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章 牡蛎养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
蛎
功
效
1、强肝解毒 (肝糖) 2、淤血净化(牛磺酸)
3、恢复疲劳(氨基酸)
4、滋容养颜(铁、铜、亚铅 )
5、提高免疫(谷氨基酸、糖胶 )
6、促进新陈代谢(氨基酸 )
牡蛎吃法
牡蛎萝卜汤 味 噌 牡 蛎 锅 烤 牡 蛎
烤 牡 蛎
鲜食
油炸
蛋炒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喜欢群聚而生,固着时聚集在一起
随着生长相互拥挤,向上或向外伸展,贝 壳不规则
由于群聚生活,形成蛎礁、蛎山,靠近航 道的妨碍航道 利用牡蛎群聚习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
3.对盐度与温度的适应
(1)对盐度的适应 广盐性种类:生活在河口附近、内湾、滩 涂盐度易变化的海区,对盐度适应的范围 较广。 如:近江牡蛎适盐范围10~30‰;太平洋牡 蛎适盐范围10~37‰ 狹盐性种类:长期生活在高盐度海区,对 盐度的适应范围较窄。 如:大连湾牡蛎和密鳞牡蛎的适盐范围为 25~34‰
太平洋牡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近江牡蛎 Crassostrea rivularis
褶牡蛎(暂用)Crassostrea plicatula
大连湾牡蛎 Crassostrea talienwhanensis
密鳞牡蛎 Ostrea denselamellosa
牡蛎的形态
厦门产牡蛎胃内主要的硅藻种类
种 类 直链藻 圆筛藻 海链藻 舟形藻 菱形藻 小环藻 脆杆藻 S沟藻 数 量 118.8 112.4 95.6 51.0 41.0 33.2 19.5 17.6 种 类 月形藻 根管藻 双菱藻 波形隔片藻 揩轮藻 三角藻 扇杆藻 数 量 13.0 11.2 10.0 9.3 7.1 6.1 5.6
消化方式
细胞外消化:靠消化液中酶的作用在胃、肠中的 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消化盲囊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 用的消化方式 牡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牡蛎只对食物颗粒大小和重量严格选择,对食物 的种类没有选择 ②鳃是滤食和选食器官,唇瓣起选食和运输作用, 口和食道仅为通道,食物选择盲囊是食物最后选 择的器官 ③胃和肠在晶杆的作用下营细胞外消化,胃不能分 泌消化液。消化盲囊细胞和吞噬细胞有吞噬食物 营细胞内消化的能力。直肠和肛门为排遗通道。
(2)呼吸器官-鳃
鳃位于鳃腔中左右各一 对鳃瓣 鳃瓣由下行板和上行板 构成 下行板与上行板相接处 有食物输送沟
外鳃瓣的上行板末端与 外套膜内面相连
前部内鳃瓣上行板末端 与内脏团相连 后部内鳃瓣上行板末端 愈合,形成“WW”形
鳃由鳃丝相互连接而组 成,一个褶皱由9~12 根鳃丝组成 主鳃丝 鳃丝 移行鳃丝 普通鳃丝 前纤毛 鳃纤毛 侧前纤毛 侧纤毛 上前纤毛
7)肠
中央有肠嵴,中部有凹沟 上皮细胞有纤毛,粘液腺 较少,基膜甚厚 有大量的吞噬细胞 8)直肠 肠腔比中肠大,肠嵴明显 粘液腺多,吞噬细胞多 9)肛门:直肠的末端,位于 闭壳肌后方,开口于出水 腔
牡蛎的摄食(滤食)
牡蛎的消化与吸收
口和食道不分泌消化液,仅运送食物到胃 进入胃的食物首先经食物选择盲囊浮选, 重的颗粒经腹沟进入肠 回到胃里的食物,在消化液和晶杆、胃盾 的作用下消化 一部分食物进入消化盲囊中被消化吸收 消化的食物在肠中吸收,剩下的废物经直 肠、肛门排出体外
1.食道 2.食物选择盲囊 3.腹沟 4.左侧消化盲囊 5.右侧消化盲囊 6.晶杆囊 7.中肠 8.中肠与晶杆囊 之间的狭缝
牡蛎胃的模型
5)消化盲囊 包围在胃周围,分枝的盲管状器官,棕色, 有吸收营养和细胞内消化作用 消化盲囊具有碳水化合物分解酶、蛋白分 解酶、脂肪分解酶 6)晶杆与晶杆囊 晶杆:半透明的几丁质棒状物,黄色或棕 色,外部为同轴层,中央为液态。由晶杆 囊分泌形成。溶解物含淀粉酶和糖原酶 晶杆囊:同中肠并行,与中肠之间以狭缝 相隔
4)血管、血窦
有动脉、静脉、血窦 前大动脉发出分枝动 脉到各个器官
后大动脉主要到后闭 壳肌
血窦介于动、静脉之 间。
主要有:内脏窦、肌肉 窦、肾窦
5)血液
牡蛎的血液稍带黄绿色 血液中水占96%,其它化学成分与周围海 水和围心腔液相似 血球:白血球和吞噬细胞或变形细胞 变形细胞参与消化、排泄。
(5)排泄系统
肾脏:牡蛎的肾脏由许多肾 小管和肾围漏斗组成,左右 各一 肾小管:为一端封闭的盲囊, 是构成肾脏的主体 肾围漏斗:一端开口在围心 腔,另一端与大肾管相通 大肾管开口于泄殖孔 围心腔壁的某些细胞和吞噬 细胞有排泄功能
(6)生殖系统
滤泡:生殖腺末端在结缔组织中膨 大形成,由生殖上皮构成, 产生生殖细胞 生殖腺 生殖管:分枝状,管壁由纤毛上皮 和生殖上皮构成,产生和运 送生殖细胞 生殖输送管:许多生殖管汇聚而成 的粗大导管,纤毛上皮构成 输送精、卵。开口于泄殖孔
(1)摄食规律(以近江牡蛎为例) 昼夜摄食率无明显差异 日均摄食16~19小时,其余为无规律的间歇摄食 摄食与潮汐无关 高温季节(繁殖期)摄食弱,10~15℃时摄食最 旺盛 温度、盐度、pH值、浊度等对摄食有影响 对食物仅有物理性的选择能力
(2)牡蛎的食性与食料
牡蛎是滤食性贝类 以单细胞藻类(主要为硅藻)、有机碎屑 和微生物为主要食料 幼虫时主要摄食10μm以下的小型浮游单胞 藻类和微生物 成体牡蛎的食料主要是单胞藻(硅藻)、 有机碎屑和微生物
6.灾害与敌害
(1)自然灾害
盐度:影响渗透压,低盐度海水能造成细胞大量 吸水破裂,导致牡蛎死亡。尤其突然大幅下降, 死亡快死亡率高 温度:夏季异常持续高温加之繁殖后体弱容易引 发大批死亡;冬季过冷冻伤也可造成牡蛎死亡
台风:破坏养殖摄食;泛起大量泥沙使牡蛎窒息 死亡 赤潮:夏秋季的赤潮易造成牡蛎大批死亡
我国五种主要牡蛎的分布
种类 褶牡蛎 近江牡蛎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全国南北沿海 潮间带中、下区 全国南北沿海 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
太平洋牡蛎 全国南北沿海 低潮线附近及浅海 大连湾牡蛎 黄、渤海 密鳞牡蛎 低潮线附近至10余米
全国南北沿海 低潮线下2~30米
世界主要经济种类的分布
种名 食用牡蛎 分布地区 分布纬度
两壳不等,左壳大,右壳小,以左壳固着 生活 铰合部无齿,有时具结节状小齿 内韧带 闭壳肌位于近中央或后方 外套膜二孔型,无水管 外套痕不明显 壳表粗糙,具鳞、棘刺状突起
2.内部构造与机能
(1)外套膜
左右两片,由外侧上皮、内侧上皮和中央 的结缔组织构成 外套膜二孔型,膜缘有一个愈着点,将外 套膜分成两个孔,进水孔和出水孔
主要经济种类
太平洋牡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近江牡蛎 Crassostrea rivularis 褶牡蛎(暂用)Crassostrea plicatula 大连湾牡蛎 Crassostrea talienwhanensis 密鳞牡蛎 Ostrea denselamellosa
(4)异性生殖细胞能引起闭壳肌兴奋 (5)光线强弱的影响 牡蛎对阴影反射极为敏感,光线(光照) 强度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牡蛎微闭壳或全闭 壳 (6)海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贝壳运动约为6次 2~3mg/L时,闭壳运动明显不活跃 1~1.5mg/L时,完全停止运动
5.牡蛎的食性与食料
(2)对温度的适应
牡蛎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结冰和高 温海域都能生存
近江牡蛎、褶牡蛎、太平洋牡蛎属于广温 性种,在-3~32℃范围内均能生存 大连湾牡蛎属于狭温性种类 同一种类,生活在南方的耐高温,生活在 北方的则耐低温 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决定该种类的地理分布
4.贝壳的运动
固着生活后,贝壳只做开、闭壳运动 (1)水温对贝壳运动的影响:低温时闭壳时间较长, 高温时开壳时间长 (2)盐度对贝壳运动的影响:盐度低到一定程度, 牡蛎闭壳抵御,时间过长牡蛎不得不开口呼吸和 摄食时,低盐度海水的侵入会造成牡蛎死亡 (3)海水混浊度的影响:混浊的海水带来许多非饵 料物质,沉积于鳃和外套腔,牡蛎为清除其而不 断开、闭壳。
希腊牡蛎
欧洲牡蛎 美洲牡蛎 澳洲牡蛎
欧洲(地中海到斯堪的 北纬40~60° 纳维亚半岛、英国) 美洲太平洋沿岸 北纬33~50° 葡萄牙、西班牙、法国 北纬37~45° 美洲大西洋沿岸 澳大利亚、新西兰 北纬27~47° 南纬22~28°
太平洋牡蛎 日本、朝鲜半岛、中国 北纬30~45°
2.群聚习性
第四章 牡蛎养殖
牡蛎:俗称蚝(福建、广东),蛎黄(浙江、江苏),
海蛎子、蛎子(山东、辽宁)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营养成分:蛋白质
50.9%,肝醣 23.4%,
(海中牛奶)
脂肪 11%,灰分 14.5%,
维生素 A、B1、B2、D和E 碘含量比牛奶或蛋黄高200倍
蚝油:鲜蛎汤浓缩制成的调味品 贝壳:药用、饲料添加剂、工业原料
(7)神经系统
主要由神经节和联络神 经组成 脑侧神经节:位于唇瓣 基部,左右各一,脑神 经节相连,发出神经到 外套膜、唇瓣 脏神经节:位于闭壳肌 腹面,两节愈合,发出 神经到鳃、闭壳肌、外 套膜等。以脑脏神经连 索与脑神经节相连
二、牡蛎的生态习性
1.牡蛎的分布 广温广盐性种类(褶、近、长) 水平分布 狭温狹盐性种类(大连湾) 广温狹盐性种类(密鳞) 潮间带 垂直分布 低潮线附近到10余米 较深的海域
95年
98年
01年
04年
07年
我国牡蛎总产量
我国年产量35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3,产值35亿美元,每
年可固碳150余万吨。由于其分布广、经济和生态价值高,牡蛎
受到广泛的关注,是研究最为充分贝类,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 的研究论文已达到1000余篇,是贝类的"模式种"。
一、牡蛎的形态构造
1.分类与主要种类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牡蛎目(Ostreoida) 牡蛎科(Ostridae) 世界100多种,我国20余种。 我国主要经济种5种,分属巨蛎属和牡蛎属。
(2)敌害ຫໍສະໝຸດ Baidu
肉食性鱼类:危害幼蛎和蛎苗
肉食性腹足类:荔枝螺、红螺、玉螺等,危害蛎 苗、幼蛎和成体 蟹类:梭子蟹、蟳、青蟹 棘皮动物:海盤车、海星、海胆
附着生物:藤壶、海鞘、苔藓虫、海绵、水螅、 石灰虫、贻贝等 穿孔动物:才女虫、凿穴蛤、穿贝海绵等 赤潮生物:原甲藻类、裸甲藻类、夜光虫等 寄生虫:居贻贝蚤、绿蛎舟硅藻、豆蟹等
呼吸作用与海水的溶解 氧、水温和鳃纤毛运动 速度有关
(3)消化系统
由唇瓣、口、食道、 胃、消化盲囊、晶 杆、肠、直肠和肛 门构成
特点:除消化盲囊 支管和晶杆外,上 皮细胞具有纤毛, 有吞噬细胞和粘液 腺
1)唇瓣 位于鳃前方,三角形,两对,左右对称,基部相连, 靠表面纤毛运动选择食物 2)口 :唇瓣基部的一个横列,无口器 3)食道:口到胃之间食物的通道,背腹扁平 4)胃:不规则囊状,被棕褐色消化盲囊包围 胃旁有一个食物选择盲囊,以腹沟与肠相通,起选 择食物的作用 胃左右两侧各有一支消化盲囊的导管,输送消化液 胃的背壁有胃盾,相对面是晶杆,协助消化 胃壁缺少肌肉和不分泌酶,消化作用在其它消化器 官的辅助下进行
鳃末端与愈着点相接,把外套腔分为进水 腔(鳃腔)和出水腔(鳃上腔)
生壳突起 外套膜边缘 感觉突起 缘膜突起 机能 生壳突起:分泌产生贝壳 感觉突起:司感觉作用 缘膜突起:调节水流
1.生壳突起 2.外沟 3.感觉突起 4.内沟 5.缘膜突起 6.粘液上皮 层 7.生石灰上皮层 8.生珍珠上 皮层 9.结缔组织
(4)循环系统
开放式循环
包括:心脏、围心腔、 副心脏、血管、血窦和 血液 1)围心腔:位于闭壳肌 前,心脏位于其中,一 对肾围漏斗与肾脏相通, 围心腔中充满围心腔液, 心脏悬浮其中
2)心脏 一心室二心耳 心耳极薄,由单层扁平上 皮构成,心耳与心室间有 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副心脏 位于出水孔附近外套膜内 面,左右各一个 接受来自排泄器官的血液, 压送到外套膜 有自己的收缩规律,与心 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