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PPT课件)
2024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义的行为。其特征包括主体特定性、单方意志性、强制性等。
02 03
行政行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羁束 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等。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在完成其法定程序,由行政主体作出并送 达相对人时即告成立。而行政行为的生效则是指行政行为开始发生法律 效力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原则
包括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过 罚相当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 则等。
13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程序
申请与受理 调查与决定 听证与告知 送达与执行
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 是否受理。
行政机关对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是否给予行 政许可或行政处罚的决定。
行政许可的原则
包括法定原则、公开公平 公正原则、便民原则、信 赖保护原则等。
12
行政处罚概述
行政处罚的定义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 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 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种类
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件等。
违法行政行为的处理
对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可以采取撤销、废止、确认无效等方式进行处理,以维护法律的 严肃性和公正性。
10
03
CATALOGUE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11
行政许可概述
01
02
03
行政许可的定义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 据申请,经依法审查,允 许其从事某项特定活动的 行为。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和答案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专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配套题库。
本书为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的配套题库。
具体来说,本题库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收录了人大、北大、西北政法、中财、武大、南开大学、东北财大、山东大学、华中师大、华中农大、首都经贸、电子科大、汕头大学、沈阳师大、江西师大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本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严格按照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为23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考研真题和典型题并进行详细解答。
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供强化练习。
•试看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行政组织法•第四章公务员法•第五章行政行为概述•第六章行政立法•第七章授益行政行为•第八章负担行政行为•第九章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第十章行政司法•第十一章行政应急•第十二章行政程序•第十三章监督行政•第十四章行政复议•第十五章国家赔偿与补偿•第十六章行政诉讼•第十七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第十八章行政诉讼参加人•第十九章行政诉讼证据•第二十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第二十三章涉外行政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培训讲义(ppt1)
contents •行政法概述•行政行为及其分类•行政诉讼制度概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南目录行政法的定义与作用定义作用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法律关系010203行政行为的定义主体特定性职权职责性法律意义性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一般来说,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在形式上最终被确定下来,从而不再更改的效力;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执行力是指使用国家强制力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指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包括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
主体合法要求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权限合法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作出;内容合法要求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合法要求行政行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
行政行为的效力与合法性程序法定行政诉讼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起诉、受理、审理、裁判等各个环节。
定义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被告恒定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一方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标的特定行政诉讼的标的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非民事行为或刑事行为。
行政诉讼的定义与特点受案范围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全套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第二十三章 国家赔偿主体 第二十四章 国家赔偿程序 第二十五章 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使用说明
使用对象
讲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教师。
运行环境
不低于Office 2000,要求向下兼容。
政权的控制。 2.议会主权,通过议会立法来规范行政活动和约束行
政权。 3.普通法院对地方行政官吏的监督。
高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出版社
法国: 法国建立起行政审判制度,为行政法的发展莫定了基
础。法国对行政权的控制也主要是通过诉讼来实现的, 但受理行政纠纷的法院,适用的法律和程序都自成体 系。 美国: 州际商业委员会的设立,是美国行政法产生的标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为行政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形之下,中国行政法学却显得有些贫乏。但问题是 以权力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的现实并不相符。在 社会转型期,中国行政法学同时也面临着转型。
1.权力行政与服务行政。 2.公产制度。 3.管理方式问题。 现在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行政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制度,不论其产生的背景 是否为人们所认知,它的形成都是历史的必然,有其 深刻的社会根源。
行政法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权利和三权分立理论。 对行政法的产生具有更直接影响的是三权分立学说和
体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法治理论的发展。 第二,行政权的扩张。 第三,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三)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
行政权力总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但行政权 力的扩大也应与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相伴而行。
行政诉讼法(PPT 129页)
王某进行殴打,致王某鼻部、眼部等多处受伤。
2008年6月22日,经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
定中心鉴定,王某之伤属于轻微伤(偏重)。
公安分局经调查取证,在依法履行告知程序后,
于2008年9月22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以殴打
他人为由,分别对李某之兄作出治安拘留15日
的行政处罚,对李某(该公安分局的民警)作
治安警告的行政处罚。
3
民告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议通过, 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88次会议通过,2000年03月10日起施行)
5
二、基本原则 (一)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查行政案 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 查,并作出判决。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6
(二)司法有限变更原则
1、司法变更权的适用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15
二、不予受理的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刑事强制措施 ➢主体:具有侦查职能的机关 ➢目的: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时间:立案侦查之后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范围
16
3、调解行为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4、行政指导行为 5、抽象行政行为 6、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 重复处理行为 7、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 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8、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9、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 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n 立法目的:增加解决行政争议 n 将正确审理改为公正审理 n 删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为什么只监督不维护?
n 一是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对行政机关行使职 权的一种司法监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使的侵害,为受到行政违 法行政侵害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救济;
2.0时代。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行政诉讼法实施了24年首次修改
n 1982年,参照民事诉讼法审理行政案件 n 1990年10月1日,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实施,
75个条文,解决了行政诉讼程序依据 n 1991年和2000年,出台司法解释《贯彻
意见》和《若干解释》,此外还有行政许 可、征收补偿、管辖等单行解释 n 2014年11月1日,行政诉讼法修改。修改 45条,增加33条,删除5条。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破解胜诉难之道 n 1.完善证据制度,促进公正审判; n 2.完善诉讼程序,促进程序科学; n 3.完善审判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n 4.加大审查力度,实质解决争议。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执行难
n 生效判决的1/3得不到履行,律师 也不愿意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因为 各方面干扰太多。
n 二是将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范围由“人身权、 财产权”扩大到“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 益”。如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国 家救助权、社会保障权、从事科研和文学艺术 创作自由权。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六是共同诉讼,修改为:“当事人一方或 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 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 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 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讲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讲义学习目的和要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法学专业14门主干课之一。
本课程系统、全面阐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反映行政法学的最新发展。
通过课程训练,力图让学生掌握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建立体系化的知识,具备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平衡行政权与公民权的能力。
编次教学内容课时1 导论 62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83 行政行为法264 行政程序法 35 行政复议法 66 行政诉讼法197 国家赔偿法 48 实践36小计108第一章导论本章是行政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所阐述的理论概念是涉及整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法的含义及特点;行政法的渊源体系及其效力与适用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行政法的历史发展;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的教学目的:明确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及行政法的发展概况,认清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行政法与行政权的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渊源和特点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的概念行政一词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含义是执行和管理。
马克思说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习语的行政包括私行政与公行政。
行政法是当代自由民主国家实行法治的一个重要部门法,了解和研究行政法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对什么是行政予以认识上的界定,否则,难以清楚、准确地把握行政法所欲规范的对象。
这就是教材之所以首先讨论“行政”涵义的原因。
至于对“行政与行政国”、“行政与法治国”的讨论,则可以从一定角度将之理解为说明行政法是在怎样的社会生活现实条件(行政国)和怎样的精神氛围(法治国)之中产生的。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仅指公共行政,即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目的而设立一定组织机构或者授权某些组织采取特定法定手段与方式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公行政又分为政府行政与社会公行政。
公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应掌握的相关法律文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共75条)
★2.《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 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 院发布。共98条)
3.《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 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共80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9日公布 , 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共13条。
参考文献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 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
善》 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 胡建淼等:《行政诉讼证据的实证与理论
区别: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性质
行政司法行为
司法行为
受理机关 行政机关
法院
受案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案件 违法案件
审查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合理性 合法性
是否适用调解 适用
不适用
审理程序 :一级复议、书面复议
两审终审、公开审理
复议特点:程序简便、效率高、受案范围广、免费
复议缺点:复议决定不够公正
研究》
第1章 行政诉讼的概述
第1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
包郑照诉浙江省苍南县政府强制拆除案.ppt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被授 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院 起诉,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一系列活动 或制度
(二)特点 1、解决的对象是特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2、当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1)原告恒定为相对人,被告恒定为行政主体 2)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特殊性:原告享有起诉权、 撤诉权,被告不享有起诉权和反诉权,并对具体行政 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第二节 级别管辖
1.级别管辖(基层管辖为原则 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
第三节 地域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3、14、15、16、17、18、19、21、22、23条 行政诉讼法》 、 、 、 、 、 、 、 、 、 条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 条第2款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6条第 款、7、8、9条 条第 、 、 条
4、
二 被告
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法: 25条 行政诉讼法:第25条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 20条第 条第1 21、22条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20条第1款、第2款、21、22条
变更:错告,法院认为应该变更被告,当事人不变更的,驳回起诉。 变更:错告,法院认为应该变更被告,当事人不变更的,驳回起诉。 追加:漏告,两个以上的被告, 追加:漏告,两个以上的被告,原告只起诉其中一个而不同意追加 另一个行政机关的,没有被起诉的行政机关做第三人。 另一个行政机关的,没有被起诉的行政机关做第三人。 被告的确认 1. 2.被委托组织 → 委托机关 被委托组织 3.经上级机关批准 → 署名机关 经上级机关批准 4. 5.几个机关共同作出行为 → 共同被告 几个机关共同作出行为 6.内部机构 → 行政机关 内部机构 7.不作为(依职权/依申请)→ 有作为义务的机关 不作为( 不作为 依职权/依申请) 8.行政机关被撤销 继承权力的行政机关或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被撤销→继承权力的行政机关或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被撤销
三、第三人(=其他利害关系人) 第三人(=其他利害关系人) (=其他利害关系人 确认:原告型、被告型、 确认:原告型、被告型、证人型 ①受害人或加害人 例如:甲将乙打伤,公安局对甲作出行政处罚,甲作为被处罚人, 例如:甲将乙打伤,公安局对甲作出行政处罚,甲作为被处罚人,是行 政处罚的相对人,其可以以处罚过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则乙是证人型第 政处罚的相对人,其可以以处罚过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则乙是证人型第 三人。 三人。 ②共同被处罚人 例如:某大学因为同一事由开除10名学生,其中五人提起行政诉讼, 10名学生 例如:某大学因为同一事由开除10名学生,其中五人提起行政诉讼,没 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另外五个人是原告型第三人。 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另外五个人是原告型第三人。 ③行政裁决当事人 例如:在行政裁决中,获得利益的一方,为权利人,失去利益的一方, 例如:在行政裁决中,获得利益的一方,为权利人,失去利益的一方, 为义务人。义务人起诉时,权利人是证人型第三人。 为义务人。义务人起诉时,权利人是证人型第三人。 ④不同行政机关相互矛盾 例如:林业局要求相对人砍伐公路两边的树木, 例如:林业局要求相对人砍伐公路两边的树木,但公路两边的树是归公 路局管理的,公路局对砍伐人进行处罚,砍伐人可以起诉公路局, 路局管理的,公路局对砍伐人进行处罚,砍伐人可以起诉公路局,林业局作 为证人型第三人参加诉讼。 为证人型第三人参加诉讼。 ⑤共同署名的非行政机关 例如:乡政府和乡党委共同署名作出处罚决定, 例如:乡政府和乡党委共同署名作出处罚决定,被处罚人只能起诉乡政 乡党委为被告型第三人。 府,乡党委为被告型第三人。 应追加被告, ⑥应追加被告,但原告不同意 例如:公安局和工商局联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例如:公安局和工商局联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被处罚人只以公安局作 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且不同意追加被告。此时工商局是被告型第三人。 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且不同意追加被告。此时工商局是被告型第三人。
《行政诉讼》课件
行政诉讼的意义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通过行政诉讼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受到行政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时,可以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行政诉讼制度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促使其依法行使 职权,防止滥用权力。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行政诉讼制度,可以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 公共利益,确保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新法优于旧法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新法和旧法之间存在冲突,那么应该优先适 用新法。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上位法和下位法之间存在冲突,那么应该优 先适用上位法。
法律适用的冲突与解决
法律适用冲突的表现形式
在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法律之间的矛 盾、同一法律内部不同条款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律规定与实际 情况之间的矛盾。
。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真实性审查
01
法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进行真实性审查,判断其是否真
实可靠。
关联性审查
02
法院应当对证据的关联性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与案件事实有
关联。
合法性审查
03
法院应当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CHAPTER
06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
法律适用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行政诉讼》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行政诉讼概述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 行政诉讼的程序 •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 •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 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CHAPTER
讼
行政诉讼法ppt课件
《撤诉规定》以撤诉为切入点,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 对“和解”的相关问题作了规定。 法院可以建议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法院裁定准予撤诉的条件 对“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的界定 法院对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及原告申请撤诉的监督
2020/4/16
10
4、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
2020/4/16
8
2、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⑴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对象是行政主 体的具体行政行为。
限于具体行政行为,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限于外部行政行为,不审查内部行政行为
⑵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 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上对合理性不审查)
是否超出了法定界限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可分为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
2020/4/16
6
(一)行政诉讼的共有原则 这些原则与其他诉讼活动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的原则相同的,是诉讼活动的一般准则,又称为一般 原则。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5、辩论原则 6、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合议制原则、回避原则 公开审判原则、两审终审制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 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具体表现: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行政许 可、行政确认、行政复议等
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l0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全套课件171P)
因发生不适合行政行为所适用的的 情形,特定机关经法定程序使其向 后不再发生法律效力
四、行政事实行为 1、概念: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公务过
程中,仅对事实问题产生影响而不具有行政法 律效力的行为。 2、特征: (1)行政公务性 (2)无行政法律效力 (3)非法律预设性
路标设置
(1)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事项,制定 能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行政立 法。
(2)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项所作出的 行政行为。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交通征稽执法
2、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 行为
3、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 行政行为
4、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 请的行政行为
解读
法律渊源的概念之争以及我国之类型
第三节 行政法的特点
一、行政法的分类
行
行
政
政
法
法
内 容
的 性
质
行
行
行 政
程
实
政
政
法
序
体
政
行
制
行
行
治
为
监
法
法
督 法
政 法
政 法
有 无 隶 属 关 系
内
外
部
部
行
行
政
政
法
法
调 整 范 围
一
特
般
别
行
行
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
法
法
二、行政法的特点 1、内容上的特点
广泛 易变 2、形式上的特点 无统一的行政法典 程序和实体难以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第三节 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 第四节 行政诉讼被告 第五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 行政诉讼参加人制度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 把握。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要求:以我国《行政诉讼法》为依据, 系统地介绍我国行政诉讼参加人制度,深入地分 析行政诉讼原告、公益诉讼起诉人、被告、第三 人制度的设计,使学生对我国行政诉讼参加人制 度有清晰、透彻的掌握,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 析具体案件。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在整个或部分诉讼过 程中参加行政诉讼,对行政诉讼程序能够 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诉讼参加人的一个子概 念,与诉讼代理人共同构成诉讼参加人的 概念。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发生行政争议, 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 拘束的主体。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公益 诉讼起诉人、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
3. 被告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
二、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
(一)委托行政的被告确认 (二)经过行政复议案件的被告确认 (三)经上级机关批准而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确认 (四)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的被告确认 (五)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的被告确认 (六)村委会和居委会的被告确认 (七)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被告确认 (八)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的被告确认
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转移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能变更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组织 变化,不能因此影响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在行政机关被 撤销或职能变更后,会发生被告资格的承继或转移。 《行政诉讼法》在2014年修改以前,规定仅在行政机关 被撤销时发生被告资格转移,而修正后增加了职能变更 的情形。在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能变更时,根据《行 政诉讼法》第26条第6款的规定,由继续行使其职能的行 政机关担任被告。若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 根据2018年《行诉法解释》第23条的规定,以其所属的 人民政府为被告;实行垂直领导的,以垂直领导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为被告。
必要共同诉讼人主要有以下情形:(1)两个 以上当事人,因共同违法被一个行政机关在一 个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予以处罚;(2)法人或 者组织因违法被处罚,该法人或组织的负责人 或直接行为人同时被同一个处罚决定处罚; (3)行政机关的同一行政行为实际影响的两 个以上当事人同时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4)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一个共同行政行为,处理 或处罚一个或若干个当事人。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重点: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代表人、共 同诉讼人、行政诉讼原告的确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 转移、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与一般行政诉讼原告的区别、 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转移、行政 诉讼第三人的确认、第三人参加诉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序。
本章教学难点:具体运用行政诉讼原告、公益诉讼起诉 人、被告、第三人相关知识分析具体行政诉讼案件。
四、共同诉讼人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的 诉讼。其中,原告为两人以上的,称共同原告; 被告为两人以上的,称共同被告。共同原告和 共同被告,总称为共同诉讼人。
(一)必要共同诉讼
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 上、诉讼标的为同一行政行为的诉讼。必要共 同诉讼要求诉讼标的的同一性,被诉行政行为 或是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或是一个 行政行为处理两个以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 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 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诉讼第三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应当与被诉 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处理结果存在利 害关系;第二,没有作为原告起诉或被告应诉;第 三,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三人参加诉讼是为了 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
1. 公民 2. 法人 3. 其他组织
(三)原告资格认定的客观标准
原告是承担行政行为法律后果或受其实际影响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四)原告资格认定的主观标准
原告是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行政诉讼原告的确认
(一)债权人的原告资格 (二)非营利法人的原告资格 (三)涉及业主共有利益的原告资格 (四)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原告资格 (五)投资人的原告资格 (六)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分立、终止、兼
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诉讼法》作出修 改,在第25条增加一款,作为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 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 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 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 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 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 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当事人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
第四,行政诉讼当事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三、行政诉讼代表人
《行政诉讼法》第2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 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 表人进行诉讼。 ”
2018年《行诉解释》第29条规定:“人数 众多”一般指10人以上。当事人一方人数众 多的,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当事人推选不 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 定代表人。代表人为2-5人。
并、改变隶属关系时的原告确认 (七)股份制企业内部机构的原告资格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
(一)原告资格转移的条件 (二)公民原告资格的转移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原告资格的转移
第三节 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背景
2015 年 7 月 1 日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通 过 《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 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 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内蒙古、吉林等13个 省区市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 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 药品 安全等领域,开展为期两年的公益诉讼试 点工作。
(二)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的特征
第一,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诉讼起诉人是检察机 关
第二,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履 行诉前程序为前提
第三,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应当 提供初步的证明材料
三、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与 一般行政诉讼原告的区别
第一,诉讼资格不同 第二,诉讼目的不同 第三,起诉条件不同
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写入《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我国行政 公益诉讼制度由一项在部分地区进行的试点工作,成为一项 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法律制度。
二、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的概念 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诉讼起诉人,是指
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 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由 法律授权代表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类型 1. 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
的第三人 2. 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具体类别
1.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加害人 2.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共同被处罚人 3.行政裁决、行政确权案件的相对人 4.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相互矛盾的行政行为,非被告的行政机关
(二)普通共同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 上、诉讼标的是同类的行政行为,且在经过当 事人同意后,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一、行政诉讼原告概述
(一)行政诉讼原告的概念 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
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或者实质影响而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
第四节 行政诉讼被告
一、行政诉讼被告概述
(一)行政诉讼被告的概念 行政诉讼被告是指原告指控其行政行为违法,
侵犯原告合法权益,并经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 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
(二)行政诉讼被告的特征
1.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 或者组织
2. 行政诉讼被告应当是作出被诉行政行为,对 被诉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本章前沿问题
1.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
本章思考题
1.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2.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与一般行政诉讼原告主 要存在哪些区别? 3.经过行政复议的诉讼案件如何确定被告? 4.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
再 见!
行政诉讼当事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在一般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是从 行政程序的当事人演变而来,行政诉讼当事人之间 往往存在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 机关与行政机关因法律监督关系而产生争议。在进 入诉讼程序时,法律监督关系当事人转化为诉讼当 事人
第二,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可为第三人
5.与行政机关共同署名作出处理决定的不具备被告资格的个人或组 织
6.在行政许可案件中,与行政许可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的其 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7.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法院应当通知其作为第三 人参加诉讼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
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申请参 加诉讼和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当与被诉行政 行为或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知悉诉讼 正在进行时,第三人可以申请的形式要求参加 本案诉讼。对于相对人的申请,法院应当进行 审查,确认其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并符合其他参 诉条件的,应当准许其参加本案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