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推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推介说明

济南出版社倾力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是由全国著名生物学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赵彦修教授领衔编写的教材。济南版《生物学》教材聚集了全国知名的大学教授、学有专长的博士生、对教学有深入研究的教研员、教学成果突出的一线特级教师,他们殚精竭虑,精益求精,数易其稿,力保把质量上乘、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崭新的《生物学》教科书奉献给莘莘学子,以利于青年一代快速、全面成长。济南版《生物学》教科书一次性通过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会立项审查,一次性通过编写审查,被国家教委推荐面向全国发行。

1.教材在“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下,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构建了新的教材体系。

教材具体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成“认识生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人、物种的延续、生命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七个单元。

旨在先让学生对生命现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后,再过渡到对生物各个类群直至人自身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包括人

自身)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生命的产生、生命的进化和发展等规律;然后,使

学生的视线回到宏观的地球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最后,介绍生物技术及其与人类生活、社会

和未来的关系。

围绕“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设计的教材,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力求加深学生对生物圈的认识和关注,使学生建立人与生物世界、与整个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理念。除了整体设计之外,部分章节完全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和风格,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这些不仅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2.吸收生物学研究的新成果,贴近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材中有关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内容,都力求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典型问题为基础,因此,教材中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图表和一些学生喜爱的艺术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生物学含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思维。对生物学方法和STS等方面的内容,主要采取了走“暗线”的渗透方式。但对“探究活动”、“调查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较重要的能力和方法培养方面,均给出必要的文字解释和操作指导,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通过各种方式展现生物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突出探究能力,鼓励创新,加强“过程能力”(process skills)的培养。

教材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形成知识、理念—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境,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

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教材中探究实验和观察分析编排在先,让学生先做实验或先观察分析,

然后在完成实验或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来说,实验和观察分析的内

容是没学过的新知识,实验和观察分析过程就是探索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

深刻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和能力也得到发展。此外,通过分组做实验、

讨论与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

4.吸收生物学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基本观点的形成,强调生物学知识形成的科学过程。

教材的呈现形式充分考虑生物学知识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强调重点学习那些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生物学原理、知识和技能,减少记忆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这会有助于学生根据统一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益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与培养“过程能力”相对应,教材提供实验操作程序和可供分析的图表,但不给出结论,由学生独立操作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形成新的概念和观点,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探究式研究的基础上,再安排完整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同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5.注重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为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对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使学生在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物学发展的乐趣,将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形成相统一。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如“分析与讨论”、“相关链接”、“课

外阅读”等栏目。此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形成

新的知识,而“总结与回顾”则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

识结构。

此外,教材还十分重视互联网和课外参考资料的应用,在一些相关位置附有“网站与书库”栏目,以方便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有关课题。这样不仅方便学生查找资料,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指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众多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体验到互联网和公共信息资料的巨大作用。

6.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编排教材内容并设计活动。

教材以“和谐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探究”为线索,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向学生逐步渗透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在初一年级,教材内容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看到或感受到的事物和现象为主,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安排一些抽象的概念、法则或较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展规律,形成综合的生物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此外,在主题的选择和知识的安排上注重自然科学不同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注意知识的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后的练习等也十分注重联系实际,使学生们有机会感受、应用与领悟相关的生物学思想与方法。

7.教学内容富有弹性,知识、技能的掌握分出学习梯度,满足不同学校教学和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和资料。“相关链接”、“课外阅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生物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延伸等,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生物学、研究生物学。教材中的习题分为两类:“思考与练习”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以熟悉与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属于基本要求;“应用与实践”

则仅仅面向有条件的学校和有特殊生物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以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有关知识与

方法,属于较高要求,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去完成它们。

8.注重学生学习的迁移和自学能力的发展,自主建构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知。

教材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提出许多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生物学思维能力。教材还选用了大量插图,图文并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许多图甚至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代替文字说明,上升为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发挥其内在的图与文、与实物的相互迁移能力,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课后练习避免简单重复教材内容的传统做法,体现“道理在课内,答案在课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强化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9.注重挖掘、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和喜闻乐见的文学材料,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理念有机结合。

在初中生熟悉的古诗文中,有关于动植物的生动描写的佳句;小学语文教材及初中生熟知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与生物相关的内容。教材摆脱了传统教材对生物学知识的完全客观的描述,以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名诗佳句为导语,使文字更加活泼、生动、富有想像力和人文品味。此外,教材采用不完全肯定的语气介绍生物学前沿的研究动态,以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实例: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9—10页“课外阅读病菌被找到了”

点评:文章围绕寻找43个孩子感染沙门氏菌的途径,完整地演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43个孩子的症状相同,而且他们同时参观参观过同一家动物园,提出的假设一个一个被否定,最后从“接触木栅栏后洗手的没有患病,没有洗手的患病了”这一事实,把目标锁定在他们接触的木栅栏上,得出了“疾病是通过木栅栏传播的”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室培养检验证明了所得结论。这个故事中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大胆怀疑、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否定、谨慎、进取的精神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济南版教材每章后设置一个“课外阅读”栏目,介绍科学发展史上的故闻趣事来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