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山东明年高考理综用全国卷,面对全新的形势,结合我对全国卷的分析和研究,来谈谈怎么搞好一轮复习。什么是复习呢?复习的一般意义应该是:
1、战胜遗忘;
2、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对解题的方法和习惯有进一步提升。
复习总的原则就是:紧跟老师的复习思想和节奏;抓基础知识、稳扎稳打;注意细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能力;及时纠错和查漏补缺。
一、紧跟老师,有的放矢。
首先,应该听从老师的思想和建议。高三的老师,对于考试说明都研究的很透彻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心里都一目了然。所以在复习中,同学们应该相信老师的经验,紧跟老师的思想,这样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而有些同学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老师强调的他非不听,老师说不需要掌握的呢他却充满了好奇,想一究到底,最终的结果就是瞎忙活,真正考试的时候完全找不着边了。
其次,要跟上老师复习的节奏。高三时间很紧,任务很多,但这些都不是你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借口。你需要做的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堂和课下都能紧随老师复习的节奏。万不可将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但这时新的任务又来了,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落后了,最终感到无所适从!
二、重视基础知识,滚动复习,熟练掌握。
从近年的全国卷来看,往往基础知识最终决定考生考试的成败。如2012年试卷的前4个题,2013年试卷的前2个题和2014年试卷的前2个题是再简单不过的题了,大部分基础年级基础扎实点的同学都可以做出来,但在高考时未必就能做对。如2012年的14、16、17题的难度系数大约都在0.5,这和我们想象中相比肯定差了许多。原因就是在高三复习中不够重视基础,一味的做题,甚至喜欢做难题、怪题,最终的结果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另外,我想特别嘱咐大家的是:抓基础一定不能丢了课本!高考试题不少都是从课本中的内容直接或变形而来的,如2012年的电学试题对磁感应强度的称量;2013年第一个选择是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结论、力学实验是光电门导轨求加速度;2014年的14题即是模仿法拉第实验判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等。
复习基础知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老师在讲复习课时,应该认真听讲,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同时要思考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对于重难点,老师都会加以重点讲解,那么你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个知识牢牢记住。特别是全国卷很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的考查,如果你不知道概念、公式、定律的来龙去脉,只是死记下来了,那在考试中肯定不会变通,在做题时必然会模凌两可。
2、复习基础不能把课本扔一边,应该认真的阅读课本。我建议大家在老师复习某个内容之前自己提前看一遍课本,因为老师的复习永远不会比课本的内容更细和有逻辑性。课本的内容前后联系紧密,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来源非常清晰。看课本可采取多层次的阅读,逐步深入,最终达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境界。
第一遍,阅读式:
不分主次地通读全书,了解全书的知识框架结构,在看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在通篇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知识构架有个大概的认识,对部分简单的知识能够回忆起并加强记忆。但这种方式思维活动少,巩固记忆的效果有限,知识仍然是孤立的,难以有水平上的提高。实际上已经忘记的内容,在阅读时因为看见而回想起来,仍感觉很熟悉,容易被忽略过去,但实际是浮于表面,真正深入考察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仍然容易出错。
第二遍,思考式:
要精读细读,彻底理解课本上的每句话,准确记忆概念、原理。把做过标记的看不懂的知识弄懂,将其消化吸收。即使不能灵活应用,也一定要清楚原理。同时,要结合《考试说明》,知道高考对不同知识的要求层次,知道哪些知识是常考点,进行重点记忆。读第二遍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在课本上写批注、反思。面对考点,通过习题加深理解。
第三遍,提纲式:
只看课本的目录,就能把每个章节所有的知识点都正确地讲解出来,并能画出整体知识构架。
三遍阅读是分层次进行的。第一遍主要是让遗忘太久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侧重点是在知识的广度上面,但对整体知识的掌握有限,大约能掌握50%的知识。第二遍其作用是对重难点知识重点加以思考掌握,主要是在知识的深度上面下功夫,对整体知识的掌握至少能达到80%以上。第三遍其作用就是对前面两遍复习的检验,如果能看到课本的目录就能迅速的讲出每个章节的所有知识点的话,那说明基础非常好,100%的掌握,达到了信手拈来的境界!
3、要很好的利用老师总结的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上面不仅有知识的归纳和梳理,还有基本的思路和方法的提炼,也就是把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在应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进一步的升华。另外要在上课时把老师讲的重难点记在【课堂笔记】处,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新的知识和规律随时补充上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之,不管是课本还是复习提纲,都应该长期进行滚动复习,从而战胜遗忘,在考试中才不至于因为基础不过关而丢分。
三、注意细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非智力因素丢分。
好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每次考完试下来,感觉还不错,每个题都会做,思路都没问题,但最终试卷发下来看到分数的时候却傻眼了,分被扣得是千疮百孔,比自己想象中差太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这部分同学不重视细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能力差。比如大家在考试中常丢分的问题有:
1、不按要求作答,例如题中要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往往不按要求或理解错误弄成了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再例如在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时,要求用字母表示,结果好多同学作答是用左右或上下表示。
2、审题不仔细,题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心里没数,甚至题中求什么问题都弄错。例如在解决复合场的题中,题中只给出了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两个已知量,但好多同学求出的结果却出现了m、q等未知量,必然丢分。再比如在电磁感应的计算题中,求导体棒两端的电压大小实际是求的路端电压,而好多同学却认为求的是电源电动势,最终又丢分不少。
3、平时不爱动笔,计算能力太差。一些同学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认为自己会做了就没必要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和致命,因为计算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提高的,要想在最终的高考中解题又快又准,就必须靠平时加强训练。特别是在大型的计算题中,计算量非常大,往往还全是用字母表示,所以计算能力差些的同学可能做一两步就计算错误,导致后面的全错。
4、不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因为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说明列式依据。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间突出位置,写成“诗歌”的格式,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推积式解题习惯。
所以我经常告诫大家的一句话就是:做题的关键不是你会不会,而是你能不能把会的都做对!良好的习惯都是长期养成的,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注重细节、听从老师的要求、多动笔、规范答题,养成好习惯才能少丢分甚至不丢分。
四、重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体验与总结,防止做题形成定式思维。
目前一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怪圈,对于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靠做大量的习题形成条件反射,在考试在中去套相似的物理模型和方法。而全国卷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说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要求较高,如果大家这个习惯不改正,必然会落入出题人的圈套。大运动量训练是体育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但完全把它用在学习上是不适合的。技能训练要达到“下意识”的效果,需要建立条件反射,每一次动作的重复,都有利于两系统(中枢)之间的建立直接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它不需要经过大脑的逻辑判断。但是,解答题目是一种智力活动,其技能因素只占各解题因素中的一小部分,解决问题主要是依靠理解、应用、分析等心理行为,这些能力并不是靠条件反射形成的,需要同学们深入思考、总结归纳。如果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仍然一味追求速度,轻视审题和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着急列式计算最后结果,必然会对这些能力的发展造成冲击,不断的“负强化”使自己的思维钝化,形成定式思维,而且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例如:
2014年新课标理综Ⅰ卷第17题: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是0.22,是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外得分率最低的一个题。我给大家讲了三种方法,我估计大部分同学想到的应该是第一种方法,也是常规办法,虽然可以解出答案,但费时费力;若用等效法和极限法几乎可以不动笔计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为A。但后面两种方法就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其实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去尝试,完全是可以慢慢培养出的。
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有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象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在复习课上老师都会提及。同学们在听课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来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听课中,建议大家格外注意听老师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
五、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对于一般的错题,可以就近在试卷和练习册上改正错题,并做上相应的符号,把试卷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好;对于特别重要的错题(比如让你刻骨铭心的或模型方法特别重要的),要及时整理在错题本上,然后坚持每天“做”几个错题。在这里我特别强调是做错题,而不是看错题!如果仅仅是看错题,那么你的思路完全跟着正确答案走,没有自己的物理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缺乏思维的碰撞,对于能力的提升毫无帮助,就会导致同样的题下次考试你仍会接着错。
总之,大家在一轮复习中,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做到指哪打哪;滚动复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同时还应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时回顾错题,这样考试中才能得高分。
山东烟台莱山一中:范青林
更多精彩尽在——中国物理之家(QQ群号:49025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