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
张仲景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张仲景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张仲景炙甘草汤是中医传统经典方剂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这个方剂主要由炙甘草、生姜和大枣三味药物组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温中化湿
炙甘草汤具有温中化湿的作用,能够帮助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湿浊之气对脾胃的影响。
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炙甘草汤来帮助恢复胃肠功能。
2. 补充气血
炙甘草汤中的炙甘草和大枣具有滋补气血的作用,可以帮助调理体内气血不足的情况。
在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导致的气血不足症状中,可以考虑使用炙甘草汤来改善身体的状况。
3. 缓解胃痛
炙甘草汤中的生姜有温胃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缓解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问题。
同时,炙甘草也有镇痛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
4. 调节情绪
炙甘草汤中的药物还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因情绪波动导致的脾胃失调、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失眠等问题中,可以考虑使用炙甘草汤来调节身体和情绪的平衡。
综上所述,张仲景炙甘草汤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中医经典方剂,适用于调理脾胃功能、补充气血、缓解胃痛、调节情绪等情况。
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遵医嘱合理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医案
炙甘草汤治心肌炎医案
一、处方组成
炙甘草汤主要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大枣等中药组成。
二、功效
炙甘草汤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适用于心肌炎患者,可改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主治
炙甘草汤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炎,对于心律失常、心悸、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四、方解
炙甘草汤方中炙甘草为主药,具有补气益血、安神定悸的功效;桂枝可温通心阳,生姜可助桂枝温通心阳,人参可补气,生地黄、阿胶可滋阴养血,麦门冬可养阴清心,火麻仁可滋养补虚,大枣可补气养血。
诸药合用,可达到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对于心肌炎患者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总之,炙甘草汤是治疗心肌炎的常用方剂,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悸的功效,对于心肌炎患者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炙甘草汤
歌诀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组成
甘草(炙)、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用量
甘草(炙)12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6g,生地黄5g,阿胶6g,麦门冬(去心)10g,麻仁10g,大 枣(擘)10枚。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阿胶烊化,冲服。
炙甘草汤
治疗心脉失养证、虚劳肺痿的药品
01 歌诀
03 用量 05 功用
目录
02 组成 04 用法 06 主治
07 方义
09 运用
目录
08 配伍特点 010 加减化裁
目录
011 禁忌
013 附方加减复脉汤
012 重要文献摘要
炙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别名复脉汤。为补益剂,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效。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 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 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 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①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②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 数。
方义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 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 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 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 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 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 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炙甘草汤的神奇案例
炙甘草汤的神奇案例炙甘草汤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药方,由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炙甘草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许多神奇的疗效。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炙甘草汤的神奇案例。
案例一,治疗慢性咽炎。
李女士患有慢性咽炎多年,反复发作,经过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她求助于中医,医生建议她服用炙甘草汤。
她按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用炙甘草汤一个疗程后,咽痛明显减轻,咳嗽也明显减少。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她的慢性咽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案例二,改善消化不良。
张先生平时食欲不佳,经常感到胃部胀闷,消化不良。
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服用炙甘草汤,每天坚持饭后服用。
一个月后,他的胃部胀闷感明显减轻,食欲也有所增加,消化不良的症状明显改善。
他感慨地说,“炙甘草汤真是太神奇了,我以前尝试过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中药方子就能帮我解决问题。
”。
案例三,调节月经不调。
王女士因月经不调多年,经期不规律,经常出现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情况。
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服用炙甘草汤,每天坚持服用。
一个月后,她的月经周期逐渐恢复规律,经量也逐渐减少,经期不再延长。
她非常高兴地告诉身边的朋友,“炙甘草汤真的是太神奇了,我以前为月经不调困扰了我很久,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中药方子就能帮我调理好。
”。
以上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炙甘草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神奇疗效。
炙甘草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其疗效已经被广泛验证,对于一些慢性病、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尤其在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选择服用炙甘草汤,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当然,在服用中药时,也应该遵医嘱,避免滥用或者自行调整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炙甘草汤的神奇案例告诉我们,中医药中的经典药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良好的疗效。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炙甘草汤小议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ppt课件
神经内分泌调节
炙甘草汤能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改 善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性,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 用。
炎症反应抑制
炙甘草汤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减轻 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免受 损伤。
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方法
炙甘草汤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水 煎煮、醇提、超临界萃取等方法 进行提取。其中,水煎煮是最常 用的提取方法,能够提取出大部
REPORTING
总结词
炙甘草汤可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详细描述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炙甘草汤的内分 泌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在临床应用中,炙甘草汤常被用于 辅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调节激素水平,缓解潮热、心悸、焦虑等症状。
PART 03
炙甘草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心律失常的治疗
炙甘草汤还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 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通过调节自主 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
障碍。
此外,炙甘草汤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 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辅助治疗高
血压、冠心病等。
综上所述,炙甘草汤在临床上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尤其在治疗心律失常、心 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的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
前景将更加广阔。
PART 04
炙甘草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炙甘草汤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炎、抗氧化等 药理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心肌能量 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有关。
心肌能量代谢
炙甘草汤能够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提高心肌细胞的 ATP含量和代谢酶活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炙甘草汤(精华版)
成,耐缺氧。
可用于心律失 常,冠心病, 心绞痛,低血 压,风心病, 心肌炎,甲亢, 特发性病态窦 房综合征,消 化性溃疡等。
谢谢!
草
复脉,治阴血亏虚重,气虚轻,心阴失 养之心悸、失眠、脉结代。
汤
补气养血治气虚 血少心悸失眠症
归
补气之力大,养血之力小,偏健脾安
脾 汤
神,治气虚重,血虚轻之心悸失眠而 无脉结代、阴虚者。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
对离体心脏
有抑制作用,
保护心肌,
抗心律失常, 现 临
促进心肌
代
床
研
报究道源自DNA和心肌细胞蛋白合
【功用&主治】
功用:滋阴养血, 益气温阳, 复脉定悸。
主治:1、阴血不足, 阳气虚弱证。
2、虚痨肺痿证。
【证治机理】
阴血不足不能荣养心血—心动悸
体羸气短,舌光少苔 阳气虚弱不能宣通脉气—脉结代
分
析
肺失润养—虚痨咳吐浊唾涎沫,质粘稠
阴
液
不
足
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
阴虚内热—
咽干舌燥,便难脉虚数。
【方解】
生地:重用,滋养阴血为君
滋
阴
养 阿胶
血 麦冬 滋心阴,养心血
充血脉,润肺津
麻仁
炙甘草
臣
益
气
人 参 益心气,补脾气,资生气血之源
大枣
桂枝
温
阳
生 姜 辛散温通,通阳复脉为佐使
清酒
【配伍特点】
阴血足则血脉充 阳气足则心脉通
阴阳气血并补
阴柔之药大于阳 刚之品生地特重
滋养阴血为主
【比较】
炙
甘
炙甘草汤的组成配方
炙甘草汤的组成配方
炙甘草汤是一种中成药,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可以治疗不同的症状。
炙甘草汤的主要成分有:生甘草、当归、白芍、茯苓、黄芩、川芎、石膏、大枣、葛根、炒花生仁、炒芡实、炒枸杞子、炒芝麻、炒芹菜、炒苋菜、炒芥菜、炒薏米、炒黍米、炒紫苏叶、炒白果、炒米芽、炒稻芽、炒米糠、炒玉米等。
具体做法是:将所有的中草药放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凉水,煮开,煮20分钟左右,然后把它们捞出来,放在一个碗里,再加入适量的糖、盐和香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炙甘草汤的具体用法是:将汤料装入壶中,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清水,以小火煮沸,煮10-15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糖、盐或味精,再煮3-5分钟,即可饮用。
炙甘草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补肝肾、利尿、消肿止痛、收敛等功效,可用于肝炎、肾炎、肺炎、胃炎、肠炎、支气管炎、腹泻、便秘、痢疾、乳糜泻、创伤感染、急慢性肾炎、痛风、关节炎、肝硬化、肝囊肿等疾病的治疗。
炙甘草汤还可以用来治疗婴儿腹泻、湿热发热、腰腿痛等症状。
炙甘草汤的作用主要有:1. 清热解毒:炙甘草汤中的主要成分,如生甘草、当归、白芍、茯苓、黄芩、川芎、石膏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痛症;2. 消炎止痛:炙甘草汤中的药物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痛症;3. 补肝肾:炙甘草汤中的药物可以有效补充肝肾的营养,促进肝肾的健康;4. 利尿:炙甘草汤中的药物有利尿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尿路结石等问题;5. 消肿止痛:炙甘草汤中的药物有较强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帮助消肿并缓解疼痛。
炙甘草汤的副作用:由于炙甘草汤中含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因此长期服用会引起脱水、脱盐等副作用,因此,长期服用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同时要避免过量服用。
炙甘草汤清热解化痰
炙甘草汤清热解化痰炙甘草汤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润燥化痰的功效。
它的制作原料包括甘草、杏仁、茯苓和生姜,具有舒缓喉咙不适、化痰止咳的作用。
本文将从原料介绍、制作方法、功效与适应症等方面,对炙甘草汤进行全面阐述。
一、原料介绍炙甘草汤的主要原料是甘草。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喉咙疼痛、痰多咳嗽等症状。
此外,炙甘草汤还加入了杏仁、茯苓和生姜。
杏仁味甘、性温,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
茯苓味甘、性微寒,有利水利湿的作用。
生姜味辛、性温,可发散寒邪,促进药效的发挥。
二、制作方法1. 准备适量的甘草、杏仁、茯苓和生姜。
2. 将甘草、杏仁、茯苓浸泡在适量的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0分钟至1小时。
3. 生姜切片备用。
4. 将浸泡好的药材与生姜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5. 将药材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30分钟,待药液变浓后即可关火。
6. 捞出药渣,留下煎煮好的炙甘草汤。
7. 将炙甘草汤倒入杯中,稍加冷却后即可饮用。
三、功效与适应症炙甘草汤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它适用于以下症状:1. 喉咙疼痛:炙甘草汤能够舒缓喉咙不适,减轻疼痛感。
2. 痰多咳嗽:炙甘草汤能够化痰止咳,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痰液。
3. 干咳少痰:炙甘草汤中的甘草成分有润肺的作用,适合用于干咳少痰的症状。
4. 咽喉肿痛:炙甘草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
四、注意事项1. 个体过敏:个别患者可能对炙甘草汤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有不适应立即停用。
2. 儿童慎用:儿童对某些药物成分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需慎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孕妇禁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炙甘草汤,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4. 保持适量:炙甘草汤的饮用量应适量,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适。
总结:炙甘草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方,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功效。
它的制作方法简单,搭配的药材易于取得。
炙甘草汤适用于喉咙疼痛、痰多咳嗽等症状,但需要注意个体过敏和特定人群的禁用情况。
炙甘草汤标准配方
炙甘草汤标准配方炙甘草汤,又称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炙甘草汤的标准配方主要包括炙甘草、桔梗、半夏、甘草等药材,下面将详细介绍炙甘草汤的标准配方及其用法用量。
一、炙甘草汤标准配方。
1. 炙甘草,5克。
2. 桔梗,10克。
3. 半夏,10克。
4. 生姜,3片。
5. 大枣,3枚。
6. 甘草,3克。
二、炙甘草汤的用法用量。
1.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2.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三、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汤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炙甘草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痛的作用;桔梗具有清热祛痰、宣肺平喘的作用;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大枣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呕的作用;甘草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痛的作用。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感冒的功效。
四、炙甘草汤的适应症。
炙甘草汤主要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对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五、炙甘草汤的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2. 脾胃虚寒者慎用。
六、炙甘草汤的药理作用。
炙甘草汤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药理作用。
其中炙甘草具有镇咳平喘、和胃止痛的作用;桔梗具有宣肺平喘、清热祛痰的作用;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大枣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呕的作用;甘草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痛的作用。
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七、炙甘草汤的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其他药物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2. 与食物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八、炙甘草汤的不良反应。
炙甘草汤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偶见个别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之,炙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炙甘草汤临床加减应用方法
炙甘草汤临床加减应用方法
炙甘草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
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状。
炙甘草汤的组成为炙甘草、麦门冬、生姜、大枣。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具体体质和症状特点,可
进行适当的加减,以提高疗效。
下面将介绍炙甘草汤的临床加减应用
方法。
首先,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加入黄芪、
党参、白术等补益脾胃的药物,以增强脾胃功能。
黄芪具有补气益力、健脾益胃的作用,党参能补气健脾,白术则有健脾和胃、止泻和外感
的功效。
将这些药物适量加入炙甘草汤中煎服,可以更好地调理脾胃,加快康复速度。
其次,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伴有虚寒证候的患者,可以考虑加入肉桂、附子等温阳祛寒的药物。
肉桂具有温经散寒、祛寒止泻的功效,
附子则能温中散寒、止痛解表。
在炙甘草汤中加入这些药物,可有效
缓解寒邪侵袭所致的症状,提高体内阳气,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另外,对于脾胃湿热、口苦口干、大便黏腻等湿热症状较为明显的
患者,可以加入黄连、黄芩、苦参等清热燥湿的药物。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利湿的作用,苦参则
有清热燥湿、解毒祛痈的功效。
将这些药物与炙甘草汤搭配使用,可
以有效清热泻火,改善湿热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的来说,炙甘草汤作为一味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
疗效。
在加减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物组合,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炙甘草汤的加减应用方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炙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炙甘草汤的功能主治1. 功能炙甘草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方剂,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温中理气:炙甘草汤可以温中益气,能够调理脾胃功能,消化食物,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脾胃气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症状。
•通络活血:炙甘草汤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积引起的疼痛、瘀血等症状。
•护肝明目:炙甘草汤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肝功能,改善肝气不舒的症状。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明目功效,可以改善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问题。
2. 主治炙甘草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2.1 脾胃气虚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脾胃气虚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
炙甘草汤可以温中益气,调理脾胃功能,对于脾胃气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2.2 胸痹胁痛胸痹胁痛是一种胸部不适、疼痛的症状,多与胸部气机不畅或脾胃气滞有关。
炙甘草汤可以温中理气,通络活血,改善胸痹胁痛症状。
2.3 瘀阻经络瘀阻经络是指气血在经络中阻滞,引起疼痛、淤血等症状。
炙甘草汤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瘀血等问题。
2.4 肝气不舒肝气不舒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机,表现为肝气郁结、胸闷不舒等症状。
炙甘草汤能够护肝明目,调节肝功能,缓解肝气不舒的症状。
2.5 眼睛疲劳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其他强光,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炙甘草汤具有一定的明目功效,可以改善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问题。
2.6 其他除了以上主治,炙甘草汤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功效,如调节气血、缓解痛经、改善风湿痹痛等。
3. 注意事项在使用炙甘草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服用炙甘草汤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不宜过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炙甘草汤属于辅助药物,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刘渡舟炙甘草汤案例
刘渡舟炙甘草汤案例
刘渡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炙甘草汤的运用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他的炙甘草汤案例:
有一位女性患者,年约40岁,数月前曾大汗出,随后则心悸、胸闷,不能平卧。
刘渡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为“心阴阳两虚”。
遂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为“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30枚)”。
用法为上药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日分三次服)。
刘渡舟在此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化裁。
他将原方中的人参改为党参,目的是增加补气之力;生地黄减量至30克,目的是防止其滋腻碍胃;阿胶不常用,故改用同样有滋阴作用的白芍;另加黄芪以补气升阳,加酸枣仁、远志、茯苓以养心安神。
经过这一系列加减化裁之后,该方药由原来的九味药变成了现在的十一味药。
通过这种加减变化,使炙甘草汤更加符合患者病情,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通过刘渡舟的精心治疗,患者服用数剂后,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最终患者共服药28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总的来说,刘渡舟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经验和案例表明,他非常注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以提高疗效。
他通过对原方的加减变化,使炙甘草汤更加符合患者病情,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这种灵活运用经方的做法对于中医药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方系列之炙甘草汤
经方系列之炙甘草汤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和急症用方,经典的滋阴方具有抗心律失常、耐缺氧、改善贫血等作用,适用于以羸瘦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
[原始配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
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提要]消瘦肤枯,贫血貌,短气,胸闷,咳嗽声嘶,心动悸,脉结代者。
[适用人群]1.赢瘦、贫血:肌肉菱缩,皮肤干枯,面色憔悴,贫血貌,舌淡红、舌苔少。
2.精神菱席:极度疲惫,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3.心律不齐:大多有早搏或心房、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心悸气短,心率以缓慢者为多。
4.诱因:这种体质多见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现在我分享一下本人案例,杨某某女,72岁,患者于2021年4月26日因胸闷,乏力就诊,既往糖尿病,肾病十余年,经常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太满意,患者因为胸闷乏力就诊,随即在门诊做心电图,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心率122次每分,我一看患者当时病情,建议患者到县级医院或市医院去及时就诊,患者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再三要求给他中医治疗一下,根据以往对心房扑动,还有心动过缓的诊疗经验,患者脉诊脉率不齐,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给予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克,生地黄50克,党参20克,桂枝12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麦冬15克,麻仁九克,大枣12克,另加,炒白术20克,丹参15克,总共开三剂,水煎服,一日两次,患者于4月29日再次就诊,自述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心电图,心率78次每分。
个人观点,炙甘草汤,在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有确切疗效。
炙甘草汤的配方
炙甘草汤的配方
炙甘草汤是一种性凉,味甘、润滑、解表、散寒的中草药汤,常
用于清热解表,祛寒及治疗口病等问题。
炙甘草汤的配方这样:主料:甘草5克、枸杞子20克、芦根20克、栀子20克、细辛
10克
辅料:生姜10克、甜菜8克
1、先将甘草洗净、磨碎,枸杞子、芦根、栀子洗净;
2、用开水小火熬制,将诸药及辅料全部加入锅中,酌加水量至
料熬制不干;
3、熬制至药仓收干,即可。
炙甘草汤有助于清热解表,祛寒的作用。
甘草具有解热、润肺的
作用,可祛除头晕、耳鸣和口舌疼痒、小便不利等症状;枸杞子、芦根、栀子有清热解毒和补血作用,也能减轻诸多症状;甜菜块可健胃,缓解发热;生姜可增进人体对药物的消化吸收;这些搭配在一起,起
到一定的副作用,使其效果更加明显。
此外,如果患者感觉有发热的现象,或口疮恶口不舒服,也可以
加服炙甘草汤,多喝为宜。
如果胆经受冻伤,还可以加入少许芩薤,
有助于缓解症状。
炙甘草汤是一款特别有效的中草药汤,有助于清热解表、祛寒及
治疗口病等一些常见症状。
其配方简单明了,适宜常用,结合诸药及
辅料,搭配得当,会让患者的症状得到良好的缓解。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方剂,主要由炙甘草、白术、焦山楂和红枣等草药组成。
炙甘草汤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
1. 健脾养胃:炙甘草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解决胃口不佳、脾胃虚弱等问题。
2. 补气养血:炙甘草汤中的红枣和焦山楂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铁质和多种氨基酸,可以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提高氧气的运输,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
3. 调理肠胃功能:炙甘草汤中的白术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缓解腹胀、泛酸、腹泻等肠胃问题,调理肠胃功能。
4. 缓解症状:炙甘草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等症状。
5. 改善口腔问题:炙甘草具有消除口臭、清咽利喉、解渴除烦等作用,可以改善口腔问题,缓解口干口渴、喉咙痛等不适症状。
总之,炙甘草汤具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调理肠胃功能、缓解症状和改善口腔问题等多种功效与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相关症状治疗。
但使用时需按照医生的指导剂量使用,并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经方: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
经⽅:炙⽢草汤(⼼动悸,脉结代)炙⽢草汤【原⽂】伤寒脉结代,⼼动悸,炙⽢草汤主之。
⽢草四两(炙)⽣姜三两(切)⼈参⼆两 ⽣地黄⼀⽄ 桂枝⼆两(去⽪)阿胶⼆两 麦门冬半⽄(去⼼)⿇⼦仁半升 ⼤枣⼗⼆枚(擘)右九味,以清酒七升,⽔⼋升,先煮⼋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升,⽇三服。
⼀名复脉汤。
【⼜名】复脉汤【作者】张仲景【出⾃】《伤寒》【经典回顾】1、伤寒脉结代,⼼动悸,炙⽢草汤主之。
【剂量】1、炙⽢草⽤⼀两,⽣姜三⽚,桂枝三钱,⼈参⼆钱,⽣地黄⼀两,阿胶⼆钱,麦门冬五钱,⿇⼦仁五钱,⼤枣⼗⼆到⼗五枚。
2、麦门冬和⿇⼦仁是表⾥药,⼀个润肺,⼀个清肠,常常并⽤所以等量。
【组成】⼈参⽢草地黄麦门冬桂枝阿胶⼤枣⿇仁姜【时机】1、⼀名复脉汤2、结代脉。
只要⼼脏有问题的脉不整,就可以⽤。
3、病⼈是⼼肺虚肠胃实。
【⽅解】1、⽢草、⼈参、⼤枣、⽣姜,这四味药是固定健脾的;2、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的湿度够;3、⿇⼦仁慢慢的把肠⼦清出来,中药的仁剂,杏仁、薏仁,都是油质⽐较多的,可以润滑,本来⾎就不够了;4、⽣地专门是补⾎的;5、阿胶是驴⽪熬成的胶质,现在最好的是⼭东的阿胶,深咖啡⾊,阿胶专门补⼼⾎,阿胶⽌⾎的功能⾮常好,所以⼥⼈⽉经来的时候不能吃阿胶;6、把补⾎的药加在⾥⾯,要让它进⼊⼼脏进⼊动脉,所以重⽤桂枝。
【应⽤集锦】1、⾆裂纹是由于⾆为⼼之苗,⼼阴不⾜,不能上荣于⾆,⾆失濡养,则⽣裂纹。
可⽤本⽅治疗。
2、⼿⼼出汗,⼿⼼虽属⼼包络之部位,但⼼包络是⼼之外围,与⼼同⽓。
汗⼜为⼼之液,汗多则耗伤⼼⽓,故⽤本⽅益⽓敛阴以⽌汗。
3、炙⽢草汤应⽤于⼼脏病、巴西多⽒病、产褥热、肺结核、喉头结核等。
4、脉结代、⼼动悸,炙⽢草汤5、⼼悸,不易⼊眠:炙⽢草汤补⼼⾎。
【⽐较集锦】1、⼩建中汤,是补阳⽤的,没有⽣病也可以吃;2、炙⽢草汤是补阴虚⽤的。
3、(1)⼼悸+⽔饮(突发呕吐、晕眩等),⼩半夏加茯苓汤;(2)⾎虚之⼼悸,炙⽢草汤;(3)顽固的失眠证,⼼下悸得厉害,⽤其他的药不⾏,⽤茯苓⽢草汤加龙⾻、牡蛎各12 克每每见效。
炙甘草汤标准配方及适用人群
炙甘草汤标准配方及适用人群引言:炙甘草汤,又称甘草四逆汤,是一种源自古代中医的经典方剂。
它的主要功效是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炙甘草汤的主要成分是炙甘草、生姜、大枣和人参,这些药材在中医药学中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炙甘草汤的标准配方及其适用人群,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经典方剂。
一、炙甘草汤标准配方炙甘草汤的标准配方如下:1. 炙甘草:6克2. 生姜:9克3. 大枣:4枚4. 人参:3克以上药材按照比例搭配,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后服用。
炙甘草汤的煎煮方法为: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炖煮约30分钟,最后过滤出药汁即可。
二、炙甘草汤的适用人群炙甘草汤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炙甘草汤能够调和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调理方剂。
2.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的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炙甘草汤中的人参、大枣等药材能够益气养血,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 心悸失眠:心悸失眠可能是由于心血不足、心神不宁等原因引起的。
炙甘草汤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对于心悸失眠的人来说有很好的疗效。
4. 四肢冰凉:四肢冰凉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炙甘草汤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气血运行,对于四肢冰凉的人来说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5. 慢性疲劳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长期疲劳、肌肉酸痛等症状。
炙甘草汤能够益气养血,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炙甘草汤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但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
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慎重使用或避免使用炙甘草汤:1. 高血压患者:炙甘草汤中的炙甘草具有一定的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时需谨慎。
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因其能使断脉复续,故又名复脉汤,后世医家称其为“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
”(明·李梴)“虚劳中润燥复脉之神方也。
”(清·徐彬)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肺痨,三者皆认为是津耗燥淫之证。
当代医家对此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将此方印定为通阳复脉、益气养血之剂,其治疗证候以心悸、气短、胸中烦闷、苔薄、脉不整为主症,凡见于内科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
笔者学习并应用炙甘草汤多年,延至近时,或有所悟,特与同道交流。
为便于探讨,特将炙甘草汤原文摘录如下:
《伤寒论》177条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
炙甘草汤: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生地一斤(酒洗)、阿胶二两、麦冬半斤、麻仁半斤、大枣30枚。
”
结代脉考
脉结代是炙甘草汤的重要指征,如果将脉结代改为其他脉象,那后文的“心动悸”可能就不是炙甘草汤证了。
所以“脉结代”对于炙甘草汤是必备的前题。
《伤寒论》178条云:“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
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者,涩而不利,缓而时止,止而复来,主病为气血凝滞;代者,贷也,恒产告罄,脉来中止,不能自还,主病为气血大虚。
结脉代脉皆属阴脉,二脉同见者,唯炙甘草汤而已。
二脉相比,代脉之候较结脉为重。
有单见结脉者,有单见代脉者,有结脉与代脉交替相见者,也有结脉与代脉同见者。
如果出现代脉,必有结脉伴随,很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而心律失常者,均可见结脉,但并一定出现代脉。
无论是结脉或代脉,或结代脉同见,都表明心脏气阴亏损、血脉瘀滞,唯轻重不等而已。
据88例炙甘草汤证脉象统计,所见结脉者85例(96%),代脉80例(91%),其他为细脉与微脉等。
对此脉象,医者首先选用的是炙甘草汤。
何为君药
炙甘草汤何为君药,这应当没有什么疑问的。
但在古代医家那里,却有不同认知。
清代伤寒学家柯韵伯就不认为炙甘草是君药,他认为生地是君药,而炙甘草为佐药,他说:“反以甘草名方者,藉以载药入心,补离中之虚以安神明耳。
”是说甘草仅是引经药,是载药入心安神的。
即使《伤寒贯注集》作者尤在泾,也不认为炙甘草是君药,这种认知至今仍有附和声者。
但多数医家认为,炙甘草应为君
药无疑,其作用为“主持胃气以资脉之本源”(陈修园语)。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化源充足,则气血足,气血足则心脉畅,何患脉之结代!陶弘景更明确地说,甘草有“通经脉,利血气”之功能。
或问之,原方甘草四两,生地黄一斤,不应以量多者为君药吗?非也!经方中君药用量小于方中他药者,如桔梗汤、白头翁汤、竹叶石膏汤、甘草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及百合类方等,即是明证。
剂量之疑
原方中阴性药物用量重,如生地黄(一斤)、麦冬(半升)、阿胶(二两)、麻仁(半升)、大枣(30枚);而阳性药物用量轻,如人参(二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
比较起来,阴性药物与阳性药物用量之比为7:3,阴主静,阳主动,如此怎能通血脉而除心悸?特别是大剂量使用甘寒性味之生地黄,滋阴生血力宏,其性能主静而非动,是否会影响血脉之运行?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医家都做了解释。
曹颖甫云:“盖本方由七分阴药,三分阳药,阴药为体,阳药为用。
生地至少当用六钱,桂枝至少亦须钱半,方有效力。
”岳美中则解释道:“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才能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
假令阴阳之药平衡,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晞干,又怎能润枯泽槁呢?”这种分析颇有见地,值得我们借鉴。
但大剂量的生地黄会引起腹泻,对此笔者常加入炒山楂伍之,以免腹泻之虞。
麻仁之用
对于方中配用麻仁有些人不理解,认为麻仁是润肠之品,不宜使用;还有的认为麻仁为枣仁之误,应改为枣仁。
如柯韵伯曾云:“此证当用酸枣仁,肺痿用麻子仁。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其实麻仁在方中不单纯是润肠,更多的是润血脉之举。
明代张景岳曾说,麻仁有“润心肺,滋五脏”之功效。
多数医家认为,麻仁与麦冬、阿胶、生地黄都以滋阴润燥为务,如清·钱璜云:“麦冬、地黄、阿胶、麻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也。
”麻仁确实是以润肠通便见长,所以我们在应用时,要问一问病患大便如何,伴有便秘者,放胆用之,少则10克,多则30克;若有慢性腹泻,一日数次,粪便不成形者,可以用小剂量,以不超过10克为宜。
笔者对伴有腹泻者,麻仁量10克,与肉豆蔻10克相伍,此润而固之之法也。
水酒共煎
炙甘草汤方后云:“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方中用酒者,除此方外,还有苦酒(苦酒汤)、白酒(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多数医家认为,汉之苦酒,即今之醋;白酒与清酒,即今之米酒,《周礼·天官·酒正》载有“三酒”,即事酒、白酒、清酒,三者皆用米加酒曲发酵而成,俗称米酒。
酒之气热味辛,有温阳通脉之力,与水浓煎,汁多气少,阴液充盈血脉,以利于结代脉之复常。
但多数医家体验到,酒之于炙甘草汤,并非必用之品。
据资料统计,在88例古今医案中,除11例有水、清酒
煎药外,余均未论及。
(见《关庆增等《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313)对于不耐饮酒者,最好弃之不用,以免使心悸加剧。
加减之妙
经方的加减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随意更替。
在《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加减之范例。
例如小青龙汤、真武汤、小柴胡汤、四逆散等方,均有不同加减之法。
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炙甘草汤条下说:“古方之治病,在《伤寒》《金匮》中,仲师原示人加减之法,而加减之药味,要不必出经方之外,如阴亏加人参而去芍药,腹痛加芍药而去黄芩,成例俱在,不可诬也。
如予用此方,于本证相符者则用本方,因次公(指章次公治验)于下利者去麻仁,遂于大便不畅者重用麻仁,或竟用大黄,遇寒湿利则合附子理中,于卧寐不安者,加枣仁、朱砂,要不过随证用药,绝无异人之处,仲景之法固当如此也。
”但观今日经方之加减,多有杜撰之嫌,有的只选炙甘草汤二三味,而加入五六味,仍曰炙甘草汤治验,这种自撰方而冠以经方名者随手可见。
治验虽真,但已无经方之味。
笔者认为,要探讨经方真谛,在不影响原方君臣佐使结构的前题下,尽量采用经方之加减,即或个人经验,以增减二三味或三四味为好,不可随意增减,喧宾夺主。
(毛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