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2、教育Blog:blog又称“网志”,是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教师可以用来反思记录自己的教育经历,整合学科、学校的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共享与交流,充分表达自我思想。

3、探究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4、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二是能悦纳自己。

5、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等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或者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道德: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俗)和内心信念进行维系和评价,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或通过理想、信念、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手段。

)7、人生目的: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生活)的目的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生目的支配各种具体行为目的的总目的。

8、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9、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点之一。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探究,建构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培育专业情谊,拥有专业自主,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2.专业化:一个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发展成熟、具备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3.职业声望:人们对每一种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社会反映和综合评定。

4.文化资本: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如语词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学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5.学生社会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6.教师理性: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生活中持有的生存态度、思考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

7.教师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心导向。

8.教师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以及灵活机智应对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9.教师社会化:教师社会化是指教师在学校系统中学习和内化专业行为规范、准则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

10.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体检、修炼和内化所形成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个人道德品质、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等。

11.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和意愿。

教师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是指教师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改进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持续学习和学科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课程和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师间的合作与反思、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的设定等。

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增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机会。

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参加教育培训课程、研讨会和研究项目;参与跨学科和跨地区的合作交流;进行个人研究和读书笔记;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积极参与。

教育机构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鼓励教师进行专业发展,为其提供机会和条件,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展开。

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
1、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8、《初等教育法》:1870年,英国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Elementary也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⑴提出在全国各地5-12岁普及义务教育; ⑵国家仍然保留国民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辅助权,监督权;
⑶将全国分成若干学区,每学区建立可征收税收,地方教育局领导地方教育,承认英国私立教育机构,认为这是国家教育的一种类型; ⑷宗教科目与世俗科目分离。
4、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其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只能是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来实现。
5、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的。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心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
7、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3、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作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明。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中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个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

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统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为教师。

狭义上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8、教师威信: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感召力量。

分为两种:尊敬威信和信服威信。

9、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 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 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的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的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的结果。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狭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行政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校长负责制;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校园文化;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在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学科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或者说以学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师职业专业化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专业化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专业化名词解释教师是承载着社会教育使命的重要角色,其职业的专业化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职业专业化成为当代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及相关名词进行解释,以期为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始终保持专业水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能力。

专业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原理、教育技术等专业领域获取必要的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职业专业化还要求教师具备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够与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各方有效沟通,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环境。

其次,教师发展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发展是指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其职业成长和发展。

教师发展包括教师培训、教师评估、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工作,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发展还包括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反馈,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再次,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工作。

教师教育是指为培养优秀教师而进行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工作。

教师教育包括师范类大学的教育专业,以及各种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范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师培训课程和教育资源。

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最后,学科教育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科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引导。

教师在学科教育中需要对学科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将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学科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能力。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程高惠蓉名词解释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程高惠蓉名词解释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程高惠蓉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教育领域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都是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英语教师,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需求。

因此,本篇文章将从名词解释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被定义为英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过程。

它涵盖了教师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不同,专业发展注重教师的个体成长和自主学习,旨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他们需要关注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

同时,他们还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

学习包括参加培训课程、研读专业文献、参与教学研究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反思则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学习和反思是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师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可以更好地面对教育变革和学生需求的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更多关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在内容组织上的安排和布局。

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端,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介绍了整篇文章所要讨论的主题或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一个上下文。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说(上)第一部分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达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门路。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术、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看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照必定的社会要求,依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露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功能:教育功能赐教育者在教育教课活动中经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4、终生教育:终生教育是指包含各个年纪阶段的各样方式的教育,它重申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

5、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面诸因素之间在的、实质的、必然的联系。

6、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是特意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露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7、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于此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全部外面条件和总和,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多半。

8、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踊跃作用,包含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一致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9、近来发展区:近来发展区指学生马上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的差别。

10、遗传:遗传是指人们从父亲母亲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色,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

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育成什么样的人,是培育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12、智育:教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相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3、培育目标:依据各级各种学校任务确立的对所培育人的特别要求,称为培育目标。

14: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也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种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种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

1.专业的含义:一般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特点(1)丰富性(2)多样性3)发展性(4)多主体性3.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

五大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简答题: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4.教师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的总称。

构成(一)学科专业知识 1.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2.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3.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4.相关学科的知识(二)教师专业知识 1.一般教育学知识 2.一般心理学知识 3.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实践性知识 1.情境性知识 2.操作性知识 3.人际知识 4.自我知识四)普通文化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 2.自然和技术类知识 3.工具类知识 4.艺体类知识 5.劳技类知识 6.时政知识 5.教师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涵义第一,教师专业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

第二,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第三,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2、教育Blog: blog又称“网志”,是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教师可以用来反思记录自己的教育经历,整合学科、学校的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共享与交流,充分表达自我思想。

3、探究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学习:15、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盲目的学习”和“他(主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16、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

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4、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二是能悦纳自己。

5、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等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或者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道德: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俗)和内心信念进行维系和评价,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或通过理想、信念、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手段。

)7、人生目的: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生活)的目的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与参考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与参考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与参考答案1.教师角色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2.教师专业化具体来讲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职业专业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3.专业自主权初任教师所谓专业自主权是指专业成员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与限定,有权做出“自主的”职业判断。

4.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发展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5.入职教育就是新教师从受聘上岗到转正前这一段时期所接受的指导和训练。

这是新教师过渡、体验、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快进入学校文化系统扮演职业角色的重要环节。

6.职业倦息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心疲惫的状态。

7.反思日记法反思日记法是指教师以写教学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其反思型能力的发展。

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对于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专业发展水平等大有裨益。

8.微格教学法微格教学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教师教育方法。

它最初用于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当今又应于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课堂研究等方面。

在实践中,它是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录像,然后重放录像,教师和有关人员边看边评议,分析问题,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它对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和整个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10.教师合作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的名词解释
班主任专业发展:指班主任经过培训和训练,逐步掌握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以具-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能力与技巧,全面高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

·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不在于班主任所处的优越地位,不在于班主任具有能够震慑学生的威严,也不在于班主任的“门道多”,方法奇,而在于班主任具有能够吸引、影响学生的优良素质和修养。

教师专业发展名词解释: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及职业道德修养名词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及职业道德修养名词解释

教师职业专业化:广义的教师专业化是在两个层面上讲的,即教师行业的专业化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

前者简称为“教师职业专业化”,后者简称为“教师个体专业化”,即一般所言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素养就是人所具备的先天身心品性与后天经教育培养发展起来的身心品质的总和。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当代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部分。

教师职业理念:教师在教育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个人条件与工作要求而形成的职业奋斗目标与事业追求,是教师在职业实践中渴望达到的理想职业境界。

素质: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素质,即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它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与身心品质结构。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动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依据,是教师科学学生观确立的依据。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它既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又包括人的道德、精神、才能、志趣等多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

进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指人作为“全人”的充分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得到完整的发展。

教育学48个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48个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1.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 教育研究: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3.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2)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5.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6.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换言之,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7.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8. 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9.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的一门科学。

10.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教育学考试 名词解释

教育学考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狭义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和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1、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7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在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325、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师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信的、聪慧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或者说是指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别人的人。

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在知识、技能、思想诸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教育素养的,按照国家的社会要求,在专门教育机构中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其主要职责的人。

2.教师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育教学权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聘教师最基本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91科学研究权: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管理学生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获取报酬待遇权是教师的基本物质保障权利;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民主管理权是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民主权利;教师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培训权是教师享有的继续教育权利。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即强调不分贵族和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

2、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

3、隐性功能:指伴随现行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4、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这段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5、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7、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也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

8、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9、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0、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它分为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诗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探究,建构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培育专业情谊,拥有专业自主,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2.专业化:一个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发展成熟、具备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3.职业声望:人们对每一种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社会反映和综合评定。

4.文化资本: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如语词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学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5.学生社会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6.教师理性: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生活中持有的生存态度、思考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

7.教师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心导向。

8.教师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以及灵活机智应对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9.教师社会化:教师社会化是指教师在学校系统中学习和内化专业行为规范、准则而胜任社会所期待的角色,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

10.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体检、修炼和内化所形成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成长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个人道德品质、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等。

11.教师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心理状态和意愿。

12.教师成就动机:是指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重要而有价值,愿意认真地去完成,并欲达到既定目标或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13.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主体以自身作为评价客体评价活动。

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发展状态等进行反思。

作用:对教
师而言,自我评价是一种理性程度较高的意识活动,主要是教师自身进行反省活动,但必须以教师的职责、规范、价值准则或其他优秀教师的行为为参照,来认识、评价自己的思想、行为及其结果,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14.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指学校教师群体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信念、规范、行为、态度的意义系统。

教师文化反映了教师群体的共识,内化在教师的行为和人造物品中,并传递给学校各成员。

15.学校氛围: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对其成员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式影响的心理环境。

它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思想信念、道德风尚、工作和学习作风、集体舆论等精神因素,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独特风格或个性,展现了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精神风貌。

1.认知能力:教师认知能力主要指教师对教学及其情境进行加工、储存、提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3.学校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对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是对学校系统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和决策的过程。

4.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是以师范院校或大学为基地而开展的对师范生和教师进行教育或培训的模式。

包括定向型模式和非定向型模式。

定向型模式:又称封闭式独立设置模式。

它是以独立设置的普通师范院校、职业性和技术性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为主体,以特定的培养对象、培养规格为目标,以制定统一的专门学科和教育学科培养计划,采用相同的培养、培训方式,学习共同的内容为特征的定向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非定向型模式:又称开放式教师教育模式。

它是以综合大学或其他专门高等院校为主体,以综合文理学科知识、教育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国家教师任职资格要求为依据,为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供专业培养和训练的教育模式。

5.师徒制是指职业新手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模仿和自身教学过程的反省、再实践,而逐渐体悟教师职业的隐性经验和缄默知识,不断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培育方式。

6.课例研究是教师长期而系统的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

7.教育叙事是呈现某一时间、场域的教学行为和鲜活的教育经验,表达和解释教育的感受,寻求教育意义的历程。

8.本体理性:教师持有的对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持续的思考和追问的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