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A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 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 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 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从所给文段中引用的诗句来看,先是“桂花”,写出中秋月之味,然后是“捣衣声”,写出秋月之声,再是直接写月光。照应这个顺序,“花的清香”应排在最前面;再按照由有声到无声的顺序,可知应先说“虫的吟唱”,再说“树影”“凉风”,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2. 阅读下面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是(3分)(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

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A. 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的发展之中。

B. 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 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语段中把“单独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D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C项排除。A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D项到位。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参考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涉及到内容、句式、修辞、衔接,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仿写时,每句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具有的某种精神。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可以确定要表达的精神内容,将相关的内容和精神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4.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生动。要求: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不超40个字。(6分)

读书,就是在追溯文明的长河。鼓起船帆,借远古吹来的风或顺流而下,或逆风而上;划动船桨,借湖海荡起的波或驶向彼岸,或回归炊烟升起的地方。《诗经》以其无邪之思,给我国历代诗人带来滋养;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论语》以其对“仁”的深入理解,给两千多年后的世界描绘希望的图景

②《史记》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给它所绘就的丰富多彩的人物播洒灵动的种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要扣紧“读书,就是在追溯文明的长河”来谈准确揭示所提到的名著的特点;还要注意仿照“《诗经》以其无邪之思,给我国历代诗人带来滋养”的句式,以及题目中要求——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不超40个字。

5.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6分)

示例:

(大前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小前提)我们不是圣贤。

(结论)所以肯定会犯错。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参考答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都不是“完人”,所以肯定有缺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三段论推理”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大前提,“我们不是圣贤”是小前提,“所以肯定会犯错”是结论。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其次,大前提要引用名言;最后,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从鲁迅、莫言或孔子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6分)怎么形容苏轼呢?“才子”显得稚嫩和浮夸,“伟人”则略显吹捧,“政治家”又太过庸俗。【参考答案】怎么形容鲁迅呢?“作家”显得有些庸俗和普通,“革命家”则太过激进与勇猛,“战士”又有着硝烟弥漫的气息。

怎么形容莫言呢?“文学巨匠”有吹捧的嫌疑,“诺奖获得者”则过于功利化,“乡村作家”又显得土里土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从鲁迅、莫言或孔子中任选一位,结合个人的创作风格及成就仿写即可。7.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请参考示例运用的归谬法,用一句话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6分)

(示例一)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

反驳一: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 ?”

(示例二)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反驳说:“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

反驳二:一个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语文老师反驳说:“② ?”

【参考答案】①那么谁也看不懂的作品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吗

②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写作这部伟大的科学著作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句,题干要求“请参考示例运用的归谬法,用一句话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题干中要求要使用归谬法,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要使用归谬法,得出的结论必须是错误的,因为有参考示例,所以难度降低了点,在解答时要注意原句所给出的具体例子,结合例子本身进行分析,再就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具体表达即可,“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这是假设性的观点,后者“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则是从反推法来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把握这个结构即可得出。

8.根据以下定义和示例,另选话题,仿写两个句子。(6分)

定义:反证法,为了证明原命题成立,首先假设其不成立(否定原命题),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或错误的结果,原命题从而得证。

示例: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擅闯红灯,就可能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

示例二: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如果狼吞虎咽,就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反证法”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推理出明显的错误结果“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证明原命题“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成立。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反证法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