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中西方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
改革内容:加强 公务员的职业道 德教育,提高公 务员的专业技能 和素质
发展趋势:更加 注重公务员的终 身学习和职业发 展,加强公务员 的培训和考核
挑战与机遇:面 对全球化和信息 化的挑战,需要 不断创新和改进 公务员培训制度, 以适应时代的发 展需求
改革背景:随着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公务员素质和能 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培训方法:中国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法,西方则采用互动式教学、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
培训时间:中国的公务员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而西方的公务员培 训时间较长,一般为一年到两年。
培训效果:中国的公务员培训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 平,而西方的公务员培训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高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培训方法:采用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 考察等多种形式
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 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业务 知识等
培训周期:一般为一年,分 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提
升培训三个阶段
培训考核:通过考试、论文、 实践等方式进行考核,合格 者颁发培训证书
培训内容:中国注重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西方则注重管理技 能、领导力、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西方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公务员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强调培训 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西方公务员培训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培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Part Three
评估标准: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 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面试、笔试、模拟工作等 评估周期: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公务员持续提升能力 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与晋升、加薪等挂钩,激励公务员不断提升自己
第二讲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案例
行。地方政府、州、市级官员的培训主要在哥伦比亚大学、 毕克高级培训中心之类的地方进行。
对美国公务员制度的
评价
选拔贤能和功 绩制是美国公 务员运行机制
的两大特色
“美国文官制度在发 现人才,使用人才方 面是非常大胆的”、 “不论资排辈,凡合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职位分类
以精密细微和繁琐 著称于世的职位分 类是美国公务员制 度的一大特色
职位分类:1、按职位的 性质把各种职位分成若 干类;2、在类之下再按 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 繁简,所需要教育程度 、技术精细划分为若干 等级。
与美国公务员制度改革
公务员制度改革背景
政府管理机构的不断膨胀 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政府管理程序冗繁复杂 办事拖拉,时间浪费严重 政府管理绩效降低 行政运作成本在逐步提高
在他的第一任期内,任职的官员非裔美国人占14% ,西班牙裔占6%、亚裔占3%,土著人占1%,少数族 裔总共占了任命官员的25%,1993年他任命的官员 中女性占了31.3%(246名任命者中有76人为女性) ,在第二任期的1997年,女性占28.9%(128名任命 者中有31人为女性),克林顿政府任命女性官员的 比例远远高出以往前几届民主党政府。
1885年,参照普鲁士法及有关公务员 法规,制定并颁布了日本历史上第一 个现代公职任用制度的法律《官吏纲 要》。
《官吏纲要》的主要内容
1、所有官吏必须绝对忠实于国家与 君主;
2、革除官吏恩赐制,个人徇私制及 徇私舞弊,任人为亲陋习;
3、规定录用官员必须通过考试,再 由考试委员全面考查考生的年龄、品 行、健康及才能然后选用;
90年代的日本工资制度的改革
03 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西方文职官员制度的演变 3、政党政治——政党分赃时期 西方文官制度政党分赃制的兴起有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当时的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对国家的统治权已经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封建 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已经不再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相 反,资产阶级内部的政治冲突还是占据了主要的政治舞台,政党政治开 始出现,政党分赃制也有了其用武之地。 政府的功能的大大扩张,掌握政府职位也成为了保证相应政党政治影 响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执政党对于在政府职位上安插自己信任的人员非 常重视。 随着民主原则的深入人心、普选制度的确立,担任政府职位被认为不 再像过去一样需要高不可攀的个人素质,相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工 作,因此政治竞争并且政治竞争的胜利者攫取公职一度被认为是天经地 义的事情。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二)美国 《彭德尔顿法》的内容: 2、公开的竞争性考试为选拔文官的手段,且录 取官员须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择优原则,在正式 任命以前应当有一个试用期,应该者不得提供参 议员或众议员写的推荐信。必须有不少于10%的 联邦文官应通过上述途径产生,且总统可以视以 后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加这类职位。
(一)英国 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政府的官员因此被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随内阁更迭而进退的政务官,另一任是常任的事务 官即文官。事务官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录用,录用后若无 过失即终身任职,年老退休依法享有领取退休金的权利, 事务官任职期间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从而在当时两党轮流 执政的条件下可以保证行政工作的效率和基本政策执行的 连贯性。 1870年枢密院最终确定,除外交、内政两部以后,其他 各部的职缺均应由公开竞争、考试合格者担任,否则无权 享受退休金待遇,英国文官制度至此基本形成。
西方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1.政治与行政二分论
2.行政管理的职业主义倾向
二、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工业经济发展
三、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政治条件 ——政治改革需要
四、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
五、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
政党分肥制 功绩制
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标志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三、公务员制度的国际化
1.联邦德国公务员制度
1949年颁布 《德意志联邦基本法》
2.法国的文官制度
1945年设立文官管理局 1946年颁布公务员法
3.日本的公务员制度
1947年制定《国家公务员法》
4.其他国家
四、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 1.贯彻公开、平等、竞争原则 • 2.奉行“政治中立”原则 • 3.“通才型”与“专才型”用人标准 • 4.实行“两官分途” • 5.功绩制原则 • 6.形成公务员利益集团
第二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的建立和发展
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公务员制度 首先产生在英国
英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官员制度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东印度公司换届 表现
克里米亚战争失利
1870年枢密院令的颁布标志文官制度正式建立。
二、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个人徇私制
公务员制度在美国的 进一步发展
公务员为什么起源于英国
公务员为什么起源于英国
总的来说,英国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产物。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制度逐渐代替封建主义制度,而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则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英国的官员制度却阻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时英国政府官员制度由带有封建色彩的“恩赐官职制”转为带有资产阶级烙印的“政党分肥制”。
政府将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由于在政府事务官员的选拔上任人唯亲、重党派关系而轻管理才能等弊端严重存在,很多经济部门对英国显贵来说是个“肥缺”,结果使得经济部门内部日益腐败,严重影响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这样的官员显然不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具有高效率、保护与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廉洁政府。
东印度公司换届和克里米亚战争失利就是这个时期的两个明显事件。
1855年2月,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新上台的内阁为平息国内怨气,迎合舆论,于5月颁发枢密院令,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办理各级公务员的选拔考试事宜,从而为英国最终形成公务员制度奠定基础。
1870年6月,英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加上已有的一整套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产生。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演变28页PPT文档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 洛克:立法/执行/对外权 孟德斯鸠:立法权/行政权力(有关 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司法权 (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分权:纵向分权/横向分权 制衡:立法/司法/行政。
四、西方数国公务员制度演变
(一)英国 (二)美国
(一)英国公务员制度演变
英国文官制度背景 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 枢密院令 调查委员会 富尔顿报告 下一步行动方案
考录:1832,《选举法》;
1833,政府考试补缺制度:择优录用。
★诺斯科特-杜廉报告
1853年,首相委派;1854年报告—在英 国做官的都是碌碌无为之流。 四项改革建议:1.将政府的行政事务分为智 力工作和例行/机械工作:前者为行政管理 和政治性职务,考任(大学);后者为例 行性职务;2.初任人员应该按规定年龄从 学校毕业,通过竞争性考试表明具有通才 智力后择优录用(1870年)。3、对各部 人员统一管理,互相转调和提升。1919, 文官全国一体化;4.实行功绩制。官员提 升基于工作成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职位 的提升,以上级年终考核为依据。低级事 务人员提升以年资为依据。
泼莱藩委员会
1875,调查文官录用、晋升、等级结 构——第一等级人员过多,一些简单 事务也由第一等级人员担任,人浮于 事;临时抄写人员管理不规范。 1876,政府枢密院令——裁减第一等 级人员数量;将第二等级人员划分为 成年级和学童级;设置抄写级,按件 计酬。
理德利委员会
1886年至1890年,旨在调查文官等 级结构:原文官两大类过于简单, 界限模糊。 建议:改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 划分办法;提高第一等级人员标准, 限制其数量;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 级内部又划分3个级别
建议:1.成立文官事务部、文官学院;2.调 整录用制度,考试趋于实用,面试为主,扩 大录用范围;3.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录用,重 视专家和技术人员;4.从1971年起,实行公 开结构,文官可跨类别晋升;5.鼓励文官在 不同部门和职位间交流。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四、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现状
(五)德国的例子 1、德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所服务的机构的层级划分的。即有联 邦(国家)公务员、州(地方)公务员和城镇政府公务员。其 中,联邦政府公务员大约占全体公务员的10%(也就意味着是全 体劳动力的的1.5%)。虽然联邦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的个人收 入(称为俸禄)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法律也允许各州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务员的收入进行一 定幅度的调整。因此,德国公务员的收入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其中,联邦公务员的工资是严格按照法律执行的,一般而言, 他们的收入是低于地方、特别是富裕地区的公务员的。当然, 这样的分类往往还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德国也有法 律规定,对于特殊人才,经过财政部批准,可以给予特殊的薪 金政策。
➢ 政府的功能的大大扩张,掌握政府职位也成为了保证相应政党政治影 响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执政党对于在政府职位上安插自己信任的人员 非常重视。
➢ 随着民主原则的深入人心、普选制度的确立,担任政府职位被认为不 再像过去一样需要高不可攀的个人素质,相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 工作,因此政治竞争并且政治竞争的胜利者攫取公职一度被认为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尤其是在政党分赃制 过度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开始根据本国的 具体情况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其中两个标志 性的制度设计是:
03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二)美国 1829年,杰克逊总统倡导“官职轮换说”,认为担任
政党官职是选举胜利者的权利,即所谓的政治分赃制。政 党分赃制实行三十多年以后,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裙带 关系盛行,政治活动不稳定。在1872年大选的时候,两党 都提出要实行功绩制,反对分赃制。但是现实中的改革进 行非常缓慢。1881当,当时的加菲尔德总统被一名求职不 成功者暗杀后,对文官制度的改革终于被摆上了政府议事 日程。 1883年,联邦国会终于通过了《文官法》即《彭德 尔顿法》,对美国的文官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确立了美 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二)美国 《彭德尔顿法》的内容:
2、公开的竞争性考试为选拔文官的手段,且录 取官员须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择优原则,在正式 任命以前应当有一个试用期,应该者不得提供参 议员或众议员写的推荐信。必须有不少于10%的 联邦文官应通过上述途径产生,且总统可以视以 后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加这类职位。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西方文职官员制度的演变 3、政党政治——政党分赃时期
进入19世纪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议会民主政治进 一步深入发展,随着议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权力地 位的建立,政党政治也开始发展起来。在这种政党民主政 治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英国的两党制开始形成。但是在 这种两党制的政治体制中,如果在民主选举过程中出现了 执政党的变更,新当选的执政党往往会将政府的行政人员 进行大规模的换班,新当选的执政党将官职作为政治战利 品,公开地进行职位分赃。这在造成了行政机关的人事组 成和工作严重不稳定现象的同时,也造成了行政机关工作 人员素质的严重下降。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改革前瞻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变迁及共改革i瞻 i i
文 耀
( 武汉 大 学 , 北 武 汉 407 ) 湖 302
【 作者简介】 文耀(9 5 )男 , 1 8. , 汉族 , 四川苍溪人 , 汉大学政 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硕士研 究生, 武 研究方 向为政府管理 与改革。 【 摘 要】 西方公务 员制度起 源于 1 9世纪后期 , 是为适 应工业社会和政府管理 的现代 化而逐 渐发
杰 克 逊 总 统 以 “ 流 担 任 官 职 ” 名 义 , 换 了 15 轮 的 撤 /
sr ie 成 为 流 行 术 语 , cvl e ie 被 广 泛 指 代 evc ” “ ii s r c ” v 在 公 务 员 制 度 正 式 建 立 以 前 , 方 传 统 的 官 员 西
作 为 现 代 政 府 管 理 的 核 心 建 构 ,公 务 员 制 度 ( 官制度 ) 源于 1 文 起 9世 纪 后 期 。 公 务 员 ” 词 来 “ 一 自英 文 “ iis ra t , cvl是 指 区 别 于 1 cvl e v n” “ ii ” 8世 纪 东 印 度 公 司 军 事 人 员 的文 职 官 员 , s ra t 本 是 源 于 “ev n ”
收 稿 日期 :0 9 0 — 8 2 0 - 9 2
20 09年第 6期
文耀 : 西方公务 员制度的起 源、 变迁及其 改革前 瞻
8 7
将 职 位作 为肥 缺 公 然 “ 赃 ”容 易 出现 任 人 唯亲 、 分 , 营 私 舞 弊 等 腐 败 现 象 。 次 , 员 的 任 命 出 于 政 治 其 官 考 虑而 非工作 实 际 , 昏庸 无 能 之 辈 大 量 涌 入 政 府 部 门 , 功 受禄 者甚 众 , 政效 率 丧 失殆 尽 。 次 , 无 行 再 以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PPT 53页)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英国
1854年,财政部对英国官史作任用情 况进行调查,做出《建立英国常任文 官制度的报告》,提出了四项原则性 建议:
将政府的行政事务区分为智力工作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英国
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政府的官员因此被区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随内阁更迭而进退的政 务官,另一任是常任的事务官即文官。事务 官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录用,录用后若无过 失即终身任职,年老退休依法享有领取退休 金的权利,事务官任职期间不得参加政党活 动,从而在当时两党轮流执政的条件下可以 保证行政工作的效率和基本政策执行的连贯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分散的社会结构反映在西欧中世纪政府组织 就表现为:
君主力量薄弱、教会地位较高;
封建邦国中诸侯权力巨大,各自为政,整个 国家的政令无法统一;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时期国家政府的职能与相当简单,只 是承担最基本的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功能, 社会服务职能相当有限;
(二)美国 《彭德尔顿法》的内容:
2、公开的竞争性考试为选拔文官的手段,且 录取官员须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择优原则, 在正式任命以前应当有一个试用期,应该者 不得提供参议员或众议员写的推荐信。必须 有不少于10%的联邦文官应通过上述途径产生, 且总统可以视以后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加这类 职位。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尤其是在政党分赃 制过度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各国开始根据本 国的具体情况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其中两 个标志性的制度设计是:
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制度 考试择优录用制度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引言西方文官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这一制度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法治性的特点,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广泛运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西方文官制度的起源、特点和运作机制。
起源西方文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这些古代文明中,政府机构需要有一支组织有序、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来管理和执行行政事务。
这些公务员通常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选拔,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且与政治权力相分离。
特点1. 独立性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独立性。
文官在行使职权时,并不受到政治干预和影响,其决策和行为应该遵循法律和规定。
这种独立性保证了公务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政府事务,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2. 专业性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的工作。
这意味着公务员需要经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
专业性是西方文官制度能够高效运作的重要基础。
3. 法治性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法治原则在公务员行为中的重要性。
公务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在执行工作时依法行事。
他们应该保持职业操守,不得滥用职权或违背法律规定。
这种法治性保证了政府的权力行使在合法和合理的范围内。
运作机制西方文官制度的运作机制多样且复杂。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关键方面:1. 公务员选拔和培养西方国家通常通过面试、考试和测评等手段来选拔公务员。
这些选拔程序旨在确保公务员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选拔合格后,公务员通常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2. 工资和福利待遇在西方文官制度中,公务员通常享受相对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这不仅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还是一种对公务员努力工作和服务的奖励。
公务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通常根据工作性质、级别和工作表现等因素来确定。
3. 职业晋升和评估西方文官制度通常设有明确的职业晋升和评估体系。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2第一章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第一章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第一节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1.政治与行政二分论,由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首先提出,由弗兰克•古德诺(Frank Goodnow)在《政治与行政》中系统论证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论,不仅是整个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基础,也是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前提。
2.行政管理的职业主义倾向。
职业化是指以某种特定的、专门的知识或技能而形成的特定的职业领域,并以此形成的专门的知识权威和相关的职业操守状态。
二、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工业经济发展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
三、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政治条件政治改革需要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直接因素。
四、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参政,建立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五、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中国科举制度为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提供了借鉴。
第二节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西方公务员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
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枢密院令,建立了考试录用制度。
它用这种方式确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建立的公务员制度。
从1870年到现在,英国的公务员制度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和改革,使英国的文官制度日趋完善。
二、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到“功绩制”的过程。
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标志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这个法律的核心内容就是功绩制,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公职人员,并且从低级公务员开始。
实行功绩制,就实现了公平、竞争,就使原来的个人徇私制和政党分肥制的缺点得到了遏制。
《彭德尔顿法》实行了一个世纪,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做了重大修改。
197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与原来的法律相比,第一次确定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九条功绩制原则。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选拔、培养和管理一支高素质的公共服务队伍,确保政府机构有效运转并为人民服务。
公务员作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代表,承担着维护国家政权、服务社会民生、维护法律尊严等重要职责。
起源和演变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中国的秦汉时期、罗马帝国时期等。
但真正模式化、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在各国发展过程中,公务员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制度体系。
公务员制度的特点1. 专业化公务员制度要求公务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因此,各国公务员考试通常包括考察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等内容。
2. 中立性公务员应当在执行职务时保持中立,绝对忠诚于国家和法律,不得受个人意志干扰。
这是保证政府公平公正运作的基本前提。
3. 稳定性公务员在任职期间享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受政治干预或个人偏见影响。
这有助于保障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策实施。
4. 彰显公平公务员制度应当公开、公正、公平,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和晋升制度,确保人才优胜劣汰,避免腐败和特权现象的发生。
公务员制度的挑战与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公务员制度也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包括:1. 制度僵化一些公务员制度存在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和晋升制度,导致机构内部人员流动性不足,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2.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一些公务员制度对于职业晋升路径、奖惩机制等方面规定不够清晰,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动力。
3. 腐败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腐败问题,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公务员制度的形象和效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不少国家纷纷进行了公务员制度改革,包括晋升机制的灵活化、薪酬福利的改进、监督机制的加强等。
结语公务员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中,公务员制度需要与时俱进,真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彰显公平、中立和高效。
德国公务员制度概述
德国公务员制度概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邦联制国家,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联邦和州,货币、海关、铁路、航空、优点、国防以及外交属于联邦管理,其余由联邦和州共同管理或州自治。
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议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利。
一、德国公务员制度历史发展概述(一)德国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德国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9世纪晚期,稍晚于英国和法国。
其经历颇为曲折。
从总体上看,德国公务员制度对于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德国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叫官员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历史上,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在官员的任用上也长期保持着“恩赐官职”制的传统。
在第一帝国时期,普鲁士政权刚刚巩固,过去的各诸侯国急需管理人才,于是形成了原始的行政管理。
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命,他们就是刚开始的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只要他们为国家效忠尽义务,就可以从国家得到俸禄。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19世纪晚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改制度已经暴露出不适应时代的诸多缺点:1.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扩张,行政内容日趋复杂,而呆板迟缓的文官制度已经难以胜任2.法国大革命后,尤其是拿破仑占领莱因地区后,法国人权平等的思想波及德国,因而,当时的文官制度渐渐遭到批评和怀疑。
3.当时德国公务员的考试重视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但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重视为民众服务的年代,其知识与能力逐渐感到不足。
由于德国文官制度的缺点,因此,当时社会有志之士如政治学家斯坦因等人则明确提出政府的责任,不在于消极的统治民众而在于积极地为民众社会服务,提倡专家政治,主张行政人员应该健全,工作应该有效率。
由于斯坦因的倡导以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大力推行,终于使得吏治改革向前进步。
威廉二世与1873年颁布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步《官员法》和《资历条例》,这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魏玛宪法》明确规定了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平等、竞争录用人员,全心全意服务于公众。
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文职官员制度的演变 3、政党政治——政党分赃时期
➢西方文官制度政党分赃制的兴起有着其深厚
的历史背景。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
产阶级对国家的统治权已经得到了牢固的确
立,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已
经不再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相反,资
产阶级内部的政治冲突还是占据了主要的政
治舞台,政党政治开始出现,政党分赃制也
被列在“宫廷开支”之中,因此这些文官也 被称作crown servant,这也是后来的public servant的由来。
法国的职业文官群体的出现也与法国的
封建集权国家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为了加 PPT文档演模板
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西方文职官员制度的演变 2、资产阶级权贵——个人赡恩时期
PPT文档演模板
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新的政府组织结 构的要求中,就出现了由君主直接任命和指
挥、协助君主进行统治、只对君主负责且依 赖君主的俸禄的文官阶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也打破了过去封建
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西方文职官员制度的演变 3、政党政治——政党分赃时期
进入19世纪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议
会民主政治进一步深入发展,随着议会在国
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权力地位的建立,政党
政治也开始发展起来。在这种政党民主政治
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英国的两党制开始形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英国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改革前瞻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建构,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起源于19世纪后期“。
公务员”一词来自英文“civil servant”,“civil”是指区别于18世纪东印度公司军事人员的文职官员,“servant”本是源于英国官员与王室的“主仆”关系“,civil servant”译为“文官”,相应地“,公务员制度”亦称为“文官制度”,只不过美国和英联邦国家更多地使用“文官”的称谓,而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更多地采用“公务员”的提法“。
二战”以后,政府的“服务职能”扩大,“service”成为流行术语“,civil service”被广泛指代公务员制度。
在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以前,西方传统的官员任用制度主要是“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赃制”。
“恩赐官职制”是由统治者依据门第和私人关系“恩赐”官职。
18世纪前的英国,国王对官员的任用和升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在“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议会;美国独立后初期,政府对内阁成员的任命都强调其品格、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常任用一些有名望的绅士和贵族,形成了“赡恩徇私制”,故有“绅士政府”之称;拿破仑时代的“任命制”和日本的“太政官制度”,也都明显地带有赡恩徇私的色彩。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英国自由派资产阶级极力推动议会民主改革,议会在与国王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政党制度也日臻完善,内阁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任命官员的权力转移到执政党的手中。
不过,“政党分赃制”在美国的发展最为典型,自杰弗逊创建了民主共和党,随即开始任命自己的人,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以“轮流担任官职”的名义,撤换了1/5的官员以安插同党,于是以党派立场任命官员逐渐成为政府风气。
“恩赐官职制”因屈从专制政体和贵族特权,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激烈批判,然而革命后政府各部官员仍多凭借私人关系、门第、政治荫庇来取得官职“,政党分赃”反倒愈演愈烈。
德国公务员制度
.
15
1.择优录用
(1)公务员的录用。即“非公务员”录用为公务员,取得 公务员身份;而是给公务员授予某种职位。录用方式有选任 制、考任职、聘任制以及委任制 (2)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与试用。德国对公务员的任用资格
更 新 机 制 要求很严格。一般来说,公务员的任用资格有积极资格和消
极资格。没有积极资格就不能充任公务员,有了消极资格就 要被取消公务员资格 (3)公务员的任免 (4)公务员的调动。公务员的调动指公务员职级的单位或 地点,不跨职系的横向变动。这种变动遵循三项原则:保证 工作需要、尊重个人的意愿、不降低公务员的职级和收入
.
6
LOREM IPSUM DOLOR
❖ 当时社会有志之士明确提出政府的责任,不在于消极 的统治民众而在于积极地为民众社会服务,提倡专家政 治,主张行政人员应该健全,工作应该有效率。后来由 于斯坦因的倡导以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大力推行,终于 使得吏治改革向前进步。1873年德国颁布《官员法》 和《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 立。
因为考核过程不但包括考核和评估出绩效成绩, 而且在考核或评估过程中,通过上下级之间和同 事之间的对话和讨论,来达到有效的绩效管理。 其以有效地运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一切成果,并 以战略、管理和开发为目标,达到提拔和监督作 用。
.
18
• 2、晋升:根据择优原则和资历原则,前者是功绩原则的 核心,根据公务员的能力水平,业绩来决定晋升。资历 原则主要体现为根据有没有在职职务的资历,服务年限 来决定晋升。
监督
.
23
监督
❖ (3)建立联系人制度。政府各部门确定一位反腐败工 作联系人,帮助本部门负责人发现、抵制腐败现象。
❖ (4)实行岗位定期轮换。经常更换具体负责办理政府 审核事项的工作人员,一般一两年换一次,至多四年必 须更换。对资金使用审批遵循“四只眼睛”的原则(即 两人共同审批);涉及政府补贴和其他小额资金使用, 至少要有两人审批,以互相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改革前瞻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建构,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起源于19世纪后期“。
公务员”一词来自英文“civil servant”,“civil”是指区别于18世纪东印度公司军事人员的文职官员,“servant”本是源于英国官员与王室的“主仆”关系“,civil servant”译为“文官”,相应地“,公务员制度”亦称为“文官制度”,只不过美国和英联邦国家更多地使用“文官”的称谓,而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更多地采用“公务员”的提法“。
二战”以后,政府的“服务职能”扩大,“service”成为流行术语“,civil service”被广泛指代公务员制度。
在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以前,西方传统的官员任用制度主要是“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赃制”。
“恩赐官职制”是由统治者依据门第和私人关系“恩赐”官职。
18世纪前的英国,国王对官员的任用和升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在“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议会;美国独立后初期,政府对内阁成员的任命都强调其品格、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常任用一些有名望的绅士和贵族,形成了“赡恩徇私制”,故有“绅士政府”之称;拿破仑时代的“任命制”和日本的“太政官制度”,也都明显地带有赡恩徇私的色彩。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英国自由派资产阶级极力推动议会民主改革,议会在与国王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政党制度也日臻完善,内阁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任命官员的权力转移到执政党的手中。
不过,“政党分赃制”在美国的发展最为典型,自杰弗逊创建了民主共和党,随即开始任命自己的人,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以“轮流担任官职”的名义,撤换了1/5的官员以安插同党,于是以党派立场任命官员逐渐成为政府风气。
“恩赐官职制”因屈从专制政体和贵族特权,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激烈批判,然而革命后政府各部官员仍多凭借私人关系、门第、政治荫庇来取得官职“,政党分赃”反倒愈演愈烈。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官员任用制度的弊端和时代局限日益显露出来。
首先,执政党将职位作为肥缺公然“分赃”,容易出现任人唯亲、营私舞弊等腐败现象。
其次,官员的任命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工作实际,昏庸无能之辈大量涌入政府部门,无功受禄者甚众,行政效率丧失殆尽。
再次,以党派任用官员,还容易引发周期性的“政治大动荡”,以致于林肯认为“政党分赃对共和国的危害比叛乱还大”。
由传统官员任用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转变,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受到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在形式上是特别现代的、和平的和官僚体制化的代表”(韦伯语),麦杜思在《中国札记》中就强烈呼吁建立向全体臣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19世纪初,英国殖民当局在东印度公司开始尝试通过考试录用官员。
1853年底,财政部查理·屈威廉拟定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报告》,尖锐地抨击当时官员制度的根本弊病,并提出改革建议,即公务员的任命实行公开考试,公务员不能有政治倾向和党派色彩,其晋升依据功绩而非资历,高级公务员从政府内部提拔产生,公务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政府事务可以分为智力和体力两类。
《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在政府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遭到了议会中保守派尤其是贵族议员的强烈反对,直到1855年、1870年帕麦斯顿内阁以枢密院的名义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公务员的政令》,规定了公务员制度的若干原则,才使《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精神最终得到落实,标志着英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正式确立。
英国官员制度的改革直接影响了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美国内战后,众议员托马斯·詹克斯向国会详细介绍了中国、普鲁士和英国的官员制度,要求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官员,建立以功绩制为核心的常任公务员制度。
格兰特总统也公开反对“政党分赃制”,宣称“是忠诚和效率,而不是政治活动决定官员的任命”,纽约市海关总署也开始通过考试招收雇员。
1881年,新上任的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遭到了求职未遂者的行刺,不久身亡,执政的共和党出于竞选的考虑转而支持公务员改革,1883年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在法律上废除了政党分赃制,把自由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政府官员的选拔和录用,体现了功绩制、政治中立和对公民负责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从而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加拿大于1882年、澳大利亚于1902年也分别建立起公务员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才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已广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公务员制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工业化和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尤其是为适应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而产生的,是在摒弃“恩赐官职制”和批判“政党分赃”的政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典型地体现在《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和《彭德尔顿法案》中,主要是指以下内容:其一,公开性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借此创造一种“机会均等”的政治环境,倡导自由竞争,吸引、选拔更多的有志之士和优秀人才进入政府;其二,职位常任(永业制)。
凡通过考试录用的公务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免职,使其职业身份稳定;其三,功绩制。
强调功绩主义原则,以个人才能、工作实绩和贡献作为公务员录用和享受待遇的主要条件,考核成绩直接与工资、待遇及晋升挂钩,是“竞争择优”的具体体现。
最后,政治中立。
禁止公务员参加政治活动,公务员职位不受党派利益的影响,必须在内阁更替中保持公正和超然的中立态度。
现代公务员制度具有明显的韦伯主义特征,官僚制以专业分工、层级节制和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非人格化)为核心,而公务员制度通过竞争性考试、职位永久、职业化、按职位付酬和等级制,构成了20世纪西方各国官僚行政体制的基石“。
公务员制度的三大标志:中立性原则、连续性和功绩制,被视为体现西方国家分权制衡宪政的创新性设计和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
作为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事管理体制和模式,公务员制度避免了政党分赃所引发的政局更迭动荡的局面,保证了国家行政管理的连续性,为提高政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务员制度在其建立的过程中,结合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加速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的全面管理能力,是在西方分权制衡的民主代议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二、战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二战以后,福利政策在西方各国盛行,社会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新科技革命浪潮更是推波助澜,国内社会经济和国际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局面。
公务员制度显然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新环境,民众开始质疑官僚体制下的公务员制度,政府陷入了“信任危机”的艰难处境,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西方政府不断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以期适应即将到来的后工业化社会。
英国民众普遍认为,公务员应该是知识广博,才能非凡,具有多方面修养的通才,于是在官员的选拔过程中形成了重视“通才”而轻视“专才”的习惯。
但是在后工业化时代,政府专业化程度比以往更为加强,高级公务员缺乏专门知识和管理才能,已不能适应政府发展的需要。
1968年,富尔顿委员会向威尔逊内阁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成立公务员事务部和公务员学院,统一公务员等级结构,重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政府公务员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
尽管后来《富尔顿报告》没有全面推行,但仍然改变了公务员的分类体制,变“封闭型”结构为“开放型”结构,努力消除繁琐的分类等级制度,使各级各类公务员形成一个整体,专业人才的作用也得到了加强,可是若从提高政府效率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看,这次改革并未取得成功。
在美国,政府雇员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十分微妙,对公众负责是美国公务员制度对行政官员的基本要求,而实际情形却是官僚主义泛滥,随着政治丑闻的不断发生,政府在民众中的信任度在20世纪70年代跌入了低谷。
1977年,卡特总统授权成立一个调查组“,对联邦官僚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在报告中,联邦政府的行政机构被描述为一个机构重叠、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机构”。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务员改革法案》,确立了联邦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功绩制原则,为此,卡特政府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包括设立高级行政职务(SES),实行功绩工资制,改革考核制度,调整对退伍军人的无限制“优惠”政策,并提高黑人、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待遇和地位,撤销公务员委员会,建立新的管理机构。
卡特政府的公务员改革是自《彭德尔顿法案》以来改变联邦人事机构性质的最大胆的一次尝试,增强了政府用人的弹性,再次强调了功绩主义,对消除官僚主义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新公共管理与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变迁虽然英国的威尔逊内阁和美国的卡特政府都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但真正促使公务员制度发生历史性变迁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凯恩斯主义失灵以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重新占据主流地位,要求回到“最小化政府”的古典立场,新右派政党陆续上台执政,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急剧退却。
这场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政府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构筑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原则。
1979年英国保守党赢得选举胜利,撒切尔内阁任命雷纳勋爵为政府的效率顾问,开始对公务员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雷纳对政府效率进行评审,旨在削减公务员开支和提高行政效率,因损害了公务员的切身利益,一度引起了公务员工会与政府的激烈对抗。
1988年,以罗宾·伊伯斯为首的效率公署发表了著名的《下一步行动方案》,建议设立执行机构,将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交由专业执行机构去做,政府只关注政策研究和实施的监督。
梅杰首相继承了撒切尔改革思路,开启了“公民宪章运动”,公民有权利得到公务员的高质量服务,并监督政府服务标准的执行。
工党重返政坛后,1999年制定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注重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要求公务员的服务以公民为中心,修正绩效管理制度。
美国在里根政府时期,对人事管理总署内设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成功实施了控制规模、裁减雇员的改革。
克林顿以“再造政府”推动联邦公务员制度的革新,确立了四项指导原则,涉及到公务员制度的诸多方面:由程序导向转变为结果导向,由集中管理转变为授权管理,由刚性规制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由服从性管理转变为激励性管理。
继克林顿之后,“布什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变革的期望目标是推动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转型,形成一种以人力资本战略管理为特征的新型公务员制度”。
其他发达国家也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及政府改革中对公务员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1983年,澳大利亚就拟定了“改革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方案”,提出建立一支更有效率、更加公开、更具责任的公务员队伍;新西兰从1988年开始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打破职位终身制,签订雇佣合同,改革绩效薪酬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渐进式的改革中,也采取了裁员和非集权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