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在政治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
在政治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选举制度因历史、文化以及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在选举制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那么,在政治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呢?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选举目的不同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在选举目的上存在不同。
在中国,选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维护国家法律和宪法。
选举的过程也是一个参与民主、监督政权的过程。
而在另一个国家,选举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政府,实现政治权力交接,并且在选举过程中拉拢选民,争取选民的支持。
二、参选资格不同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参选资格也存在不同。
在中国,选举人和被选举人必须是中国公民,且年满18岁,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而在另一个国家,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则可能会根据国籍、年龄、居住地以及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进行限制。
三、投票方式不同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投票方式也存在不同。
在中国,选举采用的是无记名投票制度,投票人在投票时需要在选票上按自己的意愿标记。
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会采用的是有记名投票制度或者是秘密投票制度,投票人在投票时会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票上或者投入特制的投票箱中。
四、投票地点不同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投票地点也存在不同。
在中国,投票地点通常是在社区或者村委会办公室等场所,离选民比较近,方便选民投票。
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会在学校、教会、公共场所等地点进行投票。
五、选举参与度不同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在选举参与度上也存在不同。
在中国,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特殊性,选举通常由政府或者政府官方指定的组织来负责组织和监管。
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可能会更加注重公民的参与度,政府将选举工作交给独立的公民组织进行策划和组织。
总结尽管在选举制度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存在诸多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制度都应该坚持公正、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保证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中美选举制度比较
不 同的特 点。 正 是 由于选举 制度 的具 体形 式不 同, 才 使得选举 制 治权利 的 除外 都享有 选举 与被 选 举 的权利 。无 论公 民是何 种 身 度本 身呈现 出了丰富 多彩 的特 点。选 举原则 、 选 举程 序 、 选举 方 份 , 家 庭 出身, 教育 程度 , 宗 教信仰 以及居 住年 限等 。 从我 国法律 法是选举 的三 大组成 部分 , 研 究选举 制度必然 要充分 掌握这 三个 对选举权 与被选 举权 的主体 的规 定上来 看 , 我 国选举权 与被选举
1 . 普 遍原 则 。普遍原 则 主要指 的是 在一个 国家 内所有 具有 住超过 九年 ; 三是众 议员 的选举 要年 满 2 5 周 岁, 同时 要居住 超过 该 国 国籍 且符 合选 举年 龄 同时又 没有 被法律 剥夺 政 治权利 的人 九年 : 四是 总统 的选举 要年 满 3 5周 岁 , 同时要居 住满 l 4 年 。从 都具 有选 举权 和被 选举 权 。这一 原则 是在 长期发 展 过程 中才得
选举 制度是 现代政 治文 明的基石 , 选举制度 反映 了一个 国家
政 治生 态 的现状 。我 国 的选 举制 度 是在 欧风美 雨 的大背 景下 在
上 个世 纪初被 引入 的 , 我 国的选 举制 发展历 史短 , 与西方 发达 国 多 方面 的 。 详 细探 讨中美 选举 制度 之间 的差 异 , 对 于改进 我 国的 家 相 比起步 较晚 。在 二百 多年 的发 展过程 中美 国 的选举 制度 日 益 成熟 和完 善, 在 一段 时间 内引领 了政 治文 明的潮 流 。 美 国的选 选 举制度 具 有重要 意 义 。当前 中美选 举制 度 的差 异主要 表现 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一是选 举权 与被选 举 权在 法律 定义上 的差异 ; 二
中美选举制度之比较
二、选举机构的差异
中国目前各级各类的选举机构都是非常设性的或暂时代行职权的组织。如果从层次上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中央选举机构、地方选举机构和基层选举机构。美国的中央选主持机关是联邦选举委员会,属于常设、独立性的机构(即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的专门机构)。
三、选举经费来源的差异
中、美选举制度对选举经费的规定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经费的来源是公费还是自筹上。我国按照现行选举法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选举法之所以规定“公费选举”的原则。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人民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二,中国更强调组织的统一指挥、领导,从中国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程序上看,中国选举实行自上而下的领导。选举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选举经费的统一开支,统一管理也是实行统一领导的必然途径。第三,选举经费是使民主选举得以进行的物质保障。选举法第八条的规定,为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浅论中外选举制度差异_侯一男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从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重要议题,可以借鉴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来进行研究。
在中西方选举制度对比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首先,借鉴西方选举制度的经验,可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提高。
例如,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电子登记和在线投票系统,有效避免了假票和选民舞弊问题。
在中国,可以通过提升选举过程的透明度,如公开候选人资格审查、选民登记和票数统计等环节的公开,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
此外,加强选举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候选人和选民的培训和教育,也是提高选举制度公正性的关键措施。
其次,西方选举制度中注重政党竞争的模式,可以提供中国选举制度的参考。
在西方国家,政党是选举的主体,选举结果直接影响政府组成。
相比之下,中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更注重个人的选拔,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可以考虑在中国选举制度中引入政党竞争的机制,以加强政府的稳定性和责任性。
这可以通过增加政党的参选资格、加强政党组织建设和候选人培训等方式来推进。
另外,西方选举制度的特点是突出选民的自治性。
选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候选人或政党。
相比之下,中国选举制度中的特点是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选举。
因此,可以考虑在中国选举制度中加强选民的自治性,例如尊重选民的个人选择和意愿,鼓励选民积极参与选举,提高选民对选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最后,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可以借鉴西方选举制度中的优点,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完善中国选举制度。
必须强调的是,选举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同时,中国的选举制度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以实现选举制度的科学和可行。
总的来说,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对比研究,可以为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借鉴。
这需要关注选举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政党竞争的机制、选民自治性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进和完善。
从中美选举制度差异中探寻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之路
特别是每次选举时成立的临时性选举组织 ,成立后要忙于诸如选民的登
记等事务性的工作 ,对选举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不够 ,这对我们这样一个 民主法制传统很少的国家来说 ,给选举的顺利进行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选民还不明白自己在选举中的权利和义务 ,以致近年 来选举违法事件屡有发生 。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 利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选举中更应加强宣传教育活动 ,以强化人们的 参选意识和选举人的权利义务意识 ,提高选举的质量 。因此 ,有必要在
并扩大直选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 ,借鉴美国选举技术的有益经
验 ,运用现代化的设备 ,融科学于政治当中 ,改进选举过程中的技 术性环节 ,提高选举的质量和效率 ,也是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有
效途径。
5.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选举规则
中美不同的选举规则都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的 出 现 。美国 的选 举人 团制 度 , 由 于“胜者通吃 ”的规则 ,使 得所得选票最多的候选人并不一定当选 。里根的当选据统 计就仅仅获得了 30%左右的选票 。从这一点上说 ,美国并 非由多数人统治 ,而是少数人治 ,而目前 ,我国选举中也暴 露出了类似的问题 。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一轮绝对多数制 , 一般只要获得选民或全体代表过半数票即可当选 。只有在 第一轮投票中出现当选者不足法定人数或出现两个以上的 同等票数难决高下时 ,才进行第二轮投票 。并且按规定直 接选举的第二轮投票只要是得票多者即当选 。这使得有时 会出现少数人的意志形成决定性的结果的状况 。因此 ,如 何完善选举规则 ,如何保证选举结果能最广泛地代表多数人 的意志 ,以及在选举中如何保护少数人的选择权利和利益 ,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物中总会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潜力 , 我们不应该“望洋兴叹 ”,只有在借鉴他人有益经验的基础 上 ,踏踏实实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民主选举制度 ,才能真正的将民主的选举植根在中国大地 上 ,植根在人民的心中 。
比较政治制度-第15讲-中西选举制度比较
2016年4月25日|尚德楼·504教室
第15讲 中西选举制度比较
1 2
3 4
中西选举制度的共同点
中西选举制度的不同点 西方选举制度对中国的参照意义 选票计算之比例代表制
一、中西选举制度的共同点
中西选举制度的共同点
• 1.基本原则相同。
• 2.都有选举诉讼。
• 3.相关法律都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了一些限制。
(二)都允许选举诉讼
• 从选举诉讼的管辖机构设置上,西方国家有的是议会受理选举诉 讼,如德国;也有的国家是由法院承担选举诉讼的审判职能,如 美国,英国和英联邦国家;或者按地方选举和国会议员选举,分 别由法院、国会处理不同选举诉讼,如法国等国家。
• 无论发达国家的选举诉讼制度有着怎样的不同内容,但是纠正选 举违法和保证选举公正是选举诉讼制度的主要功能,这使得选举 政治与政党政治、议会政治共同构成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是执政党获得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
• 4.我国的人大代表和西方国家的议员都有一定的任期限制。
(一)基本原则相同
• 各个国家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这
些原则构成了选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一,权威性原则 • 第二,普遍性原则 • 第三,帄等性原则 • 第四,透明性原则 • 第五,自由性原则
(一)基本原则相同
• 第一,权威性原则。
如选举公告事项违法,逾期投票,投票所设备无合法保障,不依选区投票,投票
与开票的管理员、监督员的人选不合格,以及投票箱保管不当等。 – 当选诉讼。当选决定有瑕疵引起当选效力的诉讼。造成此种诉讼的主要原因有违 反选举程序,得票数的计算有错误,被选举人的当选确认不当等。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我国的各项选举制度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西方国家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其选举制度不需要以接受某一个党派的领导为前提。
2、我国由选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政府、检察院、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西方国家一般是两院制(上议院和下议院或参议院和众议院),国会、法院、政府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力;本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国会不是国家机关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机关,政府首脑、司法官员并非全由国会选举产生。
3、我国的人大代表代表着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意志、为民说话。
而西方社会的民主从总体上说是少数人的民主。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确定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多少、代表名额中要保持适当的性别比例、代表的身份、代表所属的民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西方国家国会或议会议员名额的确定主要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影响,有时也考虑种族因素。
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除了人大常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外,其他的都是兼职的和无薪俸的,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兼任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公职。
我国人大代表的人数很多,而开会日期却很少。
西方国家的议员一般都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以英、美、法、德最为典型,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但每年开会的日期却很长。
6、在选举经费和法力保障保障方面也有不同。
我国《选举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西方国家选举用的一切经费,大都由候选人或提出候选人名单的组织负担,选举用的工具及设备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法享用。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历史和政治传统的影响,对于了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西方选举制度在选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西方选举通常采用简单多数制,即候选人获得最多选票即当选。
这种制度着重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表现,倾向于形成两党制。
相比之下,中国的选举制度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中国通常采用间接选举的方式,通过代表机构选举,从而保证了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选举过程中,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选民的选择往往基于个人的意愿和政治立场。
选民有完全的自由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投票。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选民的选择往往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指导。
政府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选民理解国家的需要和利益,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优选的候选人。
此外,在选民注册和选举管理方面,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注重选民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保护。
选民通过个人注册程序获取选民身份,并行使选举权。
相比之下,中国等东方国家采取集体户口注册的方式,将选民注册与家庭关系相结合。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选民和确保选民的参与。
最后,在政治竞选和选民行为上,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存在着不同。
在西方国家,政治竞选是激烈和多样化的。
候选人通过公开辩论和选民互动来争取选民的支持。
选民的投票行为往往受到媒体宣传和辩论影响。
中国等东方国家则更注重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政治竞选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绩效和实际表现。
总体来说,中西方选举制度在选举方式、选举过程、选民注册和管理、政治竞选和选民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对于理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对比来说,深入研究和了解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及美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选举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坚持和加强党内集中统一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内选举制度建设。
从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到1928 年的六大,再到1945 年的七大,以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内选举制度也经历了从萌芽、初步形成到确立的历史发展进程。
1.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是党内选举制度萌芽阶段2. 从党的六大到七大召开之前是党内选举制度初步形成阶段3. 从党的七大到新中国成立是党内选举制度形成和确立阶段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选举制度的曲折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我国也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党内选举制度逐步发展阶段2. 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三中全会”前是党内选举制度遭遇挫折阶段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内选举制度的恢复、发展和完善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包括党内选举制度在内的党的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且找到了通过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正确路径。
30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党内民主有了很大发展,党内选举制度也经历了一个恢复、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
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党内选举制度恢复和发展阶段2. 从党的十二大之后到十六大之前是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发展阶段3.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是党内选举制度创新发展完善阶段四、党内选举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90 年来,党在党内选举制度建设的探索中,既走过一些弯路,遭遇过一些挫折,更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回顾和考察党内选举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至少给我们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及其启示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选举制度及其特点•西方选举制度及其特点•中西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原因•中西选举制度差异的启示与借鉴•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其选举制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政治体系的优缺点,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对于国家治理和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探讨其产生原因、影响和启示。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
收集关于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出其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研究目的和方法02中国选举制度及其特点中国选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是中国选举制度的起源。
古代科举制度自清朝末期以来,中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制度。
近现代选举制度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中国的选举制度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即人民选举出代表,代表再选举出上一级代表。
差额选举中国的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即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这样可以增加选举的竞争性和透明度。
共产党领导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优势中国的选举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同时,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选举的竞争性和透明度,有利于选民行使自己的权利。
不足中国的选举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代表可能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些选民可能存在投票意愿不高等问题。
此外,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一些地区和群体的投票率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选举制度的优势与不足03西方选举制度及其特点西方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从封建选举到现代选举西方选举制度经历了从封建选举到现代选举的演变。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2
3
虽然中西方选举制度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即公 民参与政治决策、享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监督政府工作等
同时,中西方选举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 民需求
4
-
T/卡通
选举制度的比较
选举程序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选举程序比 较如下
中国选举制度:中国选举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国家 机关领导人员。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对它所通过的决议 负责并监督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的选举
与公共事务等权利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法律保障 比较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法律 保障方式:一种是强调基本 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障;另 一种是强调参与权利和参与 义务的法律保障。两种法律 保障方式各有优缺点,但都
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1
总之,中西方选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选举程序、规则、 法律保障等方面
20xx
中西方选举制度 比较
目录 / CONTENTS
-
选举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选举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以下是一份关于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以markdown格式回复,约1000字
中西方选举制度比较
选举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选举的程序、规则和法律保障。选举制度是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途径。选举制度的比较可以从选举的程序、 规则、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选举规则比较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提名方式和监督方式:一种是差额提名 和监督,即通过差额选举和公开的竞选活动进行提名和监督;另一种是等额提名和监督, 即通过等额选举和监督权与提案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和监督。两种提名方式和监督方 式各有优缺点,但都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
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启示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主发展。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选举制度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选举方式、选举组织机构、选举参与和选举结果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和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选举方式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重要差异之一、西方国家一般采用“多党制”和“相对多数选举制”来进行选举,即各个政党根据自己的纲领和政策进行选举竞争,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
而中国则采用“一党制”和“相对多数选举制”,即只有一个执政党参与选举,候选人需要在选举中赢得多数选民支持才能当选。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差异。
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倡导政党竞争,多元并存。
而中国强调集体利益和稳定,政党竞争相对较少。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选举制度时,要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寻求适合的方式和模式。
其次,选举组织机构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另一个差异。
在西方国家,选举由独立的选举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监督,例如美国的联邦选举委员会,英国的选举管理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独立于政府和政党,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而在中国,选举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缺乏独立的选举管理机构。
这导致了中国选举过程中缺乏独立监督和公众参与,容易出现不公正现象。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选举监督机构的独立性,确保选举的公正和公平。
再次,选举参与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又一差异。
在西方国家,选举普遍推行宽松的选民资格,鼓励选民积极参与选举。
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候选人,并行使一人一票的选举权。
而在中国,选民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选民选择候选人受到较多的局限。
例如,中国的民族地区有较高的选区门槛,选民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参选。
这导致了选举公众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民众对选举的冷漠和不信任。
因此,我们要通过放宽选民资格的条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选举,提高选举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最后,选举结果是中西方选举制度的重要差异。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分析王 颖(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摘要: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本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理论基础、选举过程的监督、选举经费的来源、选举制度的目的和选举的方式方法等做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治制度;选举制度;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D 52;D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46(2004)04-0025-04 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在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选举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显示其进步程度的标志,成为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选举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选举制度是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狭义的选举制度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本文所论的是狭义的选举制度。
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选举制度虽有共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各自呈现不同的个性色彩。
本文通过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举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西方现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学说。
近代西方社会笼罩在封建王权的专制制度之下,封建专制制度是无视人的制度,它只承认一个原则:朕即国家。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激烈地批判这种君权至上的原则,认为封建制度使人类遭受屈辱、丧失尊严,是既不公平而又荒谬的制度。
西方近代意义上的选举活动,是在资产阶级确立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权在民”思想的创始人卢梭认为,人民的主权至高无上,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运用主权的人应当而且必须是缔约建立国家的人民。
根据“人民主权”理论,资产阶级创造了代议制的形式,让人民选举代表机构,由它来行使人民委托给它的权力。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选举制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更是一个国家民主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的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选举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的选举制度进行思考,得出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选举制度比较启示中图分类号:d750 24 文献标识码:a“选举”作为政治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都有,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历史的原因以及它们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和民主发展的程度不同,每个国家都产生了与各自国家发展相适应的选举制度。
但从选举制度对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作用分析,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明显要优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总结西方先进的选举制度,对于广大的发展国家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尤其对于我们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并借鉴他们在选举中所创造出来的优秀成果,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选举制度的界定对于选举制度的界定,存在以下几种说法,皮纯协从集合概念角度给选举制度下了定义,他认为选举制度是“选举政权代表机关的成员(代表、议员)和国家机关工职人员时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①;张友渔从法律制定的角度出发,将选举定义为“法律规定的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工职人员的制度”②;唐晓等学者从法学的角度对选举制度下了如下定义“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工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③;罗豪才和吴撷英从公民民主的角度出发,认为“近代意义上选举制度的概念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选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④。
综合以上学者对选举制度界定,笔者认为:选举制度是一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公民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按照民主的程序选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为行使自己各种权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列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
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这个概念,首先从核心和内涵来说,选举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选举制度的优劣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优劣,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文明程度;其次选举制度包括公民在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为行使自己的权力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的原则、制度和程序。
中国选举制度和西方选举制度
中国选举制度和西方选举制度2008年3月5日至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
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温家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争夺愈演愈烈,两名竞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之间的“口水仗”也越打越凶。
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八日在怀俄明州初选战胜希拉里,将两者名下承诺党代表数的差距再次拉大。
共和党经过党内选举,麦凯恩最终胜出,成为共和党党内最终总统候选人。
以上两则新闻是近期中美两国最受关注的国家大事。
一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选举;二则是美国的2008大选。
中国与美国,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制度与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选举制的不同。
在美国大选中,共和党经过党内选举,麦凯恩最终胜出,成为共和党党内最终总统候选人。
预选结束后,两党通常将分别在七、八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过程一般要持续8至9周。
在此期间,两党总统候选人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
此外,候选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赢得选民信任,争取选票。
美国的两党制,最终无论是谁成功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无论他们在演讲时讲得有多么的好听,能使人们的生活过的多么的民主,多的美好,但在选举之后,当上总统之后,都将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行事,不会有脱离利益的民主。
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分化,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追求千差万别,甚至针锋相对。
任何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都将涉及到社会上的不同利益群体,各个利益群体都希望得到有利的政府政策。
中外选举制度比较
选举的基本原则
西方
普遍选举权 平等选举权 直接选举 秘密投票
中国
普遍选举权 平等选举权 等额差额相结合(差额为主) 直接选举与间接相结合 无记名投票
选举类型
西方
大选 中期选举 预选 特别选举 总统选举 议会选举 地方选举
中国
人大代表的选举 国家主席的选举 地方领导人的选举 补缺选举 预选 基层选举
返回
更科学、更合理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扩大直接选举 完善和优化代表的结构 加强对代表候选人的了解 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
返回选举制度的发展
选举组织 选区划分 选举方式 选举类型 选举的基本原则 选举制度的发展
返回
选举组织
西方
联邦选举委员会 选举管理委员会 首席选举官公署 选区委员会 选举代理人
中国
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 主持直接选举的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选举组 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选举组织
由于部队的特殊性质,使其不可能混同地方参加选举, 因而根据选举法的有关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单 独进行选举。第五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专门 制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由11~15人组成,设主任1人, 副主任1~3人,委员若干人;其他各级选举委员会 由5~11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员 若干人
返回
修改内容:
1.
2.
3. 4.
将原规定的推选代表候选人的党派、团体或选民 可用任何方式宣传候选人限定为选民小组会议上 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 规定了县辖人口特别多的镇或不属于县级以下人 民政府领导的、职工人口特多的企业事业单位中, 每一代表与农村每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 规定代表候选人需要进行二次选举的其得票数超 过选票三分之一即可当选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迁出本行政区 域,其代表资格自行停止,缺额另行补选
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的民主制度之间的比较
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的民主制度之间的比较美国大选刚刚结束,Trump战胜Hillary成为第45任总统。
美国选举在中国引起一股热潮,甚至有些人说中国的关注程度可以和美国相媲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别的国家选举我们这么关注的现象?我觉得除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他的政策会影响全球外,还有个原因是我们国家民主并不如欧美国家直接和广泛。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我们都知道,最早的民主来自于希腊,当时他们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民主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完善,独裁专政的国家已经很少了。
但是西方和中国的民主制度却有一些异同,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缺点,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西方民主制度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民主制度带共性的东西,直接体现了制度的民主性;第二个层面是指政府制度。
第一层次的制度有: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分权制度与司法独立、军队制度。
第二层次的制度有以下几种类型: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制度只是一些构件,整个制度不过像一部机器。
要使制度运作起来,就需要人们不断地为这种制度注入活力。
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运行机制: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纠错机制、法律机制,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民主的框架。
从这些制度看上去也许很完美,权力并不是掌握在个人手上不管是法律还是制度的更改都要经过多人的讨论。
但是这个“多人”却很令人思考,虽然公民享有选举权,但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在我看来这种较为直接的民主方式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较为直接的参政,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选总统首相时,候选人都会上台做演讲,演讲关于他的政治主张以及对自己在任职期间所需要做的事的承诺。
比较中美两国的选举制度
比较中美两国的选举制度选举是一种公共选择,是公共领域活动的一部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选举道路开始铺展。
我国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民主选举是无论如何避免不了的,选举政治是我国实现人民主权的根本和基础。
当前我国的选举由国家法律统一加以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中央和地方党委实行领导,个地方人大常委会具体组织。
如何搞选举与中央的态度和国家的政治气候有密切关系,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有很大关系,选举作为公民社会表达意愿的方式,决定着基层政权、人民代表的素质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党组织的工作评价。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从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选”和“荐”不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例如奴隶社会的王室贵族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显职,从而控制奴隶社会统治权的王位及贵族的世袭特权是世卿制。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主要通过军功和养士这两条途径把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吸收到新的政权机构中来。
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和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通过品评,把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九等。
而后的科举考试取士制度与以前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扩大了选举的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
1905年,随着专制主义王权的没落,科举制度也被扫进了垃圾堆,但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以及官员的朝上心态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观,官官相护的官僚体制也是如此。
先有国再有民的心理使各级官员认为只要巴结好了上司,就可以高枕无忧,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后遗症。
毫无疑问,这种现象与选举有关,和我国公民社会不发达,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社会力量的缺失有关。
从选举方式来看,当前我国选举可分为两种:一是县、乡级人民代表以及“村官”等的直接选举;二是间接选举,指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设区市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学生姓名:李全学号:0911240126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政行0901班指导教师:刘慧娟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8 日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和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摘要:选举制度是当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也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起源、理论基础、选举特点和原则、选举经费的来源、选举过程的监督、选举制度的目的和选举的方式方法等做比较,研究其优缺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借鉴.关键词:中西方选举制度差异改革完善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选举制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通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以及当前西方选举制度的优点及我国选举制度的不足,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西方选举制度的概述起源(一)中国选举制度的概述及发展中国古代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
但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大致来说,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实在四岳会议的基础上产生的禅让制;春秋以前,出于世官和选举;汉代推行察举和征辟;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迄于清代所采用科举制度并逐步完善,以此来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但是,到了近代,由于事变之亟和民族危机的严重,加上他自有的弊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日益变的不合时宜,并成为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教育发展的障碍,所以于1905年宣布废除。
科举制度虽早已随封建统治的结束而不复存在,但是沿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和人才的理念依旧被使用着。
而西方的近现代政治制度的传入,其中选举制度也随之传入,并被近现代所接纳并结合我国传统科举选拔制度,从而形成中国现代选举制度。
(二)西方选举制度的概述与发展选举活动古已有之,但现代的选举制度与欧洲中世纪末期一些国家出现的等级会议有关。
中世纪末期,英、法等国出现过等级(三级)代表会议,除贵族和僧侣参加外,一部分城镇自由民(市民)也被邀与会。
英国自13世纪开始,每个市镇选派2名自由民(市民)代表参加等级会议。
推选自由民代表的方法为后来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的创建积累了经验。
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提出建立议会、人民主权等政治口号。
资产阶级在建立代议机关的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选举制度。
现代国家一般都实行民主共和制,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公职人员已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同,因此,各国的选举制度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二、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比较(一)理论基础的不同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同时吸收前苏联的选举经验, 批判地继承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资产阶级选举权一直被滥用,它们的选举制度是由财产决定的, “他们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的限制, 使选举原则成为本阶级独有财产。
[ 2 ] 1871 年, 巴黎”公社的产生为马克思构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提供了现实的经验, 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 马克思指出: “公社是由巴黎公社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
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 随时可以撤换。
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 或者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 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
一向作为中央政府的工具的警察, 立刻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 而变成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责机关。
[ 3 ] 规定选民对代表可以随时罢免, 这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它所体现的是无产阶级真正的民主制, 有别于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制。
列宁系统地提出了新型国家的代议制理论, 并且从事了创建实践活动。
他指出: “从人民专制论的观点看来, 首先必须切实保障充分的宣传自由和选举自由, 然后召开真正全民的立宪会议, 这个会议应当通过普遍的、平等的、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选举产生, 应当掌握全部权力, 即完整的、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权力, 应当真正体现人民专制。
列宁认为代表机关要确实有力量和权力, ”它应当掌握全部的权力, 以真正体现人民专制; 代表机关的代表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可以随时罢免撤换他们[ 4 ] 中国选举理论的产生先于新中国的成立,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同中国革命的现实结合,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 中国可采取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 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
建国之初,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对马克思主义的选举原则作了必要的修正, 由于条件不具备, 搞完全的民主选举会成为形式主义, 共产党要实现实质的民主, 这是新中国确定选举制度的理论基础。
中国现行选举制度是在1979 年制定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95 年修改“两法”,进一步推进了选举制度的民主化。
选举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西方现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 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学说。
近代西方社会笼罩在封建王权的专制制度之下, 封建专制制度是无视人的制度, 它只承认一个原则: 朕即国家。
18 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激烈地批判这种君权至上的原则, 认为封建制度使人类遭受屈辱、丧失尊严, 是既不公平而又荒谬的制度。
西方近代意义上的选举活动, 是在资产阶级确立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主权在民”思想的创始人卢梭认为, 人民的主权至高无上, 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 运用主权的人应当而且必须是缔约建立国家的人民。
根据“人民主权”理论, 资产阶级创造了代议制的形式, 让人民选举代表机构, 由它来行使人民委托给它的权力。
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身阶级局限性的影响, 广大人民因财产、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因素制约, 常常被排斥在选举之外, 不能真正行使国家权力。
(二)中西方选举金费来源的不同中国选举经费的来源问题, 现行选举法第八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 由国库开支。
一”句话, 简洁明了地说明了中国选举经费来源。
选举经费由国库统一开支, 原因在于: 其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 人民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 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二, 与西方国家强调自治原则不同的是, 在中国更强调组织的统一指挥、领导, 从中国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程序上看, 中国选举实行自上而下的领导。
选举法第七条明确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选举经费的统一开支, 统一管理也是实行统”一领导的必然途径。
其三, 选举经费是使民主选举得以进行的物质保障。
选举法第八条的规定, 为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与西方有些国家实行选举保证金制度相比, 中国的选举法的这项规定为选民普遍的行使选举权提供了条件, 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纵观西方国家选举经费的来源, 虽然渠道多种多样,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国家拨款较少, 更多的是政党筹资, 候选人向企业、组织、个人等多方筹集。
英国的选举费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用于候选人竞选的支出; 二是用于选举设施、组织选举等方面的支出。
前者由支持该候选人的政党解决, 后者由国库支付。
英国选举活动时间较短, 费用较少, 而且费用都由政党筹措, 个人不能捐款, 在西方国家中是较为典型的经济型的选举。
美国的选举金费来源较为广泛。
在二十世纪70 年代以前, 美国的选举经费来源于大财团、大途径获得。
与英国相比, 美国选举经费的来源强调的是自治原则, 个人竞选中自筹经费是最为强调的, 相对而言政党的筹措、政府的捐助处于次要的地位。
德国选举经费的来源与英国相近, 也是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来自于政党的资助, 占选举经费的一半以上, 主要由党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捐献、政党财产和其他收入组成。
另一部分来自于国家的拨款。
(三)中西方选举过程的监督不同与西方多项立法监督选举过程相比, 中国的立法监督比较简单, 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复杂多样, 其原因在于, 其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 由国库开支, 这一规定一方面为选民普遍行使选举权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 也使中国的选举活动摆脱了金钱的影响和束缚, 西方国家的金钱政治在中国找不到大量繁殖、滋生的土壤。
其二, 中国的选举活动目前还是处于国家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阶段, 候选人之间( 主要指间接选举) 基本上不存在竞选。
与西方国家两党制、多党制, 候选人代表党派参加竞选, 彼此针锋相对, 互相诋毁的竞争状况相比, 中国的选举活动显得平静得多。
因此, 在中国, 目前对候选人的监督不如西方国家的突出。
立法对代表实行监督、罢免, 是中西方代议制学说的一大区别。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选举代表是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所以, 代表一经选出, 则取得独立的地位, 代表在代表机关的发言、表决, 完全凭个人的学识、经验和才能去独立判断, 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识, 不受选区选民的任何训示, 不受任何人包括选民的约束。
这也是西方许多国家都以宪法规定的代表责任制原则。
而马克思、列宁坚决反对议员责任制, 他们认为代表责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议员选出之后脱离人民, 甚至背叛人民, 而无产阶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应具有“公仆”性质, 代表对选民负责, 当然应听命于选民, 选民随时可以撤换代表, 迫使代表时刻遵从选民意志。
中国的选举制度通过强调代表与选民的强制委托关系, 通过代表来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和利益。
具体做法有: 首先, 采用立法形式进行监督。
这是西方国家最常采用的手段。
这项举措在于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英国是西方国家最早运用立法来监督选举过程的国家。
在1832 年之前, 英国的选举制度极为混乱, 从1832 年起, 英国选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逐步完善。
在改革过程中, 颁布了一系列法案: 包括1872 年的《秘密投票法案》1880 年的《国会议员选举及舞弊治罪; 法》1883 年的《防止舞弊及非法选举治罪法》; ; 1884 年的《自治市选举舞弊及非法选举治罪法》。
这一系列的法案有效地遏制了选举中的舞弊、贿赂等不法行为, 有效地保证了选民自由、公正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