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42张PPT)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盾,这种 说法准确吗? 提示:不准确。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是阶 级矛盾仍占主导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2.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和第一次合作一样,领导权全部是被国民 党掌握的吗? 提示:不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由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的 领导权,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外合作 的方式,共产党在军事上独立领导自己的军队,没有放弃领导权。
(3)通过两次国共合作,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提示: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 ②中国共产党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特别提醒】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 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 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 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 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 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4.结果: (1)取得_平__型__关_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2)1938年10月,_广__州__、__武__汉_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段。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_南__京__以后,制造了惨绝人 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被屠杀的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_1_9_4_1_年初,潘家峪全村1 500多人中有1 200多 人被杀。 3.细菌试验: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_七__三__一__部__队__”,惨无人 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惨遭杀害的达3 000人以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侵华的背景:1)从大陆政策到既定国策,蓄谋已久----(历史原因)2)日本要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根本原因)3)以军部为核心的日本法西斯势力壮大----(现实原因)4)①国际绥靖政策②中国国内局势混乱--国共对峙----(有利条件)2、日本侵华事件--日本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沈阳北大营,拉开侵华序幕1932年1,一·二八事变1932年3,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7.7,卢沟桥事变3、1937年7.7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4、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9①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中共的敌后抗战:①路线: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②作战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战役:组织了淞沪会战(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武汉会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等多次重大战役。
②结果: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并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灭绝人寰,惨无人道1、南京大屠杀1937.122、潘家峪惨案1941年3、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中国军队国外战场的抗战①目的:保护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
【一线精品】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53张PPT)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淞沪会战
国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民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党
国共配合典范
正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面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徐州会战
战
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
场
的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
1931.9.18 1932.01
九一八事变 局 侵占中国东北 部
一·二八事变侵 袭击上海
1932.03
在中国东北扶华植伪满洲国
1935 1937.7.7
华北事变
威逼平津
(标志:中日矛盾 成为主要矛盾)
全面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开始
侵华
3、日本侵华的步骤
的开端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9以蒋介石公布国共两党合
(2)全民 作宣言为标志——抗日战争取得
族团结抗战 胜利的根本保证
史实:
(2)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3)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主张捐 弃前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民族危亡。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 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 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 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 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 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A、淞沪会战中痛击日军 B、太平洋战争中配合英军 C、缅甸对日作战中解救英军 D、南京沦陷时救护英国侨民不受日军屠杀 6、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 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 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 令官。这表明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共18张PPT)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2.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 ——可乘之机
对儿童的活体解剖
有一种侵略叫残忍
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 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 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 样……到处都在杀人。
毛 泽 东
朱 德
左 权
杨 靖 宇
《河北省志·大事记》收录的部分八路军烈士名单: 1.1939年7月11日,八路军第120师独2旅旅长魏大光 2.1939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20师独1旅参谋长陈勉 3.1940年5月,中共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鲁贲 4.1940年5月,中共冀中军区地委书记吴健民 5.1942年3月3日,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范子侠 6.1942年2月11日,晋察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 7.1942年4月3日,冀东第1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诚光 。。。。。。
畅言:国共共作的统一战线取得 战争胜利,对今天 的中国有何启 发意义?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 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的签订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的受降仪式
材料: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了 《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 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 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 《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 权条约》。
1941、12香港保卫战
1943、11年常德会战 (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
国 勒战役)
外
战 1942年,远征缅甸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课件(共28张PPT)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
抗 战
国内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胜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 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 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 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 吴克仁中将、 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 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中共七八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 得最后的胜利……” --蒋介后,中共号召国共两党“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并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一二 九” 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 动的新高潮。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 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 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
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日本侵华军仪总式司令在冈东村京宁湾茨美向国中国战战舰区“陆密军苏总里司令”何号应举钦行递。呈降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民族矛盾 1931九一八
1935华北事变
次要地位 1937卢沟桥事变
3.具体表现
(1)中共敌后战场
①制订:
内容: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 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②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 地. ③结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武汉会战 1937年8月制定 全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开展 游击战争 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国
外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战
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南京大屠杀小档案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死亡人数: 超过30万人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 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 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日军的滔天罪行
潘家峪惨案小档案
时间: 1941年1月 死亡人数:
1200多人
日军在冀东潘家峪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大惨案
七三一部队小档案
目的: 研究细菌战
死亡人数: 仅死于活体实验达3000以上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
记住暴行后我们今天该怎么办?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敌后战场 的抗战
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至1938年10月,
八发路展军到1作5战万百1余5团0人0,大余成次战为,(华歼1北敌9抗日4战0伪年的军主)5万力余军人。,部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精品课件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全民族的抗战
【思考】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结束对峙,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
2、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 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探究: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大举侵华?
① 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国策。
历史原因
② 日本把对外侵略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 机的出路。
• 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
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质极其不足等。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组织抗战
四次会战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姚子清营长率五百健儿死守宝山县城
谢晋元率坚守四行仓库。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现实原因
③ 当时的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外部条件
④ 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 据 有利时机 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中国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材料一 日本:“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 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 36.7%, 一时陷入绝望的境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 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 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势待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 (共4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胡锦涛
1.全面抗战的开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 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 A、大连、南京 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 D、旅顺、上海
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
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
材料三有:利19条30—件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有革利命根时据机地:连
续国发际动绥了四靖次之反风革命盛围行剿。
国共内战
思
考
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 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一、野蛮的侵略: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3.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全国抗战的开端
众志成城
一个民族不屈的抵抗……
合作探究:
1.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做出了什么决策? 他们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 2.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何历史地位? 3.为什么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 利?(抗战胜利的原因)
一、野蛮的侵略: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3.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国民党淞沪会战失利,13日, 日军挺进当时的首都——南京。对南京的居民 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短短六周时间内屠杀 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 300000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0张PPT)
卢
沟
桥 龙王庙
事
变
示
卢沟桥
丰台
意 图
宛 平
国
丧 节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 海失守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师 节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
失 败 国共配合 占太原
典范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地 退 徐州会战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1931-1945年
1、日本侵华 2、全民族的抗战 3、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日本侵华
1、日本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
现。”
⑴—历—史19原27因年:日蓄本谋首已相久田,中既义定一国向策天皇密奏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 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 冯 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 32名少将。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3.提高了国际影响,争取了国际的同情与支持
两条抗战路线
请归纳抗日精神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日军攻占卢沟桥 美丽的卢沟桥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战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6课 抗日战争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探究点 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尽管日本取得了军事成功,占领了中国部分土地,但是中国人的 抵抗在整个战争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的 爱国主义情绪,并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情绪日益加深。到1937 年9月,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反对日本的统一战线。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前,日 本在中国取得了怎样的“军事成功”。 (2)根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统一战线发挥的历史作用。 提示:(1)占领了东北三省,不断扩展在华北地区的侵略势力。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人的爱国情绪高涨。作用:是抗日 战争的旗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6.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
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图片中的“1942”、材料中的“美国特
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因此,B项正确。
答案:B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3.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
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公
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
力以赴”的结果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课件(33张PPT)
抗战后期致力于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升,延续了百 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最终名列四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抗战使中国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带走到中心舞台。 ——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 抗日战争》 分析抗战胜 利的意义?
中日战争前,日本……其工业年产值达60亿美元,中国现代工业 微弱……年产值只有13.6亿美元;日本能自制大炮、坦克、飞机, 中国缺乏生产能力。日本有庞大的海军和航空队,海军居于世界 第三强国,飞机2700架,全国总兵员数448万人。中国海军、空 军非常幼弱,飞机只有340架;陆军现役兵员170余万人,但装备、 训练远不及日本军队,且无后备役兵员。 ——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 抗日战争》
/
7 10 11(复员撤销4个)
1940年末
备注
49
27
11
38
78%
/
/
2
9
9(复员撤销1个)
表中所列师团数为步兵师团数,不含坦克师团、高炮师团及飞行师团。
1941至1945年日本陆军步兵师团兵力分布
陆军 步兵 师团 总数
在中国师团数
关 内
22 23 23 25 26
年月
41年12月初 1942年末 1943年末 1944年末 1945年8月
Ⅱ 感悟历史
北定中原
至9月22日,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 合作宣言》。中共中央宣言:“……取消一切推翻国 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红军名义及 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 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在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武汉成立了中国工人抗敌 总会、中国青年救亡协会、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中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组织。 …… 同年秋,八路军一二0师李井泉率领大青山支队挺进 绥远,与当地蒙汉抗日游击队会师……河北等地先后 成立数十支回民抗日武装…… ——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人教版】(共25张PPT)
9
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太原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最大胜利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
亡中国的计划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
结果 如 何?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杨慧敏护送国旗给四行仓库守军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是上海润州中学初二女生。在战斗最 激烈的8月28日午夜,她游过苏州河,把裹在身上的国旗献给守 卫四行仓库的 “八百壮士 ”。
画家陈坚历经16年(1987-2003年)《南京签降》油画与递交 投降书的照片仔细对比,思考两者的“不同”?
受降方代表何应钦,当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时曾是冈村 宁次的学生。
取胜原因1 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重庆欢庆抗战胜利
延安欢庆抗战胜利
取胜原因2
左图是李少言于1942年创作的木板刻画《挣 扎》,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
空
1937年七七事变
间
1935年华北事变
分
1932年一二八事变
布
1937年八一
三事件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概念解释
1.抗战过程持续完整; 2.尊重东北抗日贡献。
杨靖宇
李兆麟
赵尚志
赵一曼
史料实证
支那人不如一头猪,猪还可以杀了 吃肉,支那人却什么用处都没 有。 ——《东史郎日记》1937
东史郎先后7次来到中国,为自己 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道歉、忏悔,也 因此被日本人骂做“叛徒”、“卖国 贼”!
国外战场的抗战
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 团的徽章
左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 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 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 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在中 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 的历史地位。
1.识记侵华日军的罪行,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 义性。(重点) 2.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抗日 战争的地位及意义。(重点) 3.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重要 影响。(难点) 4.理解、掌握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正面、敌后、 国外战场的抗战概况、特点及影响。(重难点)
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 侵华开始,全民族抗战开端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3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中 日矛盾为主要矛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8.10占领广州武汉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 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 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抗战初期的毛泽东
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
以求国家的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
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3、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1)1935年,长征途中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双十二事 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随 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1937年9月22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1938.3.16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1938.1-5 徐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课件:第16课抗日战争(共29张PPT)
正面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百团大战
为什么? 全面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三、反攻阶段:1945.8
•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 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 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一、防御阶段:1937——1938.10
1、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中共 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片面抗战 路线):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 州会战、武汉会战;
的
抗
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战
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
二、相持阶段:1938.10——1945.8
1、日本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敌后战场); 3、海外战场;
全民族的抗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党外合作)
(指导方针)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共产党
两条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
显著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 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外战场
1945年 滇缅反 攻胜 利,中 美两军 会师缅 甸芒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
抗 战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 的抗战。 (根本原因)
胜
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 国人民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抗日战争
【复习检测】
1.“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
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
【教学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
3.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1】
一、全民族的抗战
1.历史背景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2.共赴国难
(1)国共合作:两党组成,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1937年,中共制定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建立。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
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4)结果:①虽取得、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中国大片领土失陷。
②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巩固练习1】
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
3.电视剧《特殊使命》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军将领边国烈命令其下属赶快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边国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形成了
()
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
【自主学习2】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六周之内残忍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人。
2.潘家峪惨案:杀害村民多人。
3.“七三一部队”:成立“”,利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杀害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巩固练习2】
4.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
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 A.旅顺大屠杀B.制造潘家峪惨案
C.南京大屠杀D.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自主学习3】
三、抗战的胜利
1.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
(2)作用: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1)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2)战况:①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②1945年初,在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
(1)标志:1945年月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2)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巩固练习3】
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备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6.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7.“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8.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9.细菌战是日军侵华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多的中国军民。
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发动七七事C.制造南京大屠杀D.组建七三一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