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时分配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基本运作。
3. 让学生掌握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让学生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让学生理解金融服务的种类和特点。
3. 让学生掌握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手段。
二、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2. 金融服务的种类与特点3. 金融监管的意义与手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让学生理解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服务的实际运作情况。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要素,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货币的种类、特点和运行机制,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理解金融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1.1 金融的定义1.2 金融的功能2. 金融市场概述2.1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作用2.2 金融市场的分类2.3 金融市场的主体和客体3. 货币概述3.1 货币的定义和分类3.2 货币的特点3.3 货币的运行机制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4.1 货币政策的定义和作用4.2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作用4.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5. 金融机构概述5.1 金融机构的定义和职能5.2 金融体系的构成5.3 金融体系的运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要素,货币的种类、特点和运行机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职能,金融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金融市场案例,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分类;分析典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案例,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机构的职能和金融体系的构成,加深对金融体系运作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教案:本教案3.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4.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案例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定义、货币运行机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金融机构职能和金融体系构成时的表现,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功能,理解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
2. 让学生掌握信用和支付结算的基本概念,了解其运作机制。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金融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3. 熟悉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和功能2.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3. 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分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金融?金融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金融基础。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金融的定义和功能:介绍金融的定义,解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
2.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介绍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 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分类:介绍金融工具的定义,讲解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分享分析结果。
3. 教师点评并总结案例中的关键点和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提交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用书:《金融基础》2. 案例素材:金融市场案例3. 练习题:金融基础练习题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正确率。
3. 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通过课后访谈或测试了解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六)章节名称: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演变和货币制度的类型。
2. 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基础教学大纲《金融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计划时数:72学时学分:4学分实践课时比例(20,):14-15是否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金融专业学生《金融基础》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描述《金融基础》课程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探讨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实际运用。
第一章金融概述教学内容1、金融的范畴2、金融机构体系3、金融市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特点和主要类型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功能了解:金融范畴的形成和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过程教学重点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教学难点金融市场的要素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货币与信用教学内容1、货币制度2、信用与信用工具3、利息与利率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主要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熟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各种信用形式尤其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利率的种类,单利和复利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讨论(讨论利率市场化)第三章商业银行教学内容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形式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经营模式、三大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理解: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教学难点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思想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第四章证券投资业务教学内容1、证券投资概述2、股票市场3、债券市场4、证券投资基金5、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股票、债券的发行程序和交易方式、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了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教学重点- 2 -证券投资的品种和交易规则教学难点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教学方法讲授第五、六章保险、信托与租赁教学内容1、保险与保险基金2、保险的类型与保险公司3、金融信托4、融资租赁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融资租赁; 理解:金融信托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教学重点保险的基本理论教学难点融资租赁;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融资租赁与融物租赁的区别)第七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3、中央银行制度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5、货币政策目标6、货币政策工具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 8、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3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介绍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货币政策工具教学难点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内容1.货币流通2.货币供求3.通货膨胀4.通货紧缩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理解货币供给的机制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和对策,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教学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第九章国际金融教学内容1、国际收支2、外汇与外汇市场3、汇率4、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 4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理解: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了解: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教学重点外汇的基本内容和汇率的分类,国际收支的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教学难点外汇的交易方式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第十章金融监管教学内容1、金融监管概述2、金融监管体制3、金融监管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做法理解: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了解:金融监管的体制和类型教学重点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原则;金融监管类型教学难点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利弊教学方法讲授补充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教学内容1、金融与经济发展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5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章(或编)次总学时数讲授学时数习题课、讨论课等学时数课程导论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2第一章 4 46 4 2 第二章6 4 2 第三章6 6 第四章6 6 第五章6 4 2 第六章8 8 第七章8 6 2 第八章6 6 第九章4 4 第十章2 2 作业讲评4 金融传新与金融自由化总复习 2总学时 72四、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金融理论基础》作为金融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会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金融基础一、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二、前言1.课程性质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三、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 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 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 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五、课程目标(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2)理解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3)理解货币的产生是金融活动的起点;A、过程:B、从感性上认识各种货币形式发展的特征、局限性;C、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货币形式的具体种类、特点;D、通过参观实践, 让学生总结发言, 认识理解货币产生发展的必然过程,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老师概括总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金融学基础教学大纲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JX0492.学分:43.学时:72课时,其中:理论52,实训204.课程类别:专业课5.考试/考查:考试6.适用专业:保险实务,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二、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目标1.课程性质《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先修课应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
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学术创新精神。
2.教学任务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3.教学目标(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货币制度变革、信用体系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开放、金融机构体系变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货币供求失衡状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和效应、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动态等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金融学理论解决现实中经济与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将采用课堂讲解为主。
2、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采取讲授为主,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
3.实验性环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采用讲解和案例讨论的环节,进行案例分析和演示。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要素。
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运作机制。
3. 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运作模式。
4. 熟悉金融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金融的定义金融的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等3.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4.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收益、期限、流动性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机构的类型和金融工具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运作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金融基础》2. 课件:金融知识点的PPT3. 案例资料: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案例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 考试成绩:金融知识点的闭卷考试。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
2. 理解金融监管的意义、机构和政策。
3. 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
4. 了解金融创新的概念、类型和影响。
七、教学内容:1. 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的构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机构的类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2. 金融监管的意义与机构金融监管的意义: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等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政策: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等3.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资金筹集、风险管理、国际投资等4.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概念与类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金融创新的影响: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发展等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机构、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金融创新的概念和影响。
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类型。
2. 掌握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3. 熟悉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职能。
4. 理解金融调控的含义和手段。
5. 掌握金融风险的类型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分类2. 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3.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常见金融工具介绍4. 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的职能5. 金融调控金融调控的含义金融调控的手段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及金融机构的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调控的手段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金融基础知识的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3. 案例:收集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调控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的掌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6. 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风险的定义与分类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方法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7.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的含义与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与传导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8. 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主体:个人、企业、政府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9.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定义与类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关系10. 金融科技与未来金融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风险的定义、分类与管理方法。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金融学基础1.2 授课教师:X1.3 授课对象:金融学大一学生1.4 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1.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概述2.1.1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2.1.2 金融市场的分类2.1.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2.2 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2.2.1 资本市场理论2.2.2 货币市场理论2.2.3 金融市场定价理论2.3 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2.3.1 股票2.3.2 债券2.3.3 衍生金融工具2.4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政策2.4.1 金融市场监管的意义与目标2.4.2 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措施2.4.3 金融市场政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
4.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金融学知识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原理》一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
5.2 辅助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等辅助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金融新闻网站、学术期刊等,关注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金融市场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6.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金融市场。
6.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一个金融市场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和参与者行为。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基本类型。
2. 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3. 理解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功能。
4. 熟悉金融机构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3. 金融工具:债务工具、权益工具、衍生工具4.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金融中介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功能,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
2. 教学难点:金融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金融工具的价值评估,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分类,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功能,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金融市场案例,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教材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3. 案例资料:收集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4. 小组讨论题:设计关于金融机构业务运作的讨论题目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兴趣。
2. 讲解概念:讲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分类,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功能,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金融市场案例,加深学生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时安排本部分内容计划用2课时完成。
九、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理解程度。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了解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参与者:投资者、融资者、中介机构。
最新《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460课程性质: 专业的基础课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学分: 2.5 总学时数: 40理论: 40 实验: 0 上机: 0 课外: 0适合层次: 本科适合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 又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并掌握其运行的基本规律,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目标:1.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 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 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 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职能, 通过对货币形式发展的学习, 充分认识并掌握货币如何通过其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2)了解信用的职能与作用, 掌握信用的各种形式, 了解利息的一般分类和决定利率的一般因素, 通过学习利率调节经济的机制, 能解释并掌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率政策的客观性和杠杆性;3)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失衡的原因、影响和调节;外汇、汇率的定义及标价法;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4)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压抑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掌握金融中介的含义、性质和功能;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6)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关知识;7)了解金融市场的特征、分类和机构,掌握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效能, 能够根据金融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解释与分析影响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 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8)了解金融风险的含义和风险转移策略以及金融监管的相关知识;9)了解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含义和种类, 掌握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 理解货币均衡的基本含义, 理解货币供给均衡的实现及其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2024年《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2024一、课程简介《金融学基础》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并具备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等。
2.掌握金融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能够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金融决策、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等。
4.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业务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金融市场分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和汇率的决定因素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模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定价3.金融产品评估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和收益的度量方法贷款和信用评级的原理4.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征风险评估和度量方法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保险和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金融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选择股利政策和股票回购的决策6.金融规划和金融创新个人和企业的金融规划方法金融创新的原理和案例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金融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包括资金筹集、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
3. 让学生掌握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功能,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4. 让学生了解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包括股票、债券和期货等。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3. 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功能4. 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功能、种类和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计算机:用于播放PPT和视频4. 案例和图片:用于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功能、种类和特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融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金融基础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交易规则、价格形成和风险管理等。
3. 让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投资者、发行者和监管者等。
4. 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
七、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分类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 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4. 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分类、运作机制、参与主体和信息披露等。
金融基础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金融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
教学重点:1. 金融的基本概念和金融体系2.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教学难点:1.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2. 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金融吗?金融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交易和管理的活动,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讲授新课1. 金融的基本概念和金融体系- 金融的基本概念:资金、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
- 金融体系:银行体系、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等。
2.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 金融工具:货币、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
三、案例分析1. 以我国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为例,分析其股价波动的原因。
2. 以我国某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融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相关金融书籍或资料,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在讲授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使其能够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高职金融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授课对象: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工具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金融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金融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
教学内容: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职能及分类2. 货币制度的演变3. 现代货币制度的特征二、信用1. 信用的定义、类型及作用2. 信用工具及其分类3.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三、利息与利率1. 利息的定义、计算及影响因素2. 利率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3. 利率政策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货币与货币制度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货币是如何产生的?货币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二、讲解1. 货币与货币制度:介绍货币的定义、职能、分类,以及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2. 信用:讲解信用的定义、类型、作用,信用工具及其分类,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3. 利息与利率:介绍利息的定义、计算、影响因素,利率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利率政策及其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金融现象。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基础知识。
四、课堂练习1.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金融基础》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3. 案例资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资料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2024版《金融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风 险意识。
教材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包括相关学术期刊、金融网站、政策文件等,以辅助学 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
学习资源
提供课程PPT、案例分析、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以满 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概述
01 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学基础》教学 大纲讲课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与货币政策 • 信用与利率 • 金融市场交易工具 •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金融学基础》课程概述
01 课程性质
《金融学基础》是金融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 学生打下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编制目的和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详细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经 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了解一国的经 济状况和对外经济关系。
汇率制度类型及特点比较
汇率制度类型
涉及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中央银行如 何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服务。
金融风险与管理
包括金融风险的类型、识别、度量和管理 方法。
案例分析讨论
金融市场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案例,如股市崩盘、债券违约等,进行 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
货币政策时滞 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 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范畴。
2. 让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运作机制。
3. 让学生了解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1. 金融的定义和功能。
2.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
3. 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运作机制。
2. 金融工具的定价和风险管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课件:金融概念、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
3. 教学案例:金融市场案例、金融工具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概念,引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范畴,引导学生理解金融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运作机制,以及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市场的作用和金融工具的选择,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
3. 让学生了解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方式。
七、教学重点1. 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功能。
2. 金融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3. 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方式。
八、教学难点1. 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
2. 金融体系的中枢作用。
3. 金融监管的实践操作。
九、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课件:金融机构、金融体系、金融监管等。
3. 教学案例:金融机构运作案例、金融监管案例等。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金融体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以及金融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培养学生运用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和金融从业人员。
3. 课程内容:涵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调控和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金融案例,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融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务操作:安排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了解金融业务的运作过程。
三、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务操作相结合。
3. 课程进度:第1-4课时: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分类、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第5-8课时: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机构的运作、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科技创新第9-12课时: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金融合同、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第13-16课时:金融调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第17-20课时:金融风险类型、金融风险识别与评估、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四、课程考核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考核学生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1. 教材:《金融学》(第四版),作者:黄达。
2. 参考文献:(1)《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作者:张亦春。
(2)《金融机构与金融调控》,作者:李国辉。
(3)《金融风险与管理》,作者:郑振龙。
(4)《金融学前沿问题研究》,作者:陈志刚。
(5)《国际金融学》,作者:李健全。
(6)《金融法律法规汇编》,作者:中国人民银行。
六、课程实践1. 实践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金融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
《金融基础知识》是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财经类非金融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所以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本课程的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关于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入门钥匙,来了解、分析、判断、解决一些经济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货币均衡、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理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金融实践发展新的改革方向,新变化,新形势。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供学生思考。
三、本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银行活动的规则性,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在金融运行方面积累的基本经验及当代进一步发展趋势,掌握货币调控原理及其运作机制,学会从货币供求、社会总供求、货币政策等方面剖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较快地担任相应的工作。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金融基础知识》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是金融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金融基础知识》是在修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金融基础知识》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等。
五、教学内容改革(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以金融学相关理论为依托,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大量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和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以教师先通过授课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系统讲授,然后指导学生练习。
要求学生
比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银行活动的规则性,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在金融运行方面积累的基本经验及当代进一步发展趋势,掌握货币调控原理及其运作机制,学会从货币供求、社会总供求、货币政策等方面剖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较快地担任相应的工作。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勾勒出一幅清晰的金融框架,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金融的内涵和基本范畴,解决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的问题,为同学们提供学好金融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为同学们深入学习金融知识打好基础。
难点:金融市场的含义
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因此,我们学习金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6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通过对货币形式发展的学习,充分认识并掌握货币如何通过其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重点: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作用
难点:货币的起源,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第二节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5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信用的含义、信用的产生及发展,掌握的特征与基础信用工具,掌握信用的各种形式,能根据信用的基本原理解释与分析经济生活中的信用机制。
重点: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
难点:信用工具,信用扩张
第一节信用的含义及产生
第二节信用形式及作用
第三节信用工具及其特征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6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利息的一般分类和决定利率高低的一般因素,通过学习利率的决定理论和利率调节经济的机制,能解释并掌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率政策的客观性和杠杆性。
重点:利息及其计量
难点:利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利息及其计量
第二节利率
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金融机构与三大支柱8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内在机制,掌握市场体系下不同国家金融体系构成的共同特点;通过分析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认识我国传统
金融体系的弊端,并探讨与市场经济适应的金融体系的特征。
重点:金融体系的构成
难点:金融的业务
第一节金融机构构成
第二节银行
第三节保险公司
第四节证券公司
第五章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8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掌握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
重点:派生存款
难点:派生存款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及其职能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派生存款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面业务
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6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目标,分析货币政策的特点与效应。
重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
难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第七章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膨胀6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基本含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观点、理论。
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类型及特点,能够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的根源。
重点:货币需求原理和货币供给
难点:货币需求原理和货币供给
第一节货币层次
第二节货币需求
第三节货币供给1课时
第四节货币均衡
第八章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6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金融市场的特征、分类,掌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效能,能够根据金融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解释与分析影响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重点:金融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金融工具
难点: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第三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
第九章外汇与国际收支平衡7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外汇的职能与作用,了解外汇的一般分类和决定汇率高低的一般因素,掌握外汇的各种形式,能根据外汇的基本特征解释与分析经济生活中的汇率变化机制,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
重点:外汇的概念与特征
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国际收支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8课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了解金融风险的含义、特点、分类和影响,掌握金融监管的内容,了解国际金融业的监管趋势;能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金融风险。
重点: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难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第二节金融监管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二)学时分配表(按教学内容安排)
(Ξ)掌七、教学评价
1.考试时间:期末考试
2.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3.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40%+和期末考试60%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金融学》(第四版)曹龙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主要参考书:
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格致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报刊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证券、投资类)
2.金融研究;
3.金融理论与实践;
4.国际金融;
5.国际金融研究;7.农村金融研究;9.财贸经济;10.财经理论与实践;I1投资研究;12.保险研究
XX学院
学期授课计划
二。
二义至二。
二X学年度第X学期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知识
学时数:72
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讲教师:
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学时分配学习本书的学时分配见表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