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帮助孩子学会共处

肥东县实验幼儿园付晓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众多家长只求付出不图回报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们的。这让不少孩子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不懂体贴、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难适应同伴间的冲突和竞争,更不会合作与分享。家长要给孩子从小灌输正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尚品格;知道竞争不是抢,而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展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学会与人分享。只有善良、谦和、友爱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能

3、努力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教养环境

教学准备:

1、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2、PPT

教学过程:

一、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园正在进行的合肥市市级立项科研课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627份,收回506份,无效问卷9份。我们对50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见下表):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学会共处”就是良好性格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里把“学会共处”与其他三大“支柱”相提并论,可见它的重要性。

所以,家长该如何教养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共处也就成了一个社会性的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命题。

1、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人,具有社会性)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完全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标准,在竞争中能否与人密切合作,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接受必要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具备共处技巧,在生活、游戏中成为别人乐意合作的对象,赢得同伴的友谊和帮助,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今世界,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一些人,乃至许多人共同协作取得的,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与人共处,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与人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不会与人共处,业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这样的人,很难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易于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学习、工作效率也高。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你的社交能力。”只有你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你就会拥有一个好人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你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2、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相比其他孩子而言,这些孩子还是幼儿园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儿童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价格;而“被忽略的”儿童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价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孩子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帮助孩子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教会孩子学会共处,是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但孩子的一日具体活动中难免少不了冲突,其实冲突也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孩子在其中从不同出发点细致地考察问题,从而了解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及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后协调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认识,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学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与人共处呢?

学会共处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会交往与合作。有人把这两种能力称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里我们选取了4岁孩子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最具普遍性的两个问题,为家长进行详细的解读,一是学会谦让,二是克服嫉妒。

(一)让孩子学会谦让

案例一:(抢图书、玩具)

幼儿园中班的王老师最近挺烦恼的,因为班里的孩子经常因各种小事发生冲突。周一,因为同时看上图书角的一本书,明明和红红就发生了争执;周二,东东和田田国为谁先玩小火车而闹了矛盾;周三,华华不开心了,因为他拿到的玩具总是自己最不喜欢的……现在的孩子似乎都不会谦让了,怎么办?

案例二:(该不该谦让?)

妈妈一直教育悠悠要懂得谦让是做人的基本礼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直到有一天,爷爷抱怨说:“悠悠在家这么淘气,在外面怎么这么没用!人家抢了她手里的玩具,她也不急。”“悠悠连比自己小的孩子都抢不过,我都跟着没面子。”这话让妈妈很茫然:自己的教育错了吗?过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事。果果的妈妈带着还不会走路的果果来家里玩,悠悠的妈妈拿出家里的玩具摊在地上,任由两个孩子玩。果果总是对悠悠手里的玩具感兴趣,毫不留情地伸手就抢。果果的妈妈乐呵呵地在在旁给她们鼓劲:“抢,果果抢,悠悠,你也抢啊。”悠悠妈妈看了一眼果果妈妈,很诧异她为什么让孩子这样做。再回头看悠悠她已经把玩具让给了果果,扭头去玩别的玩具了。第一回合,果果胜了。没过一会儿,果果故伎重演,又来抢悠悠的玩具,悠悠还是很快放手,再去玩别的。几个回合下来,果果是“越战越勇”,悠悠是“屡战屡败”。果果和果果妈妈走后,悠悠妈妈却很久不能释怀:到底该不该教孩子谦让呢?

案例分析:

看完上面这两个案例,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为什么不会谦让?教育孩子谦让有错吗?

首先,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首先,我们要说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谦让和尊老爱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我们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下,而且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也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合作的环境氛围,进而对人的精神发展、心理健康、甚至事业进步都能直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的看法、想法和做法:无视、会吃亏、培养因为不会谦或不肯谦让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比比皆是。家长似乎也不把这种“小事”放在眼里,甚至因为自己的孩子抢到了图书、玩具、吃到了大苹果也感到自豪。抱着这样心态的家长往往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别人都在往前抢,自己谦让就会吃亏,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有困难。孩子从小学会“抢”,是为了以后更适应社会的竞争,教孩子谦让等于教孩子懦弱,是不合时宜的。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其实是没有理解谦让与竞争的两种不同性质。谦让与竞争并不矛盾,因为它们都是有一定原则的。竞争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