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上海的弄堂》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上海的弄堂》教案上海五四

制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与《北京的胡同》比较写作上的异同。

2.理解作者所叙述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实实在在”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上海弄堂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思考之情。

【正音正字】

楣méi毗pí褥rù髦máo奢侈shēchǐ蘸zhàn

【词语积累】

错落有致应有尽有灯红酒绿灯红酒绿丰衣足食平平静静花花绿绿不卑不亢

五味俱全大富大贵飞黄腾达定定心心中规中矩香气扑鼻搬弄是非实实在在

【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上海的弄堂很多,应该去那里走走。

第二部分(第3-6段),叙述弄堂里“安详实用”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第7-10段),说明上海弄堂的形成。

第四部分(第11-13段),议论上海弄堂里的人“中规中矩”的生活。

第五部分(第14段),揭示上海弄堂生活的特点。

【观看图片】

见2005年4月18日和24日本博客的日志。

【思维训练】

1.第3-7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它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情?

上海弄堂里“安详实用”的日常生活。弄堂生活。

2.本文写上海弄堂里的生活,哪些描写生动而饶有情趣?这样描写有什么用?

本文写上海弄堂里的生活,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情趣的细节。如:

上海女人“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蹋了跟的红拖鞋”;

“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

修鞋师傅“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厨房里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己房间里”。

这样的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上海的弄堂日常生活“安详实用”、“实实在在”的特点,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3.作者描写的弄堂里不同的人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顾客和店主,老太太和老先生,做钟点工的保姆和女主人,他们的神情举止各各不同。〈详见课文〉

4.上海人在公众场合与在弄堂里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详见第1题部分答案〉

这样,惟妙惟肖地写出上海人既注意体面,又讲究实惠的形象,突出他们“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的崇尚新派”的生活观念。

5.第7段最后的“底色”,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本色,本来面貌。

6.《北京的胡同》与《上海的弄堂》在选材、立意、构思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什么不同?

两篇文章,揭示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化的特点,但《北京的胡同》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化的永恒性;《北京的胡同》留有作者更多的主观感受,融进作者的留恋之情,而《上海的弄堂》主要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夹带着对弄堂生活情趣的赞赏。

两篇文章,都写了人的活动,但《北京的胡同》有较多对胡同景物的描写,而《上海的弄堂》不写景,却把人的活动写得更具体。

《北京的胡同》用作者家乡的小巷来衬托,《上海的弄堂》则写出弄堂的形成历史。

《北京的胡同》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上海的弄堂》则是记叙、说明、议论三者结合。

两篇文章,都写了“售货”即一车一店,以及晚上生活的情景,但内容有别,详略有别,表现出胡同文化与弄堂文化的差异。

7.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与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的影响。

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作用。

8.根据你的生活经历,模仿第5段的内容,再描写一些弄堂生活场景。

9.如今高楼林立,你看见残存的弄堂有什么感想?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为少年轻唱》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教学目标:

1、阅读圈划文中引起共鸣的语句,品味其中的心理和情绪,理解少年人的纯洁、真实,期盼成长和宽容,且勇于审视自己的精神,从而为自身的成长轻声唱出赞

歌。

2、学习文章内心独白式的表达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阅读圈划文中引起共鸣的语句,品味其中的心理和情绪,理解少年人的纯洁、真实,期盼成长和宽容,且勇于审视自己的精神,从而为自身的成长轻声唱出赞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题

我们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有着“花样年华”,这美好的时期是纯洁、真实的。我们开心我们烦恼,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盼,我们也大胆的审问自己,该如何认清自己。不管怎样,我们正在不断成长,我们要为自己轻声唱出这曲成长之歌,继续向前。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留疑:“为少年轻唱”什么?为什么轻唱?

二、研读文本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文中的少年遇到了什么事?学生概括:月夜家长会,我们心情复杂。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同伴,审视隐秘深幽的内心。点到即可,但组织语言要完整通畅。

2、阅读圈划《一树清辉》一文中能够引起你共鸣的语句,根据你的感受,揣摩文中少年的心理和情绪。

3、面向全班交流,把你的感受和理解说出来。学生组织恰当的词语表达那些语句中的心理和情绪。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出自己成长中的种种心情,站在理性的角度认识自己曾遇到过的类似情况。作为老师,以文中成人的身份敞开心扉与学生对话。以课堂真实的情感交流来体会文中真实的情感。

4、理解文末“月光真清纯,清纯得如同我们的眼泪”和“月光真柔和,柔和得像我们的期盼”两句。怎样理解我们的眼泪是清纯的?我们柔和的期盼又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