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评估与变动.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由于他们都处于 政策法规系统内部,往往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 于整个政策过程比较熟悉,有利于评估活动的展开。 同样是因为他们处于政策法规系统内部,所以 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做评价。一方面由于人都有被肯 定被赞美的本性,这就容易美化自己,夸大成绩,掩 盖失误。一方面还由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客观地评价自 己。另一方面,评估往往代表着某一机构的利益,这 也使评估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难以 做到科学、公正、客观。
专家评估:即由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来 对该领域行动的质量和效率、效果等进行调 研、分析和评估。其优点是能够利用专业理 论知识和专门的调研及分析方法,并且可以 在一定的时间里专门投入到评估工作中,因 此能够做出较细致的评估工作。同时,又较 客观一些。但是也有缺点。一方面它往往受 价值观念和主观偏好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利 益群体的影响;专家往往不参与政策行动本 身,因此可能缺乏对政策行动过程及后果的 直接感受,并因而导致难以理解。
(一)准备阶段:周密的组织准备是评估工作的基 础和起点,也是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卓有成 效的前提条件。 1、确立评估对象。 2、制定评估方案。(阐述评估对象;明确评估 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评估标准,决定评估 类型并选择评估的具体方法;提出评估的基本设 想;根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的内容、范围,制 定出评估方案)。 3、评估者和评估机构的选定。
2、社会政策评估对象(被评估的社会政策行动)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策方案本身,二
是政策实施的行动。
3、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
一般包括:政策方案是否合理;政策实施行 动是否得力以及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三、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一)效果标准: 效果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行为、 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它强调这 种结果符合目的性的程度,凡是符合组织目 的的结果就是好的,反之是不好的。 这个标准关注政策的的实际效果是否与理 想目标相符合,在多大程度上相符,还有什 么距离和偏差。
政策效应的类别:
(1)从政策法规产生的影响与对象或者说客 体的关系来讲,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即政策法规实施对社会系统与之 相关的其他要素产生的直接影响,或者说对客 体,包括目标群体和所有解决的政策法规问题 所产生的作用。
间接效应:是指社会政策实施对并非直接作 用对象的环境、团体、个人产生了作用,或者 出现了超乎政策法规制定者目标或期望的结果。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 1、有效的评估,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 要保证。 2、有效的评估,是检验社会政策的效果、效益、 效率的基本途径。 3、有效的评估,是决定社会政策修正、调整、继 续或中止的重要依据。
4、有效的评估,是实现政策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
1、社会政策评估主体
群众评估:普通的群众以评估者的身份,参与 到对社会政策行动的评估过程中。 在群众评估中,最常用的是服务对象评估法。 其优点是他们对社会服务机构有比较直接的了解, 具备最直接的经验。同时,在评估人数比较多的 情况下,也可以更好地避免个人价值和偏好的影 响及利益集团的左右。但需要非常复杂的组织安 排,导致评估成本的提高,另外评估多具有感性 认识,缺乏理性思考
(二)定量分析
是指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 统计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社会政策行动 及其收效的数量分析结论。 这类方法主要采用一组客观的指标来分 析社会政策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来分析实施的效果。
五、社会政策的评估程序
(二)选择变动方案 追踪决策,所以与一般决策相比,又具 有自己显著的特征: 1、回溯分析: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4、心理效应 (三)做出变动决定
五、变动的意义
1 、可以纠正社会政策的偏差和失误,促进政策法
规优化,不断提高政策法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政策法规绩效。
3 、有利于保持社会政策的稳定,并有效地避免政
另外,还要对评估过程、方法、评估中的一
些主要问题加以说明,对评估工作的优缺点 进行总结。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变动
一、社会政策变动的含义
社会政策的变动是指社会政策的制定者依据评 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社会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予以 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行为,它实质上是制定过程 的延续
二、导致变动的基本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2、政府方面的原因 3、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三、变动的类型
1、从变动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合并型变动和分 解型变动。 2、从变动的幅度来分,可以分为激进型变动和渐 进型变动。
3、从变动对原有政策造成的结果来分,可以分为 废止型变动和延续型变动 。 4、从变动的内容是扩大了还是缩减了,可以分为 增扩型变动和缩减型变动。
四、变动程序
(一)提出变动方案 1、反馈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适度原则 4、动态原则 5、整体原则
(3)政策法规行动与环境改变之因果关系不易
确定。
(4)社会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5)有关人员抵制 。
(6)评估经费不易获得 。
二、改进和完善我国政策与法规系统的措施
(一)提高确认政策法规问题的能力和政策法规制定 能力,建立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实现科学 民主的决策。 1、要为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表达自己的意愿、 提出政策法规问题提供多种畅通的途径和渠道 2、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反馈系统,力保信息的客观 真实与全面 ,为政策法规问题的界定提供依据。 3、强化政策法规研究机构的政策法规咨询功能 。 4、建立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以确保科学 民主的决策。
(1)领导评估 (2)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 (3)专家评估 (4)群众评估
领导评估:由领导人亲自主持评估工作, 一方面可以缩短评估结果到政策制度和调整过 程之间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使基层官员和职能 部门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社会政策行动。 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领导人往往因为工作 太忙,或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无法对社会政策 过程及其效果做出细致的分析,而且领导人还 可能因个人的偏好而出现偏差。
(二)加强执行机构的政策法规分解和立案功 能,提高执行能力 1、所谓政策法规分解,是说下一级政策法规 机构为了有效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的政策法 规,需要将中央和上级政策法规分解为各项具 体的政策法规,化为各种可供直接执行的措施 和办法。 2、所谓政策法规立案,是指下一级政策法规 机构不仅局限于执行上级的政策法规,而且注 意探索和研究本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发现政策法规执行中发生的偏差和失误, 主动向上级乃至中央提供有关资料信息,并提 出新的政策法规设想和方案,其中确有价值的 方案经上级和中央审批后,成为适应该地区该 部门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新政策法规。
专题四 社会政策评估与变迁
什么是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有哪些?
导致社会政策变动的原因有那些?
社会政策变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为什么要改进完善社会政策系统?又是如何
进行改进和完善的?
第一节 社会政策评估
一、社会政策评估的含义和意义
(一)含义: 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对社会 政策进行衡量,检查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 的活动。
(二)实施阶段:(实施评估就是利用各种调 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执行、影响、效益 等方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 分类、统计和分析,运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 政策进行评估,做出评估结论。) 1、获取资料
2、综合分析
3、做出结论
(三)总结阶段: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的内容要对政策法规效果进行 客观陈述,对政策法规进行价值判断,在对 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法规建议;
(4)从对社会系统产生的影响是显性还是潜 在的,可以分为显性效应和隐性效应。 显性效应就是明显地对眼前的状况发生作用, 产生影响。隐性效应是那些虽然发生了但在一 定时期内却不容易被观察到的影响。随着时间 的推移和事情的发展,隐性效应往往也会显现 出来。隐性效应还包括这样一种含义,即有些 社会政策可能具有的有形效应是微不足道的, 其最初的用意也不过是让有的人得到某种印象, 以为他们要求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正在解决之 中,从而减轻对政策法规的压力,或者也可能 因此而激发起某种精神。
四种观点: 1、认为社会政策评估主要是对社会政策制定方 案的评估。 2、认为评估的着眼点应该是社会政策效果,评 估就是对社会政策的效果进行研究。 3、评估就是发现误差,修正误差。 4、认为社会政策评估是对社会政策全过程的评 估,既包括对社会政策制定方案的评估,还强调 对社会政策执行以及结果的评估。
(2)从对社会系统产生影响是积极还是 消极的来分可以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 正效应是指社会政策对社会系统产生的 积极影响,负效应则是指社会政策对社会系 统产生的消极影响。应用效应标准进行评估 时,一项社会政策只有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时 才是可取的。
(3)从对社会系统产生影响是短期的还是 长期的来分可以分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 短期效应是指社会政策对整个社会系统在 近期内产生的影响。 长期效应是指从长远来看,社会政策对整 个社会系统产生的影响。 在对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评估时,会 出现这样几种情形: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 是有利的;从近期看不利,但长期有利;从近 期看有利,但长期不利;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 都是不利的。
(四)效益标准: 效益是指效果与利益,表现于在社会实 践活动中某一特定系统实际产生的有益效果, 人们习惯将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策的效益标准,就是看政策实际产生 了哪些有益的效果,以有益效果的多少来判 断政策的优与劣。
四、社会政策的评估方法
(一)定性分析 主要通过深入解剖少数个案(个人、社 区或组织)而获得对整个社会政策行动及其 收效的深入了解。 定性分析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对个案的 深入访谈、小组访谈、典型单位文献资料分 析等方式。 定性分析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深入分析 社会政策行动的全过程,仔细地分析行动过 程的成效和不足,并且具体分析行动的收效, 以及取得各种收效或失败的原因。 定性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它难以兼顾 分析对象的广泛性。在异质性比较强的社会 条件下,仅靠定性分析有时会导致评估结论 的偏差。
(三)效应标准: 把一项社会政策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从与之 相关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对它在整个社会系 统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它所产生的所有 实际影响作为评价的尺度,来判断政策法规的优与 劣。
政策法规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与预期的影 响大为不同。且效应并不一定仅具有积极积极影响。 因此,若要以政策效应为标准来评价政策法规,就 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效应。
要对社会政策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1、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2、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3、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4、执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社会政策评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5、社会政策评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1)社会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数据获取困难。 (2)社会政策效应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策法规僵化。 4、有利于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社会政策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一、改进和完善的必要性
(一)改进和完善社会政策系统是一种客观要求
1、社会政策的良性循环需要对社会政策系统进行改
进和完善(内在要求)
2、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会政策系
统的改进和完善(外在要求)
(二)我国现行政策法规系统存在的缺点也需
(三)强化监控机制 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法律规范社会政策的 制定、实施、评估及终结等各个环节。同时,还 要对社会政策的监控确立明确的标准,从而使监 控具有权威性。
(二)效率标准
确定政策法规效率标准的目的,是要衡量 一项政策法规要达到某种水平的产出所需要的 资源投入量,或是一定量的政策法规投入所能 达到的最大价值,它表现为政策效应与投入量 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政策法规效率标准,通常以单位成本所能 产生的最大效应,或单位效应所需要的最小成 本为评估的基本形式。 效率标准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法 规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产出,而不 是关心如何有效地执行政策法规,完成政策法 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