个体既是行为之主体,又是社会共同的客体。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通过集体行动的推进来完成。

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是由集体行动和个体行为共同构成的。

第三,总体性辩证法提出了人类文化的总体性。

在卢卡奇的哲学中,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历史进程中规律性的发现,也体现了人类文化本身的总体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多种相互关联的现象和事件相互作用而成的,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合理的历史发展模型,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最后,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社会未来的开放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社会不应该被当作一种已经完成或已经结束的事物。

反之,人类社会应该被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因此,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是开放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关于“总体性”的含义,卢卡奇在批判经济决定论时作了简单的规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别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总体性”,“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

在卢卡奇看来,“总体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曾多次谈及总体性范畴和总体性原则,他认为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性的辨证法是一种方法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的辩证法首先是一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他高度评价总体性的方法在哲学中的地位,他说“毫无疑问,《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的‘科学性’打入冷宫的总体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向占有的方法论的核心地位。

”卢卡奇认为,哲学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批判和超越的纬度,才能有超越物化的现实力量。

卢卡奇指出:“如果哲学能够彻底改变其研究方法,集中注意那些能够并且应该知道的具体的物质整体的东西的话,那么哲学才会有可能做出这样的综合。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打破由退化为一种完全破裂状态的形式主义所设立的障碍。

”卢卡奇认为,只有用整体性的方法来观察社会和历史,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以,卢卡奇断言:“这种辩证法的整体概念似乎已经远离现实,似乎很‘不科学’地塑造现实。

但是,它是能够理解和再造现实的唯一方法。

”二、总体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总体性原则应当高于经济原则。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寇瑶2012摘要: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中普遍不重视辩证法,而流行经济决定论、命定论等错误的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的观点。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同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区别,总体性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总体性包含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4-03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教师;陕西,西安,710049《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理论产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氛围中,他试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他矛头直接指向第二国际那些所谓“正统”的理论家们。

他认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领悟和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头脑,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

而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以伯恩斯坦为主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卢卡奇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冲破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起“总体性”思想,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理解为方法,即辩证的方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体性辩证法的提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批判,是为了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辩证法权威的一种理论探索。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他提出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在他看来,“物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商品关系所覆盖,人们的社会生活被物化的价值关系所操纵和支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关系成为主要的社会关系,人们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影响。

这种“物化”使得人变成了对人有着利益关系的“自然客体”,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了被动的受害者。

卢卡奇认为,解放人的“物化”状态是改变社会和改造世界的首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矛盾。

要全面地理解和改变这个社会,就需要运用“总体性”辩证法的观点。

这种辩证法不是简单地把社会切割成各个部分来研究,而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矛盾。

只有了解了这个整体,我们才能找到改变社会的有效途径。

接着我们来谈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状态,它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一种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概念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物化”状态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变成了被动的“自然客体”。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通过全面地理解社会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矛盾,为改变“物化”状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只有通过“总体性”辩证法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从“物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György Lukács)是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被誉为毛恩和格兰斯基之后的第三位伟大的辩证法哲学家。

他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法,试图对辩证法进行更为深刻的探索和发展。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总体性辩证法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境界。

总体性辩证法首先是一种关于世界的观点,它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历史性。

卢卡奇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在整体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他指出,世界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的思维活动中。

在自然界中,整体性表现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而在社会生活中,整体性表现为社会总体和社会历史。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整体性表现为世界观和认识论的整体性。

总体性辩证法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强调了历史性和批判性。

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问题。

批判性则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保持批判的态度,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追问,以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体性辩证法还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以辩证法为基础,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总体性辩证法被视为一种哲学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总体性辩证法不仅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历史性,也强调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运动,从而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体性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所在。

没有总体性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总体性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更为精确和深刻的方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于总体性辩证法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他看来,总体性辩证法是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是对世界和历史的综合性理解和分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基于霍克海默的哲学思想和列宁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的哲学视角。

在他看来,整体是由众多的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整体并不是简单地将部分加总起来得到的,而是通过部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而形成的。

总体性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整体内部部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卢卡奇强调了整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整体不是被动地接受部分的影响,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

整体通过对部分的选择和组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结构和形式。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整体的发展和变化是由部分的活动与作用所决定的。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整体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整体内部存在着各种因素和矛盾,这些因素和矛盾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过程。

要深入理解整体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必须对整体内部的结构和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指出,整体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整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对矛盾和冲突的深刻分析,才能揭示出整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现实总体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现实总体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只有通过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全面理解和把握现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现实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揭示。

在总体性辩证法的指导下,卢卡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和思想,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以德国哲学家埃里希·卢卡奇的名字命名的哲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主张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层面和要素组成,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他主张要从这个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或单个要素的研究。

他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社会现象具有辩证性,即既包含矛盾又具有发展的趋势。

他强调社会现象的矛盾性,认为社会因为内部的矛盾而发生变化和演进。

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利益冲突等矛盾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的困境。

卢卡奇认为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和解决,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社会的历史性和变动性。

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卢卡奇主张研究社会的历史变化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他认为理论家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不仅要分析当下的状况,还要考察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未来的走向。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将社会视为系统,关注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思想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卢卡奇以辩证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物化”与“总体性”这两个重要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他的辩证法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相交织,相互依存,构成了卢卡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讨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并阐述它们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的意义。

卢卡奇首先提出了“物化”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受到了商品化的影响,被庸俗化和市场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品和文化产品失去了其原本的审美和思想内涵,变成了为了市场和利润而生产的商品。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剥夺了人的审美和人文精神,导致了文化的贫乏和腐化。

对抗物化成为了卢卡奇思想中的重要课题。

“总体性”是卢卡奇哲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系统,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总体。

卢卡奇强调,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和历史变迁,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社会现象,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考量。

只有从总体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和历史,才能透彻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深层次的含义。

“物化”与“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相影响。

从“物化”到“总体性”,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社会现象必须被放在总体性的视野中来看待,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只有从总体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出物化现象的深层次规律和社会根源。

从“总体性”到“物化”,卢卡奇强调,要对抗物化现象,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寻找抵制物化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化解物化的影响。

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物化”与“总体性”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关联,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文化批判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总体性辩证法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试图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本文将介绍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并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其核心观点。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个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卢卡奇认为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进行分析。

他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就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不能只看个别现象,而应关注它们与整体的关系。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历史和文化的动态性。

卢卡奇认为社会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他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逻辑。

社会和文化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且具有内在的运动性和发展性。

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需要考察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把握其动态特征。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矛盾和改变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所推动的。

社会和文化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改变和发展。

他指出,要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发展,就需要揭示其中的矛盾关系,了解矛盾是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历史变革的。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注重了人类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实践是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们通过实践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并通过社会交往来建立和改变社会和文化形态。

卢卡奇强调了人们的创造能力和变革力量,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他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哲学观点,试图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

它强调了整体和个别的关系、历史和文化的动态性、矛盾和改变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实践的核心地位。

通过运用总体性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现象,认识到其中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总体性辩证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而这些部分也受到整体的影响。

因此,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一切都是一切的条件”。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不是一种简单的和谐主义,强调社会和自然界中的部分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于整体的运动和变化起着推动作用,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也强调了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进化过程,而现实则是历史的某个特定的时刻。

历史和现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历史决定了现实的发展和变化,而现实则反过来影响和推动历史的进程。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任何时刻的现实都是历史性的产物,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现实性的表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了人类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

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地创造、发展、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人类是一个有创造性、积极向上的力量,是历史前进的驱动力。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冲突,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支配着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体系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事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我们认识历史、前进方向以及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初探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初探

卢卡 奇认 为 总体是具体 的统一体 , 事物 内部 各个要 是 素的有机 统一体 , 因而是多样性 的统 一 。他反 对用 孤立 的 强调 只有抓住各个具 体要 素之 间 的内在联 级 意识 》 的伟大成就 之 一 , 于使 那 曾被 社会 民 主党 机会 观点来看 问题 , 在 才能形成 正确 的认 识 。他 说 : 具 体 的整体 “ 主义 的 ‘ 科学性 ’ 打入冷宫 的总体 范畴 , 重新恢 复 了它 在马 系 和有机统一 , 性是 支配现 实的范 畴。 ” 克思全部著作 中 向占有 的方法论 的核心地位 。 ”
( ) 二 总体 性 的 辩 证 法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实质 和 核 心
卢 卡 奇 认 为 , 体 性 的 原 则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核 心 原 总 则 , 马克 思主义体系 中, 在 总体性原 则应 当高 于经济 原则 。 他认 为马克思主 义 同资产 阶级 思想 的根 本 区别 就是 总体
哲学基础的重新思考, 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关键 词 : 卡 奇 ; 卢 总体性 辩 证 法 ; 社 会 和谐
总体性辩证 法 即主 客体统 一 的辩证 法 是贯 穿卢 卡 奇 观点 , 他说 :在 历史 的说 明中强调 经济 动 机 的首 要性 , “ 这 决 《 历史和 阶级 意识 》 书 的主线 。卢卡奇 认为 马克 思 主义 并 不能作为 马克思 主义 同资产 阶级思 想决定 性 的差别 , 一 既 哲学 的本质是总体性 的辩证 法 , 他深入分 析和探 讨 了总体 定 性 的差别 乃是 总体观点 。总体范畴 , 整体 完全优 于各 是马克思 从 黑格 尔那 里 获得 的那 种方 法 的本 质 , 马 性 的辩证 法 , 开启 了研究马克 思主义 的新视 角。反思 卢卡 部 分 , ” 奇 的总体性 辨证法思想 , 对我们 深入认识 当代社 会 的现实 克 思卓越地 把这种 方法改变成 一种全新 的科 学 的基 础。 总 的说来 , 总 体性” 在“ 思想 中 , 卡奇 把 马克 思 主义 卢 问题和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都具有重要 的借 鉴意义 。 实质 视为方法 。他针对 马克思 主义 实质 是什 么 的反问 , 指 卢卡奇 总体性 辩证法思 想的基本 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卢卡奇自己承认,他写《历史和阶级意识》时,是透过黑格尔的眼光看待马克思的,从他所著的《青年黑格尔》也可以看出,卢卡奇获得思想灵感和理论借鉴的,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其中主体——客体的外化、异化——通过外化、异化的扬弃和克服达到主、客体辩证的、具体的统一,这种哲学模式的构筑和完成给了卢卡奇创立和提出物化理论的哲学依据。

卢卡奇将黑格尔哲学模式中的马克思的理论、异化及其克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其中的主、客体关系理论与黑格尔的哲学模式相互交织,形成了卢卡奇自己的物理化理论。

这其中体现着卢卡奇的创造性,即给黑格尔的哲学模式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明显可见的新的社会内容、新的主体和新的阶级立场,是对黑格尔哲学模式创造性的批判继承。

卢卡奇反对离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来谈论辩证法。

他批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说恩格斯在那里根本没有提到历史中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他说,“他(恩格斯——引者注)对最根本的相互作用,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连提都没有提到,更不要说把它置于与它相称的方法论的中心地位了。

然而没有这一因素,辩证法就不再是革命的方法,不管如何想(终归是妄想)保持‘流动’的概念。

”[2] (P50)卢卡奇认为,只有坚持客体和对象的历史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它们。

如果不承认这些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是历史地产生和连续不断的发生变化的,一味要求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科学概念,这只有陷入理论的误区。

卢卡奇认为,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直接存在方式深入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隐蔽内容,了解其本来的历史制约性,把客体当作统一的整体来把握,这就需要运用辩证的总体性方法。

早期卢卡奇用黑格尔主义精神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列宁和卢卡奇关于辩证法基本思想的同异列宁和卢卡奇都反对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批判机会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两人都把辩证法的研究提到首位,而且都着眼于从总体上构思辩证法,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解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哲学体系,他探索和构思的重点是认识、思维的辩证法;而卢卡奇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社会历史哲学,他主要着眼于社会历史的辩证法。

列宁认为,“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

”[3](P89-90)列宁认为辩证逻辑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反映,是认识史的精华,这表明了三者一致的思想。

按照列宁的观点,三者不是绝对的同一,而是有差别的一致,即在本质上的一致。

所谓实质上的一致就是三者在其内容的辩证性上的一致,其一致的客观根源就是物质世界永恒的辩证发展即客观辩证法。

而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都是对客观辩证法的认识和反映,都只不过是对不同的领域的辩证规律的认识和反映,这反映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体现的是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

与列宁将辩证法研究侧重于认识和思维的领域不同,卢卡奇主张在历史领域中理解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应当侧重于历史领域。

马克思是在历史本身中发现了辩证法,“辩证法不是被带到历史中去的,或是领先历史来理解的……辩证法是来自历史本身,是在历史的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的必然的表现形式,并被人们所认识。

”[4](P264)卢卡奇的具体的总体性,把辩证法转变为历史的辩证法。

他认为总体范畴,不仅规定着历史的客体,也规定着历史的主体,是历史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

首先,从客体来说,历史是总体性的历史而非支离破碎的。

他不是个别事物的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同时,历史的总体性也不应该脱离个别的具体的历史事实。

卢卡奇在此把历史的总体性限定在既超越经验现实,又存在于经验现实之中这两方面的辩证理解上。

当他讲这种历史总体存在于经验现实之中时,他强调的是其客观性的一面,当他讲这种历史总体超越经验现实时,仅对一种非中介的直接经验主义的理解时,他强调的是超越现实只能意味着经验世界的客体将被作为一个整体的各个方面或部分去理解和把握,“也就是作为总体的社会状况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历史变化的过程中。

”[2](P1984) 其次,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范畴同时决定着认识的主体,只有假定主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客体的整体才能被设定。

卢卡奇确定总体性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范畴,但这一具体的总体性只能是限于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之中,是关于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是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全面社会活动。

因而主体要了解和认识自身,就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事物。

卢卡奇由此深入到社会历史的内部,找到体现了创造历史,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同一的无产阶级。

他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代表着历史的总体性,才是一种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的主体。

可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始终是置于历史过程中去把握的,他把意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原则与实践性、革命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由于列宁与卢卡奇在辩证法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的差异,异致了两人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走向,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辩证法。

列宁从认识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哲学思想、哲学体系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总结出哲学认识的规律性,通过对规律的研究形成认识论的辩证法;而卢卡奇则根据他的逻辑和方法来理解和阐释辩证法,把辩证法推到历史中去,把主体纳入辩证的相互关系之中,认为主体的自我生成、自我对象化(物化)和扬弃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就是历史。

卢卡奇由此转向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形成了历史辩证法。

在列宁看来,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是哲学史、认识史的总结和精华,他从各个时期哲学思想的分析比较中,总结、概括人类哲学认识的发展规律,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从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的高度,揭露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摆脱危机、克服错误的出路。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从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的高度考察和分析唯心主义,揭露它的认识根源,总结了人类哲学认识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规定和解决了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他尤其重视对规律的研究,并根据辩证法的内容、基本原则、内在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的思路,对辩证法体系的阐述方式作了一些构想,从其理论途径来看,走向了一种认识论的辩证法。

作为“青年马克思的发现者”,卢卡奇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批判,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预测,以及关于无产阶级是真正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主体的揭示。

他提出隐匿在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背后的历史哲学批判逻辑,抓住了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作为立论的出发点来展开他对历史的批判,即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

他引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句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在他看来,被群众掌握的理论已经变成群众的实践意识,它不仅具有普遍性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卢卡奇说:“只有当意识同现实有了这样一种关系时,才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P49)他认为,只有在历史领域内,历史的主体与客体是同一个东西的前提下,意识和现实的统一才是可能。

既然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同一的主体——客体,那么无产阶级意识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之间本质上就具有了同一性,在这个前提下就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同一。

卢卡奇反对单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待理论,而是从历史主义原则出发,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上联系到无产阶级意识,认为无产阶级意识是其作为历史中同一的主体——客体所具有的意识,只有这种意识才具有理论的普遍性和对现实把握的总体性。

他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出发提出其历史理论,其历史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历史观。

可见,从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和阐述来看,辩证法不是科学方法的逻辑,也不是辩证的规律和范畴,而是批判现实的武器,是革命批判的学说,卢卡奇由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从理论上走向了历史辩证法。

四、在比较中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特点比较列宁和卢卡奇的辩证法的同异,可见列宁和卢卡奇通过辩证法创造了两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当然,比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他把总体性的优先性凌驾于经济之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所作的黑格尔式的歪曲,他并未能用其主客体的辩证法解决好客体性对主体性的制约问题,未能完全划清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界限,从而削弱了他历史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在对主体性的理解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制约,从而陷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二律背反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未能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他回溯到黑格尔并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的另一种传统,即西方马克思主义。

因而对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剔除和超越其错误和不足,吸取其合理因素。

将其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作比较,也是为了看到比以往更多一些的肯定的因素和成分,更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它。

从一定意义上说,卢卡奇的具体的总体性范畴是对列宁辩证法思想的补充和发展,卢卡奇强调主体及其意识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只有形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主客体同一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对列宁辩证法所强调的客观法则和规律的重要补充,使辩证法的内涵更加丰富,有了超越性的发展。

在哲学的理论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为一种研究生活世界及其实践问题的哲学理论,其对前人思想遗产的批判继承,也都是通过同时代思想成果的批判熔铸而实现的。

尽管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创立了种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但他们都是从各个角度、不同方面探讨和思考着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因为如此,对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众多理论形态中,到底谁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我们很难下一定论。

比较列宁与卢卡奇的辩证法,我们无疑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性和个性相互渗透的哲学。

个体化的失落和哲学流派的单一化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就要通过多流派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争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不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展开理论对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其反思功能和对话功能将日益突出,体系也将日趋完善化、科学化和时代化。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处于探索和未完成状态的思想体系,它随时准备吸纳各种哲学思潮研究的积极成就和各门科学的优秀成果,从而显示出它相较于其它思想体系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