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

合集下载

呼吸道九联检sop

呼吸道九联检sop

呼吸道九联检操作程序呼吸道感染概述一、气管和支气管等咽喉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

指鼻腔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tract infectionupper(acute respir 常见病因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不仅性别职业和地区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

、,、。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衣原体由病毒支气管扩张等细菌支原体、、、,、治疗时必及时治疗的原则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免疫荧光法介绍一、又称荧光抗体免疫荧光技术)technique(Immunofluorescence生物化学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技术、。

,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年首次采用荧光素进行标等于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1941。

Coons 这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记而获得成功。

用荧光抗体示踪荧光抗体技术technique)。

fluorescent(antibody 用已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这两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

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种方法总称免疫荧光技术,,用于检测或定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

,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法按反应体系及定量方法不同还可进一步分做若干种。

,与放射免疫法相比荧光免疫法无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简便,,,便于推广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主。

呼吸道九联检简要操作规程

呼吸道九联检简要操作规程

呼吸道九联检简要操作规程一采血要求1. 静脉血,指尖血(儿童)2. 拒收溶血标本。

脂血标本不影响检测。

二所需实验仪器和设备1. 荧光显微镜2. 洗盒,湿盒3. 摇床4. 15微升和150微升量程的移液器5. 1000毫升量筒,1000毫升玻璃容器三准备工作:提前30分钟取出试剂盒恢复至室温,同时将试剂②中的成分加入1L蒸馏水,摇匀直至完全融化。

四试验步骤:25ul血清+25 ul PBS溶液↓混匀取混合后的液体30ul↓加150ul吸附剂[⑦]↓混匀,静置1分钟离心4000转10-15分钟↓在载玻片上每孔加15ul上清液↓放入湿盒37度温育60分钟↓用PBS洗液冲洗载玻片后,浸泡在PBS洗液中并放在摇床上摇动10分钟,再用蒸馏水冲洗↓自然晾干或吹干,每孔加入15ul结合物[⑤]↓放入湿盒37度温育30分钟↓用PBS洗液冲洗载玻片,浸泡在PBS洗液中并放在摇床上摇动10分钟,再用蒸馏水冲洗自然晾干或吹干↓加封闭介质盖上盖玻片观察结果注意事项:1,加样时,移液器不要触碰离心管底部的沉淀和九联检包被孔2,实验结束后,九联检片子最好在2-3小时内观察,第二天观察不影响结果判断。

若需保存,需冷冻避光。

3,结果判断第2,5,6,7,8,9包被孔的阳性细胞为荧光均匀分布在包被细胞上,并且为明显的绿色;阳性细胞数占3%以上时,报阳性,其余阴性。

4,PBS常温放置一星期不影响实验结果,但要保证在此期间不被污染5.若实验室没有摇床,洗涤过程中中间换一次PBS,同样能达到洗涤效果,而不需要震摇郑州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

呼吸道九联检技术手册

呼吸道九联检技术手册

一、呼吸道感染概述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已报道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是一种兼性细胞内致病菌,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科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

其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

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

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00d以上,污水中可存活一年,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环境或人工水域中,在阿米巴体内寄生,亦可感染人巨噬细胞,在其胞内繁殖和杀死人巨噬细胞,是引起军团菌病(军团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军团菌病在国内外时有爆发流行,中央空调冷凝塔水系统是引起军团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死率较高。

目前已知军团菌有48个种70多个血清型,其中嗜肺军团菌有15个血清型,血清型-1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非典型肺炎是一组由非典型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不一,临床中很难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当以及抗生素滥用。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病原体IgM型抗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检测内容、方法及检测人群1、检测内容:包括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②肺炎支原体③Q热立克次体④肺炎衣原体⑤腺病毒⑥呼吸道合胞病毒⑦甲型流感病毒⑧乙型流感病毒⑨副流感病毒1、2和3型3、适用人群:儿童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或长期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二、临床意义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2、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依据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标本采集1、空腹静脉采血3ml(普通不抗凝管)2、严格无菌操作四、结果报告及意义1、结果报告:以阴性(—)/ 阳性(+)表示2、结果意义①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感染者常伴随有全身症状。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②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在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肺炎支原体肺炎潜伏期14~21天,起病缓慢,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 3~4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6个月。

③Q热立克次体:Q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

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急性感染Q热立克次体的潜伏期为2~38天,通常为12~19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4~8周达高峰, 可持续存在3~4个月。

呼吸道感染时你做了呼吸九联检吗?

呼吸道感染时你做了呼吸九联检吗?

呼吸道感染时你做了呼吸九联检吗?呼吸道感染又称呼吸系统感染,是我们普通人最常遇到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如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其实在很久以前的欧洲,大家也并不知道真实原因,主流医学都以为是瘴气所致,直到1856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1821—1895)才初窥了微生物的秘密,从此逐渐发现了诸如呼吸道感染的根本原因。

呼吸道感染的罪魁祸首就是病原体入侵了我们人体的鼻腔到咽喉部(上呼吸道感染)、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在呼吸道感染中比例最大,具有较强的传染病,多数病因是由病毒引起,少数则是细菌引起。

不管患者的年龄、性别、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在的地区,都有极强的传染能力,而患者个体免疫能力的不同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当然患者可以自愈的,一般5-7天就可以康复。

下呼吸道感染指急性气管到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病毒、军团菌、立克次体等微生物所引起,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为了对抗这些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小小微生物,我们就需要找出凶手究竟是哪种病原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症下药。

就需要做检测,做什么检测--呼吸九联检。

呼吸九联检检测的是什么?以下我们来依次介绍下它们。

1、嗜肺军团菌中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是感染率最高的,可以导致非典型性肺炎,概率是10%,全身症状较重。

嗜肺军团菌入侵人体到有症状时间一般是2-10天,lgM抗体的产生是嗜肺军团菌入侵后1周后出现的,在3-6个月时依然存在。

2、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是肺炎支原体所导致的肺炎,呼吸道黏膜上皮是肺炎支原体的埋伏,有些人感染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全身症状较重,肺炎支原体在入侵人体到有症状的时间为4-21天,发病较慢,1gM抗体的产生在1周的时候出现,在3-4周浓度最高, 在3-6个月时依然存在。

3、立克次体侵入我们人体后可能会引起全身症状,会导致头疼、高热、非典型性肺炎、心肌炎。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的局限性
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结果 检测费用较高可能增加患者负担 检测结果可能受到样本采集、保存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呼吸道九联检的最大价值
优势:快速、 准确、全面 地检测呼吸 道疾病
局限性:可 能存在假阳 性和假阴性 结果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 检测、分析、报告等
远程医疗: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道九联检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检测、诊断 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呼吸道九联检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技术进步:随着 科技的发展呼吸 道九联检的准确 性和灵敏度将不 断提高
应用范围扩大: 未来呼吸道九联 检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包括但 不限于医院、社 区、家庭等
呼吸道九联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用于诊断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等
过敏性疾病:用于诊断过敏性 鼻炎、哮喘等疾病
呼吸道肿瘤:用于诊断肺癌、 喉癌等呼吸道肿瘤性疾病
呼吸道慢性疾病:用于诊断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 等疾病
呼吸道九联检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呼吸道九联检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呼吸道九联检可以用于筛查疑似病例确定感染源。 呼吸道九联检还可以用于监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原体
检测试剂:使 用呼吸道九联 检检测试剂对 样本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根据 检测试剂的反应 结果判断患者是 否感染了呼吸道 九联检中的病原

报告结果:将 检测结果报告 给医生以便医 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呼吸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解读

呼吸道九联检ppt课件

呼吸道九联检ppt课件
菌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40%左右 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呼吸占道九联在检 60%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非典型肺炎: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 的肺炎。病原体可能是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或军团菌、真菌等
1、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
2、临床症状差异大
9.2%
6.6%
10.2%
0% 肺炎支原N体=126
肺炎链球菌N=63 流感嗜血杆菌N=56
肺炎衣原体N=40
混合感染N=62
7个城市、12个研究中心、665例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呼,吸2道006九;2联9(检l):3-8.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感染率(%) 27
肺炎支原体
➢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域或人工水域,空调冷凝水,革兰氏 阴性短小杆菌。 其中1 型在人军团菌肺炎中占70% ~ 90%。
➢易感人群为老年人、吸烟者、慢性肺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癌症病人、肾透析病人和艾滋病人。
➢症状表现为:发冷、不适、肌痛、头晕、头痛,伴有烦躁、 呼吸困难、胸痛。90%以上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咳嗽、粘痰 ,偶尔出现腹泻呕吐胃肠道紊乱,重症患者可发生肝功能变化 及肾衰
➢治疗: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红霉素
呼吸道九联检
肺炎支原体
➢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 ➢40%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 MP好发于 1岁以上年长儿,近年来发病年龄明显 提前,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婴幼儿发病也逐渐 增多。 ➢病原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标准,IgM抗体检测 ➢治疗:大环内酯类首选、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九联检
腺病毒

呼吸道九联检结果判断标准

呼吸道九联检结果判断标准

呼吸道九联检结果判断标准
观察结果时,先在10倍镜下对载玻片进行观察,找到视野后再换至40倍镜下观察结果。

建议先观察第十孔(质控孔),这样有利于判断本底(减少杂质荧光的干扰或者病人自身抗体的干扰),其余各孔的观察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调整。

400倍镜下,九联检各孔的阳性判断标准如下:
第1、3、4孔:形态符合标准;亮度明亮;数量上均匀布满整个视野,400倍镜下每个视野内荧光个数超过70个
附注:1孔:形态为典型的杆状,3孔:形态为典型的球杆状,4孔位典型的球状。

详见下图:
图表1嗜肺军团菌(1孔)图表2立克次体(3孔)
图表3肺炎衣原体(4孔)
第2孔:国外显微镜下:荧光形态符合标准,亮度明亮,荧光细胞比例超过50%;国内显微镜:荧光形态符合标准,亮度可以,荧光细胞比例超过10% 附注:荧光形态为胞围荧光模式
图表4肺炎支原体(2孔)
第5、6、7、8、9孔:国外荧光显微镜:荧光形态符合标准,亮度明亮,荧光细胞比例超过3%即400倍镜下,每个视野中约5个阳性细胞;国内荧光显微镜下:荧光形态符合标准,亮度较亮,荧光比例超过1%,即400倍镜下,每个视野中约2-3个阳性细胞
附注:荧光形态为胞核、胞浆或胞膜混合荧光模式
图表5腺病毒(5孔)图表6呼吸道合胞病毒(6孔)
图表7甲型流感病毒(7孔)图表8乙型流感病毒(8孔)
图表9副流感病毒(9孔)
第10孔、质控孔: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红色的细胞
图表10质控(第十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衣原体
➢5-15岁青年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处 ➢多起病缓慢,潜伏期30天左右 ➢临床多出现流感样的症状,发热一般低于38度,数天至数周后出现 持续性干咳,若不及时治疗会持续数月 ➢阳性率一般在1-3%左右 ➢治疗: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①红霉素:衣原体肺炎的抗生素应首选红霉素。重 症或不能口服者,可静脉给药。②罗红霉素③阿奇霉素
《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CAP致病中的作用》
《要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致病作用》等
精品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排第四位 《2精0品1课3件年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简编》
精品课件
儿童肺炎是全球儿童死亡第一病因
精品课件
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
嗜肺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Q热立克次体 肺炎衣原体
精品课件
国内发表的有关九联检的文章举例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2:其他科室 1 心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常引起肺炎并迁延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常诱发心肌
炎 2 呼吸道感染常诱发眼部疾病 3 脑外伤病人常并发呼吸道感染 4 很多鼻炎患者常并发呼吸道感染 5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原体脑炎 6 风湿病患者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7 肝胆外科术后常并发呼吸道感染 8 川崎病常伴随呼吸道感染,并易发心血管病变 9 老年糖尿病患者冬季易发呼吸道感染,并发展为肺部感染 10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抗原与抗体的标本保存
• 抗体—血清 • 抗原—宿主细胞
精品课件
抗原检测受药物和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最新文献报道“从105份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显示,肺部有明显病
理改变,有典型临床症状,但用药物(佩罗欣、其仙、明可欣等)治疗后, ··· ···出现阴性结果,说明药物干预后对抗原的检测有一定程度影响 。”
另外“由于Mp细胞膜上的糖脂抗原与其它微生物及机体组织存
精品课件
检测IgG抗体还是IgM抗体? • IgM • IgG
精品课件
潜伏期和IgM抗体出现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腺病毒 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潜伏期 4-10天 14-21天 12-19天 30天左右 2-14天 3-7天 2-8天 3-8天
精品课件
IgM抗体出现时间 4-7天
精品课件
腺病毒
➢无外壳的双链DNA病毒,与人类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 ➢多发生于2~48月婴幼,冬春两季常见 ➢约占病毒性肺炎的20%~30%,居第二位 ➢潜伏期3~8天,急骤发热,自第1~2日即39℃以上的高热, 第3~4日呈不规则的高热;60%以上的病例体温超过40℃ ➢在呼吸、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都有症状显现 ➢治疗:西多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或中药疗法
Mycoplasma pneumoniae disease[J]. Infect Im-mun,1988,56( 3) : 714 - 715.
精品课件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 胶体金法:抗体 • 凝集法:抗体 • 微孔板法和磁珠法:抗体、抗原 • 直接免疫荧光法:抗原--抗体 •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原--抗体--二抗
精品课件
国内CAP流行病学
---非典型性肺炎应引起足够重视
阳性率(%)
40% 30% 20% 10%
肺炎链球菌和非典型病原体为主要致病菌
20.7%
10.3%
9.2%
6.6%
10.2%
0% 肺炎支原体N=126
肺炎链球菌N=63 流感嗜血杆菌N=56
肺炎衣原体N=40
混合感染N=62
7个城市、12个研究中心、665例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一:儿童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入院筛查项目
二:呼吸科入院筛查项目 呼吸道感染的入院筛查项目
三: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人群 文献报道: 恶性肿瘤继发下呼吸道感染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发病率60%左右, 肺部感染是妇科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 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有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导致肾功能衰竭 呼吸道感染诱发加重肾功能不全 病毒感染时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
精品课件
(二)病毒类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①季节性或区域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呼吸困难,
低氧血症
精品课件
(三)真菌性肺炎
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放线菌,组织胞浆菌,毛 霉菌属等
①多数为条件致病 ②多发生在免疫低下患者和长时间接受广谱抗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精志品,课200件6;29(l):3-8.
各病原体在CAP中感染率
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
感染率(%) 27
肺炎支原体
15
流感嗜血杆菌
12
肺炎衣原体
7
军团菌
4.8
病毒类
8.5
混合感染(两种或以上)
17
其他及不明原因
13
a 在养老院获得的肺炎
数据来源:
《各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对非典型病原体的重视情况》
NEGATIVE
POSITIVE
精品课件
NEGATIVE
特点优势
1、西班牙VIRCELL公司原装进口产品。 2、一卡九项,同步完成多种疑似病原
体鉴别诊断。 3、检测IgM抗体,近期感染的有效指标,
特别适合于住院患者。 4、标本为血清标本,容易采集、容易
保存。 5、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
受干扰较少 6、质控孔和阴阳性对照双重保险 7、试验操作简易,2.5小时完成。
精品课件
呼吸道合胞病毒
➢ RNA病毒,重要的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引起间质 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 ➢ 过90%的儿童在2岁以前感染过RSV,而且都经历过1 次或多次感染,0.1%的感染者会致命超 ➢占病毒性肺炎的 25%-35% ;居儿童病毒性感染第一位 ➢潜伏期3-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出现,持续2~3个月 ➢治疗:利巴韦林
➢治疗: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红霉素
精品课件
肺炎支原体
➢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 ➢40%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 MP好发于 1岁以上年长儿,近年来发病年龄明显 提前,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婴幼儿发病也逐渐 增多。 ➢病原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标准,IgM抗体检测 ➢治疗:大环内酯类首选、喹诺酮类药物。
精品课件
流感病毒
➢球形RNA病毒
➢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乙型、丙型
✓甲型感染包括野生鸟类、驯养家禽、猪、马等温血动物和人。在
新宿主体内变异产生新类型的毒株和新抗原,使人群对其普遍敏感
而广泛流行
✓ 乙型常致流感局部暴发,病毒不变异,一般不会感染人以外的动

✓治疗:甲流:扎那米韦、奥司他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非典型肺炎: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 起的肺炎。病原体可能是病毒、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或军团菌、真菌等
1、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
2、临床症状差异大
3、在CAP中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道大约占
4典型病原体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科室
应用科室:呼吸科,儿科,消化科,肿瘤科, 血液科,肾病科,结核科,感染科,心内科, 耳鼻喉科,神经科,外科,风湿免疫科,新生 儿科,肝胆外科等易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科室 。
精品课件
标本要求
• 1、静脉采血。 • 2、采血量:试验用血清30ul,2ml即可。 • 3、避免高脂高溶和污染血清。
生素治疗的患者
白色念珠菌肺炎
精品课件
各病原体感染率
一项来至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 Ø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Ø 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非典型病原体亦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
常见致病菌之一
精品课件
欧洲一项回顾性评价1511例CAP患者病原学研 究结果(1996-2001)
共计610例患者有病原学证据可供评价,其中细菌/非典型病原体致感染患者采 用常规方法检测病原体,混合感染和化脓性肺炎患者具有血清学诊断证据
pneumoniae infections[J]. J Med Microbiol,1990,33 ( 4) : 253 -258.
------Lind K,Hoier - Madsen M,Wiik A. Autoantibodies to the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in
探讨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 呼吸道感染的概况 • 常见非典型病原体 • 实验室检测方法学 • 间接免疫荧光法—IgM抗体检测
精品课件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上呼吸道感染
鼻腔、咽、喉部 ----- 常见病因病毒,少数为细 菌;
➢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
气管、支气管、肺部----由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
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多 见
精品课件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一、典型“致病菌” 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
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症状:典型,咳嗽、脓性痰、胸膜炎性胸痛,
一般都伴有发热,或有脓血痰
病史:①悠久,古代的“瘟疫”很多细菌性肺 炎
②重症致死性肺炎很多是细菌性 ③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肺炎90%以上为细菌 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精4品0课%件左右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等 ①感染比例高,超过50%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肺外症状
较常见明显,尤其军团菌感染,表现相对较重, 多脏器受累明显。可有高热、耳鸣、相对缓脉、 血尿、腹痛、腹泻、肝酶升高、电解质紊乱、精 神神经症状等 ③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