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说课人:陈丽琴
一、说教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里的第二单元中第六课的一首词。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
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
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
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壮的爱国之情。
能力目标
1、领略词人笔下悲凉壮阔的画卷,把握意象,解读情感。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
感受辛弃疾胸怀大志、为国献身、驰骋战场、坚决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说学情
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重难点
1、领略词人笔下悲凉壮阔的画卷,把握意象,解读情感。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六、说学法、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
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的鉴赏能力。
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拓展思路。
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
学法
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情感。
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4、拓展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英雄是什么?有人说英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烈,也有人说是
“四面楚歌还能儿女情长”的洒脱。
但在中国文人的传统情绪中,英雄更是一种肩担道义、无私忘我的民族气节。
而辛弃疾也许正合乎英雄的所有特质,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走近这位这位英雄。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
2、领略词人笔下悲凉壮阔的画卷,把握意象,解读情感。
3、解读典故,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
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
其词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四)背景介绍
辛弃疾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五)诵读感知
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诵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节奏以及词人的情感
(六)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通过描绘的景物以及引用的典故,把握词人蕴含的深刻的感情。
(七)归纳主旨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词人在这首词中蕴含的深刻的感情。
(八)拓展练习
(九)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