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8(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42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42张PPT)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盾,这种 说法准确吗? 提示:不准确。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是阶 级矛盾仍占主导地位;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2.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和第一次合作一样,领导权全部是被国民 党掌握的吗? 提示:不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由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的 领导权,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采用党外合作 的方式,共产党在军事上独立领导自己的军队,没有放弃领导权。
(3)通过两次国共合作,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提示: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 ②中国共产党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特别提醒】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 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 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 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 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 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4.结果: (1)取得_平__型__关_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2)1938年10月,_广__州__、__武__汉_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段。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_南__京__以后,制造了惨绝人 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被屠杀的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_1_9_4_1_年初,潘家峪全村1 500多人中有1 200多 人被杀。 3.细菌试验: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_七__三__一__部__队__”,惨无人 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惨遭杀害的达3 000人以上。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0张PPT)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方式:开辟 敌后抗日根 据地
百团大战
2、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二)共赴国难 (1)国民党 正面战场
方式:四大会战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1、国内战场 (2)中共 敌后战场
2、国外战场
(二)共赴国难 (1)国民党 正面战场
方式:四大会战
1、国内战场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他们疯狂地大量 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赤痢等传 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并惨绝人 人 寰的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百姓为研 头 究对象,进行细菌实验,惨杀中国人。下 示 面将部分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了解日 众 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 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 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二)日本侵华步骤 中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日 民 族 矛 盾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二)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 全面 侵华 的标 志 全民 族抗 战开 始的 标志
(三)日军的暴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 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的场面。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潘家峪惨案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日本右翼教科书部分言论:
关于“九一八”事变 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5年的送审本变成了:“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 送审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只是在一张 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 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 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 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 用小字注解:“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 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 日本军医治疗中国伤员 关于卢沟桥事变 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 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 保持2001版的说法:“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 “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 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 “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 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 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胡锦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抗战形式:会战战役 著名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片面抗战路线
作用:一定程度上阻击日军 但丧失大片领土 抗战形式:抗日根据地
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敌后战场(共产党) 百团大战
全面抗战路线
作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片面抗战路线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2.坚决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3.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抗战胜利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4.中共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5.以弱胜强 6.持久性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全民族抗战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陈诚将军
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阎锡山将军
林彪将军
1938年1月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将军
白崇禧将军
1938年6月 武汉会战
首都:南京
武汉
重庆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冈村宁次
二、全民族抗战
潘家峪惨案 日军驻唐山部队屠杀了全村1537人中 的1230人。这是日军实施“三光政策” 的一个典型罪证。
731部队
三、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 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 际公理之判断。”
共产党认识到挽救民族危机只能
华北事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9张PPT)..

共全产党民方族面:的敌后抗战战场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
八 路 军
百团大战
1940,华北,彭德怀,八路军
共全产党民方族面:的敌后抗战战场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
新 四 军
新四军在六合
1937年12月中,南京沦陷,六合随之被占领。
1939年8月,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进入竹镇,建立 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并于42年,建立竹镇抗日民主政府;
探究1: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 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 谜面是日本投降原因,谜底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以下谜底你认为合适吗?
1.共工、2 .毛遂、 3.蒋干、4.屈原、5.苏武
内因: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中国是大国,地大,人多,物多;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交 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的 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
受 咙……”

最后一句,他写道

“在孟拱河谷这个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
? 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位大尉的
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水。”
——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
(二)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 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 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凤凰大视野:《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
• 请设想,王父会寄一些什么东西给儿子?
• 若包裹中有信,信中王父会有什么嘱托?
•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 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 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
胜利的希望五:抗战中还有他们…
• 张文良,因受欺压拉了杆子,报号“绿林好”,活 动在东北鞍山郊区,抗战爆发后率部和日军作战。
那天早上,日本人躲在掩体里,他们(远征军)丢手 榴弹,冲进掩体里。那天我就在阵地下,在团部,首 先是听到“杀啊!冲啊!”的喊声,叫着叫着小了, 没声音了。
刘志声老人抑制不住而仰起眼睛,眼泪从脸上像溪流 一样淌过
老人接了一句“阵地是拿下来了”,连长、营长全死 了,硬拼下来的。当年刘志声为连长营长擦洗了遗体 埋葬了在缅甸的土地上。
抗战不分阶层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 华北,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回族同胞与日军苦战
870余次;在湘鄂西,八千苗族战士开赴湘北前 抗线战…不…分民族
——摘自《新华网• 新华军事》
• 李林,印尼华侨,回国后参加抗战。1940年4月被
日军包围,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
壮烈殉国,年仅25岁,此时她已怀孕3个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中 华民族全面抗战。
国民党的正Hale Waihona Puke 战场抗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抗战
抗战不分阶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守土抗战不分民族
马本斋,冀中军区回 民支队领导人
海外华侨的抗战
“有一页历史,我们不愿淡忘” 。学完这 课后,谈谈最令你难忘的事件是什么?
• 2.《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 》,章东磐 、晏欢 、戈叔亚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课件(共28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课件(共28张PPT)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
抗 战
国内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 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 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 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 吴克仁中将、 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 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中共七八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 得最后的胜利……” --蒋介后,中共号召国共两党“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并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一二 九” 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 动的新高潮。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 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 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
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日本侵华军仪总式司令在冈东村京宁湾茨美向国中国战战舰区“陆密军苏总里司令”何号应举钦行递。呈降书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16课抗日战争 (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16课抗日战争 (共43张PPT)

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兴风作浪,多次修 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美化战争,拒绝对 当年侵华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逃避战争责任。 甚至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 中日友好关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一个日本侵华老兵的相册
东史郎 ,生于1912年。1937年应征加入侵华 日军,亲身经历过南京大屠杀。期间记有《阵中 日记》,记述了自己和同伴在南京残杀中国人的 暴行……
思考: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 国的战争?
1、历史背景: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
略的矛头对准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日本
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A. 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 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 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 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5、中国共产党指定全面抗战路线,主要依靠 的抗战力量是 A、抗日根据地军民 C、全民族一切力量 B、国共两党的军队 D、国民政府和军队
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 全胜利。 ⑵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⑶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课小结:
1、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
是因为当时(
D)
A.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B. 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 2、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的地点是(
三、抗战的胜利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1938.10,广州、武汉失守后,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个抗战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 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 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 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 新四军广泛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 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集中主要兵力打击在敌后 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 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 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 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抗 日 战 争 三 阶 段
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远征缅甸(1942——1945年)
1942年2月,蒋 介石派出了他最精 锐的部队,组成了 抗战历史上著名的 “远征军”。
开辟缅甸战场
目的:确保滇缅公 路国际交通线
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始建于1938年1月,起于昆明西郊,经 下关、保山、芒市,在畹町出国,在缅甸的腊戍 与缅甸中央铁路接通后直通仰光。20多万云南人 民(其中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没有 现代机械的情况下,仅用8个月时间就将公路建成 通车,创造了筑修路史上的奇迹。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 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 进占越南,滇缅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 成为中国接受外援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民族的抗战
4、相持阶段的胜利
百团大战:1940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彭德怀
一、全民族的抗战
5、日本法西斯投降:
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一、全民族的抗战
6、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 全胜利。 ⑵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⑶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全民族的抗战
1、“七七”事变:1937年、北平附近卢沟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2、全民族团结抗战: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9 ⑵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
地道战
一、全民族的抗战
1、“七七”事变:1937年、北平附近卢沟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2、全民族团结抗战: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9 ⑵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 ⑶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
1970年,前西德总理勃兰 特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 者纪念碑前。
日本多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 侵华,美化战争,拒绝道歉和经 济赔偿,逃避战争责任。日本首 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聂荣臻将军与日本 遗孤美穗子
四十年后的相逢(1980年)
第抗 16 日 课战 争
日本侵华历史:
• • • • • • • • • • 1874年 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扩张到东北 1914-1915(一战期间) 对德宣战,占领山东,提出 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上海) 1945年 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始 2、潘家峪惨案
超过30万
3、“七三一”细菌部队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二、军的滔天罪行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残暴的日军,为了搞到健康、新鲜的标本,竟把 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活活地解剖。原第731部队一队 员揭露说:1943年,一个中国少年被严刑拷打后带进 了解剖室。他被扒光衣服,几个日本军医扑了过去, 将他按在手术台上,挣扎的四肢被捉带紧紧地扣住, 小孩全身被消了毒,注射了麻醉剂,不一会失去了知 觉„„一个年幼的生命,就这样惨死在恶魔们的手术 刀下。 象这种灭绝人性的活人解剖实验,何止一个石井 部队!在日军各细菌战部队、野战医院以及伪满洲医 科大学,也同样干着这种勾当。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1937.8-11月 太原会战:1937年 平型关战役(八路军) 徐州会战:1938年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武汉会战:1938年
一、全民族的抗战
1、“七七”事变:1937年、北平附近卢沟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2、全民族团结抗战:
3、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