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发展史
形成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发展
必修1:第一单元——列强侵化华史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九一八事变(1931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南昌起义(1927年8月)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 土地革命(1931年)
长征(1934—1936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解放战争(1946—1949)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必修2第二单元)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9)
中国人民抗争史:(必修1第三单元 选修1 选修2)
主要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辛亥革命(1911—1912年)
二次革命(1913年)
护国运动(1915年)
认识两税法-读《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认识两税法-读《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摘要]《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是黄永年先生在其个人多年研究的系列论文基础上加以充实连贯而成,近40万字宏通厚重的史著,笔者选取其中第十二章两税法阅读学习,在此过程中,对黄先生坚持的文献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印象深刻。
本文主要从两税法名之由来、两税法有关问题以及两税法实施目的来进行学习总结。
[关键词]两税法;《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夏秋两税;租庸调税额;摊配前言读黄永年先生这本《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是在选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寻得。
黄先生是我国老一辈中国古代史及古文献学研究专家,向以文献功底坚实、考证功力深厚而著称,其素养在这本书中都清晰可见。
这部近40万字的史著在涉及的每一个问题上都有深入独到的视角和论断,并且都有着有力的资料予以论证。
笔者仅选取有关两税法的部分来学习体会,因为本书着实篇幅宏大,整篇把握会成为泛泛之谈,选取一部分来学习更容易深入理解。
黄永年先生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这本书当中,选取北朝至中唐作为中国政治史上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来进行研究与论断,将两税法专门列出作为一章来写,依其观点是因为“这是唐德宗即位后的一个重大政治措施”,而非仅仅是唐代财政经济上的一种制度而已。
制度和政治的密不可分性,其实可以想见,重要的制度的实施,都包含着统治阶级想要维持统治的意志,两税法自然无法免俗。
通篇阅读此章节发现,黄先生对两税法的说明,主要是在王仲荦先生《唐代两税法研究》论文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或者修正,其掌握史料的丰富及应用自如让人佩服,足够的论据支撑使得其研究论断非常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譹?訛一、“两税法”名之由来大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到次年(建中元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这便是唐代两税法的产生。
关于两税法的得名,有一种说法是,它包括户、地税两种税而因此得名?譺?訛,但黄先生认为这并不恰当,在唐代只要是一年两度征收的都可称为“两税”,王仲荦先生也说,只要一个赋税分为两次征收,都可以带上“两税”这一名称。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田锡全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亦即历代的国家性质与形式问题。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就是研究中国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其中,不但要重视研究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中各阶级间的关系、力量对比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占的不同地位,还必须认真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各个时期总的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财政、文教、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探讨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当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内容宏富,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相关文献,掌握基本知识,以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有总体的把握。
本课程重点关注中国历代国家元首制度、中枢辅政制度、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官员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和考课制度、胥吏和幕府制度、军事制度、学校制度、乡里制度与乡绅制度、赋役制度与俸禄制度等典章制度的变迁及影响等。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pecial history of history. The 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aims to country's nature and form of the problem.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to say, this course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a's na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comparison of forces and the differ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state power, but alsoseri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t all levels of state organ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national systems an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judicial, military, supervisory, personnel, finance, culture and education, ethnic grou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played in the political life at that time, and makes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abundant, so, it guides students to extensively cov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with a view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have overall grasp.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system of leader-selection of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ystem, the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officials’ selection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the supervi 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ilitary system, the school system, Gentry system, tax system and the salary system and so on.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relevant literature extensive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grasp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二、教学目标在方法上,每讲都梳理各个历史阶段的制度变迁总体态势及其时代特色,中间穿插权威观点、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读书笔记外二张妍20一、本书逻辑在众多参考书目中选择黄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黄永年先生是吕思勉的学生,在上一本读书笔记中因选择诚之先生的《中国制度史》而深受折服,因而想要读读这位史学大家的学生笔下又是如何叙述唐史的。
再者,作为我个人来说,其实读过的历史书籍相对较少,对魏晋南北朝以及五胡十六国这部分的历史是较为混乱与了解甚少的,因此选择本书也相当于是为自己所欠缺的历史部分加油充电吧。
在序言中作者已指出,本书是在其曾撰写大量论文的基础上汇成系统性的专著。
全书共分为十五章,主要以唐代政治史为线索,并加以对东西魏、北朝齐周以及隋的政治斗争进行描写,从而使读者更加了解到唐朝政治发展的历程及原因。
作者黄永年先生围绕旧史记载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前人的研究著作中存在的谬论进行挖掘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第一章“北齐政治斗争的真相”,这一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即北周吞并北齐,再度统一北方,缪彦威先生在对此阶段历史研究时提出“民族问题不能解决促使北齐亡国”,作者认为,在高欢政权体系下,汉人与鲜卑分别有掌权代表,而非以民族来划分营垒,两个民族互相抨击打压,实则是文官与武官之斗争。
在北周吞并北齐不久后,军政大权又落入到外戚杨坚手中,并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隋朝。
由此观之,并非民族矛盾致使两个王朝步入灭亡,内部的政治斗争才是关键。
第二章“关陇集团的始末”,作者借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中提出的“关陇集团”这一概念展开论述唐朝政治,关陇集团是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组成的政治集团,其中大多是文武兼和于一身的官员,而这种政治集团总体来说是落后的。
黄永年先生举例论证了关陇集团的消失是在唐初,对陈寅恪认为“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这一认识进行了修正。
紧接着,在第三章“府兵的兴衰”中阐述了与关陇集团密切相关的府兵制,西魏宇文泰在大统十六年前建立起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府兵组织系统,而这八柱国又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发端。
考研近代史重要事件时间梳理
考研近代史重要事件时间梳理一、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其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1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因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故又称“亚罗号”及“马神甫”事件。
1860年,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法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法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其中的一部分。
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发动,是西方列强为了在华获得更大利益而相互纵容的结果。
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意)的八国联合军队。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六、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为了维护和增强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新式人才,革新武器装备,从而达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王朝。
在这一制度下,中国的政权由一个皇帝和一系列贵族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封建制度将土地分配给贵族,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其优势,比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稳定。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缺点,如皇帝权力过于集中,贵族享有特权,民众的权益受到压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生的不满。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政治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共和制。
它的特点是国家主权属于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然而,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国内就陷入了动荡和分裂,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政治不稳定。
第三部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由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各个地方的代表组成。
代表们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法律和大政方针。
此外,中国还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通过党的领导来保证政府的稳定和效率。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封建制度和民国时期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然而,人权和民主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结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比较视野下的中古西欧政治史研究——与美国历史学家R.W.卡尤珀的学术对话录
比较视野下的中古西欧政治史研究——与美国历史学家R.W.
卡尤珀的学术对话录
孟广林
【期刊名称】《史学月刊》
【年(卷),期】2008()4
【摘要】不久前,笔者与美国著名史学家R.W.卡尤珀教授就如何探讨中世纪西欧政治史进行了学术对话。
双方都认为,应当重视比较视野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对英、法两国的王权作一比较,或将中国与西欧的君主制进行比较,将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
在讨论"封建主义"、"公共秩序"和法律、"宪政主义"等重要问题时,卡尤珀教授还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总页数】6页(P25-30)
【关键词】比较视野;中古西欧政治;封建王权;公共秩序;宪政主义
【作者】孟广林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03
【相关文献】
1.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J], 邹立波;李沛容
2.新视野下的中国中古政治史研究--《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述评 [J], 张燕波
3.中古英国政治史研究的路径选择与中西比较——与牛津大学J.R.马蒂科特院士的学术对话录 [J], 孟广林
4.英国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学术系谱与模式转换——关于斯塔布斯、麦克法兰和新宪政史的对话 [J], M.阿莫诺;蔺志强
5.20世纪学术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专题讨论):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研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 [J], 冻国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近代政治史
(2)领导:
以 孙中山 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
(3)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以革命党人为主
镇南关起义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起 义
秋 瑾
黄花岗起义烈士公园
林 觉 民
1911(辛亥)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晚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 械库。
2、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1851——1864年
(2)领导:以 洪秀全 为代表的农民阶级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朝田 亩制度》
1840 1842 1851 1853 1856
1859 1860 1864
《资政新篇》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 回声。”下列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 继续 B.鸦片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激化了社会矛 盾而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 惊醒而奋起反抗 D.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
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不平等条约 《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侵略者
英国
英法(主犯)
美俄(帮凶)
列强主要罪 英国对华走私鸦片,英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行
军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城 俄国抢占中国北方大片
市,抢占香港岛
领土。
中国人民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爱国将领抵抗
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
上。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 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 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 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 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 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 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田锡全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亦即历代的国家性质与形式问题。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就是研究中国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其中,不但要重视研究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中各阶级间的关系、力量对比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占的不同地位,还必须认真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各个时期总的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财政、文教、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探讨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当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内容宏富,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相关文献,掌握基本知识,以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有总体的把握。
本课程重点关注中国历代国家元首制度、中枢辅政制度、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官员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和考课制度、胥吏和幕府制度、军事制度、学校制度、乡里制度与乡绅制度、赋役制度与俸禄制度等典章制度的变迁及影响等。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pecial history of history. The 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aims to country's nature and form of the problem.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to say, this course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a's na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comparison of forces and the differ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state power, but alsoseri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t all levels of state organ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national systems an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judicial, military, supervisory, personnel, finance, culture and education, ethnic grou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played in the political life at that time, and makes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abundant, so, it guides students to extensively cov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with a view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have overall grasp.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system of leader-selection of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ystem, the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officials’ selection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the supervi 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ilitary system, the school system, Gentry system, tax system and the salary system and so on.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relevant literature extensive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grasp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二、教学目标在方法上,每讲都梳理各个历史阶段的制度变迁总体态势及其时代特色,中间穿插权威观点、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九年级上册政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政史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一、富强与创新1.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等。
2.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3.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二、民主与法治1. 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厉行法治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
116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我们交流的中心议题是“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
我想,不管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作者或是读者,都不希望用宋代这样一个时段来限制我们的思考;而在历史学这样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大家能找到更多的交流话题。
田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余先生写这本书,在我看来,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
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个比较专门研究汉朝的历史学家。
我做研究生的时候,他的兴趣已经转到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史。
因为当时美国人对汉朝的具体题目兴趣不大,而对清朝的兴趣很大,在这种情形下,他写出了《戴震与章学诚》。
我到哈佛,原来想做中国近代史,可是发现对宋代更感兴趣。
但余先生在那时候对宋朝没有很多兴趣,而对汉朝与清朝的思潮有同情感,他觉得朱熹太抽象了。
三十多年前,我在台湾学中文的时候,余先生带我去拜访钱穆先生,他们两个人谈论的时候,考证的传统很明显。
钱穆先生晚年对朱熹很感兴趣,写了《朱子新学案》,家里挂了和朱熹有关的字画。
一九七三年我去拜访余先生,问博士论文的题目。
当时余先生对欧洲思想史有兴趣。
我告诉他我的研究方向,看朱熹如何把佛、儒、道对“心”的观点结合起来,并和欧洲的思想进行比较。
余先生觉得这个题目太大,建议我做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在图书馆看书四个月之后,我决定了题目——朱熹、陈亮之间的辩论,讨论朱熹的政治思想。
那个时候,余先生觉得连朱熹的政治思想都容易搞得太抽象。
一九八二年在夏威夷开了朱熹讨论会,余先生对这个会很不满意,因为多半的,特别是大陆来的学者谈无极而太极,他觉得太抽象了。
可是慢慢的,我觉得余先生的立场有一点改变。
一个原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邓小南等因是,在八十年代,他研究信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要和欧洲做一些比较,如韦伯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理学、朱熹更有兴趣。
可是他的立场是来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的。
后来,台湾史语所的黄进兴,主要做清朝的陆王学派的问题,还做了历代孔庙,特别是皇帝与士大夫关于孔庙的争论。
中国通史立10个历史事件及影响
中国通史立10个历史事件及影响一、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建立于黄河流域。
夏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形成,国家政权开始稳定。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对后代的封建社会和王朝交替产生深远影响。
二、周朝分封制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国家下辖众多诸侯国。
这一制度促进了地方政权的形成和发展,加强了地方贵族的力量,使得中央政权逐渐衰弱。
分封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千年,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的封建皇权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文字标准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秦朝短暂,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
四、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公元前206年-220年):秦朝的灭亡后,汉朝建立了长达400多年的统治,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外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播。
五、三国时期的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三国时期的混乱导致中国分裂为多个割据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乱使得中原地区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隋唐盛世(581年-907年):隋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迎来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和社会发展,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政治制度不断演变。
宋朝推行科举制度,元朝实行蒙古族世袭制度,明朝实行地方派官制度,清朝实行满族八旗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演变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
八、鸦片战争(1839年-1842年):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露骨地揭示了中国的软弱和落后。
历史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宗法制)商(公元前1600---到公元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济:刀耕火种,青铜器(作为权力、礼制的象征)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出现牛耕、铁器, 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公元前594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春秋后期:孔子仁老子道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经济: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秦)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垄作法;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土地兼并,科技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风骚》,出现火药、“司南”;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民间手工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发展;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政治: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西汉时井渠法传入西域,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增加,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加重工商税收抑制富商大贾文化:太学,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汉赋,秦汉绘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典雅(类似印象画派),《泛胜之书》,《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对外关系: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东汉(25年到220年)经济:出现一人一牛耕作方法,冶铁技术提高:煤为原料、水力鼓风;实行盐铁征税制,允许民间经营盐铁,笼络豪强地主,“市”有固定区域(时间、空间限制),文化科技: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楷书始于东汉,河南洛阳《夫妇宴饮图》充满生活气息。
我国_及世界对照_历史时间轴
荀子将儒家思想结合法家和道家的合理成分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 屈原创作《离骚》。创造了“楚辞”体
3、战国时期 司南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计数法完全具有十进位值制的功能
◆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代表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安提丰
◆思想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世纪初,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失去区别
●公元533年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在形式上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在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其作用和目的: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其意义是欧洲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其影响: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西方法律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近代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均受其影响。
◆公元前469-前399年 苏格拉底在世。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识与道德合一,主张寡头政治。
◆公元前428-前348年 柏拉图在世。代表作《理想国》
公元前384-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诞生,标志成文法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
秦朝
2、商业:●公元1405 一1433 年· 明朝郑和等7 次出使西洋,历30 余国●在商业的某些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徽商与晋商
3、手工业:)明宣德年间生产的青花瓷质量最佳,后来又烧制多种彩瓷;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三)思想:
1、(明朝)王阳明“心学”: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B、“致良知”。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绕不过的陈寅恪——评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绕不过的陈寅恪——评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晕求界>(^月删)蕙摹118囊,2006.3ACADEMICSINCHINANo+3May.2006绕不过的陈寅恪——评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o蒋爱花(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84)早前就看过黄永年先生的许多论文,都以敢于同陈寅恪的观点商榷着名.当我看到前不久出版的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2004年7 月)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问题是;现在黄先生把他的论文铺成为系统专着,又是如何抛弃了陈寅恪半个世纪以前创造的那个理论架构的呢?抛弃了陈寅恪,作者又是如何以一个完整自洽的逻辑框架来统领数百年纷繁芜杂的中国政治,而不仅是表面现象的罗列?如何在传统史料的分析中洞见合理合情的宏观关照,而不是一盘散沙?《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北齐政治斗争的真相,关陇集团始末,府兵的兴衰,李唐创业和玄武门之变,高宗和武后,李武政权,玄宗朝的中枢政局,马嵬驿之变和《长恨歌》,范阳节度与奚契丹,安史之乱,肃代两朝的中枢政局,两税法的实施,泾师之变,所谓永贞革新,从立储谈宪宗之死.可是依据笔者对文章的仔细通读,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无非将目光聚焦于:1,隋及唐初是否贯彻了"关中本位政策",是否仍然存在左右政局的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的作用应该如何评价;2,李武政权问题;3,玄宗政局问题;4,安史之乱及边疆问题;5,玄宗以后的政治(至宪宗朝)问题.作者认为进入晚唐以至地方藩镇割据形成五代十国混乱局面,应该由宋史研究者来承担似乎更合适,因此只写到宪宗朝.内容涉及到从公元六世纪的北齐高欢自立到九世纪初的宪宗朝的政治历史,这就是作者取名"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的缘由.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前三章《北齐政治斗争的真相》,《关陇集团始末》,《府兵的兴衰》,都涉及到对于北朝政权的评价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所谓"关陇集团"问题.作者考证北齐政权的文明程度高于北周,目的还是要作者简介:蒋爱花.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1O一绕不过的陈寅恪说明北周政权及其继承者"文武合一"(作者论证府兵的性质"兵农合一"在隋代以前已经如此,目的亦在于此)其实是一个比较落后的集团,这里就暗含了对于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性质的回应.在黄先生看来,关陇集团的野蛮落后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北方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门阀,书中上溯到了东晋以来,尚未与汉族很好融合的后进的氐,羌,山胡,认为这才是关陇集团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陈寅恪先生认为"武则天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至渐毁府兵制度",黄先生则以事实考订出"关中本位政策"最迟到隋炀帝手里已不复存在,关陇集团已开始解体.同时他以文武是否合一来检验唐初关陇集团核心人物,选取了29人作为考核的样本并进行了一一分析,得出关陇集团在唐初消失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以此反驳了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武则天时期才开始破坏此政治集团的论点.对于唐代开国时期的玄武门之变经历武则天到李隆基登基的宫廷政治斗争,是该书第四到第六章讨论的内容.唐代草创之初,军事战争和武力争夺似乎是国家建设的核心,在此过程中,领导人之间尔虞我诈起先是让步于国家领导权的争夺的,而后来的政权之争,其成败往往以北门禁军之向背为判定.第四章的《玄武门之变揭秘》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解释:玄武门之所以重要,不在于此门如何险要,而在于守卫宫廷之禁军屯营就在此门外边.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其人其事,是一个萦绕着光环和重重迷雾的谜,而郭沫若先生的解释也一直笼罩着我们的教科书,如何更令人信服地解释武则天(按照黄先生的说法,应为武昭仪)作为女政治家的基本品质,却是武则天研究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武则天的研究中,对作为其丈夫的高宗总是那么欠缺,而黄永年却没有"重武轻高",而是将高宗和武后作为第五章的标题,同时又把李武政权作为一个整体来关注从高宗到玄宗之间的"过渡"政治.武则天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否杀人过多,关于玩男宠及她在文化上的贡献等众人皆知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比如,就武则天知人善任的问题,黄先生解释说,武则天所用的是类似于特务的酷吏,实在是祸国殃民的坏蛋,大臣如姚崇,宋璨等也只是受他识拔而非培养,唯有武家子弟被重用,由此观之,所谓的"知人善任"是大打折扣的.这样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总不免有些强词夺理之嫌.类似之处,不一一例举.陈寅恪曾经在《历史研究》杂志发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一文,主张当时存在"一牢固之复合团体,李武为其核心".这是陈寅恪解放后公开发表的少数重要文章之一.黄先生的第六章以《李武政权》为题,肯定了陈寅恪的李武政权的说法,但是不同意"韦杨"(中宗韦后家族与玄宗杨贵妃家族)也构成了一个政治集团,也不同意用婚姻来说明这个集团的特征.陈寅恪说"开元时如姚崇,宋璩,张说,张九龄等先后任将相,此诸人皆为武璺所拔用,故亦皆是武氏之党."黄永年则指出这些贤明的宰相,其实与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如武承一】】1学术界2006.3?学术批评嗣,武三思,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有矛盾,未必属于同一个集团.凭心而论,黄先生的看法是更合理一些的.但是,这并不需要很复杂很艰深的论证.陈寅恪第一个提出"李武集团"的概念却是要很高的概括和洞察能力的,为了提出一个完整的条理化的理论联系,未免有牵强或过当之处.后来的研究如稍加修正即可归于合理,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首先提出理论预设者的开创之功.该书第七章《玄宗朝的中枢政局》及第十一章《肃代两朝中枢政局》,虽然在章节安排上没有连在一起,但在论述内容上前后连贯.指出玄宗采取了对皇子和后妃摄政的防微杜渐,不管是宦官控制禁军,还是与外朝宰相的权力之争,两者都没有形成内朝和外朝的局面,只是开元后期,玄宗渐老而李林甫才有机会集相权于一身.肃宗以皇太子身份在灵武即位之前,并未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因而给内廷宦官和外朝宰相的争夺以可乘之机,直到代宗剪除宦官,大权完归皇帝,中枢政局出现了短暂的稳定.第十四和十五章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永贞革新和宪穆更替之际的朝廷政治斗争.在《所谓"永贞革新"》中,作者不同意把顺宗朝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措施称为"革新",并从"永贞革新"一词系错误命名以及是否士族庶族之争,是否反藩镇反宦官等来说明了王叔文集团的本来面目,作者认为王叔文集团的结集和成败,只是唐代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内部争竞的体现,这些集团都得找一个皇帝或皇子为其核心,而参加的成员多数是皇帝或皇子的旧人,是以人事关系结集而并非以什么士族,庶族来区分,而在政策上各个集团并没有太大区别.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卷中以及《顺宗实录与玄怪录》的文章中曾经揭示宪宗系宫廷政变所杀,而政变的主角就是穆宗.黄永年《从立储谈宪宗之死》则基本是沿着陈寅恪的思路进一步加以发挥.认为宪宗在立储问题上, 曾经倾向于澧王,还得到了宦官吐突承璀的支持.但是,郭妃(郭子仪后人)势力大,终于使其所出太子穆宗通过政变登基.只是在理解《辛公平上仙》(此材料亦为陈寅恪揭出)究竟是暗射顺宗被杀(黄先生看法),还是宪宗被杀(陈寅恪先生看法)上有分歧.按照黄永年先生在自序中的说明,他发现了唐代政治史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中央权力之争,因此,整部着作的结构是从"玄武门之变"人手,指出这只是李世民和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之争而侥幸取胜,并否定了陈寅恪先生所谓宫廷政变成败在于控制玄武门.继而探讨武墅及韦后擅权,以及其后肃,代两朝之纷争,下及顺宗朝王叔文集团之活动,宪宗之不获令终,均是中央权利争夺的种种表现,而宰相,宦官权力之盈缩复掺杂其问.再一个线索则是如何对付周边的少数民族,节度使由之设置,安史之乱以来更形成中央与地方藩镇之争.第九章对安史之乱前北方军事形势进行了分析,第十章《安史之乱》则探讨了安禄山的实力,前期战局的剖析以及中央采取的战略战术(借用回纥兵,平定河北和重建藩镇).第十三章《泾师之变》则对783年拥立朱溉为帝的兵变事件作了讨论,诸如德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平定叛乱,朔方军为什么不被信任,神策军一]】2绕不过的陈寅恪又是如何由来以及用于征伐中的表现如何,神策军的统帅李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对此在该书都可以找到解释.这些就是作者所说的唐代政治史的第二条线索.其实,黄永年所说的两条线索,都是陈寅恪所揭示过的.试看《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篇的标题: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这里的上中篇,就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下篇就是专门谈边疆少数民族问题.其实,陈寅恪的论述尽管有破绽,欠周密,然而,黄先生的所谓两大线索都出自于陈,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知道,陈寅恪对于中古史的研究,具有超时代的意义.围绕着陈提出的假说和结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界积累了许多作品,中外学者对其"关陇"理论有不同程度的赞扬,批评,亦有不同程度的修正与补充.黄永年先生的这部政治史应该说是最系统的一次了.作者以努力还原唐代政治斗争的真相为目标,确是也构成了黄着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尽管《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是补正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纠正了初创时的过度条理化,规律化的论述,但是它也毕竟只是在陈的理论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补正,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在"关陇集团"论之延长线上的耕耘罢了.不管是关陇集团的讨论,还是赞同"牢固之复合团体,李武为其核心",我们看到该书的概念,理论乃至范式都没有超出陈寅恪先生的首创,似乎是在"打补丁"或者"雕之琢之",使之像一件原本美丽的瓷器更加光滑,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黄永年先生的整个理论大厦其实就是建立在他所批评的对象的基础上的,用本文前面的提出的问题来说,黄先生仍然是在运用陈寅恪自洽的逻辑框架来统领唐代纷繁芜杂的政治史,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陈寅恪就没有黄永年."我彼时研究唐代文史是受了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的启发"一黄永年在自序中坦诚地说.看来我们对黄着的这种感觉似乎也并不是错觉!其实,包括黄先生在内,我们都绕不过陈寅恪!不管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他![责任编辑:流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总论:列强发动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向半殖民地国家过渡。
面对民族危机,统治者以“中体西用”的原则展开自救,但由于变革的不彻底导致甲午战争战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西方的经济侵略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逐渐向资本输出为主。
这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但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流增多,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的服饰,餐饮,建筑,娱乐等领域都可见到西方影响的印记(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近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政治: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南京条约》和中美,中法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政治史26,27页,经济史70,72,73页);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政治史33—35页)经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影响,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从现代化看影响及不足;政治上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自救行为;经济上表现为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开办了一批军工及民用企业;其经营方式特殊。
关于这批企业的性质,学术界争议很大,只须知道它们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即可。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产生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影响。
经济史35,36页);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经济史76—78页)文化:早期维新思想。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一)·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王朝更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把握这一轨迹是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应该掌握的基本线索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以下王朝更替的基本情况。
除了以上王朝更替的基本顺序以外,还要求掌握每个王朝著名的帝王将相、王朝发展的简况、重要事件等内容,对中国古代王朝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发展简况如下:1、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禹建立夏朝。
他死后,其子启即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它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吏、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夏初建都于阳城。
夏朝最后的君王是夏桀,他暴虐无道,以致百姓不断反抗。
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汤的率领下出兵灭夏。
2、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汤建立了商朝,以亳为都城。
商朝前期屡次迁都,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
商朝的奴隶制度很残酷,其表现之一就是实行“人祭”和“人殉”。
商朝最后的君王是商纣,他奢侈腐化、残暴,作炮烙之刑残害人民。
其西方属国周国的国君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双方展开牧野之战,商军倒戈,商纣自尽,商朝灭亡。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本是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周文王时强大起来,他任用姜尚、周公旦等改革政治和军事,到武王时成为西部强国。
西周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西周,定都于镐京。
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
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不来朝贡,战争连年,国力贫困。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4、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读书笔记外二张妍1308020220一、本书逻辑在众多参考书目中选择黄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黄永年先生是吕思勉的学生,在上一本读书笔记中因选择诚之先生的《中国制度史》而深受折服,因而想要读读这位史学大家的学生笔下又是如何叙述唐史的。
再者,作为我个人来说,其实读过的历史书籍相对较少,对魏晋南北朝以及五胡十六国这部分的历史是较为混乱与了解甚少的,因此选择本书也相当于是为自己所欠缺的历史部分加油充电吧。
在序言中作者已指出,本书是在其曾撰写大量论文的基础上汇成系统性的专著。
全书共分为十五章,主要以唐代政治史为线索,并加以对东西魏、北朝齐周以及隋的政治斗争进行描写,从而使读者更加了解到唐朝政治发展的历程及原因。
作者黄永年先生围绕旧史记载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前人的研究著作中存在的谬论进行挖掘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第一章“北齐政治斗争的真相”,这一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即北周吞并北齐,再度统一北方,缪彦威先生在对此阶段历史研究时提出“民族问题不能解决促使北齐亡国”,作者认为,在高欢政权体系下,汉人与鲜卑分别有掌权代表,而非以民族来划分营垒,两个民族互相抨击打压,实则是文官与武官之斗争。
在北周吞并北齐不久后,军政大权又落入到外戚杨坚手中,并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隋朝。
由此观之,并非民族矛盾致使两个王朝步入灭亡,内部的政治斗争才是关键。
第二章“关陇集团的始末”,作者借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中提出的“关陇集团”这一概念展开论述唐朝政治,关陇集团是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组成的政治集团,其中大多是文武兼和于一身的官员,而这种政治集团总体来说是落后的。
黄永年先生举例论证了关陇集团的消失是在唐初,对陈寅恪认为“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这一认识进行了修正。
紧接着,在第三章“府兵的兴衰”中阐述了与关陇集团密切相关的府兵制,西魏宇文泰在大统十六年前建立起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府兵组织系统,而这八柱国又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发端。
可以说,府兵制是关陇集团的一面镜子,亦或是其掌控军事大权的有力武器,从府兵制的盛衰可以看出关陇集团的兴亡。
第四章“李唐创业和玄武门之变”正式进入唐代政治史的研究,四至八章主要讨论的是初唐时期的政治史,占据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作者首先探讨的是玄武门之变,不同于其他历史大家所认为的唐初宫廷政变成败在于控制玄武门,其实只不过是李世民和其胸建成、元吉之争而侥幸取胜的。
这几章中,着重描写唐太宗与武则天,揭开大多历史学家及史官为其披上的明君圣主外衣,更加真实的剖析这两位一直被后世所称赞的明君。
再由“李武政权”阐释后宫妃嫔参政带来的政局混乱,从而到李隆基唐玄宗继位时,对皇后摄政是严加防范的。
这之后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第九至十一章就是围绕这一重大事件而展开的。
第九章讲述府兵制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情况,从而朝廷设置节度使来使安禄山得据以叛乱,对最初在范阳设立节度使来防备奚和契丹的情况作了说明。
第十章则详细说明安史之乱为何发生、如何发展以及为平定安史之乱所采取的措施,向读者交代了一个完整的安史之乱发展历程模式图,这其中,西北和东北之间的两大军事集团存在着重大矛盾,而纵观全局,边陲势强,朝廷势弱,这种局面并非唐太宗统治不利造成,苦于前朝积重难返,玄宗时已无力找出根本解决办法,而肃宗未能根本平定安史之乱,仅收复了两京,第十一章“肃代两朝中枢政局”则是对肃宗时的内廷与外朝情况展开描述,而十二至十五章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的延续,两税法的实施作为德宗即位后的一个重大政治措施,以两税法来向地方争夺财权,而后在实施的过程中,中央在动用武力方面上处于劣势,因泾原兵不满德宗赏赐与犒劳的饭菜而在长安发生的变乱,这场“泾师之变”使唐朝统治面临重大危机,宦官在这场危机解脱取得重大表现,日后得到了重用,这为日后宦官掌权唐朝逐渐步入灭亡奠定了基础。
第十四章写到“永贞革新”,即德宗去世后,顺宗即位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掌权后所开展的一系列革新运动。
十五章则主要讲述的是唐宪宗之死,他的死源于宫廷政变,而这场悲剧的幕后主使正是穆宗。
唐朝皇帝及妃嫔死于宫廷政变的居于多数,能够寿终正寝的实在少数。
以上是我对于这本书的逻辑内容把握,其中一些认识可能存在错误,对问题的阐述上可能也有些不当,还请老师予以指正。
对于黄永年先生重视历史真相的挖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点我是十分肯定的,钱穆先生曾说过,历史写作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民族历史,即主要撰写关于某一国家或地域内各个民族间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相关事例,这是钱穆先生比较赞成的一种写法,但凡历史,便是与民族休戚相关的,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个“因果关系”,明白了他的“原因”,就可以预测他的结果,而且可以谋“改良”、“补救”的方法,这是历史的目的。
民族历史的写作便是整理民族史的渊源,从中汲取有效成分,以史为鉴,而不单单是一味的追求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历史考据,即罗列出大量的资料或考古发现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某一历史事件,全文多资料堆砌;三是奉承君主,篡改历史,这种写法是古今中外最令人鄙夷的一种写法,但这种写法却又是较为普遍的。
我们在义务教育时代中所接触到的历史大多是被美观后的史实,即便如此,《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唐太宗的记载多少也有些往李世民脸上贴金的成分。
而这本《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则算是第一类史学著作,作者黄永年先生在掘发史实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些问题引发读者深思。
因此,接下来是我对本书一些问题的阐发。
二、问题阐发首先,我对作者在讲北齐的政治斗争中“口语中‘汉’字的解释这一节存在疑问,虽然黄永年先生举出十个例子来论证史料中所记载的“汉”字并未带有民族含义,但其中个别举例不免有些牵强,多处提到“汉”字不过是对人的贱称无关民族意义,如《北史》卷三——《高昂传》:“[刘]贵与昂坐,外白河役夫多溺死,贵曰:‘头钱价汉,随之死。
’昂怒,拔刀斫贵……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昂。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而“头钱价汉”便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鲜卑人对汉人的蔑称,而黄永年先生解释称:“汉”是对“只值一文钱”之人的贱称,而这些人大多是服劳役的汉人,本意并非是站在鲜卑立场来仇视汉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对人的贱称偏偏用“汉”字?这难道不是针对汉人吗?自古以来,不论是女真族、蒙古族或是满族建立的政权,虽多少汉化,但其实际维护的还是本族统治者的最大利益。
东魏、北齐存在着鲜卑化很深的勋贵集团,该集团可谓是东魏、北齐的核心和支柱统治集团,其集团便是在北齐末年汉族士人的打压下势力严重削弱,政治统治上的核心与支柱垮台了,从而加剧了北齐衰亡的进程。
虽然该时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合作与民族交融,但北齐政权政权从文化角度来讲是鲜卑化的政权,其统治者高欢是鲜卑化了的汉人,但陈寅恪先生曾指出,鲜卑化的汉人就一定搞鲜卑化政治吗?从北齐当时的情况来看,全国军队中大多是鲜卑人,而鲜卑人在经济领域中又有着优待,虽然国家推行了抚汉人的政策,但兵是鲜卑人的军队,经济命脉掌握在鲜卑人手中,实质上还是一个鲜卑族政权,这就要求上层阶级多为鲜卑族谋利。
尽管高氏统治尽量给汉族士人一些优惠政策,这就免不了鲜卑族官员羡慕嫉妒恨了,因此,我是比较认同在北齐政治斗争中,是存在着民族矛盾的。
其次,个人认为,唐朝是一个皇位继承纷乱的年代,以往教科书上对唐朝的描写大多是“太平盛世”、“圣君明主”诸如此类赞美的话语,但读了本书后让我对唐朝的政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唐朝皇位竞争有较多的感慨。
李唐创业之时至唐中后期,皇位继承状况十分复杂,唐前期的皇位继承制度亦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唐高祖原本也是计划将皇位传给太子建成的,可面对皇位,哪位皇子不觊觎于此的?亲王李世民便是有此野心的人,以次子的身份利用开府征镇的机会集结力量,再伺机夺取地位,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
再来详细说下这玄武门之变,作者在第四章中说明了玄武门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原因,然后提出陈寅恪先生所推测的,李世民已收买了镇守玄武门的禁军首领,因此才能取得政变的成功。
黄永年先生对此予以否认,禁军并未被李世民所利用,并引用相关史料来说明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之所以选择在门内伏击,就是为了防止建成和元吉逃窜,不让他们俩就近逃回东宫。
而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李世民及其少数私党处于力穷气索时的一次冒险尝试,纵使未获进军的支持参与也在所不顾,显然,最终这场冒险成功了,为何成功?这里面就牵扯到敦煌写本《常何墓碑》中这位禁军人物——常何来作证明,作者先是从他的升沉荣辱来看他在当时的政治态度,先说明政变前,他只是北门禁军中一名普通将领而非主要负责人,却又曾是李世民直属部下,但他工于心计,在皇子间保持中立,最后从其在玄武门之变后官职变化的情况来说明常何是如何在玄武门之变中成为李世民成功弄巧成拙的例子。
在玄武门狙击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及其弟李元吉,随之又进入宫中挟持李渊,逼迫其父退位。
唐太宗是如此,其子孙有些更是残忍。
到了高宗时期,长孙无忌杀害吴王恪一事令人发指,也开了肆意屠杀宗室的先例。
而后武则天为夺权屠杀李唐宗室倒也有理可说,但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六个亲生子女中的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也成为她夺权斗争的牺牲品。
玄宗为铺平登基道路,先后铲除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肃宗也不例外,只因张良娣的谗言就赐死于其子建宁王,就连太子也险些被杀。
难道李家非要对自己的子孙赶尽杀绝吗?毕竟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即使在残酷的政治角都中也罪不当诛吧。
在所谓的繁华盛世背后,唐朝又是一个手足相残过于惨烈的时代,由此反思,唐朝在宗室问题上处理的不够好,皇族相杀激烈实在是令人扼腕。
陈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中篇《政治革命和党派分野》里从“关中本位政策”中揭示唐代皇位继承不稳定的原因,他提出:“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
然此皆诉诸武力,公开决战者。
至于武曌之改唐为周,韦氏之潜移政柄,其转变不出共为闱闼之间,兵不血刃,而全国莫之能抗,则以“关中本位政策”施行以来,内重外轻之势所致也。
然自玄宗末年安史叛乱之后,内外轻重之形势既与以前不同,中央政变除极少破裂及极小限制外,大抵不决之于公开战争,而在宫廷之内以争取皇位继承之形式出之。
于是皇位继承之无固定性及新旧君主接续之交,辄有政变发生,遂为唐代政治史之一大问题也。
”这里陈寅恪先生是说因外部势力(即非李唐宗室)扰乱导致内外势力不协调,而到唐玄宗时关中本位政策破坏已尽,地方势力兴起,宫廷战争以夺取皇位的形式展现,因此皇位继承呈现无固定性,但这未必说的过去,在唐初贯彻落实关中本位政策,中央权力增强,皇位仍是皇子间明争暗斗耍尽手段所梦寐以求的,相反,在关中本位政策被破坏以后的代宗和德宗之后,宗室相残渐渐平息,所以,究其原因又是为何?另一问题便是关于唐代政治史的重点——关中本位政策和关陇集团,首先明白其含义,所谓“关中本位政策”,《述论稿》言:乃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