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

合集下载

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出辞这个修辞手法;(2)学生能够掌握出辞这个修辞手法的含义、特点、运用;(3)学生能够分析出辞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出辞这个修辞手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出辞这个修辞手法;(2)熟练运用出辞这个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1)分析出辞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2)运用出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出辞这一修辞手法的含义、特点、运用。

2.分组讨论法:学生分为若干组,讨论文章中的出辞用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个人写作法:让学生自己写一篇文章,尝试使用出辞这一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内容1.了解出辞这一修辞手法。

2.掌握出辞这一修辞手法的含义、特点、运用。

3.分析出辞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出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现代小说等,让学生了解到文章中常常使用的修辞手法。

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出辞”这一修辞手法,如果了解,请简单介绍它的含义;如果不了解,请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种修辞手法。

2.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板书等方式,向学生详细讲解出辞这一修辞手法的含义、特点、运用,并用例子说明。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分析一篇有出辞用法的文章,并讨论出辞在文章中的作用。

4.展示并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为全班展示他们所分析的文章,并说明其中出辞的运用方法及作用。

其他同学针对这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出辞气远鄙倍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出辞气远鄙倍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出辞气远鄙倍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曾子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主张修齐治平、内省慎独、以孝为本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出辞气远鄙倍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出辞气远鄙倍》教案教学导航:⒈ 认识孔子所说的“雅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⒉ 认识交际语言讲求技能的重要意义。

⒊ 积存一些文言诗词。

㈡导入:语言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心灵的外观。

“言语”是孔门四科之一,对语言的的重视是孔子尚文思想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认为安排人的语言的应当是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域。

㈢解题: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讲求言辞腔调,就会阔别粗俗与乖戾。

【8.4】基础知识归纳:① 贵:重视② 动:整肃③ 容貌:仪容举止④ 色彩:相貌古义色彩今义⑤ 鄙倍:粗野乖张。

鄙。

粗野,猥琐。

倍,通“背”,乖戾。

⑥ 笾豆之事:礼仪的细微末节。

⑦ 有司:掌管祭奠礼仪事务的官吏。

章节解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有引出话题的作用。

君子在道德上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一是“动容貌。

斯远暴慢矣”,强调了礼对举动容貌方面的指导作用;二是“正色彩,斯远信矣”,强调了礼对外在表情和内在感情方面的指导作用;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强调了礼对语言语气方面的指导作用。

礼养于中则行于外。

打好礼的思想基础,言谈举止就会合于礼。

这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

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15.8】章节解析:可与言,就是可以与他谈论学问道德,遇到可以与言学问道德的人,而不与他谈论,便不能在德学上与他相互商讨,当面错过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这叫做失人。

反过来说,遇到不可与言的人,而与他交谈,不管言学问,言道德,都是浪费言语,这叫做失言。

知者,就是智者。

失人,失言,都是不智。

智者有知人之明,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举例说明:历史上范睢见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

工作语文关于《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_说课稿

工作语文关于《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_说课稿

工作语文关于《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太康一高焦文林程爱芝一、教材《出辞气远鄙倍》是语文版高中教材选修课《选读》的第九课。

《选读》是新课程教材“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

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评价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包括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精神品格,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等方面。

《选读》的课文按主题编排,全书共15课,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让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出辞气远鄙倍》编入“学习与教育”类,侧重讲语言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辨析古今词义,积累文言词汇。

2.技能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文明用语习惯。

3.情感目标:认识文明用语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明用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 / 8四、教法与学法(1)诵读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注释、查阅字典,准确掌握课文生僻字词读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诵读课文。

诵读形式分三种:一是教师范读,学生留意关键语句的读音;二是请语文成绩中等的学生个别诵读,以发现学生诵读中在字音、断句、节奏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学生齐读,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在课堂上,每章内容学生至少读三遍。

(2)讲解法。

理解实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把握孔子关于言语主张的前提。

因此,教材注释里提到的词语,提醒学生自学;学生比较生疏的词语,就作些必要的讲解;关键的语句,也为学生提供解释、翻译方面的帮助。

如,课题,就给学生比较具体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个语句的同时,对本课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出辞气远鄙倍辞气:言辞语调远:远离,形容词作动词鄙:粗野,鄙陋倍:通“背”,乖戾、乖张(性格、语言、行为别扭,不合情理) 2 / 8出辞气远鄙倍: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做到文雅、和气,体现人文关怀。

《出辞气远鄙倍》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出辞气远鄙倍》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孔子既反对巧言令色,又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这 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孔子的主张对我们今天从事言语交 际有什么启示?
孔子重视“礼”,“礼”既指制度、规范,又指个人礼仪、礼节、 礼貌,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礼仪是集中体现“礼”的机会和载体(如 今天的庆祝会、升旗仪式等),礼仪需要庄重、严肃的气氛,才能体现 出礼的重要和必要,也才能让人们在礼仪中受到礼的教育和熏陶。而 “雅言”则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则是教育和规范人们礼仪 的基础和基本手段、途径,每个人从小就从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和培养, 接受正规的“雅言”教育。如果不用“雅言”,则将误人一生。
——钱穆《论语新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二 归纳总结
孔子认为得体的言辞的核心是什么?
02
“辞达 而已矣”
04
两者的区别在于说话的出发点和内容不同,前者是虚情假意,即所谓 “鲜矣仁”;而后者则出于“仁”的目的,以诚信为本。
我们今天要重视语言交往,重视表达说话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说 话能力有专门的要求。语文能力为“听、说、读、写”,其中“说”是口头 表达,“写”是书面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两者同等重要。
文 本 01 解 读
归 纳 02 总 结
拓 展 03 延 伸
一 文本解读
“出辞气远 鄙倍”是什 么意思?
讲究言辞语调,就 会远离粗俗和乖戾。
曾子为何要说 “鸟之将死, 其鸣也哀;人 之将死,其言 也善”?
引出话题。 曾子和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 立的。曾子在临死前,他还在试 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方 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 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 重视的三个方面。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

出辞气远鄙倍的含义
01

气质、修养。
02

远离、避免。
03

粗俗、浅薄。
04

违背、背离。
出辞气远鄙倍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个人修养
通过文雅得体的言辞,展 现个人良好的气质和修养 ,提升个人魅力。
促进人际关系
恰当的言辞能够更好地与 他
文雅得体的言辞是社会文 明进步的体现,能够促进 社会和谐发展。
Part
05
出辞气远鄙倍的未来发展
出辞气远鄙倍技巧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表达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探索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使出辞气远鄙倍技巧更加生动和形象。
深度学习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大量语料库,发现新的语言规律和技巧, 进一步提高出辞气远鄙倍的表达效果。
跨领域合作
与其他艺术领域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合作,借鉴其表现手法和技 巧,丰富出辞气远鄙倍的艺术表现形式。
《出辞气远鄙倍》 ppt课件
• 出辞气远鄙倍的概述 • 出辞气远鄙倍的技巧 • 出辞气远鄙倍的实践应用 • 出辞气远鄙倍的案例分析 • 出辞气远鄙倍的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出辞气远鄙倍的概述
出辞气远鄙倍的含义
出辞气远鄙倍
指说话要文雅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浅薄的言辞。

说话的表达方式。

言辞、措辞。
出辞气远鄙倍的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
出辞气远鄙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 的道德规范和修养要求,源于古代的 礼乐文化。
儒家思想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 文雅得体的言辞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 现,因此在教学和教育中注重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论语选读之九出辞气远鄙倍PPT学习教案

语文论语选读之九出辞气远鄙倍PPT学习教案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 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 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 言善辩,有口才。 (3) 御:防御,对付。
(4)口给:言第语23页/共便34页捷、 嘴快话多。 (5)不知其仁:指有口
「评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 冉雍的评论,提出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人 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 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 伶牙利齿,这两者在 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 善说的人肯定第2没4页/共有34页 仁 德,而有仁德者则不
第10页/共34页
这种人,我们日常 生活中也会遇到, 有点像日本电影明 星高 仓键塑造的那
些形象,那可比那 种唠唠叨叨,叽叽 喳喳说个不停 的人
厉害多了。所谓言 多必失,话说多了 威信也就降低了, 说上 十句抵不上人 家一句,让人第不11页/得共34页 要领。
14-25蘧伯玉(1)使人于孔子,孔子 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 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第2页/共34页Fra bibliotek【读解】
钱穆《论语新解》
容貌颜色辞气,喜怒哀乐
之所由表达。鄙之与雅,倍之
与顺,正之与邪,信之与伪,
暴之与和,慢之与庄,即中节、
不中节之分。后人皆喜读《孟 子》、《中庸》,若其言之阔 大而高深。然曾子此章,有据 有守,工夫平实,病危临革而
犹云云,可见其平日修养之诚 且固。言修身者,于此不当忽。
淮南子原道篇:“蘧伯玉年
7-15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 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 “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 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 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 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 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 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 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九出辞气远鄙倍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九出辞气远鄙倍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九 出辞气远鄙倍修养是一束温煦的阳光,闪耀着晴朗的美丽。

修养是一缕清新的风,自自然然,清清爽爽。

修养是一种成熟、奋进的气质。

修养是一种热情、友善的风度。

修养是一种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修养是一种对万物的谅解和豁达。

修养请从语言文明开始。

修养请从远离鄙陋出发。

一、字音笾.豆(biān) 三愆.(qiān) 闵之骞.(qiān) 蘧.伯玉(qú) 裨谌..(pí chén) 口给.(jǐ) 恂.恂如(xún) 踧踖..(cù jí) 二、通假字1.斯远鄙倍.矣 倍,通“背”,乖戾 2.知.者不失人 知,通“智”,聪明 三、一词多义1.疾⎩⎪⎨⎪⎧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重病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厌恶、憎恨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快 2.鄙⎩⎪⎨⎪⎧①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粗野,鄙陋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俗③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浅陋、无知,这里是目光短浅 3.寡⎩⎪⎨⎪⎧①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少,减少②不患寡.而患不均 少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夫的人4.言⎩⎪⎨⎪⎧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名词,话语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动词,说③有德者必有言.名词,指有价值的言论 5.也⎩⎪⎨⎪⎧①其鸣也.哀 句中助词,表停顿②伯夷、叔齐何人也. 疑问语气词,呢③古之贤人也.语气词,表判断 四、词类活用1.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2.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形容词作动词,减少 3.屡憎.于人 使动用法,使……讨厌 4.朝.,与下大夫言 名词作状语,上朝的时候 五、古今异义1.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古义:仪容举止。

今义:相貌。

2.正颜色..,斯近信矣 古义:脸色神情。

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③颜料或染料。

3.夫人..不言 古义:这个人。

语文版《论语《出辞气远鄙倍》评课稿

语文版《论语《出辞气远鄙倍》评课稿

语文版《论语《出辞气远鄙倍》评课稿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的智慧思考。

其中,《论语·子罕》一则,是关于孔子对于言辞的思考和态度的重要篇章。

本评课稿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论语·子罕》中的《出辞气远鄙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含义和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本解读文本内容回放《论语·子罕》中有一句话:“子曰:‘出辞气远鄙倍,斯则众人共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说话得体,气息恰当,则会受到众人的赞叹和称赞。

”理解与思考1.“出辞气远鄙倍。

”孔子用“辞气”来形容言辞,他认为言辞应该字正腔圆,表达得体,既要有深度有内容,又要让人听得懂。

2.“气远鄙倍”是指用言语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与他人进行交流,不受局限且倍感亲切。

3.“斯则众人共说。

”孔子认为,如果我们的言辞完善得体,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就能够获得众人的称赞和赞叹,取得与他人的共鸣。

总结通过对《论语·子罕》中的《出辞气远鄙倍》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非常重视言辞的表达和传播,他认为通过说话可以影响他人,产生共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言辞,在交流中努力做到准确清晰、言简意赅,以期产生理解与共鸣。

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出辞气远鄙倍》这句话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言辞相关的知识,如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的写作技巧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使学生在写作和言辞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2. 语文阅读与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子罕》、了解孔子的思想,从中获取更多的智慧和思考。

同时,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孔子在言辞方面的看法,并借此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言辞表达是否得体,如何改进和提升。

3. 议论文写作可以以《出辞气远鄙倍》为话题,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言辞表达的议论文。

语文版-语文-高二语文版论语选读课件 主题二 第九课出辞气远鄙倍

语文版-语文-高二语文版论语选读课件 主题二 第九课出辞气远鄙倍

8.孔子为何赞叹蘧伯玉的使者? 点拨:使者的回答反应敏捷,词义恰当,不卑不亢,既为自 己的主人自谦,又明白暗示出自己主人的可敬品格。虽自谦 而不失身份,语意曲折微妙,言简意赅,所以得到了孔子的 赞叹。
9.子贡有怎样的谈话技巧?请结合文意及注释分析。 点拨:子贡借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让位的事来试探孔子对卫 出公与其父争位一事的态度,并由孔子肯定伯夷、叔齐的做 法,而知孔子不赞成卫出公。这样,子贡既委婉地探知到了 孔子的观点,又没有引起孔子的不悦,体现了子贡委婉的表 达艺术。
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 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 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也就是说,君子要整肃自己的仪容举止,端庄自己的脸色神 情,注意自己的言辞。孔子重视语言不尚文饰,朴实无华,话 说到点子上,一语中的。但并不是不要求有文采,更要求说话 要看对象,有技巧。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裨谌草.创之 (2)雍也仁而不佞.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御人以口.给.
草:_粗__略_________________ 佞:_有__口__才_______________ 鲜:_少___________________ 口给:应 ___对__敏__捷__,__能__言__善__辩_
[突破词句]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鲁人为.长府 为:做__,__指__下__文__的___“__改__作__”__,__即__“__改__建__”
(2)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使:派__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寡: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_减__少___

出辞气远鄙倍教案(两课时)

出辞气远鄙倍教案(两课时)

授课班级: 时间: 月 日《论语》选读课题:《出辞气远鄙倍》编写人:陈晓洁 审定:王邦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

⒉认识交际语言讲究技巧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学习掌握本课中的文言知识点。

【学习难点】:交际语言的技巧。

【学习时数】:第一课时【相关连接】•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的讲堂上准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 “难!”老师从眼睛圈儿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

我告诉你一件事—— •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儿,合家高兴透顶了。

满月的时候,就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的一点好兆头。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

‟他于是得到了一番感谢。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他于是得到了一顿大家的合力痛打。

• 说要死是必然,说富贵的许谎。

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你......” •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

那么老师,我的怎么说呢?• “那么,你的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

阿吁!哈哈!hehe !he ,hehehehe !‟”【自主学习】1.字音字形笾( ) 愆( ) 瞽( )蘧( ) 裨谌( )( )佞( )口给( ) 恂恂( )便便( ) 訚訚( )与与( )踧踖( )( )课前自主学习课时目标呈现备 注2.重要词语(1)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粗野,鄙陋备注(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待人不当或错过人才(3)侍于君子有三愆.:过失(4)仍.旧贯,如之何:沿袭(5)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切中要害(6)辞达.而已矣:表情达意(7)巧言令.色,鲜.矣仁:令,美好的;鲜,少(8)雍也仁而不佞.:有口才(9)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3.通假字(1)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通“背”,乖戾(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通“智”,聪明4.古今异义(1)动容貌..,斯远鄙倍矣古义:今义:(1)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2)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古义:这个人今义:指妻子,一般用在外交场合(3)有言者不必..有德古义:不一定今义: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词类活用(1)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2)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整肃(3)正.颜色,斯近信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4)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2015——2016(上)淮阳中学教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6.虚词用法(1)为⎩⎨⎧ 鲁人为.长府:做,改作,动词夫子何为.:做,动词夫子为.卫君乎:读wèi ,帮助,介词为.命,裨谌草创之:草拟,起草,动词(2)也⎩⎪⎨⎪⎧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句中表停顿语气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句末表否定语气伯夷、叔齐何人也.:句末表疑问语气古之贤人也.:句末表判断语气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句末表肯定语气雍也.仁而不佞:句中表停顿语气(3)焉⎩⎨⎧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代词,他不知其仁,焉.用佞:疑问代词,哪里7.特殊句式(1)夫子何为:宾语前置(2)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被动句(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4)巧言令色,鲜矣仁!8.成语积累(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将死时,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死时,说的话是善意的。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九出辞气远鄙倍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九出辞气远鄙倍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教学重点:
1.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动量的概念和意义。
2.利用公式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观察,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量的概念和意义。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选修3-5》物理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学术期刊:提供物理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如“Physics Review”、“Physics Education”等,供学生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
4.拓展支持:
-教师指导: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同学互助: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家长支持: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动量守恒定律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动量守恒定律重点,强调动量守恒定律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动量守恒定律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演示文稿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演示文稿
书面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两者同等重要。
第十六页,共47页。
孔子在文化教育和主持礼仪时为什么要用“雅言” ?你对学习和推广现代“雅言”——普通话有什么看法?做得 怎样?
提示 孔子重视“礼”,“礼”既指制度、规范,又指个人礼 仪、礼节、礼貌,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礼仪是集中体现“礼”的 机会和载体(如今天的庆祝会、升旗仪式等),礼仪需要庄重、 严肃的气氛,才能体现出礼的重要和必要,也才能让人们 在礼仪中受到礼的教育和熏陶。而“雅言”则是礼仪的重 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则是教育和规范人们礼仪的基础和 基本手段、途径,每个人从小就从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和 培养,接受正规的“雅言”教育。如果不用“雅言”,则 将误人一生。现在提倡普通话,作为一种全国性交流的、 规范的、文明的“雅言”,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精神文 明建设尤显必要。
第八页,共47页。
答案 (1)粗野,鄙陋 (2)待人不当或错过人才
(3)过失 (4)沿袭 (5)切中要害 (6)表情达意 (7)令,美好的;鲜,少 (8)有口才 (9)形容词词尾,相当 于“……的样子” 3.通假字 (1)出辞气,斯远鄙倍.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倍”通“背”,乖戾 (2)“知”通“智”,聪明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47页。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
第二页,共47页。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 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轨迹。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 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 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 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 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 功于阅读。”

九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

九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

九出辞气远鄙倍-语文版《论语》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出辞气远鄙倍”教义。

2.掌握本篇《论语》的文本意义和深层含义。

3.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理解与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论语》的文本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析和分析。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出辞气远鄙倍”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来引导学生对于本篇《论语》的初步了解,让学生对本篇的故事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引导学生谈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切入教学主题。

2.展示两个人之间相处默契的图片或视频,引入“出辞气远鄙倍”的教义。

2.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阅读本篇《论语》。

2.教学分析:采用具体案例来分析本篇《论语》的文本含义,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本篇的精义。

3.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温故而知新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读懂历史文化,从而思考为什么“出辞气远鄙倍”是《论语》中的经典教义。

3.教学扩展活动1.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2.填空与解释:针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填空和解释相关问题,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3.写作练习:通过一些文章或故事,让学生写一篇与“出辞气远鄙倍”教义相关的文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引入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紧密结合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迅速领悟本篇文章的文本含义,并理解和掌握相关教义。

通过扩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

教学后,要及时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细节上不断完善,加强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
1.认知目标:辨析古今词义,积累文言词汇。

2.技能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文明用语习惯。

3.情感目标:认识文明用语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明用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诵读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注释、查阅字典,准确掌握课文生僻字词读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诵读课文。

诵读形式分三种:
一是教师范读,学生留意关键语句的读音;二是请语文成绩中等的学生个别诵读,以发现学生诵读中在字音、断句、节奏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学生齐读,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在课堂上,每章内容学生至少读三遍。

(2)讲解法。

理解实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把握孔子关于言语主张的前提。

因此,教材注释里提到的词语,提醒学生自学;学生比较生疏的词语,就作些必要的讲解;关键的语句,也为学生提供解释、翻译方面的帮助。

如,课题,就给学生比较具体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个语句的同时,对本课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出辞气远鄙倍
辞气:言辞语调
远:远离,形容词作动词
鄙:粗野,鄙陋
倍:通“背”,乖戾、乖张(性格、语言、行为别扭,不合情理)
出辞气远鄙倍: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做到文雅、
和气,体现人文关怀。

(3)探究法。

选取重点实词,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积累,探究词义,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结合语言积累,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

例、
疾(疾病→疾苦→缺点→厌恶→妒忌)
基本意义:
疾病,指一般疾病。

有时指“重病”,如文中“曾子有疾”。

同义词是“病”,病重。

引申义:
①疾苦、痛苦: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萧丞相世家》)
②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③厌恶、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论语》)
④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孙膑传》)
(4)直译法。

针对学生文白对译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根据学生口头翻译文言文中存在的随意添加、遗漏词语,文白夹杂等问题,教学生“直译”的方法,即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将文言对译成现代白话,特别注意将文言文里的单音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例,
文言文:动容貌,远暴慢。

↓↓↓↓↓
现代文:整肃仪容举止,远离粗暴、怠慢。

(5)情景法。

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引入了“情景法”。

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体味,引入带有情景鲜明的故事,让学生体味语言的妙处。

如教学中引入电视剧《鲁智深》片断: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
削发为僧。

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鲁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
鲁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鲁智深:(犹豫)……
法师:(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鲁智深:知道了。

要叫鲁智深不近女人,不饮酒,他能做到。

倘要叫他容忍世间恶人,实在难办。

但此时若回“不能”,则法师必不收留他,他便无藏身之处了。

因此来了个灵活应付,回答“知道了”,法师面前过了关,又不违背自己的人生原则,两全其美。

从这个意义上,鲁智深“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二是要求学生三人编为一个语言情景小组,自主创设语言情景,设计文明用语。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本课前三章。

教学步骤分为“课堂导语”和“课文理解与探究”两大板块。

“课堂导语”采用故事导入法。

用两个故事异入新课:一个是《西游记》里唐僧让猪八戒去问路的故事;另一个是温总理到云南视察灾情一事,以引起学生对语言的重视。

“课文理解与探究”是课堂的核心内容。

“课文理解与探究”有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章为例):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甲朗读第一章,学生乙点评朗读情况,纠正可能出现的误读。

如,“笾”应读“biān”。

(2)温习注释里与第一章相关的重点实词、虚词。

(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利用注释阅读文言文、积累实词、虚词的习惯)
贵:重视
所贵:“所”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即“看重的”。

道:礼仪
动:变动,这里指整肃
2.一词多义的归纳、探究。

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找到与探究的重点词语相关的例句、并结合语境体味含义,探究基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3.学生甲翻译第一章,学生乙补充、纠正可能出现的误译。

提示学生翻译遵循“直译”的原则,不可随意添加、遗漏原文词语,不可文白夹杂。

4.内容理解、探究
(1)曾子为什么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学生探究:……
教师归纳:曾子与孟敬子的政治立场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之前,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一方面表白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有引出话题的作用。

“鸟畏死,病作痛,故鸣哀;人将故(死),恋生活,故言善。

”这是拉开话茬。

接下来,曾子说出了君子在道德上应该重视的三个方面。

(2)曾子认为在礼仪方面,君子应该重视的有哪三个方面?
学生探究:……
教师归纳: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强调了对举止容貌方面的指导作用;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

”强调礼对外在表情和内在感情方面的指导作用;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强调礼对语言语气方面的指导。

礼养于中则行于外。

打好礼的思想基础,言谈举止就会合于礼。

这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

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1.板书设计的原则:书写简明,思路清晰,实用精当
2.板书展示:
容貌:仪容举止(今:相貌)
君子重礼仪颜色:脸色神情(今:色彩)
辞气:言辞语气(今:表情、内容)
躁:浮躁,急躁,不沉稳
言辞有“三愆”隐:隐瞒,不坦荡
瞽:盲人,没眼色
1.设计作文的原则: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2.作业展示:
(1)背诵并默写第一至三章。

(2)让学生收集社会生活中不得体用语三条,并提出改正意见。

(3)师生之间交流设计三条学生使用的文明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