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芽孢厌氧菌教学文稿
厌氧菌110讲解
培养特性
专性厌氧,在梭菌培养基上37℃培养48h,菌落直径2~4mm, 扁平、灰白色、边缘疏松呈羽毛状,伴β溶血。在庖肉培 养基中,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生成甲基 硫醇及H2S,导致培养物有腐败性恶臭。
破伤风杆菌在厌氧平板上羽毛状菌落
左侧:在疱肉培养基上生长 右侧:阴性对照
致病条件与毒素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 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外毒素致病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 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 发生食物中毒---食入毒素 – 临床表现:少见胃肠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梢 麻痹(松弛型)
婴儿肉毒病 – 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居多 – 症状与肉毒食物中毒类似,便闭、吸乳、啼哭 无力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 食物中毒患者:食物 – 婴儿肉毒病患者:粪便 – 粪便、食物等标本可先80℃加热10分钟,再厌 氧培养 – 毒素检查
– 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对人致死量<1µg) – 蛋白质,不耐热
1.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毒素作 用于脊髓前 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 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肌肉的强直 性收缩。
2. 破伤风溶血素(tetanolysin):作用机制目前 尚不明确。
革兰阳性球形或卵 圆形,大小不等, 菌体直径0.3~1μm, 常成双或呈短链状 排列。无鞭毛,无 芽胞,无荚膜。
消化链球菌培养特性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88学时)一、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组成。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总计基础免疫学绪论 1 1抗原 2 2MHC 1 1免疫系统 2 2 4免疫球蛋白 2 2补体系统 1 2 3细胞因子 1 1免疫应答 2 2抗感染免疫 1 4 5超敏反应 3 3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免疫学防治医学微生物绪论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病毒学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机动合计2217821024432164642111124221131221225543188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免疫学第1章免疫学绪论【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了解免疫的类型、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学发展简史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2章抗原【目标】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分类。
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理论教学】第1节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能: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
第2节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性状3、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第3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特异性2、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第4节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3、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第3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目标】熟悉HLA分子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无芽孢厌氧菌
显微镜下的炭疽细菌芽胞
培养特性
• 需氧 • 营养要求不高 • 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
– 菌落:2~4mm – 灰白色、无光泽、不透明、扁
平、边缘不整齐的粗糙型 – 菌落边缘呈卷发状
• 明胶培养管 液化明胶
抗原构造
• 荚膜多肽抗原 • 菌体多糖抗原 Ascoli试验反应原 • 芽胞抗原 • 炭疽毒素复合物
• 直接涂片镜检 • 分离培养与鉴定 • 炭疽抗原检查(Ascoli试验)
防治原则
• 控制动物炭疽 • 特异性预防接种:炭疽减毒活疫苗 • 长期被用作生物武器,应提高警惕,注意
生物防护。 • 治疗炭疽以青霉素为首选。
第二节 蜡样芽胞杆菌
• 革兰阳性大杆菌 • 两端钝圆 • 周鞭毛,无荚膜 • 形成芽胞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食物中毒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大纲要求
• 掌握内容
– 鼠疫耶尔森菌属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 引起疾病及传播媒介
• 熟悉内容
– 小肠耶尔森杆菌及假结核耶尔森杆菌的致病性
• 了解内容
–鼠疫杆菌及炭疽芽胞杆菌的防治原则
问题
• 鼠疫耶尔森菌所致疾病 • 鼠疫耶尔森菌培养的特征性表现
耶尔森菌属 Yersinia
– 家蓄 – 易感人群
• 牧区、屠宰场工作人员
• 急性期抗生素治疗
– 四环素、青霉素
第二十五章 其他细菌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二十五章 其他细菌
Other Bacteria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 变形杆菌致病性及外斐反应;百日咳鲍特菌形态、染色、 抗原构造及分型;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
第17章 厌氧菌 破伤风 产气荚膜 肉毒 艰难 无芽胞厌氧菌PPT课件
28
29
二、产气荚膜梭菌
30
•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是一类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
芽胞杆菌,是临床上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 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状芽孢杆菌,因能分 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 ,导致组织严重气肿,继而影响血液供应 ,造成组织大面积坏死,加之本菌在体内 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荚膜梭菌。
1. 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清创扩创 2. 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 对象:婴幼儿、部队战士、建筑工人及其 他易受外伤的人群
– 方法: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 对3~6个月儿童计划免疫:采用白-百-
破(DPT)三联疫苗
27
3. 人工被动免疫 – 制 剂 : 注 射 破 伤 风 抗 毒 素 ( tetanus antitoxin, TAT)(马血清纯化制剂) – 注意事项:注射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 过敏者: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 用途: • 紧急预防:T.A.T 皮下或肌内注射;同 时给予类毒素自动免疫 • 特异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
毒素进入细胞内小泡
A链:裂解储存抑制性神经递质小泡的膜蛋白肽键
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释放
屈肌、伸肌同时收缩、 骨骼肌强烈痉挛
15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
16
所致疾病
• 潜伏期 – 可从几天至几周,平均1-2周
• 典型的症状 肌肉痉挛规律:先局部后全身, 早期是咀嚼肌的痉挛: 新生儿:拒奶、啼哭, 成人:牙关紧闭,吞咽困难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其它: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
5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Clostridium)
6
共同特点
第七章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教案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浅表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热、痛及波动感,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压之疼痛剧烈。位置较深的脓肿,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但病变区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且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结核性脓肿发展慢、病程长,表面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故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1)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对症护理
3.用药护理
4.病情观察
5.健康教育
六、脓肿病人的护理
【概述】
脓肿(abscess)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包裹。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
5.治疗要点
轻度感染可采用外敷药物,物理疗法等措施,必要时应使用有效抗生素。若局部化脓或脓肿形成,则应手术切开引流。
严重感染或发生全身化脓性感染时,应积极处理感染病灶,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护理诊断】
1.焦虑与感染后的痛苦及对预后的担忧有关。
3.请给小王做好病情监测。
第一节外科感染概述
【外科感染的分类】
1.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和病变性质分: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
2.根据病程长短和发病急缓程度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3.根据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
【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表8-1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及临床特点
二、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
[病原生物学] 第10章 厌氧性细菌
(二)致病性
2.所致疾病 (2)婴儿肉毒病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因食入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如蜂蜜)后, 芽胞发芽、繁殖,产生毒素被吸收而致病。 临床表现为便闭,吸乳、啼哭无力,眼睑下垂,脸部肌肉松弛,全身肌 肉张力降低,进行性呼吸困难,但死亡率仅1%~2%。
(二)致病性
2.所致疾病
(1)食物中毒
(一)生物学特性
3.分型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α、β、γ、δ、ε、η、 θ、ι、κ、λ、μ、ν等12种外毒素,根据产 气荚膜梭菌的4种主要毒素(α、β、ε、ι) 可将其分为A、B、C、D、E 5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 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 α毒素(卵磷脂酶) • K毒素(胶原酶) • μ毒素(透明质酸酶) • γ毒素(DNA酶) • 肠毒素
国外以罐头、香肠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为主,国内以发酵豆制品为主(占80%以 上)。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是对临床早期诊断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
2.分离培养
疑为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发 病的第一天内,可取剩余食物或粪便做细 菌学检查。
三、肉毒梭菌
1.形态染色
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胞呈椭圆形,位于 菌体的次极端,宽于菌体,使菌体呈汤匙 状或网球拍状,有周鞭毛,无荚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分类
1.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为革兰阳性大杆菌。有周鞭毛, 无荚膜。芽胞呈正圆形,直径大于菌体宽 度,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为 本菌形态上的典型特征。
(一)生物学特性
2.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强大。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对外 界抵抗力强,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年至 十几年,100℃ 1小时,高压蒸汽 121.3℃ 15~30分钟,干烤160~170℃ 1~2小时可将其杀死。
教学内容厌氧菌
学时:1
教师:张喆
所属学科:病原生物学
教学目标:
1.熟悉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掌握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熟悉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性,掌握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
3.掌握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的致病性;
4.了解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和致病性。
预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学材料:
1.贾文祥,《医学微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8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Brooks,《Medical Microbiology》,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3.周正任,《医学微生物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4.严杰,《医学微生物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专业词汇:anaerobic bacteria, clustridum, C. tetani, tetanospasmin, C. perfringens, stormy fermentation, C. botulinum
思考题:
1.简述厌氧性细菌感染条件。
2.试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
3.何谓“汹涌发酵”试验?
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讲义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5. 所致疾病
(1)破伤风(tetanus):牙关紧闭
苦笑面
角弓反张
(2)新生儿破伤风(neonate tetanus)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防治原则
1. 治疗原则:降低死亡率
(1)中和毒素:已发病者,早期、足量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肌内注射;或破 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静脉滴注; (2)清除细菌:首选青霉素和甲硝唑,以杀灭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 (3)控制症状和加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病原菌种类
1. 破伤风梭菌: Clostridium tetani,破伤风 2.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 3. 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 食源性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 4. 艰难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艰难梭菌感染(携带者、医源性腹泻、假膜性结肠炎)
培养特征
汹涌发酵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致病性
1. 分型:依据产气荚膜梭菌的4种主要毒素(α、β、ε、ι)产生情况,可将其分为A、B、C、D和E
五个血清型。对人致病的主要为A型,C型是坏死性肠炎的病原菌。
2. 致病物质:多,主要毒素有
(1)α毒素(alpha toxin):又称磷酯酶C(phospholipase C), 毒性最强、最重要的毒素;各型菌均 能产生,以A型产量最大;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 (2)β毒素(beta toxin):C型菌株产生,与肠道黏膜损伤、坏死,进展为坏死性肠炎有关; (3)ε毒素(epsilon toxin):B型和D型菌株产生,增加胃肠壁血管的通透性; (4)ι毒素(iota toxin):E型菌株产生,导致坏死和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 (5)肠毒素:主要由A型菌株产生,为不耐热的蛋白质,100℃瞬时被破坏;整段肠毒素肽链嵌入细 胞膜,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液体和离子的丢失,引起腹泻。
无芽胞厌氧菌课件
2
感染特征
内源性感染,部位广泛,多呈慢性过程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 分泌物粘稠,有色,恶臭 常用抗生素无效 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
3
所致疾病——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
腹腔、生殖盆腔、口腔、呼吸道、脑、败血症
4
厌氧芽胞梭菌与无芽胞厌氧菌感染比较
厌氧芽胞梭菌
代表菌
破伤风梭菌
来源
外源性感染
侵入门户 外伤
感染状况 混合感染
病变特征 特定部位特殊表现
发病率
不高
防治
类毒素、抗毒素、抗生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芽胞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 内源性感染 菌群失调、异位寄生 混合感染(需O2厌O2 ) 无特定病型
70% 抗生素、支持疗法
5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临床常见菌
G+ 消化链球菌属 球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在细菌引起的感染中,厌氧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肉毒梭菌等)所引起的感染早被临床重视。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却常被忽视,近年来由于科学仪器、实验方法的进展,发现无芽胞厌氧菌引起感染逐年增加,引起临床广泛重视。
无芽胞厌氧菌均为正常菌群,在下述条件下才引起内源性感染:①因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原因,使屏障作用受损,致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
②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使正常菌群失调。
③机体免疫力减退。
④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组织坏死、或有异物及需氧菌混合感染,形成局部组织厌氧微环境。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力往往不强,细菌的种类不同其致病物质也不完全相同。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往往无特定的病型,常引起局部的炎症、脓疡和组织坏死等,并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如中耳炎、鼻窦炎、牙周脓肿、坏死性肺炎、肺脓疡、腹膜炎、阑尾炎、盆腔脓肿、子宫内膜炎、骨髓炎、败血症、脑脓疡等。
在此类感染中,往往同时存在有几种厌氧菌,亦还可能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应结合病情和标本中出现的优势菌做出厌氧感染的判断。
具有下列特征之一时,应考虑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①发生在口腔、鼻窦、胸腔、腹腔、盆腔和肛门会阴附近的炎症、脓肿及其他深部脓肿。
②分泌会为血性或黑色,有恶臭。
③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细菌,而在有氧环境中培养无菌生长。
④血培养阴性的败血、感染性心内膜炎、脓毒血栓性静脉炎。
⑤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治疗无效者。
一、厌氧性球菌(一)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是口腔、肠道、女性生殖道、皮肤等处的正常菌群。
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0.5~1um,成单个、双个、四联或小堆。
无鞭毛、无芽胞、专性厌氧菌。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常和其他菌混合感染,也可单独感染。
在菌血症、手指感染、乳腺脓肿、前列腺炎、肺部感染、中耳炎和各种化脓性感染时均可分离到消化球菌。
在一些口腔感染性疾病时,如牙髓感染时也可分离出消化球菌。
(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菌体为革兰氏阳性,易变为革兰氏阴性菌,园形或卵园形,大小不等,直径0.3~1um,成双、短链状、无鞭毛、无芽胞。
《微生物学检验》课件——第十五章 厌氧菌
破伤风抗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 类毒素注入机体可刺激其产 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 毒素。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 素。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 及紧急预防。
厌氧培养法
1 厌氧罐培养法 2 厌氧器袋法 3 厌氧手套箱法
鉴定
1 形态与染色:
可通过革兰染色观察厌氧菌的染色性、形态及某些特殊 结构,但由于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时间不同,某些菌种的染色 结果易由革兰阳性变为阴性,此时可用拉丝试验(用于判断 厌氧性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方法是加30g/L氢氧化钾 1滴于载玻片上,取一接种环的细菌与之混合,经1min后用 接种环轻轻挑起,能拉起丝状者为革兰阴性菌,不能拉起丝 状者为革兰阳性菌。)协助判断。
二、临床意义
致病机理
3. 使肌体的屈肌, 伸肌和 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同 时兴奋,出现破伤风所 特有的“肌肉痉挛”、 “苦笑面容”和“角弓 反张”。
二、临床意义
二、临床意义
小儿破伤风
苦笑面容
二、临床意义
免疫性:抗毒素免疫
破伤风类毒素 (tetanus toxoid) 破伤风痉挛毒素有较强的免疫 原性,经0.3%甲醛作用后可 脱去毒性而保留抗原性,成为 类毒素,可作为疫苗预防破伤 风。用于高危人群
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
特点: 种类多 分布广 感染可发生于人体各个部位
厌氧菌
厌氧菌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一般是
人体正常菌群,致病力弱
厌氧菌特点
特点 种类 分布 致病
芽胞厌氧菌
1个菌属 自然界
外源性感染 多以外毒素致病
无芽孢厌氧菌
40多属 人和动物体内
内源性感染 多为条件致病菌
二、临床意义
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培训课件
本文• 档医所学提微供生的物信息学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9版)
2. 致病物质
(1)破伤风梭菌仅在伤口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该菌所产生的外毒素。 (2)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并在细菌裂解时释放:
本文• 档医所学提微供生的物信息学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一、破伤风梭菌
Clostridium tetani
1. 典型形态特征:菌体细长,革兰染色阳性;芽胞呈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顶端,使细
菌呈鼓槌状(drumstick);有周鞭毛、无荚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点难点
掌握 熟悉
1. 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 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3. 肉毒梭菌的形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4. 艰难梭菌的致病性; 5.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
(二)特点
(1)分布: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及粪便中; (2)种类:多;227个种和亚种;多数为腐生菌,仅少数为病原菌; (3)形成芽胞:抵抗力强;芽胞侵入机体后,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形成繁殖体,可产生神经毒素、肠 毒素、α毒素或细胞毒素等外毒素;是初步鉴别梭菌属中不同种病原菌的重要方法; (4)其它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均有周鞭毛,无荚膜,仅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细菌例外。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三、肉毒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和分型
(二)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四、艰难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二)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第二节无芽胞厌氧菌
(一)生物学性状主要种类、性状和在感染中的作用
3.了解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
一、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和抵抗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和分型
(二)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时间分配:
2学时
本单元重点、难点
1.破伤风梭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主要生物学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
4.临床最常见的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5.两类厌氧菌感染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教具准备
ppt幻灯片一套
课外作业
见《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习题集》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首页
对象
授课时间
地点
章节课题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临床最常见的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厌氧菌课件
炭疽芽胞杆菌
• 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病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俗
称炭疽杆菌 • 传播方式
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 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呈竹节状、有荚膜 –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 培养
– 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卷发状菌落)
• 抵抗力很强
致病性
•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
• 神经外毒素 •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µg)
• 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 接点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 弛缓性麻痹
所致疾病
• 食物中毒: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
– 进食被毒素污染的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 豆制品)
– 临床表现:少见胃肠道症状,主要为神经末 梢麻痹(松驰型)
动物源性疾病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传染病
人兽共患病(zoonosis) 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 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
主要动物源性细菌
• 布鲁氏菌属 • 鼠疫耶尔森菌 • 炭疽芽胞杆菌
第一节 布鲁氏菌属 (Brucellae)
一类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
对人致病的有
羊布鲁氏菌 (B.melitensis)
其他需氧芽胞杆菌
• 枯草芽胞杆菌:实验室常见的污染菌 • 多粘芽胞杆菌:多粘菌素 •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国际通用的热力灭菌
效果的质控指示菌株
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
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 芽胞正圆形 位于菌体顶端 细菌呈鼓槌状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血平板,β 溶血
• 抵抗力 – 芽胞抵抗力强 –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厌氧性细菌主题知识讲座
分解组织,病变迅速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 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旳食物(多为肉类) – 临床体现:腹痛、腹胀、水样腹泻;可自
愈
坏死性肠炎
三、微生物学检验
直接涂片:
革兰阳性大杆菌 白细胞少且不经典 伴有其他杂菌
早期诊疗能防止病人最终截肢或死亡
2
1 2
毒素作用
毒素作用位点
1.运动神经元
伸肌
2.克制性中间神经元
屈肌
经典旳症状 – 苦笑面容 – 角弓反张 – 其他
三、免疫性
体液免疫: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 取得有效抗毒素旳途径是人工免疫
百白破类毒素
四、微生物检验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一般不进行 经典旳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疗 必要时厌氧培养
防治原则
清创:预防厌氧微环境旳形成
特异性预防: ✓ 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三联疫苗 ✓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注意皮试
特异性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
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毒素可分为:α,β,κ,μ,ν和肠毒素 ❖α毒素破坏细胞膜,引起局部水肿和缺血、缺
氧,损害心肌
荚膜:
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
–60~80%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 –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
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上升 出血、水肿、局部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细菌和毒 素的作用
2-7天潜伏期
灰白色假膜
粘膜水肿、假膜脱落, 使呼吸道阻塞,窒息 死亡。
心肌
肝
肾上腺
心肌炎 内脏出血
外周神经
免疫性
• 抗毒素免疫 • 锡克试验(Schick test)
–原理:毒素和抗毒素的皮内中和试验 –用途:检测对白喉有无免疫力
阴性有免疫力 阳性无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法
第一节 类杆菌属 (Bacteroides)
• G一杆菌,多形性 • 厌氧培养,圆形、中心稍凸,灰白色
半透明的菌落 • 20%胆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 脆弱类杆菌感染最常见
• 致病物质
–内毒素 –荚膜 –菌毛 –肝素酶 –胶原酶
致病性
致病性
• 致病条件:促进感染的可能因素
–屏障作用受损 –菌群失调 –免疫力降低 –局部组织供血障碍
致病性
• 感染特点
–感染部位接近粘膜表面 –分泌物为血性或黑色,有恶臭 –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一般培养无生长 –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
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的采集 • 分离培养与鉴定
– 厌氧培养 – 气相色谱法
防治原则
• 加强免疫力,减少诱发因素 • 治疗药物
– 甲硝唑 – 替硝唑 – 其他广谱抗生素
第二节 其他无芽胞厌氧菌
• 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 梭杆菌属(Fusobacterum) •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 • 厌氧球菌(消化球菌、韦荣球菌)
小结
• 类杆菌属细菌的结构
无芽孢厌氧菌
教学大纲
• 熟悉内容
– 主要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 – 主要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条件 – 主要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
• 了解内容
– 无芽胞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无芽胞厌氧菌
• 专性厌氧,无芽胞 • G+和G-的球菌、杆菌 • 条件致病菌
– 类杆菌属 (脆弱类杆菌) – 普雷沃菌属 – 梭杆菌属 – 乳杆菌属 – 双歧杆菌属 – 丙酸杆菌属 – 厌氧球菌(消化球菌、韦荣球菌)
不膨出 – 有毒菌株产生荚膜 – 无鞭毛
显微镜下的炭疽细菌芽胞
培养特性
• 需氧 • 营养要求不高 • 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
– 菌落:2~4mm – 灰白色、无光泽、不透明、扁
平、边缘不整齐的粗糙型 – 菌落边缘呈卷发状
• 明胶培养管 液化明胶
抗原构造
• 荚膜多肽抗原 • 菌体多糖抗原 Ascoli试验反应原 • 芽胞抗原 • 炭疽毒素复合物
• 标本
–用棉拭子从患者病变部位假膜边缘取材
• 直接涂片镜检
–美蓝、革兰染色法或奈瑟染色法染色镜检
• 分离培养
–吕氏血清斜面 生化鉴定
• 毒力试验
–豚鼠试验 –琼脂平板毒力试验
毒力检测:Elek平板毒力试验
防治原则
• 人工主动免疫 – 注射白喉类毒素 – 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混 合制剂(DPT)婴儿接种,3和7岁各加强1次
• 了解内容
–炭疽芽胞杆菌的防治原则
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 一大群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炭疽病 –枯草芽胞杆菌 败血症及虹膜炎 –蜡样芽胞杆菌 食物中毒(腹泻型、呕吐型)
第一节 炭疽芽胞杆菌(B. anthracis)
• 形态与染色
– 1.0~1.2μm×3.0~5.0μm – 革兰染色阳性 – 杆状,两端平切 – 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椭圆形,
• 白喉棒状杆菌(C.dephtheriae) • 类白喉杆菌(diphtheroid bacilli)
– 假白喉棒状杆菌 – 结膜干燥杆菌 – 阴道棒状杆菌等
白喉棒状杆菌
C. diphtheriae
形态与染色
• G+,细长弯曲,一端 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 美蓝或奈瑟染色 • 菌体两端或一端可见着
色较深的异染颗粒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吕氏血清培养基 • 亚碲酸钾(K2TeO2·3H2O)
血琼脂平板
变异、抵抗力
• 变异
– 形态 – 菌落:S型变为R型 – 毒力:无毒变有毒
• 抵抗力
– 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 – 对青霉素及广谱抗生素敏感,对磺胺不敏感
致病物质
• 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 –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特异性防治原
则。
• 熟悉内容
– 白喉棒状杆菌的免疫性及锡克试验原理及结果 判定。
• 了解内容
– 棒状杆菌属的分类、分布及致病性。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本章图片均来自网络
问题
•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 •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十二章 芽胞杆菌属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二十二章 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 – 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炭疽芽胞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Asc二硫键连接组成 – 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使延伸因子EF-2失
活,阻断蛋白肽链形成
• 索状因子(cord factor)破坏细胞线粒体 • K抗原 抗吞噬作用
所致疾病:白喉
白喉棒状杆菌 (鼻咽腔)
飞沫、污染物品 鼻 咽喉 气管
外毒素入血
毒血症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感染条件、感染特点 – 微生物学检查法 – 防治原则
• 其他无芽胞厌氧菌
本章图片均来自网络
问题
•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及感染特点? •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无芽胞厌氧菌有哪些?
第二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二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 人工被动免疫 – 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 – 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以延长免疫力 – 注射前做皮试,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
• 抗菌治疗 青霉素、红霉素
小结
• 棒状杆菌属 –主要种类与致病性
• 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特点 培养与分型 毒力变异 –抵抗力 –致病性 白喉毒素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特异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