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精神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精神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精 神 疾 病 的 治 疗 方 法
精神治疗
心理咨询
药物治疗 躯体治疗 物理治疗 其他治疗
第一节
精神药物应用与护理
精神药物分类
1、抗精神病药 2、抗抑郁药 3、心境稳定剂/抗躁狂药 4、抗焦虑药
一、抗精神病药的应用
抗精神病药亦称精神阻滞剂。用于治疗 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行为障碍 等严重的精神障碍,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 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 还可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类精神 障碍。其应用的原则是采用有效的剂量和充 足的疗程。
9
临表:乏力、倦怠、头昏、发热等全身症状。继发感染症
处理:监测血常规、预防感染、给予升高白细胞的药物
8、恶性综合症
主要表现高热、意识障碍、震颤、肌强直和自 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如心悸、出汗等。患者可伴发感染、 心衰、休克而死亡。
处理:立即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治疗,给 氧,物理降温,保持适当体位,防止发生压疮,预防感染, 保证充足营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一)
碳酸锂
1、适应证:主要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的情感症 状、冲动攻击行为。
2、禁忌证:肾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心梗、室性期前收缩、重症肌无 力、妊娠头3个月以及缺乏、低盐饮食患者禁用。
(一) 碳酸锂
3、应用原则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饭后口服。由于锂盐的中毒剂量与 治疗剂量十分相近,在使用中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反应。急性期治疗 血锂浓度 0.8~1.2mmol/L ,维持治疗 0.4~0.8mmol/L ,超过 1.4mmol/L 易产生中毒反应。
6、尿潴留
具有抗胆碱能药物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抑制尿道括

精神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精神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二)临床应用
3.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至少6个月,反复发作病人应持 续治疗2年以上。维持血锂浓度以0.4~0.8mmol/L 为宜 4.不良反应及处理 临床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 心、手颤、口干、口有金属味、多尿、肌无力、疲乏 等;后期主要为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 肿大、粘液性水肿、手指细震颤,如出现粗大震颤提 示已接近中毒。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加量,饭后 服用,必要时加服淡盐水等,可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用锂盐,加速锂的排泄 可给予高渗钠盐进行渗透性利尿或人工透析,对症处 理等。
二、抗精神病药物 (一)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①抗精神病作用:主要为阻 滞神经元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的功能;②镇静作用: 主要为阻滞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③其他作用: 如镇吐、降低体温、止痉、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2.心血管系统作用 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扩张, 血压降低,也可间接地通过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的 作用,抑制血压调节中枢,还可以引起心电图的改 变,如Q-T和P-R间期延长,T波倒置等。
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注意病人服药时的护理要设法保证患者把药服下防止藏药吐药等行为对拒不服药的患者可改用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方式给药注意观察病人的用药后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宣传服药的意义和目的争取病人主动配合
第二十章 精神疾病的治 疗及护理
第一节 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一、精神药物的分类
(三)β-受体阻滞剂

近年来发现β-受体阻滞剂对焦虑症有效。最常 用的是普萘洛尔,可减轻焦虑伴有的自主神经 症状;有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传导阻滞 者禁用。一般剂量为10~60mg/d,分次口服。 不良反应较少。
六、电痉挛治疗

精神科护理注意事项

精神科护理注意事项

精神科护理注意事项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心理支持。

在进行精神科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进行精神科护理的首要任务。

护士需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以及尊重患者的疾病体验和感受。

通过关心、倾听和理解,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任感,从而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2. 观察和记录: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常常是多变的,护士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行为举止以及言语表达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汇报。

这样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3. 提供安全环境: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存在自伤或他伤的风险,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如有自杀倾向或暴力行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此外,护士还应确保病房的安全,防止患者逃离或攻击其他患者。

4. 药物管理: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护士应负责药物的管理和监测。

护士需要按照医嘱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并定期检查患者的药物剂量和疗效。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5. 心理支持: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护士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并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

护士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6. 与家属的沟通: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护士需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护士可以向家属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原理,提供一些照顾患者的建议和技巧。

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可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7. 团队合作: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团队工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其他专业人员进行紧密合作。

护士应积极参与团队会诊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便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提供安全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防止自残或伤害行为发生。

3.监测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波动、思维内容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沟通。

4.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防止药物过量或漏服。

5.定期评估:对病人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6.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饮食,根据病人的需求和饮食偏好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安排。

7.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精神压力。

8.日常护理:包括病人的个人卫生、营养饮食、床位整理等。

9.协助治疗: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如安排心
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0.预防并发症:注意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的风险。

11.家属教育和支持:向家属提供病情解释、护理建议等信息,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请注意,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常规,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1. 引言1.1 疾病概述精神科疾病是指一类以异常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和自杀行为。

精神科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感觉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

疾病的发生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病人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护理概念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照顾和护理。

护理概念是指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护理概念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照顾,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概念还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实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2. 正文2.1 疾病的常见症状精神科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及其常见症状如下: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对生活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变化等症状。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不安、紧张、恐惧感、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冷等。

精神科护理要点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要点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要点最新版
前言
精神科护理关乎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和福祉,并影响疾病的预后。

本文为最新版精神科护理要点,旨在帮助护士人员提高精神护理质量,促进精神康复。

要点
1. 人性关怀。

护士要以耐心、理解、尊重和关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尽可能地了解其个性、兴趣、嗜好、生理和心理状况等,以便
更好地帮助他们。

2. 观察护理。

护士应详细地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情感、思维
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的干预。

3. 安全护理。

护士应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必要时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 治疗护理。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安排好相关
的检查、治疗和用药等,确保规范、科学地进行护理。

5. 教育护理。

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医疗保健知识
宣传和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他们的自我
康复。

结语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细致而有挑战性的工作,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快速的应变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只有护士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他们早日康复。

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治疗为主,护理为辅
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精神疾病进行,而护理则侧重于患者的日常生 活照顾和心理支持。
护理对治疗的辅助作用
护理人员通过日常观察和评估,为医生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 协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
治疗与护理的配合方式
定期沟通交流
01
医生和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和
治疗进展。
精神科护理需要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 够应对各种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全面性
精神科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 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为患者 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精神科护理的主要内容
总结词
精神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评 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眠等方面的指导。
案例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 预防复发。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认识自 身问题,提高应对能力和社交技能。
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 练等,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案例三: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在精神科护理中,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不泄露患者 的个人信息和病情。同时,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语气、措 辞和态度,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任务。应采取 必要的措施,防止患者发生自残、自杀等行为,并确保患 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是精神科护理的首要 任务。这包括防止患者发生自残、自杀等行为,以及提 供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

精神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精神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精神科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精神科护理是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心理健康和功能。

在精神科护理中,诊断是护理措施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本文将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焦虑诊断及护理措施1.1 焦虑诊断•焦虑状态•恐慌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1.2 护理措施•建立安全、支持性的护理环境,提供情感支持。

•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焦虑症状。

•教育患者掌握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二、抑郁诊断及护理措施2.1 抑郁诊断•抑郁情感•抑郁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2.2 护理措施•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运动等。

•给予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等。

三、精神分裂诊断及护理措施3.1 精神分裂诊断•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症状•强迫症状3.2 护理措施•提供稳定的护理环境,降低刺激。

•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并监测药物副作用。

•与患者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患者参与群体活动。

四、人格障碍诊断及护理措施4.1 人格障碍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避免型人格障碍4.2 护理措施•建立积极的护理关系,提供情感支持。

•教育患者掌握适应性行为技巧,改变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

•辅助患者学习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结论精神科护理中的诊断和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讨论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碍等常见的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通过综合使用情感支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精神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精神科病人通常面临多种问题,包括焦虑和恐惧、抑郁和自杀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睡眠障碍、卫生状况不佳、社交障碍、身体状况不稳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这些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1. 焦虑和恐惧焦虑和恐惧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的情绪问题。

患者可能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导致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完成日常任务。

护理人员应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适当的放松技巧和心理教育也可以帮助患者管理他们的情绪。

2. 抑郁和自杀倾向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抑郁情绪,有些患者可能表现出自杀倾向。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支持和安慰,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心理治疗。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3.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精神科病人可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导致冲动行为或攻击性行为。

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其他人的安全。

这包括建立积极的关系,学习患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以及采取适当的物理限制措施。

4. 睡眠障碍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睡眠障碍,导致他们感到疲倦和不适。

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睡眠习惯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睡眠计划。

这可能包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使用适当的放松技巧。

5. 卫生状况不佳精神科病人可能忽视个人卫生,导致皮肤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卫生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

6. 社交障碍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社交障碍,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建立联系。

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社交计划。

这可能包括提供社交活动和互动的机会,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7. 身体状况不稳定精神科病人可能经历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健康问题和其他并发症。

精神科护理观察、评估、记录PPT

精神科护理观察、评估、记录PPT

案例三
综合应用
将观察、评估和记录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护理过程。通过观 察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通过记录,可以将患 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实践经验
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综合应用观察、评估和记录是非常重 要的。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
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 况,监测病情的变化情 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提高护理效果
通过评估,了解护理措 施的效果,不断优化护 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评估内容
01
02
03
04
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 和个性等方面的情况。
生理状况
04
04
精神科护理实践案例
案例一:观察与评估的实践应用
01
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言语、情绪等表现,判断其心理状态和病情变化
。例如,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以及情绪是否稳定等。
02 03
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家族史、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方 面。例如,评估患者是否有自杀、自伤等风险,以及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等。
情绪观察
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判断患 者的情感状态、情绪稳定性和 情感反应。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如 幻觉、妄想、焦虑、抑郁等, 了解症状的性质、程度和变化
情况。
观察方法
日常观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持续 的观察,记录观察情况。
定期评估

精神科护理基本内容

精神科护理基本内容

精神科护理基本内容一、安全护理精神病人受由于精神症状的影,易出现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破坏行为,或外走。

精神科意外情况常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因此,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理,不仅能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1、掌握病人的病情,护士要熟悉病史,密切观察的,掌握病人的精神症状,疾病诊断治疗、护理要点,对有自杀自伤毁物外走藏药的病人,要心中有数,将病人置于视线范围内,随时观察其动态,重症病人必有须安置于重病室,并重点交班,必要时24小时监护。

2、加强巡视每10-15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躯体情况,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及时发现自杀、自伤、冲动、外走先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在夜间、交接班、午间、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病房工作人员少,要特别注意加强巡视。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以确保病人住院安全4、加强安全管理(1)病区环境安全,定期检查病房门、窗、床、锁、护栏、家具,以及抢救物品及设备,消防和电源设备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并做好记录,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病人跌倒,妥善保管病区钥匙。

(2)严格管理危险品,病房内危险品如药品,玻璃制品,约束带,器械,易燃品,锐利物品,要定点加锁,每班清点,如有缺失,及时查找,危险品不许带入病室,若有使用,必须在工作人员的看护下进行,并及时收回。

(3)严格安全检查,入院、探视外出返院,每天晨间护理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每周一大检查。

(4)加强重症及高风险病人的管理,重点病人“五防”(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拒食、木僵、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病人,这些病人易出现安全问题,必须巡视,重点观察,发要时专人管理,做好相应护理工作,确保病人安全。

(5)加强病人和家属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病人和家属,安全意识,使病人和家属主动配合治疗,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精神科常见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精神科常见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精神科常见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一、心电图检查1.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抽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

2.检查时要睡平,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3.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

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告诉医生。

4.检查时,如涂有电极膏,检查毕可用卫生纸擦掉。

二、B超检查1、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后检查;2、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4-6小时;3、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4、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5、做泌尿系统B超检查,特别是输尿管和膀胱B超检查时,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温水400-600毫升,待膀胱充盈后再检查。

如果患者须一次接收消化、泌尿检查,最好检查当日不排晨尿,这样不必喝水即可达到膀胱充盈的目的。

三、CT检查1.腹部CT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 .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

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3.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

4 需作增强扫描的病人,提前作好碘过敏试验。

并请家属在《接受碘造影剂志愿书》上签字,以履行必要的手续。

5.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向病人耐心陈述屏气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并训练1~2次。

采用平均均匀呼吸时屏气。

6. 病人须携带有关的病史资料,如病史、超声检查、化验、放射性核素、MRI和已作过CT检查的各种检查资料,以备参考。

7、部分脑科病员检查欠合作者,需使用镇静剂。

医院见习报告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治疗与护理

医院见习报告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治疗与护理

医院见习报告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治疗与护理医院见习报告—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治疗与护理1. 简介我在医院的见习期间,有幸被分派到了精神科病房,这是一个专门为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部门。

本报告旨在介绍精神科病房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2. 精神疾病治疗2.1 药物治疗精神科病房的治疗中心是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

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同时定期进行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

2.2 心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接受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和群体心理治疗。

个体心理治疗的核心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沟通与咨询,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自身的精神困扰。

群体心理治疗则通过让患者与其他患者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孤独感。

3. 精神疾病护理3.1 个人护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人护理,包括饮食、卫生和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顾。

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饮食均衡,提供定期洗澡、更换衣物和床单等基本护理。

此外,对于行动不便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还需要给予额外的关注和照顾。

3.2 安全护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可能出现异常,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护理。

例如,在病房内保持环境整洁和安静,防止患者自我伤害或他人伤害。

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出现剧烈的暴力行为,医护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4. 人文关怀除了医疗治疗和基础护理外,精神科病房还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

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此外,医院还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社交活动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5. 结论在我见习期间的学习与观察中,我对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治疗与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配合个人护理、安全护理和人文关怀,可以提供全面的照顾和治疗,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更好地康复。

第十一章 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B. 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D。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E。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2.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A. 抗精神病药物B. 脂肪胺类C。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D。

抗焦虑药物E。

抗抑郁药物3.以下观点哪一条不对A. 大部分精神药物所作用的受体部位也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B. 多数精神药物治疗指数高,用药安全C. 长期应用某些精神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可导致耐受性,使药效下降D.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与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E。

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毒性不良反应4.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哪条不对A。

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B。

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D。

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E。

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5.提高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下哪条不对A. 掌握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B.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服药必要性的认识C. 每天强迫精神病患者服药D.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E。

长效制剂的使用6.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中哪条不对A。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B. 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C.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D.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 和D2受体阻断作用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A。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位及治疗用物,并通知医师。

2、新入院患者到病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观察极度兴奋、衰竭、谵妄、明显消瘦、伴有严重外伤、高热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3、护士给患者更衣时观察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病室,如有贵重物品以及患者多余的衣物一并交给护送人或家属带回,并告知家属(1一2人)向医生介绍病史。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或牙齿缺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进行入院常规检查,测T、P、R、BP及体重。

如有异常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6、患者进入病房后,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7、主班护士向护送人或家属讲介绍探视制度及要求。

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作好护理记录。

8、新入院患者测BP、T、P、R、每日四次,连测一周,一周后每日下午测体温一次。

(第一周护理同分级护理制度的特级护理内容)二、精神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静,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并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详细记录和交接班。

3、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对意识不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等重点患者加强护理,以防自杀、伤人、逃跑、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注意患者饮食及排便,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按时协助喂水、喂饭,三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拒食和拒服药者应设法劝导,或报告医师处理。

5、做好晚间护理,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饭前便后应洗手,保证患者做到六洁(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无(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

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

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精神科康复护理是指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社会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精神科康复护理的内容及方法。

首先是心理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烦躁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心理护理还包括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方面,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康复进程。

其次是社会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遭受歧视、孤立,导致心理障碍加重。

社会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社会支持、社会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会功能障碍。

另外,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也是精神科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如自理能力差、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在精神科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合作,制定综合的护理方案,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通过综合的护理手段,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康复目标。

总的来说,精神科康复护理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心理护理、社会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专业的护理方法,综合多学科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康复护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治疗观察与护理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和处理措施一、椎体外系反应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锥体外系的副反应有流涎、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样脸、静坐不能、扭转痉挛、口齿不清、吞咽困难、运动不能等表现。

(二)护理1、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抗震颤麻痹药对症处理。

2、若有吞咽困难,轻者宜进软食,进食进水勿催促患者,以免发生呛咳现象,吞咽明显困难者,应绝对禁止喂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来保证入量,以免发生意外。

二、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患者突然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直立晕倒及外伤、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老年人及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导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发生猝死。

(二)、护理1、在治疗初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特别是老年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进食不好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趋势。

2、注射给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当感到头晕时立即坐下或躺下。

3、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度并通知医生,给患者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用品和药物,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三、肝功能异常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无黄疸性肝功能异常,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这种药源性肝损害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轻者不停止用药,加服保肝药并密切观察。

(二)护理:患者有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停药或减量时,密切观察巩膜、皮肤有无黄疸,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障充分休息。

四、粒细胞减少的护理常规(一)、观察症状:多见于氯氮平、氯丙嗪等药物治疗的最初三个月内,主要表现为感染症状,若伴有药物性肝炎及剥脱性皮炎称三联症,提示预后不佳。

(二)护理1、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室,施行保护性隔离,避免发生感染。

2、室内空气新鲜,定时消毒,注意患者冷暖。

3、卧床休息,加强营养。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并发症。

五、恶性症候群的护理常规(一)、症状观察:恶性症候群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少见且严重的合并症,通常有前驱症状和较明显的肌肉强直、震颤、吞咽困难、体温升高,如处理不当,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出现意识障碍以至昏迷等,如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

(二)护理1、做好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2、高热时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等。

3、呼吸困难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给氧,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4、有惊厥发生时,放牙垫,以防咬舌,保护肢体,头转向一侧,预防外伤和窒息。

5、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副反应,及早发现前驱症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药物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一)药源性精神症状1、主要表现(1)过度镇静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

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

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

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

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2、处理措施(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多虑平25-75mg,3次/日。

意识障碍,应注意合并症。

(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1、主要表现(1)震颤麻痹综合征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

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多发生于用药早期。

表现为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肌张力障碍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

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

2、处理措施(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苯海索)来治疗观察。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苯海索2mg,2次/日。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1、主要表现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

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三联症。

2、处理措施(1)停药或换药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

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

(2)药物治疗可试用:①利血平,0。

25-1mg,3次/日。

②碳酸锂,0.25-0.5g,3次/日。

③氟哌啶醇,4-6mg,2次/日。

④异丙嗪,25~50mg,3次/日。

⑤安定,5mg,3次/日。

⑥毒扁豆碱,1mg,肌注或静注。

(3)预防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

长期服药的病人,可采取间歇给药法,防止骤停抗精神病药物,并合理使用抗巴金森症药。

对中老年及伴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

(四)药源性癫痫1、主要表现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癫痫样发作。

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大发作;②局限性发作;③癫痫持续状态;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

2、处理措施(1)对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病人,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的药,加药不宜过快,对原已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还可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的剂量。

(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若发作频数很少,-般不必停药,但要合并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0.1g,3次/日平,0.1g,3次/日。

(3)发作较重、次数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理。

(五)自主神经系统失调1、主要表现:由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刺激肾上腺素能作用,因此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副反应。

具体表现有:(1)消化系统症状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

(2)眼部症状视力模糊、青光眼。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尿潴留、性功能障碍。

(4)心血管系统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

(5)排汗减少、降温及鼻塞等。

2、处理措施(1)减药、停药或换药处理。

(2)对症治疗口干:少量饮水,常漱口,或咀嚼泡泡糖等。

便秘:多活动,多吃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胆碱能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麻痹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高压灌肠。

应用肠蠕动剂,如新斯的明,0.5-1mg,肌注,2次/日。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并发症。

视力模糊:必要时可用缩瞳剂点眼。

青光眼:立即停药,眼科会诊。

尿潴留:轻者膀胱按摩或热敷促排,重者需导尿,也可用针灸穴位刺激。

体位性低血压:应取平卧位,头低位。

若不能恢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使受体兴奋的升压药。

要告知病人,在服药期间,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和,出现头昏、眼黑,立即坐下。

不能用肾上腺素,因为这时。

a-受体被抑制,b-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更低。

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轻者用心得安10-20mg,3次/日。

普鲁卡因酰胺用于室性早搏,0、5g,3次/日。

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时停药。

酚噻嗪类药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用西地兰0.4mg溶于25%葡萄糖液20ml内,缓慢静注。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50~l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 内,静脉缓注。

心肌损害: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停药,给予维生素B1、氯化钾、能量合剂等。

(六)恶性症状群1、主要表现(1)出现表情淡漠、少动,缄默类似木僵,或出现兴奋躁动。

(2)不明原因的发热,连续12小时热度在38℃以上,高热时可伴谵妄错乱。

(3)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动眼危象等。

(4)自主神经症状,如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大汗淋漓、流涎、皮脂溢出、排尿困难及迅速的褥疮等神经营养障碍。

(5)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脱水和营养失调,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2、处理措施(1)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2)高热时宜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也可使解热剂。

(3)补液先输盐类液体,后补糖类液体。

(4)适当使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以改善锥体外系(5)控制或预防感染。

(6)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应激功能。

(七)消化系统症状1、主要表现(1)胃肠道反应口干、口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

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消失,若持续存在,应考虑其他疾病。

(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

2、处理措施(1)中毒性肝损害应立即停药。

经常查肝功能。

过敏性肝损害可先减药。

(2)应用肝乐、肝泰乐等解毒保肝药物。

(3)补给葡萄糖、高蛋白饮食、维生素类。

(4)应用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及对症处理。

(5)有明显过敏或重症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八)血液系统副反应1、主要表现(1)血小板减少症甲硫达嗪、三氟拉嗪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皮肤、粘膜、胃肠道出血。

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50x(2)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大剂量、长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再障,要考虑此因素。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预后良好。

但也有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以氯氮平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等防御机能减弱症状。

一般病程较短,可能为变态一免疫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4)有些药物还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患。

2、处理措施(1)血小板减少①适当休息,防止外伤出血;②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50单位/日,加入静滴,或强的松10mg,3次/日。

③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①一经诊断,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②用强的松30-40mg/日;③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3)白细胞减少①减药或停药观察;②控制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利血生10-20mg,3次/日;维生素BB410-20mg,3次/日。

(4)粒细胞缺乏①立即停药;②控制或预防感染;③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④输新鲜血;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0-20mg,3次/日;⑥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清洁环境、防止感染。

(九)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