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芭芭拉少校_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伯纳(1856-1950)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现代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讽刺作家和批评家。他对19世纪末英国戏剧的复兴和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易卜生通过戏剧创作来揭露社会问题,在戏剧创作中强调严肃的讨论和思想交锋,从理智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对萧伯纳产生很大的影响。萧伯纳凭借广阔视野,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见解,敏捷的才思和层出不穷的新鲜创意,把英国戏剧革新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现代戏剧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现代戏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

萧伯纳在1884年加入了费边社。费边社是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一个社会主义团体,具有改良主义观点,主张以渐进的方式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萧伯纳说,作为费边社的成员,他观察和研究处于自然状态的生活———真实的生活。萧伯纳屡次强调指出,他的戏剧充满着自己观察到的人生现象。对于自己创作的其他许多戏剧,他也指出其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我没有创造什么东西;我没有发明什么东西;我没有设想什么东西;我没有歪曲什么东西;我只不过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戏剧。”①萧伯纳说:“我一个戏剧家;但我并不是一个独出心裁的

戏剧家,因此我必须从现实主义现实生活里采用第一手的戏剧素材,或者从可靠的文件里采用戏

剧素材。”

他在自己的戏剧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全神贯注地处理社会问题,大力提倡问题剧。在萧伯纳的戏剧世界里,冲突和斗争是根植于社会的。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萧伯纳要反映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的罪恶。他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且大胆地加以揭露。他对一切新鲜事物和进步思想,对世界上的重大社会变革,始终发生兴趣,始终表示关切。他在自己的剧本中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辛辣地讽刺资产阶级的自私、愚蠢、庸俗和伪善。

《芭芭拉少校》是萧伯纳在1905年创作的一个三幕剧。这一时期英帝国主义的垄断特征已经暴露无遗,政府的内外政策都是为了垄断资本家的超额利润服务的。剧本揭露了国家只是垄断资本家的工具。在这里,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军火商的典型形象———英国“死亡制造厂”的老板安德谢夫,同时还拆穿救世军举办宗教慈善事业的虚伪性。芭芭拉是军火商人安德谢夫的女儿,在“慈善机关”“救世军”里任少校。她专心致志地从事慈善救济和宗教宣传,自以为这是拯救人们的灵魂的高尚事业。当她发现这种慈善机关原来是她父亲这一类的资本家出钱办的,她的幻想破灭了。但是当她看到她父亲的军火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工厂里实行了若干改良措施,因此

从《芭芭拉少校》

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孙畅

创作圆桌●CHUANGZUOYUANZHUO

053

2006年/第8期(总第279期)●戏剧文学

她同意父亲的决定,将由她和自己的未婚夫库森斯去继承军火事业。问题剧结尾展现给我们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已成为一个无纯洁与正义可言的肮脏泥潭。芭芭拉惊异于拯救穷人的宗教组织“救世军”离开了军火商、酒商的捐助竟无法维持。稍稍寻根溯源,便发现一切纯洁高尚的事业都与肮脏罪恶相连,她本人也与卑污肮脏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萧伯纳时代,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以高度组织化,成为一个盘根错节的罪恶之网,完全失去了纯洁的根基。纯洁向善只能是一种愿望,本性纯洁的人一接触现实,就必然向安德谢夫投降。正如芭芭拉所说“弃绝鲍吉尔和安德谢夫,就等于弃绝生活。”③可见萧伯纳问题剧结尾的逆转对社会本质的揭露具有一种理性的深刻。

二、讨论在戏剧表现中的运用

不同于“结构谨严剧”里紧要场面以问题的解决结束全剧的是,由于萧伯纳戏剧的紧要场面是以有关人物及其行动所造成的问题为中心,因此仅仅形式上的结局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剧中人物对自己有所认识和对所处的紧要局面有所认识,所以讨论是完全必要的。“在精彩的对话中,每一段话激发了后面一段话,因此,你所看到的不是一系列的声明和宣言或者一本问答手册,而是一个人物和另一个人物的思想交锋。表现一种被对方激发起来,诱导出来或者惊醒过来的感情状态。”④《芭芭拉少校》一剧中每位极具辩才的角色让观众体会到了辩论的痛快淋漓,因为言词最能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观众如同自己被放进了戏剧冲突中,期待着云开雾散。萧伯纳认为,讨论不但是对他最高才能的主要考验,而且也是他的戏剧引起观众兴趣的真正核心,而且把讨论放在戏剧的结尾是不利的,应使讨论和动作自始至终互相穿插,使讨论充满情节,与情节互相渗透,终于把情节同化了,使戏剧与讨论几乎等同起来。在《芭芭拉少校》的每一幕中,都有安德谢夫与他的家庭成员的讨论。在各种主题的讨论中,安德谢夫总是稳操胜券,他的观点虽然听上去不太入耳,但极具说服力。第一幕中的讨论是在喜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对立双方也是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中调侃。第二幕的讨论中,灵魂得救与金钱大炮的冲突越来越现实化,芭芭拉眼睁睁地看到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救世军很轻易地被酒商和军火商收买了。在第三幕中,对立双方的冲突变得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在安德谢夫的雄辩面前,在兵工厂秩序井然的事实面前,库森斯、芭芭拉和薄丽托玛夫人为代表的流行道德和社会风尚不得不丢盔卸甲,败落下马。

在萧伯纳的戏剧理论中,剧中人物的对话是以戏剧的新技巧——

—讨论的方式——

—表现出来的。谈话——

—对话——

—讨论就是戏剧本质和精髓。如果全剧在紧要局面解决时闭幕,那只能是一个机械的、呆板的结束。剧作家在戏剧里提出了观众认为很重要的行为方面和性格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讨论才能解决。因此,讨论变成一种新的行动。在讨论的过程中,剧中人物意识到他们在道义上和社会上的地位,同时加深了自我认识和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这样的戏剧才是饶有趣味的戏剧。观众在看完这么一场戏时,感到有了收获:他们不但花钱看戏而有所得,而且所得到的乃是对自己有永久价值的东西。

三、人物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萧伯纳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刻画虚构人物的依据,而不是把他们当作自然主义的肖像画的原型。在他的许多剧本里,塑造了具有坚强性格的人物,他们在世事的演变中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萧伯纳把他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这些超乎众人之上的既有很强实践能力,又有深邃思考能力的领导人物身上,他渴望他们的大智大勇能超越当时社会道德的疲软状态,能引导人类走向美好的生活。《芭芭拉少校》中的安德谢夫是萧伯纳塑造的企业界超人,是萧伯纳式的英雄。作者通过安德谢夫这位英国最大的军火商的道德观与以他夫人薄丽托玛夫人为代表的社会习俗和社会标准道德观、宗教观的冲突,揭示贫困对社会的危害。在安德谢夫的道德和宗教中,枪炮和金钱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这一点他从不避讳。安德谢夫厚颜无耻地

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